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管理信息化软件

2024-05-10

检测管理信息化软件(精选12篇)

检测管理信息化软件 第1篇

关键词:多线程软件,原子性错误,锁信息,模型检测,动态优化

0 引言

随着多核处理器的快速发展和多线程 (多进程) 函数库的日益普及,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多线程技术。在多线程开发中死锁、数据竞争、原子性错误是三种常见的并发错误。在并发错误检测中, 由于程序的运行受到操作系统调度的影响, 往往难以重现, 即使是相同的输入也未必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原子性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 一段代码的执行过程不被其他的线程插入打断, 否则就可能发生原子性错误。原子性错误[13,14]是并发程序开发中一种常见的错误, 例如在Apache、My SQL中都出现过原子性错误。图1是在Mozilla中存在的一个原子性错误, 当线程1执行完Load Script之后, 线程2执行的话, 就会发生原子性错误。然而, 并非所有的原子性违反都会导致程序错误。我们把发生原子性违反但不会导致程序出现错误的情况称为良性原子性违反。检测原子性错误的方法主要分为静态检测[6]和动态检测[7,8]。静态检测存在误报的可能, 而动态检测[2,3,4,12]由于是程序的实际运行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但由于大量线程间的交互会导致状态爆炸问题。在动态方法中, AVIO[5]算法可以从代码中提取原子性代码段。在此基础上, 李潇等人采用DPOR算法[9,10]检测是否存在真正的原子性错误和如果存在原子性错误的话就给出相应的执行序列[1]。由于采用

实际运行程序的方法, 上述方法给出的检测结果不存在误报的可能。

然而由于大量线程的交互运行和缺少对程序运行时一些特征信息的利用, DPOR算法存在验证程序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此, 根据我们的分析提出一种启发式的算法以提高程序执行的效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 根据锁的信息可以减少DPOR回溯的次数, 提高执行效率。例如, 在图2中, 假设执行序列为{1.1, …, 1.14, 2.1, …, 2.11}, 通过锁分析我们发现线程T1{1.2}和线程T2{2.2}中的共享变量x都有相同的锁f1保护, 所以不可能发生并发错误。在DPOR算法回溯中, 可以剪除1.1→2.1的一次回溯, 从而提高检测的效率。

在本文中,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提高检测程序中原子性错误的方法。在DPOR算法执行过程中, 不断计算收集锁的信息并且在更新DPRO算法回溯点的时候根据锁信息剪除不可能发生原子性错误的子空间, 以提高动态检测的效率。

1 基础知识

我们把一个并发软件系统看作一个状态迁移系统。在我们的算法中, 只考虑线程中对于全局共享变量的访问, Tid={1, 2, …, n}表示线程号的集合, S表示整个系统的状态。一个迁移t定义为系统从一个状态S到另外一个状态的变换。tid (t) ∈Tid表示一个迁移所属的线程号。T定义为并发软件系统所有迁移的集合。在程序中如果一个迁移的下一个迁移是有定义的, 则我们称这个迁移是可执行 (enable) 的, 使用表示t在s和s'=t (s) 之间是可执行的。

考虑一个储存在栈S中的n个执行序列, s0, …, si, …, sn和状态si (0≤i≤n) , 我们保守的计算从开始的子空间是否有潜在的原子性错误。这些子空间拥有相同的前缀s0, …, si, 在DPOR算法回溯过程中, 只在子空间可能存在原子性错误的时候才进行回溯。而计算判断的依据就是根据共享变量的加解锁情况。

1.1 锁信息的计算

定义T={t1, t2, …, tn}为一个迁移序列, 使得。首先, 我们把T序列按照线程号分组Tτ, 即符合t∈Tτ:tid (t) =τ。例如图1的序列会划分为T1={1.1, …, 1.14}, T2={2.1, …, 2.11}。然后, 把按照线程分划的组按照共享变量再分割为小的代码块 (segment) 。对于训练得到的原子性代码段, 我们将其看作一个整体称为pair代码块。在文中, 我们以代码块和pair代码块作为计算锁信息的单位。

定义1对于每个代码块segi和全局共享变量x, ls Setx (segi) 表示线程访问代码块中的共享变量x时可能的锁信息。

定义2对于每个pairi代码块和其包含的全局共享变量x, ls Setpair, x (pairi) 表示线程访问代码块中的共享变量x时可能的锁信息。

假设不同线程之间的迁移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对于全局共享变量x, 考虑来自不同线程的迁移对 (segi, pairj) , 令seti∈ls Setx (segi) , setj∈ls Setpair, x (pairj) , 检验seti与setj的交集seti∩setj是否为空, 如果为空则意味着没有共同的锁保护共享变量, 即可能发生原子性错误, 如果不为空则一定不会发生原子性错误。注意, 在定义中ls Setx (segi) 、ls Setpair, x (pairj) 并不是准确计算出来的, 因为如果要准确计算的话, 需要考虑所有的程序分支、循环等等。但是, 在判断中取实际锁信息的子集采用保守分析的方法就足够做出正确判断了。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seti与setj的交集seti∩setj不为空, 那么肯定不会发生原子性错误, 如果为空则可能发生原子性错误, 需要在实际运行中回溯检测确认。

我们的算法以DPOR算法为框架进行改进, 在DPOR算法更新回溯信息时, 调用判断函数分析是否可能发生原子性错误。只更新可能发生原子性错误的回溯点, 剪除不可能发生原子性错误的回溯点。

以图2中的代码为例, 假设执行的序列被分化为如下四个代码块

seg1和seg3访问同一个共享变量g, 因为都受到同一个锁f1的保护, 所以seg1与seg3不会发生原子性错误。然而我们并不能通过程序的实际执行过程收集到做出上述判断的所有信息。例如, 在if-else语句中, 程序的实际执行只能经过其中的一条分支, 如果有锁的信息存在于另外一个分支中, 那么将不满足ls Setx和ls Setpair, x的基本定义。在图2中, 如果z≤0, 线程2的执行序列{2.8, …, 2.11}中的信息将无法收集。另一方面如果原子性代码段存在于不同的分支之中, 在图2中, 如果z≤0, 那么在程序动态执行的过程中, 关于原子性代码段的信息将会丢失, 使得程序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了处理上述情况, 除了ls Setx (segi) 和ls Setpair, x (pairi) 的定义外, 还要引入may Use (segi) 和may∪sepair (pairi) (分别用来表示if-else分支中另外一个没有被执行的分支的锁信息。

1.2 分支的处理

为了解决if-else分支问题,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在源代码的分支中分别插入关于共享变量加锁解锁的信息, 以便于在运行时无论程序执行哪条路径都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来做出判断。在if-else的每个分支中, 插入如下的信息函数:

-rec-var-access-in-other-branch (x, Lacq, Lrel) 定义为在另外一个分支中, 在访问变量x之前加锁的集合和释放锁的集合。

-rec-lock-update-in-other-branch (Lacq, Lrel) 定义为在另外一个分支中, 加锁的集合Lacq和解锁的集合Lrel。

-rec-before-var-pair-in-other-branch (x, pair, Lacq, Lrel) 定义为在另外一个分支中访问含有变量x的原子性代码段pair之前的加锁集合Lacq和解锁的集合Lrel。

-rec-in-var-pair-in-other-branch (x, pair, Lacq, Lrel) 定义为在另外一个分支中访问含有变量x的原子性代码段pair时的加锁集合Lacq和解锁的集合Lrel。

图3展示了一个简单的例子, 除了上述语句之外还有recbranch-begin () 和rec-branch-end () 通知调度器分支的开始和结束。当if分支执行时, 通过插入的语句调度器可以知道程序在else分支中访问了变量x并且在访问之前对C加锁, 也可以知道在else分支中只对C进行了加锁, 没有解锁操作。类似的, 在执行else分支的时候, 可以获得if分支的信息, 即变量x受到锁A的保护, 而变量y没有。根据第5行和第18行可以推断出在if-else分支的汇合点程序加锁C, 因为 (LacqLrel) ={C}。因此变量z被锁B和C保护。另一方面, 由于原子性代码段存在于if分支中, 当程序经过else分支时便可以通过插入的函数获取原子性代码段的信息, 即在访问原子性代码段之前加锁A, 在原子性代码段内部没有加锁解锁操作。在这里之所以把加锁解锁信息分为两部分, 是因为计算锁信息的算法在原子性代码段内和之外略有不同, 下文将会具体讲述。

上述插入函数所包含的信息需要在静态分析源代码的过程中插入, 并且共享变量的集合和与其对应的Lacq, Lrel信息也不是精确的。对于保守分析, 考虑共享变量的一个足够近似的集和对应的加锁信息Lacq的子集、释放锁信息Lrel的超集已经足够做出判断。

1.3 子空间原子性错误的判断

图4给出了检测子空间是否有原子性错误的算法。对于每个迁移t∈T、共享变量x和原子对pair, 我们维护变量:

-ls Set (t) , 表示执行到迁移t时的锁信息。

-ls Setpair, x (pair) , 表示执行到原子性代码段时的原子对的锁信息。

-may Use (t, x) , 如果t是一个分支的开始, 表示在另外一个分支里面共享变量x的锁信息。

-may Usepair, x (t, pair) , 如果t是一个分支的开始, 表示在另外一个分支里面pair对的锁信息。

在si中, lsτ是已知的。首先调用COMPUTELOCKSETS (lsτ, Tτ) 计算在迁移Tτ之后的ls Set (t) 、ls Setpair, x (pair) 、may Use (t, x) 和may Usepair, x (t, pair) 信息。由于原子性代码段的段末是计算锁信息最保守的部分, 所以在分析的时候, 我们只针对原子性代码段的段末。对于原子性代码段分为两种情况: (1) 如果执行序列包含原子对的段末, 就可以直接获取锁信息 (行10) , 如果没在执行序列中, 则可以通过静态分析阶段插入的信息获得锁信息 (行11) 。如果原子对和另外一个线程对同一个共享变量进行操作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写操作, 则计算它们锁信息的交集。交集不为空则不会发生原子性错误, 如果为空则可能发生原子性错误返回False。

