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逻辑范文

2024-05-10

生产逻辑范文(精选5篇)

生产逻辑 第1篇

农民经济合作为什么鲜在农业种植生产环节进行、农业种植生产环节的合作又内涵着怎样的需求逻辑、生产合作是否就是同质性集体劳动等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而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正确选择农民经济合作的内容、坚定落实“统分结合”的农村经营体制、通过政府主导推动我国目前的农民经济合作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在农业生产环节家庭生产组织形式的相对合理性

不仅是手工工具时代, 即便是到现代化大机器时代, 农业生产工具也多由个人操作;即便是大型农业机械也不过二人共同协作, 所以, 在现代农业阶段, 不论是较大种植规模的欧美家庭农场, 还是较小种植规模的亚洲兼业农户, 种植生产过程大都仍是一至二个人完成。

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要素具有可分性, 从而使家庭或个体分散劳动得以进行。农业生产的投入可概括为三大类:土地、劳动、资金。资金投入又可再分解为两个亚类:第一类为机械动力性质的资金投入品, 像各类农用机械, 其功能在于改善农地作业的物理过程, 它的实质作用在于替代人力劳动;第二类投入属于农业生化性质的资金投入品, 如化肥、农药、良种和农用薄膜等, 它的功能在于改变农地生产过程的生化性质, 其实质作用在于替代土地。而土地、劳动和农业生化类资本投入都具有可分性特征, 都便于生产过程中的分散劳动, 唯有机械类资本投入具有一定的不可分性, 但作为生产要素和工具, 可以通过合作购买、分散使用, 也可以通过家庭经营形式的型塑, 去适应家庭规模经营。从劳动的客观对象上和物质条件上决定了它和个体家庭分散劳动经营形式的统一。

农业种植生产具有劳动场域广阔性, 劳动活动非定位性等特征, 极不适宜把劳动者强制集中在一起进行固定性的劳动, 而适宜进行个体的、自由的分散性活动。家庭生产组织形式解决了农业种植活动中监督难的问题。解读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 可以使我们避免对大规模劳动组织的盲目崇拜。以此为视角观察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就可以发现:家庭组织形式适应了农业种植生产的分散劳动, 能够解决劳动过程监督难、管理成本高的问题。

3 农业种植生产合作的需求逻辑

如前所述, 农业种植生产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征决定了农业种植生产不宜采取大规模集体同质劳动。集体同质劳动只是简单协作, 而简单协作“在许多人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时是优于独立劳动的, 超过此范围, 农业生产中, 一般不需要这种同质性劳动联合。考察世界农业经济发展史, 可以发现, 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的集体同质劳动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势下发生。一定条件下采取的共同劳动、按需分配行动。恶劣的环境和共同求生存的现实, 使他们由俄国带回来的平等劳动、按需分配观念拥有了一个特定的存在基础。所以最后也还是通过社会主义国家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被废弃。

4 管理简单的作物

何种组织形式都可以在现代农业条件下进行大规模耕作。在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以及黄淮平原地区, 都适宜于利用机械化、现代化手段进行大规模的小麦、玉米种植。在丘陵山区种植水稻就不便于使用大型现代农业机械, 只能使用小型农业机械工具进行一定的规模化生产, 在手工劳动密集、管理复杂的水果蔬菜种植方面, 规模优势也不再突出。

5 结束语

家庭经营形式适应了农业种植生产的种种特征, 解决了农业种植活动中监督难的问题, 因而具有很强的弹性和张力, 并成为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之一。在一定条件下, 合作生产或公司企业经营也成为需要和可能, 但是, 从管理成本的角度考量, 合作生产必然产生内部交易费用较高的问题, 实际上它是在个体家庭不能实现生产或不能实现规模生产获取最大效益条件下的一种应对手段。

摘要:从历史学的认知方式来看, 东西方国家的农民经济合作都鲜有在种植生产环节进行的, 家庭经营形式在现代农业阶段种植生产过程中长期延存的事实本身就已经证明家庭生产组织形式具有相对的合理性。的确, 任何理论都需要放在历史运动的实践过程中去验证, 但是, 若要更深入地把握其内在本质联系, 那就必须从多维度进行逻辑分析。和工业以及农业养殖业相比, 农业种植生产一般具有自身一系列特征, 因此使农业种植生产不宜采取大规模集体同质劳动, 相反, 家庭生产组织形式更具有相对的合理性。

关键词:农业,合作,土地,农用膜,规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4]尤小文.农户经济组织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5]刘运梓.农业组织与规模:理论实践与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0.

[6]陈华山.当代美国经济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

[7]胡霞.日本农业扩大经营规模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3) .

[8]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9]杜吟堂.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10]王荣堂, 姜德昌.新编世界近代史 (上册)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79.

资本逻辑下的精神空间的再生产 第2篇

【关键词】再生产;资本逻辑;精神空间

一、资本控制的社会下人的“异化”

物的丰盛刺激着我们的眼球,掀起我们心底潜藏着的无尽的物欲:从香车豪宅到服装化妆品,从家居装修到快餐服务一物如汹涌的波涛,从四面八方涌来,令人眩晕。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我们生活在物欲的时代。消费的扩张,对于符号的追逐,(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已经打上了文化的标签,吃的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喝的是星巴克,用的是耐克和纽巴伦,还有奢侈品古奇、兰蔻、蔻驰、LV等等)奢侈品这些东西不是必须的。但是他们附上了文化的符号,他们不再用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是成为一种精神的需要,似乎占有他们才能满足自我,因为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已经活在了其他人的眼光之下,人的私人空间逐渐被公共空间入侵,以至于人需要去占有这些以满足自我的精神生活,然而越是拥有就越去占有,越是占有就越贪婪,越是贪婪就越是空虚,占有并不能满足反而导致更大的空虚,以至于人需要渴望拥有更多,欲求更多,这成为一个悖论,一个死循环。人的精神世界空虚。精神空间不断受到资本的侵蚀和挤压,以至于人属于本心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没有自我,没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社会生活,资本已经入侵私人的领域,无限制地吸收个人的时间和占有个体的空间。所谓的“资本逻辑”主要是指资本作为占支配地位的现代生产关系,其活动历程具有必然如此的内在联系、运动轨迹的发展规律。“资本的逻辑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主题。资本既具有破坏性创造,又有创造性破坏。

资本的贪婪如血蛭般地,无限制地吸收和占据你的时间和空间,人们越来受到消费的制约、技术的控制,主要是表现在当前对于符号的消费、文化的消费越来越显异化,人越发沦为资本的奴隶,资本控制着所有人包括穷人和富人。各种时尚或流行的符号体系成为控制现代日常生活的最高物神。我们在符号的世界里,享受着它所带来的超现实满足感与虚荣心,迷雾繚绕下我们看不到前方的阴暗底色。列斐伏尔明确指出,在现代社会,消费和生产关系的错位导致了消费主义的盛行,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非理性消费行为,引发了人之存在的价值危机和意义失落所导致的人与自身价值的疏远,影响到了当代人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生命存在的意义。

向资本夺回属于我们的心灵和精神的空间已经迫在眉睫,摆脱资本的奴役和控制,回归属于自我的本源和真正占有自己的本质,像黑格尔所说的“人成为真正的人”,像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对自己的精神空间进行再生产,占据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休憩所,避免在漫漫长途的人生中无边无际的盲目的漫游着和行走着。精神空间的再生产意味着夺回日渐被资本占领的空间,意味着打破资本对各个社会领域的绝对控制以及对个体微观领域的日渐张狂的入侵。

