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

2024-05-10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精选10篇)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 第1篇

一、引言

当前我国设计艺术事业正在蓬勃发展。21世纪, 人们的生存观念、价值取向与审美情趣在不断革新;信息时代与电子时代带来的新科技革命, 持续促进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的更新演绎, 这种趋势也反映在中国设计行业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设计行业历史虽然较短, 但受国际化设计行业的影响, 已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 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都在持续拓展蜕变。同时, 在这种流行风尚的影响下, 中国设计也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 在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设计趋同化、同质化的倾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 国际相关组织提倡多元化, 国际设计行业也提倡多元化设计的风格表现, 异质化的设计手法。反观设计行业, 之所以出现趋同化、同质化现象, 从根源上探究还要回归到设计师在设计批评与设计师的审美的综合素养缺失。因此, 增强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理念, 深化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认知, 提升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教育仍是设计行业持续发展的一个课题。

二、设计批评与中国表现之现状解读

(一) 设计批评的概念、特征与方法

设计批评又称为设计评论, 是设计学和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历史看, 可以说有设计就有设计批评;就单个设计活动来说, 从创意到生产、消费的整个过程中, 始终存在着设计批评。设计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批评, 既具有艺术批评的一般特点, 又具有设计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因此, 设计批评的实践, 不仅有赖于业界高水平创作成果的不断产生, 更有赖于批评家对于设计实务的熟悉和介入。传统设计批评方法有博览会、群体批评、批评家个人批评等。

(二) 中国设计批评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设计行业的优秀作品在不断呈现, 在感叹我国设计艺术迅猛发展的同时, 须承认在这些设计作品中, 成就与不足并存, 这包括一些大型的建筑物和公共设施, 也含有部分工业产品。但是, 一般情况下对设计褒奖的音声大过了对不足和缺陷的批评, 相关负责组织难以全面对作品进行应有的、客观的评价和正确的指导, 表现出我们社会整体设计理论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这种现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设计产品只注重形式美, 不注重考察产品的功能性、实用性、科学性与适用性。2.长官意志化, 丧失设计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基本立场。3.设计批评界话语权的沉默, 大众对设计的关注度不足。

三、设计审美与中国表现之现状解读

(一) 设计审美与设计审美教育

中央美术学院张夫也教授认为“谈及设计审美, 就不得不提到设计审美教育。设计审美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设计方案的决策者、设计者和实施者这三个环节上, 缺一不可。”[1]该观点阐释了设计审美与审美参与者之间的一种社会实现途径, 即设计审美教育的能动性作用;

上引论述也指明了参与者的主体性对设计作品的导向作用, 设计参与者的设计审美导向应该对社会发展负责, 对社会公民负责, 对设计组织负责。

(二) 中国设计审美与设计审美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当今设计行业发展中, 提倡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设计的特色文化内涵、设计的地域特性与设计的公益性特质已成为主导倾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向往高品位生活方式, 其中关键表征就是设计的审美需求。设计无处不在, 设计审美无处不在, 正在人们的科学认知中走向多元化, 走向特色化。张教授提出上述观点已近十年, 但仍为设计审美指明了建设性方向。笔者认为, 现今的设计作品更加强调参与者的体验, 而且将公众参与作品的实际体验作为改进设计环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这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显现。因而, 将参与者引入决策者、设计者与实施者三环节中, 凝结为四点, 形成现今设计审美与设计审美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四、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

(一)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同质化构成

设计批评是为了使设计作品客观、真实、富有持续生命力, 从而促进行业进步的心理行为方式;设计审美则是培养人们对设计作品美的观念认知, 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感应性认知思维方式。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是相互作用的, 作品的批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审美感知, 审美的时代发展会产生新的批评行为, 两者始终在作品的更新换代中进行动态性的交互作用, 从而不断促进作品的科学发展。从西方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城市的发展演进与工业化、信息化的更新过程中, 无不体现着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催化效用;中国政体的改朝换代、农耕时期的生态认知与工业时期的创造发明, 也传达出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对人们生活方式与文化制度的孵化作用。因此,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无止境, 现今的设计艺术行业仍需深化设计批评和设计审美的时代效应。

(二)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异质化解构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二者相辅相成, 密切相关。一件作品的价值、意义和地位, 并不是由它本身所决定的, 而是由观者的欣赏、批评活动及接受程度来决定的。设计作品本身仅仅是一种人工的艺术制品, 要被人印入观者的大脑, 经过领悟, 才能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如果不经过接受过程, 就没有实现自己。因此, 设计作品就其美学意义而言, 必须与欣赏、批评活动共存。“一般认为, 设计审美偏重于感性, 设计批评则偏重于理性;设计审美具有更多的主观性的特点。”[2]因此, 审美可以不含有批评的意味, 但批评却必然是经历过审美这个阶段才能进行的。只有通过批评, 才能充分认识设计的本质, 才能对设计有正确的解读。

(三)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再认识

自然界中人类的一切设计现象都可以作为设计批评的对象。米·杜夫海纳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说:“它参照的主要是自己, 而不是世界。因此, 审美爱好表示的是我的天性对审美对象的反映, 也说明我更加注意的是自己, 首先是自己的愉悦, 而不是对象。”[3]可见, 审美倾向或爱好是以在审美经验中所获得的愉悦为衡量标准的, 什么产品能带来愉悦, 就倾向什么产品。但是, 真正的设计是以美的产品为前提的, 这就离不开使用者自身的知识水平的提高。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4]缺乏设计鉴赏眼光的受众, 面对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也可能得不到愉悦。

作者认为, 批评应与产品的科学性相结合, 它不以批评者的趣味或权力为参照, 而是从一定的标准出发, 遵循批评的原则, 是一种理性的评判活动;它的最终目的是规范设计的活动, 提出新的见解和思想, 进而推动艺术设计的向前发展。设计批评的重要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 从而更完美地设计社会需求的作品, 更清醒地审视这些作品。因此, 应将受众审美、决策者客观批评、设计者客观自省、实施者客观指导与参与者客观观照, 经过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双重因素对设计作品认知和共同作用, 不断提升广大设计师以及受众的设计审美能力和设计鉴赏水平。

五、建立在设计美与技术美之上的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

设计美与技术美都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产物, 且各自有着自身的特点与内涵, 在美的交汇点上获得了主观与客观的联系。设计美是经过物化设计活动所创造的美, 有它自身存在发展的根源:人类自身的设计造物活动对美的认知与时代性的物化传承呈现出不同的特质,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这种特质在不同的区域内相互交织, 产生了设计美的共性认知与异性表征两种社会存在方式, 即现今设计美的同质化与异质化表现。设计美因其自身的社会属性而呈现出大众与公共审美的特征。技术美与设计美相辅相成, 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技术因素对美的本质性影响。正如李泽厚先生认为的:“前进的社会目的性成了对象合规律 (如桥造得巧、飞机有气势) 的形式, 也就是说, 善成了真的形式, 人们直接看到的是善合目的性。飞机、大桥是为人服务的, 但它所以能建成, 却又是符合规律性的, 这就是技术美的本质。”[5]从中不难发现, 技术美是为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合乎人类目的性的客观规律性映现。谈及设计美与技术美的关系, 米·杜夫海纳认为, “美是在一种与对象有时是更为智力性的、有时是更加肉体性的接触中, 给我们显示的。就是在这样的经验之中, 技术对象才能为我们审美化。”[6]从对这句话的理解中, 可以发现设计美与技术美其实就是在人与人的审美碰撞、人与作品的审美互动、作品与人的审美反映的亲密接触之中获得相互之间的一种共生性体现, 因人的审美思维而新生, 因设计作品的技术实施手段而传承, 这是一种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表征。

建立在设计美与技术美之上的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 就是要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设计活动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探索、寻找设计作品的可持续生命力。设计作品的优秀与不足会因受众对它的不同观念与认识而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 有正面亦有负面影响。因此, 关键在于要有正确对待不同社会时期所表现的社会美的规律性认知, 其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对设计作品所服务的设计对象的认知 (科学性) 、对设计作品自身的设计定位认知 (规律性) 、对设计作品支持技术的认知 (技术性) 、对设计作品地域风情的认知 (功能性) 与对设计作品历史文化的认知 (美观性) , 这五种认知统一凝结为设计作品中设计美与技术美的内容与形式。在五种认知的基础上, 通过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赋予设计作品丰富的思想理念与实施途径, 使设计作品产生一个社会大众参与评定的视域范围, 而不只是局限在少数专家等设计评审人员的优先视域内, 从而构成设计作品符合社会审美需求的生命力, 使其经得起社会发展的批评与审美的双重考验。

六、案例分析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既然是对设计产品的科学性、规律性、技术性、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综合性审视, 那么怎样的产品才能够得以体现呢?首先必须使用, 之后便是批评与审美, 形成设计的人性化标准。

结合日本福冈市地铁七号线的设计, 作者对广州地铁公共装置设计作品进行了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分析, 发现其设计人性化不足, 缺乏人文关怀表现在三个方面:1.无厕所设置。在此问题上广州地铁并没有以人为本, 没有考虑到人生理上的需求,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于广州地铁的整体形象。2.公共设施设计不利于残障人士。广州地铁对供弱势群体使用的公共设施的设计考虑不足, 很多设施的服务对象仅局限于身体健全者, 而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身体障碍者的诉求, 重点反映在盲道的不完善及地铁内无盲文指引标志上。3.楼梯扶杆不利于老年人。广州地铁的一些设施对老人和坐轮椅的市民关怀也不够。如入闸口太小, 轮椅难以通过;楼梯扶杆都以年轻人的使用高度为准, 老人用起来就相对吃力 (图1) 。

