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思考范文

2024-05-08

审计思考范文(精选12篇)

审计思考 第1篇

一、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意义

地方政府寄希望于审计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服务,以促进发展、科学决策、规范管理。针对这一需要,地方审计机关需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就无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也就不能快速反应和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治理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且新形势下,被审计单位呈现多样化,其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财务核算形式多样化和经济违法违规手段日趋隐蔽。同时,传统的审计方法已不适应审计任务的需要,必须大力推进审计方式创新,特别是绩效审计、生态审计、联网审计等,不仅需要在审计方式上勇于创新,而且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承担重任,要实现上述目标,亟需一批具备职业化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不足

地方审计机关目前普遍面临人少事多的问题,新形势发展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审计人员要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但地方大部分审计人员只是偏重财务方面的知识。既懂财务审计,再掌握财政、金融、投资、绩效等现代审计所需专业知识和宏观管理知识,又有良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计算机应用和外语运用能力的审计人员很少。地方审计队伍年龄结构也不合理,中老年审计人员比例偏高,年轻人员严重短缺,“青黄不接”的局面比较严重。

(二)体制不顺

地方审计机关内部,公务员管理体制优先于审计职业化管理手段,阻碍了审计职业化发展的步伐。如审计人员的准入上,通常是按照普通公务员的选人用人标准,在考核上也是对公务员应具备的普遍性素质和能力进行考核。职务晋升上,受到公务员行政职务晋升和职数限定的严格约束,优秀的审计业务人员不一定能得到职务晋升,影响其工作积极性。日常管理上,通用的公务员管理办法在职业准入、工作程序、纪律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等方面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专业化要求,如果管理监督不严,就会产生执法不公甚至“以审谋私”,带来“负面清单”的影响和后果。

(三)环境不优

地方审计人员在长期的行政体制约束下,难以保障独立的职业地位,完全依附于国家审计机关而存在,发展自身职业能力的动能严重不足。部分审计人员对自身的职业地位存在较大的认识偏差,将公务员的地位视为铁饭碗,未能深刻认识和把握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明显不强。在外界对于审计人员的评价方面,尽管国家审计人员具备行政监督的某些优越性,但社会对其职业地位的公认程度不高,且对审计职业能力没有统一的评价和认定标准,外部激励动能也明显不足,难以吸引精英人才从事审计工作,难以为国家审计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资源保障。

三、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职业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多渠道充实审计人才队伍,建全完善职业准入和后续培训制度,保障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准

把公务员招录作为主渠道。地方审计机关要积极与组织人事部门协调,按照审计事业发展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招录一批会计审计类、计算机类、工程类、法律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保证基层审计机关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强化后续培训。针对目前我国审计队伍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终身审计职业培训体系,活化“存量”。应尽量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审计人员参加职称考试和学历教育,通过专业实用性培训,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理论、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水平,使之始终能适应现代审计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变革审计人员的行政管理方式,解决审计人才职业晋升同现有公务员管理体制的矛盾。对地方审计机关人员的岗位实行分类设置。一是对于行政领导职务,可设置为正职领导、副职领导、总审计师、处长、副处长五类;二是对于大量的审计职业人员,实行等级设置,可分为首席审计师、主任审计师、高级审计师、审计师和助理审计师,每个等级又可以根据工作年限、业务能力、业务实绩等因素,细分为若干等级,并明确享受相对应的行政级别待遇。三是设置少量的综合服务保障类岗位,可以由人事部门按照综合类公务员进行管理。

(三)改善审计的内外部环境

目前,全国审计机关已经着手推进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有望在提高审计机关独立性上走出更大的步伐,一是在审计机关行政领导的选用上,采取由上级审计机关提名、本级人大任免各级审计机关正职行政领导的办法,相应地,副职领导、总审计师、主任审计师等,由审计机关的正职领导提名,报请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免,中层正副职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下人员,由审计机关的正职领导任免。同时在社会上营造审计的职业化意识形态,提高社会对于审计职业的认识,了解审计工作的意义和状态,提高审计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成就感,增强审计职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也增强社会监督,限制审计人员滥用权力,帮助审计人员建立起一种负责、公正的职业意识,真正发挥宪法赋予审计的光荣使命。

四、结语

审计思考 第2篇

审计,古时是以勾考账簿和考核官吏经济方面的治绩为主;审计,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审计机关,实行了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的制度;审计,进入中国经济大发展阶段,于1994年颁布实施《审计法》……时代在变革,审计也在变革;时代在发展,审计更在发展—实践证明只有顺融于时代之涌流,才能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即:‚只有把审计臵于恰当的位臵上,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宰夫(官职名)‛源于西周最早的审计人,‚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宰夫‛这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恰恰证明 ‚任何主流意识的产生人必先行其步,人的思想必先行其变‛之礼,先进的思想文化必始于人类在发展社会中的求变。因此要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审计人必先融于时代之涌流,审计人必先把自己思想臵于恰当的位臵……

今朝之审计人,选择了审计则选择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必需将忠诚一词臵入心底,此忠诚不仅仅是为人处事的诚信、热忱,而更多的是对法律的信仰、对职业的敬仰、对事实的追求、对人民的深情、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因为它彰显着审计人应有的职业品格,蕴含着审计人特有的价值取向。

今朝之审计人,选择了审计则选择了刚直和坚毅。因为只有拥有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拳拳之心,拥有刚直不阿、不徇私情、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品格,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

今朝之审计人,选择了审计则选择对知识的不断求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自身的高素质,就没有审计的高质量,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就无法洞察秋毫。正所谓‚基础在账里,功夫在账外‛。所以,要以‚路漫漫‛而‚求索‛不止的执着,以‚积跬步,汇小流‛的豪情而自警、自砺,提高素养,增长才干,最终‚至千里,成江海‛。

今朝之审计人,选择了审计则选择今生的艰苦和清贫。然,在艰苦和清贫中,却要坚守一方经济运行的规范和健康,捍卫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尊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比部‛源于隋、唐时期我国最早的审计机构。又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职(宰夫)到机构的演变,恰恰证明‚审计‛的时代特征性。因此要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必须不断完善和改进审计的体制、机制,即为审计的与时俱进的本质……

谈及新时期的审计,笔者也认为审计模式应得到合适的转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审计事业的深入发展,日益丰富的审计实践对搞好审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应该不难看

出,现行的行政模式审计的独立性还有不足之处,它具有较浓厚的内部监督色彩,因此,从长远角度分析,审计由行政模式转为立法模式势在必行。但是,建立立法型国家审计模式需要具备几个前提:一是有一个强势的立法机关、权力机构;二是保证审计最高行政长官的任免不受来自外力的干涉;三是保证审计人员和业务经费由立法机关单列等。这几个前提,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同时,从审计为政府服务所发挥的作用看,审计目前仍承担了大量的政府交办任务,审计作为行政执法的一个部门仍起着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审计隶属于政府,在现阶段仍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因此,审计模式的转变尚且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目前,审计只能在现有模式下,既服务于政府,又服务于人大,发挥其双重作用。这也是审计模式处于转型社会而呈现出的过渡性的特点。当审计模式转变为立法型时,审计的行政执法作用将自然消失,只是向人大报告审计结果,由人大对各政府部门进行质询,审计监督就呈现出一种间接的态势。审计尽管失去了行政权力,但审计结果不仅要向人大报告,而且要向公众公开,它对行政权力的制衡大大增强,即有利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和公民个人监督作用,也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建立,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立。审计机关的行政体系结构也应得到合理化改进。当前审计署力量较分散,当地方审计机关与地方政府利益不一致时,多导致审计监督效力降低,笔者也认为审计机关应全部收归审计署直管,审计署直接对国务院负责,实现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各级政府的有效监督。

再述:‚只有把审计臵于‘恰当’的位臵上,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坚信,当代审计人必将会走出一条具有共和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之路。

审计思考 第3篇

关键词:审计调查 存在的问题 建议与对策

一、专项审计调查的特点与作用

(一)专项审计调查体现着科学审计的内涵

专项审计调查是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最有效的审计实施方式,体现了科学审计的内涵。李金华审计长曾指出专项审计调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当前审计工作一些突出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效益审计的一种有效形式。一方面通过专项审计调查体现了审计援盖面要求,扩大了审计影响,能够从面上及时了解和掌握行政事业目标预定与实现的总体概况。同时借助于个别重点部位和少数重点事项的调查解剖,能夠及时发现突出问题防止监督缺位,避免审计滞后。发现重点疑难问题,专门立项,实施审计,这样,调查与审计有机衔接。