在图5中, 给出了计算锁信息的算法。Tτ由三种类型的迁移组成: (1) 插入的信息记录函数; (2) 加锁解锁函数; (3) 其他函数。ls Set和may Use都是锁信息的集合, may Use对应着if-else分支里面没有执行的那个分支的情况。注意在原子性代码段内外计算锁的方法是不同的 (行8) 。如果迁移t没有在原子性代码段内部则计算加锁信息, 如果在原子性代码段内部则不计算加锁信息。同理在计算rec-in-var-pair-in-other-branch时不考虑加锁信息。

假设图2的执行序列分块为:

执行过程为seg1, seg2, seg3, seg4, seg5, seg6。由于{1.6, …, 1.9}是原子性代码段, 计算的锁信息如图6所示。

注意在1.8行和1.9行计算的锁信息是空集。

在给出的执行序列Tτ中, 可能存在if语句嵌套的情况。在COMPUTELOCKSETS (ls, Tτ) 中通过update栈来处理if语句嵌套问题, 在分支的交汇点通过栈的pop () 操作弹出锁信息 (行19) 。假设是分支的开始并且为对应分支的结束, 而从图5的算法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对于从Sj开始的路径, ls Set (ti) 包含实际执行路径在Si的锁信息。may Use (ti, x) 包含从Sj到Si这段没有执行的路径的锁信息。

2 整体算法

我们采用保守的锁分析算法剪掉不会发生原子性错误的子空间, 对于可能发生的原子性错误通过实际执行来检测是否是原子性错误。在图7中给出了整个的算法。PDPSEARCH以栈S和状态s作为输入参数。当在while循环中每次产生一个新的没有遍历过的状态s时, 就递归调用PDPSEARCH。DETEC-TATOMVIOLATION用来检测是否有原子性错误。

当程序执行终止的时候, 在整个执行序列范围内更新回溯点信息 (PDPUPDATEBACKTRACKSETS) 。在PDPUPDATEBACKTRACKSETS中, 我们采取了明显不同于DPOR算法的策略, 对于每个状态td, 检查是否可能存在原子性错误, 如果不会发生则返回FALSE, 不更新回溯点信息。

以下面的一个例子来说明算法整体的一个思路。

假设执行的序列是:

通过图7算法中的11行到21行得到如上的执行序列, 因为s23.enable=Ф, 程序调用PDPUPDATEBACKTRACKSETS (S, s23) 按从当前状态到栈尾的顺序计算更新回溯点。

1.s0不是原子性代码段, 与原子性代码段验证无关, 无需计算更新回溯点, 同理s1, s2等一样。

2.s6是原子性代码段, 然而s6与s19的锁信息的交集{f1}不为空, 不需要更新计算回溯点信息。

3.s9是原子性代码段, 并且s9与s19的锁信息的交集为空, 需要更新计算回溯点信息, s9.backtrack={2.5}。 (注意考虑到锁的特性, 实际的回溯点是添加在s7上的) 。

由于代码中{1.6, …, 1.9}是原子性代码段, 锁的计算不同于非原子性代码段的计算方法。在执行完回溯信息的计算之后, 当DPOR算法回溯执行时, 将会执行s9→s19 (工具实现中是s7→s19) 。

3 实验

在程序的分析阶段, 使用CIL完成程序静态代码的分析、插入。在动态测试阶段, 采用CS设计结构, 使用PIN[11]工具在被测试的二进制程序中插入代码, 这些代码通过socket与控制端通信, 控制端据此收集被测试程序的运行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控制端判断是否需要回溯。工具可以用来分析使用标准POSIX库编写的多线程C程序代码。本文中分别对4组开源软件程序做原子性错误检测并将优化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 如表1、表2所示。每组程序由正确的源程序, 以及对它们注入原子性错误变异的程序构成。这4个程序是Inspect基准程序库的子集。注入的变异包括SPCR变异 (分离关键域) 、EAN变异 (移除原子性调用) [14]。这两种变异都会导致程序出现原子性错误。

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发现, 在测试原子性错误的过程中采用优化的算法后, 在保证相同的检测原子性错误能力的情况下, 可以大幅度降低程序运行时间, 提高检测效率。

4 结语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检测原子性错误效率的方法。利用动态运行时检测的方法可以保证检测出的错误是真实存在的, 克服了静态检测可能存在误报的缺点。在算法中通过收集在静态分析阶段插入的信息函数和动态执行时收集的锁信息, 分析是否可能发生原子性错误, 剪除不需要回溯的状态子空间以提高动态检测的效率。这种方法是可靠并且完备的。

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选型 第2篇

1、资金投入少

一般企业的规模和资金都较为有限,因此在选购管理软件时,不可能像个别的大型企业那样一掷千金。事实上,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对相关硬件和软件产品的需求也有所区别,这就类似于一个“分期付款”的过程,因此要选择目前比较适合自己的软件,并且价格不是非常昂贵,且软件可以不断升级,时刻适应您不断变化的需求。

2、实施周期短

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白热化的激烈竞争,管理软件项目的实施周期越长,意味着企业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大。因此为了尽可能地防范风险,您要选择开发项目的实施周期尽可能短的管理软件。

3、收益回报快

投入总是为了看到产出,企业在管理软件项目实施之后,管理软件能够在较短时间体现出明显收益,真正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4、个性需求多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管理软件产品的需求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您选择的软件供应商有非常好的个性化实施能力,并且可以与您保持良好的沟通,给您提供完善的服务。

5、操作人性化

企业中员工大都只会简单的电脑操作,不可能人人都是电脑高手,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软件应当具备交互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设计人性化、健壮性和容错性高等特点,这样才能让您的员工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系统培训,甚至根本不需要培训就能轻松上手。

6、高度稳定性

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社会,一旦管理软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所以如果管理软件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就算价格再怎么便宜,也是绝对不可取的。

7、技术支持好

在企业管理软件项目的实施,以及后期维护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软件供应商的技术服务人员要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出色的响应速度,能够通过电话指导、Email邮件、上门服务等手段为企业快速解决问题,缩短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8、能随需应变

检测管理信息化软件 第3篇

【关键词】 网络管理软件 企业信息化建设 应用研究

随着现代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升,企业网络规模逐步增大,但传统的网络管理模式无法对大规模的信息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企业网络故障频发,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网络管理软件能够对企业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监管和调控,减低网络故障发生的概率,提升网络的工作效率。所以,选取合适的网络管理软件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网络管理的概念

网络管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而自然出现的重要技术,它指的是通过对硬件、软件与人力的使用、综合与协调,实现对网络资源进行监视、分析、评价与控制的各种工作活动的总称。

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并排除网络中的各种问题,保障计算机网络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选用网络管理软件的原则

现在,我国正处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信息网络不完善的企业,引入合适的网络管理软件可以更加科学的指导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信息网络建设已经比较完备的企业,引入网络管理软件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网络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但是对市场中品类繁多的网络管理软件,企业在选择时要把控好下面几项原则:

(1)软件功能完整的原则。一个好的网络管理软件首先要有完整的功能,即必须包含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五大功能模块,五大模块齐全的管理软件才能实现对企业网络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统一管理,真正做到全面深入的监测企业网络构架与工作状态,保障企业的网络稳定与安全。

(2)高效准确的原则。向企业中引入网络管理软件主要目的是实现对企业内部网络的精准管理,提升其运行效率。所以,网络管理软件一定要具备通过网络系统运行状况的分析和判断,快速精准的定位故障能力。快速精准定位故障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所以一款良好的网络管理软件必须拥有高效性和准确性。

(3)主动预警防护原则。通过近几年时间的建设,大多数企业信息网络的基本框架已经确定,各类功能逐渐稳定,目前处在正常运行与合理维护的阶段。这一阶段中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是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顺畅运行。但传统的网络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在“亡羊补牢”,即发现网络故障后才能进行补救,这对企业信息网络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的不便。所以,这就要求网络管理软件必须有主动预警与防护的机制,通过对整个网络系统的监测与评估,在问题发生之前或者刚发生就能够进行有效捕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避免更大损失的发生。

(4)良好的兼容原则。现代企业在建设信息网络时,大多数都无法一次到位,而是通过不断的向系统中增设服务器及其他设备最终才能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网络。网络中的设备型号不一,使用的操作系统也不相同。所以网络管理软件必须拥有非常良好的兼容性能,才能保障不同型号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能够在一个系统中顺畅的运行。

(5)方便扩展的原则。企业的信息网络是随着企业的扩张而不断变化的,所以网络管理软件也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以便能够满足对企业信息网络的跨地域、跨平台管理和运营。

(6)灵活性原则。现代较大规模企业的信息网络通常是统一一个平台,但分级实现管理和运营的系统。所以网络管理软件据需要拥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够良好的实现分布式部署并且在部署时不需要安装其他代理软件,适应现代企业集中管理与区域自治管理的发展模式。

(7)安全的原则。现代企业信息网络安全事故频繁,对企业信息网络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企业网络管理软件必须拥有完善的安全机制,在应用中可以对其进行加密,确保数据收集与传输过程的安全。

(8)智能性原则。企业引入网络管理软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辅助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网络监测、管理与维护,所以网络管理软件要能够智能的对故障进行诊断,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智能性良好的管理软件能够在运行过程中自行发现并排除问题,依据不同部门的需求合理的调配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三、结论

