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心灵的相遇

2024-05-06

一次心灵的相遇(精选7篇)

一次心灵的相遇 第1篇

这样闲暇的午后, 令人略略沉醉。

我慵懒地沉醉着, 便忽然想起你来:若在此时此刻, 能与你重逢, 那该是怎样一种令人兴奋而又感慨的事情?

和你重逢, 应该在什么地方?应该在一个人潮汹涌的地方吧!地铁, 这个词首先蹦出来———我每天乘着地铁在城市里穿梭, 也常常在站台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发呆, 如果能在人流中发现你的身影, 哦, 那该是多么意外的收获!然而, 地铁又并不理想, 它原是为缩短时间而设置的一种快捷交通工具, 我们只能见个面打声招呼便不得不匆匆告别。再说, 你常常出差, 可总不到我这个城市来, 又何谈在地铁中重逢呢?

和你重逢, 又是一种怎样的方式?我应该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感觉到惊喜的渐渐靠近。那是在不经意之间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或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然后, 警觉起来, 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接收你的信息, 带着一点点忐忑和兴奋, 用一点小心思向你在的地方慢慢靠近, 去验证自己的猜测。哦, 果然是你!就像人们总不相信小概率的幸福事件一样, 我会以惊讶和怀疑的声音叫出你的绰号后说:“你怎么会在这里?”如果这些年来, 你的性格改变不大的话, 应该是目瞪口呆个几秒钟, 然后一拳头重重地捶在我的肩上, 说:“死胖子, 你怎么会在这里?”这时候, 我们迫切需要的, 并不是问题的答案, 而是期待已久的熊抱!就这样, 我们重逢了!在告别多年以后, 我们再次见到彼此的真实存在, 又将记忆中的信息全部更新一次, 将脑海中已经磨损的细节重新修补好, 重新丰富起来———你略微低沉的嗓音, 脸上痘痘的痕迹, 甚至微笑时嘴角微微上扬的模样……

和你重逢, 我们该说点什么?其实没想到与你能在此时此刻见面, 所以一点准备也没有, 物质的、思想的和语言的准备都没有。就像多年以前, 我孤身一人去往那座城市, 时常郁郁寡欢, 沉默少言, 是你开始发问, 问我为什么到这里来, 以后有怎样的打算。我也没有任何准备, 但话匣子总算打开了。通过你, 我逐渐了解那座城市和城市里善良淳朴的人。在那里的第一个圣诞节, 也是你送我一张贺卡, 温暖了一颗孤单的心。不管怎样, 这一次, 我首先发现了你, 还是我先说吧, 也让你知道, 这个曾经的小弟已经不是当年那样笨嘴拙舌。

“怎么样, 现在还好吧?”对不起, 我还是这么笨嘴拙舌的, 只能想到和问出这样平常、没有意义而又不好回答的句子, 还请原谅我的茫然失措和口不择言。“呵呵, 混得不错。你呢?”你应该会这么说。当年你就是摆出这样一副漫不经心而又痞痞的样子, 让我像防坏人一样防了你很久。当然, 这个答案的真实性并不重要, 你只是想告诉我“不用担心”而已。我当然笑着给你肯定的回答。这时候, 重逢前吃过的那些苦头, 走过的那些弯路, 受过的那些委屈都变得无足轻重了。彼此交换的, 不是问题的答案, 而是数年来积累的所有惦念和牵挂。

接下来, 我们会交换重逢的缘由, 也该谈一谈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但是, 平平淡淡的有关柴米油盐的日子似乎并不能挖掘出很深刻的含义, 不能激起彼此强烈的共鸣, 倒是共同生活过的那座城市、那个校园还值得我们细细地回味吧。

还记得那座城市吗?城市不大, 有和煦的阳光、湛蓝的天空, 还有强烈的紫外线。我去了不到一个月, 便在阳光下晒出一身的黑, 还被你说成像当地的烤鸭那样外焦里嫩。渐渐熟悉起来之后, 我开始跟在你身后深入这座城市, 熟悉这座城市。我们一起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在大街小巷里飞快地穿过, 只为证明个人的胆量、车技的高超。我们一起站柜台发小广告, 赚一天三十元的工资, 却不管周末的火锅吃掉了多少钱。我们一起攒着废旧报纸卖钱, 然后在旧货市场唇枪舌剑般讨价还价, 为简陋的宿舍添了一台廉价的音响。就这样, 我离开的时候, 已经深深地打上了这个城市的烙印——说一口流利的“马普”, 喜欢大碗地“甩”米线……