又如, 对以下两种设计作品进行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观照, 进行其科学性、规律性、技术性、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综合认知:1.图2所示既是桌子也是椅子, 采用橙色, 给人舒服的感觉;在结构上, 这种感觉也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但是此设计作为椅子使用时, 会感觉过高, 当作为桌子使用时明显过低, 所以在考虑人机方面上有所欠缺。通过这样的批评, 此设计可以改进成具有可调节可升降的功能。2.图3的凳子坐面感觉太过狭窄, 其次不讲其坐后是否稳定, 后面的长条靠背让人感觉不知“从何坐起”, 如果按照平时坐椅子的习惯, 那后面的尖角顶着后背, 感觉会“刺伤”;其次, 从造型上看, 椅子设计太小, 不稳定, 让人不敢坐。

通过设计批评的分析得出结论:建议以上产品克服目前存在的缺点, 这就体现了设计批评结合设计审美对设计的促进作用, 增强产品设计的适用性, 推动设计创意沿着理想而又实际的道路发展。

七、发展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途径

结合中国现行设计艺术行业的实际情况与发展态势, 作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种途径进行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1.在行业内继续发扬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 提升行业发展话语权的活力。2.推行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教育, 实施设计人才的宽口径培养方式, 但要提高相关专业的标准, 以使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成长起来, 成为普及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坚强后盾。3.通过设计专家与行业力量加强对政府决策者的设计引导, 进而从思想上统一设计认识, 结合设计实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优秀作品。4.普及全民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知识, 尽可能地提高公众的设计意识, 形成对设计作品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认知方式, 为形成中国特色设计营造氛围。5.加强设计审美与设计批评的内容解读与社会宣传, 进而培育更多的设计批评家与设计审美教育家。将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媒介转到公众可理解的书报杂志、可开展讨论的学术组织、可广泛参与的网上论坛与宣传的电子媒体, 从而促进设计创意的新发现。6.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人才培养战略同步结合起来, 培养具有宽广视野的社会复合型设计人才, 为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多元动态发展注入新力量。

八、结语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是揭示设计作品优劣成败的一门学问, 随当今时代多元化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动态进程。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目标是为了促进设计的进步, 它需要更多的设计批评家、设计审美教育家的指导与公众参与。设计批评家与设计审美教育家在设计美与技术美的基础上, 对设计作品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 从人们未曾关注的角度发现设计的审美价值, 更为正确、更加深刻地理解设计作品和设计风格, 结合客观实际作出合理的批评与审美认知。发扬批评、注重审美, 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设计理论, 增强设计意识的传播,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达成提升全民审美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2]张夫也.提倡设计批评 加强设计审美[J].装饰, 2001 (03) :4页

[3]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87页

[5]技术美学与工业设计丛刊第一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6

平面设计的创意与审美研究 第2篇

摘 要:平面设计是基于视觉手段传达艺术化资讯的表现形式,对于创意与审美是推进平面设计良性发展的基本动力。从设计活动本身来看,平面设计是将二维空间作为符号、图文表现的基础,并从视觉表现上来实现信息传达。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平面设计的创意与审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平面设计;创意;审美;应用研究

相较而言,我国平面设计起步较晚,相关理论及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在创意与审美研究领域,最早有彭程在其《平面设计创意刍议》中提出三个设计阶段,一是诉求阶段,二是设计创意阶段,三是诉求方审定实施阶段;随后,成朝晖在《完美交织的现实与想象-开创平面设计创意的新境界》中,提出对图形与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意表现;胡鸿在《反叛与革命-贯穿20世纪平面设计的主要特征》中,就平面设计的发展现状及特征进行总结,厘清未来发展思路与方向。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平面设计创意与审美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成果也不断涌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创意的研究多集中在图形与文字方面,对于创意的本质意义还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理论分析;对于审美的研究多集中在与绘画、摄影、构成要素的整体性审美批判上,对于如何实现设计创意与事物本身的协同配合还存在不严谨。

一、平面设计中的创意表现

创意一般被认为创造性活动,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意表现,主要有:一是广告、海报上的创意。广告设计中的创意能够带来巨大的效益,特别是将富有想象力、新颖、生动的造型与奇妙的思维进行组合,来增强广告的受众关注度。二是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设计不仅仅是设计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当前信息传递无界的文化设计时代,各种文化的碰撞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将平面设计注入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如在上海国际海报设计展中的作品《家》,将中国汉字“家”作为创意素材,以深蓝色的底色为衬托,背景有隶书、篆书等字体,映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而在前景上,“家”的右边,利用汉字书写中的“撇捺”标识出台湾省的图形,将中国的整体家园感渲染的淋漓尽致。三是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包装作为现代商业设计的重要内容,其设计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在设计要素编排、造型上赋予更多的抽象性特征。The Dieline国际设计网站发布包装设计作品,多反映设计者在对社会、对消费者的理念上融入创意,既能够快速传递商品信息,又能够增强包装设计的视觉吸引力。

二、平面设计中的审美表现

审美是对“美”的体验与感受,也是平面设计的基本属性之一。现代设计不仅要体现应用性艺术,还要彰显审美价值。从审美的主体来看是受众,而平面设计的审美研究包括审美的感知、想象、情感、需求等心理要素。关注受众的审美需求,借助于设计活动来满足受众的视觉感知,使其符合特定人群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趋向。正如李砚祖所谈“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依靠‘理解’,理解是一个文化概念,它有别于科学的解释,更多地包含了一种情感的色彩和生命之间的联系。”所以,在平面设计中的审美表现,不外乎利用符号、文字、图形等设计元素来构建指向性信息,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创造性思维具体化转换。如靳埭强运用水墨和简单的几何图形,将北京天坛进行外形勾勒,并衬以文字说明来凸显北京国际商标节,尤其是在设计上方的红晕,既简洁又醒目,突出了整幅作品的审美意境。同时,对于审美性的研究,无论是广告设计、书籍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等等版面设计,都需要从设计元素的组合上来表达视觉心理。如陈绍华在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中,将“中国精神”作为设计的基本理念,利用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典型色彩,将中国传统的“同心结”手工艺图案作为抽象方式,简洁的勾勒出太极拳的形象,既生动有流畅,还蕴涵优美、和谐的力量,更是注入了世界人民团结、合作、交流、共进的美好愿望。同时,艺术设计本身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劳动基础上,对于平面设计的审美研究,离不开其基本的实用性功能。平面设计不能单纯的表现审美精神,而是要与实用性相结合,将产品的外在形态、利用艺术审美构思来唤醒受众对产品的价值体验,增强产品的亲和力。也就是说,审美性研究是建立在实用性基础上,平面设计的实用性与审美性是相辅相成、协同促进的。

结语:平面设计作为艺术创作活动,在进行创意表现与审美构思上,需要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在艺术的自由空间里表达视觉效果。设计的过程要抓住主次、前后、轻重、本末,要从时间、人力、财力的协同配合中最大化的实现规范性与自由度的协调,完善平面设计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设计本身是一项社会性工作,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要肩负其设计责任感,要尊重和适应现代经济学规则,并从设计职业责任感上,来充分融入艺术创意和审美思考,提升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 第3篇

关键词:从众心理;情绪体验;娱乐化;泛审美化;个性化;消费经济

0 引言

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是影响设计师设计产品的两大因素。它们两者的关系呈纵横交错的网格状态,并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深入分析二者关系,及当下流行与审美的趋势,对设计师设计产品有着极大的帮助。要弄清两者的关系首先应搞清楚流行与审美的概念。

1 流行

1.1 关于流行概念的界定

流行与时尚两者概念不同。流行是在新内容出现之后,泛化之前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1.2 产生流行的原因

(1)从众心理是产生流行的根本原因: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2)阶级的存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时尚的理解和认可度也是不同的。

(3)增加人的自信心:在追逐流行的大潮中,人数比例最多的莫过于女性和青年,他们追逐流行的最大目的是希望通过引领新潮流而得到社会的认可,间接满足自我实现和自我扩张的愿望。

(4)人的审美本性:求变是由人的内在心理需求所决定的,对美的认识会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1.3 影响流行的因素

(1)商家与媒体:消费经济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使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许多商家看到了这一点。典型的例子就是2001年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女主角张曼玉引领一阵旗袍热,一场电影中展示了二十多款不同样式的旗袍,几乎凡是上映过《花样年华》的国家都曾出现过旗袍热。

(2)社会大环境:一个国家是开放还是封闭,直接影响到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而这种对外政策更会影响到产品的设计与流行趋势。

(3)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流行风尚:科学技术是设计产品的三大要素之一。它的每一次进步与创新,都会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变化,甚至引起革命式的变革,对产品设计的影响更是巨大。另外人体工程学的不断进步也是创建新流行的重要因素。它的不断改进,使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人性化。

2 审美观念的形成

2.1 审美

审美能力是人区别动物的本质属性。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得到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设计的角度看产品的实用功能是其存在的基础,但具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并不一定就具有审美价值。

2.2 影响审美的因素

影响审美的因素可归结为两大块: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

(1)个人因素:1)个性特征使对象有意无意选择与其气质、性格相符的物品。2)人的审美观通常会与其受教育水平相关,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在审美视角的选择上肯定是会有差异的。3)个体需求不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会继续出现较高层次的需求。

(2)社会因素:传统文化与习俗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并不一定能够清楚地知道在影响自己,但它的确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