随着企业信息网络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对网络管理软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网络管理软件必须向着高效、安全和实用的方向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何亮. VLAN技术在企业网络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1)

检测管理信息化软件 第4篇

一、仪器软件的质量管理

(一) 实行流程管理

从流程抓起, 规范仪器软件的开发过程, 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设计人员将新软件提交给开发部测试负责人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测试, 结果形成记录, 有错误进行修改, 没错误提交品质部测试人员测试和验收, 品质部将测试结果形成记录, 有错误由设计人员再进行修改, 修改后再返回给设计人员修改, 直到合格为止。

合格的软件由品质部发出验收合格报告, 由管理人员办理存档入库手续。

(二) 开展多部门的测试和验证

过程改善的第一步就是开展多部门的软件测试, 降低软件在交付批量生产甚至客户使用前的出错率, 具体过程是依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产品版本管理指导文件》, 该指导文件明确了软件新版本的测试、验收的流程。

1. 新版本软件的测试

设计人员把新版本、《产品版本修改记录表》、测试方法和操作说明提交给开发部测试负责人, 由开发部测试负责人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测试。测试人员根据修改记录进行测试并提交《开发部内部测试记录表》, 测试人员将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软件设计人员, 设计人员依据表中所列问题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软件再反馈给软件测试人员, 直到所有问题都解决为止。

2. 新版本软件的验收

新版本通过开发部内部测试后, 由开发部测试负责人连同《产品版本修改记录表》、《开发部内部测试记录表》、测试方法和操作说明一起递交给品质部。若能通过品质部测试或验收, 由品质部发出验收合格的通知给软件设计人, 并通知开发部办理入库和存档管理。如在品质部中测试发现软件有问题, 由测试人员填写《产品版本验收记录》, 由设计人员对软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直至合格为止。

(三) 实施版本控制

影响软件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来自软件的修改和变更, 尽管修改和变更总是有理由的, 但在修改过程中常常会引进一些潜伏的错误。因此严格控制软件的修改和变更是十分必要的, 《产品版本管理指导文件》对软件的修改和变更做了严格的规范。

1. 版本修改的依据

根据客户反馈意见和相关人员提出的建议, 由接收意见人或提出建议人填写《产品版本修改意见反馈表》, 提交给开发部, 由开发部转交给相应产品的项目组组长。

2. 版本修改前的评审

项目组长根据提交的《产品版本修改意见反馈表》, 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评审,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类为“没问题”、“一般问题”或“严重问题 (应立即修改并更新版本) ”, 形成项目组对《产品版本修改意见反馈表》的答复意见, 报开发部, 由开发部组织品质部等相关部门进行讨论, 确定是否形成新版本的评审结果, 答复提议人。

3. 版本的修改

根据已评审的《产品版本修改意见反馈表》, 如属于严重问题影响到产品性能及指标等, 设计人员需在资料室提供的产品版本基础上立即进行修改, 形成最新的版本号以及填写《产品版本修改记录表》, 如果属于一般性的问题, 暂时不会影响到大多数客户, 设计人员选择立即修改或进行阶段性的集中修改, 修改周期不超过一个季度或一个生产批次周期。

4. 版本存档入库管理

软件设计人员接到品质部发出的软件验收合格文件后即可登陆《软件版本控制》系统, 按要求填写新版本号软件的入库登记信息, 并将新版本软件发送给有关的管理人员, 由有授权的管理人员将新版本软件导入到《产品目录》中。

二、仪器软件的测试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数字化超声探伤仪器的软件测试是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情况的。而是根据产品《项目立项报告》中规定的功能、技术指标等项目进行的测试。《项目立项报告》记录项目立项的所有内容, 有些还记录了特定用户的需求。比如铁路系统的用户要求在软件中固化各种行业规程等功能, 那么我们把这些规程规定的条件写入仪器软件中, 在测试时, 直接调用应用程序的该项功能进行测试, 而不管其内部是用什么算法实现的, 只要结果是符合规程要求的即是合格的, 目前应用于仪器软件中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流程测试

数字化仪器的软件流程的实现是通过仪器面板相应的功能按键来实现的, 软件流程的测试就是依据多功能键的指引进行各菜单的测试, 可以通过操作各菜单来检查其对应参数的设计是否正确和合理等。

(二) 功能测试

仪器软件首先应该从功能上满足用户需求, 因此功能测试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大部分的通用功能在软件的实现上基本是相同的, 有些专用的仪器会设计一些专用的软件, 这就要求软件测试人员要有全面的、高水平的软件测试方面的技能。以“缺陷测高”功能为例, 按规程要求的方法对标准试块中的缺陷进行检测, 仪器会自动计算缺陷的高度值并显示, 其结果应该与所采用的标准试块的缺陷高度一致, 从而证明这个功能是正常的。依次类推测试软件中的其它功能。

(三) 综合测试

在对仪器所有的功能软件测试后需对仪器的清晰性、易用性、界面友好性、操作简便性等进行综合测试和评判, 使软件的在编制方面更加方便和完善, 达到对软件全方面测试的目的。

三、结论

超声检测是无损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 而超声仪器软件性能直接影响超声检测的可靠性。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测试可以发现软件中大多数隐藏的错误, 测试愈充分, 软件中的隐患就有可能暴露得愈彻底, 软件质量也就愈优越。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依据IS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超声检测仪软件的质量管理和软件的测试的流程和方法。

经济信息化平台管理软件招标书范文 第5篇

招标文件 XX经济发展局

二零一一年九月

第一部分投标邀请书

xx高新区经济发展局(招标人),对--XX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经济信息化平台--项目进行招标。现邀请合格的投标人前来投标,通过评审择优选定中标单位 来完成该项目。1.招标项目及说明

详细需求说明请参见本招标文档“第四部分”。2.技术要求

见本招标文件“第四部分”。3.招投标程序

第一步:招标人发招标通知;

第二步:投标人向招标人登记投标项目,准备投标文件; 第三步: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 第四步:开标; 第五步:招标人评标;

第六步:招标人公布招标结果,与中标人签定合同。4.登记投标项目

方式:书面(可通过传真或直接递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投标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 地点:XXXXXX 申报截止时间:

****年**月**日

5.投标文件递送 地点:同第4条中的地点

递送截止时间:

****年**月**日

时6.开标

时间:

****年**月**日

分地点:XXXXXX 7.中标通知 时间:另行通知 方式:书面/Email通知 8.答疑人: 联系人电话: 9.答疑

方式:采用集中答疑方式,过时不候。时间:

****年**月**日

地点: XXXXXX

第二部分投标人须知

一、说 明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投标邀请中所含项目。2投标人资格要求:

投标人参加本次投标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并具备下列条件:

1、注册资金壹佰万(含壹佰万)以上,2、具有软件开发经营范围的企业法人,3、必须具有相应的售后服务能力,包括拥有相应的设备和人员。4投标人自行承担所有与参加投标有关的全部费用。

二、招标文件说明 4 招标文件的组成 招标文件由下述部分组成:(1)投标邀请书(2)投标人须知(3)合同一般条款(4)系统需求说明书(5)附件 5 招标文件的修改

a)在投标截止日期前2 天,招标人可视具体情况而修改招标文件,并书面 所有已登记的投标人,投标人在收到该通知后应立即以书面形式确认。

b)为使投标人在编写投标文件时有合理的时间考虑招标文件的修改内容,招标人可酌情推迟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并以书面形式进行通知。

c)招标文件的修改通知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对投标人有约束力。

三、对投标文件的要求 6 材料的真实性

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招标文件的所有内容,按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写投标文件,并保证所提供的全部资料的真实性。否则,其投标将被拒绝。7 投标文件语言及计量单位

a)投标文件及投标人和招标人就投标交换的文件和来往函件,应以简体中文书写。

b)除在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中另有规定外,计量单位应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8 投标文件的组成 1)投标书; 2)法人资格证明; 3)授权书; 4)投标方资格证明; 5)投标方基本情况表;

6)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7)投标方必须提供适合于本工程的注册资本证明、资信等级证明、职工人数证明;

8)投标方在近一年内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与本合同工程相似的业绩资料,包括:工程合同复印件(首页和法人或法人代表签字页)、工程所在地、甲方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 9)投标人认为需加以说明的其他资料; 10)开发人员名单和经历; 11)对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的承诺; 12)技术方案。内容包括: 功能定义; 系统架构设计;

原型系统说明(开放源代码软件或自有软件产品介绍); 技术实现途径;

关键技术(技术难点)及技术风险; 系统建议书 售后服务方案 13)项目计划。内容包括: 项目组织和管理计划; 费用明细表; 时间进度表; 技术支持计划 9 投标文件格式

投标人应按招标文件中提供的投标文件格式填写,一律用A4纸。10 投标货币

投标币种仅限用人民币。

四、投标文件的递送 11 投标文件的装订和封装

a)投标文件一律一式四份,其中一份正本,三份副本。

b)投标文件按本《须知》第8 条中的排列顺序进行装订和封装,原件和复

印件分开,并在封面或封包上标明“投标人名称”及“原件”或“复印件”。

c)每一密封袋(包)上注明“于之前(指投标邀请中规定的开标日期及时间)不准启封”的字样,同时在密封处加盖投标人公章。d)如果未按上述规定进行密封和标记,招标人对投标文件的错放或提前拆封不负责任。由此造成的错放或提前开封的投标文件将予以拒绝,并退还给投标人。12 投标文件的递送

