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分析法论文范文

2024-05-09

力分析法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力分析法论文 第1篇

本文摒弃了传统的经济发展竞争力研究分析方式, 引入“发展力”这个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概念, 为研究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区域经济竞争力过分强调竞争, 在强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 会造成人为制造的各种形式的空间分割, 阻碍区域经济与产业合理的空间发展, 妨碍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则基于使发展所需的要素在空间上尽可能地充分流动起来, 从而激活区域经济活力, 使经济多样化发展, 最终形成共同发展格局, 不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 也是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集中表现。

一、经济发展力指标

1、产业结构的划分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所引发的资源再配置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国民经济按照产业发展的时序及劳动对象上的特点可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02) , 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为: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来讲, 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2、经济发展力指标的确定

严格来说, 经济发展力体现在很多方面, 譬如社会制度的成熟和领先程度、自然资源是否充足、人口结构、人力资本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本文研究的发展力还是一个相对比较狭隘的概念。由于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继续增长的起点, 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如果不能根据新的情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就会受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束缚, 从而产业结构就会阻碍经济增长。如果不断根据新的情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资源配置消除不合理因素, 就会释放经济增长的潜能, 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主要选择三次产业增加值以及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研究经济发展力的重要指标。

3、产出数据

由于以往的数据过于陈旧, 对当下山东省发展力的研究意义不是很大, 因此本文只选取了2006—2010年近五年的经济数据, 为方便起见, 均采用当年价格进行数据分析。本文的原始数据全部来自于山东省统计局。

二、产业结构分析

1、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的增加值

(注:资料来源:山东省数据来自《山东省2010年度统计年鉴》。)

近五年来, 山东省经济飞速发展,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迅速, 由2006年的21846.7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9416.2亿元。而2006年以来, 山东省三次产业增加值也在逐年增长, 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由2006年的2138.9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588.3亿元, 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由2006年的12729.0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1398.9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变化幅度则更显得快速一些, 由2006年的6978.8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14429.0亿元, 增长率达106.8%。图1则更直观的展现了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增加值近五年连续不断

2、产业结构的变化

为了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山东省经济发展力的作用, 本文采用每年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占每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反映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纵向变化, 具体表达式如下所示:

其中, SI代表产业结构, Y1表示第一产业增加值, Y2表示第二产业增加值, Y3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 Y表示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 具体测算数据如表2所示。

2006—2010年, 山东经济发展迅速, 生产总值增长加快, 第三产业尤为突出。由表2可以明显看出, 从2006—2010年这五年间, 在山东省的三大产业组成结构中, 第一产业的占比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占比由2006年的9.8%下降至2010年的9.1%;第二产业的占比也在逐年下降, 占比由2006年的58.2%下降至2010年的54.3%;而第三产业的占比则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占比由2006年的32.0%上升到2010年的36.6%。

山东省这五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顺应了当今世界产业结构优化的潮流。通常,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来说, 越是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 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则逐渐加大。在现代经济中,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小已经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力的标志。因此, 通过表2可以看出, 山东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发展力也在逐步增强。之所以能取得这样不错的成绩,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2006年以来, 山东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 在结构优化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三、山东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 这五年山东省的发展力水平得到了提高, 产业结构也在逐步得到改善, 但是与国内其他发达省份相比, 山东省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在山东生产总值构成中, 可明显看出第二产业的贡献最大, 其次是第三产业, 最后是第一产业, 这样的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以地区生产总值近几年都名列前茅、发展力也遥遥领先的广东省为标准, 为尽快实现山东省的经济赶超, 本文将对山东省与广东省进行产业结构层面的对比分析和研究。

经初步核算, 2010年广东省生产总值达45472.83亿元, 比上年增长12.2%。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 增长4.4%, 对GDP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 增长14.5%, 对GDP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 增长10.1%, 对GDP贡献率为35.4%。2010年广东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5.0∶50.4∶44.6, 尽管还没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 但是在国内来说, 其经济结构优化程度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相比较之下, 不难发现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足。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产业产值仍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大而不强, 其中重工业化率较高,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依然较小并且发展速度较慢。另外, 伴随着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力得到快速提高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居民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以及内地和沿海城市发展速度不一致等问题, 违背了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