还记得那个校园吗?有大片大片的草地, 有怎么也走不出去的环形教学楼, 有雪白的图书馆和灰黑色外墙的宿舍。元旦的时候, 我们都要对着女生宿舍大声地喊出喜欢的女生的名字, 惹来一阵阵尖叫;考试之前, 我们都会在走廊里昏黄的灯光下通宵抽烟、聊天, 顺便背一背明天的考试题;这样闲暇的下午, 我们会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撑起一把伞“掩护”本就黝黑的面容;月明星稀的晚上, 我们躺在草地上讨论着“柏拉图式爱情”与一般爱情的区别……

还有那些可爱的老师们……

那是怎样的地方, 我们慷慨地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那里。

在谈兴正浓的时候, 我们或许不得不再次分开, 或许是我的飞机就快要起飞了, 或许是你的火车马上要离站, 总之, 我们不得不带着一点遗憾, 重新告别。

无悔相遇心灵诗歌 第2篇

(一)等你在风雨中

默许轮回红尘

是为了,寻你

因为你在人间

我就不该躲在云层

不喜欢浮躁喧嚣

执着的灵魂

却追随你,不愿转身

也许我不是你深情的等候

紫陌岁月

唯有我,愿意打着伞

等你在风雨中

也许

你不介意文字的成熟

而我却在墨香中

谦卑的.为自己

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

也许,我只是

你风景里的一枝寒梅

无悔为你

染红醉美的枝头

也许,你只是

感动于生命的独舞

我却将爱

谱写成天长地久

(二)你从哪里来

你从哪里来,

是否来自古代,

你是那个雨巷的深爱?

一眼情长,

记住了伞下的丁香,

任思念雕刻成,

青石板上的绿苔,

风轻呢喃雨丝缱绻,

许今生,

托一双素笔,

一次穿越百年的相遇 第3篇

百年前的任工程管理局局长

弗里茨·里克尔特(1876-1957)是Elsaesser先生外祖父的亲弟弟,他出生于图宾根近郊鲁斯特瑙(Lustnau)的一个富裕家庭,在图宾根读完高中后,里克尔特进入斯图加特高等工业学校学习了建筑学,1900年10月1日加入德国海军,1902年8月10日晋升预备中尉,1904年,里克尔特成为了一名海军筑港工程师。

1910年,34岁的里克尔特来到了青岛。同年9月13日,里克尔特被委以重任,他成为了总督府工程管理局局长,1911年2月22日起,里克尔特还担任了港口建设主管。从1898年至1914年,德国胶澳总督府共任命了四任工程管理局局长:格奥姆施(1898-1903)、罗尔曼(1903-1907)、伯克曼(1907-1911)、里克尔特(1911-1914)。

《胶澳年鉴》显示,里克尔特任工程管理局局长的第一年——1911年,青岛港口收费和领港费增长了35000马克,码头收入增长75000马克。港口防波堤上还新建了坚固的多功能货仓。为提高对随西北风而来的海浪的防护能力,环绕大港的防波堤延长400米。另外,1911年造船厂接到了6艘小轮船、1艘驳船、4台蒸汽锅炉的订单,巡洋舰队的订单比上一年涉及的范围也更广了,造船厂中国工人最多达到了1486人。

里克尔特在青岛的这段生活,我们知道的不多,他的后人也只知道他会经常光顾位于弗里德里希大街(今中山路南段)上的咖啡馆,曾在德国水兵俱乐部里唱起思乡之歌。在青岛,里克尔特和妻子Sigrid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Helga生于1907年11月、小女儿Ilse生于1910年9月。

1914年秋,里克尔特原计划回国休假,然后再到青岛进行下一个四年的任期,但这一切都因战争爆发而破灭。1914年8月,“一战”爆发。除少数人因身体或年龄原因,工程管理局的德籍人员均被充实到防御部队或预备役和民兵,参与抵抗日本的围攻。11月7日,青岛失守,德方参战人员被陆续羁往设于日本的战俘营。

1914年11月,里克尔特作为战俘被收容在日本福冈收容所,在里克尔特被俘期间,妻子和两个女儿在天津待了一年,1915年9月11日至10月4日,乘坐“满洲”号轮船经上海,前往旧金山,辗转回到德国。1918年,里克尔特被交换到了习志野换收容所,1919年12月释放回国。

