高中生音乐兴趣培养

2024-05-06

高中生音乐兴趣培养(精选12篇)

高中生音乐兴趣培养 第1篇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 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非常活跃的因素, 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渠道、多内容、多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本文仅仅针对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音乐兴趣之一问题提出一点浅见。

1、选择熟悉的家乡音乐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音乐兴趣的有效途径。

新教材尽管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模式来编写, 但其内容是以全国甚至全球音乐作为选材对象, 有些内容对于视野开阔的城市学生而言, 估计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但对农村中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相对而言视野窄, 不熟悉、不习惯这样的乐曲而兴趣大减, 导致在音乐课堂上, 教师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来实施就难以达到授课目标。如果这样坚持不改, 学生的音乐习惯自然难以养成, 音乐审美观更是难以形成。所以,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更多的参照教材练习内容自己选题材、选身边的歌曲, 选更贴近农村特色的歌曲, 比如我们山东的《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五莲山小调》、《大辫子甩一甩》、《大实话》、《包楞调》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家乡歌曲。实践证明, 每当我在课堂上选用这样的歌曲当范例时, 学生一扫以前那种士气萎靡、懒洋洋的状态, 更信心百倍、精神饱满的跟着哼唱。这样不仅能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便于教学。

2.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情感体验, 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塑造音乐形象, 抒发情感, 并以此感染听众、教育听众, 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参与, 强调感受和体验, 在感受、体验中引起情感共鸣, 孕育学习兴趣, 以达到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发生变化和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时期, 他们需要多彩的生活, 需要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东西, 更需要积极参与一些娱乐活动以相互交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我在音乐教学时, 常常撇开课本上的歌曲, 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贴近他们生活的通俗歌曲, 如《校园的早晨》、《踏浪》、《同桌的你》、《童年》等校园歌曲来演唱, 引导他们从音乐感知入手, 通过聆听音乐回顾童年、交流现在、展望未来等。从而引导他们打开心扉, 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 让音乐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 打开心灵之窗, 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为孕育音乐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就地取材、撷取民间音乐, 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音乐本来就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农村社会生活常常伴随着大量的音乐现象。民间处处有音乐, 农村中更是随手可取, 如用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的礼仪音乐;用于广告、舞蹈的实用音乐;用于休闲、影视的背景音乐等, 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些乡村中常见的音乐形式不仅能塑造形象、表达情感, 还能点缀人们的生活, 满足人们的需求,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农村中的民间音乐虽然比较粗糙、但贴近生活。对农村生活的初中生而言更是从小接受其熏陶, 深受其影响。对他们而言, 不亚于是一场重回乡村的音乐体验。这样,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 结合农村生活中的这些音乐现象,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音乐艺术入手, 诱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对其音乐兴趣的巩固和提高无疑有百利而无一害。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具体的、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最后、营造音乐氛围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的终南捷径。

身边处处有音乐, 我们的身边不是没有音乐, 而是缺乏发现音乐、聆听音乐的意识。作为音乐教师, 除了利用音乐课堂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外, 还可利用形式繁多的课外活动营造、创建学习音乐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音乐兴趣培养 第2篇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思维能力,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经过实践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艺术氛围,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学评价,努力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产生学习音乐的更大兴趣.

作 者:张巧娣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职教中心,江苏,溧水,211200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3篇

【摘要】初中音乐不参加中考,属于人们心目中的小科,但是音乐可以培养人高尚的情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都有一定的艺术功底,而这些起源于人们从小的兴趣和积淀。培养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音乐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130-01

古人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说法,近代人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断言。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些古今中外的名言充分说明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音乐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方面明确提出:7-9年级的学段目标要在“激发”“培养”“保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进”音乐兴趣及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那么怎么来培养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萌生兴趣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问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他所教的那门课了。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才会崇拜你。进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得向教师学习。我们还可以根据每个同学的演唱水平,给他们诸如:“歌坛小天王、小天后”、“情歌王子”、“通俗歌王”、“超级组合”等美称,并且给他们安排了“一帮一、对对红”的任务,让这些相对来说喜欢唱歌和唱的比较好的同学帮助那些相对弱的同学,包括帮助他们掌握平时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不会唱的要教会唱,唱的不好的要帮助他们唱好。通过这个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从而建立起笔者和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萌生学习的兴趣。

