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

2024-05-07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精选12篇)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 第1篇

1 德州少数民族概述

居住于山东境内的少数民族数量颇多,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基本涵盖了所有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6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73%,主要分布在1100多个村(居)。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壮族等6个少数民族超过5000人。济南、德州、聊城、菏泽、泰安、济宁市少数民族人口超过五万。现在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正在逐年激增,其中回族人口增长最快,人口超过50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8.6%;已经成为山东省少数民族人口规模最大、聚居最为集中的少数民族代表。

据2009年11月德州市民族与宗教局新闻发布会数据统计,德州市现有回、蒙、满、壮等39个少数民族成份,共8.04万人。其中回族人口7.47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3%,分布在全市11个县市区46个乡镇的150个村居。少数民族人口超万人的区县3个(德城区1.09万人,陵县2.05万人,临邑县1.23万人),回族乡1个(禹城市十里望回族乡),回族村(回族人口占50%以上的村)105个。

近几年来,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速度逐渐高于汉族人口的增长速度。少数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这些成为山东省最具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文化,尤其是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武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国家政策保护和发展,此外,各个层次级别的少数民族运动会也为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提供了平台,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武术呈现给世人,近些年来国家提供了不少针对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上的优惠政策,这些都给全民体育事业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量。

2 德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回族武术

2.1 德州自古崇义尚武、人才辈出

德州地处冀鲁交界,历史上形成了既有齐鲁之风、又有燕赵之风的民风民俗特点,自古尚武之风颇盛。

如先秦战国时期廉颇(前3世纪),今陵县人,赵国上卿、“信平君”、军事家。武艺高强、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

刘备(161-223),三国时期蜀汉皇帝、曾任平原县令、平原国相,武艺精湛。

窦建德(573-621),今武城人,武艺高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河北起义军)屡立战功。窦建德年轻时就“重然许,喜侠节”(《新唐书·窦建德列传》)。一次有几个盗贼在晚上去窦建德家抢劫,窦建德站在门边,待盗贼进屋后,先后打死三人,其余的盗贼吓的不敢再进。盗贼只好请求将三人的尸首要回,窦建德说:“可投绳系取之”(出《新唐书·窦建德列传》)。盗贼于是将绳投进屋里,窦建德将绳系在自己身上,然后让盗贼曳出,窦建德随即跃起持刀,再杀数人,从此更加闻名。公元611年(大业七年)因助孙安祖起义,家眷遭杀害,遂率部起义,投奔高鸡泊(今武城县四女寺洼)起义军首领高士达,很受高士达器重,并被任命为“司兵”。

近代以来,德州武艺名人辈出,韦逢甲(1796-1842),近代抗英将领。山东齐河(今山东齐河西南)人,道光进士。1841年被调往镇海督铸大炮,团练乡勇。旋署乍浦同知,办理防务。1842年英国侵略者侵犯乍浦,乃率乡勇堵击,中炮牺牲。副都统长喜、佐领隆福等同时殉难。

朱红灯(1850———1899),原名朱占鳌,又名朱逢明,号天龙,武艺精湛,祖籍长清县孔官庄,客居泗水县拓沟镇。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到大李庄(今齐河县)舅父齐享水家,见百姓受外势力凌侮,在大刀会影响下设坛组织义和拳。是年6月率众攻打徐家楼等天主教堂。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朱红灯率师转移,与茌平、博平义和团联合,由秘密斗争转向公开,改义和拳为义和团,继续攻打洋教和地主豪绅。

李长水(1851———1907),平原县苏集乡前杠子李庄人。光绪年间,洋教盛行,李长水为反对本村恶霸地主(天主教徒)李金榜的欺压而拜师练拳,1899年夏,他请义和拳首领朱红灯等27人来杠子李庄,并邀附近拳场的拳首,举行了“拜拳师会“。尊朱红灯为大师兄,以此,李长水举起了”扶清灭洋的义旗,号令拳民要“尊师长,敬父母、不贪财、不恋花、尊大爱小、和睦乡里”。1899年农历五月,首先打击了教会反动分子李金榜,赶走了来自禹城御桥韩教堂的外国神甫高风仪。平原县知县蒋楷亲率马步捕快,去杠子李庄捕剿拳民,被义和团打败。

尚云祥(1864-1937),近代武术大师。字霁亭,山东乐陵尚家村人,他自幼聪慧过人,生性争强好胜,嗜武成性,初从马大义学功力拳,虽缺乏精武之先天条件,但他勤学苦练,有“铁佛脚”之称,最终成为近代武史上的形意拳名家之一,“尚氏形意拳”创始人。

马龙潭(1857-1940年),字腾溪,德州市庆云县中马村人,乡人尊称为“马大人”。马龙潭少年时文武通达,喜欢玩枪、骑马,堪称一代儒将。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马龙潭舍身报国,带领数百人参加部队,因保护沈阳皇陵及文物祭器有功,清朝皇帝特赏赐马龙潭四品花翎,被委任为辽阳总巡、通化总巡。光绪三年,承袭云骑尉之职,民国初,授陆军中将,驻守凤城。日本人觊觎此地已久,马龙潭刚柔兼使,经权并用,边境得以粗安。凤城有碑纪其事,颂之曰:凤山常峙,鸭水常流,公之功德,同此千秋。

吴钟(1732年—1822年),字弘升,回族,八极拳创始人,清代海丰(今庆云)后庄科村人,其天资聪慧,勤奋好学,自幼练武,先后拜马胜标、呆叟夫妇、赖魁元等人为师学武,得太祖三十二式、少林刀法、六合大枪法、飘遥刀法等。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吴钟持一杆大枪三进三出福建少林寺,暗器无一着身,后与抚远大将军、恂勤郡王胤禵比武胜出,被誉为“神枪”。之后,吴钟到直隶天津咸水沽设场教徒,传播武艺,以保盐镖为生。他与当时武林泰斗康德力、李章、刘三闪换谱为表,传同一家,故有“康德力的棍,吴钟的枪,短打擒拿数李章,刘三闪的八极天下趟”之赞誉。晚年,吴钟曾受族人邀请到孟村传授技艺,后回到家乡广收弟子,并对拳式械路进行总结,正式定名为“八极拳”。目前,庆云县后庄科村建起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仰钟园”,吴钟墓修葺一新,供国内外诸多八极拳爱好者前来瞻仰凭吊、寻宗问源。

2.2 回族迁徙与融合中的武术

中国最早的回民是公元七世纪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华经商者的后裔。公元十三世纪,蒙古族成吉思汗西征东返时,一些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编为探马赤军(后称回回军)从中亚迁入中国,经过长期与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回族。

德州回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伊斯兰文化、齐鲁传统地域文化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清乾隆帝曾曰:“中土回人,性多拳勇。”亦有:“回族不仅能吃苦,更有尚武之风,善骑射,精狩猎,枪法、刀法均极精准,老少男子均有此风,且多善拳术……”清代中后期,回族武术发展迅速,由回人编创的弹腿、查拳、臂挂拳、心意六合拳、八极拳、回回十八肘等,成为享誉海外的优秀拳种。比如名声显赫的“教门弹腿”,民间亦流传有“南京到北京,弹腿出在教门中”一说。

正是由于回族分散于各个地区、与其它民族和谐相处,才造成了回族人口不断流动和迁移,使得回族遍及全国各地。随着这种全国范围的流动,许多的回族武术内容流传到全国各地,回族武术文化的交流传承得到了较大范围的传播。

3 德州地区回族武术拳种分布状况

德州市辖1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包括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陵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齐河县、临邑县、宁津县、庆云县,总人口560万。

德州地区厚土育忠,自古多侠义之士、豪迈之气。回族人民民风崇义尚武、勤奋好学、爱国爱教的优秀传统,自元代以来,在德州历史上涌现出不少颇有影响力的武术杰出人物。兴起和发展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回族武术,较为流行的有弹腿、回民七式、查拳、八极拳、回回十八肘、护身拳、通备拳、白猿通背拳、阴把枪、心意六合拳、八门拳、八门驷拳、环子捶、汤平拳、十三太保气功。其中在德州地区流行的拳种主要包括查拳、弹腿、八极拳、心意六合拳等。

4 德州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回族)的成因

德州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形成因素是多方面。它的形成发展与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族风俗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4.1 特殊地理环境是德州回族武术发展的客观保证

德州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地处黄泛平原,地势平缓,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最高处,位于夏津陈公堤高地,海拔32.6米;最低处位于庆云东北,海拔5.3米。德州贯黄(河)运(河)而望江海,连鲁冀而衔中原,是山东的北大门、京津的南大门。地面坡降在七千分之一左右。地理环境的多样性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为德州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从历史承继关系来说,地理环境是社会风俗习惯形成的主要原因。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回族粗犷刚烈、尚武尚勇的性格。社会的动荡、频繁的战争,强化了德州回族人民形成尚武尚勇的社会风俗,这种风俗延续不衰,为回族武术提供了客观基础,促进了回族武术的不断发展,也同时推动了齐鲁武术的形成与发展。

4.2 回族宗教文化与德州回族武术

共同的宗教信仰使得这些民族保持着一些共同的民族习俗和尚武习惯。许多的回族武术内容,例如一些教门拳在这些民族中也有所传承和发展。他们在习武过程中处处都体现了浓重的伊斯兰教的特色。比如“汤瓶七式”,它的起式和收式都以穆斯林洗“阿卜代斯”即小净的汤瓶为标记,并且汤瓶七式整个动作刚柔并济,与穆斯林礼拜相似。还有“回回十八肘”是以肘法居多的短打招法,起式就有依玛式(食指放在鼻前)意为信主独一,结尾有“都瓦式”(双掌抹脸,捋髯动作)意为穆斯林面向真主,应有所祈求和感恩。