所有投标文件,都必须按要求,派专人送达。13 迟交的投标文件

招标人将拒绝在投标截止时间后递交的投标文件。14 投标文件的修改

a)投标人在递交投标文件后可对其投标文件进行修改,但必须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将书面申请递交招标人。

b)修改后将投标文件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派专人送达。c)投标截止时间以后不得修改投标文件。d)投标文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视为无效: 1.投标文件逾期送达;

2.投标人不具备投标资格或未按要求登记; 3.未按招标文件规定密封和标记;

4.未经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署和加盖投标人公章; 5.投标文件无报价;

6.投标文件载明的投标完成期限超过招标文件规定的期限; 7.明显不符合技术规范、技术要求;

8.投标文件不全,或文件格式不符合要求、内容不全、字迹模糊、难以辨认;

9.投标人在唱标时弄虚作假、扰乱开标会场秩序,经主持人劝阻、警告仍无理取闹者。

五、开标和评标 15 开标

a)招标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开标。投标人派代表1-3人参加。b)开标时,先查验投标文件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拆封。16 评标 a)招标人将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成立评标小组。评标小组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查、质询、评估和比较。

b)评标期间,招标人会要求投标人代表到现场通过原型或PPT 进行现场演示,阐明方案内容,并对评标人的问题进行解答。17 对投标文件的审查

a)评标小组将审查投标文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计算错误。b)在对投标文件进行详细评估之前,评标小组将依据投标人提供的资格证明文件对投标人的财务、技术和开发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

c)评标小组将允许修改投标中不构成重大偏离的微小的、非正规、不一致或不规则的地方。18 投标文件的澄清

a)为了有助于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查、评估和比较,评标小组有权向投标人质疑,请投标人澄清其投标内容。投标人有责任按照招标人通知的时间、地点指派授权代表进行答疑和澄清。

b)重要澄清的答复应是书面的,但不得对投标内容进行实质性修改。19 对投标文件的评估和比较

a)评标小组将对实质性影响应招标文件的投标文件进行评估和比较。

b)评标小组将根据以下因素进行评估: 1.投标人对招标方需求的理解

2.投标人方案的适用性、可行性及风险; 3.投标人的技术水平;

4.投标人提供的技术服务及售后服务承诺; 5.投标价格; 6.项目工期进度;

7.投标人履行合同的资格和能力; 8.其他因素。20 评标原则及方法

a)公正、公平、公开、科学、择优。

b)对所有投标文件的评审,均采用相同的程序和标准。

1.评审开发方案的可行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及风险等(含同类项目业绩,开发人员资质,实施本项目的资金能力、技术能力、履约能 力和用户信誉等方面的从业表现等)。

2.评审技术服务的承诺文件是否满足招标人的要求。c)评标及定标程序

1.评标小组成员阅看投标文件和投标人综合情况;

2.评标小组成员对投标文件的商务和技术部分进行综合评审与比较;

3.对投标文件的质询与澄清;

4.评标小组组长编写评标报告,评标小组成员签字确认评标结果; 5.评标小组将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名单报招标领导小组审定;

6.招标领导小组根据评标小组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

人确定中标人。21 保密

a)在投标、评标、决标、定标的全过程中,凡投标人递交的投标文件,以及属于有关投标文件的审查、澄清、评价和比较的一切资料和信息,均不得向其他投标人或与该过程无关的其他人员泄露。b)在投标文件的审查、澄清、评价和比较以及推荐中标候选单位的过程中,投标人对招标人和评标小组成员施压影响的任何行为都将导致取消投标资格。

六、授予合同 合同将授予其投标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并能圆满地履行合同的、对招标人最为有利的、最合理报价的投标人。23 中标通知

a)定标结束3 日内,招标人将以《中标通知书》形式通知中标的投标人其投标被接受,《中标通知书》一经发出即发生法律效力。b)《中标通知书》作为签订合同的依据。24 签订合同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中标人30日内与招标人签订合同。

第三部分合同一般条款

第一条本合同项目的技术方案、工作量、价款及付款方式、工作进度、阶段成果、附加技术服务等内容由附件载明。乙方就本项目所提交的“项目投标文件”也属于本合同的附件。本合同附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二条甲乙双方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2-1-1 负责项目管理、技术指导和系统验收; 2-1-2 向乙方提供必要的支持,协助乙方履行工作; 2-1-3 按合同要求向乙方付款。2-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2-2-1 负责按合同要求进行开发,遵守开发过程中甲乙双方的各项 规定和制度,按时交付项目成果及配套文档; 2-2-2 负责技术培训; 2-2-3 负责软件系统维护; 2-2-4 随时接受甲方的监督与检查。

第三条双方联合成立项目工作组,负责本项目实施中的联络、协调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评审工作,组织召开评审会,形成的会议纪要将作为项目开发和验收的依据。

第四条甲乙双方承诺在履行合同时不进行有损各方形象、声誉等的行为,保守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获知的对方商业秘密。

第五条本合同签订后,经甲乙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对本合同有关条款进行变更或者补充但应当以书面形式确认。

第六条合同履行期限按照附件规定的工作进度执行。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延长该期限(以下统称合同期限)。

第七条甲方同意按双方约定的付款方式和时间及时向乙方支付合同费用,以及提供其他必要的协助。第八条系统预审和项目竣工验收。8-1 系统预审

8-1-1 预审条件。乙方全部完成本项目程序开发、相关数据转换、用户操作手册和系统集成测试后,方可向项目工作组申请系统预审工作。

8-1-2 项目工作组收到乙方系统预审书面申请后,将在5个工作日 内安排系统预审会(预审成员不得低于5 名,其中甲方代表 不得低于2名),预审会所形成的《系统预审意见书》将作为 项目工作的依据。

8-1-3 如果乙方提交的系统测试报告与实际不符的功能点占系统功能点总数的比例超过5%时,项目工作组将有权要求乙方委托第三方测试,测试费用由乙方承担。8-2 项目竣工验收

8-2-1 验收条件。乙方全部完成本项目程序开发、相关数据转换、系统集成测试和与本项目相关的所有文档,以及甲方完成《用户试用意见书》后,项目工作组方可向甲方申请项目验收工作。

8-2-2 甲方在收到项目工作组项目验收书面申请后,将在5个工作 日内安排第三方测试,具体测试时间、方法和内容等由甲方与测试单位商定。8-2-3 乙方提交的项目成果经第三方测试为合格的,甲方以会议或现场的方式组织项目验收。乙方代表根据验收组要求提供验收所需材料,并向验收组进行说明、汇报。验收组在听取汇报和审查材料后进行审议,最终提出验收意见,并由验收组签字确认;甲方在收到第三方测试报告后一月内未书面签收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甲方验收合格。

8-2-4 乙方交付的项目成果,不能通过第三方测试的,乙方应在甲方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能通过验收的,甲方有权聘请第三方进行整改,由此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费用总额不超过本合同总金额),同时,乙方还应承担逾期支付项目成果的违约责任,按合同约定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第九条系统维护起始日。项目验收通过日为系统维护起始日。第十条基本技术服务。

10-1 在一年服务期内,免费提供小功能模块的调整开发,调整期限由甲乙双方协定,免费提供一次系统升级机会。

10-2 自产品交付使用之日起,提供一年内7×10(每天:8:00~18:00)免费电话、电子邮件及网站论坛方式的技术支持服务。10-3 自产品交付使用之日起,提供不少于3次的免费技术培训,具体培训时间和方式由甲方决定。

10-4 自产品交付使用之日起,提供一年内7×10(每天:8:00~18:00)不少于20次免费现场服务,响应时间不超过12小时。第十一条因乙方原因,不能按时交付项目成果的,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向甲方支付合同总价的30%的违约金。

第十二条甲方不能按时支付合同费用,由甲方承担违约责任,每迟延支付一天,向乙方支付逾期支付部分万分之二的违约金。

第十三条任意一方欲提前解除本合同,应提前通知对方。甲方提前解除合同 的,无权要求乙方返还第七条已付费用并应对乙方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乙方无故解除合同的,除返还甲方全部已支付费用外,还应支付甲方合同总金额的30%作为赔偿。本合同其他条款对合同的解除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十四条任何一方没有行使其权利或没有就对方的违约行为采取任何行动,不应被视为是对权利的放弃或对追究违约责任或义务的放弃。任何一方放弃针对对方的任何权利,或放弃追究对方的任何过失,不应视为对任何其他权利或追究任何其他过失的放弃。前款潜力不因本合同的终止、撤消、无效而消失。第十五条不可抗力。

14-1不可抗力事故系指双方当事人在缔结合同时所不能预见的,并且它的发生及其后果是无法避免和无法克服的事故,如战争、严重火灾、洪水、台风、地震等。

14-2受阻一方应在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尽快用电报、传真或电传通知对方,并于事故发生后7天内将有关当局出具的证明文件用特快专递或挂号信寄给对方审阅确认。

14-3签约任一方由于受诸不可抗力事故的影响而不能执行合同时,履行合同的期限应予以延长,延长的期限应相当于事故所影响的时间;一旦不可抗力事故的影响持续30 天以上,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在合理的时间内达成进一步履行合同的协议;如果不可抗力事故的影响使得本合同的履行不可能、不必要或者无意义的,任一方均可以解除本合同。

第十六条甲乙双方当事人对本合同的订立、解释、履行、效力等发生争议的,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双方同意向苏州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解决。仲裁裁决应为最终决定,并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在仲裁期间,除正在进行仲裁部分外,合同其它部分继续执行。第十七条本合同的订立、解释、履行、效力和争议的解决等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本合同的理解与解释应根据原意并结合本合同目的进行。