3 流行与审美的关系

3.1 流行引导大众的审美观,促进人审美观念的更新

20世纪30年代末期,刚刚出现的化纤传统袜风靡整个西方国家,但由于是军需物品而难以获得,结果有的西方女性在腿上涂抹咖啡色来模仿长筒袜,成为了当时流行一时的风尚,有的女性甚至还给长筒袜画上一条缝合线。[1]用现在的审美眼光去看当时的这一流行行为,不免觉得荒诞可笑,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流行可赋予非理性、不合逻辑的事物以合理性,而且消除了非理性事物的不合常规性,一旦被大众所接受,人们就会认为这种行为是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的行为。可见流行对人们审美观念的引导有着多么巨大的威力。在当今消费经济时代中,流行更多地被商家所操纵,常会对大众的审美观念产生误导作用。

3.2 人们现有的审美观制约流行发展方向

影响人的审美观因素有二:一是社会因素。二是人的因素。受二者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审美观是有一定历史文化淀积的,这种沉积会影响制约同一个地区的流行发展趋势。例如,在中国,中庸之道决定了中国人在设计产品的选择上会选取中性产品的设计,而过分标新立异的产品在中国并不能成为主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流行与审美二者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两者互为影响、互相制约。

4 当下审美趋势的分析

当今社会是一个消费经济时代,人们的审美状况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4.1 审美的泛化

随着消费主义与现代媒体的联手,审美开始变得日常生活化,当我们走进办公室或大型超市,我们都会沉浸在美的海洋中,各种美的形式朝我们扑面而来,设计师为我们创造的各种美的幻境让人感到眩晕,甚至回到家中,美的装修、美的家居物件及电视娱乐节目、广告等仍会让人不停地审美,可以说,现在审美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这种泛化导致审美在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2 审美個性化时代的到来

大工业生产要求艺术设计采用标准化原则,但现在人们更多地会从自身的审美需要出发来选择产品,这就要求艺术设计尽量体现出个性化的设计原则。人们不再像过去物质缺乏的时代那样去选择商品,而要在众多同类商品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

4.3 审美娱乐化

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大多是“工作—休闲”的模式,休闲也就是放松,其基本方式就是娱乐,人们在娱乐中使紧张的工作压力得到舒缓,使身心得到愉悦,审美成为诱导人们娱乐的手段,人们的审美观也逐渐向娱乐休闲发展。这种趋势反映在设计艺术上,出现了许多富有幽默感的设计作品。尤瑞安·布朗设计的办公用品,使用了鲜艳的塑料作为材质,夸张可爱的动物造型,是通常感觉冷漠、程序化的办公用品憨态可掬。[2]

5 当下设计产品的流行趋向

上述对当下审美趋势的分析直接影响到设计产品的设计方向。当我们拿现在流行的设计产品与往日的设计产品做比较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设计产品目前的发展方向。

5.1 产品设计向高效能方向发展

实用功能是产品存在的前提,科学技术对产品功能上的提高,同样给人带来了审美体验上的愉悦。50年代初,中国刚刚试产摩托车,当摩托车刚刚进入农村时,农村青年第一眼看到它,并没有对这种新产品产生什么美感,更多的是觉得新奇古怪。但当他骑上摩托车,速度与便捷就使他产生了愉悦的情绪体验。可见好用的产品能提高人们的满意度,从而使人们感到它更迷人。人们对科学技术美的向往是新设计产品生产与流行的动力。1883年汽车的车身造型基本上模仿马车的形式,因为汽车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历史上没有任何设计范本可以参照。到了1934年,由于空气动力学实验,科学家发现类似鱼和鸟的那种前圆后扁的流线造型阻力最小,这项科研成果很快被应用在对汽车车型的改造上,推出了甲壳虫型车。而在1952年鱼型车的出现同样是为了减少高速行驶带来的强空气涡流而设计的,把车窗改为倾斜式。1999年,为了克服在高速行驶中产生的浮升力,设计出楔型车。从汽车造型的四次大的变革中,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技术是推动设计及产品变革的最大动力。

5.2 感官刺激越来越出现在设计产品之中

这种趋势在现代艺术作品的设计中随处可见,利用刺激人的感官带给人情感体验。其又分为四个层面:

(1)形色刺激利用现代视知觉原理,满足人们最本能的对性的偏好和情绪体验,甚至刺激人的食欲想象。例如,方便面包装袋的设计,常会把做好的美味的面条放在封面上,以刺激人的食欲;而把扬声器做成花瓣是典型的利用人对形的偏好心理来做的一款设计。

(2)情色设计通过激发人们的生理快感,使人们对产品进行评价,这种现象能在广告中找到很多的例子。SISLEY是意大利著名时装集团——贝纳通集团属下的便装系列品牌之一。SISLEY平面广告常用很浓重的色彩以及很暧昧影射的拍摄手法演绎了其服装的风格。其他像CalvinKlein的“迷惑”香水广告等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3)恐怖刺激通过激发人的恐怖感而达到特定吸引的目的,因为恐怖刺激能通过刺激人的感官迅速把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近些年骷髅头装饰的流行就能够说明这一点。

(4)搞笑刺激审美娱乐化,使设计产品中幽默、童稚的成分有所增加,最普遍的例子就是色彩鲜艳的搅拌棒。

5.3 现代材质美使设计产品有着新的审美体验

材质美是设计形式美的要素之一,人们对不同材质美的向往始于远古时代,不同的材质会带给人不同的情绪体验。就拿塑料来说,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材料,其可以做的光洁明亮也可以做成磨砂的朦胧效果,重量上很轻便。因其造价低廉又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它几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其材质自身的轻便光洁感应用到产品中会与传统材料给人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

6 结语

上述对当下设计产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审美观念与当下的流行趋势一直潜在的影响着设计产品的走向,流行更是促使设计产品不断更替的潜在动力,而设计师作为流行与审美文化的推动者和实施者,更应深刻认识到影响流行的因素,把握当下人们的审美趋势,满足人们的审美趣味,生产出自己满意并且受人们欢迎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王厚石,孙海燕.设计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62.

[2] 柳沙.設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99.

[3] 凌继尧.设计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设计批评与人文基础 第4篇

“中国设计”言下之意是指中国当代设计。传统的中国设计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整体过程是迫于外在的压力, 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更新转变中, 设计伴随着现代工业大生产取代传统手工艺生产模式而产生。现代设计的观念和探索在这个古老的土地上应运而生。现代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地经历着反思和递进。当市场经济确立后, 设计的市场随之凸显了出来。传统的工艺美术的学科名称被艺术设计名称取代, 设计学院快速地大规模发展, 在这种形式下形成了浩浩荡荡的“中国设计”的主力军。作为经济层面的设计, 伴随着经济的成长而成长, 当然也会伴随着经济的泡沫而泡沫。

从文化层面来讲, 现代设计的诞生是人文批判精神的体现。现代设计的历史就是一部批判的历史。如果缺失了这种批判精神和批判的能力, 就危及到了现代设计的人文生命。中国设计的学术确立, 应该建立在积极的设计批评基础之上。并伴随着设计实践的递进, 不断建构设计批评的文化内涵。虽然, 设计师或者教育工作者经常会感到文化层面和经济层面在现实中的冲突, 有时这种冲突很难调和。这种情况下, 设计批评的必要性更加凸显。虽然有时这种批评是理想化的, 是暂时违背目前市场需求的, 但是这种批判精神是不断完善和更新的文化动力。在威廉·莫里斯身上可以体现这种矛盾, 体现了商业利润和文化理想的冲突, 体现了资本社会现实与乌托邦理想的水火不容。可是, 这种矛盾和冲突并没有影响现代设计的文化生命, 反而更加丰富了现代设计的精神内涵。因为, 一种批判的思想在约翰·拉斯金时代就已经形成。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直在很大程度上沿革了这种思想的合理精神内核。包豪斯的诞生, 就是在这种批判精神下的继续探索。

从当下的现实看, 中国设计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批判精神的缺失。看当下之世俗, 谨言慎行, 甚至放弃思考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做人原则。在大学里, 对大学精神价值的教育也比较薄弱。“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几乎成了威廉·莫里斯笔下乌有乡里的事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批判的精神更加的可贵。中国设计中更加需要批判精神。健全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中需要批判的维护, 危机的社会心理形态下更需要批判的校正。另一方面, 任何人要想潜心于艺术设计, 理解和欣赏艺术设计的含义, 去触及作为艺术的设计本质问题时, 必须依靠设计批评。

要建构设计的批评, 就要先具备“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的文化立场。没有这个学术立场的建立, 就很难有真正的批评。具体地讲, 很难有学理的阐述、冷静的分析、正确的导向, 也很难保持文化人格的独立性存在。以富贵、贫贱、威武之力都不可撼动的学术立场和坚定志向, 是需要雄厚的精神基础作为支撑的。有了这个根本性的学术精神, 才可以在学术研究的领域中有所建树。正如陈寅恪书王国维墓志中言:“士之读书治学, 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 毋宁死耳。”

建构完善的设计批评导向是设计教育一个重要方面。设计教育应该从侧重技术层面的教学逐步提升到思想层面的指导, 应该于实际应用层面的实践过程中, 兼顾人文修养方面的教育。在模仿的浅层学习中, 有意识地向学科本身的内在规律性中, 进行艺术本质的探讨, 构建合理的理论体系。只有具备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批评才会有它的学术理论的研究与构建。西方现代设计的发轫是以1851年英国举办的“伟大博览会”为反思起点。正是这个博览会引发了较为全面的批评和思考。设计教育的国家行为的启动与个人行为的工艺美术运动才应运而生, 开启了现代设计的新篇章。任何文化展示行为都不能只停留在俗套的赞扬层面, 停留在歌功颂德层次就完结了。