(二)专项审计调查契合效益审计要求

专项审计调查方法灵活,程序简便,有利于审计资源经济节约,优化使用。通过专项审计调查,快捷有效地取得公共目标情况的资料,评估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与管理质量,并可灵活依法实施重点检查从而经济有效地发现带有一些共性、倾向性问题获得公共目标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的结论或建议并在如何完善监管上形成一整套的制度办法促进公共管理水平提高。在审计资源有限性瓶颈约束下,专项审计调查使社会对审计需求的满足程度达到最大化,审计效应大。审计效益高。

(三)专项审计调查便于协调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专项审计调查将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关系协调起来实现微观监督与宏观服务的并重和一致。借助于与各有关调查单位管理层的充分沟通协调,实现审计目标与管理目标的衔接。以专项审计调查的形式,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合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与落实宏观调控措施、推动深化改革、完善法律法规结合。在专项审计调查中通过揭示管理和效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政策、法规的层面加强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发挥了微观监督和宏观服务的审计作用。

(四)专项审计调查有利于和谐审计

专项审计调查便于调整各方利益,促进行政事业部门法定目标和法定利益的衔接。一是专项审计调查具有温和无偏见的天然内涵,比较容易被各方面接受容易得到被调查各方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取得真实可靠的调查材料。二是由于调查在面上进行,比较易于审计结果的平衡把握。通过调查过程中的重点检查,则发现管理缺陷、潜在隐患和深层次矛盾并侧重于分析研究提出调查意见和建议能够令人信服,更有利于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功能。

二、基层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模式的影响,对专项审计调查认识不足

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以真实、合规、合法为其特点,受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惯性思维的影响,审计人员对专项审计调查认识没有全面到位,思想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在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时还无法脱离日常审计的微观视角,不能从宏观上提出一些涉及体制和机制上的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把握事项全貌或者不能抓住问题要害,不善于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从而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也就无法提高调查报告的利用水平,更谈不上为政府领导层宏观决策服务。

(二)调查切入点和突破口不准确

受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等特点的影响,基层审计机关在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时常常忽视审前调查,存在项目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都未确定的情况下就盲目实施的情况。或在同步调查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了调查重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深刻理解方案的要求,理定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盲目的开始调查,最终使得报告内容较为空洞。

(三)不重视审计报告提炼工作

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是专项审计调查成果的最终体现,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调查成效,但基层审计机关存在部分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挖掘不深,提炼不够,分析不透,不能站在宏观层面对查出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的问题,导致提出的审计建议不够成熟。

(四)人员任务矛盾突出

1.人力资源不足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审计人员大部分精力用于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及上级同步项目审计。审计人员无法安排更多时间精力用于对专项审计调查项目进行更深入挖掘,对专项审计调查疲于应付,导致审计成效不明显。

2.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基层审计人员长期主要从事财政财务审计及经济责仟审计,绝人多数是熟悉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同时具备财务、法律、工程造价、经济评估、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审计人员的配置呈现出知识结构单一等特点。而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审计人员培训较少且覆盖面不广,审计人员无法顺利实现转型,已成为制约基层审计机关做好专项审计调查工作的关键因素。

三、建议与对策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在专项审计调查中应避免以单纯“查错纠弊和追缴罚没”为目标的财务收支审计理念,树立以绩效审计为主的审计理念,实现五个转变:从面向被审计单位的行政执法型审计,向面向成果使用者的服务型审计转变;从以查处问题为目标的审计,向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等宏观层而问题的建设性审计转变;从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向关注制度效率、政府管理效能、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用转变;从追求项目数量、查处问题金额的微观数量型审计,向以结果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效性审计转变;从传统审计管理模式,向有利于绩效审计发展的现代审计管理模式转变。

(下转第106页)

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思考 第4篇

一、审计动因的创新

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有很多代表性的观点, 如代理论、受托经济责任论、信息论、保险论、冲突论和信号论等, 以代理论、信号论举例说明, 为了促进委托人和代理人实现利益最大化, 对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要进行审计;而信号论是指在激烈的资本市场竞争中, 企业通过审计向市场传达信号, 表清自身的及经济状况从而实现融资的需要。经济审计责任的发展促进了审计动因的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干部管理制度完善、权利运行监控、防腐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并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民主政治观也成为当代中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动因, 并成为时代发展赋予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神圣使命, 可以说通过政府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 有效掌握领导干部责任的履行情况和责任的运行状况, 才能保证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审计关系人的创新

审计委托关系包括审计人员、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三方主体, 一般来讲审计委托人是资源或财产的所有者, 被审计人是资源或财产的经管人, 而审计人员则是为了确认和解除资源或财产所有者与资源或财产经管人之间经济责任受托关系的独立的第三方主体。而在经济责任神中, 审计关系人的范围和性质则有了很大的变化, 像审计委托人不仅包括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公共财产或资源所有者、出资人责任) 、人民政府以及政府部门等等, 像党委部门工作性质涉及干部管理的也属于委托人的范畴。而被审计人范畴也涵盖了承担公共受托责任的领导干部, 和承担公共受托责任的特定行为组织, 还有根据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 一些负有间接公共受托责任的领导干部也需要通过审计从而确认和解除其公共受托责任。可以说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涵盖的范围之广、性质之特殊都为审计理论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型的审计关系人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三、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创新

公共受托责任内涵所指的是受托经营管理公共财产的机构和人员要承担财政管理、项目计划和公共财产经营管理情况汇报的责任, 因此其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就包括两个方面, 分别为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行为责任指的是受托机构和人员要按照委托人的要求进行经营管理, 承担公共财产的管理责任;报告责任是指受托人要按照委托人要求承担向报其告经营公共财产情况的责任, 而审计人则是依据相关审计内容和指标体系对监控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进行评估。而在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查中除了关于公共财产管理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 如任职单位事业发展状况、经营决策情况、财政收支和资产管理等基本内容, 还拓展到组织的发展责任、国家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及自身的廉洁自律问题, 如审计干部对于有关法律的执行状况, 其廉政勤政方面的具体表现, 审计内容的丰富和执行的严格是普通审计无法比拟的, 可以说对于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其特定工作性质和行为责任要求的拓展, 推动了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创新。

四、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创新

审计理论框架作为审计各要素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结构和机理, 其内容包括审计理论结构和审计运行机制两部分, 互相作用从而服务于审计实务。审计工作只有集合神界理论机构和审计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形成审计系统, 发挥审计功能, 最终实现审计的目标, 审计理论确定了要素间的关系、运行机制决定了审计过程与方式、两者结合成为审计实务开展的基石, 而经济责任审计引入后, 审计理论框架构建就需要创新的思考。

五、审计目标理论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较审计理论目标外, 还涵盖了被审计人需遵循的特定标准, 因此其创新思考在于, 审计目标不仅仅是财产管理的合法性、责任履行的认真负责, 还包括对于国家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领导干部是否推动了事业科学创新发展、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掌控权利的行使情况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或行政要求, 勤政廉政的表现如何, 任职期间的群众风评如何等, 可以说对于其任职期间的财产管理的效益性、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和履职情况的真实性都是审计目标。

本文简述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若干问题, 以探索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对于审计理论的创新有何意义。从四个方面, 审计动因、审计委托关系、公共受托责任内涵和审计理论框架的创新方面谈起, 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审计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 以及两者互相促进对于审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与强化, 可以说不断完善与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审计理论创新对于加强我国的干部管理、健全权力约束, 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为现代审计理论和我国审计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 对于强化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以及国家经济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简述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若干问题, 以探索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对于审计理论的创新有何意义。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海文.谈谈经济责任审计深化发展的几个切入点[J].财政监督, 2009 (12) :37-38.

[2]蔡春, 田秋蓉, 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 2011 (02) :9-12.