四、山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建议

1、进行农业现代化生产, 释放农村劳动力

鉴于山东省农业经济效益总体不高的现状, 要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必须要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现代科技武装传统农业,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重视高新农业的发展, 提高农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在提高农业的劳动效率的同时, 拓宽就业领域, 提高就业质量。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经济职能, 提高对农业的重视程度, 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 加大资金、设施、技术等关键要素的投入, 增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 调整农业的产品结构和区域种植结构, 鼓励农业生产经营多样化发展, 从而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2、加快第二产业改造升级,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山东省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中, 重工业化率高, 而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总体上看, 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偏低, 企业规模小, 市场占有率低, 产业关联性不强, 对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集聚效应与先导促进作用还不显著。因此, 应该在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之上,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 调整优化原材料产业, 改造提升消费品制造业, 巩固扩大传统产业优势。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及装备制造“四新一海”产业。加快培育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3、加快城市化建设, 扩大第三产业规模, 优化第三产业结构

改造传统服务业, 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和中介服务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 以及旅游、文化、传媒、信息等市场潜力大、能耗低的新兴服务业。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 应从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规范化、国际化、环境优化等方面入手, 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开辟和扩大就业新领域, 促进工业结构调整, 努力实现“轻采型”向“综合加工型”结构的转变, 从原料加工型向技术密集型结构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部门, 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 进而提升制造业结构层次, 以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总体来看, 山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 其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重视服务行业的开展, 这是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进程、科学发展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山东省作为拥有大量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经济大省, 应该在双赢的基础上, 规范好服务行业的发展, 缩小内陆与沿海、东部与西部的差距, 将所有的政策效力发挥到极致, 这样的发展才会更加健康, 才会更符合中国发展战略的思想。

摘要: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 在国家发展大局当中占有重要位置, 分析山东省的发展力对于促进山东乃至全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上分别剖析了山东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了优化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山东,发展力,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周叔莲、刘戒骄: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J].理论前沿, 2009 (8) .

[2]尚慧、田娟:山东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0) .

[3]李平英、孟晓楠:改革30年山东发展研究[J].改革开放30年与农业发展, 2008 (3) .

[4]张红霞、赵黎明、曹惠: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10 (3) .

力分析法论文 第2篇

时间序列分析法在六分力试验台上的应用

火箭发动机推力偏心是影响火箭弹密集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六分力试验台可以测得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偏心,本文首先介绍了六分力试验台的基本原理.为了更好地了解六分力试验台的动态特性,需对其建立数学模型,本文介绍了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模的一般步骤,并对六分力试验台测得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建模,得到的.最终模型为ARMA(2,1),表明六分力试验台是一个二阶系统,这与理论分析的结果是相一致的,同时可以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诸如频率、阻尼比等特征参数,为改进六分力试验台的结构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 者:张洪伟 ZHANG Hong-Wei 作者单位: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4刊 名:光学精密工程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年,卷(期):7(5)分类号:V430关键词:推力偏心 六分力试验台 时间序列分析 ARMA模型

手动变速器换挡力仿真分析 第3篇

1、引言

虚拟样机开发用数字模型代替物理原型进行产品设计、分析和评价。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为基础,以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仿真为核心,集成计算机辅助工程,形成一种全新设计方法。几何仿真是通过三维实体模型可以直观/准确反映产品几何关系与装配特性。性能仿真则是对换挡机构的真实运动情况的计算机再现,通过施加约束条件,定义运动摩擦副各种运动特性,通过性能仿真更可以大大降低实际物理样机试验中不必要的消耗。