二、资本的空间占领趋势

资本的二重性决定了它的“双重效应”:一方面是解放人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是奴役人的负效应。这种“双重效应”也给当代中国提出了“双重任务”既要承认资本、利用资本、发展资本,又要驾驭资本、规范资本、超越资本,尽力让资本促进中国社会和谐与中国人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资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借助资本的力量,现代性才得以彰显,现代化才能够实现,现代人格才能养成。但是资本存在的它的另一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奴役劳动的本性”:“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1]资本就像具有独立的生命,形成独立的个体一样,它影响和控制着人的行为和思想。于是,整个社会被资本逻辑控制和主导,导致了“拜物教”,“资本的拜物教是资本主义普遍的一种‘社会心理,”[2]资本激发了人对于物质的占有欲,也使人的精神物质化,精神的空间充斥着物质,真正的灵魂深处确实虚无的和空虚的存在,人的本性被资本所控制,人渐渐地不属于自己,精神无所依托。

(一)资本入侵社会发展的宏观领域

资本入侵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充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资本带来了经济的迅猛发展,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的内在秘密,指出资本的生产方式不仅调动一切条件生产出物质产品,而且也不断地创造着生产力本身。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逐利益,生产者和劳动者都极尽地利用资本,发展资本。固定资本、生产资料本身的生产逐渐成为社会总产品的主要部分,它是一种“为生产而生产”的生产方式。资本一方面,积极扩大生产产品的数量和品质,因此资本尽力发展科学以便发现新物体和旧物体的新使用属性。另一方面,资本不断扩大需要,发现并创造新的需要。生产与需求的相互作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统治的短短时间中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超过了之前一切时代的总和。

资本不仅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和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同时资本培养了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成为人自由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历史前提。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包括人的需要、享受、能力和交往的丰富的体系。资本想要获得增长,就要努力刺激并满足在社会化生产中形成的社会人的各种需要。资本增殖的本性促使资本不断幵辟广阔的世界市场,创造出普遍社会交往。资本创造的不仅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现象,它创造的是社会关系的全部文明。资本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由这两个普遍占有,形成了普遍的社会交换关系、普遍的联系和交往体系、培养了人的一切属性。资本在其增值的过程中满足了人的需要,发展了人的社会属性,也造成了人们之间的隔离,社会的冷漠和文明的倒退和价值的沦丧。资本具有腐化人心的消极存在,欲望的无限性,社会资源的相对不足,最终的结果是社会成为一个战场,发展到极端是社会上的人为了争夺而针锋相对,造成一定的情况下的社会解体。

资本还不断扩张入侵社会的文化领域,一切的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和文化创造都在一定程度上打上了资本的烙印。这一过程一方面大大繁荣和发展了社会文化的产业,提高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也扩大了文化在世界的国际影响力。然而由于文化的产业化,当前的文学、艺术和影视都越来越成为资本占领的阵地,金钱似乎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所在,审美和艺术、欣赏和享受越来越被以资本占有的多寡为其体现的标准。特别是当前的中国电视和电影等影视媒体,俨然已经成为了资本的标榜,多数的娱乐产业公司关注的电视和电影的质量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递,社会共有美的追求,而是将大多数的资金投入到所谓的“大牌”和“进口”的引入,借此博人眼球,导致了社会大众追逐的单纯尽是符号化或象征化的个人,对于社会整体道德和价值的传播毫无益处。

(二)资本渗透个体生活的微观领域

微观领域:资本入侵个体的生活、娱乐、工作等等,甚至私人精神空间也遭到入侵。人的主体性还未彻底完全建构的时候,即遭受到资本的入侵和占领,以至于人失去了自我,受资本奴役,也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资本挪用了盗走了人的主体性力量,把自身建构成支配人的主体:“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3]似乎金钱已经能满足一切的需要,包括精神需要,其实上是自我丧失的一种标志。“欲求取代了需求”,需求是自然主义的,生理的,有限的能够满足的。而欲求是功利主义的,心理的,无限的无法满足的。“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欲望展示出一个迄今为止最大的可能性空间。这一切都根源于资本增值的逻辑,正是在资本逻辑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才能获得高速的发展。资本的积累使人的欲望空间不管扩张,而人的欲望的扩张又不断推动着资本的积累,”[4]资本逻辑下使得资本成为自身的目的。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立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5]资本控制下人丧失了自我批判和批判事物的能力,以心甘情愿的方式附庸于资本,去追求人们所梦寐以求的金钱和财富,为了享受世间一切华贵,成为资本的高贵的奴隶。然而,最高贵富有的奴隶,毕竟也只是奴隶。随着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消费的扩充,资本蒙蔽人们的双眼,资本已经悄然以另一种方式去占据人类的心灵和控制人民的精神。

人们的衣食住行本来是维持生存的基本物质活动,由此产生物质生活的经济空间,但是由于物质空间的有限性,很快地资本便占据填充完了,而文化本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人们精神空间存在的载体,但是由于资本的扩张性,资本不会也不可能满足于此,于是它向人的精神生活扩张,开始占据人的精神和人的心灵。它悄然将自身融入文化中,通过对于物质产品的符号化和人文化,企图掩盖它自身的本质,将物质产品打上文化和精神的价值印记,将它们与人的心理和精神需要挂钩,以入侵人的精神领域,比如现代人喝星巴克咖啡,追求的就是一种小资的生活方式,人们消费的并不是这美味的食物,而是一种向往已久的

西方生活方式,它满足了人们对这种符号意义的需求和欲望。购买的奢侈品被打上了爱情和高贵的标志,使得本来的物质产品成为文化的消费品,抽象的观念主导人的消费,资本入侵人的精神领域,控制人的思想和心灵。观念领域的抽象在宰割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个人现在受到抽象统治,而他们以前是相互依赖的。但是,抽象或观念,无非是那些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理论表现。”[6]

三、争夺空间—与资本的殊死较量

解决方法—争夺空间,与资本争夺空间,向资本夺回精神家园,摆脱控制,成为自我。

(一)国家控管:斩断资本的触角

主要是国家强制力量的作用,避免市场经济的过度发展,保证公有制的地位,防止贪婪的资本越过雷池,防止和控制市场经济的弊端。同时在思想话语领域掌握主导权,传播正确的财富和消费观,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人性的关照和对人的精神的关怀。“资本本身就是资本发展的极限,唯一的出路就是扬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7]个体始终生活在社会中在国家里,个体的精神和心灵始终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个人的精神空间夺取的过程中,外在的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可能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特别是资本在产生和扩张中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国家在这个程度上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能够驾驭与导控社会资本的强大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能够创造这些条件来防止资本的过分扩张而造成的对整个社会经济、国家政治和民族文化的渗透和入侵。防止资本主义的落后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文化透过包装以经济的面貌对中国人的内心和精神进行占据和扩张。