林业内部审计思考 第5篇

一、做好财务衔接期间的审计

国有林场由生产经营型转化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型,其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财务衔接问题。在衔接环节上,内部审计应做好如下工作:1应收账款的审计。由于国有林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其销售业务锐减,与客户业务往来逐年减少。对此,审核清理应收账款十分必要,做到早审核、早动手、早清理,以免时间越长,呆死账越多,给林场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2存货的审计。在存货审计中重点对产成品进行核对,首先搞清产成品是否账实相符,如果存在亏库现象,要找出原因,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意见;其次,审核产成品的结转成本真实性,是否存在潜亏问题。3固定资产的审计。该项审计的重点:一是审核固定资产是否账物相符,是否存在资产流失现象;二是分清使用与闲置的界限,为日后确定计提折旧基数做好准备。4应付职工工资的审计。在负债中应付工资是最敏感的项目,如果应付职工工资处理不好,就直接影响着职工的情绪,影响着生产效益,影响着全场的安定。为此,在应付职工工资审计中,首先审核应付职工工资的真实性;其次,分龄级分性质进行统计,对直接影响职工生活水平的基本工资部分想方设法给予解决。5林木资源的审计。在核定林木资源总数基础上,划分天然林与人工林界限,为核定天然林保护工程基数做准备;其次,摸清人工林林分的组成,为人工林抚育提供资料。

二、开展天然林保护经费的审计

天然林保护经费属于专项资金,具有特定的用途。这项审计重点是经费到位及使用情况,是否存在着挤占、截流及挪用现象,如发现有违反使用规定情形,要严肃处理,并建议有关部门扣减该单位下一的投资;其次,审核是否执行了专项资金预决算制度,预算的合理性和决算的真实性;是否执行了专项资金使用前审批制度和使用后报账制度;是否存在超审批范围和超审批金额使用资金及报账的口径是否一致,对违反规定和使用程序的单位严肃处理,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利实施。

三、继续经营收支审计

在经营收支审计中,首先对经营收入的确认进行审核,是否存在着超前和推迟现象;其次,审核确认收入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及完整性。在经营支出中审核支出的真实性及项目核算的合规性。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还需对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进行审核,产成品的成本是否真实、客观,要求符合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

四、重视事业收支审计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事业收支将成为林场的主要业务,做好事业收支审计,为林场把好关十分重要。该项审计首先审核事业收入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是否将按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如果存在问题必须予以纠正。其次,审核收入的确认是否适时以及原始凭证的合规性;事业支出审核实际支出的合法性、真实性及按项目核算的准确性。对有经营活动的林场应正确划分事业支出与经营支出的界限,不得将应列入经营支出的项目列入事业支出,也不得将应列入事业支出的项目列入经营支出。

审计思考 第6篇

近年来,我省基层审计机关通过自主研究、理论研讨交流、协助上级审计机关开展课题攻关等方式,在围绕审计工作中心,服务审计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审计实践的开展。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特别是市、县(区)两级审计机关,在审计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领域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审计学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组织协调作用,审计理论研究人才匮乏,学术研究氛围不浓,论文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不高等。针对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笔者下面就如何进一步挖掘审计科研资源,提高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层次,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提高认识,重视审计理论研究

基层审计机关的领导同志要进一步增强对审计理论研究工作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20多年来,我国的审计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的历程,审计事业发展到今天,每一步都离不开审计理论的指导和支持。我们应该认识到,审计理论研究至少具有五大作用:一是思想先导。在一项工作开展之前,审计理论发挥着舆论先行的作用,它引导人们树立新的认识,实现观念更新。二是总结经验。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实际上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层次去认识,反过来又对以后的实践给予指导。审计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总结审计实践经验,从理论上系统回答审计实践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从而推进审计实践的新发展。三是探索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客观规律,审计理论研究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探索审计工作的规律,发现规律,引导人们掌握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四是解决问题。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审计实践中会不断地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审计理论研究就是要研究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给审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五是培养队伍。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可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审计干部的理性思维能力,养成惯于思考、勤于探讨、善于总结的习惯,这一点对于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具有根本性长期的作用。

二、准确定位,选准着力点

准确定位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作为基层审计机关,论信息,论人才、论物力、论科研条件均无法与审计厅科研所和有关高校的科研单位相比,开展纯理论课题的研究肯定无法站在理论的最前沿,科研成果无法上层次、上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纯理论课题研究就失去意义。同时,时间一长,还会造成审计科研工作与审计机关工作脱节。笔者认为,在目前这种条件下,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必须准确定位于为两个服务,即:第一,为审计机关工作中心、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第二,为审计实践、为审计一线工作服务。把审计科研的立足点放在应用研究上,提高审计科研工作的时效性,加大审计成果的转化力度。当然,个别科研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在搞好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也可整合高校专家、学者等社会研究力量,适度开展理论探索。

三、抓好选题,紧跟形势发展

选好审计理论研究的题目非常重要。选好题目,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形势,始终做到“四个紧扣”:一是紧扣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大环境;二是紧扣省厅的政策方针和本级审计机关的中心工作;三是紧扣审计工作的现状,紧扣审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四是紧扣审计工作的新发展,以及影响和制约审计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方面,课题选择要贴近审计工作实际,具有现实性。课题选择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即围绕审计工作中心、服务于审计工作的大局,选择一些与审计实务工作联系紧密的课题进行研究,以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课题选择要讲求不断创新,具有一定前瞻性。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研究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从中找到富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确立,审计科研课题的选择应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四、整合科研资源,壮大科研力量

我们要利用目前已有的审计学会及中青年审计理论研究会等载体,把审计理论研究的“三支力量”有效地结合起来。“三支力量”指的是审计机关内部的科研人员、审计业务人员特别是审计业务骨干中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员、社会上的研究力量。这三支力量各有各的长处,但是,也各有各的局限性,单靠任何一支力量是无法很好地承担审计理论研究任务的,只有把这三支力量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做到优势互补,呈现出1+1+1大于3的效应。搞好三个结合的方法很多,既可以联合起来组成课题组对重点课题进行联合攻关,又可以把一些与审计业务结合紧的课题交由审计业务骨干去做,也可以请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和指导等等。

五、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搞好调查研究是审计学会组织开展理论研究的基本保证,也是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基本功。搞具体理论研究工

作,离不开调查研究这个基础和关键环节。否则,我们的工作就会脱离实际,事倍功半。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总结审计实践经验方面。审计工作内容丰富,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也有很多方面的经验需要总结和提炼。审计学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审计中心工作,把握重点,同时要征询领导意见,做到有的放矢。当前需要深入调研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二是社会关注、领导关心的一些问题;三是有特色的新鲜经验。唯其如此,才能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审计机关科学制订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提供依据,为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提供鲜活的素材。

六、重视成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利用

利用审计研究,成果,使研究成果转化成指导审计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对审计实践产生推动力,是审计科研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在加强审计理论研究的同时,要加速审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在这个问题上,要做到宣传性与引导性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宣传推广审计科研成果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如利用《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审计文汇》等,加大对审计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增强审计理论宣传的效果;组织开展多形式的研究成果研讨交流活动,增强审计科研成果转化的及时性;探索研讨和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将对审计实践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整训加以宣传推广;及时将具有宏观指导性的研究成果改写成简报、摘要等,提供给领导参考,使研究成果变成领导决策的依据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利用审计科研成果的引导示范。对可以直接用于审计实践的科研成果,要大胆地在审计实践中进行试点,在试点中不断完善。通过典型示范效应,直接将审计科研成果引入实际工作。此外,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取得优秀审计科研成果的人员要及时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形成制度。

审计思考 第7篇

1 开展审计全覆盖的重要意义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审计全覆盖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的明确要求,也是人民的热切期盼;对于“全覆盖”,要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审计全覆盖既是审计机关的一个历史性使命,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努力实现审计全覆盖,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要求,也是依法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的举措。

2 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全覆盖面临的困难

对于广大基层审计机关而言,推进审计全覆盖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2.1 审计观念不适应

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到目前为止尚未正式开展政府投资审计、未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得到党委政府、审计机关的足够重视,没有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的同志站位不够高,视野不够宽,对审计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相当部分仍停留在单纯的“事后查账”、“就账论账”层面;有的同志对审计全覆盖认识不足,有抗拒情绪,为了少完成任务,在工作上存在推诿的现象;有的同志没有以问题为导向去挖掘线索,而是走过场,做表面文章;有的同志缺乏接受培训学习的动力、时间和机会,往往以老经验、老办法来审计,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2.2 审计力量不匹配

审计队伍的素质、结构和能力与审计发展的要求不匹配,尤其基层审计机关亟待提高、充实和加强。基层审计人员长期以来以财务、审计专业为主,审计队伍中缺乏计算机、工程领域的专业性人才,人才的知识结构更新跟不上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年龄方面,基层审计机关人员的平均年龄普遍偏高,后备人才储备不足。某市审计局公务员平均年龄达到43岁,40岁以下的青年干部仅占34%;某区审计局现有公务员16人中,40岁以下仅1人;另一个区审计局现有公务员14人中,40岁以下的仅2人。

2.3 审计技术不先进

审计全覆盖要依托计算机审计技术,但对基层审计机关来说,审计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审计方法的推广应用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一是计算机审计应用手段和方法普遍较为单一,影响了计算机的审计成效。二是数据化审计技能还需加强。开展大数据、云计算等大型项目的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建立有效的数据接口,集中存储海量数据,多终端分布协同计算等技术还未能完全实现,数据的利用效果还未能充分发挥。

2.4 审计成果利用不够

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在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后,缺乏对同类项目、普遍性等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作进一步的分析,并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重复发生的措施,将审计结果深层次转化的渠道和能力相对不足,使得审计成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基层审计机关不重视审计结果公告,有的审计机关甚至全年都不公告审计结果。

3 对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全覆盖的建议

实现审计全覆盖,对基层审计机关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科学统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形成工作合力,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3.1 转变理念,努力适应新常态