2、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前,国内对手动变速器的选/换挡力设计分析主要运用CAD作图+Excel表格计算,将各挡换挡角度进行均分,计算弹簧压缩下的三力叠加,此方法可计算选/换挡力的走向趋势,却忽视摩擦系数的影响,此方法虽然简便,但零件参数一旦发生变更,需要重新计算,较浪费时间且易计算错误。本文中以某款手动变速器2挡为基础,着重研究摩擦系数对换挡力的影响。利用ADAMS软件对操纵系统仿真计算,对仿真计算结果比较,得出不同摩擦系数变化对换擋力的影响规律,对手动变速器的选换挡力优化起到指导作用。

2.1CATIA模型确认。为避免在建模过程中对操纵系统做过多简化,运用CATIA V5参数化建模技术,参照设计图纸,建立换挡摇臂、换挡轴、换挡拨块、拨叉轴、换挡拨叉、同步器齿套、同步器齿毂、同步环、滑块等实体模型,并完成装配,最后,把装配起来的操纵系统模型导出为ADAMS Parasolid格式。

2.2ADAMS建模。模型导入ADAMS,为使模型最大限度分析操纵系统的换挡过程,需对导入Parasolid模型文件进行前处理。施加约束,表1所示,经过前处理的模型图1所示。本文的仿真时长设置为0.5s,步长为500,既可保证仿真过程稳定又确保结果的正确。

2.3换挡过程仿真验证。操纵系统零件初始条件设置,表2所示

对以上建立好的操纵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工况为N挡挂2挡,依据机械设计手册中关于动/静摩擦系数的取值:仿真曲线如图2所示(动摩擦系数0.075,静摩擦系数0.1)、仿真曲线如图3所示(动摩擦系数0.05,静摩擦系数0.075)

2.4物理系统分析验证。通过对49套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力曲线图,图4所示。经确认,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控制5%~10%为可接受范围。

3、结论

针对换挡过程进行虚拟仿真分析,遵循其原理运用ADAMS多刚体运动学模型,模拟换挡工作过程。并在所建模型基础上进行不同摩擦系数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分析,随着摩擦系数降低,相应换挡力也降低。故提高换挡过程的摩擦系数,可降低静态换挡力。在进行布置设计时,优先选择滚动介质。手动变速器设计阶段完全可以通过该方法对换挡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价,以提高产品性能和设计效率。

力分析法论文 第4篇

一、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简介及曲式结构布局

《六月——船歌》是柴可夫斯基钢琴曲集《四季》中的一首钢琴小品, 这是一首旋律优美, 略带伤感的音乐。

钢琴小品《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在1875年为《小说家》杂志创作的。以月份命名的当属《六月船歌》最为著名。以月份命名的当属《六月船歌》最为著名。

这首作品是一个再现性复三部曲式, 以下是整首作品的曲式结构图:

二、《六月——船歌》分析

1、呈示部A

呈示部是一个近似于移调中段的完全再现性单三部曲式。

(1) A乐段

平行双句体乐段, 由两小节引子在g小调上表明调式调性, 主题有两个动机, 第一动机是旋律小调的积极上行音阶, 主要突显出“旋律力”, 音乐性较强。第二动机是第一动机之后紧接的主-导-主-属的进行, 主要凸显出“和声力”, 功能性较强。

a乐句是一个长+短+短的乐句类型, 从音乐情感的表达上表现出那岸边的浪涛退去之后, 还有一层层浅浅的浪水拍打着河岸, 让人意犹未尽。尾部的两个短乐句, 使用第二动机的节奏型, 但是并没有使用二度音程, 它使用的是三四度音程, 三四度音程的特点就是“和声力”强, 这是的“和声力”强的话, 会更加稳定调性。a乐句除了使用了色彩突出的旋律小调, 和声色彩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只是在尾部使用了重属和弦, 并且随后就很快的解决到属和弦, 并完满终止到T和弦, 但是由于要连接第二乐句, 所以在第一乐句尾部使用了像第二动机似的分解和弦的DD到D的进行, 增加了不稳定性, 推动了音乐的继续发展。

a1乐句的发展中充分的展示了第二动机, 与a乐句的尾部不同, a1乐句的后半部分的两个小乐句使用的完全的第二动机中的二度音程, 这是相对于a乐句, 增加了旋律的“旋律力”, 因为音乐作品中间就不用太多的强调调式调性, 应该强调音乐的发展动力, 所以, 这时的旋律发展中就突显出“旋律力”。a1乐句是一个扩充乐句, 补充乐句中以二度音程为主, 一方面用音乐语言表现浪涛, 另一方面用“旋律力”最强的二度级进推动音乐发展。最后完满终止结束A乐段。