设计教育要具备较深厚的人文基础, 脱离了这个基础, 一味的追求创意, 其实很多都是在一个较为浅薄状况下的脑筋急转弯游戏。很多作品表现出了人文修养的浅薄, 甚至是常识的错误。这些在利益驱动下完成的视觉污染品, 充分暴露出设计教育的问题和设计批评的缺失。经济的良性发展是与文化的传承建设是相互促进, 相互支撑的。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一种文化价值的经济体现。因此, 人文基础教育是设计教育的坚实根基。

人文基础的教育是一种积累型的教育, 其根本是首先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热爱, 对传统文化的崇敬, 对西方文化的兴趣。有了这种文化的温情, 可以说大学的人文基础这部分的教育起步就是成功的。以后, 漫长的积累提升过程就会习惯成自然。这时, 才会真正体会到知识份子的使命。中国的文化核心是人情的文化。道家主张人是与天地一体的人, 人情是自然的人情;儒家强调人在社会体系中的人情范式, 以中庸之道来平衡人情。

中国设计应是为人的设计, 是作为天地整体中人的设计;中国艺术的核心是为人情的艺术, 人情达到自然的境界就是最完美的人情。人情是来自于老百姓的, 只有符合老百姓的人情, 才是中国设计的正道。老百姓的人情味加之士大夫的情怀就是中国艺术设计的文脉。理想之士气既是生活情感的提升, 也是文化情怀的回归。中国重人情, 西方重灵魂。中国讲天经地义的人情;西方讲心灵化的自然神圣。胡适先生曾提倡中国的文艺复兴, 提出“整理国故, 再造文明”。庞熏琹先生形象地阐述传统为, “传统、传统, 边传边统。”传统的继承总是伴随着文化的吸纳, 方可获得新生。

设计批评要有哲学与历史学作为其支柱。哲学的历史是反对教条的历史;历史的哲学是反对僵化的史观。哲学史是一场反对教条的持久战斗, 教条是僵化了的历史观念, 通常表现为武断。只有根植于历史哲学的学术基础之上, 批评作为一种应用才具备科学性。设计批评作为一个学科, 要关注到众多学科的知识关联性, 也就是作为精神生活的统一体的完整性。在这个精神生活的统一体中, 凸显设计批评的指向性。中国设计只有贯通了传统与现在, 借鉴了西方设计的精神, 才可真正形成一种具有活力的艺术新气象。传统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对艺术设计有阻碍, 那就是当旧的设计风格成为了判断所有新艺术形式的唯一标准时。就是僵化与教条的批评模式, 是对艺术与设计有害的。现代主义的伟大贡献就是根植于传统的高峰之上开辟了永不重复的多重评判标准, 以昭示未来。

艺术学的当代构建对于设计批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艺术学基于精神活动的整体性, 把研究方向集中在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的范畴里。艺术学就是艺术的科学, 即用科学的方法认识艺术。目前, 中国的艺术学从以往的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 成为了一级学科。这样作为艺术学统领下的设计艺术学就有了学科研究的较为清晰的范围。艺术学的建构就是在根本上完成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学的领域的整合。设计艺术学在这个人文资源基础上, 再进一步完成自身的建构。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 第5篇

一、审美文化释义及其基本特征

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

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些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广告媒体、手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类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审美文化产业方面。

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高涨的经济形势引发了我国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

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必然会促进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与消费不仅如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美的要求,而过去的文化产品由于品种稀缺、质量不精、面貌不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产出。因此,特别是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通过它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特别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开发了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内现有资源,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产业内在条件的厚积薄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等审美文化品类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在采用先进传媒技术、吸收外来经验、拥有一定人才储量、促进本国艺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可以形成产业化的内在条件。无论广告业、房产与建筑艺术,还是电影、音乐等,都比过去有了极大进步,都为审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国外文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审美倾向等意识形态。在当前,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国内文化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的现实与新兴科技技术不断要求创新的内在矛盾,为文化产品改进、繁荣、丰富多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审美文化产业在重重压力下悄然兴起和运作,尤其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正蓬勃兴起,并不断打造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文化品市场的效益产生与经济发展。

三、审美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审美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是积极、促进的。一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繁荣了大众文化市场,满足了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

费需求,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审美文化产业通过艺术创意和市场的结合,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像电影、电视剧、游戏、图书等精神产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产业链的构建本身就是对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检验。借助文化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共同发展,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审美文化产业与传媒、出版、发行等产业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的行业受到促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三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实力和外部形象,从而对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国度,对世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今天中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端产品的匮乏,而一些低劣艺术品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状况的一个诱因。近年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以冗长、琐碎但适合中国人当前精神需要的简单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演员俘虏了不少中国观众,不仅击败了一些中国电视剧,还引发了对韩国泡菜、服饰、美容、餐饮乃至图书音像制品等许多方面的流行消费,这不能不说是韩国人审美文化产业精心创意、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乃是当务之急。四是审美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我们的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

四、艺术设计教育在审美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文化范畴之一,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与重要性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和重新对其审视和调整的可能。它要求艺术教育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方法,面向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独特创造力的人才,创作出更多适合国民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为国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一)在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中要融入较强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意识。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性情)的抒发和表现,是非常讲究自我、个人化、个性化的。当然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纯自我的表现,而是小我之中有人类大我的共同情愫与喜好。审美文化产业化,就要求将这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进一步提升,在更广泛的受众心中形成共鸣,占据文化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同样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审美习惯等,在创作出发点上有一个角度的转变,即从研究表现自我,转变为研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研究表明,其创意产业是当今极具活力并带有巨大 经济收益的产业,其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外销、音乐人唱片的热卖、畅销书籍的传播、精明的传播人士的策划,使美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众多消费者。这些成功都是对消费需求、心理、审美等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并不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完全成为市场导向的奴隶,只是更强调教学与实际(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市场营销学强调市场是细分的,不同的受众孕育不同的市场,同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特长适当细分,引导那些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善于将其表现传达出来、适合从事审美文化产业的部分学生与市场接轨;培养部分擅长策划选题的学生,能够将市场需求和艺术表现联系起来;也允许不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部分学生转而投入艺术研究领域。总之,办学理念更能体现尊重人、不一刀切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市场对艺术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本身可以促进艺术内在的发展,但过度追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会阻碍艺术本身的丰富与繁荣,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创意、创新出来的文化作品加工出来并加以推广传播,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审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在机制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认可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作、大胆尝试,也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二是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引入企业投资,创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设备、仪器、场地、资料库等,使学生多听多见多经历,丰富其人生阅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拥有更细致更深刻的感知和表现力。三是

课程设置应更宽厚深广。艺术各学科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摄影、舞蹈、电影、书法、文学等都可以互相激发、相互促进。艺术设计常常可以从相关的姊妹艺术中获得灵感、启发出好的创意。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视文学课程。题材不同、主题相异、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是对一定时期文化心理、哲学思想、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缩影、记载,它给人无穷的创意启发和借鉴。美国迪斯尼就是“一切从一只老鼠开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多少智慧和想象。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注意在借鉴外来文化各种流派经验时,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改变。艺术特色、独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持特色,很多艺术设计专家去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俗独特的地区写生采风,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够表现生命活力的独特原创的东西,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被轻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术与风格,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可贵的特色。我们应坚守中国文化的沃土,并加以创新和改变。中国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义宽恕、中庸调和、追求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超脱、辩证对立转化、追求自由、讲究参悟、返璞归真、热爱自然以及禅学的悟道思想等一些积极的方面对艺术设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中国绘画讲究妙在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讲究写意,正是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表现的影响所至。中国还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无数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作,这些也都成为建筑园林景观甚至房地产开发设计过程中追求的效果:如讲究“小桥流水人家”,讲究“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优美意境。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成为壁画、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的戏曲曲目,还有绘画作品、雕塑、古典建筑等等,都给世人进行艺术设计留下无穷创意的源泉。从绘画、音乐,到建筑、园林、景观,再到广告设计、电影艺术的传达,无处不在。就连美国的动画设计选材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创意元素,拿来再造,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核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加以创新、发扬,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

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线条、色彩、声音、画面也正是吸引异域人们的重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

现代艺术与设计的特征与审美价值 第6篇

【关键词】 现代艺术;现代主义设计;审美价值

一、何为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也称为现代派艺术,时间起点是在19世纪末以后,地区以欧美地区为主,包括现代写实主义在内的背离了传统的形式主义的艺术流派。自现代派艺术发展至今,产生了众多不同的分支流派,其中包括野兽派、表现派、立体主义、达达主义、抽象主义、德国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等。这些派别的产生,都源于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思潮和艺术思潮,所以与其说是艺术流派,不如说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们的出现与发展,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中占据了具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对全球范围的审美价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冲击。与此相应的,在现代艺术派别不断涌现的同时,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也从欧美各国不断发展起来,逐渐影响到全球各地。在现代艺术流派中,一种风格的产生,是基于当时所存在的艺术形式的根基之上的,也是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从而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虽然艺术表现形式的评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我们在评判现代艺术流派的时候,不能以个人主观的态度去进行评判。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完全肯定。而且,现代派中的各种艺术的倾向和主张各不相同,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根源对具体的流派具体分析,才能更加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它们存在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