虽然审计以财务收支审计起家,但是目前审计的内容、方法、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审计工作有着不同的重点和思路。审计工作要与时俱进,我们要结合地区实际,认真学习领会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将审计署曾经提出的“六个转变”、“七个一体化”落实到审计工作实践中。

3.2 优化配置,整合审计人力资源

当前,审计工作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通过优化配置,缓解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是摆在基层审计机关面前的一道难题。建议采取对内整合、借助外力,上联下动、横向协作的做法,为实现审计全覆盖提供人力资源基础。

一是整合内部资源。横向上,打破业务分工,不再严格按行业归口安排审计项目。在重大审计项目中采用“大兵团作战、多兵种合成”的项目组织与运行方式,由审计机关负责同志或业务骨干担任组长,集中优势力量组成审计组,实施审计。纵向上,省、市、区(县)各级审计机关上下联动,实现科学合理的统一调配,既可缓解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专业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又可增强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起到“以审代培”的作用。

二是培育引进人才。对于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反映的“缺人”问题,一方面,努力营造培养人才的环境和氛围,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除了财务、审计专业,还要大力培养计算机、工程、环境、法律专业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上级、兄弟审计机关引进审计骨干,从相关部门引进计算机、工程、环境、法律专业的人才,迅速起到补短板、强根基的作用。

三是加强对内审的指导。强化内审机构及其队伍的建设,加强对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发挥内部审计在督促本组织本单位遵守法规,落实政策,执行国家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整改审计机关揭示的问题等方面的作用。

四是利用社会审计力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聘请社会力量参与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固定资产投资、资源环境、绩效等审计工作。

3.3 摸清底细,推进数字化审计

要推进审计全覆盖,基础工作就是要摸清审计对象的底细,准确掌握审计的覆盖面。要加强审计对象分类统筹管理,确定不同审计对象的审计频次和组织管理模式,科学地编制中长期审计项目计划和年度计划。

底数摸清后,就要大胆探索科学实施。对重点部门、大额财政资金、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深挖细查,要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深度审、细致审;对其他部门、资金、项目,与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同步进行,依托计算机技术,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分散核实疑点。要逐步建立联网审计系统,构建起“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新型审计模式,以实现对重点行业重要资金的重点监督。要依托审计项目的实施,积累审计数据,结合审计项目探索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审计方式方法的转变,探索“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确定位”的数字化审计方式。

3.4 强化成果利用,提高监督成效

(1)加大查处问题和督促整改的力度。基层审计机关要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密切关注宏观政策落实情况和体制障碍、制度缺陷及管理漏洞,针对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完善制度、强化管理、降低风险;建立完善整改监督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及时整改,巩固审计监督成果。

(2)加大审计分析和结果公告的力度。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从体制制度机制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解剖,找准根因,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及时向上级审计机关、同级党委政府反映审计情况,为其了解情况、掌握问题、作出决策服务。要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对潜在或未被纳入审计范围的不法行为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3)加大监督问责和联合行动的力度。要及时将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案件线索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司法机关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确保监督问责的时效性,加大监督问责力度。

4 结语

如何实现审计全覆盖,是广大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新课题。审计全覆盖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采用抓住重点、兼顾一般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扩大审计覆盖面。只有转变观念,整合各审计业务领域和项目资源,实现对审计对象的计划和动态管理,强化审计队伍建设,整合审计人力资源,提升审计效能,才能破解难题。基层审计机关要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把握审计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积极适应新常态,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努力实现审计全覆盖。

摘要: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现审计全覆盖,但是,对基层审计机关而言,在审计观念、审计力量、审计技术、审计成果利用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如何通过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创新手段、强化成果利用等途径开展审计全覆盖,是基层审计机关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全覆盖

参考文献

[1]李厚喜.推动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思路与建议[R].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审计研究报告,2013.

企业内部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的思考 第8篇

一、管理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也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随着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运用, 企业对于内部审计的要求将不再局限于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价。内部审计是否能够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盲区, 从独立、客观的角度论证内部控制系统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揭示和评价职能部门的运作效率和工作实绩, 进而及时、客观地向企业高层反馈, 成为企业领导层关心的重要问题。企业管理层对如何利用企业资源、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益更加关心, 需要内部审计不仅要经常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 而且要对企业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审计, 对企业的管理成效进行全面的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应追求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 帮助企业完善经营管理, 更加有效地为企业增加价值。国际内部审计师实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评价组织控制以确保揭露组织潜在的风险和有效果、有效率, 经济地达到组织的目标和目的。要实现企业这一目标, 内部审计既要考虑对于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监督, 又要考虑对企业组织控制、组织管理的评价, 并通过完善管理过程、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来表现, 这是企业内部审计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

二、内部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管理审计是审计组织采用特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对企业管理活动的效率性、管理能力和水平进行审查和分析, 通过对管理现状的评价, 谋求改进管理, 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审计活动。管理审计的出现是审计自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审查的是一个单位的管理组织是否合理、管理机能是否健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管理工作是否有效, 着眼于整个管理制度和方法的改进, 因而比业务经营审计又进了一步。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内部控制管理审计。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的要求, 任何一个经济组织都必须拥有一个先进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监督手段。这种管理与监督, 既有来自单位外部的制约机制, 也有从单位具体情况出发, 为达到查错纠弊、保证经济活动高效有序运转的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形成的自我约束机制, 即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管理审计主要检查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 通过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对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授权审批、会计控制、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检查, 评价经营管理秩序是否规范、严密、有效, 不相容的职务是否由不同的部门和个人去完成。

第二, 管理效益审计。效益审计包括经济、效率、效益三个方面的审计内容。经济审计是从各个经济活动的经济目标着眼, 审查评价被审计单位对各项经济资源的利用是否节约、合理。效率审计是审查被审计单位各项计划和目标的执行结果, 将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为以后编制计划和制定目标提供参考依据。效益是企业的生命, 是各经营主体追求的最终目标, 因而内部审计工作应该突破传统的审计思路, 工作重心应从单纯的查错防弊转移到以管理、经营、效益审计为主的服务方向, 向促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转变, 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方向发展。

三、内部管理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当前企业的管理审计工作还处于初始阶段, 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 笔者认为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第一, 确立审计目标。

确立审计目标首先应与企业内部管理者交流、研究, 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依据管理者已经制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决策文件, 初步确立审计重点, 依据这些标准的相互关系和市场变化, 更好地认识审计目标, 提高管理审计的质量。

第二,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要了解企业成立的时间、体制、经营品种、现有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等, 对被审计单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要与被审计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职工进行讨论, 了解其业务流程和处理程序;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情况, 通过调阅以往的审计报告、行业报告等了解企业目前的管理、财务及经营情况, 为审计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第三, 审查被审计单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有效性、适当性、协调性。

企业的管理制度要相互协调, 既要有制约作用, 又要有协调机制, 以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第四, 比较实际控制系统和理想控制系统, 找出遗漏的控制和管理缺陷。

用公司政策、会计准则、政府法律法规、先进的企业管理准则来判断管理制度的恰当性。要针对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 在把握客观、独立、公正原则的基础上, 找出被遗漏的控制点。

第五, 评估控制系统。

当审计过程中发现管理制度缺陷后, 应判断这些缺陷带来的影响, 应该把管理审计侧重点放在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跟踪上, 以便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决策风险和经营失误, 使审计工作更有成效。

第六, 结束现场工作, 提出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小组提供给管理者唯一可见的文件, 审计部门的业绩在于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人员要在全面整理分析审计工作底稿的基础上, 全面总结审计工作, 向被审单位介绍审计情况、听取被审单位意见后, 确定审计意见的类型和措辞, 撰写审计报告。

四、目前内部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资料不实, 影响管理审计的开展。

会计资料无论是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管理决策者, 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审计正是建立在企业财务收支真实、完整基础上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审计, 一旦会计资料不实、信息失真, 管理审计将无从谈起。中国各级会计检查及审计结果的公布情况表明, 当前会计资料虚假、会计失真现象还较为严重, 给管理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 审计效果不直观, 难以迅速取得领导的有力支持和关注。

管理审计主要是通过检查内部控制、对比分析有关数据, 提出合理化审计建议, 以促使被审计单位完善管理、降低风险、增收节支。这也是一种效益。但这种效益不能在短期内显现, 有时账面还无法计量和反映, 不如财务收支审计效果直观。因此管理审计工作成效往往被忽视。

(三) 与被审计单位协调不够, 难以实现审计成果。

与财务收支审计相比, 管理审计往往是一种建设性审计, 除审计中发现重大违规违纪或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等情况外, 其审计结论不具有强制性, 一般以审计意见书形式建议被审计单位采纳。一旦管理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能让被审计单位心甘情愿地接受, 则无法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 最终将影响内部审计的生存和发展。