(2) B乐段

近似于移调的中段, 平行双句体乐段。使用单一素材展开, 只运用了主题的第一动机——级进音阶, 并没有使用主题中的第二动机, 作曲家这样的安排让第一主题动机进行充分的发展, 并且在主题中减弱了旋律中“和声力”表现, 也就同时增强了“旋律力”, 占中间部分就更加增加了音乐的流动性, 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在中段, 作曲家将调性转到了主调的关系大调——b B大调, 调性色彩上的变化给了同样素材的音乐注入了新的能量。a2乐句依然采用长+短+短的分句, 在尾部分裂。尾部的分裂中, 沿用二度音阶式, 加入了五度音程, 这样的进行, 使得“和声力”与“旋律力”相平衡。伴奏织体使用了属持续音, 在每一小节的强拍位置, 有了一条从下属音到主音级进下行的音阶, 这条隐伏的旋律稳定了新的调式调性。

a3乐句平行再起, 作曲家使用了上行增一度, 让a2乐句中bB大调的属持续音变成了g小调的属音, 并且将隐伏的旋律线静止在g小调的属音上做持续, 这样就在不经意间将调性转会g小调, 为再现段做好了准备。a3乐句的尾部分裂也与a2乐句不同, 尾部的分裂没有使用五度音程, 只是用了二度音程, 在中段向再现段之间的过渡中强调了“旋律力”, 旋律增强的流动性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在g小调属和弦上引出再现段。

(3) 再现段A1

完全再现A乐段。

2、中部B

中段是非再现性单二部曲式。

(1) C乐段

起自主题调性g小调的同主音大调——G大调, 在主音不变的情况下, 将调式色彩改变的手法, 很巧妙的将音乐引入第二部分。与呈示部相比, 中部在上声部使用了新的素材——音程, 在下声部使用可音程与和弦。音程与和弦所表现出来的“和声力”, 是绝对大于简单的线性旋律, 所以, 中部的“和声力”当然就突出, 块状的进行与呈示部的线状进行形成对比。C乐段和声织体以主和弦为主, 就是想着重在调式上体现对比。

(2) D乐段

新素材, 和声布局浓厚, 旋律以下行为主, 中间使用离掉来增强旋律的色彩。在尾部使用较多的变化音及离调和弦为主题再现做准备。

3、再现部A1

变化不大的再现部。只是将呈示部中使用的柱式和弦改变成分解和弦, 减少了“和声力”, 增强了旋律的流动性。

4、尾声

在作品完满结束之后, 有一个20小节的尾声部分, 尾声的前半部分看似以和弦和音程为主, 但是旋律的骨干音还是级进音阶, 只是将主题的上行音阶进行了倒影, 变成了级进下行音阶。后半部分使用柱式和弦, 主要使用主属和弦的交替, “和声力”占主导, 稳定的调式调性将音乐完满结束。

摘要:柴可夫斯基 (英文:Pyotr Ilich Tchaikovsky) , 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 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本文运用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保罗·兴德米特 (Pual Hindemith, 1895-1963年) 的《作曲技法》中“旋律力”和“和声力”的为理论基础, 对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进行分析。

关键词:对位手法,“和声力”,“旋律力”

参考文献

[1]沈旋, 谷文娴, 著.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西点军校领导管理力培养模式分析 第5篇