第十八条政府部门根据现行税法向乙方征收的与履行本合同有关的一切税费由乙方支付。政府部门根据现行税法向甲方征收的与履行本合同有关的一切税费由甲方支付。

第十九条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部分转包或分包其应履行的合同项下的义务。

第二十条合同书写应用简体中文。双方所有的来往函电以及与合同有关的文件均应以简体中文书写。

第二十一条双方可以以书面、口头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沟通,重要事件(有关合同履行)的沟通应以书面的方式进行。有当事人签字或单位盖章的原件为正式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其他沟通记录在各方均认同的情况下可作为正式文件使用。

第二十二条本合同中的服务内容,即乙方为甲乙方开发提供的产品,其知识产权属于双方共同拥有,未经其它各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或提供给第三方使用。

第二十三条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四条本合同经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并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的有效期为

直至完成和实现本合同的全部条款及要求为止。附件一:项目技术方案

附件二:项目工作量、价款及付款方式 附件三:项目工作进度、主要措施及阶段成果 附件四:附加技术服务 附件五:《软件产品验收标准》

第四部分开发语言及开发环境

系统开发要求采用CMMI3及以上规范标准,拥有完整的开发过程文档资料。系统应该达到系统设计的功能性目标和非功能性的目标,功能性目标应该符合技术方案中设计的功能,非功能指标性能参数,安全性,扩展性,部署方便性,可用性等,整体系统应达到成熟、完整、易操作、功能完善等各项标准。开发语言环境采用.NET或JAVA,数据库采用ORACLE.第五部分需求说明书

1总体目标

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以对统计数据信息进行系统化的集成和提供网络化的服务为目标,建成经济发展局向上贯通、向下连接、纵横互联、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统计信息准确化、数据通信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使经济发展局信息网络化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综合信息平台。

2信息化建设框架

2.1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采集平台

统计处及经发局其它科室提出各种需要企事业单位上报的数据报表,这些数据报表统一加工整理后放入基础数据采集平台,由企事业业单位网上填写直报。报表可能随时增加,要求基础数据采集平台能够灵活的增加新的报表,经发局所需要的数据,企业只需填报一次各科室共享,不能让企业相同数据填报多次。在填新的报表时,如果以前相关字段企业填报过,系统能自动调出该信息。2.2建立基础数据加工分析平台

基础数据采集上来以后,各科室获取自己关心的数据,然后按各科室的要求进行各种加工分析,形成分析成果,供领导决策。各种基础数据采集上来以后,还要能够导入目前经发局在用的上级派发的各专业系统,各专业系统的数据再加工处理后上报上级主管单位。在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各种经济运行模型,对经济的运行异常情况以及企业运行的异常情况能够自动报警。

2.3建立数据查询共享平台

各种基础数据同统计分析成果应该能够智能查询,方便的导入导出功能,数据的共享具有严格的权限管理。

3系统模块划分

建立经济发展局及各科室内部网站,以基本单位、市场经济信息为基础,以监测、预警、分析为向导,建立各个子系统。以经济发展局为中心,建设完整的统计数据信息网络,按照大类、子类、小类指标结构,建设基础数据信息库,各数据库的建立与上级各业务主管部门下发的专业软件程序相互兼容、数据能相互转存,囊括所有单位信息和全部经济社会项目指标,通过网络化数据信息浏览系统,提供按权限访问的信息相互传递,实现数据资源共享。3.1统计报表网上直报系统

在XX高新区纳入统计的企事业单位范围内,依托互联网建立统计报表网上直报系统。直报系统分为火炬统计网上直报和区域统计网上直报两种方式,网上直报对象为向XX高新区报送火炬统计的所有单位和XX高新区行政区域内的按国家统计制度要求达到一定规模或资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统计处为二级汇总单位,石桥办事处、四宝山办事处、卫固镇政府为一级汇总单位。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为基层上报单位。

基层单位直报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单位登记、部门统计报表(高新区工委管委直属部门机关)、农业、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劳动工资、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建筑也、城市居民收入调查、农村人均纯收入调查和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等专业、部门的各种月报、季报、年报。

要求搭建统一的网上直报平台,上报数据要求与上级派送的各专业统计系统无缝结合,要求基层通过网络上报数据后各专业系统能够自动立即显示,无需手工导入导出。

3.2统计数据电子档案系统

分门别类建立统计数据电子档案系统,从隶属关系上按照国家科技部火炬统计中心、省科技厅、省统计局、市统计局等上级主管部门部署的统计调查、普查、日常专业统计业务建立统计数据电子档案;从时间上按照月、季、年建立统计数据电子档案、统计年鉴。该系统为统计处内部系统,能够自动实现统计数据的存储、延续、提取、共享,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数据查询与提取。

3.3统计综合分析系统

以统计数据档案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建立统计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各种检索和计算方法,对统计数据电子档案进行模糊查询和综合计算,形成分析结果。分析成果主要是对高新区总体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分定期分析和随机分析两个方面。定期分析主要是对经济运行进行分析,形成经济运行统计分析资料,形成统计月报、年鉴等需定期分析的工作和成果;随机分析就是根据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和各种调研的需要形成初步分析结果。能够对企业运行状况进行检测,自动识别报警。

3.4数据共享与传播系统

建立数据共享与传播系统,以常规统计调查数据为基础,公布静态统计数据资料,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其进行加工、整理,从中可直接看出经济发展趋势性、规律性的信息,并据此进行研究。该系统依托电子档案数据,有选择的对外进行公布。

3.5重点调查系统

重点企业数据采集报送系统的指标采集标准,按照高新区工委管委的要求,实时对重点企业、行业的各类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监测和掌握XX高新区内重点企业的发展动态。主要报送指标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

3.6网上催报系统

按照火炬中心、省统计局、市统计局规定的上报时间,系统能够自动对要上报单位进行催报。催报方式有网页滚动提示、电子邮箱、手机短信、QQ留言等。

3.7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

建立经济发展局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使各种信息流能在经发局内部快速流转,提高工作效率。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公文处理、人事信息、经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功能。

4其它需求

4.1权限管理

系统要建立安全的权限管理系统,保证统计数据的安全性。不同角色的工作人员只能查看操作其权限范围内的统计数据。

4.2安全性

保证统计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有存储冗余,在互联网上传输数据时要采取加密措施,防止机密数据的窃取。4.3智能分析

要求能够根据设定的数学模型,自动检测企业的各项主要数据指标,以自动判断该企业的运行状况,有异常情况能够自动报警。

4.4系统更新

系统应能根据统计变化自动下载更新,由于各系统的统计指标和报表公式可能有变化,需要系统能够做到实时更新。

5信息平台建设

5.1外网建设

建立XX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对外网站,该网站设计原则是上下贯通、纵横互联、运转协调、便捷高效、功能齐全。

政策法规:宣传党和国家、省、市、区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办事程序:各种办事的流程和程序。通知公告:各种通知公告的发布。经济社会调查:各种在线统计调查。

统计数据:可以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浏览下载,公布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单位信息采集:可以采集各单位的基本信息。网上直报:按照隶属关系多层次设置使用权限,实现各个专业数据库的网上直报。

5.2内网建设

建立XX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内部网站,各科室有自己的科室主页,各科室能按照权限访问相关的数据,实现高新区管委会内部纵横互联、运转协调、便捷高效、功能齐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内网主要内容有:

政策法规:能查询各种政策法规文件。通知公告:发布内部的通知公告。工作动态:各项工作的动态。办事程序:能查询各种办事程序。

工作信息:发布各岗位的职责,工作要求等。

资料查询:能从统计系统中按照权限访问各种统计数据,查询要求智能、便捷,使工作人员能快速的获取其所需要的数据资料。

6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季度、月度(动态)两大类。建立企事业机关、个体单位基本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的数据只用上报一次,各专业系统共享,不用每次都要上报。要求建立网络数据库,便于数据共享,并能够自动归档。并保证数据库的健壮性和安全性。

第六部分附件(投标文件模板)

一、投 标 书

根据贵方项目招标的投标要求,签字代表(全名、职务)经正式授权并代表投标方(投标方名称、地址)按招标文件中投标文件的组成要求、提交正本一份和副本一式三份。据此函,签字代表宣布同意如下:(1)投标方将按招标文件的规定履行合同中的责任和义务;(2)所附投标价格表中规定的应提供和交付的产品。投标总价为:人民币(大写数字)元。

(3)投标方已详细审查全部投标文件,包括修改文件(如有的话)以及全部参考资料和有关附件。我们完全理解并同意放弃贵方由于对我方投标文件的不明和误解而致我方投标不中的追究权利;(4)其投标自开标日起有效日期为个工作日;

(5)投标方同意提供按贵方可能要求的预期投标有关的一切数据或资料,完全理解贵方,不一定要接受最低价的投标或收到的任何投标;(6)与本投标有关的一切正式往来通讯请寄: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Email: 投标方代表姓名、职务: 投标方名称:(公 章)日 期: 授权代表签字

二、法定代表人资格证书 单位名称: 地 址: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系 的法定代表人。为系统工程项目,签署上述项目的投标文件、进行合同谈判、签署合同和处理预制有关的一切事务。特此证明。投标单位:(盖章)日期:2011年 月 日

三、授 权 书 本授权书申明:(公司注册地)(公司名称)

法人代表(姓名)经合法授权,特代表本公司(以下称投标方)任命:(公司名称)

(职务)(姓名)为正式的合法代表人,并授权该代理人在有关招标工作中,以投标方的名义签署投标书、进行谈判、签署合同并处理与此有关的一切事务。法人代表签字: 代理人签字: 地 点: 2011年月 日

四、投标方资格声明 1. 名称及其它资料: 投标方名称: 总部地址: 传真/电话: 邮政编码:

成立日期或注册日期: 主要负责人姓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姓名和地址: 2. 以上所有证明文件