国家行政按照市场经济合理性的要求协调经济矛盾,会陷入更深的合理化危机。哈贝马斯认为合理性危机是“行政系统不能成功地协调和履行从经济系统那里获得的控制命令。市场经济会不断地发出指令和要求,比如良好的投资环境、安全的社区保障、便捷的基础设施等等。在理性化的意义上,今天中国各级政府衡量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为市场经济的指令服务。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合理性危机会表现为一种转嫁危机,与经济危机一样,合理性危机把为非普遍利益而进行的社会化生产的矛盾表现为控制命令之间的矛盾。”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本来是市场经济自发的矛盾,如果国家行政决策仍然按照市场经济的理性要求来解决矛盾,市场领域的矛盾就会变成行政指令之间的矛盾。比如,政府通过法律、税收等政策保护经济领域产生的不平衡,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参加到社会化大生产中,结果却只是少数人获益。这无异于将市场经济的缺陷带到了政治和人民生活领域。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这可以保证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公平。西方一些倡导市场社会主义的学者,极力推崇公有制的好处:公有制克服了劳动和资本的分离,在市场社会主义中,不存在一个与不拥有资本的劳动者相对立的资本家阶级。”他们认为公有制消灭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剥削劳动的关系,不公平现象就会随之消失。当然,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有很大的不同。我国以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权威来保证公有制的存在和运行,而不只是作为收入公平的手段。市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各种模式重视的是收入平等,没有国家经济制度的保证,这样很难让平等得到保障。

(二)社会监管—防止资本的越位

以社会公共力量去对抗强大的资本,是防止资本越位的有效手段。群体利益的公共诉求在未来社会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的领域,如何让经济走上正轨也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分析能力。市场经济关系只是社会有机体中的一个部分,“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社会中不仅有经济关系,还有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等。市场经济满足了人经济方面的需求,却无法满足人与人之间其他各种关系的需求。这就需要国家发挥维持社会各种关系的有序发展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保持经济关系和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的平衡。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在于不是任由资本剥夺社会资源,而是对社会资源有留置权。在判定经济政策的时候奉行共同体比个人优先的价值观对社会资源建立起最低的限度,让个人可以过一种有自尊的生活,成为集体的一分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发挥了市场的优势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市场缺陷和不足的一种有效方式,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效的把握了资本特性,利用了资本的同时也在控制资本的。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其他社会有机体的基础,把握住这一基础和主体,那么其他的部分就能有效得到管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规律同时在其作用,市场多一些还是计划多一些都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符合,因此在资本过度发展,过度膨胀的过程中,在资本逐渐渗人政治和公共领域中,此时要多发挥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规律,牢牢把握住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让社会公共力量去监督市场,去监督公共政治和市民社会。马克思在《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认为的市民社会是摆脱国家而存在的,其基础是市场经济,所以这里的市民社会成为了监管市场的国家之外的另一种力量。“受到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8]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市民社会的存在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种制约,同时对于市场经济和资本扩张也是一种制约。

(三)个人自管:摆脱资本的控制

精神空间的再生产,意味着夺取之前已经被资本入侵的私人领域的同时,还要防止个体生活的资本化,保持本心,主体性建构、独立性张扬,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文化对精神生活的充实,防止资本符号化的方式迷惑个体,造成假象,建构具有神圣性的和超越性的精神生活内容,摆脱物质性的控制,使人的本质真正得以回归人自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主义的逻辑在影响中国社会,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公共领域到私人生活,“资本逻辑这一强制原则和主导机制的泛化和流行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消解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信念和思想体系,逼迫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最终导致现代虚无主义的出现。”[9]“免于匮乏的自由是一切自由的具体实质。随着这种自由逐渐增大其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属于较低生产率阶段的各种自由相应地失去其先前的内容。当一个社会按照它自己的组织方式,似乎越来越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时,独立思考、意志自由和政治反对权的基本批判功能就逐渐被剥夺。”[10]马尔库塞的陈述揭示了当代的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意识的消解和丧失,而这个意义上就是个人需要得以满足造成的后果,似乎前后矛盾,但却意外地贴切,这个程度上来看,资本满足人的需要的同时在剥夺人的自由,所以警惕资本的华丽的一面。必须开拓属于自我的精神空间,“私人领域”是个体精神得以休憩的场所,如若被资本所入侵和渗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连最私密的领域也肆无忌惮,那么这也将意味着个人的解构,家庭解体。因此,个人向资本夺回空间在这场争夺战中的意义非凡,同时也是困难的所在,个体性的丧失,自我空间的沦丧在一定意义上是个人的选择,而不是资本在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个人在利用资本的同时控制资本的扩张和过分渗透,以防止资本对于个体的控制,人应当并且首先应当保证自我的存在,这样个体在茫茫人生中才有可寄托之处。虽然,资本已经在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扮演不可缺少而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个体如果盲目随波逐流,让自我的精神和心灵的空间受制于资本,让资本成为衡量一切的手段,成为一切行为的目的,那么个体的价值将无所归属。私人的领域和个体的精神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受到自我意识的控制和影响,自我选择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自我的建构的结果,所以自我应该抛开被他人和环境的过分影响,回归于本心,感受真实的自我和发现真正的美,而非去盲目追逐资本的“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2]张艳涛:哲学范式转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0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

[4]王庆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隐喻》,《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1期。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后记。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7]吕士荣、周宏:《唯物史观的返本开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7页。

[9]张有奎:《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的批判》,《哲学动态》2011年第8期。

生产逻辑 第3篇

在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 生产制造过程是从设计质量到产品实物质量的实现过程, 是产品质量形成与控制的关键环节。作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质量管理旨在对原材料出库、产品加工、装配和测试等生产制造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从而实现对最终产品质量的控制与保证。

2000版ISO9000质量体系国际标准明确提出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模式与基本原则, 过程化和基于过程的管理已成为质量体系建设与运行的重要趋势[1]。基于这一理念与要求, 生产质量管理近年来开始日益注重与强调管理的过程化能力, 主张基于对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然而, 在生产过程日趋复杂、动态特性日益显著的现代制造系统环境下, 过程化的生产质量管理系统需具备良好的过程柔性化能力。

生产质量管理过程需要伴随生产工艺过程展开, 并与人、机、料、法、环等多种工艺要素密切相关, 同时又涉及大量的生产现场质量数据采集、分析与反馈控制, 现场质量单据数量多、种类杂、流转处理过程复杂多变, 这些因素给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过程化能力的实现以及过程柔性化能力的提升带来了诸多困难, 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生产质量管理系统在制造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

当前, 过程化和基于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日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献[2]运用过程方法对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展开了研究, 基于过程组与过程单元构造了过程集成化的质量管理系统模型;文献[3]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集成质量系统体系结构, 通过离散化处理质量业务, 建立质量参考模型, 开发相应的质量业务组件, 实现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文献[4,5]阐述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集成质量管理系统构建方法, 提出了利用面向方面编程技术 (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AOP) 实现工作流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方案。上述研究的思路大多集中在利用工作流技术实现生产质量管理的过程化以及过程的柔性化, 其关注点在于过程本身, 而对于过程化管理中产生的质量数据资源则关注不多。然而, 由于生产质量管理是一类强调与注重“依靠数据说话”的管理活动, 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产现场质量数据, 并需要基于数据的综合统计分析作出管理决策, 因此, 在强调对过程管理与控制的同时, 对数据资源的采集与统计分析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属典型的“过程+数据”型管理。虽然工作流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生产质量管理中的工作流程控制以及流程的柔性化问题, 但在兼顾生产质量数据资源管理方面则尚缺乏研究, 难以满足生产质量管理业务的需求。

本文对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的过程化、过程柔性化以及与过程管理相融合的质量数据资源管理技术展开研究, 以实现过程化管理、过程柔性化与质量数据资源管理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为目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逻辑动态耦合机制的可扩展的柔性化生产质量管理过程模型, 并基于该模型开发了具有过程柔性的生产质量管理系统。

