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加固效果检测

2024-05-06

地基加固效果检测(精选5篇)

地基加固效果检测 第1篇

由于采用平板载荷等传统的试验方法虽然可靠, 但试验影响深度不大, 获取信息有限, 设计部门要求通过瑞雷波等其他方法进行测试, 以获得较全面的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瑞雷波勘探是一种新兴的岩土原位测试勘探方法, 该方法利用瑞雷波在岩土中的频散特性和传播速度与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 来解释诸多的工程地质问题。

1 方法技术

瑞雷波主要沿地面表层传播, 表层的厚度约为一个波长, 因此, 同一波长的瑞雷波的传播特性反映了地质条件在水平方向的变化情况, 不同波长的瑞雷波的传播特性反映着不同深度的地质情况。在地面上沿波的传播方向, 以一定的道间距△X设置N+1个检波器, 就可以检测到瑞雷波在N△X长度范围内的波长, 设瑞雷波的频率为fi, 相邻检波器记录的瑞雷波的时间差为△t或相位差为△ψ, 则相邻道△X长度内瑞雷波的传播速度为:

在满足空间采样定理的条件下, 测量范围N△X内平均波速为:

在同一测点测量出一系列频率fi的VRi值, 就可以得到一条VR—f曲线, 即所谓的频散曲线, 频散曲线形态的变化反映了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 在频散曲线拐点、斜率变化处实为瑞雷波勘探地层分界点, 因此, 研究频散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特征点、渐近线等特性就可了解地层分布情况。

瑞雷波有以下几个特性: (1) 瑞雷波的质点轨迹是一个椭圆轨迹, 在地表的垂直分量表现出极强的振幅, 这有利于压制地面噪声的干扰, 提高瑞雷波的勘探精度; (2) 通过对瑞雷波水平振幅和垂直振幅随单位波长深度的变化特征表明瑞雷波勘探深度约为一个波长; (3) 瑞雷波波速VR与横波VS的关系为:

σ为泊松比。

如深圳某地区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 总结出如下的经验公式:

式中:VR为瑞雷波速 (m/s) ;

N63.5为标贯击数;

fak为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k Pa) ;

E0为地基变形模量 (MPa) 。

因此, 根据瑞雷波测试结果, 可绘制瑞雷波速等值线图, 进一步换算为剪切波速等值线图、标贯击数等值线图等其他参数。

2 检测实例

检测采用美国浅层地震仪 (48道) , 检波器为重庆地质仪器厂CDJ-Z2.5型低频检波器, 其固有频率为2.5 Hz。现场检测中采用参数为:道间距1 m, 偏移距5~25 m, 采样间隔为0.25 ms, 记录长度为512~1024 ms, 每排列12道, 一个排列计算一个面波检测点。

实例一:在储罐A区, 在夯前、夯后共完成了8个面波检测点的对比, 其夯前、夯后频散曲线见图1、图2。回填土各检测点夯前、夯后的面波计算结果见表1。

通过瑞雷波检测结果可看出以下几点。

(1) 从频散曲线看, 各计算点频散曲线形状相似性好, 偏离度较小, 曲线拐点较为明显。

(2) 夯前各测点的频散曲线, 各测点显示了在15.0 m左右有一明显拐点, 结合钻孔资料, 此拐点即为风化岩的层顶深度。

(3) 夯后各测点的频散曲线, 其显示了在6.0~7.0 m左右有一明显拐点, 结合钻孔资料和孔压资料, 此拐点以上深度加固效果最好。

(4) 从表1可以看出:夯后回填土剪切波速较夯前平均提高了26.3%, 承载力特征值平均为275 k Pa, 较夯前平均提高了89.1%, 提高幅度较大。

(5) 通过对坡积层、残积层的标贯对比试验:坡积粉质粘土夯前20击, 夯后28击;残积粉质粘土夯前30击, 夯后38击。说明强夯处理后加固效果较明显。

实例二:在储罐B区, 在夯前、夯后共完成了29个面波检测点, 其中夯前12个点, 夯后17个点, 试夯区5个点, 检测结果见表2。

通过瑞雷波检测结果可看出以下几点。

(1) 强夯后, 0~4 m剪切波速值增加58 m/s;4~8 m剪切波速值增加32 m/s;8~10 m剪切波速值增加14 m/s;10~12 m剪切波速值变化不大, 表明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在10 m左右。

(2) 根据剪切波速变异系数评价地基土的均匀性, 经计算得出, 夯前地基土变异系数δ夯前=14.5%, 夯后地基土变异系数δ夯后=8.4%, 说明强夯后地基土的均匀性有所提高。

3 结语

瑞雷波法在地基加固处理效果评价中不失为一种岩土测试的勘探手段, 能够提供较丰富的有关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在其它软基处理领域中值得推广。

摘要:本文阐明瑞雷波法在回填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该物探方法不失为一种岩土测试的勘探手段,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瑞雷波,面波,强夯,回填,加固。

参考文献

[1]JGJ/T143-2004,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范[S].