就我方全部所知,兹证明上述声明是真实、正确的,并已提供了全部现有资料和数据,我方同意根据要求出示文件予以证实。日期: 投标方名称:

授权代表签字: 授权代表职务: 传真/电话:

五、投标方基本情况 1.名称和概况: A.投标方名称: B.总部地址: 邮编: 传真/电话:

C.成立日期或注册日期: D.注册资金: E.主要负责人姓名:

F.有关技术人员:_________________人

2.近两年(从2009年1月起算)国内外主要用户的名称和地址: 用户名称和地址、邮编产品名称 代表签字: 单位盖章: 日 期:

六、开发商对产品售后服务的承诺 我们(单位名称)承诺:

对本次招标开发的产品,在保证期内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同时提供产品保证期后的技术支持服务。单位名称:

检测管理信息化软件 第6篇

摘 要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是林业科学管理和发展的基础,而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的数据源是最基础的数据,该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及准确性不仅影响该县林业生产、管理和经营,而且影响到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宏观调控、科学决策与发展。县级林业管理部门工作量大,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差,人员素质低,准确性、及时性差,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又缺乏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应用软件,可能影响林业事业的科学预测与健康发展,这也是阻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信息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应用;软件建设

中图分类号:S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库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已有林业专家和科技公司进行了森林资源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方面软件开发与应用,并获得了新的科研成果。但国内并没有比较适合的朝阳县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应用软件。因此,开发适合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应用软件成为了朝阳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加及时、准确、真实、便捷、高效完成朝阳县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工作,使该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发适合朝阳县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应用软件具有重要意义。

1 建设背景

森林资源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它具有分布辽阔、系统结构复杂、生长周期长等特点,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给生产、经营和决策带来诸多不便。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管理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多种组合形式的资源数据,实现资源现状管理和动态变化研究的可视化,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合理化,具有积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朝阳县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就是用数字化手段真实再现朝阳县森林资源状况,并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森林资源及各项林业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它主要有2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林业信息数字化;二是这些数字信息的储存、处理、传输和应用[1]。

利用这些最基础的森林资源数据建设朝阳县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就可以适时对全县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准确、及时有效的管理;利用工程造林、林木采伐、使用林地、森林抚育、检查验收等相关数据进行全县森林资源数据实施更新。同时,朝阳县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也为下次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 建设目标

2.1 定性目标

2.1.1 建成县级森林资源数据库

通过全面勘测、调查全县林地资源,建立县级森林资源数据库,实时掌握全县各行政区域内林地资源基本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并能及时更新,为科学制定各项工程造林、林木采伐、森林抚育、使用林地设计和检查验收等各项工程计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1.2 建成林业自动化办公的综合信息系统

建成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数据、空间图形信息和成果输出等于一体的森林资源信息共享、技术手段先进、成果丰富的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进一步加强朝阳县森林资源及规划设计管理,提高森林经营决策水平和森林资源监测能力,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发展。

2.2 定量目标

全宗单位:1个全宗单位。软件数量:网络版软件1套。用户规模:网络版软件最大并发1 000人。运行时间:网络版软件人工不干涉的不间断运行时间在1 000 h以上。响应时间:页面响应时间小于5 s。数据规模:系统初始化数据规模暂时估算为100 GB;每年增量约50 GB,未来10 a增量约500 GB。存储空间总量预计为600 GB。

3 建设必要性

“建立完善的林业动态监测体系,整合现有监测资源,对我国森林资源、土地荒漠化及其他生态变化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建设“数字林业”的明确要求。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充分利用主流IT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移动GIS技术及遥感技术,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对全县林地进行全面调查,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全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地形图数据为本底支撑数据,建立全县林地资源“一个库、一张图、一套表”共享平台以及全县林地更新管理系统[2]。同时,为后续业务应用的展开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在全县林地更新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森林资源与各类专题业务应用的相关要求,逐步搭建工程造林、林木采伐、使用林地管理、森林抚育、检查验收等业务应用系统,并通过森林资源调查与管理系统构建及各类业务应用系统间的更新渠道,将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及时更新、沉淀到全县森林资源数据库,真正实现林地“一个库、一张图、一套表”数据管理,为全县林地资源“一个库、一张图、一套表”共享平台提供实时数据支撑,共同完成全县林地资源统一管理及监测。

4 讨论

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就是为林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与发展服务,该应用系统的成功开发是基于朝阳县林业生产现状及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研制的。

朝阳县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适时地对全县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准确、及时有效的管理,实时掌握全县各行政区域内林地资源基本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并能及时更新,为科学制定各项工程造林、林木采伐、森林抚育、使用林地设计,检查验收等各项工程计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偶尔也会出现用户要求与应用技术不到位的情况,希望在今后的实际应用工程中不断完善,进一步增强该系统的功能,为林业生产经营、科学决策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方陆明,唐丽华,徐爱俊.县级林业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研究与应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3):249-254.

[2]陈义彬.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北京林业大学,2005.

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维护和管理探讨 第7篇

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系统

1计算机软件概述

计算机软件(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片、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及建立逻辑关系等处理措施。在一般情况下,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其中系统软件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维护、管理、开发和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并为客户提供方便的操作画面,同时,也要为应用软件的编制提供资源环境,系统软件主要包含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和处理及管理数据库系统等,其中整个系统的操作核心是操作系统,负责计算机全部软件的管理和、分配及调节。它连接了计算机与用户。程序设计是编程人员最常使用的软件,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用于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是计算机软件系统中重要的软件,因为数据量系统为应用软件提供了各类信息支持。与此同时,应用软件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某些领域的具体问题,由于其应用广泛,所以应用软件的种类也比较繁多(1)。

2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初期阶段,始于上世纪40年代,在此阶段中,计算机开发依据的是低级语言和技术,其效率很低,在很多领域具有局限性。二是发展阶段,随着技术发展,各类软件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具有针对性的软件也相继出现。三是成熟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计算机软件规模应用不断增大,各类软件开发已成为首要任务,随之而形成的软件工程在不断的推广中已经获得巨大进步,很多软件已经逐步形成自动化、智能化、开发化(2)。

计算机软件系统常出现的故障

在计算机软件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质、用途和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所以产生的故障导致的后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故障对产生的影响小,可以忽略。而有些故障却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这类故障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允许出现的。通常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维护人员对这些故障进行分类,这样便于维护人员制定相关的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一般情况下,将其可以分为:一是费用损失状况,很据造成费用的损失多少来判断故障的复杂程度。二是服务功能缺失。

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维护和管理方法

1计算机软件的维护技术

根据计算机的运行状况和运行中出现故障的特点,对于在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维护技术主要有:一是改正性维护,改正性维护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某一阶段进行测试能够检查出其中的错误,而这些错误会带到运行中,使得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故障,针对这些错误进行纠正修改,从相关数据表明,有20%的维护技术属于改正性维护。二是适应性维护,随着计算机快速发展,各类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维护的方法。三是完善性维护,指软件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对软件的修改。四是预防性维护,为了增强软件的可靠性,早软件运行前进行的维护方法。

2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的管理办法

对于计算机的管理办法有很多,例如:(1)采用具有网络保护的硬盘保护数据的传输与应用。对所有安装软件的计算机作为发射端,其它计算机作为接受端,同时,这些软件都不能安装其它软件,从而发射端的数据能够完整有效的将数据发射到接受端计算机中,当数据完成后,硬盘上的保护卡会对数据进行自动保护,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应大力采取使用。(2)利用Ghost软件对数据进行备份。Ghost软件是面向通用型软件传输的一种软件,通过该软件对硬盘的备份,不仅能够实现系统的安装和恢复,还能利于管理和维护。这种方法常用于没有局域网的计算机中进行软件的维护和管理。

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对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的维护和管理,不仅有利于保障安全信息,而且还能有利于计算机的优势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有利的一面,所以,加强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的维护与管理师必要的,从而达到规范标准,提高计算机信息效率。

注释

1高月秋,浅谈计算机的维护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

用户信息管理软件设计 第8篇

1 管理员登录

以管理员的身份登录进入后台管理软件,其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登录进入软件以后,即可对所有相关用户的信息进行查询以及修改等。相关登录代码如下:

2 用户相关信息的添加、修改

管理员登录进入后台软件以后,就可以对所有用户的信息进行相关的修改了,普通用户进入登录界面后只能对自身的信息进行修改,对其他用户只能进行查看,两者对比图如图2,图3所示。

其中“添加信息”、“用户修改”等按钮执行完以后,即可把用户新的信息录入数据库,其按钮相关代码如下:

3 用户信息的查询、在线状态显示

登录用户相关信息添加完以后,管理员或普通用户就可以登录软件进行查看,其查看界面如图4所示。

显示的用户相关信息都是通过调用添加至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而呈现给登录用户,以供登录用户随时进行核对、修改。登录用户还可以进行用户状态是否在线查看,此功能让管理员随时掌握登录用户的在线状态以及登录时间等,随时掌握登录用户的动态信息。其用户状态显示界面如图5所示。

4 结语

用户信息管理软件采用C/S模式,通过Microsoft Visua C#2010编程平台,易于数据管理的SQL2005数据库,此软件在实际应用当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大方便了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相关信息的添加、查询、校对、修改等,使登录用户随时了解自己的相关信息和办公状态,以及让管理员随时掌握其他用户对Web办公系统的关注度以及使用情况。

摘要:在一个多用户登录的Web页面办公系统中,后台软件对登录用户以及用户的一些重要资料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数据库录入,可以保证前台Web系统的安全性能,以及实现对用户的智能管理和显示用户的在线状态等。