1 基于资源-逻辑动态耦合的生产质量管理过程模型

1.1生产质量管理的典型过程模型

生产质量管理在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业务模型, 在对部分典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过程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总结并提出了一套生产质量管理业务的典型过程模型, 如图1所示。该模型将制造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业务定义为沿着生产工艺过程、质量管理过程和组织职能三个维度展开的网状过程链。

(1) 生产工艺过程维度是该网状过程链的主干维度, 生产质量管理的业务过程均沿着生产工艺过程的各个工序节点逐步展开。

(2) 在主干维度的每个工序节点上, 又沿着质量管理过程展开围绕该工序节点的各项质量检验、质量数据采集与质量问题处理的相关业务活动子过程。

(3) 分布在组织职能维度上的工艺人员、检验人员、审理人员和质量主管等角色按照相应的过程职责与权限执行相关的业务与协作。

根据业务活动的需要, 生产质量管理过程网链中的业务过程可以跨越各个工艺过程节点和职能角色的逻辑限制, 形成跨工艺过程、跨职能的业务过程, 从而形成部署并运行在生产工艺过程、质量管理过程和组织职能三个维度空间中的动态网状过程链。

该网状过程链具有显著的动态性特征, 产品结构、生产工艺规程、检验规程、生产组织体系、质量问题的性质乃至生产批量等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均会引发过程的调整和变化。

在上述过程的构造与运行中还涉及大量的过程资源, 包括生产工艺过程信息、检验规程信息、各类质量单据、设备工装信息、组织人员信息等。

1.2基于资源-逻辑的动态耦合生产质量管理过程模型的建立

在图1所示的生产质量管理过程模型中, 实质上包含了两类要素:一类是描述工作环节之间按照业务规则形成的顺序、并发、竞争等关系的要素, 可称之为路由逻辑, 路由逻辑关心的是工作是否按照预定的规则、正确的顺序执行;另一类是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要素 (即过程资源) , 主要描述工作角色、责任权利分配、相关的质量管理单据等, 关心的是与工作执行相关的资源的组织。在上述模型的实现上, 如采用常规的工作流模型, 容易导致路由逻辑与过程资源的刚性耦合, 限定过程资源从属于特定过程环节, 不利于过程资源在过程之间的共享与复用。例如, 即使两个过程中的某个活动完成相同的功能, 也需要单独进行设计;组织角色无法扩展, 过程之间或过程内部组织角色无法共享, 当企业组织结构动态变动时, 过程组织角色无法快速适应该变动。因此, 有必要在过程资源与路由逻辑之间建立动态耦合的关联机制, 路由逻辑描述过程的流转, 而过程资源描述资源的存在事实, 实现过程与资源的动态配置。在过程运行中, 基于运行需求动态地绑定和配置过程及资源, 以实现过程管理的柔性化。

基于上述思路,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由逻辑与过程资源的动态耦合模型的生产质量管理过程模型, 如图2所示。该过程管理模型分为元模型层、配置层和运行层三个层面。

元模型层为系统的基础层, 由元过程库、元资源库和集成资源容器构成。其中, 元过程库中定义和封装生产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和通用性过程描述元素, 供上层的过程管理器定义、组装为特定的过程对象;元资源库中则定义和封装生产质量管理业务所涉及各项资源的基础性与通用性描述元素, 可供上层的资源管理器定义、组装为特定的资源对象;集成资源容器中则封装与外界相关系统集成所需的资源视图, 供上层的资源管理器访问相关的外界资源之用。

配置层为系统的构建层, 包括了过程管理器、资源管理器、过程-资源配置器、过程对象库和资源对象库。其中, 过程管理器负责基于元过程库中的过程元素定义和创建满足特定需求与环境的过程对象, 对过程定义合理性进行校验。创建的过程对象存放于过程对象库中, 并由过程管理器进行维护与检索。资源管理器负责基于元资源库中的资源元素定义和创建面向特定需求与环境的资源对象, 并将其存放于资源对象库中进行维护与检索。过程-资源配置器则面向特定的需求与环境对过程对象与资源对象进行动态耦合, 建立过程节点与资源对象之间的映射关联关系, 生成生产质量管理业务过程实例, 并发布到运行层加以执行。

运行层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应用层, 负责生产质量管理业务过程实例的运行与管理。其功能包括过程监控、过程引擎和资源引擎三部分。其中, 过程监控提供系统过程运行的监控功能, 可以查看过程实例的运行状况, 挂起、激活特定的过程业务实例;过程引擎负责解释业务过程定义, 并驱动业务过程, 维护过程控制数据, 协同调用其他服务;资源引擎负责解释资源定义, 生成资源对象实例, 维护过程业务数据。

2 资源-逻辑动态耦合机制

2.1约束规则与形式化定义

在基于资源-逻辑动态耦合的生产质量管理过程模型的算法构造与技术的实现中, 路由逻辑与过程资源的动态耦合需遵从以下约束规则:①过程资源的修改不能影响到业务过程, 即资源的变化不能导致过程的变化或失效;②过程定义的修改也不能影响到过程资源。

为满足上述标准要求, 在此给出基于资源-逻辑动态耦合的生产质量管理过程的构造模型, 如图3所示。其中, 路由逻辑包含过程组件及路由逻辑, 过程资源包含活动内容 (质量表单) 、角色和约束关系。路由逻辑和过程资源独立构建, 按需配置。资源定义的更改不会导致过程定义的失效或更改, 逻辑定义的更改也不会对资源定义造成影响。资源容器中定义的表单既可以独立使用, 构建单独使用的生产质量管理单据, 也可以与过程逻辑耦合使用, 融入过程化的生产质量管理业务。

在此, 给出图3所示模型的形式化定义。

定义1 基于资源-逻辑动态耦合的生产质量管理过程模型:CPMM={PO, EO, Fpe}, 其中:

(1) PO={p|pi={n|nijpi, j∈N}∧{r|rijpi, j∈N}, i∈N}, 代表路由逻辑对象, ni代表某个过程的节点集, ri代表某个过程的路由规则集。

(2) EO={e|ei={oidi, fi, dri, rei}, i∈N}, 代表过程资源对象, 其中oidi代表资源对象的标识代码域, fi代表资源的表单域, dri代表资源的组织角色域, rei代表资源约束。

(3) Fpe={f|fm={m, nij, oidk}, m∈N}⊆PO×EO, 代表路由逻辑对象和过程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

基于前述定义, 过程资源对象是oidfidrirei四项要素的集合, 其管理模型如图4所示。

表单域是资源对象的核心内容, 定义如下:

定义2 表单F={fb, fp}, fb为基础表单域, 处理业务相关的数据, 独立于流程, fb={fei|i∈N}, fei为表单的基本元素, 具体由显示名称、显示值、显示形式、约束方式等对象构成。fp为过程表单域, 包含与过程交互的数据定义, fp={pid, pc}, pid表示过程标识定义信息, pc表示过程实例上下文变量信息。表1给出了基于动态耦合过程管理模型的表单域所涉及的信息。

组织角色也是生产质量管理业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义如下:

定义3 组织角色DR={drid, drnm, drci}, 其中, drid表示组织角色的标识域, 唯一确定一个组织角色;drnm表示角色名称, 如企业中存在工艺员、检验员、设计人员等角色;drci表示角色的具体内容, 即将企业组织人员分配角色的情况。