二、现代审美观念的主要特征

1.抽象化。从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起源来看,艺术创作与艺术生产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表现和再现。其中,表现的形式是以展现事物的主要特征为主,将事物的根本特征或独有特征提炼加工,以艺术的形式予以传达出来,正如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和中国画)中常提及的“传神”。而再现注重的是具象性,是将所要表现的事物尽可能完整和逼真的“复制”在画面上予以传达。这种表现形式的客体大多为具体详细的客观事物。在现代审美意识中,由于表现具有提炼和抽象的艺术加工过程,所以更多的收到了各个流派的应用和探索。这方面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与机械化大生产的发展,使得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几何化立体化的人造物的出现,简洁而少装饰的风格迎合了机械生产的要求。抽象与几何就成为了主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生活状况的改变,人们的意识和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现代的审美价值观在新思潮的冲击下,孕育出了现代的艺术流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产生和发展的。抽象主义的含义是将有机的自然地视觉体验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再加以几何形的表现形式,使有机形态更加抽象化几何化立体化。直到二十世纪抽象派德出现,绘画的表现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地客观的形象,不再占据画面的主导地位。抽象派艺术家通过几何的线条,形状和立体来表现自然,他们善于概括自然形态的主要特征和轮廓,而有目的的舍弃一些细节,从有机自然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他们这种新的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几何形的应用与色块和形体的组合排列。

2.简洁性。简洁性又可以成为简约性,是从抽象化风格所衍生出来的。抽象的作用就是使画面的视觉效果更佳简洁。简洁的典型表现要素是明快的色块、几何的线条、简单明确的装饰。例如,可口可乐的商标在演变过程中就是由繁琐的字体形态向简洁明快的字体转变。而在现代设计中,简洁性体现在工业设计的造型与功能的统一,即功能与审美是同时并存且相互影响的,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功能成就审美,审美又为功能服务,而不是单纯地装饰或美化。

3.视觉冲击力。视觉冲击力是指在审美过程中,审美对象给人的情感和心灵产生的震撼效果。在现代艺术中,平和与恬静的风格越来越少,艺术给人的是更强的感观上的刺激。在这方面,艺术表现要素中的色彩、构图、造型等都有了新的发展。与传统和古典不同的是,一些荒诞的主题也渗透到艺术中来,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毕加索著名的绘画作品《亚威农的少女》被称之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分水岭,这幅画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而以激情著称的凡·高更是用尽毕生心血去探索视觉感染力在绘画中的表现。

4.个性化。个性化是现代审美意识中比较明显的特性,在现代艺术创作中,个人特征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在突破了传统的写实风格之后,现代艺术更加注重艺术的自我表现,注重艺术家作为一个个体对人生与世界的独特的领悟。以毕加索、凡·高、马蒂斯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艺术家,就十分注重个性特征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个性化特征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人们的审美情趣上,现代审美观念中就十分重视富于个性化的审美趋向和审美特征。

三、现代设计审美的主要特征

1.形式遵循功能原则。现代主义充分体现了工业时代的审美特点,强调对技术的充分利用,功能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而造型的简洁质朴与现代艺术的抽象简洁性不谋而合,充分体现了这一时代的美学观。

2.对材质美的向往。材料是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人造物的丰富和实用进行研究的产物。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能够给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更高的质量。尤其在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使生活用品不断丰富多样,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品质,还改变了其设计风格,进而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传统的装饰设计往往会将材质本身的美感掩盖,而现代设计主要体现新材料的本身特性,例如不锈钢,有机玻璃和高分子塑料等。现代的材质审美主要表现在:质感舒适,质地纯正、光泽自然;纹理明确、与产品的品质和功能完美结合。

3.追求以表现、抽象为特征的现代装饰。装饰是艺术设计审美功能的重要部分,装饰艺术的风格也受到艺术风格的改变而改变。装饰艺术的表现风格主要分为抽象写意和具象写实两种。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资源的丰富,人们可以感知的物质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因此,现代装饰艺术在现代艺术的影响下,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4.审美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审美的自我意识是指消费者在审美活动中对于个人审美趣味的鉴别和认同,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符合个人审美标准的产品。这种现象与现代主义艺术中注重个性特征是相符的,在现代生产生活水平越发提高的背景下,人的自我意识更是迅速增强起来,人们满足自我消费需求的愿望不断提升,形成了潜在购买力和潜在市场。而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以艺术设计里的工业设计为例,工业设计和产品营销的目标不是设计制造具有共性的产品,而是要有针对性的提高产品的个性和独特性。这样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自我审美需求。多样性的产生,不只是设计师的工作,也要建立在丰富的市场调研和用户分析之上。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当前消费群体的审美特征。

5.现代化与传统性相结合。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是同期发展的,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虽然在造型、色彩、装饰动机上融合了现代的内容,但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上层社会、少数资产阶级权贵等。在设计中采用折中主义,将豪华奢侈的手工艺制作与简洁明快的工业风格合而为一。

四、结语

现代主义艺术与设计的审美价值观念与当时的社会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给当代的艺术与设计发展以启示:艺术的发展与设计的进步必须与社会的前进脚步相一致,准确把握住社会潮流、先进科技生产力、先进思想等因素,才能在顺应潮流的前提下进行引导潮流。

参考文献:

①张荣生.《现代西方绘画》

②席跃良.《艺术设计概论》

审美意象研究与设计美学教育 第7篇

一、审美意象的诠释

审美意象是在审美活动中出现的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即审美主体在意识到审美客体的同时,接受了客体物象意向性传达的感知信息,并在知觉系统中形成有机的统一。我们可以通过战国时庄子(约公元前355-公元前275)提出的美学概念“坐忘”与“心斋”来解释审美意象。“坐忘”与“心斋”即摈除利欲杂念,将主观之情彻底地渗透到客体之中进行体味,达到“以天合天”的境界。庄子举梓庆为鲁侯设计制作荀①的故事为例:梓庆称自己在设计之前,彻底忘却世间杂念,回归到自然之中,过着与山林同寝、携走兽同游的日子。在体味自然语言的神妙过程中,梓庆获得了一种心形合一的状态,创造出装饰与造型惟妙惟肖的荀作品。这个故事阐明了“坐忘”与“心斋”在设计实践中的作用。设计者在创作之前应该将自我释放,达到物我同一,形成对设计物象的自由观照;与此同时,物象本身也将相应地产生意象信息以答复心灵的审美观照。这种设计思维的同一成为“浑然天成,疑为神者”的美学最高境界。

审美意象的发生是在设计者、设计物象和使用者三方面之间产生的,是三者相互联系彼此交流的共识。设计师不能无视设计客体的存在,物象本身的质感与结构在审美观照中发挥着相映的作用;设计师更不能忽视使用者在使用或鉴赏设计作品之后产生的功能与形式上的感觉。三者通过有形的表象相互满足着彼此的意志,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圈,彼此关联。

二、审美意象在设计美学中的作用

首先,交流存在于物象与人类意识之间,设计思维的转化不能没有自然客体的参与,这就是审美意象在设计审美行为中的关键作用。美国有机建筑理论代言人、草原风格的创始人——弗兰克·罗耶·莱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在1936年为商人考夫曼建造的一幢别墅,便充分证明了这种审美意象的作用。这座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山谷中的建筑,处环山簇拥之中,察水流湍急之脉,属花草幽香之类;一条奔腾的瀑布“贯穿”建筑而出,美其名曰“落水山庄”。设计师莱特首先考虑到自然环境与人的“对话”,企图营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局面。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中,这是人之意志同自然进行沟通甚至妥协的重要篇章。审美意象在有机主义建筑理论中的美学主张,正如莱特本人所追求的“景色为建筑而存在,建筑为景色而存在”理念,在设计实践中获得了“情”(设计思维)与“景”(客观物象)的完美统一。于是,设计师同设计对象之间的意向性活动构造中,艺术创作本体表现出抽象剥离的态度来接受客体的反映,以一种强烈的主观剖析意志揭示客观世界,形式符号的构建成为最本初的审美意象表达。

其次,审美意象可以通过功能的满足和体验达成设计的美感。春秋战国时代的墨子(约公元前476-公元前390,名翟,鲁国人。)是我国实用主义美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他提出“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的思想与古希腊先哲们的观点“有用就是美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墨子以公输盘(鲁班)作竹鸢的故事作为实例,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满足人类行为所需的功能性要求才是设计“至巧至美”的根本。由此可见,墨子所推崇的审美意象发生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愉悦之情中。

再次,审美意象促使设计过程中的形态美得以显现。意大利“孟菲斯”的设计理念提倡形态的“复杂”和色彩的“奇艳”,在以埃托·索得萨斯(Ettore Sottsass,意大利设计师)等为代表的家具设计大师们充分表达了家具造型上的混杂不一,利用象征性的结构关系和色彩对比突出审美意象的逻辑性。家具造型的基本要素,结构点、线、体面或者原色等,都成为设计师笔下为引起审美意象性运动的形式语言。与此同时,建筑风格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思潮中变得更加多样化,审美的倾向亦茫然不知所措。希腊的柱式、山墙与样式主义的门窗,结合巴洛克的流动空间,这些形式符号杂糅交织在一起形成特殊的折中主义态势。设计师在与建筑进行对话时,企图让表达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学、自然与人文、重构与解构的符号同时并存,审美意象的选择成为形式多样性的征兆。

总之,设计艺术的灵魂在于对美的创造,审美意象正是达成这种目标的唯一途径。功能美与形式美是设计美学的基本内容,二者得以显现的方式总是脱离不开审美意象活动。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了解自然物象的属性特征,形成了触“景”生“情”的审美意象,并以三方达成共识的造型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审美意象的形成并非是主体与客体的叠加,而是处于设计关系中三方的意向性共融。