关键词:数据库录入,后台软件,智能管理,Web系统,在线状态

参考文献

[1](美)姚杜朗.C#高级编程.李敏波,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德)侯姆,克鲁克,斯普达.C#软件项目开发全程剖析.薛兴涛,袁勤勇,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第9篇

1 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设计

1.1 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框架

管理软件至始至终都由一个软件平台实施管理和监督, 管理软件中各项因素的使用就是为了满足软件平台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公司一般启用ASP办公环境信息化管理软件。ASP办公环境信息化管理软件进行设计与研发是以JACA语言为基础, 并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管理工作, 主要应用插件技术科学构建一个ASP管理平台, 这个管理平台的建立可以实现对企业内部数据管理、工作流、系统管理和监控。基于ASP办公环境信息化管理软件平台的建立, 主要是由客户端的浏览器以及Web浏览器组成的, 软件管理的系统主要是采用B/S构架, 其中包括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分布是持久层、管理环境勘察层和实现管理层。客户端访问ASP文件的时候首先要通过Internet进行访问, 并由客户的计算机软件装备将任务传达给Web浏览器, 在传达的过程中任务逐渐的转化成为HIPP请求, 最后在Web执行ASP代码的工作请求, 后发送到客户端的浏览器中, 由客户浏览器呈现请求, 以便于完成管理任务的传达。企业的管理软件系统其中下达着六个功能, 这几个功能都是由一般用户、设备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来系统执行的。由一般用户执行查询设备信息、下载设备表格以及高级搜索的功能, 其次设备的管理员将执行查询设备信息、下中设备表格、高级搜索、管理设备数据和导入导出数据着几个选项进行统一的维护, 最后由系统的管理员进行权限上的管理。这样对管理软件工作进行明确的划分有利于管理软件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进行。

1.2 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运行模式

ASP办公环境信息化管理软件一般都有自己的管理运行模式, 首先是启动项目, 然后对管理项和基线时机进行识别, 其次是设计管理软件管理的相关计划和实施计划建立配置库, 并将软件的基础版本进行变更、审查和统计, 最后记录维护配置管理, 并跟踪相关的配置促进报告的生成, 最后备份配置库里的相关资料。

ASP办公环境信息化管理软件还可控制自己的版本。版本控制是ASP办公环境信息化管理软件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版本控制最终是实现在满足软件规章制度规定的情况下, 包括所有的管理范围。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降低版本丢失和版本混合情况的出现, 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管理软件还可以控制变更。管理软件可以有效的结合市场发展需要及时变更自身相关的管理软件, 并以所有元素的正常工作状态为前提, 有效调节软件生存周期, 从而保证软件平台所生产的产品质量。

2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实现方案

企业信息化的管理软件主页面的设计, 主要采用MFC App Wizard的单文档界面,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主菜单上将所要执行的命令, 通过计算机进行传递, 扫描, 最后将管理信息充分的在主页面上进行显示。在管理软件的系统中, 所有显示菜单下应该配置相应的菜单项, 将菜单的各个功能充分的显示出来, 尤其要确定菜单下显示路由器的总体运行结果, 显示路由器表运行的结构图, 将欲显示的对象是充分的显示出来, 显示的对象主要包括MIB-II中ip组ip Route Table表的四个列对象, 通过使用CSnmp类来实现SNMP的相关操作, 并通过发送GETNEXT报文来实现对表格变量的遍历。

企业使用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对整个企业网络端口流量情况进行监测, 其中主要的采集对象是MIB-II中Interfaces组中的if I-n Octets对象和if Out Octets对象, 将所有的计数器进行累加, 得到端口流量的总字节数, 并将所有的数据流量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中, 通过Input=Δif In Octets/m_time进行计算, 得到实际的流量变化情况。并通过使用CSnmp用函数的方式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进行操作, 通过Draw Axis函数绘制坐标轴, 将企业管理信息接收到固定的文件中, 对相关的流量进行操作, 在接收到Trap时, 企业的管理软件系统程序将会弹出一个告警窗口, 表明已经接收到相关的管理命令。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以便于实现企业对所有部门进行管理工作。

3 结论

综上所述, 经济的发展决定科技的进步, 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成熟, 基于企业管理软件系统, 在各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企业的管理软件在SNMP协议与Windows下总结Win SNMP的基本编程模式, 以便于实现企业的管理。由此来看, 信息化对于企业管理机制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与此同时, 还能推动企业管理软件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引领企业管理机制走向国际化、科学化的道路,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鸿.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16) :79.

[2]刘菁, 轩萱.基于ASP办公环境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6) :17.

检测管理信息化软件 第10篇

1.1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对我们工作的管理方式以及手段有极大地更新。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 实现网络技术监理、管理现代化, 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以有效满足当前高标准建设要求。

1.2 现代市场发展之需求。

近些年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展的趋势, 也使得我们的管理模式, 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改变、向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利用网络平台推进建设工程发展的必然以及根本。

1.3 行业发展的必然。

建设工程项目一般说都比较分散, 管理人员也比较分散, 管理的跨度以及难道比较大, 难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监管, 同时监理行业间的信息难以及时共享, 协同工作比较困难;在进行工作时, 记录不及时, 给查找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在采取人工收集方式对工费进行积累时, 很可能会丢失很多的数据信息;管理机构很难实现对下级员工的实时监管, 迫切需要实施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

1.4 公司发展客观要求。

从实践来看, 传统信息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公司发展规模以及人员管理, 数据的利用比较低, 同时, 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的共享度也是非常低的, 因此, 现代化的公司管理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 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公司和现场监督管理。

二、信息化软件研发

(1) 在当前的形势下, 加强信息化软件研发,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监理活动, 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水平, 明确监理人员的工作责任; (2) 能够使得信息渠道变的畅通, 强化远程协同管理; (3) 加强工作资料积累, 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高效的实时监控与指导, 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建设项目成本和风险,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研发信息化软件时, 一定要事先选择一些较为成熟建模工具, 比如Justep X5Studio就是比较好的架构体系。在此过程中, 应当利用先进的数据库访问模式, 以便于数据访问、实现异地浏览和信息数据的有效采集等等。

三、工作模块的重点展示

3.1 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

系统要能够明确地给出机构的工作岗位, 同时对岗位进行分配, 对其系统操作进行授权设置。在此过程中, 人员分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即人员所属部门、工作起止时间有机工作是主要还是临时。同时, 还应当包括人员安排上的具体事项。公司的所有监理人员分工、岗位安排以及人员情况等, 都应当列入到迅速浏览列表之中, 能够逐个的详细查询和管理。

3.2 GPS定位。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定位管理, 主要是由手持终端、服务后台共同组成的, 尤其是手持终端主要由GPS定位系统加GSM网络组成, 可以第一时间将施工现场的所有信息状况和相关数据上传至后台系统中去。

3.3 试验管理。

监理的试验工作是监理在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以及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网络工程的现状, 我们必须要对监理试验工作全面规范和标准化管理。对于监理项目管理系统而言, 其主要是指监理试验中的各项工作, 比如试验设备台账、设备标定、工作人员配备和试验室设立与分工等, 同时还包括实验室验收、搅拌站预制场检查验收、原材料半成品供应商考察、半成品进场审查、试验计划、配合比审批、砂浆开盘前的全面检查、监理平行与见证试验以及残次试验项的有效处理和监理工作期报等。从实践来看, 上述试验表单能够统一标准及要求, 同时, 还能够获得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国家规范的要求。

我们能够通过监理试验的计划、材料进场以及施工单位的自检情况进行平行试验, 并对样品取样与见证流程予以监管, 以确保每组试件都能够有效落实责任。

3.4 检验批质量验收。

检验批是最小的工程质量验收单位, 检验批是一项基础工作, 在现场施工时, 监理人员必须要按照国家规范及时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检验批验收, 严禁监理人员不检, 严格按照标准填写检验批记录表格。

3.5 监理日志。

监理人员每天都要完整地记录现场基本施工情况, 按要求填写监理日志, 同时, 采用计算机技术, 也不再使用手写等传统方式, 还能够及时迅速的把日志上传至系统之中。监理日志应当保存在服务器之中, 这样可以确保查询方便、快捷以及安全稳妥。实践中, 为了能够督促监理人员第一时间规范监理日志, 可设置监控报表, 这样就能够实时对公司的监理人员所作出的监理日记予以有效的统计和查询。

3.6 旁站记录。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 尤其是隐蔽工程、关键位置的施工现场, 均应当设立监理旁站, 它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监理人员要及时的记录旁站记录, 同其他的监理记录一样, 在旁站记录中也设置了一系列的导出、打印、存档以及复制和报表监控等功能。

3.7 问题及处理中心。

在施工中, 难免会遇到各种施工问题, 比如质量、安全等难题。为此, 专门设置问题解决中心和处理工序, 即发现问题、确定整改要求、分派工作以及情况整改与复查。实践中, 可将所发现的一系列问题分作几个等级, 即一般、严重以及重大, 公司与业主单位可对实践中存在着的问题解决进展状况进行跟踪监控, 及时做出指导。

结语

该软件目前来说, 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网络限制以及国家规范的不断更新等等, 随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也在不断进行更新, 使得该系统软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监理工作, 对于项目的管理能够提供积极的意义。

摘要:在现在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之下, 互联网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难题, 我们开发了信息化的管理软件来对监理的项目工程来进行管理工作, 将监理公司、监理的项目以及所有的监理人员都联系在一起, 协同展开工作, 使得工作变得规范以及标准起来。

关键词:监理项目,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发

参考文献

[1]陈强.浅谈监理项目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高新技术) , 2011 (19) :2-3.