在生产质量管理业务模型中, 约束域用于描述企业资源之间的约束关系。在本模型中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角色与表单的约束关系, 确定了表单活动的执行人;②表单之间的约束关系, 确定表单上下文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 如过程某个节点对应的表单需要从前驱节点表单获取基本信息, 本节点表单采集的审批信息将决定后继节点的流转。

2.2路由逻辑-过程资源动态配置的实现机制

资源-逻辑的动态配置过程如图5所示。逻辑组件与过程资源的耦合通过基于XML格式的配置文件动态实现。在配置文件中, 动态绑定过程对象的相应节点与资源对象的约束关系。配置文件可以根据产品的工艺规程信息动态生成, 也可由系统用户依据生产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交互配置, 这样可较好地支持过程对象和资源对象的动态绑定。

3 系统实现

在基于资源-逻辑动态耦合机制的生产质量管理系统开发中, 采用了Java2平台企业版 (J2EE) 环境下的浏览器/服务器 (B/S) 架构。系统表示层采用JSP (JavaServer pages) 和Servlet处理页面的显示和显示逻辑控制; 业务层由会话Bean (SessionBean) 和DAO (data access object) 组成, 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过程定义、资源定义、过程配置等核心功能均在业务层实现。过程定义基于JGraph (基于Java技术的开源图形处理包) 提供Web过程设计, 过程配置采用XML文件动态连接过程逻辑和过程资源。

在体系架构上, 系统由过程配置平台和应用系统两部分组成, 过程配置平台是可配置过程管理模型的系统实现, 功能模块包括过程定义、过程监控、资源定义、过程-资源配置、过程引擎和资源引擎;应用系统是对图1所示的典型生产质量管理模型的实现。

对生产质量过程定义及配置的典型过程描述如下:①数据建模。根据企业业务需求, 进行数据模型设计, 并根据物理模型生成数据库中的表格;②表单设计。根据数据库中表格的物理结构和企业的需求进行表单样式的设计。设计完成的表单可以按照用户需求进行数据采集, 展现用户关心的数据;③过程定义。基于系统的元过程库进行过程定义, 过程定义包含元过程形成的节点定义和节点之间的路由逻辑定义;④过程配置。配置完成的过程与完成的表单, 生成具体的业务实例。

4 应用实例

该系统已在多个制造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环境中投入工程应用, 现以其在某制造企业机械加工车间中的应用为例加以介绍。该车间承担着多种产品的科研试制与小批量生产任务, 具有明显的研、制结合特点, 产品对象、工艺过程与生产质量管理流程变动较为频繁, 同时, 由于其产品领域的特殊性与敏感性, 对于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以及过程中质量数据的采集、归档与分析有较高要求。因此, 选用了基于资源-逻辑动态耦合机制的生产质量管理系统作为其应用平台。

在应用实施过程中, 首先面向该车间的生产质量管理环境, 配置构建了包括不合格品审理单、废品处理单、质量问题质疑单、车间质量信息传递卡、检验实测值记录卡等在内的生产质量数据资源对象, 以及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车间质量信息传递流程等在内的一系列过程对象。在此基础上, 根据管理需求, 配置数据资源对象与流程对象之间的动态耦合机制, 实现生产质量管理业务过程的实例化, 图6所示即为不合格品处理过程实例。在该过程的相应节点建立了与相关质量数据资源对象的耦合关系, 质量数据与管理过程伴随着流程的推进而加以逐步采集, 从而实现了过程化管理与数据资源管理的结合。当过程对象或资源对象发生变化时, 通过流程角色人员配置等功能可以较为方便地对流程及其耦合数据进行动态调整, 以满足动态生产环境中的质量管理需求。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资源-逻辑动态耦合的生产质量管理过程管理模型。该模型实现了路由逻辑和过程资源的动态耦合, 可有效支持过程资源的共享, 并有助于提高系统的过程柔性。基于该模型, 构建了具有过程柔性和可扩展性的生产质量管理系统。应用情况表明, 该系统可较好适应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业务的动态环境。

摘要:针对现代质量管理业务的过程化与柔性化需求, 分析了生产质量管理业务过程, 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柔性业务过程管理模型。该模型将生产质量管理过程模型分解为路由逻辑和过程资源, 路由逻辑描述质量业务活动按照既定条件和顺序执行的过程规则, 过程资源描述过程执行所需要的人、数据、约束等资源信息, 通过路由逻辑与过程资源之间的动态耦合实现柔性化的生产质量管理业务应用。最后, 介绍了基于该过程模型所构建的具有过程柔性的生产质量管理系统及其工程应用。

关键词:生产质量管理,过程模型,资源-逻辑,动态耦合

参考文献

[1]ISO.ISO 9001-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S].Geneva:ISO, 2000.

[2]段桂江, 唐晓青.基于过程方法的制造企业质量管理系统模型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5, 16 (24) :2207-2211.

[3]李成, 高建民.基于过程控制的集成质量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7, 13 (10) :2041-2046.

[4]李青, 赵萌, 闻敬谦.基于工作流的集成质量管理系统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5, 31 (11) :1264-1268.

生产逻辑 第4篇

一部被网友称作“山寨剧”的本土电视剧, 在一片“恶俗”、“雷人”、“翻版美剧”、“缺乏对观众的敬意”的争议声中, 收视率却接连飘红——湖南卫视与响巢国际联手制作的《丑女无敌》2008年9月底开播后就连续多日在4~23岁观众中收视份额排名同时段第一, 10月底第一季最后一集的收视率甚至达到9.3, “成为四年来湖南卫视最高收视率” (1) 。《丑女无敌》的高收视率折射出的是国产电视剧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创新实践, 其背后延伸着近年来美剧“播出季”在中国的本土化衍变轨迹。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电视剧制播模式实质上是电视剧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建构方式。在市场经济格局下, 制播模式衍变的背后, 除了体制背景、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外, 最重要的动因仍在于在竞争性经济生产活动中生产关系市场化调整与生产要素的合理化配置。在中美两国不同的电视剧制播模式发展历史轨迹中, 虽然由于技术因素的影响都经历了从现场直播到录播的转变, 但今天两国的电视剧制播方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中国的电视剧一般都是封闭式结构, 全部拍摄完成后再连续播出, 每天播出一集甚至多集;而美国电视剧 (为对比叙述方便, 本文所论及的美国电视剧指美国剧情类系列剧) 则是采用边拍边播的制播方式, 一般是以“季” (season) 为单位来拍摄, 一周播出一集, 每年播出一季, 收视反馈良好的电视剧可拍摄很多季, 剧情多为开放式、多线索结构。中美电视剧在制播方式上差异性的背后有着历史成因、收视习惯等多方面的原因, 但市场经济格局下相同的商业逻辑也让中国电视对美国制播模式的观照有了基准参照系。正是在这样的视阈中, 近年来中国电视的制作与播出在“美国方式”启示下作了一系列有效的创新性尝试。

一、“按季制播”的美国历史脉络

“季”是美国许多电视节目“制作—销售—播出”的单位。美国的电视剧一般是以季为单位拍摄的, 一季通常是22到24集;而播出也是按季播出, 每周一集。制作方一般先拍摄6到9集, 剩下的在播出期间制作, 而播出方一般也会先买10集左右, 剩下的视播出效果再决定是否继续购买;22集或者24集播完之后, 再看有无必要延伸到下一季。如此一来, 电视剧的制作和发行便有了很大的灵活性, 风险降到了最低 (2) 。