[2]吴福良, 耿光旭, 仲伟周.瑞雷波在地基强夯检测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3, 4.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效果评价 第2篇

真空预压法是在地基表面铺设密封膜,通过特制的真空设备抽真空,使密封膜下砂垫层内和土体中垂直排水通道内形成负压,加速孔隙水排出,从而使土体固结、强度提高的软土地基加固法。

真空预压法适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和其他能够排水固结而且能形成负超静水压力边界条件的软粘土。抽真空时,先后在地表砂垫层及竖向排水通道内逐步形成负压,使土体与排水通道、垫层之间形成压差;在此压差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水不断由排水通道排出,孔隙水压力随之降低、有效应力增长,从而使土体固结压密。这样,地基沉降在预压加固阶段基本完成,并获得足够的强度。因此,在经过真空预压加固后的地基上施加建筑物荷载时,既不会发生地基失稳问题,又不会产生有害的残余沉降与差异沉降。

2 现场监测分析

2.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场地为海边滩涂,地势平坦。场地各岩土层由上至下为1~2m人工填砂或堆碴、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凝灰熔岩残积粉质粘土、强风化凝灰熔岩及中风化凝灰熔岩,其中淤泥质土由于沉积时原始地形的差异导致平面空间上厚度变化较大,淤泥质土的厚度为3.60~12.30m不等,自场地南侧向北侧、东侧向西侧逐渐变厚,底板界线总体上呈现向北西端缓缓倾斜的趋势。该土层成份均匀稳定,不含砂夹层或粘土夹层。具有含水量大、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触变性、流变性、高灵敏度和高压缩性等特点。

2.2 监测成果分析

由于原始地层的差异,导致地表沉降在空间上变化较大,地表沉降量自场地南侧向北侧、东侧向西侧逐渐加大,地面总体上呈现向北西端缓缓倾斜的趋势,地面沉降量随着淤泥质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分层沉降观测曲线见图1,地表沉降观测曲线见图2,地表沉降等值线图见图3,场地淤泥质土层厚度分布等值线见图4。场地淤泥质土层厚度分布等值线图根据地表沉降观测结果,可推算出场地固结度为88%。

3 检测成果分析

预压结束后,通过原位测试和取岩土样进行室内试验等手段获取地基土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原位测试手段包括:十字板剪切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室内试验包括土常规、饱和直剪、三轴剪切试验等,所获指标成果按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中有关方法进行数据整理与分层统计。各项试验结果见表1~表3。

3.1 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分析

对比预压前的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可以看出:预压后,场地淤泥质土层的天然含水率、比重、天然孔隙比、孔隙度和压缩系数降低;天然密度、干密度、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内聚力、内摩擦角和压缩模量增大。这些变化表明土体的含水量、可压缩性减小,密实度增加,承载力提高。

3.2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成果

本次试验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载荷板采用边长为1000mm×1000mm方形钢板,沉降量由安装在载荷板4个角点上的大量程百分表测读。根据设计要求,最大试验荷载均为170kN。

各试验点的承载力特征值均大于85kPa。满足设计要求。

3.3 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

预压结束后,在场地淤泥质土中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试验结果在剔除了异常数据后,成果见表3:

通过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表可以看出,预压后,场地淤泥质土土层的原状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范围为:5.4 kPa≤Cu≤11.2kPa,重塑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范围为2.0≤C′u≤4.0kPa;土的灵敏度范围为:1.73≤St≤2.92,土体属于中灵敏度土。

3.4 场地固结度计算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采用时间平方根法计算场地固结度。由于场地淤泥质土层的厚度分布不均匀,大致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因此,固结度的计算也分为两部分,见图4。

北侧淤泥质土层厚度较大,计算出的固结度为75%;南侧淤泥质土层厚度较小,固结度为92%。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场地的平均固结度为85%。