二、展示优秀的各种作品,培养兴趣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远远不够,一些热播的影视剧插曲、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都值得我们介绍给他们。我们教师可以将这些优秀作品提供给学生,如电视剧《雍正王朝》热播时,介绍《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歌;《水浒传》热播时,介绍《好汉歌》,慷慨激昂的乐曲和刘欢热情洋溢的演唱,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充分体会到音乐的独特魅力。这些歌曲当然可以用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创设感人的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和氛围,才能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要想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鉴别能力,创设情境来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学习《感恩的心》这首歌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和理解歌曲的内涵,我特地制作了PPT课件,放了一些汶川大地震的画面和前方记者的现场报道的镜头给他们看。血腥的画面一张张掠过孩子们的眼帘,让学生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全国人民进行公祭的画面使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更加肃穆,连平时上课爱讲话的几个男生也变得安静了许多。最后的画面定格在一张图片上:一个满脸是血。刚刚被从废墟里抢救出来的小男孩,虚弱地躺在担架上,艰难地举起自己还能活动的右手向抢救他的武警官兵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有的学生立刻说:“这个孩子叫郎铮!”,正是郎铮这感恩的一个少先队队礼,让全世界为之感动。通过画面,学生们知道了对逝者的尊重,对生命的敬佩。接着,我让学生默读两遍《感恩的心》的歌词,体会它的含义。几分钟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的学生说:“生命是脆弱的、无常的,健康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我要珍惜我身边的一切。”有的学生说:“在人的一生中,左面站着幸福,右面站着痛苦,谁也不能例外,无论幸福或痛苦,我们都要坦然面对,一样去珍惜,因为幸福让我们体验快乐,而痛苦让我们学会坚强。”学生们的发言让我感动,也让我欣慰:感人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的效果自然理想。

四、活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增进兴趣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视与听、听与动、听与想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体验情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例如我在教学生欣赏《黄河船夫曲》一课时,可以先播放视频,让学生体会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的境地,聆听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感受两岸人民当时所受的苦难;听完一遍后,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力,形成了不同的场景和图画,再听一遍,学生受到深深的震撼和感染,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总之,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上要尽可能多运用有利于教学的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并不断地挖掘和提高情感因素,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五、进发鲜活的创造灵感,升华兴趣

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欣赏为主,忽视了音乐创作的作用。事实上,音乐活动从创作到表演、欣赏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活动——作曲是创作、表演是创作、欣赏的想象也是创作。许多音乐教育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音乐对于发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有特殊意义。从而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倡导音乐创作教学。近一二十年,音乐创作的学习,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也都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关注,纳入了学校音乐课程。如果把音乐创作作为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活动,那么学生人人都具有音乐创作的潜能。如:教师拿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同学们观察后自己动手做一件打击乐器。课下学生们利用竹茼、竹板、酒瓶、易拉罐等废旧生活用品制作出各种节奏乐器。课上再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创编节奏,边奏边唱。在这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创造欲望。

论高中音乐特长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4篇

一、改变传统音乐学习的“师徒”观念,以学生为中心

音乐专业课通常包括:演唱、演奏、视唱练耳以及乐理和音乐鉴赏。学习的过程不仅是音乐技能提高的过程,更是加深音乐审美感悟力的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练习与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学生在练习和实践过程中会产生对于音乐技能和音乐审美上新的感悟,这种感悟绝非教师的说教以及专业示范所能产生,教师在这其中仅仅是一种引导。例如:在专业课程《乐理》课堂上教学上,由于这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单纯的以说教为中心,势必很快让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或者排斥的情绪,对于这一门的厌倦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整个音乐专业的学习的情绪,那么这时教师就应当在适当的引导后,鼓励学生对于各种题目的解答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充分表述自己的意见后,教师并不需要及时给与讲解,而是鼓励其他的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不仅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成就感,自己俨然是以“小老师”的身份主宰着课堂,那么整堂课的学习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也更加的浓厚。

二、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实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自我实现需要当中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音乐正是一门包含这三种要素的学科。因此在音乐专业课——音乐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应多选择优美动听本身具有丰富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例如在音乐鉴赏的乐器听辨环节,这个环节需要学生注意听赏分辨各种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这类乐器作品较多,听赏任务较重,因此选择可听性也就是所谓的“好”听的作品就在这一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贝多芬的交响乐《命运》就能够让学生把握各种西洋乐器组的整体音色,而中国作品《梁祝》以及《二泉映月》则会让学生对于小提琴、二胡的音色产生深刻的印象。

学生音乐学习动机的产生不仅可以依靠音乐自身的审美特点,还可以将音乐学科与其他姊妹学科(美术、电影、动画)相互结合,例如:在音乐学科声乐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歌曲过程中还可以实时播放优美的音乐电视甚至让学生观看聆听经典歌剧的片段,引导学生通过声、光、影三者相互作用的效果来提高学生的对于作品关注度和理解力,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上进一步提高学习动机。在音乐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经常地了解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和话题,需要不断思考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动机,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兴趣。