在美国, 收视率是决定一档节目在电视荧屏上去留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通常说来, 首轮电视剧的收视率一旦开始持续低下, 一般就意味着观众的注意力已转移, 这时, 无论该剧的剧情发展到何处, 电视公司都会毫不留情地腰斩、置换节目。如果一部电视节目或电视剧收视指标令人满意、广告收入不断增加, 电视企业就会不断追加投资, 尽可能地维持其生命力、延长其影响力。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美国电视剧能够“长寿”的秘诀。如《我们的生活》播了40余年, 《六人行》也播了10年, 《反恐24小时》2008年年底即将开播第7季, 而深受美国主妇们青睐甚至让布什夫人劳拉用来比喻自己的《绝望的主妇》, 2008年也正在播出第5季。

从历史渊源来看, 美国电视业“按季制播”的做法是从广播网继承而来的。在美国, 夏季通常是举家外出度假的时节。由于天气变暖, 许多美国人夏季晚间的户外活动时间大大增加, 因而广播、电视受众的数量减少。而进入9月之后, 黑夜变长、学生返校、美国人的生活趋向规律, 许多公司的年度计划也从9月开始。早在20世纪30、40年代, 美国各大广播网便在听众相对较少的夏季播放一些低成本的节目充数;而广播网在发展电视事业之后, 也沿用了这种做法, 把夏季当作一个低效益的时期加以冷处理, 并逐渐形成了每年以“季”为周期的运作模式。

另外, 从制作角度考虑, 由于大多数美国电视剧的制作极其昂贵, 大多数美国电视剧都采用电影胶片拍摄, 假如播出后不幸被腰斩, 事先拍得太多在经济上是非常不划算的。所以边拍边播成为美国电视剧生产的特点。在制作过程中, 先由主笔设计情节, 再由提纲作者编写提纲, 然后是对话作者撰写对白, 最后是总编剧汇编成脚本。在这之后, 制片人和导演就开始了前期筹备工作,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发行播出。“按季制播”避免了不必要的风险承担, 增加了创作的灵活性。

二、“按季制播”的商业逻辑动因

“按季制播”作为美国电视业长期经验的总结, 在实践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一点, 就是在对受众收视习惯的顺应与引导中获得了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季”的设置, 本身就是对观众收视习惯的适应。在每年暑期、圣诞节以及棒球赛季美国人收看电视剧机率减少时停止播出新剧集, 在9月美国人重新开始较有规律的作息、夜间待在家中时间增多时开播新剧集, 使观众错过精彩新剧的机率降低。每部电视剧在每周固定的时间播出, 也便于观众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对应的剧集, 使观众形成一种有规律可循的收视习惯。通过播出的规律性, 为观众调整出收视韵律、收视节奏。

另外, “按季制播”也为编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进行时态的故事中, 编剧随时可以加入与当下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细节与情节。这种故意模糊戏里戏外的策略, 目的就是让观众把剧中人当成自己的朋友甚至家人来关心, 由此把观众固定在屏幕前不愿离开。

播出时间和受众收视习惯的有效固化, 使美国电视公司建立起易于掌握、分析和针对的收视指向, 从而使电视产品及广告投放和调整变得更为简单、方便、快捷。资料显示, 美国电视剧广告收益的56%属于制作公司, 由于收益稳定高效, 美国电视剧的制作投入越来越高, 著名的《急诊室的故事》每集的制作投入高达1300万美元, 超过很多电影的预算, 由美英两国联手制作的《罗马》, 仅第一季12集就历经7年拍摄和1亿美元的投入 (3) 。这样高投入的产物使美国电视剧在质量上远高于我国20万到50万人民币一集的电视剧。也正是由于制作成本高, 每部美国电视剧在第一季获得良好的收视效果后, 往往会一季接一季地制作下去, 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在良好的品牌效应下, 较少的品牌维护费就可以使收视率只升不降, 投资方也因此能获得更高额的回报。

同时, “按季制播”还能使电视剧通过多次售卖的形式获得叠加收益。一部美国连续剧一般首先在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4月的播出季中, 以每周固定时间播出一集的方式首播;比较受欢迎的节目还会在5月至8月的非播出季期间在同一全国性电视网中重播一次。一部戏如能维持大约四个映季, 累积到100集左右, 就会成为电视节目辛迪加的复播节目, 被节目制作商以比首播低得多的价格、每周5集 (周一至周五) 连续播放的方式卖给地方电视台和其它有需要的电视经营机构。此后, 一些节目还会打包卖到国外。这是一个很清晰的由全国——地方——国外的流程。由于电视剧复制成本几乎为零, 因此多次售卖的边际成本也几乎为零, 产品如此流动, 理论上使得制作出受欢迎电视剧的公司可以源源不断地从中获益, 极大地鼓励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 (4) 。

三、“按季制播”的中国化观照

随着近年来美国电视剧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 中国已经有了一大批美国连续剧的拥趸。中国电视界的专业人士也开始逐渐关注美国电视剧及其“按季制播”的独特方式并尝试在国内电视节目中加以实践。

CCTV-2在“播出季”的运作上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对于CCTV-2这样一个具有分众化倾向的经济频道来说, 暑期一直是其收视率的低迷时间之一, 因为此时流入的3亿多青少年观众使观众的收视结构发生了质变。在2005年, CCTV-2第一次进行了一个针对暑期的59天的特别编排, 使得当期全国收视率达到了1.75%, 比2004年增长了70%, 在全国卫视的排名中, 也从第19名晋升为第11名。而这些都体现出一个质变的过程, 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编排方式的有效性。2006年CCTV-2的规划力度更进一步, 延伸到了晚间甚至黄金时段的19∶30左右, 并且在22∶00档也相应增加了一些新的节目类型, 从而使这个频道的暑期节目从内容配置到整体编排方式都比2005年更加优化 (5) 。

除央视外, 部分省级卫星频道也在探索“季”播的新方式:重庆卫视利用元旦、春节两节紧密相连的机会, 推出了“黄金月中国节”的编排项目, 同时提出了“编播季”的概念。这个“编播季”以元旦晚会拉开序幕、以春晚为高潮, 其间辅之以《百事音乐风云榜》、《重庆地区“2005年度电视剧风云榜”打榜活动》等, 不断掀起收视波峰。东方卫视则在2007年推出主题为“真实四季”的四大真人秀节目, 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安排了各具特色的真人秀活动 (6) 。

上述这些尝试都是在大型电视娱乐节目中, 真正在电视剧领域首先进行尝试的是湖南卫视。湖南卫视拿下了韩国电视剧《宫》的内地独播权, 于2007年暑期档以一周一集的方式播出该剧。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李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这样做的前提是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宫》具备这样的优势;而且观众的收视传统并非不可改变, 只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 这种播出方式是完全可以尝试的。” (7)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 《宫》播出方式的创新反响平平, 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

《丑女无敌》正是在近年来国内这些或成功或失败的播出方式创新尝试中, 循着轨迹走上舞台的。该剧制片人龙丹妮在该剧开拍前就曾介绍说:此次国内引进的是《丑女贝蒂》的原始母版, 将改编成中国版500集, 预计分为5季播出 (8) 。因此, 从一开始, 这部剧集就预设了以“季”为单位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不同的是, 该剧的美国版《丑女贝蒂》在美国是从每年9月到翌年5月, 除去“冬歇期”、“棒球赛季”等特殊节目时期, 每周播出一集, 一季24集;而《丑女无敌》则是每日两集, 连续用三周的时间播完第一季43集。以“季”为单位制作、播出, 但不再照搬美国“每周一集”的播出节奏——这种播出方式既有对美国方式的借鉴, 也有根据中国观众收视习惯所作的本土化改造。