学生姓名:侯彦昭 徐双煜 彭 添 张景安

学 号:1412C09 1412C29 1412C19 1412C33 专业班级:防空兵初级指挥412C 指导教师:冰 冰

2017年1月7日西点军校领导管理力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

西点军校建校以来,以其独特的培养理念和模式为美军培养了无数的军中精英,而其学员在在政界、商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与西点重视培养与塑造学员的领导力是密不可分的。本文着重介绍西点在培养学员领导力的基本方法和经验,以便为我军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模式培养;领导力;启示

目录

第一章引言...............................................................2 第二章领导能力的培养模式.................................................3

2.1培养目标定位高..........................................................................................................3 2.2培养模式内容具体......................................................................................................3 2.3培养过程全面细致......................................................................................................4 2.4制度规定进程...............................................................................................................4 2.5评估机制科学...............................................................................................................5 第三章启示...............................................................................................................................................5 3.1注重塑造学员的人格,打牢具备领导能力的基础...........................................5 3.2采用自主式管理方法,逐步提高学员的领导能力...........................................5 3.3使学员养成绝对服从的意识,让学员在学会领导之前首先学会服从......6 第四章结论...............................................................................................................................................6

第1章引言

西点军校(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位于纽约州哈德逊河西岸的西点,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因其所在地而得名。西点军校是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素有“将军的摇篮”之称。西点军校成功地栽培过许多世界性的人才,既有军界和国家领导人,又有像可口可乐、通用电力、杜邦化学等数十家大企业的总裁,甚至首度登陆月球的三位太空人当中,就有两位出生西点。成就早已超过哈佛商学院,真正成为近两百年来培养领导人才的摇篮。西点的成就,显示西点教育模式完备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不论是训练领导人才或者说发展自我领导的技巧,西点的教育模式都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

第2章领导能力的培养模式

西点军校领导能力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体制、实施途径、评估方式等方面。

2.1培养目标定位高

西点军校将培养目标定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领导人才。这个定位,显然超出了西点军校作为初级军事人才培养任务的要求。西点军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目的,都是围绕这一高目标二进行的,担任西点军校教务长的费莱切耳准将说:“我们的教学大纲中的目标是强有力的基石,赋予全部的课程以深度和广度,并与军事和体育教学大纲相得益彰,共同为我们的国家培养的有特色的领导者。”西点军校培养目标定位高,为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管理方式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

2.2培养模式内容具体

从哪些方面对学员领导能力进行培养,西点军校通过长期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普通的参考框架,主要包括十二个方面:职业动机、军人举止、团队精神、影响他人、关心他人、职业道德、组织能力、委派能力、监督能力、培养下级、决策能力、表达能力。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西点军校培养领导能力更注重三个方面:一方面,重视培养人的职业观。领导人要有正确的职业动机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职业标准和价值观。无论做什么,强调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强调先公后私,坚持高标准履行岗位职责。另一方面,突出培养领导部署的具体能力。这包括正确决策的能力、组织分工的能力、影响他人的能力、督促落实的能力。作为领导者,应更加重视在群体中的号召能力和驾驭能力,而不仅仅是具体的技能,或者说具体的专长。另一方面,注重领导者形象的培养。包括言行举止,强调举止得体,更强调用口头和笔头表达自己。因为领导者很重要的是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说服他人认同取得一致,包括争取上级的认可,赢得群众的信服,缺乏表达能力就很难建立一个领导者的权威。

2.3培养过程全面细致

西点军校(学员领导能力培养制度)规定了围绕四点经历设计培养框架。智能、军事、体能三条培养途径,构成了从入学到毕业四十七个科目中所有活动的基础,学员领导能力培养贯穿于文化课程计划、军事训练计划和体育训练计划之中。每项计划都应支持学员领导能力的培养,这种全过程培养领导能力的理念,贯穿到学员所有的活动之中。同时,西点军校还对接受领导能力培养和培养他人领导能力的过程做了区分,接受领导能力培养包括学习、实践、接受辅导和反馈、额外训练四个步骤;培养他人领导能力则包括教学、观察、评估、辅导和信息反馈、额外训练等五个步骤。思路很清晰,便于组训者和受训者把握。此外,各级各类人员对学员领导能力培养的任务和责任非常具体。学员、战术士官、教官、军事、小组骨干和俱乐部里的军官代表和顾问,都要参与领导能力培养活动并承担各自的责任。比如,连战术军官的任务是通过有效监督制度为学员领导能力提供客观看法,识别并帮助没有达到公认标准的学员,从而支持领导能力评估和培养制度,并详细规定了具体工作。