2)学生既然选择走音乐专业学习的道路,自然是为了获得专业的成功,这点恰好能够有利的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提高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生获得一点进步后就给予鼓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经常引导学生聆听名师表演的精彩片段,观看艺术家的访谈,了解他们所走的道路以及成功的原因,这些教学环节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上激发学习渴望成功的愿望,从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三、充分发挥教师职业多样化的特点

1、掌握先进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素养

对于音乐特长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引导式的教学,这点是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所要把握的。但同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学科专业素养也是教师的一种责任,因此需要教师在课余不断的学习,不仅要不断提高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与学科相关的知识、发展脉络更包括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一位在教学中表现出精湛技能,表达出深刻审美思想的教师必定为学生所喜爱,当然同能也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与学生相处中,充分扮演管理者与朋友的角色

包括音乐特长生在内的艺术特长生与普通学习文化课的学生相比,性格上更加的活泼,自我意识更强,情绪波动较大,那么要想有效提高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在班级管理上下足功夫,因为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形成良好的班风。音乐专业教师发挥管理才能在班级或者团体成立之初就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为良好班风的建立提供可能,同时在管理中运用民主管理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到管理当中,在遇到问题学生是将制度的约束与朋友的倾听相结合,从而创造和谐集体,良好班风,为提高学习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权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权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的时候,以尊重学生为前提。音乐专业技能性较强,学生在短时间内也许很难有较大的提升,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耐心,根据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式的教学,即使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还是没有能达到教师原本的期望值,教师也应该耐心分析讲解,切勿在表情上表现出厌恶或者在语言中出现侮辱性的词句,这样的行为不仅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更可能造成学生对于音乐专业学习的排斥,从而彻底丧失兴趣。

参考文献

[1]查汪宏.章连启.《走进高中音乐教学现场》[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倪花.谢影.《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张莲.《音乐课堂重在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J].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第21期

小学音乐教学关于兴趣培养 第5篇

摘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并广泛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形式,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音乐具有一种奇妙的美,能够陶冶情操的同时凝聚灵感、激发想象力。它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认知的能力,能够挖掘小学生潜在的艺术细胞,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所以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据调查了解,音乐课堂是学生最喜爱的课堂之一,任课教师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师之一。但是,今年来音乐课堂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音乐教学僵硬死板,学生开始抵触音乐课程。音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有效手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音乐是满足学生对真善美需求,提升学生艺术涵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学习音乐,为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课程不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足,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结合重点、细节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

当前,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而产生这样的问题,有主观性的因素,也有客观性的因素。综合下来,主要如下:1.小学音乐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专业素质、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音乐的教学方面投入不足,一些学校甚至将其他科目的教师调用到音乐课程教学上来,从而使得音乐课程的教学只是简单的唱唱歌,音乐教学没有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将器乐教学与审美教学有机整合起来的目的,从而使得小学音乐的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难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2.学生的音乐主体地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音乐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课程,更加需要强化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些音乐教师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说教,让学生学习一些乐曲,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将难以实现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提升的目的。3.缺乏浓厚的音乐学习氛围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完全跟所处的环境有关。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营造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学习环境的创设,缺乏利用环境、利用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习惯,最终使得小学音乐的教学只是照本宣科的进行,枯燥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师生之间缺乏良性的沟通交流和互动,使得小学音乐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学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对象,也是培养目标。但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地主体地位,把自己放在了正中央。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对学生产生了一些情绪的忽略,从而导致了学生对音乐教师的抵触,进而抵触音乐教学。有些学生有积极的表现欲望和想法,但是由于教师过分的无视,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还有些学生有些音乐能力,也希望能够培养自己的音乐能力。但是由于教师的忽视而错失了成长的机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学生的内心情感,也导致学生对音乐教师不信任,从而更加不喜欢音乐课堂。没有学生的支持,音乐课堂也就无法生动起来。

二、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浅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缺乏正确的认知观和价值观,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通过兴趣培养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1.加强培训,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改的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转变传统不重视音乐课程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意义。而要想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应当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尽可能使用专业的音乐教师任教,避免使用其他科目教师充当音乐教师教学的现象发生;其次,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最终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2.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主体地位强化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赋予现代音乐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束缚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习惯,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小主人,不断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器乐教学、审美教育与音乐课程的教学有机整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审美水平,促进学生音乐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3.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通过游戏教学,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形式,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真善的小世界》时,就可以通过音乐剧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表演进行教学,这种音乐剧的形式,能够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4.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紧密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的形式,不断为音乐的教学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有趣的音乐教学情境,最终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率提升的目的。教学课堂上,学生永远是主体,教师要注意自身起主导作用,不能够霸占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进行教学要把学生抬到课堂的正中央,对学生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人情感,因为学生的情感能够左右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比如说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和场所,不要磨灭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教师充满尊重,对课程充满兴趣。总的来说,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形式,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教学目标。参考文献:

[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011年第3期 [2]《对音乐本质的认识》2000年第5期

高中生音乐兴趣培养 第6篇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他们获得直接的体验,并激发其创造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被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在课堂教育中,运用与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勤思考、勤总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二、精选教法,快乐学习,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因为低年级学生通常是活泼好动的,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顺其自然,依据学生的认识天性,为学生留出课堂空间,就是为学生留出了快乐天地,为学生留出了主动学习的时空,有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会张弛有度,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趣味游戏,快乐学习

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

为了巩固学过的歌曲,我设计了“开火车”这一游戏。由我做火车司机,唱歌曲中的任意一句,由学生接唱,只有唱正确的才能坐上我的小火车,孩子们个个热情高涨,积极踊跃,不亦乐乎。音乐课堂借助游戏,使得教师乐之教,教的新,学生乐之学,学的活。教育在发展,教学手段要革新,教学艺术要提高,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勤奋钻研,投身教改,才能开拓一条成功的课堂教学之路!

3.以“赛”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目的。现在全班学生对音乐课中所学过的歌曲、舞蹈等内容,都能很熟练地表演下来。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从未做过任何要求,完全出于学生自己的意愿。

高中生音乐兴趣培养 第7篇

学培养, 将高中音乐有效教学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生兴趣培养

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有效性教学已经成为所有学科教师研趣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生的学生兴趣便也就, 成为有效性教学在教学中激发学培文/的乐在高教此学效分经手享验段一, 。些在笔个学者人生根教兴据学趣多经的年验培的, 养仅高方供中面音各, 养晶仇位同行参考。

﹃一因素、着眼于新教材, 充分挖掘趣味

三新课程改革下了旧教材的限制, 不仅在内容上大胆的新教材完全突破

秘本装革新, 帧精美还在课, 设计精巧本插图上费, 让人爱不尽了心思, 释课

诀眼手。点新, 剔除了那些脱离时代又远离学教材的选材以学生的兴趣为着

﹄能够引起学生生生活的内容, 兴趣的曲目加入了很多, 内容丰富与时俱进、、

涉及面广。此外, 在内容的排版上, 新教材也不再采用以往教学所采用的以时间顺序分类和曲目体裁分类的编排

方式, 而是从音乐与生活、民族、时代和社会这四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角度来介绍音乐文化, 内容安排可谓由浅入深, 节节拔高, 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音乐之美, 再逐步理解音乐之于民族、时代和社会的意义, 有序地从多个角度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音乐世界, 环环紧扣, 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基础上诱发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心, 进而促进其求知欲和兴趣的发展。

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着眼于新教材, 充分挖掘其中的趣味因素, 不放过任何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机会, 让学生从心底对音乐课堂产生一种亲切感, 对音乐的兴趣能够随着对学习的深入而越酿越浓。

二、从流行音乐及影视作品入手, 音乐教学要投其所好

很多高中生, 尤其是高一的学生多半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 他们对音乐的认识绝大多数来自网络、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 各种娱乐和选秀节目更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对喜欢流行音乐的偏爱充分体现了这些时代青年的热情, 并且他们多半都有自己喜爱的歌手, 时常不自觉地就会哼唱起偶像的歌曲来, 也许别人并不懂他们在唱什么, 但是他们却乐在其中。

诚然, 高中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多半与教材内容有些格格不入, 但他们盲目的热情却实实在在体现了对音乐的热爱。对流行音乐的关注和对明星的喜爱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接受一些与音乐有关的东西, 但是学生的关注点却往往出现偏差, 他们热衷的是明星的各类绯闻八卦、时尚的衣着服饰、绚丽的演出场面等, 而对于明星在演唱中表现出来的专业才能和音乐技巧往往不予关注, 作为音乐教师, 我们要恰当利用学生这种凑热闹式的音乐热情, 正确引导, 循循善诱, 让他们将关注点转向对音乐知识和技巧的学习上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以深受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手的歌曲为开场, 模仿他们的唱法, 突出音乐技巧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 在我的音乐课堂上经常出现全班大合唱的动人局面, 全班参与, 热情高涨, 紧接着我便从发声技巧和歌曲的情感内涵开始讲解, 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恰当自如地运用技巧、表达情感, 让歌声动人心弦。此外, 我还时不时地传授一些相关的乐器知识, 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由于课堂内容是从学生关注的歌手为切入点, 他们的注意力便格外集中, 学习兴趣也随之高涨。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资源又是音乐教学不可错过的一大兴趣点。学生热爱电影, 被电影中或离奇或温暖或动人或唯美的场面所吸引, 但很少有学生真正用心去关注电影的配乐特色和技巧, 也很少有人能够明白恰当的配乐对一部成功电影的贡献有多大。作为音乐教师, 我们要充分利用影视作品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视听结合的特点, 从学生喜爱的影视作品中选取优秀的配乐片段来进行详细讲解, 并进行合理的比较和发散, 引导学生从自己喜爱的电影和电视剧中发掘自己此前从未在意过的音乐知识, 这样的教学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 课堂内外相辅相成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改革教学方式, 丰富课堂内容, 力避刻板枯燥, 锐意求新。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留心收集那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音乐背景资料、视频和与音乐相关的新闻等, 并且适时将这些资料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例如在学习《黄河大合唱》时, 我给学生详细介绍了其词作的历史背景, 还播放了一段以这首歌为背景音乐的战争片子, 轰轰烈烈的场面动人心弦,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感染下仿佛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他们用歌声表达了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意, 也唱出了自己的对音乐的热情。