(四) 管理审计缺乏系统的方法体系和评价标准。

由于多年来侧重于财务审计工作, 使得管理审计在审计方法和评价标准方面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在实际审计过程中, 对某项管理活动开展审计与评价, 更多的是通过审计人员对各项资料数据的统计、归纳、对比, 以定性分析为主。由于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 只能根据审计人员掌握的有限资料或经验作出职业性判断, 这就影响了审计质量, 也增加了审计风险。

(五) 审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审计质量的要求。

目前, 我国内审机构大部分人员为财会人员, 管理、工程技术、法律、计算机人员不多, 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无法满足管理审计工作的需要。同时, 现有的培训工作内容陈旧, 缺乏与企业实际密切结合的案例教学, 培训效果不理想, 不能适应内审形势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内部管理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 管理审计必须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为基础。

传统的财务审计以企业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为审计对象, 主要检查会计信息和控制的真实、合法、完整, 这是最基本、最具体的审计。管理审计的范围相对较广, 除了会计控制外, 还要检查、评价企业管理活动的有效性以及供、产、销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情况。内审机构要在内部控制及监督机制逐步完善、财务管理日趋规范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工作定位, 将管理审计纳入日常审计议程。在开展管理审计时, 要进行充分的审前调查工作, 评估企业会计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要以承诺书形式明确被审计单位责任, 要求对方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使管理审计结论建立在翔实可靠的审计取证基础上, 以降低审计风险。

(二) 注重与被审单位的沟通与交流。

内部审计要树立服务意识, 加强与被审单位的沟通, 采取参与、合作的审计策略, 使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原则性问题, 要及时与被审计单位共同分析成因, 研究解决方法;审计报告要客观评价和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审计意见一般采用建议形式提出, 避免使用强制性语句;要把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作为审计报告的一部分, 突出整改。

(三) 结合实际, 独立、客观地开展管理审计工作。

管理审计评审必须要有参照标准, 除了定性分析外, 应更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要以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实施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为依据, 加快管理审计的建章立制工作, 进一步规范内审行为,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减少管理审计的随意性。如果审计涉及没有现成的规范性标准的事项, 既不要回避, 也不能主观臆断, 要运用分析程序, 以单位预算、本企业历史最高水平以及其他经营数据为依据, 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讨论, 达成共识, 切忌对未审计和没有充分审计证据的事项妄加评论。

(四) 健全机构, 提升人员素质。

首先, 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在促进管理、增加企业价值等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将内审机构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中, 使其真正担负起企业监控和管理职责。其次, 内审机构应积极安排有关人员参加各级内审协会组织的培训活动, 交流管理审计工作经验, 不断提高管理审计水平。再次, 内审人员要跟上时代潮流, 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实践、认真总结。除了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及财经、审计、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外, 还应了解相关的生产工艺流程, 成为具备多方面专业知识的通才。

参考文献

[1].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2].陆桂发.管理审计初探[J].中国内部审计, 2003, 10

审计思考 第9篇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内部后续审计转型

按照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 利用审计信息化推动审计手段创新和审计方式的转变成为了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后续审计作为内部审计常态化的工作, 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实现审计转型成为一个新的思考课题。

一、内部后续审计转型必要性的认识

内部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措施及其效果进行独立审计和评价的过程, 是对整改工作的再临督, 核心是督促被审计单位尽早采取整改措施, 防范并化解风险, 它是推进整改落实的重要手段, 是深化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方式, 同时也是维护审计权威的重要保证。审计信息化是指通过一个转变过程, 使审计工作以最大程度处于体现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状态, 其表现形式主要为非现场审计的运用。审计信息化下内部后续审计转型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1. 审计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 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的全面电子化、信息化使金融交易的时空观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传统的后续审计主要以现场检查为主,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难以实时跟踪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进度及整改质量。审计信息化下, 审计机构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系统数据库, 通过非现场方式, 实时、批量地处理被审计对象的有关业务信息, 对被审计对象业务经营管理数据以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审计分析、整改监督。后续审计信息化不仅顺应了当前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审计机构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的现实需要。

2. 是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的需要

审计信息化下, 非现场后续审计方式的运用, 一方面提高了审计效率、促进了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职责更好的履行;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审计成本, 节省了人、财、物等资源, 有效地缓解了审计业务量大、监管范围广与审计资源匮乏的矛盾。

3. 实现后续审计双层审计监督的需要

当前业务经营管理中, 监管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是被审计单位整改不到位、屡查屡犯、屡犯屡查。在审计信息化下, 后续审计可通过远程监控实现由对整改结果的单一事后审计监督, 向整改过程监测和整改结果双层审计监督的转变。非现场后续审计可持续跟踪整改, 能够充分利用审计时空宽覆盖的特点及远程持续的优势, 持续发挥后续审计的威慑及整改督导作用, 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职能, 从根本上减少、解决屡查屡犯的问题。

二、内部后续审计转型的方向

1. 内部后续审计要实现对既定审计领域的管理

传统内部后续审计一般跟据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准则要求进行, 覆盖范围仅限于上一年所有内部审计实施项目, 这些项目往往针对审计机构集团本部、直属机构, 对于控股子公司和境外机构所进行的审计项目则没有明确要求, 而审计信息化下的内部后续审计工作则要求实现机构与项目全覆盖。一是被审计机构全覆盖, 包含被审计机构集团本部、直属机构、控股子公司和境外机构的所有审计项目的整改情况都要进行内部后续审计。二是审计项目全覆盖, 除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外等内部审计项目外, 审计署、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及其各级机构开展的审计和业务检查活动以及委托社会审计所进行的审计项目, 都要进行内部后续审计。

2. 内部后续审计日常监测要求实现信息化

传统内部后续审计按要求每年开展一次, 由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计划统一组织和安排实施, 其主要是对整改结果进行事后审计监督, 而审计信息化下的内部后续审计侧重于对整改过程的监测和整改结果的审计监督。这种双重并重的改变, 一是要求建立非现场监测机制。非现场监测主要通过机算机审计监控分析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平台、内控合规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进行, 跟据整改辖区、内部后续审计规定和非现场监测要求进行, 目的是对整改过程进行持续监督, 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 督促采取有效整改措施, 实现风险可控。二是要求明确非现场监测职责、规范非现场监测程序。整改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要明确各自职责、规范非现场监测程序, 整改单位要负责本单位整改工作的开展, 落实问题整改, 向内部审计机构报告整改情况, 提交整改资料和证明;内部审计机构按照“守土有责”的原则, 落实管辖区域内整改机构非现场监测的组织、实施, 建立整改台账, 编报审计信息、发布整改情况通报, 对整改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持续在线跟踪监测。

3. 内部后续审计现场作业要实现整改现场审计与非现场监测的相互结合

传统内部后续审计在实施现场作业之前, 要经过收集审计资料、问题梳理分类、筛选内部后续审计重点、下发内部后续审计通知等步骤, 内部后续审计问题清单根据筛选结果形成, 清单所列示问题将被逐个进行审计, 清单以外问题仅按一定比例抽查;而审计信息化下, 内部后续审计则在日常非现场监测时就已对审计资料进行收集、对审计问题进行梳理分类以及筛选, 底稿反映的每一个问题, 其整改过程、整改结果均为非现场监测以及整改督导的对象。非现场监测的过程, 是对审计问题普遍性、典型性和规律性进行分析提炼的过程, 它以突出风险控制为重点, 力求从规章制度、业务流程、体制等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为现场内部后续审计做准备。整改现场审计与非现场监测的相互结合, 主要体现在审计方法以及审计重点上。

(1) 现场后续审计要求结合非现场监测手段运用适当的审计方法

一是核实, 通过机算机审计监控分析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平台、内控合规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 直接调阅查询整改文件和资料, 运用分析、复核等审计方法, 核实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检查, 通过检查和分析整改事项的当前业务状况, 揭示是否存在新的风险、问题或漏洞;三是验证, 通过以上系统提取被审计单位主要信用风险指标数据, 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性复核, 根据风险发生的区域、时间、业务品种、行业等特点, 筛选出同类新发生业务的范围, 抽查部分新发生的同类业务, 揭示同类同质问题是否反复发生, 验证整改工作的有效性。

(2) 现场内部后续审计要求在运用非现场监测成果的基础上突出审计重点

云审计背景下内部审计的变革与思考 第10篇

一、云审计平台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一)数据采集能力得到改善。

为了履行审计职责,增加企业价值,审计人员需要采集包括外部环境信息、企业内部作业信息、财务信息在内的大量数据用于分析。受传统手工采集方式的限制,采集这些数据的速度慢、时间长,并且容易出现遗漏、错误等情形,严重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在现代云审计平台上,计算机能够自动、适时采集数据,不仅显著改善了数据采集的速度,而且能够采集到被定期覆盖的计算机存储数据。