4.3 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

换一个视角来看,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发展与演变是离不开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这个前提条件的。离开这一前提,少数民族武术也就难以生存并流传至今。德州特殊的地理历史文化造就了德州地区独特的人文环境,历史上德州就是农民起义的聚集地,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到近代“扶清灭洋”、“驱赶外辱”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民族斗争,以及清末的义和团起义等等,这些战争的策源地都与德州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该地区少数民族习武热情高涨,尤以回族人为代表的武术人士辈出,德州地区回族人在这些斗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4.4 回族风俗习惯是影响回族武术的重要因素

自古以来,凡回民聚集的地方大都有练武的风俗习惯。他们每天在做完礼拜和饭后,便“齐集寺院,弹腿打拳,玩枪弄棒,切磋琢磨,互试比赛”。迁移到南方各地的回族也多擅长武术,山东和河南、河北等地的回族更是酷爱习武,均保持着回民族练武的习俗,并世代相传、繁衍不息。

习武活动作为回族的一个主要风俗习惯,其大量的武术内容和运动形式逐渐地融合和纳入到我国传统武术范畴中来。例如,回族人民喜练的查拳、弹腿、八极拳、心意六合拳等,均为回族独有的拳种,现在都已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中间传播。

4.5 齐鲁文化对回族武术的影响

武术拳种都是从地域性文化派生出来的,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着自身的个性风格与特殊内容,使武术拳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汲取了诸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武术拳种的产生与发展,既受到文化传承的影响,又与民风习俗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齐鲁文化熏陶和滋养着中国武术拳种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不同的武术拳种的技术风格特点和武术文化特色。

由于没有自己的祖居地,回族人口大多分散在全国各地,山东尤以省内西北西南偏多(如德州地区)。人们为了生存和不受外来欺负,养成了尚武、团结的习俗。虽然回族武术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但它受齐鲁武术文化的影响较大,吸收了许多其它齐鲁武术的内容,在这个背景下,齐鲁文化和回族武术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文化的融合推动着回族拳种地不断产生和发展。除了个别的“教门拳”保持本民族特色外(如回回十八肘、弹腿、汤瓶七式等),其它武术内容已融入到中华武术的大家庭中来(如四路查拳、劈挂、八极等)。

5 德州回族传统武术的时代创新性与启示

我国少数民族的习武之风自古盛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武术内容和传承方式,但由于自身的一些原因,使得许多少数民族武术的精华并未能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和了解它。而德州回族武术文化的社会成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我国武术的传承发展给予些许提示。回族武术在发展过程中较好地适应了社会和各种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其需求的多元诉求,回族武术在社会上又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并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它曾是御敌防身之术,更是强身健体和愉悦身心之法。这无疑是民族武术文化发展的新特征,也是武术对时代快速发展的一种适应。一种声音认为,对于民族文化遗产,不应触碰它的“原型”,应该还原其“本色”,认为这样人类遗产才能得到传承和保护。而回族武术从形成之初一直到现在仍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它是少数民族武术发展的典型成功代表,其潜移默化的发展规律和传播路径值得我们反省和思考,它是对新时代下“害怕革新,僵化创新”观点的有力反驳,这种传承与适应是一种文化的变迁,是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创新保护的一种方式,并为武术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回族武术文化的社会成因并不是偶然形成的,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才能变得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张一民.当代宁夏体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

[2]李成银.山东传统武术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4).

弘扬中华武术,传承民族文化 第2篇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通着中 国人、中国文化的历史血脉和记忆,是我们民族的信仰、崇拜、生活模式、文化 思想的身体语言的写照。当今时代,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传统武术传播必须借 助文化媒介的力量,从而实现我国传统武术乃至传统文化的复兴和繁荣。【关键词】:传播历史近代冲击 文化传播 措施

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博大精深的中华古典文化中一个优秀的文化分支,武术的产生、发展紧随着整个中华文明前进的历程。我国传统武术一直以华夏民族生活范式的表现形式维系着民族的情感,体味着民族的风俗、伦理,构筑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多彩生活,它能使人进人一种高远的境界,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历史上中国传统武术对内对外的广泛传播,使得武术在传播过程中变得更博大精深。在我国古代,武术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现象和高雅的文化现象存在和不断发展。商、周时期的“礼、乐、射、御”以及宋、明、清时期的“武学”是官办学校中传播武术的形式。儒家私学中的“文武兼备”、“仁”是当代武术教育的核心,墨家弟子是“武侠”的历史渊源。宋代时的“教头”是对“传播者”环节的优化。武举制开创了“以武入仕”的先河。军事器械与武术器械传播有重要的历史渊源。师徒传承是民间武术传播的基本方式。宋朝武艺结社组织和清朝民间宗教、秘密结社是武术组织传播的前身。拳种起源的劝服性传播是古代武术拳种流派传播的代表性策略。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和人民的不断创造,我国传统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喜爱。在对外传播方面,更是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国家的武术源自中国或受中国武术的影响。比如日本的柔道和空手道,朝鲜的跆举道,泰国国技泰拳等都从中华武术中汲取了极其重要的“营养”。

近代以来随着封建中国的落后、闭关锁国政策以及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势人侵,我国传统武术受到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巨大冲击,其文化流失非常严重,面

临着发展的瓶颈和困惑,很多本应属于传统武术精华的劲力和技击韵味正被淡化或遗弃,已经处在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带。保护传统武术文化成为我们当代人特别是当代青年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今世界正处于一种多元文化共同并存、相互交融、互相冲突的变革时代,在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新的文化形式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原有的文化形式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华武术文化是继续尘封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宝库中?还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展现出璀璨多姿的光芒?这不仅是武术本身发展的问题,更是中华宝贵的传统文化能否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复兴与繁荣的问题。传统武术的传播不但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体育的多元化、多文化、多民族的蓬勃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武术历史文化之本,也是未来武术文化之根,这是我们与西方体育文化对话交流的基础。强调文化的多样性,从而避免单一文化的诸多弊端,发挥武术文化与各种文化优势的互补作用。无论武术是在国内发展或者是走向世界,都应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推广武术,使武术真正成为世界体坛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不失文化内涵与责任。因此传统武术文化应成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一个国家国民自信心的源泉,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精神动力,由于文化系统中技术层面的发展,体育文化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广泛地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拓展了传播体育信息的受众领域。现代传媒的诸多优势已经进人当代体育文化的深层结构,使当代体育文化呈现出媒介化的特征。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西方现代体育的冲击,传统武术一面沿袭着传统,一面向往着未来;一面萌动着“现代转型”意识,一面依托着民族情感。在其发展过程中,交织着文化错位、心态失衡的情绪焦虑,感受着价值分裂、认同丧失的本体困惑、承受着无可回避的理想冲突与意义失落的精神迷茫。媒体的政策是平衡体育文化多样性与民族体育文化认同关系的重要手段,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在融人世界体育发展潮流的同时,又能够不露痕迹的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尽可能的展现给世界。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来说,它依赖于中国社会历史的整体发展,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技术模型来说,它又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为保持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典型的意义。我国媒介不应该放弃传统武术这块极为重要的宣传阵地,应该将传统武术的宣传报道纳人日常的“议程设置”中困。我国媒介应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只将目光锁定在西方竞技体育项目上,那样我国必将丧失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武技,其结果不仅仅是毁灭古代先人创造的传统武术文化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彻底沦为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附属品,更重要的是它将切断我们与古代历史的联系,削弱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的文化竞争力,进而使中华民族体育文化难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复兴。

武术虽是一种技击术,但在武术运动中处处体现着文化哲理,表现出一种处世方式。随着、文化、信息、等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文化多元化已成为时代特征,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是我们理智的选择,也是中国文化的必由之路,但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武术,特别是传统武术,在跨文化传播中是否一帆风顺,是否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传统武术是否得到了异文化地区人们的认可?许多优秀的范例值得我们思考,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为武术的传播作出了伟大的尝试,我们在对外传播传统武术时应当借鉴这些优秀的经验,并不断创造更多奇迹。

武术传播的原则为诚信、针对、分层、渐进传播原则,其基本模式包括武术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过程中的阐释、传播的对象、传播效果、传播环境以及在各个要素之间的传播策略与技巧。武术名家是武术传播者中的领袖人物,其传播的主体因素为权威性、可信性和熟知性。武术文化传播的内容包括武德、武术史事、武术中所包涵的中国传统哲学、武术中所包含的医学内容、武术中所体现的兵法思想、武术中的传统美学思想,其传播途径包括武术拳名、拳谱、拳诀、谚语、书籍、杂志、报纸、影视、广播、网络武术等。引导武术传播对象的动机,要传播适合的、成熟的武术项目,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创编大众化的武术技术,其心理效应为威信、熟知和从众效应等。改变传播对象的态度需要保持媒体传播武术的连续性,宣传武术健身、防身、修身的价值。

为了加快武术走向世界,中国武术的发展应采取如下的基础措施:

1、把式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武术的文化特性是使它自古流传至今不衰的根本原因。而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想使中国武术真正走向世界,就非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不可。首先要确立武术的应的地位,把武术作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树立武术教育的长远目标:第一步是使武术成为国家的体育文化体系,逐步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成为大、中、小学和军事训练必不可少的体育内容,使每个学生和每个战士都懂得武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步是逐步使武术成为国际的体育文化体系,大力推广武术,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向奥运会贡献的第一个体育项目。还有,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武术教育。例如采用多种形式办学来大力培训武术师资,适当增加武术教学时数和改革武术教学内容,创办高等武术院系,加强学校武术研究等等。