在课外, 要开展各种与音乐相关的活动, 有效利用各种机会普及音乐教育, 诱发学生兴趣。组建兴趣小组是最有效的方式。合唱队、舞蹈队、鼓号队、管弦乐队等都深受学生的欢迎, 学生的积极参与让这些兴趣小组成了除课堂外进行音乐教学最重要的形式, 我们不仅通过兴趣小组慢慢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 还有意识地加入各种音乐知识, 让他们在享受快乐的时候也掌握了音乐表现的技巧, 丰富了知识;各种校园比赛一样是不可多得的音乐盛宴, 每年的校园歌手大赛、校园形象大使选拔赛等都是学生进行自我提升和自我展示的绝佳机会, 在校园里形成了一股音乐学习的热潮;校园广播是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天然渠道, 走在校园的道路上, 学生在步履匆匆间都能受到音乐的洗礼, 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 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学生不热爱音乐都难。

总之,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持久动力, 我们要用兴趣唤起激情, 让快乐学习领航, 让学生从学会理解音乐开始, 逐渐学会品味音乐, 进而学会享受音乐。

参考文献

[1]苏敏.对培养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思考[J].音乐天地.2006年11期

[2]张晓霞.浅谈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J].艺术教育.2004年06期

培养音乐兴趣, 激发音乐潜能 第8篇

一、教会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 培养学生学好音乐的信心

音乐是一门唱的艺术, 因此,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教会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 让学生敢唱、会唱、能唱, 使学生爱上演唱, 是音乐教学的起点。在这里, 可以列举一些在央视《星光大道》上一唱而红的例子鼓励学生, 像“大衣哥”朱之文, “草帽姐”徐桂花等等, 就是凭借着对歌唱的兴趣和长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从而获得了成功。初中学生都有着对明星的崇拜, 而这些明星又都是从我们的身边走出去的, 从而激发了学生“我也能行”的自信和“我也可以成功”的愿望, 从而对歌唱, 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中, 在表现歌曲的时候, 学生用各种道具敲敲打打地表演, 课堂表现得很热闹, 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歌唱”。这样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误以为音乐就是随便唱唱, 不用讲究方法、声音, 当然也谈不上有感情的演唱了。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一定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二、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进行音乐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的音乐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起来, 同时使得我们的音乐课教学更为形象、直观、生动、活泼,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

据我的调查, 很多学生喜欢一些歌唱类的电视节目, 比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 央视的《中国好歌曲》《开门大吉》, 很多学生一边欣赏, 一边学习, 一边跟唱。《开门大吉》更是让学生了解学习音乐旋律的好节目, 看到节目中的嘉宾通过旋律来猜歌曲的名称和歌手的名字, 很多学生羡慕不已, 于是对音乐的热爱油然而生。这种情况下, 我在上音乐课时, 经常录下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的旋律让他们竞猜, 使学生在喜欢的活动中学习音乐, 获得丰富的音乐体验, 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身的音乐潜能。

三、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 让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艺术享受

音乐是一门有情感的艺术, 对人的性情有极大的陶冶作用。学习音乐, 懂得音乐, 会让人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一个格调高雅的人, 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 可以让人充分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心旷神怡的美。每一首流传久远的名曲佳作, 无一不是充满情感的。因此, 无论是演唱, 还是演奏, 我们都要怀着同样的情感, 才能最大限度地沉浸其中, 感受作曲者的情感, 如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 演唱或演奏时缺乏真情, 再高超的演奏技巧, 再高明的演唱方法, 都不会打动人心, 无法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 一定要注重情感教学与技巧教学的有机结合, 既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内涵, 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巧方法。