三、审美意象研究在设计美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设计美学学科培养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懂得如何应用基础的形式语言,甚至缺乏研究材料和结构的知识。“设计美学”课程应该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审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美的实践能力,其教学目的必然要求教师与学生对设计中的审美意象问题加以重视。

审美意象的产生是基于审美知觉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掌握审美意象能力的基础,可以使其透过一件作品熟悉设计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境遇。例如,了解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浇铸技术,不仅可以追溯到现代精密仪器制作方法的源头——失腊法,而且可以透过青铜器的装饰了解当时人们对于彰显礼制的秩序美追求,增强学生的历史审美意识;在鉴赏明式风格的家具中,造型与结构完美结合的原因也可以通过研究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材料的特性来获得,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审美意向能力。诸如此类,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化和设计造物观为新时代的设计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学生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锻炼了自己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美的形式思维能力。

我国未来一代的设计师应当具备以下三方面品质:第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设计思想;第二,吸收国外设计的尖端技术;第三,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设计。为达到这三方面的要求,建立我国现代设计美学体系成为设计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而改革艺术设计院校设计美学的教育方针愈显关键。审美意象研究将为设计美学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结语

审美意象是我国现代设计美学研究的重心。审美意象的形成依靠设计者、设计作品和使用者三方面的有机联系,是设计确立功能与形式美感的根源。因此,在设计美学学科的教育体系中,审美意象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是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独立审美和创造美的理论根源。

参考文献

[1]筍虡,也称栒虡,指古代悬挂钟、磬的木架子,皆装饰鸟兽纹样。见《庄子·达生》。

[1]叶朗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朱铭、荆雷著.《设计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

[4]曹耀明编著.《设计美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1.

课件设计中色彩的审美与运用 第8篇

一、课件设计中色彩美的基本规律

1. 色彩均衡。

课件的画面让人看上去舒适、协调, 除了文字、图片等内容的合理排版, 色彩的均衡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个画面不可能单一的运用一种颜色, 所以色彩的均衡问题是设计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色彩的均衡, 包括色彩的位置、每种色彩所占的比例、面积等等。比如鲜艳明亮的色彩面积应小一点, 让人感觉舒适、不刺眼, 这就是一种均衡的色彩搭配。配色中较强的色要适当缩小面积, 较弱的色要适当扩大面积, 这是色彩面积均衡的一般法则。

2. 色彩调和的原理。

调和是从音乐理论中引进的概念, 是指各种色彩的配合取得和谐的意思。色彩的调和是与色彩的对比而言的, 没有对比也就无所谓调和, 两者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不过色彩的对比不是绝对的, 因为两种以上的色彩在构成中, 总会在色相、纯度、明度、面积等方面或多或少地有所差别, 这种差别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对比。过分对比的配色需要加强共性来进行调和;过分暧昧的配色需要加强对比来进行协调。从美学意义上讲, 色彩的调和可以说是各种色彩的配合在统一与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和谐。在视觉上, 即不过分刺激, 又不过分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一般来讲, 过分刺激或过分暧昧的配色都会使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变化与统一是配色的基本法则。变化里面求统一, 统一里面求变化, 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能取得配色美。

3. 色彩调和的主要方法有:

(1) 一方或双方加黑、白、灰色以改变一方或双方的彩度。 (2) 双方加一共同彩色, 以求得两对比色亲近、相似。 (3) 一方或双方各加对方的色, 造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以求得类似。 (4) 改变对比色双方面积, 形成主色调。 (5) 通过渐变缓冲对比。 (6) 以金、银、黑、白、灰色隔离。

4. 主调。

主调指画幅里有一种色占主导地位的配置方法。“五彩彰施, 必有主色。”这主色就是主色调的基础。画面上红多就是红色调、暖色调;蓝多就是蓝色调、冷色调。此外, 还有明色调、暗色调、含灰色调等。有了色调, 画面才能统一。主调是画面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课件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形成一个统一的符合主题内容的主色调。

二、学习课件制作应该掌握的色彩基本概念

1. 原色、间色、复色。

自然界中有好多种色彩, 比如玫瑰是红色的, 大海是蓝色的, 橘子是橙色的……但是最基本的有三种, 即红, 黄, 蓝, 其他的色彩都可以由这三种色彩调和而成。我们称这三种色彩为“三原色”。间色, 又叫二次色, 由三原色中任意两种相加而成, 如红+黄=橙色等。复色, 也称再间色或第三次色, 是由两个间色或一原色+深灰色而成。原色彩度最高, 间色次之, 复色更灰。

2. 色彩的三要素。

自然界的色彩千变万化, 在这之中, 可以分为有彩色 (如红、黄、蓝等) 和无彩色 (如黑、白、灰等) 。任何一种有彩色都具备三个特征:色相、明度和纯度。而无彩色只有明度属性。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名称。这是色彩最基本的特征, 是一种色彩区别于另一种色彩的最主要的因素。比如说紫色、绿色、黄色等等都代表了不同的色相。同一色相的色彩, 调整一下亮度、或者纯度易搭配协调, 比如, 深绿、暗绿、草绿、亮绿。明度:也叫亮度, 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其中, 白色明度最高, 黑色明度最低。有彩色中, 黄色明度较高, 蓝紫色明度较低。明度越大、色彩越亮的颜色, 让人感觉绚丽多姿、生气勃勃;明度越低, 颜色越暗, 则充满神秘感。

纯度:也叫彩度, 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也是指色彩的饱和程度。纯度高的色彩度高、鲜亮;纯度低的色暗淡、含灰色。了解了色彩的三要素与基本概念, 是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色彩如何运用的前提。因为评价色彩合理与否, 往往就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评价的, 例如说, 这块色彩的纯度高了, 那块明度太低了等等。因此, 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

三、色彩的知觉与感情

1. 色相的对比。

如红与绿为补色对比, 对比使红色更红, 绿色更绿;再如红底子上的橙色变得偏黄, 黄底子上的橙色变得偏红。

2. 明度对比。

在黑纸上和白纸上分别放上灰色块, 则呈现出白纸上的灰色显得比黑纸上的灰深。相反, 黑纸上的灰要显得比白纸上的灰亮。而明度相近的色块并置在一起, 会互相减弱。明度对比在课件色彩的运用中是出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如:好多人错误的认为, 在明度较高的底子上, 放上纯度很高的黄色字, 一定是很鲜明。在距离近的地方还可以看得出来, 但到较远一点的地方去看, 黄色的字几乎看不到了。这就是没有很好的考虑底子颜色和文字颜色明度上太接近的关系。

3. 彩度对比。

灰底子上的高纯度色彩显得更鲜艳。把灰色块分别放在红纸和绿纸上, 红纸上的灰便带绿味;绿纸上的灰便带红味。如果黄与紫并置, 就会显的黄的更黄, 紫的更紫。

4. 色的前进与后退。

一般说, 灰色中的鲜艳色, 冷色中的暖色, 暗色中的亮色向前抢称前进色, 相反, 称后退色。正确运用这种规律, 可将主要的标题或内容拉到前面来。

5. 色的膨胀与收缩。

明度起巨大作用。将等大的黑白色纹样分别交错地放在白、黑衬纸上, 则黑底上的白纹显得比白底上的黑色纹样大。

6. 色彩与感情。

来自个人对生活、自然的不同感受和联想。但有些感情, 许多人却是近似的。如:冷 (蓝色系) 、暖 (红、橙、黄等) 感, 轻 (淡色) 、重 (深色) 感等。色彩的冷暖是色相的物理现象在人的心理的反映。色环中的黄色、橙色、红色、紫色等都属于暖色系列。暖色跟黑色调和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暖色一般应用于活泼热烈的场面, 在展现儿童题材的课题中应用较多, 也可以体现出关怀、温馨等效果。冷色, 如色环中的绿色、蓝色、蓝紫色等都属于冷色系列。冷色跟白色调和可以达到一种很好的效果。冷色一般应用于一些高科技、严肃类课题的设计, 主要表达严谨、稳重等效果。知道了色彩对人所产生的这些影响后, 我们在设计制作课件时, 要充分考虑、运用这些特点, 把课件做得更富有人情味, 更适合人们欣赏与理解。

四、课件设计中主要的配色方法

1. 同种色配合。指色相基本相同, 明度不同的色的配合。如绿、深绿、粉绿的配合。

其特点是:在不同的场合分别表现为调和与单调。在表现单一的色彩关系时应用广泛。应注意明度的适当对比。要防止明度太近的色配合在一起所造成的画面模糊一片, 也要防止在需要柔和的场合下用近似于黑白的强烈对比, 减弱了柔和感。

2. 类似色配合, 也称相近色配合。

指含有同一色相的颜色的配合或色环中相邻的三种颜色。如蓝、蓝紫的配合, 如黄与绿色、黄色和橘黄色等。相近色的搭配给人的视觉效果很舒适, 很自然。所以, 相近色的配合在要求统一和谐的画面设计中是最为常用的色彩组合形式。

3. 对比色配合。

指与该色不含有共同色相的色的配合。如红与黄、黄绿、绿、青等色的配合。凡与色轮中相对的色相配合, 都称为补色配合 (最强烈的对比色配合) 。如红与绿、橙与青。红与补色以外的对比色配合, 称次对比色配合。对比色的特点, 一般表现为鲜明、强烈;但处理不当时, 容易形成杂乱、炫目的效果。对待互补色, 调整一下补色的亮度, 有时候是一种很好的搭配。补色在课件设计中用得也极为普遍, 它醒目、有动感, 有较强的视觉刺激作用, 便于激活学生情绪, 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目的。“万绿丛中一点红”, 就是很好的运用补色引起人们注意的例子。