2、切实落实好国内各项基础工作。武术走向世界,国内是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体委《关于加强武术工作的决定》,努力做到“武术技术要规范化、武术理论要科学化、武术活动要社会化”。

3、套落运动与技击运动同时并举。套路演练、技术格斗这两种武术运动形式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都应继承和发展。中国武术今后的发展,应采取套路运动与技击运动同时并举的方针,在积极发展套路形式的同时,加强技击格斗的研究,走国内普及、国际推广的道路。在武术散手、推手等对抗性项目中,许多武术格斗的技击方法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今后应在技术传统化、规则合理化,器材服装民族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能早日列入奥运会或世界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武术套路形式的今后发展,则应努力做到:动作套路规范化、理论科学化、训练系统化、竞赛制度化。

4、通过多种办法大力推广武术。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要走向世界还需要一个推广过程。今后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方位、多种层次,大力推广中国武术。例如举办各种武术节、比赛、培训班,派遣优秀运动队在国内外巡回表演,优秀教练员外出讲学、指导,以及报刊、图书、广播、影视、声像等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推广武术。

中国的武术,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从来无需证明自己,只是通过刻苦的锻炼不断完善自己,以期成就那种接近自然的完美。拥有强大力量却不用来战胜别人,而只是以武会友,互通有无。从不炫耀武力,只是坚守着心中仁义礼智信勇的情操。中华武术它更多地是由我们民族历史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它完全体现着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兵家谋略、审美情趣和道德伦理。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 第3篇

关键词:传统体育;武术教学;套路技术;教学研究

当前,武术教学作为具有文化特色的教学活动,正逐渐得到发展。但总的来说,很多学校缺乏对武术教学的正确认识,也缺乏开展体育专业武术教学的条件,导致传统体育武术专业的发展状况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本文结合实际,针对武术教学中的套路技术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传统体育专业武术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武术运动是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中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项,在中国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武术运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通过武术表达一种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正是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武术学习者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尽管时代在变迁,但是武术精神却传递至今,并且结合当今的时代主题在武术形式和内容上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以适应现代人的学习需要。但是目前传统体育的专业武术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很多学校都没有充分认识武术教学的重要性。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此类课程,即使开设了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其次,教学方式比较落后,武术教学仍然以运动路线的讲解、动作的攻防为主要的方法,而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僵化,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总的来说,专业武术的教学现状与预期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阻碍,全面提高体育专业武术的教学成效。

二、专业武术的套路技术教学研究

1.武术套路技术的教学缺陷

当前很多学校的武术教学都是以竞技为唯一目标,这就导致学生以急功近利的心理去学习武术,一味追求武术套路的快速学习,缺乏对理论知识和精神寓意的深刻理解。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则武术学习很难取得真正的突破。因为竞技武术缺少对攻防技击的使用练习,学到的套路和技术缺乏实用性。而且竞技武术的训练节奏十分紧张,以得分为目标的训练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可能会感到无聊乏味,从而失去学习武术套路技术的积极性。

2.如何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1)体用结合。武术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能够帮助人们强健体魄,并将之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因此,武术套路技术的教学应该提倡和落实体用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强化训练,才能充分发挥武术学习的作用。这就要求武术教学不能简单地以竞技为目标,更应该重视教授武术技击。具体来说,必须将传统武术的技击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不仅要重视老师的讲解和学生单独的练习,还要将实打训练作为重点进行教学。练习是对武术套路和技术进行分解学习,从每一个细节的动作把握武术的技术,这也是呈现武术形态美的方式。打是综合性的运用,将练习的动作连贯使用起来才能产生打的效果,能够检验练的熟练程度和流畅程度。只有打与练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在实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根据自己的强项和身体素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以弥补武术学习的不足,全面提高武术水平。

(2)优化教学方法。武术教学首先需要专业的武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应该积极吸收优秀的教师人才。武术教师应该以开放进取的心态进行教学,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这些都是优化教学方法的必要前提。具体来说,优化教学方法需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武术本身就可以作为个人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也是动态性的体育运动,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武术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武术运动的文化魅力,保持课堂轻松活泼的氛围,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武术学习。还要从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方面入手,采取更加直观有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而不能仅仅依靠枯燥的讲解和重复的训练来进行教学。武术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的便利,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教材之外的教学素材,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强调武术精神。武术精神本身就是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武术精神的教育,能够通过武术锻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体育武术锻炼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也是一项十分消耗体力容易疲惫的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品格。同时,武术锻炼需要心平气和、内心沉静,可以帮助学生舒缓心情、减少抑郁情绪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宋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内容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1):116-117.

新时期武术比赛服饰民族特性研究 第4篇

关键词:武术服饰,民族特性,传统文化

武术服饰作为武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够很好的彰显武术运动的魅力和民族特色,武术服饰的美包含在武术美之中,是武术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重视民族文化发展的时期,武术服饰的创新和改革随着武术的发展被推到一定的高度,从武术文化与民族特性出发,在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下通过各种途径使武术服饰融合入武术中,融合入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中,把握时代气息,意在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彰显民族文化。

1武术服饰发展历程概述

古代的武术服饰在发展之初大体上与其他服饰没有区别。而后受儒家,道家的“中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主题思想影响,武术服饰在形式,颜色,图案上逐渐丰富起来。在古代早期,人们进行武术运动时大多裸露上身进行比赛。如: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秦墓出土的一件木篦背面上就彩画了当时一场比赛的盛况:台前有帷幕飘带,台上3个上身赤裸的男子,只穿短裤,腰部系带,足穿翘头鞋,2人比赛,1人双手前伸作裁判。“在1961年河南省密县打虎亭镇汉墓出土的角抵图壁画,是东汉时期壁画,图案背景为一云气纹环绕的台子,上面两个赤膊光腿、腰束护腹,着短裤,足登黑履,头束一冲天发辫的力士,正准备交手相搏。[1]”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古人在武术服饰上比较简捷,主要体现在格斗方面。

唐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里程碑,引领了武术文化发展的潮流,武术服饰在这段时期发展迅猛。武术器械特别是剑术的发展遍及朝野,同时由于唐代表演艺术的发达时剑术的演练技巧发展到很高的水平。这段时期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大多运动服饰在造型上注重二维空间效果,舒适感和表演效果,不太强调服饰与人体各部位保持一致。受唐朝当时的审美思想影响着重强调服饰与穿着者之间的空隙,显得宽松,追求飘逸、舒适、简洁含蓄等特点,武术服饰的传统文化痕迹逐渐以“宽大肥硕,悬垂曝显”而形成主流。灯笼裤是最典型的代表。

2武术服饰的民族特性

2.1 武术服饰与民族文化的联系

中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孕育了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中国武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受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社会习俗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2]。”其中武术服饰作为武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和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受传统民族文化影响,传统的武术运动上衣是以华丽,细腻丝质制成的立领,对门叠衫的袍衫,再配上的独特盘扣,滚边,下身为垂直飘逸,宽松,舒适的中式裤等。这都留下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痕迹。

2.2 武术服饰与民族文化的特性

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道家的思想影响。在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下,服饰的穿着要合乎礼节,讲究“存天理,灭人欲不能暴露身体。[3]”古代运动服饰在造型上重视二维空间效果和舒适感,不强调现在的服饰于人体保持一致。运动服饰特别是武术服饰强调和谐、对称、统一,倾向于端庄,平衡,忌讳倾斜和非对称性等。近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大量入侵,但在中西文化共同影响下,也产生了独具现在中国特色的服饰。在注重传统文化不露体的思想下也适量的加入了西方赞誉人体之美。现在更多的出现短衫,马甲衫以及部分裸露都体现了现在武术服饰的设计潮流。武术服饰不仅在理念上很中国而且在设计上融合了很多中国古国的元素,如图案“龙”,“竹叶”等代表中国的一些特色。

3武术服饰的形式多样化

武术服饰作为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武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折射出的文化底蕴和意味具有独特的魅力。就武术服饰而言,几乎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分和要素,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与道教、佛教、民间宗教,以及各种民俗民间文化, 都对它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渗透。在武术的逐渐演变过程中,武术服饰大量的创新层出不穷,不再拘泥于一个模式。“风格有斜襟式、对襟式、琵琶襟式等。对襟的襟线在人体正面的中心线位置,前襟面左右衣对齐,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在形式上,表现两个数量、形状、性质、色彩相同因素的关系,使得服饰的整体轮廓以及其上的分割或装饰在人体上形成左右对称的视觉效果 [4]”。在袖口方面袖口紧,但肩膀处宽松,而且肩膀最顶点处呈尖角状居多,腰带大多用“带”将宽松的衣服束缚,用搭撵,盘扣来连接衣襟,盘扣后期技艺日臻完美,而后又根据民族特性发展了“花扣”。有模仿动物的祥龙扣,凤凰扣等,还有模仿植物的“兰花扣”,还有文字的福字扣等,到后来人们逐渐把刺绣,褶皱,配饰融入于武术服饰中,使得武术服饰在样式上更加丰富多彩。各种少数民族服饰的特殊样式,颜色,配饰等融入其中。“门派使得武术服饰在各个不同的地域等都有所不同,不管是风格、样式、颜色、配饰、材质、图案等都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5]”除了应用带传统的丝织品外还用到了其他的材料,图案上呈现复古的民族特性,如有龙凤图,竹子,兰花等。款式有斜领,直领等,扣子有复古的盘扣,纽扣等。腰带在不同种拳种中有不同的用法,如在太极里面一般不用腰带,但在洪拳等刚猛拳种类型是都要用布匹式腰带。衣服的袖口和裤脚口也是符合拳种可紧可松。武术服饰在现在信息发达的社会里发展变化更大,特别是在现在各种媒体发达的今天武术服饰注重了更多的人性化的设计。如散打、枪、棍等高强度项目的比赛服面料注意了服饰的吸汗,有伸缩性,重量轻的特点。现代的比赛服饰甚至还融入了商业因素,在运动员的比赛服饰上出现了广告商标或商业宣传文字。