四、把流行歌曲融入音乐教学,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音乐的魅力

流行音乐的歌曲大多取材于生活, 关注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才能通过各种大众媒体流行。学生在社会中生活, 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流行音乐, 受到影响。在音乐课教学中, 融入流行音乐, 无疑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通过流行音乐的教学, 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表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乐, 也可以通过音乐让学生体验生活, 从而让学生懂得珍惜生活、热爱生活, 引导学生热爱音乐, 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从容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音乐学习兴趣培养探究 第9篇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越发认识到兴趣在学生学习音乐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去引发、培养、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引用兴趣呢?带着这些思考,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引导兴趣,培养道德情感

引趣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诱导和引导学生对当前所要进行的认知活动产生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还要研究学生、创造出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兴趣。

(1)注重音乐教室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设置。可在音乐教室楼道内的墙上张贴几位音乐大师的画像,如贝多芬、肖邦、冼星海等,并配上他们的生平简介,使学生受到音乐的启迪。同时,室内的布置应更加有吸引力:正面墙上挂着电教黑板,上方书写十分美观大方且醒目的“音乐小世界”几个字,这几个字由变形的高音谱号带出,充满了童趣;后面墙上稍加美化,写上冼星海“音乐是一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的名言,几句话加上洁净的室内外环境和必不可少的音乐教学用具,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使情感和心灵都受到了陶冶。

(2)注重个性差异,抓住学生心灵。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个性特质必定存在着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唱歌,有的学生喜欢听音乐,有的学生喜欢舞蹈,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应该了解他们对于音乐的喜好及喜爱形式、学习的方法等。因此,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堂课,笔者都会做一项调查“写出你想怎样上音乐课,想在音乐课上学哪些知识,喜欢怎样的音乐活动,对音乐教师有什么要求”等,然后再对这些想法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

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特点,笔者尝试在课堂上搭建各种舞台,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尽情地表现。在教学活动中,大家会发现每位同学都有各自的特长,不论大小都有可以挖掘的潜力,既培养了兴趣,也提高了自信心。

二、发展兴趣,学科融合

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对于任何事物也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教学时,如果把音乐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是不行的,应在音乐的内容和含义上进行一些更宽泛的探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1. 音乐与文学融合。

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作品。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可把台湾余光中的《乡愁》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这样,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情感上也得到了升华。又如,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可以引用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争中面临失去的焦虑和儿女情长都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2. 音乐与信息技术融合。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正是以开拓学生思维活动空间,愉悦学生的感受,使其积极参与体验、创造、表现为出发点,从而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质。信息技术集文、图、声、画于一体,与以前“一张嘴、一架琴、一支粉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信息技术融合于音乐课程,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三维的动画、影视录像应有尽有,借助这些,教师可以把知识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更大程度地激发。

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笔者常常鼓励学生结合电脑信息技术学科中所学的知识技能,上网查找、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以丰富学生的课外音乐知识;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综合归纳、积累课内外音乐知识,建立个人音乐知识库,制作文字、图片、音响融为一体的音乐软件,使各科知识触类旁通,相互促进、提高。

3. 音乐与美术融合。

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能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身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和高尚的审美能力。音乐是一种非语言性的艺术,但借助于色彩、图形、画面,就可以有效表达音乐的情绪、结构以及音乐所特有的意境,同时,也可通过运动着的视觉图像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运动过程。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兴趣中享受音乐。

三、提高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学生对教师是真诚尊敬的、充分信赖的,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不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厌恶。这种反感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反感。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在学生“亲其师”的前提下才能达到“信其道”。因此,笔者一方面注意师德修养,认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一方面,也注意给孩子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在开学第一课时,笔者就以礼物埋下伏笔,让学生们猜猜会送他们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在学生们都进行了猜测后,笔者告诉他们,要把一首歌作为礼物送给他们。这样就有效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并成为了学生们的朋友。

兴趣是孩子们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诱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为此,教师应建立多层模式来引发学生兴趣,再从开展以兴趣为导向的自主学习、转变教师角色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快乐的音乐伴随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开展音乐活动培养儿童兴趣 第10篇

一、创设环境深体验, 培养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满足于教会儿童唱一首歌, 重要的是要启发儿童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 进入歌曲的意境, 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 儿童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 唱出真挚动听的歌声, 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使儿童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幼儿来说, 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幼儿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把音乐同幼儿的生活融为一体, 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 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 把歌曲蕴含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 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 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二、引导儿童做表演, 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 表演是教学中备受儿童喜爱的内容之一。学前儿童活泼好动, 每一首歌曲, 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互动或表演,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 记忆歌词。在启发儿童表演时, 我是这样做的:一是启发儿童进行即兴表演;二是根据儿童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儿童;三是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中, 儿童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 教学中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 连平时最胆小的儿童也跃跃欲试, 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 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 不但培养了儿童的表演能力, 加深了儿童对歌曲的理解, 而且也增加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三、自制乐器练伴奏, 提高创造兴趣