4. 色彩层次。

底色、底纹、浮纹之间, 色的明度高低不同, 便会形成不同的层次效果。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亮底上配深、灰纹样;深底上放灰、亮纹样;灰底放亮、暗色纹样。同种色、类似色的配置应特别注意层次清楚才能突出纹样, 一幅画面中明显过分接近会起同化作用, 应避免。色彩层次主要就是要注意色的明度的把握。

五、课件设计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

1. 要努力使课件具有有可读性、实用性、美观性。

在色彩具体运用中, 配色必须考虑到用途与目的, 例如:主要标题的色彩要醒目突出, 适合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配合效果。

2. 大面积的画面应选用和谐美观的色调, 要避免使用过分刺激、容易导致视觉疲劳而降低教育教学效率的对比强烈的配色。

3. 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的听课群体, 对课件色彩的设计都应该有相应的要求, 以符合其设计要求和适应性。

以少年儿童为教育对象的课件, 宜用活泼、鲜亮、对比强的色彩与主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攫取其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果。

4. 学术层次比较高的讲座, 课件可用体现严谨、工整、肃穆的冷色调为主, 以体现其较高的学术性与权威性。

公众审美与城市设施设计的流变 第9篇

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文化载体, 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文明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公共设施设计的形象特征可以增加并引导城市公共环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 体现着城市人们的生活品质, 传递着城市的文化艺术信息。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在整体发展上缺乏创新的、健全的设计理念。因此, 研究出针对概念公共设施及其外观设计的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 对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水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其实用价值。

二、公共设施外观设计特征

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除了要满足赋予的内在实用功能外, 更要给人带来美的、心情愉悦的视觉、心里的享受体验。它的外观由产品的形态、结构、材料、色彩来表现出一定的质感、肌理等的艺术审美特征来激起、满足人们的消费及审美需要。精细的工艺、沉稳的色彩和合理的尺寸的产品会给人以安全的感觉;有机的形态、一定的肌理艺术效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性格及特有的生命力。

(1) 系统性

城市公共设施系统是一个互相协调的系统, 公共设施设计虽然都能以个体形式出现, 但其是属于整个街道、城市的, 内容和布局都是围绕这个街道、城市系统系统而展开设计的, 与周围城市环境相协调。现代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已不单单是孤立的单一化的产品设计, 每一产品设计也不仅限于一种形态与色彩, 而是形成一个系列。目前的城市公共设施大多未经过系统的设计。如果从造型、色彩、机理等外观方面以及功能方面进行系统的工业设计。在统一的同时注意多样化设计, 比如同一造型的果皮箱的设计在色彩上就可以多样化些, 多种多样的色彩, 置于某一场景, 在大环境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活跃了景观的氛围。

需要注意的是, 在整体的外观系统设计中, 同时要明确公共设施的功能, 就必须对各种在公共环境生活中的人群活动形式进行细致的调研, 在公能设计上要尽可能满足人机工学的要求, 体现功能设计的科学性。从而这些独立的设施会具有一定的系统统一性, 将整个城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烘托出城市的特征及风格, 也能同时显示出市政管理的内在水平和质量。

(2) 创新性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在具有整体统一协调性的同时, 要追求其多样性与个性化的并存, 两者虽然有些矛盾, 但又互相依存, 在统一之中需要有丰富变化, 从城市整体环境出发, 使两者和谐统一。创新是所有设计的灵魂, 是实现个性化设计的途径, 是概念公共设施设计的主要特征。不同的功能定义和实现原理, 不同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产品最终的实体结构或形态也会全然不同。创新思维中的概念设计产品都可以更多地摆脱生产制造水平方面的束缚, 目的是向人们展示设计师新颖、独特、超前的产品构思, 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因此概念设计是实现创新外观设计的重要设计思维。

此外, 每个城市、国家都有其自身的文化、民族历史, 设计上在体现出时代特征外, 不同城市的文化特征可以反映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 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 反映出当地城市的文化特点, 体现出特有的民族地域特色文明。例如, 苏州的园林文化精髓、武汉的楚文化中的神鸟、编钟元素, 都可以是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亮点。

(3) 高科技性的体现

科技的发展总是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全新的体验, 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完美的应用于自己的产品设计之中, 也可以为产品的创新服务。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设计出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造型趋势。如果科技停滞不前, 就无法对自己的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可以设计出新颖的产品外观, 从而建立一种新的设计理念, 而新的设计理念又可以推动设计出新的产品潮流。

(4) 工业化与艺术化设计融合的设计理念

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文化载体, 体现了城市文明, 同时工业化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通过现代技术的高精度构件组合、新材料的运用等体现出时代精神。工业化是工业设计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种类多、需求量大, 所以工业化生产的构件互换、通用减少了模具的套数, 标准化、模块化、多元组合拆卸、装配为批量生产提供了捷径, 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公共设施外观的艺术化设计主要通过其本身的外观造型形态上体现出来, 通过设计造型、色彩、材料、工艺、装饰、图案等审美因素, 进行构思创意、优化方案来实现的。设计同时还要与周围的使用环境相融合, 好的产品造型不仅仅是在塑造形体本身, 而应是通过形态之间的关系来构造出一个有意味的“意境”、“心理效应”, 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不是简单的形状的差异、形体的变化, 当形态作用于人时, 会产生特定的“心理”形态, 经过个人主观的喜怒哀乐、联想、个人经历等所产生的形态变化多端、色彩丰富, 这种生理上的感觉因人而异。

艺术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 其本身没有太多的准则, 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窗口, 而产品设计是具体的、实用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 可以生产出来的, 与生产工艺及其材料、技术等现实条件紧密相连的;当艺术与设计相融合, 许多设计不但可以满足人的使用需求, 同时使人可以感受到艺术的韵味, 这个时候, 设计产品本身也许就是一件艺术品。值得一提的是抽象仿生设计思维, 主要是运用工业设计的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维与方法, 它是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态、结构、功能、机理材质、内部规律等为研究对象, 有选择地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这些特征原理进行的设计, 可以为设计提供新的思想、新的途径。使产品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在精神上体现出主观与客观、艺术与技术、自然与人类等的融合与创新。

总之, 运用工业设计的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维与方法, 从人性化的角度, 不仅在物质方面, 更在精神方面追求自然与人类、传统与现代、主观与客观、艺术与技术等多元化的设计创新与融合。通过对产品形态内含的分析、认识、理解和重组等具体可操作设计方面的研究, 力求寻找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特有的表现形式和设计语言。

公共设施外观设计在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的同时, 力求为大众营造一个全新的艺术公共环境视觉体验。给人们带来视觉、心理的放松和自由、安全的愉悦, 并同时给人们提供自由交换和接受信息的传播场所;创造出崭新形式美感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其最终载体是产品的形态、结构、材料, 综合体现了科学技术与艺术审美的高度整合。公共设施的创意与视觉形象, 直接影

浅谈奢华包装下的材料应用

包淑芳姜在新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包装材料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指出了当今人们在追求过度奢华的外在包装作为高品品质生活的一种身份象征的同时, 造成了包装材料的大量浪费, 而这样的后果是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本文从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而带来的对生态种种的破坏入手, 指出了包装材料在满足包装质量和数量等日益提高的要求外应向提高环境协调性方向发展;同时也呼吁众多的包装设计师应该有责任, 也有义务为所设计的包装可能带来的社会效应和城市环境效应做足够的估计。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包装;社会效应;城市环境效应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的结题论文, 项目编号:10B032项目名称:东北绿色食品企业品牌形象包装艺术设计研究

一、包装材料的过度应用引起的后果

“限制包装材料过度使用, 减少包装性废物产生, 探索建立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 促进包装物回收再利用。”针对一些产品的过度包装, 2011年4月25日, 国务院批转了住建部等1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 把一些城市面临的“垃圾围城”困境提到了一个高度。

据统计, 城市生活垃圾里面有1/3都是包装性垃圾, 而包装性垃圾中一半以上都由过度包装产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过度包装情况最严重的国家。包装废弃物体积已占固体废弃物一半, 每年废弃价值达2800亿元。

那么在眼前大量的垃圾的背后我们又能看到什么或想到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地球的生态正在不断地被破坏, 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异常等现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不得不使我们想到, 人们在追求过度奢华的外在包装作为高品质生活的一种身份象征的同时, 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现象不容忽视, 解决生态问题成为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其实,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有人就提出了作为解决包装与环境的矛盾问题的“绿色包装”理念。“绿色包装”理念就是人们为克服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等日益加剧的危机, 对包装产生的一种新理念。它是从健康角度考虑的现代设计理念。

二、材料在包装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显而易见, “绿色包装”理念对包装材料的使用有了严格的要求。大家都知道, 材料是包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缺少材料, 包装只能停留在精神领域的设计阶段, 无法变成现实物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包装设计中材料以其独特的质地、肌理、颜色等元素来突出商品的属性和特征。与包装平面设计要素结合在一起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包装设计中的材料可以分为主要包装材料和辅助包装材料。主要包装材料是指用来制造包装容器的本体或包装的材料结构主体。辅助包装材料是指装潢材料、黏合剂、封闭物、包装辅助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 与城市景观一并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水准。在进行现代城市公共设施产品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需要深入、细致地了解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审美趣味, 才能设计出带给人艺术享受的、体现城市时代精神的、被消费者认可的设计作品来。