近年来,随着武术竞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化的需要,服饰的高品质和文化特征对教练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武术服饰中体现传统文化的醇厚,如何把美好的意境通过武术服饰完整地展现出来,如何把中国独特的色彩、传统的民族图案在武术现代服饰上进行融合,不仅体现出对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可通过武术现代服饰窥见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辉煌华美。

4武术竞赛完善推动武术服饰的大发展

4.1 竞技赛事对武术服饰发展的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将“国术”更名为“武术”,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趋于多元化,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逐渐形成审美意识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随着竞技武术向“高、难、美、新、稳”的发展方向,技术动作得到空前提高。习武者在练习套路时肥硕宽大的武术服饰往往成为妨碍技术动作完成的不利因素,因此在结合现在人们的欣赏品味下,大多数习武者都以“短衫”或“半衫”上衣取代了传统的长衫,而且在颜色上的搭配和款式图案等方面也出现丰富多彩的趋势。现在的武术服饰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了以往的“传统制造理念”的局限,从材质上、图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加快了武术服饰的多样化发展。

4.2 竞赛规则对武术服饰的发展和变化

随着武术赛事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壮大,各种赛事、交流会加速了武术的快速发展,武术规则的不断完善促进武术服饰的规范化。从1959年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出台,但是这部规则中并没有对武术服饰做出明确的规定。从1959年到1973年规则都没有对武术参赛服饰做出规定。直到1979年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要求是“运动员穿灯笼裤”。1984年《武术竞赛规则》才明确规定参赛运动员的服饰问题。在以后的1986年到1991年都未做大的改动。1996年武术新规则出现。武术服饰在本质上有了明确的要求。在1996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非常明确的对武术参赛运动员的武术服饰做了规定。并对不同的项目的比赛服饰进行了规定。在这部规则中武术服饰的要求达到了相当规范的地步。2003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对武术套路的比赛服饰的规定上一定程度延续了1996年的规则,但是,对武术服饰的款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促进了武术服饰的快速发展。不过,在一段时间内,武术比赛服饰出现了款式乱象的情况,比如在南拳中穿戴围脖、毛绒等,远远超出了武术比赛服饰的要求。在2012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武术比赛服饰的款式和规格有了更细的要求,对于图案和颜色可任意选择。从历年的武术竞赛规则看来,武术服饰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对武术拳术比赛服饰进行了归纳。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各拳术技术风格特点的不同,所采用的服饰款式也有较大的区别。长拳以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 出手长,跳得高,蹦得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迅静定,节奏分明,在服饰上都要突出长拳的特点。在服饰的颜色,图案等方面都以简洁明亮突出,也有颜色鲜明的情况出现。南拳的总体风格是步稳、拳刚、势烈,少跳跃、多短拳、擅剽手,以声、气修力,威猛迅疾,灵巧绵密,刚柔相济。为突出南拳的特点它的服饰一般颜色较深,结构精简,突出人体的力量感。太极拳的动作柔中带刚, 快慢结合,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服饰上要讲究与自然的和谐性服饰特点多以清心淡雅,超凡脱俗为主流。服饰图案大都有竹叶,兰花,鱼等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综上所述,随着竞技武术的快速发展,武术服饰不仅在款式、图样上进行较大的革新,同时也较大的反映了符合当下人们审美的需要。武术服饰的材质上在延续传统丝绸,对材质的丝绸用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对武术服饰在新的历史时期不仅作为单纯的用品更是对多种文化融合提出的新挑战。因而应注重加入现代的理念、现代的工艺、现代的配饰,现代的色彩,并且配合个人的风格特点以及项目、地域特点;注重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很好的融合,顺应历史潮流,将现代元素巧妙地融入武术服饰当中”。

5武术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武术服饰是因武术的存在而存在,因武术的发展而发展。就像武术技术一样,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武术服饰中气度神韵的东西或者说相关的理念传统的东西,可以借服饰的物质构成而向下传承,而当时的服饰物质构成会因保存的困难而易失传和嬗变。进入中国服饰艺术的现代发展时期以后,人们的审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相应,武术服饰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武术服饰倾向主要表现为:将追求个性、随意、审美、自由及创新放到了第一位。随着竞技武术向着高、难、美、新方向的发展,技术动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武术服饰在颜色搭配和款式图案等方面,也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武术表演,为达到演出的质量和审美效果,对武术服饰进行艺术化尝试,提升表演的文化氛围。客观地说,这对于武术服饰艺术的发展和突破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于是,武术服饰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了以往的局限, 体现出追求豪爽快意、个性自由、审美自主的特点。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武术服饰的发展更应该注重文化底蕴,传承民族文化。注重审美水平。它应当是一个立足自我并不断发挥自身精华、有选择地吸取外来因素的实用艺术体系。武术服饰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自始至终地既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又显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

6结论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 第5篇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开设课程:

主要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武术理论基础、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医学基础、专项理论与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论文、运动训练实习与社会实践三部分。专业介绍:

 前身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专业属于国家教育部2012年9月最新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代码为040204K。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能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到武术、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训练,掌握组织教学、训练、科研、裁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武术、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武术、体育养生或1-2项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技术与教学、训练方法,并了解专业内其他专项的主要技术与技能;

3、具有在武术、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领域进行教学、训练、指导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

4、熟悉国家与本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5、了解本专业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6、掌握本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主干学科:体育学、历史学、中医学。核心课程:

武术学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中医学基础、专项理论与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学术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机能评定实验、运动技术诊断、运动心理测量等系列实验。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学友评论:

1.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传统健身机构体育指导员,保安机构、各级少体校管理人员工作。2.该专业的就业率可是相当的好,社会需要这种人才 3.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社会需求是特别的大

4.该专业毕业生能从事武术、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工作 5.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个人选择有关 6.该专业已发展为管理规范、教学先进、训练科学的先进单位 7.该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

8.该专业就业方向:武术馆校教练员,企业、机关、传统健身机构体育指导员 9.该专业毕业生需具有在本专业领域进行教学、训练、指导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就业情况: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4年07月整理并发布的《近两年(2012、2013年)全国和分省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该本科专业目前在黑龙江开设布点的本科院校较多,导致该专业本科毕业生近两年来顺利就业的概率较低。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师承;武术;国际化发展

一、武术发展的历史问题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容健身、技击、观赏于一体,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形态,今后的发展当然仍将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顺应武术的固有规律向前运动。健身是武术的基本社会功能也是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建国后,以弘扬民族文化,挖掘文化遗产的角度,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武术着重发展了其观赏性的一面,出现了不少花团锦簇的新套路。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今日武术发展之路要顺应传统文化的根脉。武术这种独特的身体运动方式,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关系不止于简单的“文化价值观对文化活动方式的制约”,其实,两者相互激荡和引发,而这种激荡和引发的机制是由人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所以,渊源悠久的中华武术,数千年来对中化民族的整个思想文化——包括思维方式、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宗教思想,乃至身心修养、中医理论等——潜移默化,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二、师承的含义

“师承”二字从表面看是带一点传统甚至“封建”色彩。但究其实质师承是什么?师承是“历代有成就习练者心血和体悟的继承、传承与总结”。

在武术界,气功界,内丹学界,人们选择老师学艺时,历来对门派及师承问题很是关注。当然,这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有门派就有创始人,有创始人就有传人,有传人就有代有辈。若崇慕某一门派,再能知根知底,拜师学艺心里就踏实。淡然,既吃五谷杂粮,什么样的人也都有。即便在对某一功法门派进行研究介绍中也涉及到师承,对此师承问题也不过当作一个自然关系来对待。

三、中西体育文化之间的差异影响武术国际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体育文化交流虽然在不断加强,但交流的内容大多停留在技术层面,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心理价值观、思维方式,彼此之间还有待于深入了解。

中国传统思维的基点是“天人合一”,其影响也毫无疑问地渗透到武术中来。如体现在武术中的“天人合一,形神兼备”、“内六合,外六合,内外相合益处多”、“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会神”等。中国传统养生术以及一些传统拳术和功法练习则要求与自然环境、季节、气候、时辰相对应,这也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观念,反映了中华武术追求身与心、机体与自然,以及自身机体平衡协调发展之整体效益的价值观。

四、传统师承影响国际化发展

1.传统师徒传承影响武术国际化发展

儒家自古以来就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的职责。儒家认为,“作为师者就应该做到‘为人师表、德才兼备、敬业爱生’。同时,儒家又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认为,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和渊博的知识,并认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只有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2.传统师承的理念阻碍了武术国际化发展

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受其影响武术不但要求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而且更强调武术的教育功能。它要求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参悟人生哲理,培养品德,提高人的精神修为,达到“德”与“艺”的统一,如“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

道德标准是作为择徒的要求,这种道德要求一般表现为:师者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所要承担的责任,在有关史料中对于那些一技在身,如藏至宝,不肯尽其法以惠人,或索取、供养,以看人给其钱财多少来定教人的给予了批判,同时也对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人进行了肯定。

清代的杨氏太极拳谱中就有五不授。这些条规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择人的具体要求。唯物主义者认为人们总是根据他们所依据的社会环境、阶级地位,从他们所进行的生产与交换的经济环境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3.武术国际化发展必须转变传统师承理念

西方竞技体育的激烈对抗性,惊险刺激性,功利性强的文化意识,促使传统武术走向国际化的发展必须转变传统师承的理念。传统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相融合的产物竞技武术,是改革、进化的产物,相对具有简单化、易接受、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并且与西方体育的共性成分比传统武术更多一些。