儿童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 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 而且还能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 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 这就大大影响了儿童的情绪,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发动儿童在家长的帮助和支持下自制打击乐器, 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锤;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打击做小擦, 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儿童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中教儿童学唱《过新年》时, 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儿童分为4个小组, 第一组击小鼓, 第二组打小擦, 第三组唱歌, 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 边唱边奏边舞, 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 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又提高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四、创新模式促互动, 激发参与兴趣

要想使全体儿童都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中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 就必须构建一个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首先, 教师需要转变角色, 建立以“儿童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 课堂师生关系是和谐、融洽的, 提倡开放式交流互动, 教师和儿童之间保持双向交往, 儿童与儿童之间强调互相合作学习。当课堂内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产生相互激发的效果时, 儿童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境界。教师要努力为儿童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为每个儿童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每个儿童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最大限度地扩展儿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调控者, 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的渗透学习策略, 让儿童在学习中进行尝试与使用, 并不断总结、交流、调整, 逐渐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培养儿童初步的自学音乐的能力。

五、扩散思维善想象, 陶冶审美兴趣

欣赏音乐, 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儿童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生活阅历浅, 经验积累少, 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 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 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 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 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 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 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的想象、体验, 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以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 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

例如, 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 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 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为马, 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乐曲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 在指导儿童欣赏时, 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 然后初听音乐一遍, 复听音乐时让儿童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由于儿童对音乐发生了浓厚兴趣, 所以听时特别认真、细心。为使儿童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 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儿童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 同学们兴高采烈, 情绪高涨, 表演得非常精彩。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 儿童如闻其声, 如见其行, 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 深刻地理解音乐, 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六、开放沟通重实践, 体验合作兴趣

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给儿童提供独立探索的机会, 让儿童亲身体验, 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开放地思考和学习, 而且要为儿童提供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中建立同桌或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机制。教师可以为儿童营造一个平等、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 在合作环节, 采用兵教兵、兵练兵的方法, 运用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 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任务目标。在展示环节中, 教师要鼓励儿童在小组内和班级内充分展示自己, 畅所欲言, 大胆实践, 掌握方法, 并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 增强合作意识, 促进儿童自由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教师要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新课标理念下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要能真正代表儿童, 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体现儿童的主动性, 让儿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主性并喜欢学音乐, 善于学音乐, 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小主人。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第11篇

【关键词】激发 激情 意境 节奏训练 参与活动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是心灵的流泄、是生活的节律,音乐的发展遵循着一切艺术的规律,音乐的制作也不外生活——心灵——音乐的过程,而其中音乐的内在关键就是人的内心灵动。音乐有益智的功能,有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但是,如何掌握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深深感到发挥音乐教育特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幼儿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

一、激发幼儿靠近音乐的激情

让幼儿多接触音乐,为幼儿创设音乐环境,将音乐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来园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使幼儿入园就进入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艺术环境,使幼儿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的发展,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主动参与活动、进行交往;进餐时播放音乐,音乐有助于驱除体力和脑力疲劳,优美的旋律能使胃肠蠕动加强,促进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幼儿在玩运动器械如滑滑梯时,我们可以唱出《滑滑梯》的歌曲,幼儿边玩边唱,学得愉快、唱得自然、欢快;幼儿在跑步、跳绳时配上节奏鲜明的欢快音乐,更提高了锻炼的兴趣,因节奏感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午睡时,播放轻声、安静、抒情、缓慢的摇篮曲,不要求幼儿马上闭上眼睛,幼儿边听音乐,很自然地就入睡了,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在活动要求幼儿集合时,用铃鼓敲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节奏型,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安静下来,同时很快地模仿出节奏型,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幼儿在学习儿歌或故事时配上优美的音乐,节奏及韵律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另外增进大脑的功能,提高記忆效果,听音乐画画也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幼儿最喜欢音乐,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在音乐中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乐趣,那么,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就要恰当地提供音乐的刺激,让他们自然地接受音乐的熏陶。晨间活动时,我们可以放一些比较欢快、轻松的儿歌;午饭后散步时,可以放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在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播放不同性质的音乐,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学会聆听音乐,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