2.4制度规定进程

西点军校把开发学员领导能力,为陆军输送优秀的领导者作为教职员工的一项共同责任,也是学员各级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为此,西点军校建立了《学员领导能力培养的任务和责任》、《学员各项训练综合成绩评估办法》、《学员领导能力培养与评估制度》、《学员领导能力培养框架》、《学员领导能力培养方向、培养原则及指导方针》、《学员领导能力培养环境》、《学员领导能力培养科目和标准》、《学员领导能力培养达标标准》、《学员领导能力成绩强制性排序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可操作性较强的培养制度和评估体系。2.5评估机制科学

西点军校对学员领导能力培养的评估工作尽管比较复杂,但非常全面、科学,可不是凭一两次考试,或一两个领导说了算的,而是通过一系列评估得出尽量客观的结论。首先是评估的内容多。前文列举的十二个方面都是评估的要素,当然还要包括文化学习、军事训练、完成各项任务、平时工作表现。可以说,学员在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评估之列。其次,参与人员多。凡是对学员有教育培养责任的,都有评估的任务,有学员、有教官、有领导、有职工,涉及到各个层次。再次,评估周期长。学员从一入学到毕业,四年都在评估之中。每年的评估标准都不相同,学员在成长进步的同时,评估标准也是水涨船高。

第3章启示

3.1注重塑造学员的人格,打牢具备领导能力的基础

学员的人格是领导能力的基础,一个品行不端的领导者将不具有号召力,不会拥有一个会为管理目标奋斗的团队,领导者也就失去了发挥领导能力的平台。一是建立健全塑造学员高尚人格的制度,发挥制度的约束对人格培养的作用很重要。西点主要依靠荣誉制度来约束学员的行为,这一制度非常有效。二是管理者要做好表率。要成为学员的道德养成的模范,也就是说管理者平时要监督学员的行为,同时为学员做好行为榜样更为重要,管理者在监督学员的同时,也要接受学员的监督。三是领导者要塑造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领导者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要长期坚持对学员进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的培育。

3.2采用自主式管理方法,逐步提高学员的领导能力

我军很多院校为培养学员的领导能力,实行学员连制度,为提升学员的领导能力发挥了很大作用。与西点军校一样,我军院校主要依靠自主式管理方法去管理学员,锻炼学员的管理能力。但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的地方:一是我军部分院校不是依靠老生去管理新生,而是由新生管理新生。因而缺乏部队管理文化继承与传帮带。二是部分队干部无视学员管理能力需要逐步提高的规律,易犯拔苗助长的错误,有将普通学员越过班长排长一下子提拔其担任连长的情况。三是部分队干部在选用学员骨干的问题上不是根据学员的具体能力而定,随意性很大,缺乏公平公正。

3.3使学员养成绝对服从的意识,让学员在学会领导之前首先学会服从

西点军校认为合格的领导者在学会领导之前必须首先学会服从,没有服从意识的人是不会成为合格的军事领导者的。目前军校学员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很多都是长辈的“心头肉”,“掌中宝”,从小就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另一部分是来自部队的士兵,他们一般都是原部队的优秀士兵,而且又刚刚被录取到令人垂涎的世界知名学校。从这两点来看,他们大都比较自满,这种骄傲的情绪必须遏制。其具体的做法:一是从细节着手培养学员绝对服从的意见。在大学仪式上,新生就立刻失去了对行动好时间的支配权,不允许随便走动、聊天和说话,新生必须熟记所有的军种服饰,这使得新生能够清楚自己在军营中的地位,知道在军营里面是有明确的等级差别的。二是向新生灌输绝对服从的理念时以尊重其人格尊严为前提,军事管理往往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这是由军队这个特殊的团体所要执行的任务——作战决定的。