加快武术国际化进程,增加国际武术人口,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首先,通过加强媒体的宣传和举办各种中华武术讲座,印发宣传武术知识有关资料,使各国人士加深对中华武术的了解;其次,组织访问团到世界各地巡回表演,展示中华武术各门派的精湛技艺,这样可以吸引世界各国人士的眼球;第三,举办各种形式的武术培训班,开办中华武术学校、举办各种类型武术比赛,培养各国人士参加武术训练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武术的认识;第四,在青少年中普及武术教育,在中老年人群中普及太极拳的练习。如果能认真做好以上工作必然可以为各国培养、输送大批武术人才,为武术国际化发展打好扎实的人才基础。

民族武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析 第7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是指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文化,它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冯骥才先生曾经有这样的论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物质遗产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而无形的文化,往往比有形的文化更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人类无限的情感,包含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武术是感悟的文化,传统武术的修炼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不能简单地模仿习练动作,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内心境界的超越。超越不仅是技艺的娴熟与创新,也是思想境界的继承和超越。自古以来,那些从事各种“技”或者“术”的人们,通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对动作客体的法则性、规范性有了非常深入细致的体会,而且从内心深处感悟到哲理。武术运动通过“术”的实践而获得“天人相合”、“万物归根”的精神体验与生命感悟。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自我生命实践和体悟。当今武术的功能正在不断地靠扶着西方体育的价值,功能的西化使得武术个性丧失。长此以往,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传统武术文化就将所剩无几。因此,捍卫、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保护传统武术的文化安全,成为我们的神圣责任。武术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倘若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进行界定和分类的话,我们就可以将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精神产品都概括在内。

1 传统武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武术起源于古老的军事武术,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滋润和培育中发展起来的技击文化,是经过千锤百炼而且充分融合吸收了民间的有益成分凝聚而成的,集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技击性和观赏性等特点于一身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健康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并且成为了集健身、防身与修身养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运动。蕴含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中华武术以它特有的方式在中华大地传承了千年而不衰,证明了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它的传承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了一种文化的活态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武术传承的主要手段,武术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更重要的是用口传身授的方式延续着一种文化。武术的传承过程也是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活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武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其他活动所没有的特征,一种道德行为的准则,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律,这种特有的“武德”的约束逐渐被当时武术界形成共识,保证了各时期的武术活动的健康发展。

2 活态传承

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它是古代体育文化多样性的典型。它不仅包括武当、少林、峨眉等拳种门派;包括拳、刀、枪、剑、棍等各种器械;包括内功内练内养,包括木兰拳,包括石担、石锁、太极球,包括套路散手,更包含着武德伦常哲学意蕴、修身养性、求道等文化形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传统武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有关于身体的内涵广大的集约型文化形态。古代武术在传播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师徒传承就成为了有效地传承手段,而正是这种活态的非物质的口传身授,才使传统武术延续发展到了今天。封建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长制宗法社会,传统武术的师徒关系师徒传承,是历史上传统武术延绵不绝的主要生命形式,是一种模拟的血缘关系,它体现一种模拟的家庭结构。在这个以宗法制度为特点的结构中,师傅犹如家长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负有相应的责任和要求。因此,尊重师道在传统武术中是很重要的。民间谚语中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这种关系的鲜明写照。由于受封建王朝禁民习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武术的习练也仅仅限于小规模的习练。在其漫长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师徒传承较为有效,所以内容丰富、个性鲜明的传统武术在被大规模、大强度的追求西化的竞技体育改造。我们的民族魂宝正在变得使我们自己都无法识别。超越不仅是技艺的娴熟与创新,也是思想境界的继承和超越。自古以来,那些从事各种“技”或者“术”的人们,通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对动作客体的法则性、规范性有了非常深入细致的体会,而且从内心深处感悟到哲理。武术运动通过“术”的实践而获得“天人相合”,“万物归根”的精神体验与生命感悟。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自我生命实践和体悟。没有这种从技艺出发的人与人之间的活态传承,作为一种文化的武术就不可能传承到今天。我们离开人来谈传承也就是缘木求鱼,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探讨武术文化的活态传承就必须首先从传承人来谈起。武术之所以是活态的文化是因为它的传承和继承都是由活态的人来完成的。

2.1 道德与武德

从古到今,武术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武术的主体“人”对他的创新和改造,武术之所以能传承到今天,正是一代代的武术大师和众多习武者努力传承的结果。传统武术的习练是一个不断体悟的过程,徒弟的习武感受必须随时和老师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武术的“术”才能够有所提高,在当时,师徒传承有利于个体的武术习练者迅速掌握技术要领,在这种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师徒关系升华为一种模拟的血缘关系。传统武术的“术”的传承是师徒间的纽带。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武术传承的主要手段,武术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更重要的是用口传身授的方式延续着一种文化。武术的传承过程也是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活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武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其他活动所没有的特征,一种道德行为的准则,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律,这种特有的“武德”的约束逐渐被当时武术界形成共识,保证了各时期的武术活动健康地发展。

2.2 通过武德的传承实现“技术”与“思想”的统一

当代武术发展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我们自己只注重改革和求新去亲和奥运会,只想进入奥运会,追求当代武术发展与传统武术的不同和区别,在走一条弃传统于不顾的道路,而且目标单一,所以导致今天武术发展的现实状况是远离传统和不伦不类。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确立文化安全意识,才能认识到弘扬和保护传统武术文化的价值,珍视和继承传统武术文化的精华。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武术是感悟的文化,传统武术的修炼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不能简单地模仿习练动作,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内心境界的超越。超越不仅是技艺的娴熟与创新,也是思想境界的继承和超越。自古以来,那些从事各种“技”或者“术”的人们,通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对动作客体的法则性、规范性有了非常深入细致的体会,而且从内心深处感悟到哲理。武术运动通过“术”的实践而获得“天人相合”,“万物归根”的精神体验与生命感悟,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自我生命实践和体悟。传授传统武术的过程是互动的过程,老拳师在传授武术同时,他对每一个技术的理解、思维方式和做人的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徒弟的言行和思想。从“武以德为先”的武训中便可以看出“术”与“道”在传统武术习练过程中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传统武德以传统两字而言,是以持续的传授继承的关系来明确系统的形成。传统有代代相传留之意。武德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它内容很多,众多的内容是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张反映民间习武群落的伦理之网。

传统武德的内容包括:(1)日常的道德。民间谚语中有:“未习武,先习德”。是对习武者的人伦规范。具体表现为要敬师尊长,不得欺负同辈弱小,要克己和众,不得挑衅引起是非。很显然,这是一般社会日常道德伦理中所谓“孝敬父母,和睦乡里”的观念在习武群落中的反映。也就是说,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每一个习武的人所应具备的。(2)习武过程中的道德要求。中国的文化传统,素来视伦理道德为根本。传统武德也当然难以逾越这样一种文化背景。它不光以“德”为武之根本,同时还把“德”视为通向高深武功境界的精神信念,武谚中所谓的“德薄艺难高”讲的就是这一道理。从练武伊始到学有所成,不仅习武者身体要承受痛苦,要和习武者处理好在这一群体中的各种关系,而且意志品质也要经受种种磨炼,这无疑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习练过程也就是对人的整体塑造过程。

2.3 继承与发展

武术的传承过程也是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活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武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其他活动所没有的特征,一种道德行为的准则,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律,这种特有的“武德”的约束逐渐被当时武术界形成共识,保证了各时期的武术活动健康地发展。

3 结论

总之,不管是武术传统的生态方式的传承,还是武术与道德的传承都是中华武术发展过程中的精髓所在,这也正是我们传统武术中不可遗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如此,武术文化也被不断的推进,同时推动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故此,在新时期,我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大力发掘武术文化的深度精华,从而使非物质文化的优良精华得以世代传承。

参考文献

[1]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4(1).

[2]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3]冯天瑜.文化守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5).

[4]乔晓光.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5]乔晓光.传承活态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7-7-9.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 第8篇

一、宏观文化视野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价值

“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观点。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在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体育文化已经形成比其它领域更为明显的全球化态势的今天, 我们更要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样一种理念。体育全球化并非单一化的现代竞技体育唯我独尊, 而是多元体育文化的和平共处, 共同构成世界体育文化的新体系。这既是由世界各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客观决定的, 也是各民族文化历史和文化意识的基本要求。“只有本土化的、民族特色的文化, 才会引起世界的侧目与惊喜。”太极拳和龙舟在世界的流行就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如果说从传统向现代化迈进、从民族向世界性拓展是人类文化发展和演进的基本逻辑, 那么, 民族传统体育走向现代化无疑就是一种趋势。民族传统体育所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都发生了变化, 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也必然发生变化, 抱残守缺和企图保持原汁原味都是不现实的。因此,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点, 重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不断开辟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途径和传承方式, 完善已有的发展道路, 才能更好地拓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宏扬民族传统文化, 离不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而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就必须优先发展高等民族传统体育教育, 这是由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 也是提高国民体质、适应社会的内在需求。