1. 适时收集审计证据。

内部审计的转型促使审计重心从财务审计向风险审计、经营业绩审计延伸,事后审计向事前、审中审计推进。审计人员通过对经营业务的事前、事中审计,及时识别、评估和监测各类风险,事先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避免外部风险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云审计平台适时采集数据的特性为审计人员连续监控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了可能。该平台通过互联网联结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行业信息数据库等信息系统之中,适时从这些信息系统之中采集审计所需的数据,连续跟踪企业经营动态及各类风险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 拓宽审计证据的收集渠道和收集方式。

在内部控制薄弱或存在舞弊的企业,审计人员经常从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进行相互印证,以增强证据的可信度。但是,在采用手工收集证据的情形下,从多个渠道收集证据将会显著增加审计成本。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审计人员通常从可靠性相对更高的单一渠道收集证据。云审计平台的出现,使得多渠道、多方式收集审计证据变得更加容易,审计证据更充分,审计结论更可靠。如2014年,青岛市采用投资业务审计云平台开展审计,该平台除了收集预算、合同、工程图等书面文件验证业务的真实性外,还借助视频监控、鹰眼测量、地理信息、联网审计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天候监控,快速分析海量数据和锁定疑点,及时识别虚假资料,大幅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为政府投资项目审减工程款3.1亿元。

(二)大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在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人员每天接收大量来自企业外部、内部的各类数据。这些数据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密度低的特点,需要审计人员借助云审计平台开展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工作,将大数据进行“提纯”,生成对审计人员具有价值的信息。云审计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开展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识别出企业在财务报表、经营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1. 风险趋势分析。

审计人员可以在云审计平台上对适时取得的行业数据、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开展趋势分析。开展趋势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过去的发展趋势,监测和评估宏观环境风险以及企业内部的日常经营风险,预测风险未来的发展变化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审计人员分析整个行业的收入、成本及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寻找外部机会,识别行业风险;二是对比不同对象之间的发展趋势,检查两者之间的发展趋势的背离情况及其原因,以确定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或识别企业重大风险。如审计人员将企业的作业成本变动趋势与行业的成本变动趋势进行对比,以评价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再如将企业的产品售量变动趋势与运费变动趋势进行比较,以发现企业运输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会计核算可能存在的错误。

2. 风险等级划分。

现代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以风险为导向,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前开展初步风险评估,初步确定可能存在决策失误、管理漏洞、重大错报等方面的重大风险领域,锁定审计重点。由于企业的重大风险领域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多种因素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在传统方式下,审计人员通常根据相关知识和经验确定风险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各个因素逐一推测企业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在云审计平台上,审计人员可以借助因子分析法、logtit回归分析、神经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技术,直接测评多种风险因素共同引发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从而确定企业风险的等级。

3. 搜寻问题领域。

除了对企业总体风险进行评估外,内部审计经常需要识别隐藏在经营活动中的舞弊风险、管理漏洞或经营风险。这些风险一般难以察觉,审计人员需要根据经营业务及内部控制的特点将某业务细分为若干类,在此基础上再对各细类业务加以比较、分析,精准识别存在异常现象的细类业务,从而揭示出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如保险公司将保险客户按赔偿金额、赔偿次数、赔偿时间进行分类,以发现有欺诈行为的保险客户。再如,将采购业务分为已审准和未经审批两大类,分析未经审批采购业务的共性及其原因,从而识别可能存在的舞弊。

业务细分前需要采集反映经营业务属性的各类数据,如业务发生时间、审批人、客户名称、关联方关系等等,采用传统手工方式采集这些数据存在很大困难,而云审计平台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4. 重新构建决策信息。

内部审计在进行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时经常需要收集与经营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提供外部信息使用者所需的财务会计信息,难以满足审计人员的信息需求。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根据审计目的,采集业务数据对信息进行重建,生成管理会计信息。云审计平台的数据查询、数据处理功能能够有效帮助审计人员提取相关业务数据,生成管理决策、业绩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正确评价企业的管理能力。

(三)审计效率显著提高。

云审计在数据查询、数据分类、科目汇总等方面的效率远远超出手工审计,这将有助于内部审计从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开展分析性程序,识别和测评重大风险,提高内部审计的价值。如2012年,南京市全市审计系统启动数字化审计平台的建设,实施联网审计,逐步将全市主要国有企业、政府投资项目及其他相关行业数据纳入审计平台,显著提升了审计人员的效率,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实现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的全面审计。再如,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为了确保税收足额征收,在2014年大力开发应用模块审计,由“人查”变为“机查”,极大地提高了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审计方式出现改变。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审计方式,即审计人员从总体层面开始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开展具体业务层面的审计,该方式较好地平衡了审计的效率与效果。随着云审计平台的出现,经营业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成本不断降低,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在云审计平台上对具体经营业务进行适时监控,识别和预测重大风险,开展自下而上的风险审计。因此,在云审计平台上,内部审计可以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审计业务,促使审计质量得到的不断提升。

(五)审计业务的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为了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传统审计主要采用就地审计方式,即上级审计部门委派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开展现场审计。云审计平台出现后,审计人员能够远离现场开展审计业务活动。同时,审计人员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结果的远程适时交换。这就客观上为处于不同地点、不同层级的审计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审计业务提供了可能,这将有助于审计业务的开展突破原有的地域限制和组织方式,实现组织内部的各审计部门之间的联合审计。

二、内部审计变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云审计平台能够有效改善审计的效果和效率,提升内部审计的增值能力,是内部审计开展自身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但从目前的情形看,内部审计机构在云审计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

(一)应用云审计平台的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内部审计部门还不能有效运用云审计平台开展审计业务,根本原因在于绝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不熟悉大数据的处理技术,难以驾驭云审计平台。在此情形下,审计人员对云平台建设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依然乐于采用传统审计技术和方法开展审计工作。而另外一些大企业为了开展云审计,从企业外面招聘了一些熟悉大数据处理的成员,但这些员工不太熟悉审计原理,难以有效挖掘出对审计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影响了云审计平台效用的发挥。

(二)云审计平台的数据采集受限。

为了快速、适时采集外部信息,云审计平台需要与企业外部的关联单位进行联网。如审计云平台与开户银行信息系统、企业进出口信息查询系统、房屋产权信息系统等外部系统联网。然而,云审计平台与外部单位信息平台联网存在一定的障碍:一是信息保密问题。外部单位可能基于信息保密或者信息安全的原因,不同意与企业进行联网。二是数据库兼容问题。外部单位数据库与云审计平台数据库不相兼容,导致数据采集和数据转换困难。

(三)审计软件的功能不足。

云审计平台需要应用审计软件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因此,这些审计软件应当嵌入必要的数据挖掘工具,如回归分析、神经网络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聚类分析等。但是,我国当前流行的审计软件在功能方面主要偏重于查询、科目汇总、编制工作底稿等基础性工作,在数据分析方面主要是一些简单的账龄分析、科目分析等,缺乏必要的大型应用工具对大数据开展挖掘和分析工作,这将不利于审计人员有效识别企业风险,发现管理漏洞。

(四)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一些国有大企业或事业单位虽然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得到管理层足够重视,导致内审部门的人员配置不足,独立性较差,难以充分发挥其监督和服务职能。在此情形下,在企业内部开展云审计平台建设能否创造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于收益和风险的考虑,企业管理层缺乏推动云审计平台建设的动力。

三、推动云审计平台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内部审计的业务培训与业绩考核。

在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需要不断更新和充实现代审计技术,掌握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政府、内部审计协会、企业三方应当通力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对内部审计人员开展云审计培训,努力提升审计人员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胜任能力。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培训效果,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企业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业绩考评体系,定期评价内部审计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胜任能力,并施以适当的奖惩,这将有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学习动机。(2)内审部门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内部审计部门根据业务需要以及审计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选派适当人选参加云审计培训学习,提升部门的业务水平。(3)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的云审计培训活动。审计培训机构应定期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内部审计部门在云审计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二)循序渐进开展云审计平台建设。

云审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包括硬件、软件、审计人才培训、组织设计、信息安全等方面建设。企业管理层需要全面考虑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云审计平台。首先,在企业内部完善内部审计的组织设计和人员配置,提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为审计人员独立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其次,切实转换内部审计的职能,从财务审计转到以风险审计、绩效审计为中心的审计业务,开展管理咨询和建议,提升内部审计的价值。再次,积极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开展绩效审计、风险审计,改善审计人员应用审计软件的水平,提高审计效率。最后,建立云审计平台,减少审计人员收集证据的时间,充分发挥审计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开展风险监测和业绩评价,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改善。

(三)加强国家对云审计平台建设的支持。

企业云审计平台的建设牵涉到企业与外部单位之间的联网问题和信息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通过法律和制度进行协调和规范,以及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完善。

国家应当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立法,协调各方关系,明确互联网信息网络上各相关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鼓励软件开发企业加大对审计软件投入与研发,提高软件质量。政府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网络监管,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Kuhn,J.R.,S.G.Sutton.Learning from World Com:Implications for fraud detection through continuous assurance[J].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Accounting,2006,(3).