里克尔特1924年进入斯图加特的博世公司(Robert Bosch)担任主管,80岁时在斯图加特去世。

百年后,其后人再次与青岛结缘

关于弗里茨·里克尔特在青岛的故事,David Elsaesser先生是从自己的母亲那里听来的,并且他家里至今用着一些老式家具,“黑色的窗框,雕花的衣柜、双人床、床头柜,还有一幅亚洲风格的画,这些应该都是里克尔特留下来的。”David介绍说,并且他回国后还特意拍了这些家具的照片给记者看,这套家具呈黑色系,叶片形状的雕花十分精细,衣柜上用的是考究的铜把手,斑驳的木纹在诉说着穿越百年的沧桑。

据David回忆,弗里茨·里克尔特绅士、善良,事业非常成功,专业能力很强,“博世公司是德国知名的大公司,里克尔特在里面担任主管类职位,是那时的成功人士,他们家的别墅也建在当地很好的地段上。”

这次是David第一次来青岛,此行的目的是看望在中德生态园工作的儿子Danielo David特意花了一周的时间,在老城区的老街老巷里转悠,他走过中山路、云南路、广西路、湖南路,路过天主教堂,还特意跑去老港口看看,猜想百年前在这座城市里都发生了什么。“我非常享受在青岛走走转转的时光,发现了很多德国风格的老建筑,很高兴看到很多新人愿意以教堂为背景拍照,这是一座很有风格、有自己特色的城市。”David特别强调,他在青岛邮电博物馆顶楼的咖啡吧里,看到那些彩色的玻璃,古老粗犷的梁栋,感觉这一百年来都不曾变过,甚至感觉里克尔特也曾在里面待过。

而关于Daniel,似乎他一出生就暗示着将与青岛产生某些联系。“我生于1976年,跟弗里茨·里克尔特刚好差了100年,2010年我来到青岛,跟里克尔特来青岛的时间也正好差了100年。”Daniel的这两个100年真的很难用巧合来解释,也许冥冥之中,就注定了他将代替他的祖辈,在青岛再续前缘。“中国、青岛”是Daniel从小就从父母口中听来的词语,这份对遥远国度的好奇和向往,直接影响了他的专业和职业选择。大学时,他选择了德国波恩大学汉语翻译专业。2008年毕业后,他没有在德国找工作,直接来到了中国.先在湖北武汉工作了一段时间,2010年来到青岛。

一次心灵的相遇 第4篇

一天下午, 导师潘文彬通知我, 祁智先生要和我们一起讨论教学活动事宜。我知道每次五位名师组织活动之前要“碰撞”好几次, 他们的智慧在“碰撞”中升华, 每一次活动就是一次专业的引领。可是, 为了一次教研, 竟然联系了作家本人, 真是“兴师动众”啊!

雨, 哗哗地下着, 让人觉得更冷了。按照约定时间, 我们陆续地到了。

五个导师一坐下, 就自然地聊起活动的策划、筹备……我和其他几位要上课的老师则仔细地听着, 希望得到切实的指导。

“你们几位上课的老师, 对祁智的书有什么不太明白的, 待会儿可以直接问。”潘文彬老师鼓励我们主动询问作家本人。

不大一会儿, 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了, 他, 就是祁智先生。看着大家相互热情地打招呼, 似乎并不陌生, 我的紧张感没有了。

大家没说几句话, 就切入了正题。

“祁老师, 我们本次研讨的是整本书阅读, 就是按照课标的理念, 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您是作家, 给孩子们写书, 您认为孩子们的阅读应该是什么样的?”潘老师抛出一个话题。

“我认为阅读就是一种日常生活, 就是每天要做的事, 很普通平常。不要一谈读书, 就端起架子, 好像很神圣似的。”祁智老师想了想, 说。

“我很赞同您的观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要太神圣化、功利化。小学生的阅读, 应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 让孩子们爱上读书, 渐渐会读书。”杨树亚老师说。

“作为教师, 尤其是低年段的教师, 就要领着孩子, 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们一起品尝书的芳香。”史春妍老师说话总是充满诗意。

“我们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 这次研讨就是用祁智先生的三本书来做个例子。作为老师该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潘老师把话题转向学生课外阅读中教师的作用。

我们一边听, 一边思考着, 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为一门课程, 它不同于平时的自由阅读, 怎样在课堂上体现教学价值呢?