二、中观国家实力视野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价值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 将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强烈的影响。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传统体育又是从民族共同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体育文化形式, 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 出现了以经济全球化为动力的包括政治、文化、体育等的全球化趋势, 首先在欧美国家实现现代转型的西方民族传统体育,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扩张而传遍世界,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 一个民族是否屹立于民族之林, 民族体育正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却剧激萎缩, 特别是在城市和教育中的影响急剧削弱, 目前主要在以农业经济为主要基础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生存。那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过几千年的光辉岁月后, 为什么在这场冲突和共存中处于劣势呢?我们应该看到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潜力, 重新审视和思考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问题。作为文化的一项内容, 西方兵操以系统的方式伴随着“洋务运动”传入, 开中国近代体育之先声。随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的“变法维新”、提倡西学、废科举、兴学校, 为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现在的学校体育教育无论从教材内容、教师技能、教学思想都被西方体育项目所主宰, 学校体育运动会成了“小小奥运会”。由于西方体育长期占据着教育和社会的主要阵地, 民族传统体育却被排斥和忽略, 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和健身的有效性受到质疑。我国要成为经济大国, 首先要成为文化大国。民族传统体育承载了宏扬、宣传、推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它能在世界领域留下更多的中国文化特色, 打下更多的东方烙印。因此, 我们要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视野来审视民族传统体育这项宝贵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通过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来提升国家在当代世界的文化竞争力, 彰显我国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

三、微观人才培养视野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价值

近年来,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热潮正在全国各地兴起, 并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人是文化延续的载体,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 具有融传统知识与技艺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于一身的特点。然而,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 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带来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量和质的变化, 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远远不能适应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不能完全承担起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 不能在建设体育学科的事业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大大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在这种形势下, 如何使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系统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保证它本身的良性发展, 越来越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在社会转型时期, 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发生了碰撞和冲击, 原有的一些要素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全球化和市场化在实践和理论上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如何建设这样的专业”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必须置于当代人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之中, 把发展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的主题与要求联系起来, 通过自身不断变革, 对时代课题作出及时应答。让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专业, 回归应有的发展轨迹, 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不断壮大, 实现“国粹”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文化形态传承的重要载体, 而培养传承人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就成了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论述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的价值。指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必须置于当代人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之中, 把发展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的主题与要求联系起来, 通过自身不断的变革, 对时代课题作出及时应答。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阐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DB/OL]. (2006-07-21) .http://www.gmw.cn/01gmrb/2006-07/21/content_452982.htm.

[2]赵书.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意味[J].中国民族, 2002, (07) .

[3]崔乐泉.中国体育史话[M].中华书局.1998.

[4]摩之中.21世纪中国教育展望[J].教育研究, 1992 (10) .

[5]姜惠.关于武术流派形成因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4) .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 第9篇

一直以来,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专项课程的教学中,都是以掌握散打的技战术体系以及各种复杂的武术套路,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的是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升。同时在课程评价体系中,采用的是传统“理论+技术”的模式,往往只能考核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而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做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我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健身及休闲娱乐的体育活动的总称,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性、习惯性和民俗性的特点。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外延范畴的界定,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在个别或者部分民族出现并至今保持其独特个性和有限传承范围的体育,如竿球等;二是在中国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相对固定的形制而影响至今的体育或者近似的体育活动,如射箭等;三是在中国各民族中出现,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普遍流行的体育,如武术、龙舟等。当前,在我国许多高校,都设置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以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工作的体育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包括了武术教练、健身指导以及各级体校管理人才等。

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问题

从目前来看,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实行的是竞技体育化的武术教育,受传统竞技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教学目标,无法使用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中,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过分偏重技巧训练而轻视实践操作

在长期的发展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一直都是注重技术的传授和训练,而轻视运动技能的应用性实践操作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运动训练模式取代教学模式,强调对于学生专项技术的传授,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为目标,并不重视武术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与社会对于武术人才的需求格格不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武术专项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过分强调竞技性而忽视社会适应性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竞技体育化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从教学目标方面看,就是不断强化竞技性,强调学生竞技能力的提升,而缺乏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应用。在现代体育中,追求的是运动与健康,体现的是通过运动参与,达到健康的目标。因此,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用到服务人的健康发展的目标中,由确保培养出的武术人才能够适合社会发展需要。

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针对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设定,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合理构建,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从教学目标方面分析,应该紧密围绕社会对于武术人才的需要,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武术教学、训练组织、健身指导等方面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总体目标,一方面,注重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引导其数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感,另一方面,要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运动技能,同时能够对武术运动、武术健身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掌握和有效运用,确保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从课程评价体系方面分析,一般都是通过考核的方式,根据结构进行评价,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考试与技术考试。但是这种考核评价方法相对单一,而且更加侧重于对专业技术和理论的评价,难以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体现课程教学的目标。因此,需要对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和创新。

1.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针对传统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评价方式进行拓展。例如,可以实行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互结合的评价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发展情况的评价,减少考试成绩在评价中所占的比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强调学生的个人发展变化,将横向评价转变为纵向评价,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其对于学习的动力。同时,也可以实行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相互结合的方式。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其本质并不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而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确立课内外结合的目标体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对于课程教学的评价应该以课内考核为基础,对课外考核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评价,保证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另外,教学评价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针对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置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在实际教学中,评价主体应该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主,由学生、教师以及相关专家进行分别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功效。

2.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核评价的内容还也应该由传统单一的定量指标评价转变为多元化指标评价,不仅应该重视课内评价,也应该强调课外评价。考核评价的内容不仅需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知识、运动能力,还应该包括教学训练实践、运动健康、创新能力以及活动组织能力等,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3.考核评价的阶段性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在设置时由于内容复杂,课时相对较多,因此教学活动基本上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的始终。在不同的学期和学年,存在着不同的课时设置和教学内容,而伴随着学生学习时间的增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也会出现阶段性的变化。对此,在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特性,确保考核评价能够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变化而变化,提升评价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确保其能够对学生的体育素质、专业理论知识、运动能力等进行或独立或综合的评价分析,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业课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对于武术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置,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创新,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制定有效的评价内容,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做出全面、客观、真实的评价,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业武术人才。

摘要:本文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对当前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武术专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入手,对其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专业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周士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4(11):77-78.

[2]洪浩,孙向豪.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J].中华武术(研究),2012,(4):10-13.

[3]孙永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专项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与考核评价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3,34(5):173-174,178.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 第10篇

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作了如下规定:“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以后教学计划制定中,众多体育院校以此为蓝本制定本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对于高等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树军、郭志禹[1]在《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方向的设置及其目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一文中最早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研究。指出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人,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层次规格的人,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什么素质标准的人。这三个方面共同决定了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质的规定性,它反映教育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个性充分、完善发展,并突出社会对“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求培养。

马学智,朱瑞琪[2]等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和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点: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即对人才的培养必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战略要求,学生具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武术、传统养生及民族民间这三方面体育培养,同时要把大学生培养成能够胜任不同层次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

于翠兰[3]在《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再研究》一文中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探讨。从当代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和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培养高水平的专门人才同样重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确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也应该把培养高水平民族传统体育专门人才的任务考虑进去。

武冬[4]认为,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社会需求的符合。首先,而对国家提出“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要求。其次,本专业在原基础上,认为应该增加在“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

徐伟军,李蕾等[5]认为,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基础,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体育改革的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应制定如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而的知识以及应用这此知识的能力,能在运动队、学校及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健身指份管理和科研上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规格,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首先就要做好目标定位和设计,培养目标精确化将决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就业的成败。

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武术专业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国家体育强国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交叉结构人才发展非常缓慢,国际化人才、复合型人才更是处于紧缺状态。各体育院校学校对“招生”、“教学培养”、“就业”,等方面的工作正在改革摸索中,对于新的武术专业培养模式正在探讨之中。因此,对我国目前体育院系武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进行分析讨论意义很大。

2.1 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吕旭涛,洪浩[6]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采用的是单招模式,报考的学生主要来自武术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和普通高中。由于受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学生基础等因素的制约,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与普通高中生相比相对较差。而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多数是文化课学习没有希望,而中途转学武术,专业训练时间相对较短。刘轶蔡仲林[19]研究认为,入学生源不理想,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考试内容由运动专项能力测试和文化课考试共同组成,不论运动能力如何,对文化课考试分数的要求普遍较低。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学生源的文化素质偏低,对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难以理解。

2.2 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

郑旭旭、高楚兰[7],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业类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内容单薄,与培养目标要求相距较大。李朝旭、朱家勇[8]指出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是拓展专业口径和厚基础均不应以牺牲“专项训练”的课时量为代价;本专业的基础课和其他专业的基础课“打通”,导致学生被动适应,影响其专业和个性发展。吕旭涛,洪浩[6]认为,专业课仍然以武术课程为主体,内容单一、专业师资力量对课程开设、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武术课程为主体而进行了开设,而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专业的课程严重不足,这对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课程改革、复合式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张明廷,李印东等[9]研究认为,全国众多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课程几乎占据了77%。这严重偏离了目前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方向,尤其受竞技体育的影响太大,通识教育严重缺乏,更像是职业教育。汤立许,饶英[10]研究认为,课程学时分配要趋于合理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实践课,开设辅修课。增加选修课,选修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要高,前沿的跨学科地、复合型的、学生需要的课程一定要多开。刘轶蔡仲林[19]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特色与学校传统优势不明显,办学规模庞大,整体布局不均,培养目标与规格不明确,专业教育质量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等。樊兵[18]在《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一文中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术科项目偏少。第二,理论知识陈旧。第三,时间安排欠妥。第四,选修门类偏少。

2.3 实践课开设不足

汤立许,饶英[10]认为,我们的实践课学时太少,实习时间太短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把握比较欠缺,因此,实习课的时间要延长。马学智[2]认为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状况调查显示,在实践环节这项特殊的课程编制上,课程设置数量、所占比例、课程内容上,各院校的差异不大。