[2]梁秀根,黄邓秋,蔡赟,魏连涛,梁国平.持续审计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5,(12).

[3]John Ott,Andrew Mac Leod,Kevin Mar Fan.Computer-assisted Audit Techniques:Value of Data Mining for Corporate Auditors[J].Information System Control Journal,2008,(3).

[4]陈伟,Smieliauskas W.云计算环境下的联网审计实现方法探析[J.审计研究,2012,(3).

[5]赖丽珍.基于云审计平台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生态系统框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

[6]秦荣生.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J].当代财经,2013,(1).

[7]蒋立茹.“云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路径探索---基于“云审计”平台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5,(11).

[8]牛艳芳,薛岩,孟祥雨.云计算环境下的审计业务模式变革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4,(4).

林业企业内部审计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林业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一、林业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从1998年11月1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这10多年以来,我们林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地位不高,审计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在企业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重视度不够,内审独立性不够等。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针对问题分析,以下主要从内审机构、审计人员角色定位、内审内容延伸、职业素质、人际关系等多方面来展开探讨。

二、建议和对策

1.更新转变观念,改变隶属关系,重新角色定位

(1)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推行总审计师制度,把审计引入到企业管理当中,使其监督作用贯穿经济业务全过程。上级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重新定位管理职能,要从上到下对企业内审给予高度重视,使其制度化、常规化,注重指导和业务培训,推行总审计师制度;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全过程中对内审介入参与的事前事后的经济监督作用要给予正视和重视,要求企业负责人也要转变观念和认识,改变并打破其传统管理方式:一是改日常付款业务由财务部门审核支付为内审部门审核,财务部门复核;二是把财务印鉴全部由财务部门掌管改为其中之一交由内审部门管理把关最后盖章。从而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监控机制。

(2)完善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及经营体制,改变不合理的隶属关系。内部审计部门除应对企业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负责外,它不受制于企业其他任何内部职能部门这是法律所赋予的。我们林业企业也应置内部审计机构于企业最高管理层领导之下,改变党委领导、纪委领导或其它分管领导的模式,增强其独立性,提高其组织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3)内部审计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企业服务是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这是现代企业内审部门角色的正确定位。林业企业的内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审计,要树立服务理念,审计人员要摈弃“上审下”的观念,不要拿捏找茬,要有一颗平常心;下结论时,是成绩的要给予肯定,不能一味的想着挑毛病找问题,有问题就要提出切实可行地解决办法和建议,增强服务意识。这样才能使得被审单位更好地认同你,才能支持配合开展好工作,才能说明企业赋予内审的独立性强,只要内审的服务宗旨不变,就能引起被审部门的共鸣和欢迎。

2.转变内审业务的职能、内容、方式、方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内部审计应从传统的差错防弊的财务收支审计转向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以绩效审计为重点,以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为核心,以风险控制为目标,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审查单位内部控制度是否健全、功能运转是否正常、自我调节能力是否具备或良好,及时发现经营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内部审计的“再控制”;通过检查、测试、评价、报告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充分性、有效性,找出管理中的风险点,提出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帮助企业决策管理层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降低企业的决策风险、财务风险、税收风险和管理风险,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领导干部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达到内部审计的“再管理”,使得内部审计从监督财务领域向企业经济活动所有相关事项的经营管理全过程转变,向顾问咨询服务转变,从而切实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服务企业,为企业增值、增效,直至完成企业的经营目的和最终目标。

3.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从自身做起,建设好审计队伍,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树立形象,增强审计影响力。自我宣传,树立形象。内审也要讲自我宣传和人际关系,企业内部许多人戴着有色眼睛看内审,对内审“敬而远之”。这就要求内审机构和人员在日常对自己工作的性质、职能多进行宣传,一方面让企业的权力机构对内部审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给予内审应有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支持;另一方面要让企业内部更多的人知道内审、关心内审,从而做到理解内审。从我做起,树立形象。从审计部门自身来讲,搞一次特殊,就会丢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维护审计形象就要从小事着手,从小节着眼,为审计工作织一张“安全网“,砌一道“防火墙”;我们内审部门行使的主要是监督权,这就要求我们内审人员时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自身过硬,经得起考验,才能有资格,更有底气去检查督促别人,审计部门履行自己神圣职责的行为才能让别人信服。

(2)注重内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和主观能动作用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要深入学习并领会直到拥有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职业道德习惯——公正、廉洁、诚实、守信,审计人员就能自觉正确地调整个人和职业、审计工作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为审计工作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3)加强内审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知识更新,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增加审计人员参加社会培训的可能,不仅要对其进行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基本培训,而且还要对其进行经济合同及税收法律法规培训,不仅要对其进行内部控制培训,而且还要对其进行企业风险管理业务培训。以便及时更新审计人员业务知识,丰富知识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综合素质,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审计人员参与经营管理。

4.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前移审计关口

通过专项审计调查,结合廉政风险控制建设,排查风险点,确认风险等级,进而对“三重一大”等方面实施风险评估,提出风险应对措施,以防止决策失误、避免经济损失。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把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重点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重点项目建设、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以及棚户区改造工程等项目和涉外合同以及重大事项决策方面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参与调查,跟踪监督,使审计关口前移,确保监察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内审工作贯穿始终。

5.注重内部审计人际关系

由于其工作贯穿于整个企业全过程,审计发现对被审计单位或个人而言就是一种威胁,与被审方潜在的冲突在所难免,而且在审计过程中要与企业各阶层的行政主管打交道,如果内审人员不能与各方有效沟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恶化,将会造成工作被动或审计意见不被管理当局所接受。可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审计成果的充分利用,实现审计目标,保障企业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审计本质的理性思考 第12篇

关键词:审计,本质,免疫系统

一、引言

对于审计是什么的问题, 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是随着审计的产生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但是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得到一个令人共同认可的一致结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解决审计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学术界对于审计本质的探讨并不亚于对审计概念本身的讨论, 不同的学者对审计的本质存在不同的看法与观点。所谓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 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 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 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因此, 审计本质也就是审计所固有的、决定审计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而这种所谓的根本属性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也就是研究审计本质的核心问题。英国汤姆·李 (1984) 在研究审计理论结构的过程中提出了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重要要素的重要结论。我国蔡春 (1993) 不仅将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结构中的第一要素, 并且认为审计本质的研究对整个审计理论结构中具有导向作用, 而且决定着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发展方向。由于审计本质在审计理论结构中所处于的特殊基础地位决定了对其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在研究清楚审计的本质后, 才能够对审计职能、目标等审计理论结构中的基本概念有更加明晰的认识与理解, 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从审计理论的角度上指导具体的审计实践过程。

二、审计本质相关观点分析与思考

(一) 历史局限型“查账论”和“方法过程论”分别在所处的时期都对审计本质理论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比较侧重审计的方法, 手段和行为过程的描述, 是流于表面的认识, 并未触及审计的内在本质, 所以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淘汰。

(1) 查账论。术语委员会 (The Committee Terminology) 在《会计名词公告》第一号中定义:“审计是一种检查, 其旨在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对公司和其他实体向公众和有关方面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一致性表达审计意见。”1972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说明书第l号》定义:“独立会计师对会计报表进行检查的目的是对其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之变动情况表示意见”。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也提出过关于查账论的观点。由于早期审计方法简单, 审计工具简陋, 审计人员主要针对会计凭证, 账簿等进行详细检查, 所以最初的审计本质被认为是查账也不足为过。甚至于到了80年代, 我国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审计就是查账。这样也让人们对审计有了直观粗略的认识。查账论是审计本质理论的“鼻祖”, 其地位不言而喻, 然而也因为自身的缺陷慢慢退出了舞台。其中主要的缺陷在于审计的发展趋势是在面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仅仅将审计的根本属性归结为查账, 不但不能适应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 并且不能解决绩效审计、社会审计等审计领域中的问题,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把一种审计过程中所运用的手段之一作为其本质以偏概全, 并不能够真正地反映出审计的根本属性。从而在审计的外延上也就相应地不能够囊括审计的全部内容了。但这种观点作为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早期比较有影响的观点之一, 对于后人进一步对审计本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的价值。