“祁老师, 您写《芝麻开门》和《小水的除夕》时, 想告诉孩子们什么?”一位老师问。

祁老师说:“《芝麻开门》是我好几年前的作品。其实, 这本书的作者应该就是孩子们自己。当时我写这本书之前, 去了好几所学校, 找了好多小朋友, 让他们为我提供‘情报’, 把班级有意思的事情告诉我。结果, 我还真收到了许多小朋友的回信, 搜集了很多孩子们的故事。后来, 我把这些故事整理好, 就有了《芝麻开门》。”

“难怪里面的故事生动有趣呢!我读了都想笑。”另一位老师说。

“《小水的除夕》应该是我自己的生活回顾。书中的‘小水’, 就是我。书中的好多故事就是我童年的往事。书中的刘锦辉、孙定远、小麦……都是我童年的伙伴。那时候, 生活贫穷, 可是, 回忆起来仍是历历在目、趣味无穷啊!”

我们一个接一个地向祁老师发问, 祁老师和颜悦色地回答着。我们对他的作品了解得越来越多, 越来越清晰了, 心里不由得温暖起来。

“这么好的书, 应该引领学生来读。我们这次就来研讨‘祁智笔下的人和事’, 你们看行不行?”潘老师再次点亮了我们的思考。

“课外阅读课, 有许多课型。我们如何按照年段, 呈现不同的课型?大家再议一议。”金立义老师的话又引起我们的一番讨论。

在你一言我一语中, 作为本次研讨执教教师的我, 对课堂教学的方向明确了, 目标清晰了, 我甚至开始思量如何设计我的教学环节。

等大家完成活动的筹划工作, 我走出饭店, 外面依然风雨交加, 但此时的我, 却并不觉得冷。

亲身经历了一次名师工作室活动前的“碰撞”, 我被深深感动了!感动于名师们对语文教育的高瞻远瞩, 感动于名师们创新教育的智慧, 感动于名师们精诚合作的胸怀……

一次难忘的相遇作文 第5篇

那是八月份的最后一天,我早早地被带到了新学校,交给了新老师,走进一间陌生的教室二(2)班。我有一些孤独,也有一些轻松,还有一些忐忑,一个人坐在了最角落的地方。新同学们还没有来,空空荡荡的教室里,除了我之外没有一个人,我很庆幸可以多一点时间准备认识新同学。

一个,两个,教室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个暑假不见,互相熟识的他们立刻开始尖叫欢笑拥抱打闹,然后被我这个陌生人惊到,他们的眼睛从我的脸上飞快地划过再闪开,声音放低互相咬起了耳朵。同学们明明有说有笑,教室里明明轻松快活,我却感觉喘不过气来。我静静地坐在那儿,表面上波澜不惊,其实内心早已被紧张感填满,只有一点点的位置留给期待和激动。我就那么直勾勾地盯着教室门,期待老师进来让同学们安静下来。

老师还没盼到,一个小女孩却映入了我的眼帘,她肩上背着个小书包,身上穿着件黑色连衣裙,上面还装饰着一些花边,脚上踩着一双黑色的小皮鞋,左腿上眼睛一般的胎记很是醒目。正当我被她深深吸引时,发现她也在看着我,就连忙不好意思地收回目光。

真巧!她就坐在我前面!她放下书包,转过头来趴在我的桌上直盯着我,一双水灵灵的眼眸闪耀着热情的光芒,说:

“你好,我叫王甜晔。”

我愣了一下,连忙说:“啊我是董姝慧。”

“新同学吧?”我点了点头。

“让我们做好朋友吧!”她说。

我使劲地点头,心中的紧张感立刻烟消云散。

她歪着头想了一想,回头在书包里掏了好一会儿,然后再回过来向我伸出两只小粉拳:“猜!是什么?”

“我猜不到哎!”我配合着她,故意说着,心里想可能是一些小糖果之类的吧。

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白眼,摊开手。是两枚精致小巧的贝壳,一枚是白色的,一枚有点淡淡的黄色,静静地躺在她的手心里。

“这是暑假我去海边玩的时候捡到的,嘻嘻,好看嘛?”她笑着对我说。

“真的很漂亮呀!”我凑近去看了看,两枚贝壳都有着美丽细密的花纹,在清晨的阳光里闪着温暖的光。

“喏,给你一个,可不许弄丢哦!”她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并递给了我那个白色的贝壳。

“给我的?”我迟疑着伸手接过。

“是啊,我们现在是好朋友了呀。”