虽然部分场地固结度小于85%,但场地平均固结度可达到85%,因此仍可认为场地固结度满足设计要求。

4 结论

(1)场地连续十天日平均沉降量为1.98mm/d,满足设计提出的停泵要求。

(2)根据沉降观测数值计算出场地固结度为88%;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提供的淤泥质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计算出场地固结度为85%。场地固结度达到设计要求。

(3)根据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场地承载力特征值为110.2kPa,满足设计要求。

(4)根据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场地淤泥质土层的原状土和重塑土地抗剪强度值均有所提高。

压密注浆工艺对地基加固处理效果 第3篇

1 地层情况

该工程所建场区属滨海平原。场区6m以内的地层由浅至深依次为:

(1) -1层:杂填土。为建筑垃圾, 含大量砖块及混凝土块, 土质极不均匀。

(1) -2层:耕填土。湿、松散, 局部夹少量植物根茎。

(1) -3层:淤泥。灰色, 饱和, 含少量腐植质, 土质不均匀。

(2) 层:褐黄色粉质粘土。湿、软塑-可塑, 含少量氧化铁斑点, 属高压缩土。

(3) 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很湿、软塑, 局部夹薄层砂, 属高压缩土。

2 加固要求

2.1 采用压密注浆法加固浜内填土, 加固后浜内填土的容许承载力要求达到90k Pa。

2.2 压密注浆加固范围为建筑物边轴线外伸2m所包括的明浜填土, 加固宽度为河浜宽度+2×2.0m。

2.3 明浜深度按3.50m考虑。

3 压密注浆设计

3.1 按1.0×1.0m的方格网均匀布置注浆孔, 加固深度5.0m。

3.2 注浆浆液配比:水泥80kg/m, 粉煤灰80kg/m, 水玻璃掺量

2.4kg/m, 水灰比0.5, 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3.3 浆液初凝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 封顶浆液初凝时间应不超过30分钟。

3.4 浆液注入率应大于17%, 注浆压力在0.2~1.5MPa之间。

4 压密注浆施工

压密注浆施工采用SYB-50/50型液压注浆泵, 自下而上, 分段注浆的施工工艺。工艺流程为:下管→制备浆液、注浆→拨管、重复注浆→注浆结束。

4.1 注浆施工采用先表面封浆, 注浆深度0.5m, 注浆压力控制在0.2~0.3MPa, 浆液中水玻璃掺量适当增加。

4.2 表面封浆24小时后,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注浆, 分段注浆长度不超过0.5m。

4.3 为防止串浆, 注浆先施工外围, 待全部封闭后, 中间注浆孔按跳孔间隔注浆方式进行。

4.4 为防止地表冒浆, 注浆压力控制在0.2~0.7MPa。

5 质量保证措施

5.1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体系, 各施工环节设专人把关。

5.2 严格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在开工前, 组织相关人员熟

悉本施工组织设计, 使每个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对施工技术、质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与深刻了解。

5.3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 做好材料配备及供应工作, 以减少停待时间。

5.4 严格进行工序管理, 对施工各工序进行质量监控。

5.5 严格进行交接班, 防止漏打事故发生。

5.6 进场水泥必须有质保书、进沪许可证, 并复检合格后, 方可使用。

6 加固效果检测

注浆结束后, 由专业检测单位采用轻便触探对压密注浆加固的地基进行了检测。

6.1 检测任务。

(1) 查明注浆深度 (基础底面3.5m) 范围内压密注浆复合地基垂向和横向均匀性及分层强度;

(2) 依据轻便触探击数及其分布特征和上海地区的经验, 对该工程复合地基的实际承载力进行评估。

6.2 检测方法。

轻便触探采用触探探头直径40mm, 锥角60°, 探杆直径25mm, 锤重10kg。触探时, 落锤提升高度为50cm, 落锤呈自由落体状进行锤击:以锥头每贯入土层30cm为一个击阵, 每一击阵由N10作为评价复合地基强度的基本参数。触探方式一般均为连续贯入法。

在检测过程中, 为确保检测结果具有充分代表性、全面性、可靠性, 在选择测点时除注意将触探点均匀分布全区外, 并尽可能将触探测试点选择在注浆孔之间的浆液渗流加固区。

测试时的复合地基的龄期一般在10天以内。

6.3 检测结果。

(1) 压密注浆复合地基在基础底面以下-0.2~-0.8m深度间, 其N10值一般在10~20击之间, 平均值在10.6~43击。这一结果表明, 在基础底面以下-0.8m深度间压密注浆复合地基强度相对较好, 个别点有点缺陷;根据规范, 91k Pa对应轻便触探击数为12击, 据此并考虑到检测时压密注浆复合地基的龄期尚不足等实际情况, 依据上海地区经验估计其90天标准龄期时复合地基具体强度可达到设计要求的90k Pa。