2.4 培养模式需要创新

吕旭涛,洪浩[6]认为一是现行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竞技武术的模式来培养,忽视了武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二是民族传统体育丰富多彩的运动内容在专业技术教学上主要表现为套路与散打;三是仅注重对技术动作的表象化学习,忽视了对文化内涵的讲授;四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虽属非师范专业,但各院校基木上是按照体育教育的模式来培养。倪依克[11]认为,目前,我国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呈现“各自为政”现状,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人才资源缺少统一的调配,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不规范,忽视了整个学科的发展和每个学校合理规划,淡忘了民族传统体育本身所孕育出来的文化内涵、文化职能、民族心态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

2.5 就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不一致

邓永明,姜玉泽[12],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当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特征:首先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通用性(多学科知识);第一是人才素质的“全面性”;第三是知识能力的“实用性”(与实际相结合);最后是应用知识的“创新性”(创新能力)。人才需求的规格是“专才”加“通才”的复合型人才。武俊昊[13]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人才的就业范围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矛盾,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现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与方向。马学智,朱瑞琪[2]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公安、公司、中小学、机关、高校、体委、武警、解放军。马永通[14]研究认为武术馆校、中小学、健身指导、企业公司安保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最大。十年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事各级教练员工作的约占20%,大中小学教师约占27%,公安、武警行业约占22%,其他的就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总之,在招生要拓宽渠道和改革招生制度,保证生源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上,要保证核心课程,拓宽选修课程,强化实践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和能力上全面培养,培养目标和规格必须和社会需求保持一致。

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研究

李朝旭,李旺华[8]研究认为,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特色是关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这就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必须有特色。人才特色取决于其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特色是课程特色的反映张明廷,李印东等[9]研究认为,目前许多全国重点院校都推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精神、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实际上作能力较强: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以及相关领域教学训练、管理、社会健身咨询与指份以及安全机构等,承担弘扬和传播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邓永明,姜玉泽[12]研究认为,寻求与社会相结合培养人才的切合点,拟定培养计划,确定专业培养方向,使培养人才的整个过程“多元化”。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杨卓[15]研究认为,为进步拓宽专业培养路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需求设置了相应的限选方向,包括:武术训练方向、实用武术方向、体育师资方向、传统体育养生方向、民族民间体育方向、体育英语方向。罗春霞等[16]指出,新时期武术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应注重从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4个方面整体提高。姜玉泽、高丽[17]从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入手,深入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以及方法途径。吕旭涛,洪浩[6]研究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以需求为导向,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之下细化出武术教育、武术艺术、武术文秘和国际武术等专业方向。刘轶,蔡仲林[19]的研究认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应加强武术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依据区域特点,加强特色课程及教材建设,适当控制办学点与招生规模,逐步完善专业评价体系,积极对外交流,在可持续发展中迈入世界高等院校讲坛。

综上所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教育者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传统的“专才型”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我们应吸收通才模式和专才模式中的合理成分,选择在宽口径基础上构建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式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4 结语

目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凸现了就业渠道多元化,在培养目标上应作相应的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要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创新新的学科专业,同时也要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本校特色和提高教学质量出发是未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与高教改革和社会发展一体化。改革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在新型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当前社会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需求的预测,构建以知识——素质——能力为特征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复合式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衡量一个高校办学质量、专业发展以及学科的完善程度,本科人才培养状况是一个重要指标。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0年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就业前景和社会需求以及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认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学校特色又要兼顾就业需要。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 第11篇

摘 要: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可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武术热”。武术作为体育产业的先行者,几十年来历经几次发展良机,却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始终停滞不前,因其庞杂的体系、深邃的文化尚达不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结合逻辑化思维研究武术文化在武术产业化进程中的影响,探索出一条以武术文化引领武术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武术 产业化 文化

1.武术产业化的三次契机

自2001年加入WTO,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兴起,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又一个春天。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体育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逐年攀升。在中国的体育产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武术产业作为武术事业的一部分、体育产业的分支慢慢浮出水面,广大科研人员和武术科研工作者开始注视这个新的代名词,武术作为产业化的新形势由此开拓。此时国家对于武术文化的挖掘工作尚不成熟,所谓的武术文化仅仅局限于老一辈师徒间的言传身授予一些武术科研人员对于武术典籍的整理,对武术的影响范围尚小。直到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这七年间武术迎来了最好的复兴机会——进军奥运会。这是把武术推向世界的绝好机会,更是武术大步走向产业化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挂钩的良好连接点。无奈武术入奥的失败,因为其庞杂而深邃的武术文化和犹如繁星的拳种、门派体系,无法形成一个系统而特点鲜明的武技,给推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北京奥运会过后,武术产业大步向前,但始终没有重大的改革与突破,这与国家对武术的整理工作和武术本身的特点有着很大关系。再到2015年3月的两会,国家把武术定为“七大校园教育运动项目”,可见国家对武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提出:“武术是炎黄子孙的国粹,‘崇军尚武’的传统精神不能改变,中国人要彻底摆脱东亚病夫的讥诮,要恢复强汉豪情与盛唐气象—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重振搏击格斗就是要找回逝去的武林、就是要挖掘失传的绝技。”[1]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正是广大中华子孙所向往的“强国必先强民、强民必先强体”的道理。武术正式全面进军产业化,与经济融合,产生效益利益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武术逐渐的产业化必将为武术的推广工作作出巨大的贡献。在此产业化的进程中,国家应该大力发展武术文化,把流传的文化整理出来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形成一个古今并施的局面,把武术文化当成一门学科,这样才能深入人心。明清时期的武术发展与武术的推广规模可谓空前,历经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大武术发展期必将将武术整理与恢复起来,把逝去的武林重新找回来,武术产业必将发挥应有的热度。

2.武术文化与武术产业化的关系

武术与文化是两个界面上的词语,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文化的形成需要不同的载体,诸如中国的书法文化、京剧文化等,武术也盛载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她体现了人类的身体运动形式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完美结合,把儒家文化、道家思想、释家修养、佛学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通过人体的运动形式,把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表达出来,通过习练武术所体味到的境界思想,传承过程中与时代新颖的东西,三者相结合就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日久而弥新,如“知行合一”、“阴阳变化”的思想文化。

“武术产业是以武术为支撑,向社会提供相关武术产品和服务的一切经济活动以及相应经济部门的总称”[2]。武术产业是体育产业的一部分,同属第三产业—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武术实现产业化与其他体育项目的产业化一样共同努力引领体育走向产业化。这里所指的产业化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武术俱乐部、武术培训学校、武术器材和服装的变卖,新时期的武术产业化还应向武术课程的开发、武术服务的开发、武术文化教学的开发、武术旅游市场的开发、武术与其他项目相结合的开发共同迈进。武术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应该首先做到为其他事业或其他项目服务。

武术文化是武术的一张名片,是区别于其他运动的一种思维方式。武术就是一个生命体,拥有自己的骨骼、血液、大脑,而文化就是武术大脑中的思维。在武术产业化的进程中,武术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术文化的深刻与精粹、独特的思维模式,让武术产业的发展有着可持续发展性,让武术产品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武术文化在未来的产业化进程中,对武术的服务性作用将越来越大。在武术产业这个总体轮廓下,武术文化将成为独树一帜的产业,与武术技术产业、武术人才产业、武术产品共同推进武术产业的进程。

3.武术文化对武术产业化进程的影响

“武术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如果对武术文化进行一个划分的话,武术里面任何一种存在的形式都可成为文化:武术思想文化、武术技击文化、养生健体文化等”[3]。在这里,我认为武术的内在思想与外在的技击运动形式共同构成了武术文化,对武术产业化的开发应从这三个方面下工夫,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武术产业化的进程。

3.1武术思想文化与武术产业化

武术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结晶,武术在流传千年的过程中,相继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形成了武术特有的拳谚文化和武德文化。张岱年先生曾说:“文化的演变与哲学思想的演变有密切的联系。想了解中国文化,必须了解中国哲学。”[4]武术便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载体,中国武术思想文化便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武术文化内涵丰富,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武术的语言文化,即拳谚,是武术思想的语言化反映,是文化标签和拳理浓缩,具有深刻的哲理。在未来武术的教育改革与产业化进程中,武术文化应作为一门学科或课程进行推广,不能仅局限于武术的运动形式。现在全国的武术院校、道馆、协会数不胜数,但武术的普及很差,甚至不如外来武技跆拳道和泰拳,因为跆拳道和泰拳在中国和世界的传播都是以技术与文化齐头并举的,以道馆和文化产品为产业前沿,中国武术因为其庞杂的系统而忽视了武术文化的教育,一味地追求技击、徒支虚架,无法形成独树一帜的产业整体化。在武术思想文化中,武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在武术产业化进程中与社会的接触点。在国内道德观走向低谷的情况下,习武先习德的武德文化能够更好地打开群众的心界,只有先把武德教育搞上去,武术走向产业化才会师出有名。

3.2武术技击文化与武术产业化

习近平主席在两会上说:“复兴武术就是为了找回逝去的武林、深挖消失的绝技。”[6]可见武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技击,正如明代战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所说的:“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图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6]可见古来武者对武术技击性要求的重要性,然武术技击兴于明清却也止于明清,冷兵器的结束,武术技击也逐渐没落,诸多绝技随同消逝。武术的技击文化流传至今,虽是新时代,但山野村中也不乏武艺高强者。武术产业化的初级阶段,仍会继续以学校、俱乐部、协会的形式开展,这就对武术教练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因为他是武术技击的载体,传授武术各拳种的精华,打好武术特色,才能让武术走得更远、更长久。在武术产业化的进程中,必须发挥不同拳种的技击风格与门派绝技,要想进军世界形成武术产业,就应打开武术大门,摒弃以往的绝技不外传的习武观念。以技击文化为火石去吸引更多的群众,有了群众的基础,才会激起武术产业化的火花。