这就是我们的初相遇。我很幸运遇见王甜烨,我的小学时期最好最好的朋友,我多么喜欢她的笑容,曾给予我莫大的勇气,让我勇敢地与那个班级融为一体。在以后的相处中,她也给了我无数的帮助。

一次心灵的相遇 第6篇

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献给每一个即将离开母校的高三学子,更是一份与众不同的毕业典礼,给他们留下珍藏一辈子的记忆。对母校的情结、对母校的怀念,永远挂在心间。

这也是一份别开生面的特殊感动,献给场景中的每一个人,使每一个人的心灵得到巨大的震撼,撷取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力量。

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充满信心地刻苦学习;教师,尽心尽力地教书育人;员工,执着不懈地努力工作;校领导营造着一种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教育氛围,引领着学校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一群可爱的校园白衣天使一一食堂工人,列队跑进跑操现场,宛如一朵朵流动的云朵,如风飘动,吸引着提早来到操场上每一个人的眼球。这一道风景,一直是笔者笔下最值得敬重的人。在笔者心中,始终是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食堂的工人们跨立,精神抖擞、整齐一致地站在东北角的足球门处。教育就是对历史负责,教育就是对校园中每一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耳濡目染的熏陶。

高一、高二的学生络绎不绝,秩序井然地站在预定的地方,每一个班级独具特色的横幅引人注目。每一幅横幅,那是每一个班级智慧的精心打造,也是班级文化的睿智写照,更是班集体建设的精湛浓缩。笔者在操场上,不停地奔跑着、抓拍着每一个班级稍纵即逝、擦肩而过的瞬间。

高三的学生每一个班级六路纵队,身着班级特点的班服。从班服的设计上,折射出每一个班级绚丽多姿的文化,彰显出年轻人朝气蓬勃的风采。每一位班主任,此时,也是班级的一员,站在班级的队伍中,与学生一起进行最后一次跑操。

当指针指向8:08分时候,下了一夜的雨戛然而止,刮了一宿的风骤然停止。

操场上,乐曲悠扬,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各路媒体,都占据了有力的位置,抢抓着最显眼的历史一瞬。摄像记者们,有的在楼上拍摄全景,有的专拍跑操时特写,还有的在跑操后,深入高三年级每一个班级的“诚信考试,感恩母校”主题班会。

当指针指向8:18分的时候,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的高三最后一次跑操暨为高三壮行活动拉开序幕。校长满怀深情地发表了即兴动员讲话。他用真情、真心、真爱为高三学子加油壮行,对高三学生进行了满怀深情地鼓励,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高三学子一要充满自信,二要保持平和心态,三要稳定发挥。像海燕一样搏击长空,迎难而上,把高考考试平时化,就一定会风雨之后见彩虹,会在高考中取得佳绩!

校长挥动手臂,振臂高呼,激励高三学子: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向学生辐射着正能量,把学生心中的美好向往激发出来,焕发出面对当下高考无穷的力量。好校长,就是要创设一个好载体,能让一届又一届学生在学校的属地里健康快乐地成长,由衷地热爱、向往、怀念自己的母校,走进高考,走进大学,走进社会,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现场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为高三壮观的跑操鼓掌而呼,也为他们的成长而激动流泪。此时,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每一个相聚的当下,都是人生中最美的花好月圆。人生唯有珍惜,才能够日积月累,才能够厚积薄发。

笔者在想,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就像一个农民在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你的时间都放在你应该做的最有用的事情上,那么,也是你收获丰硕果实的时候了。笔者也深情地预祝与笔者一道在河东校区共同学习的学子们金榜题名,梦想成真,实现理想。

一个好学校,就是在给求学路上的学生,不断地提供好载体,在好载体中,得到陶冶和锤炼,成就好习惯、好人生。同时,也收获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教师,都是在学生的学习中历练成才的。

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是渡船驶向理想彼岸的一群人,而教师是摇橹者,学生是乘船的人,教师历经艰辛把学生安全地送到对岸后,还得摇橹返回,继续护送另一批学生。教师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从事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职业的人。

一次心灵的相遇 第7篇

师:作者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内心对老王充满了愧怍之心呢?

生: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对老王还不够好!

师:那么, 大家认为作者应该怎样做呢?

师:比如在老王来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呢?

生:可以请他进来坐坐。

师:对啊, 可以请他进来, 而不仅仅是把钱给他。这样或许作者可以不那么愧怍了!

师:看来这样的愧怍之心源于“人道主义精神”、“平等意识”、“自省精神”……

听课听到这儿时,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难道, 只要把老王请进家门喝口水, 杨绛就不会愧怍了?真的就少了这点邀请吗?少了这么点茶吗?