(2) 压密注浆复合地基在基础底面以下-0.8~-3.2m深度间, 其N10值一般在12~46击以上, 这一结果表明, 在基础底面以下-0.8~-3.2m区域内, 压密注浆复合地基强度较好, 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的90k Pa值。

7 结论

地基加固效果检测 第4篇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质条件

珠海某软基处理工程濒临南海,场地原为生蚝养殖塘,采用开山花岗岩风化土进行回填。场地内普遍分布欠固结的淤泥及淤泥质土,具有高压缩性和触变性,为主要的特殊性岩土。地质分层情况如表1所示。

m

1.2 沿海蚝塘回填区软基特点

淤泥厚,性质差。场地濒临大海,钻探揭露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中淤泥较厚,最厚达13.4 m。软土具有高含水量(含水率65%)、高压缩性(孔隙比1.8),工程性质差。

软土固结历史不一。场地蚝塘堤埂或者抛石路因前期存在预压历史,下卧软土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固结,而蚝塘内下卧软土前期固结效应不明显。

1.3 软基处理过程

本工程主要采用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方法,共分3个区,如图1所示。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按铺设砂垫层→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几个阶段进行。软基处理加固效果通过监测、检测项目开展,判断标准为设计中的相关规定:加固后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80 k Pa,工后残余沉降不大于20 cm。

2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2.1 固结度及残余沉降

真空预压期间,现场实测地表沉降—时间曲线如图2所示,在真空预压恒压前后,沉降速率大,加固后期沉降速率明显减小并趋于稳定。不同位置的监测点沉降不同,存在固结历史的抛石路区域沉降量明显偏小,地表沉降反映了软土在真空压力下发生固结压缩的事实,软土固结度通过预测最终沉降量根据下式计算:Ut=St/S∞。其中,St为t时刻沉降量;S∞为预测最终沉降量;Ut为t时刻固结度。部分测点的计算估计度如表2所示,平均固结度91.59%,达到卸载标准。

工后残余沉降量是评价地基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可按下式计算:Sr=S∞-St。其中,Sr为残余沉降量。部分测点残余沉降量如表2所示,各测点残余沉降均小于20 cm,满足设计要求。

2.2 孔隙水压力

软土中孔隙水压力受真空压力的影响,孔隙水压力沿负向逐渐增大。恒压前后,孔隙水压力下降最快,随时间推移逐渐减缓并趋于稳定。真空荷载作用下,土的总应力不变,孔隙水压力的减小意味着土体有效应力的增加,软基承载力的提高,孔压的消散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软土的加固效果。以A1区为例,不同埋深孔压计抽真空期间孔隙水压力消散59.24 k Pa~73.08 k Pa。

2.3 地下水位

真空预压期间,水位下降1.53 m~2.49 m,表明软土中孔隙水随排水通道不断排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其下降规律与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相符。

3 软基处理检测分析

3.1 加固前后软土性质变化

通过加固前后钻孔取土室内土工试验,分析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软土含水率由64.7%下降到52.2%,下降量12.5%;标贯击数由不足1击增加到2击~4击。经真空预压处理后,随孔隙水的排出,含水率降低,土体固结压缩,标贯击数增加,地基承载力提高。

3.2 静力触探试验

根据加固前后静力触探试验数据,回填土层、淤泥层比贯入阻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填土层比贯入阻力由0.15 MPa增长到0.42 MPa,表明经地基处理后,填土经压密比贯入阻力明显增大;淤泥层比贯入阻力由0.22 MPa增长到0.40 MPa,表明经地基处理,各土层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3 十字板剪切试验

经真空预压处理后,不同深度土体十字板剪切强度加固前后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软土层原状土十字板抗剪强度平均值由20.86 k Pa增长到31.49 k Pa,表明经地基处理后,软土强度得到增长,地基加固效果得到体现。

3.4 平板载荷试验

图3为平板载荷试验p—s曲线,由p—s曲线可知,该检测点在试验过程中,最大沉降量19.49 mm,最大回弹量5.71 mm,回弹率29.3%,经p—s曲线综合判断,该点承载力约为100 k Pa,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