3.3武术的健体养生文化与武术产业化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们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就产业进程而论,这是武术产业化进程很好的突破口。武术除特有的技击性和深厚的思想文化外,武术的健身文化毋庸置疑,也很出类拔萃。武术拳种繁多,可分为内家、外家拳,每种拳种都可达到不同的健体效果。外家拳在于强筋骨、练速度、增意识,内家拳注重修身、养性、壮内体。当下社会由于环境、工作压力等多方面原因,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虽在体育健身项目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但武术健身仍占有一席之地。如对老龄人太极拳的培训,对青年人的长拳培训,对中年人的传统拳术培训,对不同年龄层的习武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把武术的身体练习形式通过健身产品推向市场,将会大大推进武术产业化的进程。受当下时代需求,体育产业化进程加速,一些附在的包装应运而生,毫无用处,这就给武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前车之鉴,要脚踏实地、务实地推出对百姓身心收益的大众化的产品,毕竟专门从事武术工作的人还是很少,大多数人还是以锻炼身体、平静心性为主。

4.武术产业进程中武术文化的推广

在未来的产业化进程中,“卖服务”、“卖文化”、“卖课程”将成为发展主流:将武术蕴含的思想作为一门文化课程融入到卖技术的行列,同样作为产品变卖和推销。诸如语文课本里的多篇课文、数学里的公式,武术同样拥有犹如星辰般的拳种和门派,每个拳种都有每个拳种的风格特点和拳种的起源、蕴含的文化、地域性的研究,这些都可以在书本上以单元的形式进行文化学习。这里不得不提体育文化公司的创建,这是体育产业化的一个想法,公司的宗旨便是推广体育文化,可以出行期刊、书本、课程、人力资源,对诸如武术项目的文化知识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或流程如下:第一,有相关的培训学校、俱乐部或是体育公司之类的推广平台。第二,对中国传统优秀拳种和门派做深挖和整理工作:挖出它们的起源与消逝时间、门派的创建初衷和门规、门派或拳种创始人的背景身份和习武信息、拳种的风格特点和流传过程中的变迁、深挖逝去的武林主要在于深挖其逝去的技击技巧一招制敌的技能,在对拳种文化的整理和挖掘中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三,在门派或是拳种流传的时间内受何种思想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门派思想文化,通过何种的形式传递内在思想以区别其他拳种。第四,武术谚语可以说是武术语言文化的浓缩,蕴含深刻的哲理,是武术语言文化特色的标签。语言本来就是人类思维模式、交际文化的一种体现,武谚更是武术思想文化,所以在文化的发掘中应整理门派和拳种的不同谚语。第五,武德教育是武术思想文化的一种,把德育教育推广出去,宁愿不教一套拳也要把武德规范化,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武术人才,体现出真正的产业化。

在产业化不断健全的过程中,对于市场的洞察力要敏捷。针对不同客户的年龄、职业、需求,推出不同层次的产品、服务,或武术文化、或技能技巧、或健体养生、或文武兼修。在产品的开发上要多元化,蕴含丰富的武术文化哲理,而不只是单一地追求经济效益,诸如武术服装、武术文化教育、武术历史课程、武术技击培训、武德教育、武术器材出售、武术培训公司或武术文化创意公司,还有武术的对外培训,对企业、学校、军队等职工培训,出不同的节日节目,对一些公司成立仪式、结婚婚庆等各种文化活动做表演,如舞龙、舞狮等传统武术项目增加人气。这些都是武术产业化和武术正规化的目标,其实武术需要发展的地方,为人类服务的地方,太多太多,不能一一陈述。武术发展的多元化正是武术产业化的优势所在,路途任重而道远。

5.结语

武术,这个生命体的形成,历经千年磨炼,经历了起起伏伏,年轻过、奋斗过。但所有的武术爱好者都不会认为当下是武术的暮年,共同的心愿都是将武术复兴,恢复到曾经的豪迈。虽然时代不同,不再是那些充满风雨的年代,但武术并非无“用武之地”,武术未来的产业化进程将是另一个年代、另一个战场。在产业化的进程中,武术将会捡回曾经的战斗力,达到更强的巅峰。武术文化对于武术的推广、推进武术产业的进程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武术产业化的名片,是武术产业化冲锋陷阵的战士,是打开市场神经的钥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列出七项国家重点扶持体育项目.http://bbs.kx 567.com/shylxx/aitiyu/2015/03/16/00128359.html.

[2]陈静.文化创意产业对武术产业发展的启示[J].搏击.武术科学,2010,7(6):16-18.

[3]胡志才.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思想的重构与创新[J].辽宁师专学报,2013,15(4):58-60.

[4]温力.中国武术概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5]赵喜.浅析武德在武术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价值[J].搏击.武术科学,2011,8(9):37-39.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 第12篇

1 武术文化同民族精神的关系

1 . 1 对武术文化的认识

中华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一项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理论基础之上,用于对自身内外进行修炼的一项运动。一些专家一致认为,对于中华武术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武术是一种技术技能,还必须认识到武术还有其丰富的文化意义。要真正对武术文化给予深入地认识,必须理解武术文化的几个层次。即,武术文化具有武技和武理技术层面的文化意义,以及武术行为文化层面的意义,最后一个层面就是武术心态文化层面意义。其武技和武理技术层面,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思想是这一层面的基础。而在武术行为文化层面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武德。它是对武力的一种约束和规范。而在武术心态文化层面,则体现在民间的尚武风气和武侠精神跟艺术以及宗教等的一些列的关系之中。

1 . 2 对民族精神的认识

我们的民族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民族特质。它体现在民族意识、文化、性格、宗教以及价值观之中。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发展的根本,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核心。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民族,指的就是包括56个民族在内一切中国人。

1 . 3 武术文化跟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武术文化跟中华民族精神,都同时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两者必然就存在了不可剥离的关系。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核心,是我们民族自尊和自强的一个精神支撑。而武术文化同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沉淀,却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指导和制约。在武术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华,武术文化必然会受到民族精神的渗透和影响[1]。

2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精神,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是统治阶层为了实现自己阶层的历史使命中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而高校作为培育一代建设人才的重要阵营,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的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它们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他们是否具有民族精神,必然就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未来。

2 . 1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 是完善大学生人格以及全面发展的 需 要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大学时期,是其关键。这时的大学生,大多数都处于20多岁,其思维及 其活跃,容易接受 一些新鲜 的事物。不过,他们对于是非上的问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积极地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是对大学生人格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2 . 2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 是高校对先进文化坚守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于此同时,西方的一些形形色色的思潮,也跟着涌进我们的生活之中。比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等。因此,在教育阵营里,积极地用民族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了。所以在武术文化教育中渗透民族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对先进文化坚守的需要。

2 . 3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需 要

目前,一个国家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又再深入一层来说,就是一个国家的人才的竞争。我们在培养国家的接班人中,其主要的核心就是尽最大可能地提升这一代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怀。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中,不仅要对他们的知识文化进行培养,还要对他们的思想给予培养,尤其是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更是思想教育中的核心部分[2]。

3 在武术文化传播中,如何成为民族精神的载体

其一,在高等院校武术教学中,积极地以武术套路为载体,进行武术技能的有效传播。在传统的文化教育中,我们的“武”和“舞”是相通的。武术发展到今天,其中艺术的审美,这一方向早已成为了武术套路中的重要的一个方向。我们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武术的美,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阳刚美。比如少林拳就属于这种。是在人身体的迅速运动中,显示出力量和美。第二,就是阴柔美。前面的是一种阳刚的壮美,而此则是一种阴柔之美。比如太极拳即属于此类。这些运动,动作极具轻灵和柔缓,均匀柔和。在武术套路中,武术的姿态极具造型之美,如金鸡独立、白鹤亮翅,以及鲤鱼打挺等等,这些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就形成了武术表演中的艺术意境。

其二,在高等院校武术教学中,积极地以武术基础功法传播中华武术行为。中华武术,在我们的教育领域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在我国的夏朝,就已经出现了学校,而学校里的教学内容已经出现了关于战争的一些技能,再后来的商周时期,学校里景出现了正式的射、御等跟武术有关的内容。但是,尽管在近现代,武术在我们的高校中还是没有达到足够的普及,对学生对于武术的功法掌握的不是很好。就目前来说,在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用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教育机构,在国外已经设立了不少。这些教育机构在国外的设立,为我国的武术教育输出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即可以很好地在这些机构中传播武术行为。我们的大学,同样可以借鉴这些传播经验,在高校内,组建一些兴趣班、学生社团等分支机构,大力推广武术基础功法。

我们在进行武术基础功法的教学过程里,其中应该积极地对武德大力地提炼和推广。因为武德是中华武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德之一。是每一个习武者,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的一种行为准则。例如,在内家拳中,就有不传的戒律:好斗者、轻露者,以及心险者和狂酒者,再者就是骨柔质纯者都不传。我们就武德文化而言,一方面是习武者要践行的规范,它不受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是永恒的。另一种就是受时代伦理文化影响逐步形成的一些道德行为要求。

其三,在高等院校武术教学中,积极地以武术艺术进行武术心态文化的传播。所谓武术心态,其具体的表现就是武侠的精神。而武侠也是我们民间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的载体,武侠精神却又以文学艺术为载体。在我国,武侠小说,一直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汉魏起,其文言武侠小说的创作一直是迅猛发展。比如《燕丹子》、《昆仑奴》以及金庸、梁羽生、古龙这一批武侠小说作家的出现,都为武侠的传承付出了很多。在我们的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地鼓励高校,开设一些武术艺术欣赏课程,帮助我们的大学生,积极地走进武术艺术,区真正地了解武侠文化之精髓[3]。

4 结语

上一篇:大宗农产品价格下一篇: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