二、为幼儿描绘音乐的意境

要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较大地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讲童话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根据音乐的内涵和主题,赋予动物、植物更多的人性,赋予人物更多的情感,复述或者编纂相应的童话故事,使音乐、动作、情感、故事融为一体,创设美妙的童话境界,那会对幼儿的音乐学习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八只小狗抬花轿》的歌词内容比较丰富,很容易编成美丽的童话故事,描摹的情节和人物生动有趣,加深了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秋天的童话》也有意安排在秋天教学,孩子们看着秋天的落叶、听着教师的娓娓描述、想象着童话的意境,快乐中学习、快乐里体验,“童话”漂流在音符里,音乐荡涤在心田里。

三、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每每音乐响起他们身体的四肢以及各个部位都喜欢随节奏摆动,教学中,我们注意编排与歌词相匹配的动作,以帮助幼儿掌握音乐的节律。《蝴蝶花》是很动听的曲子,配以飞舞、下蹲、碎步、自转、提踵等动作,就活化了蝴蝶的自然天性,孩子们稚嫩的动作真正把蝴蝶演活了,通过艺术动作的演出,孩子们满足了好动的心理需要,享受到了参与音乐和动作表现的“乐趣”,感受到了音乐与动作的直接关联,体验了音乐的节律和真谛。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 ,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

四、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幼儿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幼儿难以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富有浓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方法力求生动、新颖。如:教《春天》一歌时,事先在黑板上画好一棵大树,然后随着口唱“春天天气真正好”;画出“太阳”,地上长出小青草,画出一些“小草”;树上小鸟吱吱叫,画出在树上唱歌的“小鸟”;“花儿都开了”,在地上画出正在开放的花朵。这些简单生动的画面不仅揭示了歌词的内容,也能引起幼儿对自己所感受的春天景象的联想。

又如在学习歌曲《小鸡出壳》时,我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小鸡出壳”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然后在第一遍清唱歌曲时,运用“小鸡出壳”的玩具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当歌曲唱到“圆圆的蛋壳里钻出一个小脑袋”时,我突然将裂缝的“蛋壳”打开,里面立即钻出了一只可爱的、毛茸茸的“小鸡”的脑袋。丰富有趣的道具演示,立即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孩子马上进入了学习歌曲的情景,睁大眼睛,一边认真地听一边入神地看,欣赏着老师的表演。

提高高中生音乐课堂学习兴趣浅探 第12篇

一、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据《音乐周报》调查发现,现在几乎百分之百的中学生喜欢音乐,但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分析后不难看出,传统模式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讲什么,学生被动地听什么。教师完全不顾忌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将音乐课上成了类似语数外等学科的课。严肃、压抑的课堂气氛,将学生对音乐的美好向往抹杀得荡然无存。其次,课堂上教师所涉猎的许多内容和基础知识,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也相去甚远。加上学校对艺术教育形成的可有可无的片面看法,更使得许多高中音乐教师对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心疲力乏。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热情,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体验失去了兴趣,更使得教学的基本目标和内容难以实现。因此,如何改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是新课程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兴趣与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使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并且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也就是说,兴趣是一个人积极从事某一事物最直接、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力。其实一个人的兴趣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我在音乐课上,尝试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课教学及所授内容的意见和想法,将其中一些有益的意见作为自己教学改革的依据。这样不仅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大为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也大大提高。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望强烈、对新生事物兴趣浓烈、心理上也产生了一定的“成人感”,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使他们渴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教师可以以课堂为阵地,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强烈愿望,这不仅是新课标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更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音乐课堂教学就应该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又稳定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

三、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和建议

1. 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音乐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鉴赏及其他艺术审美活动,充分体验作品蕴含的内在美,并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映。因此,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其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只有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实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

2. 注重学生年龄特点,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就目前使用的高中音乐教材来说,大部分内容都是从现成的音乐文化中选出来的,且由于地域因素,其中的部分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艺术认知相对较远。以《〈高中音乐鉴赏〉湘教版》为例,其中不少音乐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和体验都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也会存在一定困难,这样,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山林的呼唤》《1812序曲》《大进行曲》《战争安魂曲》等等,这些作品虽然内涵深刻,历史悠久,但对于思想尚不成熟、社会阅历相对欠缺的青少年来说,是不会有这种真实体验的。我们可以尝试从学生最熟悉的同学、老师、家人、亲人、校园、家庭等题材入手,选择一些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积淀的作品,与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置换,使学生通过体验家庭、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等方面,逐步意识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对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

3. 加强课外延伸,注重兴趣引导

课外文艺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青少年已有的“成人感”,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的兴趣与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让他们将自己的音乐表现欲望充分释放。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组织各种艺术活动,应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念的同时,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改革,采取有力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培养和提高广大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兴趣,在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为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下一篇:呼吸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