不是, 绝不那么简单!

从进来喝几口茶这个举动, 就能解读出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平等意识”、“自省精神”了吗?学生对杨绛的“愧怍”内涵真的理解了吗?就这样简单地将教参里的句子搬到课堂上, 学生得到的就是什么?大概, 只有考试时的“答案”罢了!

为此, 我翻阅了人教版和沪教版二套教材, 对杨绛和“老王”的位置之变有了如下一些发现:

1. 经年之后

“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样“愧怍”的感受, 并不是在老王不在之后立马出现的, 而是“几年”之后“渐渐明白”的。这说明, 老王在杨绛的生活中并没有彻底消失, 相反, 随着时间的流逝, 内心竟生出“愧怍”来, 这决不是说, 当年请老王进家里来坐坐, 喝杯茶就可以解除的。

愧怍, 《现汉》里就解释为惭愧, 不过有个“[书]”。这个意思理解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只是这个词, 更常见于书本。而恰恰这个“[书]”字, 却在提醒我们, 杨绛不是一般的受了难的人, 她是一个有着极高文学修养和道德修为的人, 她是一个理应受到尊重的人。可是在那样的年代里, 尊重她的只有善良的老王!

当愧怍的感受充盈了杨绛的内心之时, 人与人的位置变了, 杨绛放下了知识分子固有的姿态, 她终于明白, 之前自己对老王的理解错了, 老王要的不是那个给予所谓“弱者”的怜悯和同情, 而老王究竟要什么呢?就老王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或许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可是此时此刻, 杨绛心里明白了, 老王要的是如自己对待杨绛一家的那种关怀, 那是一种如家人一样的关怀!杨绛这样的顿悟, 来的太晚了, 她已无从也无法补救了。而这样的一种顿悟则源于内心位置的改变, 此刻的他们平等了, 平视了, 而这样的内心感受只有大善如杨绛一般的人, 才能获得。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在内心的自我救赎。

2. 多年之前

(1) 我们一家

在老王生前, 杨绛和老王的位置究竟又是如何呢?

“他蹬, 我坐。”

开篇就暗暗流露出作者和老王位置上的不平等, 这不仅是身份上的差异, 更是情感上的不平等。这就是俯视!

“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一个“当然”, 有了很多的内涵, 或许是“我们”不忍心让他为了要照顾“我们”而收入减半;或许是不想让老王觉得“我们”生活很惨。不管哪种理解, 都有着落魄知识分子刻意维护的“清高”!这还是俯视!

(2) 老王

“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 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 住那儿多年了。”

老王对于家, 有着自己朴素想法。什么是家?“也就是说, 住的地方不一定不是家;“有两个侄儿”, 这对老王来说有着血缘关系的, 也不一定是家。那在老王心里什么是家?

(3) 老王眼中的我们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

可是我们不怕, 我们照坐。这是信任!不仅照坐, 而且还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这是关怀!这使得老王觉得我们和别人不一样。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 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 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 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送先生看病不要钱, 这或许还可以理解为一般的帮忙, 那么“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这样轻声低问, 则说明老王已经将我们看作是自己人了。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 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他病了, 却还要扶病来我家, 到病的走不了了, 就托人传话。如果是一般的主顾关系, 这样的行为就不可理解了;如果是熟识的朋友, 病了该在家里等着朋友的看望;可似乎都不是, 那是什么关系?即便病了, 也要互通状况?

再后来, 送来香油和鸡蛋。

生命终了之前要送的东西, 生命终了之前要看的人, 这还能是什么啊?家人啊!

(4) 我们眼中的老王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 谢了他的大鸡蛋, 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知道, 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 就免得托人捎了。”

就是这样一句, 最终把老王永远地挡在了家门之外了!

是什么让杨绛这样对待老王呢?就是那个俯视的位置!而老王早就把“我们”看作是同样受苦受难的家人了, 他一直用平视的眼光, 将心比心地对待“我们”, “我们”则仍然把他看成是一个需要同情的“弱者”!

3. 愧怍的根本

杨绛在回首往事的时候, 渐渐明白了老王善良背后的家人般的关怀, 而当这一切在杨绛脑海中渐渐清晰时, 老王已不在了, 当自己想像老王关怀自己一样回报老王时, 老王已经离开多年了。

上一篇:个人信用管理体系下一篇:世界记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