无论是央视还是地方卫视, 大型娱乐节目中“按季制播”的方式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均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电视剧“按季制播”, 除了李浩所说的“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保证剧集的新鲜度与独播性) 外, 还需电视剧在制作质量上达到高水准。但是, 目前的国产电视剧制作费用很难与美国电视剧抗衡, 无论是编剧还是拍摄、制作技术均不在一个档次上。即使是首获成功的《丑女无敌》, 无论是摄像、剪辑、美工, 还是抖包袱的节奏、设悬念的步骤, 都仍显粗糙, 与观众的期待有较大落差。制作方在开拍前透露“投资1.5亿人民币……改编成500集” (9) , 简单计算便可知每集的预算不过30万。这样的国产电视剧, 很难让观众在一周一集的播放密度下仍保持很高的收视期待, 按季制作、每日两集、连续播出正是在借鉴美剧制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土实际改造后的折衷选择。

四、“按季制播”的网络传播视角

在当今这个网络媒体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时代, 电视媒体也日益受到网络的挑战。但在美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中, 高明的创作者已经从网络中看到了全新的机遇与空间。在中国, 由于互联网的存在, 国内的观众可以通过网站下载收看那些国外热门的电视剧, 在收看时间上也可以做到“基本同步”。与此同时, “追看族”、“字幕组”等相关的新名词应运而生, 不仅一些人的生活习惯随着这些国外剧集的播出而改变, 更重要的是, 他们的存在和收视方式的普及, 有可能影响到国内电视传统的传播方式。

在美国本土, 网络让电视剧业界人士看到了新的契机。在美国热播的科幻类电视剧《迷失》中, 剧集的制作方一边在剧情和角色设计上为《迷失》的“粉丝”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 另一方面又利用网站、论坛、博客、播客、在线杂志、《迷失》维基等种种渠道以及大型的在线真实游戏《迷失体验》, 极力“引诱”“粉丝”参与。他们将“粉丝”们制作的地图直接用到了《迷失》剧中, 而剧中故意安排胖子赫里读的一本书, 在“粉丝”的追捧之下登上了《纽约时报》书评版的排行榜。《迷失》已发展出1000多个“粉丝”网站 (10) 。2006年9月开播的NBC科幻新剧《英雄》也有类似景象产生:《英雄》的“粉丝”们建立了众多网站, 他们在网上讨论剧情、追踪线索、钻研理论。

因为“粉丝”的参与, 电视剧变成了制作者与“粉丝”们玩的一场智力竞赛。在等待新一季播映的那几个月时间, “粉丝”们热烈讨论剧中情节、猜测剧情走向。“按季制播”的方式与网络媒体的结合使每部美国电视剧中的每一季都有了一个“发酵期”。同时, 由于一季接一季地边拍边播, 制作者还能将网络中“粉丝”们的意见、观点、创意作为参考和借鉴。电视剧的“创造”也因此不再是制作者一方的事情。这正是美国电视剧“按季制播”方式与网络传播的最佳结合点。

在《丑女无敌》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上, 网络作为观众互动平台的作用也已被制作方重视。作为湖南卫视的新媒体平台, 金鹰网的主页上已有《丑女无敌》的专题页面。除了常规的“人物档案”、“精彩剧照”、“媒体报道”等区块外, 还以此为平台展开了“第二季互动活动”, 向网友有奖征集剧情、主角造型、人物设置、植入式广告设计等方面的建议——这几个方面, 正是第一季播出后受到网友诟病最多的地方, 而奖品则包括根据剧中角色开发的衍生产品。民间著名的网络论坛百度贴吧中的“丑女无敌吧”每天都有众多网友发帖探讨剧情、议论演员和剧中角色, 而从该贴吧中置顶与列为精品的帖子内容取向上分析, 其中应该也有该剧制作方人员的介入。与此同时, 金鹰网上启动的《丑女无敌》第三季“无敌1号”男主角网络征选活动更是将湖南卫视擅长的民间选秀活动通过网络与电视剧制作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些都为该电视剧商业模式的拓展提供了空间。

结束语

美国控制了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 每年向其它国家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时长达到30万个小时,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播出的电视节目, 直接来自美国的竟占60%~80% (11) 。在技术主义泛滥的好莱坞电影日益模式化、类型化、渐显疲态的当下, 美国电视剧的走势越来越强劲, 电视剧收视率纪录屡屡被打破。风头正劲的美国电视剧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产品输出的重要部分。

目前, 中国电视剧还处于发展阶段, 但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国家。美国的热门电视剧通过各种渠道风行中国, 打开了中国观众的欣赏视野, 同时其成功的商业逻辑也给国产电视剧的发展提供了参照系。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国外视听产品进入我国文化市场所带来的考验和冲击, 中国电视剧行业的从业者除了从政策、法规方面对国内外电视剧产品分别加以保护和限制外, 更应该从商业模式创新、制播机制探索等方面进行大胆借鉴与本土化尝试, 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开创一片全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丑女无敌〉收视率破9庆功将拍第二季》, 新浪娱乐2008年10月21日, http://ent.sina.com.cn/v/m/2008-10-21/19292215161.shtml

(2) 张帅、王炯:《播出季:美式作物的中国移植?》, 《中国广播影视》2006年第9期

(3) 钱亦蕉:《美国电视剧也疯狂?》, 《新闻周刊》2006年6月2日

(4) 苟世祥、陶楠:《美国电视剧产业运作的启示》, 《当代传播》2005年第6期

(5) 张帅、王炯:《播出季:美式作物的中国移植?》, 《中国广播影视》2006年第9期

(6) 邓光和:《播出季---电视媒体运作新动向》, 《视听界》2006年第6期

(7) 冯遐:《湖南卫视将挑战观众收视习惯〈宫〉每周播一集》, 《北京晨报》2006年11月20日; (8) (9) 《湖南卫视响巢国际联手打造中国版〈丑女贝蒂〉》, 新浪娱乐2007年12月25日, http://ent.sina.com.cn/v/m/2007-12-25/12081849907.shtml; (10) 陈赛:《〈变种群英〉与变种的美剧》, 《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1月30日

生产逻辑 第5篇

一、初等代数、初等函数的概念

1.初等代数。初等代数研究对象是代数式的运算和方程的求解。归纳起来初等代数有五条基本运算律、两条等式基本性质、三条指数律。另外, 初等代数还有四则运算、乘方和开方六种基本的代数运算。

2.初等函数。初等函数是初等代数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定义为: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 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 x叫做自变量, 记作y=f (x) 。包括基本初等函数5个: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 及由由常数和基本初等函数构成的复合函数。[1,2]

由此可见, 初等代数有自己的运算规则及基本性质, 初等函数分基本初等函数和复合函数。下面先从逻辑代数、逻辑函数的引入着手归纳出它们和初等代数和初等函数的共性所在。