4 结语

1)根据现场实测数据,蚝塘区各监测点因应力历史不一沉降量有所不同,计算平均固结度91.59%,预测工后残余沉降量4 cm~14 cm,孔隙水压力累积消散59.24 k Pa~73.08 k Pa,地下水位下降1.53 m~2.49 m。表明在真空压力下,孔隙水随排水通道排出,软土固结压缩,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使有效应力增长,土体强度得到提高。2)加固前后淤泥软土含水率下降了19%,孔隙比下降了17%,压缩模量提高了24%,粘聚力提高了35%,表明经真空预压处理后,软土各压缩性及强度指标都有一定程度的改良,体现了地基加固效果。3)静力触探试验回填土、软土比贯入阻力分别增长180%,82%,表明经处理后,回填土层密实度明显增强,软土强度有较大幅度增长。4)加固后十字板强度由20.86 k Pa增长到31.49 k Pa,增幅51%,土体强度明显增长。5)根据现场平板载荷试验,地基容许承载力达到100 k Pa。6)综合各项监测、检测数据分析结果,蚝塘区经真空预压处理后,工后残余沉降小于20 cm,地基承载力大于80 k Pa,满足设计要求,软基处理效果良好。

摘要:结合珠海某蚝塘回填区真空预压软基处理工程,从现场监测和检测两方面分析了地基加固效果,结果表明:真空预压后,残余沉降、承载力均达到设计要求,软土各项指标明显改良,真空预压效果良好。

关键词:真空预压,加固效果,残余沉降量,承载力

参考文献

[1]闫澍旺,朱平,刘润.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观测分析[J].水利学报2,004(3):87-92.

[2]陈环,鲍秀清.在负压作用下固结有效应力[J].岩土工程学报1,985(5):39-47.

[3]马云勇,张波,汪辉.真空预压加固软基先导段现场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31):108-109.

[4]吴跃东,赵维炳.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高速公路软基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99(6):77-81.

[5]Harvey J A F.Vacuum Drainage to Accelerate Submarine Con-solidation at Chek Lap Kok,Hong Kong[J].Ground Engineer-ing,1997(6):34-36.

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效果检测分析 第5篇

所谓碎石桩法, 就是首先用重锤对地面冲击成孔, 当孔有一定深度的时候, 逐渐增加填入碎石材料的用量并且不能让碎石松软, 最终形成直径比较大并且桩体全部由夯实的碎石来组成, 这样对于地基的好处就是能够增加一定的承载力和防止固结沉降的发生, 还具有排水以及降低孔隙水压力的功能, 这种方法在工程的应用中十分常见, 是因为其能有效缩短工期以及成本低廉和根据不同的地质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2 简要介绍碎石桩消除液化地基土的原理

(1) 抗液化的性能之所以能够提升就是因为碎石桩法能够增加地基土的密度, 并且相对密实度也有明显的加强。

(2) 碎石桩更加的通透所以能够降低孔隙水的压力甚至消除, 防止地基土出现液化并且使地基的排水固结的速度的得到提升。

(3) 碎石桩对桩间土有一定的减震的效果, 其中就是因为地震有动载荷的作用, 剪应力大多分布在桩体上, 桩间土所受到的剪应力减弱就是因为桩的应力集中, 最终使地层的抗液化性得到加强。

3 简要介绍工程以及地质的情况

我们研究的工程是新乡市某钟表厂的一个住宅区。

(1) 天然地基液化势。该场地的地震设防烈度是八度近震, 并且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可知可液化土是第三以及第四单元层, 并且场地的液化指数是十九点三, 是液化比较严重的级别, 场地的地下水位是一点七到两米之间。比如粉细砂的顶面深度是3.6到4.8, 厚度是0.9到3.9, 标贯击数是7, 液化指数是11.4, 承载力的标准数值是120。

(2) 碎石桩的设计参数。碎石桩的施工方法是对管内进行夯击, 护管的直径是三百二十毫米, 夯锤的直径是两百八十毫米, 平头的质量是十千牛, 桩的直径是零点五米, 处理的深度是七米, 桩的布局是矩形的并且纵向之间的间距是一点五米, 横向的间距是一点三米, 将一根三米长的短桩安在矩形的中心, 上面加桩以及下面未加桩的部分的置换率分别是百分之二十以及百分之十。