物、封缄材料、捆扎材料等。

包装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材料的影响而直接刺激着消费者的心里, 一定程度上决定商品竞争的成败。但是, 过分繁琐雕饰的造型设计和花哨的装潢设计也不可取。设计的关键还要与商品本身价值协调平衡, 与消费者购买能力相适应, 顾及实用性。就目前我国的包装现状来讲, 包装材料的应用不科学导致的材料浪费和过分强调包装的华丽外观的设计屡见不鲜。当下, 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在包装设计方面, 许多设计师早已开始注重环保理念, 但是仍有一些设计师指注意外在视觉效果, 厂家只追求既得利益, 结果大量的浪费了自然资源。

三、包装材料的合理应用

人们现在大部分关注的是主要包装材料的过度应用, 而对辅助包装材料的应用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起来。

包装设计的合理性, 即用较少的包装材料, 较合理的形体, 较大的容量面积比, 较低的成本, 设计出足够满足产品和消费者各个功能的包装。包装设计选材应从节能环保和美观相结合的角度合理选材

1. 包装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应用要与包装内容物的形态特征, 包装的加工工艺, 包装及产品的功能要求息息相关。

其中包装材料选择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根据包装内容物的形态特征来确定。

2. 产品包装的种类应尽可能少。

一般包装设计师为了产品的外观需要, 为可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提高产品的档次, 尽可能使用不同种类的材料, 有些包装的零部件就有很多。如果能够用一种部件, 能够使用单一种类的材料就尽量使用一种, 这样更有助于产品的回收利用。

现在国外很多企业或公司在产品包装方面都十分注重绿色环保。例如, 奥米奈尔公司在避孕药物包装上打破了以往的包装一次性利用功能, 而在设计上有了一定的创新性, 实现了多次重复使用功能。据该公司估计, 如果现有服用避孕药的消费群体都使用该公司的可回收包装, 则相对传统的避孕药包装每年可节约塑料657吨。

小结

维克多·帕博尼科在《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中说道, “是他们创造了各种新的不可分解的垃圾而使我们的环境杂乱不堪, 是他们选择的材料和制作过程使我们呼吸的空气受到污染, 设计师, 已经成为一个危险的种群。”

作为包装设计师而言有责任, 也有义务为所设计的包装可能带来的社会效应和城市环境效应做足够的估计。

参考文献:

[1][澳]爱德华·丹尼森.广裕仁.绿色包装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祖乃甡, 李娜.包装设计[M]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

[3]管家庆, 陈莹燕.包装设计—创意思维与表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摘要:公共设施设计的形象特征可提升并引导城市公共环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 体现着城市人们的生活品质, 传递着城市的文化艺术信息。本文主要是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设施外观设计, 设计除了要满足赋予的内在实用功能外, 更要给人带来美的、心情愉悦的视觉、心里的享受体验。本文通过对公共设施外观设计的思考, 力求找出我国现代公共设施设计的不足, 研究出针对公共设施及其外观设计的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发展趋势。

关键词:公共设施,外观设计,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唐林著《产品概念设计基本原理及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年6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

[2]关于公共汽车站设计的.浦西在线http://www.px029.cn.2009年01月31日.

[3]汤重.城市公共环境设计2《公共卫生与休息服务设施》.

[4]付桂涛中国工业设计在线形而上之道——基于视觉心理的产品造型设计浙江林学院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2009年2月15日.

[5] (英) 克里斯·莱夫特瑞.欧美工业设计5大材料顶尖创意——金属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

[6]张丽芳《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因素》设计在线.盟讯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510630.2005年9月8日.

[7]冯信群《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8]何晓佑.《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 第10篇

纸张在包装设计中的广阔应用前景,为材料美学的传播和扩展做出理论基础。

纸是平面设计中最常用到的载体,人们在进行消费行为时往往只注重包装上的字形、图形、色彩,却忽略了纸张本身具有的形态学美感。现代的商品包装设计集艺术设计和包装技术、市场营销、产品宣传等活动于一体,从美学的观点分析包装设计的活动可看出其具有很强的综合之美。

1、纸形态设计的研究价值

纸形态设计主要是指利用基础材料纸张,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折叠、穿插、横切、凹凸、装订、粘贴、印刷等加工对纸的形态进行改变,使其从平面形态转变成空间形态、静态设计到动态设计、从纸的结构设计到纸张的系统设计。该类的设计根据用途可大致分为:装帧类纸形态设计、包装类纸形态设计、展示类纸形态设计、折页类纸形态设计等,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注重材料本身具有的美学价值,逐渐的把纸张的美感融入到实际的产品和设计中去,使人们感受到了纸的形态美。纸张在商品包装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使其价值的重要的体现,一个商品的包装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渗透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艺术情调,通过包装视觉传达包装商品的信息,吸引消费者对商品进行消费行为。通过对包装的美感设计,来准确传达商品信息的同时,又引导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满足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和精神需求,提高和创造商品的附加值。

2、现代包装视觉信息设计的研究

2.1包装视觉信息设计的特性

可识别性。产品包装是基于视觉设计原理的信息视觉化,即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段将复杂的、抽象的产品信息图形化,通过视觉感官来利用文字、图形、颜色、触感等来发挥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提高其对产品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产品信息传递的效率。包装中的视觉设计一般分为:文字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设计、触感设计、版样设计等等。通过上述设计方式来达到产品信息的清晰传递、易分辨,确保了包装上的主体信息与背景信息的传播。包装的识别性可以使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便利的信息通道,其识别性也受文化、环境、成本、生活差异的影响和限制。

创新性。随着消费者对个性的追求和对独特商品的需求,个性化购物的时代已经到来,产品的独特包装和创新设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设计者们也越来越注重商品的创新包装,通过外包装的新颖外形来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和购买动机,设计者往往喜欢在商品中加入多种元素来满足消费者猎奇的性格,通过创新的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方式在包装注入新的活力,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但个性的的包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绝不铺张浪费,超越商品本身具有的价值。

亲和性。商品包装的亲和性主要表现在包装的产品信息容易被认识、被理解,它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产品本身的信息内容,让消费者能准确确认其用途和功能。亲和性还表现在包装能够保持消费者把注意力放到商品本身具有的的价值,而不是对产品的错误认知和误差上面。产品的包装不应该成为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障碍,而是让消费者更自然、舒适、愉悦的去接受该产品。

2.2包装视觉信息的传达规律

现代视觉信息传达的特征变化中不再是产品物理信息的客观罗列,而是要求形式更加独特、结构更加稳定、材料更加环保、色彩更加舒适时尚、图案更加潮流,符合所在阶层的文化底蕴,能体现出产品的内涵和消费者的精神寄托。包装所包含的商品信息、市场环境外,还包含了文化品位、精神内涵、时尚潮流、生活情趣、价值观等内容,该内容可通过材料、造型、结构、触感进行体现。包装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和传播,是人们生活中对产品认同感、信赖感、识别度的重要体现。实验证明,包装的便利性和环保型、巧妙性等更能引起人们对产品的好感,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引起人们对原有产品包装的视觉疲劳,所以必要的视觉冲击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通过形态、色彩等造型来给人们更加美的享受。

3、纸张在包装视觉信息设计中的应用

纸张的性能。包装用纸一般要求具有表面强度强、平滑度好、耐破度高、透气性能好、有一定的延伸性,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其抗张强度、挺度、白度等因素。如一些易碎商品这需要延伸性能好,抗震等特性,对于蔬菜水果等商品这需要有一定的透气性和白度等。除上述特性外也可通过人为方式进行改善,如上光、覆包膜、防潮、耐晒、上蜡等来满足商品的特定需求。

纸张的形态设计。材料是设计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材料的进步扩大了包装材料的选择范围,在实际设计中可通过必要的技术来充分展现纸张的纹理、质感、颜色的美感,给商品带来视觉效果。比如一些数码产品的包装用高光洁度的纸张来彰显其高科技水平特征,因此我们要通过纸张的形态来针对不同商品进行合理设计。

纸张的结构设计。现代的包装设计在给人视觉信息和视觉美感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展览性,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造型给消费者带来愉悦性。在包装的实际结构设计中,我们多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折叠、穿插、横切、凹凸、装订、粘贴、印刷等加工处理,并从纸本身的厚度、定量、耐折度、扩张强度等物理性能来选取合适的纸张。我们要结合纸张的形态从几个方面同时出发考虑,准确运用其视觉与触觉元素来表现包装的造型特征。

纸张的装潢设计。装潢设计包括图案设计、文字设计、色彩设计等信息元素的设计,一般的我们通过纸张的纹理作为包装的底纹,来和造型、结构、体积等元素相结合来组成包装的风格。同时我们要善于把握纸张的色彩和文字样式来提高商品包装的审美标准。

4、纸张在包装设计的应用前景

纸张的审美形态和包装视觉信息设计在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中向人们展示了艺术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商品要求更加高端化,优化包装作为产品的推广和企业文化宣传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信商品包装的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也将不断的为人们的生活创造美。未来纸张审美形态和包装设计将会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式丰富化;纸张的品种和形态多样化;更能体现出文化和环境的内涵;更多的工艺技术应用到实际当中。

纸张审美与包装视觉信息设计中,将会有更具体的方式来体现产品的造型美、材质美、装饰美、功能美、个性美。在保持包装的经济适用基础上,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充分吸收其他领域的工艺技术,来展现纸张的美感,反应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上一篇:律师调解员下一篇:文化自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