二、逻辑代数、逻辑函数和逻辑电路的概念及应用

(一) 引例

1.如果天不下雨并能借到自行车或者城里放映一部好得惊人的电影, 我就赶到城里去。

2.如果我没有课并且我的朋友也没有课并且天不下雨并能借到自行车或者城里放映一部有趣并且是大片并且好得惊人的电影, 我就赶到城里去。

从上述引例可以看出, 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判断是否进城的例子。显然, 第一个例子较第二个例子的条件来的简单。如果说条件更多的话, 岂不用语言或用文字描述时就更加复杂?那么能否创造一种“语言”, 把推理过程像数学一样利用公式来计算, 从而得到是否进城的结论?下面就从了解数理逻辑的产生过程来诠释这个问题。

(二) 数理逻辑 (符号逻辑) 的产生过程

逻辑是探索、阐述和确立有效推理原则的学科, 即事物因果之间所遵循的规律。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关于推理、证明等问题。早在17世纪, 莱布尼茨就曾经设想过能否创造一种“通用的科学语言”, 可以把推理过程像数学一样利用公式来进行计算,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莱布尼茨的思想可以说是数理逻辑的先驱。后来英国人乔治·布尔把代数的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古典逻辑的改造, 从而得出一个既是新的逻辑 (今天称之为符号逻辑或数理逻辑) , 也是新的代数, 即布尔代数或称逻辑代数。1847年, 布尔发表了《逻辑的数学分析》, 建立了布尔代数, 并创造一套符号系统, 把古典逻辑中以自然语言为结构的命题全部符号化, 利用符号来表示逻辑中的各种概念。布尔还建立了一系列的运算法则, 利用代数的方法研究逻辑问题, 初步奠定了数理逻辑的基础。[3]1884年, 德国数学家弗雷格出版了《数论的基础》一书, 在书中引入量词的符号 (比如符号“”与“”, 表示“存在”与“所有”等等) , 使得数理逻辑的符号系统更加完备。还有美国人皮尔斯, 他也在著作中引入了逻辑符号。从而使现代数理逻辑最基本的理论基础逐步形成,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

(三) 数理逻辑的“命题演算”

命题是指具有具体意义的又能判断它是真还是假的句子 (比如1+1=2) 。命题演算是研究关于命题如何通过一些逻辑连接词构成更复杂的命题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如果把命题看作运算的对象, 如同代数中的数字、字母或代数式, 而把逻辑连接词看作运算符号, 就象代数中的“加、减、乘、除”那样, 那么由简单命题组成复和命题的过程, 就可以当作逻辑运算的过程, 也就是命题的演算。这样的逻辑运算也同代数运算一样具有一定的性质, 满足一定的运算规律。例如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利用这些定律, 我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 可以简化复和命题, 可以推证两个复合命题是不是等价。[3,4]

可见, 1、2引例进城与否也都属于命题。通过命题演算, 就可以最后得出该命题是真是假, 即进城与否的结论。

(四) 逻辑代数、逻辑函数定义及应用

由17世纪的莱布尼茨做先驱, 到1847年布尔首先创建逻辑代数、逻辑函数概念, 再到1938年香农开始将其用于开关电路的设计, 最后到20世纪60年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才使布尔代数成为逻辑设计的基础, 在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此看来, “我们要造成这样的一个结果, 使所有推理的错误都只成为计算的错误, 这样当争论发生的时候, 两个哲学家同两个计算家一样, 用不着辩论, 只要把笔拿在手里, 并且在计算器面前坐下, 两个人面对面地说: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吧!”[3]这样的思想, 整整经历了三个世纪才逐步走向了完善和应用的阶段。

逻辑代数定义:是研究逻辑函数 (因变量) 与逻辑变量 (自变量) 之间规律性的一门应用数学, 是分析和设计逻辑电路的数学工具。在逻辑代数中, 逻辑变量只有0和1两种取值, 其运算只有与、或、非三种基本的逻辑运算。还有与或、与非、与或非、异或等几种导出逻辑运算, 也称复合逻辑。[5]

逻辑函数定义:如果对应于输入逻辑变量A、B、 C、…的每一组确定值, 输出逻辑变量Y就有唯一确定的值, 则称Y是A、B、C、…的逻辑函数, 记为Y=f (A, B, C…) 。[5]

同初等代数, 逻辑代数根据逻辑与、或、非三种基本运算, 可推导出逻辑运算的13条基本定理 (0-1律、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求反律等) 和3条基本规则 (代入规则、反演规则、对偶规则) 。利用这些基本定理和基本规则, 可以方便高效地解决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问题。[5]

有了以上逻辑代数和逻辑函数概念, 下面就用逻辑代数的方法来表达1、2引例问题。

引例1中, 先将这个用文字描述的命题符号化。即假设, 天下雨为R, 借到自行车为B, 惊人为W, 电影为F, 赶到城里为A。则该命题的逻辑函数表达式为。

同上引例2中, 假设, 我有课为C, 朋友有课为K, 天下雨为R, 借到自行车为B, 有趣为Q, 大片为M, 惊人为W, 电影为F, 赶到城里为A。则该命题的逻辑函数式为,

从引例1、2命题的逻辑函数式可以看出, 同一个命题, 显然用逻辑函数式的表达比用文字描述简捷清晰。不仅如此, 我们再利用逻辑代数的性质、规则等, 很快就能客观准确地解决到底要不要进城, 即进城命题是“真”还是“假”。

(五) 逻辑代数和逻辑电路的关系

现实中的很多逻辑问题, 不仅仅只是古典逻辑中的推理和证明, 比如在当代的数字电子技术中, 很多逻辑问题更多的是要用电路来实现。从上得出, 在逻辑代数中, 它把矛盾的一方假定为“1”, 另一方则假定为“0”, 这样就把逻辑问题数学化了。再看数字电路的定义:是用数字信号完成对数字量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或数字系统。由于数字电路具有逻辑运算和逻辑处理功能, 所以又称数字逻辑电路。又由于数字逻辑电路中的器件主要工作在开关状态, 采用的也是“0”、“1”代码代表开关的“关”和“开”, 因此逻辑代数也就成了分析和设计数字逻辑电路的重要数学工具。

下面的引例3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它为一个双联开关电路, 如图1所示。设两个单刀双掷开关A和B分别装在宿舍进门处和双架子床的上位, 无论在进门处或床上位处都能单独控制灯的开和关。

同上, 假设灯的状态用Y表示, 而且Y=1为灯亮, Y=0为灯灭。开关A、B的位置拨上为1, 拨下为0。显然, 该命题的逻辑函数式为:

输入输出能实现异或运算的电路叫做异或门, 异或运算符号见右图。

三、结论

当今时代, 数字电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数字电路比模拟电路的发展更迅猛, 应用更广泛。所以对于当代的工科学生来说学好数字电路势在必行。其中, 正确理解数字电路中的“数字”二字以及逻辑电路中的“逻辑”二字的含义是学好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 本文从初等代数、初等函数的概念出发, 旨在梳理出逻辑代数、逻辑函数和它们的共性所在, 进而使同学们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理解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 为今后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打下基础。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中出现了逻辑代数、逻辑函数和逻辑电路的概念, 怎么理解“逻辑”二字进而学好数字逻辑电路?本文从初等代数、初等函数出发, 通过梳理其概念以及举例来说明和理解“逻辑”的含义。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路,逻辑代数,逻辑函数,数字逻辑电路

参考文献

[1]周焕山.初等代数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4]黄耀枢.布尔与布尔代数[J].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出版, 1985, (4) :36-43.

上一篇:CIS形象系统下一篇:战术与方法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