4 液化地基最终的效果检测分析

(1) 检测工作。地基采用碎石桩的方法处理之后, 闲置大概一个月以后, 为了检测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开展六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的实验其中压板面积是零点七二平方米。在用上述所说的专业方法比如DDT、SPT以及PLT对液化处理效果进行检测的时候, 要想排除其他的干扰元素来跟天然的地基土进行一定的对比, 并且在原来的勘探孔附近布置性质完全一样的检测孔, 也就是在原来的标贯孔的旁边设立三个标贯孔以及在原来的静力触探孔的附近设置两个静力触探孔, 并且设置一个在原来的取土孔的附近, 这个取土孔工的实验结果就是静力触探法的液化判别的Ip的取值, 每一次的标贯都是用采样的方法并且对颗粒进行专业的分析, 桩的四边形的中心就是检测孔的位置, 并且其深度一定要大于碎石桩处理的深度。另外, 要用水准仪来测量监测点零米高程和原来的孔口高程的相关值, 对于液化指数的计量来说, 主要也是用标准贯入法, 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静力触探法来帮助上述方法进行检验。

(2) 地基处理效果的总结以及分析。通过利用上述的几种专业的方法进行检测, 由结果可知桩间土的分层以及勘测报告事是基本一样的, 并且根据国家的文件对桩间土进行液化的判别可知桩间土各个单元层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其中第三单元层的粉土效果是最佳的, 并且承载力的数值达到了一百四十千帕, 液化基本上都被消除了, 对于第四单元层的粉细砂承载力来说, 其数值达到了一百三十千帕, 液化的指数降低到五点九, 在桩间土夯挤密实效果不太好的地方分布了大多数的检测点, 碎石桩的方法其自身就能将一部分的可液化土进行抵消, 并且排水的效果及时消除地震的动载荷而引起的超孔隙压力, 所以该地基用碎石桩进行处理的时候, 可以排除液化的干扰。由在用碎石桩对液化土进行处理之后的原位的测试结果和液化指数可知, 上部的粉土层相比于下部最终的效果更好, 主要是因为碎石桩的处理方法就是长短桩的处理方法, 上部的置换率是下部的一倍, 并且根据结果可知标贯法比静力触探发计算的最终结果的液化指数要小, 并且这一结果符合以前的计算结果的规律, 但是更能表现出碎石桩对于液化效果的处理水平。设计的填料用的是人工级的配碎石, 并且利用现场取样的检测方法, 并且在室内进行土工的实验, 也就是用筛析法来测量碎石的含泥量以及颗粒的构成成分, 并且根据数据求得不均匀系数, 有结果可知颗粒的直径大于两毫米, 占到所有重量的百分之八十八到百分之九十九, 并且颗粒中比较多的是二十到四十毫米的直径的颗粒, 其中颗粒的直径最大也只有五十毫米。如果是纯净度比较高的话就是碎石填料, 因为其中没有耕土、淤泥质土以及杂物等等, 粘粒的含量非常少, 人工级的配碎石中大部分都是直径比较大的颗粒, 直径比较小的颗粒非常少, 并且求得不均匀系数在二点二二到十点九二之间, 通常都不超过五, 级配都比较低。对于粉土来说标贯击数的前后值是四以及九和静力触探端阻力是一点九以及四点八, 粉细砂的标贯击数前后是七以及八以及静力触探端阻力是四点八以及五点三。

5 结束语

对于检测地基液化的处理效果来说, 就是用不同的并且多样化的检测方法来对处理之后的复合型地基的各项指标进行专业的检测, 从而得出处理后的复合型地基是否符合标准, 如果检测到某一个性能没有达标的时候, 首先就是对其没有达标的原因进行分析, 大概就是施工以及设计这两方面, 如果是前者的原因的话要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尽可能使性能达标, 如果是设计的缺陷的话就要及时对设计进行调整以及完善。最终使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的效果达到最佳并且为将来的类似的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要:本文用碎石桩法处理液化的地基土, 并且使用专业的方法来检测处理后的地基土, 比如在检测桩身密实度以及桩长的时候用DDT的方法以及在检测桩间土牢固度的时候用SPT的方法和检测复合地基土的承载力时用PLT的方法, 最终检测液化是不是全部被消除, 并且对检测结果进行总结以及分析, 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碎石桩,液化地基,效果检测分析

参考文献

[1]龚同辉.地基处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林东.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杨石军.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效果检验[J].工程勘察, 2006 (10) :43-45.

[4]高必成.一种新的碎石桩法处理液化粉土地基的设计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 200538 (05) :77-81.

[5]李晓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上一篇:美国国债的转机下一篇:运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