(2) 方法过程论。这种观点是在1972年由美国会计协会 (AAA) 发布的, 在被誉为审计理论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的《审计基本概念公告》中该观点在对审计的定义中予以反映, 《审计基本概念公告》认为审计是“客观收集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及事项有关的断言的证据, 以确定其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相符程度, 并将结果传递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它把审计的本质看作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和过程。方法过程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 会计方法也越来越复杂, 经济活动越来越丰富, 因为诸如查账如此简单而低效率的方法已无法满足基本的审计要求, 而在查账论的基础上为了摆脱沉重的查账枷锁、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并且伴随着审计方法等审计实践不断发展的而产生的, 所以可以说, 它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时间原因, 必然会取代查账论, 成为新的主导观点。但与查账论一样, 这个方法同样因为历史的局限性等各种原因, 仍然过于肤浅。方法过程论将审计本质的核心部分概括为审计方法与手段, 这样该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对审计根本属性的理解存在缺陷。过于对审计的方法与手段的偏重, 导致这种观点不能够揭示出审计的真正实质。

(二) 概括片面型首先必须承认的是, 当审计本质理论跨过历史局限性时, 已经越来越接近审计本质了。这种类型的审计本质理论或多或少都反应了审计本质的一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美中不足的是不够全面, 还需完善。

(1) 经济监督论。这种对审计本质理解的观点是我国的学者根据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该观点认为“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 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 评价经济责任, 用以维护财经法纪, 改善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这一观点客服了以往对审计本质的解释侧重于对食物现象描述的缺点, 是一个质的飞跃。然而, 如前所述, 这一观点也犯了过于狭隘的缺点。从该观点对审计的定义来分析明显带有一种偏向国家审计的性质, 因为从定义中反映并突出了经济监督论中国家审计在宏观方面的监督作用, 从而该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审计的应用范围, 也就不能够完全反映出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内涵, 进而不能够通过审计的这一根本属性来引导出审计相关职能, 如鉴证、评价等。经济监督论还有一个缺陷在于监督带有一定的等级色彩, 这样也就不利于审计本质特征独立性的实现。独立性是审计存在的基石, 也是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一个根本属性特征。所以经济监督论尽管对查账论与方法过程论进行了扬弃, 从审计职能的角度解决了以往观点侧重于对审计过程中相关现象描述的不足之处, 但是该观点还是相对比较片面, 并不能够准确地概括审计的本质。

(2) 经济控制论。这种对审计本质认识的观点认为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经济控制。该观点是蔡春教授1992年在《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提出的。在国内提出之前, 外国主要以英国审计学家戴维·弗林特 (David Flint) 教授在1988年提出的观点为代表, 他认为审计是为了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大多数学者确立经济控制论的都是站立在批驳经济监督论的立场上的。普遍观点都认为“监督只是控制的一大要素, 控制包含监督, 经济监督概括不了现代审计的所有形式”, 换言之, 就是这种观点相对于前面几种观点, 特别是相对于经济监督论来说, 能更加全面地概括审计的职能。并且, 将审计的对象界定为受托经济责任, 有利于解释审计发生和发展的动因,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审计。但该观点存在一个重大的不足之处。这种缺陷在于模糊了审计的根本属性特征即独立性。所谓控制根据新华词典的解释是指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如果以经济控制作为审计的本质, 从定义上来说审计就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被审计方的管理活动之中了, 从而势必导致审计的独立性受到重大的影响, 审计者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的超然地位将不复存在。所以经济控制论对于审计本质的认识是不太全面的。

(3) 经济评价论。经济评价论是在经济监督论和经济控制论的基础上进行再完善形成的。这种观点认为评价包括了监督和控制, 因为首先审计人员应该判断被审计单位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是否符合准则及相关制度的要求, 然后再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发展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审计的本质通过其评价职能体现。美国会计学会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 (ASOBAC) 对审计的定义:审计是为了查明关于经济行为和经济表现与所制定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 而将与这种结论有关的证据进行客观, 收集、评定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有组织的过程。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是对监督与控制的体现, 但是在审计时审计人员在判断被审计单位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是否符合准则及相关制度要求过程中的审计行为是属于审计的范围的, 然而这并不是仅仅通过评价的职能判断就能够概括的, 所以评价并不能够完全反映出审计的本质。

(4) 信息系统论。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并且认为审计是以经济活动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为基础, 以为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各方提供判断所依据的信息为目标, 根据委托人提供的标准和受托人提供的资料, 或受托人虽未提供但经审计人员取证核实的资料为依据, 经过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三个基本阶段, 最终达到提供客观公正信息的目的的一个信息系统。所谓信息系统一般泛指收集、存储、处理和传播各种信息的具有完整功能的集合体。把审计的本质认为是一个信息系统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是审计本质理论上的突破。但是审计的本质是否是信息系统还有待探讨。审计是个系统是毋庸置疑的, 而把审计理解为一个信息系统来突现其根本属性就不太合适了,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会计、统计都可以认为是信息系统, 这样就无法反映出审计本质与其他领域本质的差别了。另外, 将审计本质界定为信息系统, 范围过于狭窄了, 不利于审计其他职能的体现。因为从广义上来说只要存在行为通常就会产生一定的信息, 但是不能够将产生的信息归结为其基本的来源, 而是该行为导致的。所以审计的信息系统论并不能够完全反映审计的本质。

(三) 审计需求型

在研究后期还陆续出现了与审计需求理论密切联系的理论。总所周知, 当今关于审计需求理论中的主流思想有:代理论, 信息论和保险论。无独有偶, 国内外不少学者也对审计本质提出了代理论, 信息论和保险论。代理论开端于20世纪70年代, 系统化于80年代, 认为“审计本质在于促进股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最大化”;信息论则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系统化于80年代, “认为审计本质在于增进财务信息的价值”;保险论保险论又称为深口袋理论, 建立在风险转嫁学说的基础之上, 该理论认为“审计本质在于分担风险”。笔者在查阅了各种文献后发现, 审计本质中对这三个理论的诠释与审计需求中基本上没有差别。也就可以看出, 提出这些理论的学者是混淆了审计需求理论和审计本质理论, 认为审计需求就是审计本质, 其不足之处也就显而易见。审计需求研究的是审计为什么会起源的问题, 而由此展望审计未来的走向。而审计本质研究的是审计所固有的、决定审计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问题。两者是有联系但是又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论, 相对于审计本质的研究, 审计需求的研究可以说是审计本质的一个部分, 一个方面, 一个表现。所以把审计需求理论的观点直接加在审计本质理论上, 是片面的。除了以上几种在审计本质理论界比较流行的观点之外, 还有行为论、契约论等观点, 这些研究审计本质的相关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学者们对审计根本属性的理解, 这对于推动审计理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审计本质的理性思考

(一) 审计本质属性

在对审计本质理论学术界中的主要流行观点介绍与分析以后, 笔者认为各种观点之间尽管在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审计的一些属性, 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审计的本质。审计的本质是要解决审计是什么的问题,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认为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所谓免疫是指机体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抵抗能力。是机体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 抑制它们的繁殖, 解除其毒性产物的毒害作用, 杀灭病原微生物等整个保护的过程。将其应用到审计领域中, 实际上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审计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 审计主体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与手段从被审计者那里收集来适当的证据, 以便阻止经济活动中不合规的行为得以被揭示, 从而抑制其对正常经济活动的消极影响进一步扩大, 解除其产生的不良作用, 抵御各种病害等保护整个经济能够正常有效运行的过程。审计的本质是“免疫系统”的观点不仅适用国家审计, 而且也适用与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构对各级财政预算和信贷计划的执行情况, 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 国营企业、基本建设单位、金融保险机构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效益等所进行的审计监督。所以审计的监督职能在国家审计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而这种监督职能的体现是通过国家审计中“免疫”的本质属性来决定的。国家审计作为免疫系统通过其免疫力之一的监督职能来来发挥其抵御消灭“病毒”的作用, 最终达到使国家经济社会健康有效运行的目的。

(二) 审计本质是公证

社会审计是根据公认会计准则和公认审计准则, 对被审计企事单位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进行客观的评价和鉴证。其中对于社会审计而言, 鉴证是其首要职能, 所有者出于对其财产安全以及是否得到合法、有效使用的关切, 管理者出于对其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证明, 都需要独立第三者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 发表专家意见, 并且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审计的本质“免疫”在发挥其作用的过程,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具体过程也就是审计这个“免疫系统”在通过其免疫力鉴证特定环境中的是否存在问题, 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查处, 进而预防问题再次发生, 促进整个经济系统在“免疫系统”的保护下得以正常运行。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 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 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 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 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从内部审计的定义来分析, 它的主要职能体现在评价, 这种内部审计的评价过程在实质上是免疫系统在企业这个大的系统中发挥其净化企业内部“血液”的过程, 从企业的内部最根本的源头开始, 促进其机能的健全, 通过内部审计的手段把企业的“病源”消灭在最初阶段, 并通过“免疫力”对企业这个系统进行预防。

上一篇:电子政务的安全之道下一篇:三江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