检测管理信息化软件 第11篇

【关键词】药品检测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分析

随着我国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用药安全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快速有效的促进我国药品检测行业的发展。

一、实验室信息系统概述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内容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LIMS,主要指利用计算机对于各种实验室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分析的软件与硬件系统。对于实验室而言,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多如牛毛,进行维护管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成效较低。而利用计算机系统软件,能够科学、合理、快捷地进行实验室各项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将所有实验室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储存、分析,是一项全方位的信息管理系统。

2.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药品检测行业的应用特点

(1)对LIMS的稳定性要求高

药品检验主要是为了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而LMIS是药品检测的主要应用程序,主导整个药品检测的结果分析、整理过程。因此,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与可用性,才能准时地进行药品检测报告的分析、整理。

(2)对LIMS的严密性要求高

目前进行药品检测的种类很多,而每种药品检测的工作流程、信息表、试验报告等都具有自身的要求。同时还会遇到一些分包、延期,药品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对药品检测仪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样纷繁复杂的药品检测过程,需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高度的严密逻辑性,才能保证药品检测流程严密,减少试验结果出错的机率。

(3)对LIMS的灵活简便性要求高

药品检测一般是根据客户要求而进行的品质、数量等检测,因此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活性,用于满足不同药品检测的客户需求。同时药品检测对于不同药品的操作方法也不同,工作量较大,就要求LIMS系统必须简便,操作简单。例如:在广东的药品检测所中,为了应对大量的药品检测实验数据信息,在LIMS系统中开发了天平数据采集界面,保证多批次的药品称量同时进行,有条不紊,充分实现了LIMS系统的简便性[2]。

二、药品检测行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为了有效地提高药品检测的效率,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必要的。这首先必须设计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通常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并配置相应的网络环境,才能正式建立。同时根据药品检测的具体业务,还要设计出整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基础层、接口层和应用层。

系统管理的设计,主要是维护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部分,它能够对整个系统数据信息进行维护管理,适时地增加了LIMS的灵活、扩展性。同时它也可以通过工作人员的日常简单维护,增加权限设置和二次系统维护开发,尽力扩展LIMS系统的新功能,实现系统效率最大化。其中最主要的6部分模块为:用户管理模块、角色管理模块、程序维护模块、数据修改管理模块、报告报表管理模块、系统接口管理模块。而资源、客户、质量、静态管理共同构成了基础应用部分,实现了所有业务的基本元素。

2.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在完成药品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后,就必须努力要其功能实现,才能真正地应用于药品检测过程中。实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业务应用是最主要的部分,而在所有业务功能模块中,检验业务又是核心部分。检验业务主要通过计算机窗体界面设计、后台代码以及窗体加载数据调用等来实现。其中窗体界面设计能够实现功能操作的模块整合,大大地节约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成本,提高后期维护效率。

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以及其基础应用功能的实现,都必须按照其所包含的功能模块,通过信息代码编程等过程,一步一步慢慢的实现。包括整个功能界面的设计、代码的编写、参数的传递等都是功能最终实现的步骤,它们所有功能的实现,最终构成了整个药品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是对药品检测行业各项数据信息的分析、整理、存储和应用,有效的保证了我国药品检测的安全稳定性。

三、结语

通过对药品检测行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实现,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药品安全的检测把关,提高了药品用户对药品安全的信心,有利地促进了我国药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伟强.LIMS仪器接口技术研究[J].北京: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2):4-5,9.

[2]林伟强.广东省药品检验所LIMS应用[J].广东:今日药学,2008,18(4):88-90.

[3]张磊.药品检测行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25-26.

[4]张秋菊,高爱根,杨晓靖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促进实验室认证认可[J].北京: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2(2):37-38,46.

检测管理信息化软件 第12篇

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的日趋紧张和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 能源成本在企业成本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这也使得企业管理者和 生产者不 得不从降 低企业经 营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角度出发, 努力加强企业能源管理的力度。能源管理系统 (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EMS) 是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管控一体化”的思想, 是目前能源管理领域最基本的理论 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能源系统分散的数据采集和控制、集中的管理调度和能源供需平衡以及能源预测分析, 以实现生产实绩数据采集、生产监控、生产报表和生产预测, 为生产全过程较好地实现节能、降耗和环保的目标创造条件。即对生产能源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 处理, 以实现对能源设备、能源实绩、能源平衡、能源预测等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功能, 达到企业节能增效的目的。建设企业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能降低产品综合能源消耗, 降低能源生产和供应消耗, 提高能源动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减少人力成本, 提高能源管理效率和质量, 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本文针对钢铁企业的能耗特点, 运用“管控一体化”思想,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设计出一套能源管理系统, 将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降低企业的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构建

a) 系统需求分析

为了提高钢铁企业的能源利用率, 必须设计一套适合钢铁企业能源数据的现场采集、传输、控制和存储的系统。能源调度人员和专业能源管理人员能实时掌握系统的状态, 将企业的能源数据采集进入系统, 起到数据监视、联动报警、数据分析、数据计算、数据统计等作用。完善能源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功能, 使能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总的来说就是: “能源数据采集─过程监控─在线管理和分析”, 利用ERP (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信息化平台实现对钢铁企业的整体部署, 达到协调、监控以及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整体要求。

b) 能源管理系统结构

能源管理系统主要的服务对象为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到的水、电、气、风、油等各种能源介质。对钢铁企业, 能源管理系统由电力分系统、动力分系统、给排水系统和环保监测分系统组成。其中, 动力分系统又分为煤气子系统、蒸汽子系统和氧、氮、氩子系统。通过对产能设备和用能设备的实时监控, 确保生产用能的稳定供应, 并通过集中管理和自动化操作, 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能源管理效率, 并及时发现能源系统故障, 加快故障处理速度, 使能源系统更安全地运行[1]。其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c) 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目标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监视与远程控制功能; 二是管理功能。监视与远程控制功能主要包括: 能源介质过程数据监视、能源设备及主要工序运转状态监视、能源设备远程控制、大屏幕显示; 管理功能主要是能源管理, 包括能源计划编制、能源实绩管理及质量管理、能 源运行支 持与调度、能 源设备管 理等[2]。其主要应用功能如图2所示。钢铁企业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其本质是为了实现管理流程的优化, 达到以下目标:

1) 完善能源信息的采集、控制。

2) 减少能源管理环节, 优化能源管理流程。

3) 减少能源系统运行管理成本。

4) 加快能源系统故障和异常处理的能力。

5) 通过优化能源调度和平衡指挥系统, 达到节能增效。

6) 为进一步对能源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加工和处理提供条件。

上述功能都是传统能源管理模式所无法实现的, 正是因为其独有的功能, 造就了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当之无愧地担当企业能源管理的心脏作用, 能有效地实施对全厂能源系统的集中监控、实时调整和有效管理。

总之, 能源管理系统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企业的管理, 使能源的利用率最大化、能源动力设备使用合理化、提高劳动效率, 保证全厂生产计划的完成、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2 能源管理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

一般而言, 数据库只是系统的后端, 它并不是直接面对用户的, 如果用户想把数据库中的数据项显示出来, 就必须通过能够操作数据库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即数据库前端。

数据库是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相关信息的集合。它是将一些相关的数据表织在一起, 并在各个表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 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根据需要数据库具备以下特点:

1) 特定的存储结构, 以保证有效地管理数据;

2) 数据之间的关联和约束, 保证数据的正确和一致性、完整性;

3) 底层的存储和前端的逻辑表现形式相互独立[3]。

本文采用的Visual Basic 6.0进行能源管理数据库的开发, 该应用程序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 用户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数据库进行相应的操作。图3是基于VB的钢铁企业能源管理数据库系统主界面。

根据需求分析, 数据库系统的主界面主要分为五大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能源信息管理模块、能源汇总统计模块、系统维护模块、系统帮助模块, 如图4所示。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用户的增加、删除, 以及用户信息和密码的修改等, 重点是加强数据库的安全性能和用户权限管理以及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压缩、修复等日常管理维护工作;能源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满足用户对能源数据录入、查询、修改、删除、打印等基本数据库的操作; 能源汇总统计模块主要功能是按照能源介质的使用、车间使用的能源、使用日期对原始能源数据进行各月或者各季度累计以及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相应的计算得出结果; 系统维护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备份数据库和数据库的恢复, 重点是加强数据的保护, 避免数据库的损坏; 系统帮助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系统的使用说明。其中关键的系统设计部分是能源信息管理模块和能源汇总统计模块, 可以作为能源管理的决策分析单元。

3 结语

从现代企业信息化角度看, 不少企业有着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和ERP系统, 而能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却相当落后, 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极不相称。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与能源结合、能源与管理结合、能源管理与生产管理结合。企业节能实施信息化能源管理是实现长效节能必备手段。

信息化能源管理既可以通过提升能源管理水平来实现节能, 还可以使技术节能的成果得以保证并且促进企业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能源使用管理, 促进能源管理制度化和节能信息化, 是企业节能降耗实现长效节能的有效机制[4]。

摘要:钢铁企业是典型的高能耗企业, 其能耗占全国总能耗很大部分, 钢铁企业能源的合理利用极为关键, 因此, 钢铁企业在节能减排中显得尤为重要, 能源管理系统恰好可以提高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主要介绍了能源管理系统、系统需求分析、系统结构、功能、目标以及软件开发。

关键词:钢铁企业,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软件开发

参考文献

[1]郑忠, 陈开.钢铁能源管理系统与流程网络系统[J].全国能源与热工2010学术年会:226-231.

[2]任长春.鞍钢能源管理系统及应用[J].冶金自动化, 2011, 35 (1) :16-22.

[3]黄冬梅, 王爱继, 陈庆海.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案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外保温系统选择下一篇:温度测试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