第4章结论

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4—0110—04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大学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且已成为社会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需要高度重视。而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结构与社会就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之一。McClelland(1973)把胜任力定义为“能区分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特征”,并认为胜任力要素是那些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特征或者价值观、动机等,它们的组合能够比较好地预测工作绩效。本文拟将胜任力理论应用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在较大规模样本数据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以尝试为高校教学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一、理论分析与问卷设计

就业能力是指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Fugate,2004),特别是就业技能和属性(Ronald W.Mcquaid和Colin Lindsay,2005)。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谢志远,2005),以及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事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郑晓明,2002)。

已有大量文献对就业能力的维度进行了探讨。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1990)定义了16项技能,分为五个类别:基本胜任力(阅读、写作、计算),沟通能力(说和听),适应能力(问题解决、创造性思考),群体效果(人际技能、团队协作、协商能力),影响能力(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美国劳工部(sCANS,1991)共定义了36项能力,分为三个类别:基本技能、思考技能和个体特质。Law(1996)研究认为就业能力主要由个人适应性(personal adaptability)、个体与市场的界面(Individual-Market Interface)、职业认同(career Identity)三个维度组成。就业能力问题国内也有许多研究。赵颂平、赵莉(2004)将就业能力概括为五个特征和维度:面向“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就业能力、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性就业能力、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型就业能力、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性求职能力以及适应学分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李颖等(2005)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三个维度。张丽华、刘晟楠(2005)通过实证研究,编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问卷,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五个维度组成。

借助于相关文献的查阅,参考已有能力测试的量表,结合我国学生教育和管理及社会发展的现状,邀请人力资源的专家以及学生就业工作人员对问卷内容进行访谈和审核,经试调研后又经反复讨论,删除了一些多余、重复的项目,并对一些描述性语句进行了修改,最终我们确定了53个指标作为考核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素质的因素,并形成了问卷。分别是:学习能力,包括能够很快地接受新的事物和理念,具有自学的意识,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四个观测项;实践能力,包括能够将专业知识用到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两个观测项;团队合作能力,包括具有与他人一起合作的愿望,能够识大体、顾大局,团队协作能力强、能配合团队有效地开展工作,遇有问题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四个观测项;沟通能力,包括能认真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能准确地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别人乐意与自己沟通交流、有很多知心朋友,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四个观测项;组织协调能力,包括具有组织大型集体活动的经验,懂得恰当安排工作任务的进度,为达到目标能够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三个观测项;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在进行交流时会顾忌别人的感受,觉得有必要去主动关心别人,愿意并经常主动替别人分担忧愁三个观测项;自我调控能力,包括能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地解决问题,对待一些事情或现象能够忍耐,懂得怎样有效调节来自自身的压力,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四个观测项;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会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能准确判断所获取信息本身的价值及有效性二个观测项;应变能力,包括对突发情况能够随机应变、急中生智,会心态平和地处理一些紧急事情,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非常冷静,悟性较好、对问题有正确的判断,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五个观测项;自主能力,包括能够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在工作中能独当一面、独立完成一些工作两个观测项;自我认知,包括非常明确自己的个人抱负,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有一个明确定位,会经常认真剖析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四个观测项;心理承受能力,包括敢于承担一定的风险,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愿意承担来自工作的压力三个观测项;领导能力,包括懂得怎样有效带动团队成员的士气,能够比较豁达地处理一些事情,能够运用一些策略谋划的方法处理事情三个观测项;社会化程度,包括具有一定的洞察力、懂得察言观色,比较注重自己的仪表,在恰当时候能够很好地表现自己,乐意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四个观测项;个^特质及道德品质,包括乐于吃苦耐劳、工作勤奋,做事踏实认真,富有韧性、百折不挠、具有不服输的拼劲,爱好广泛、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待人处事有礼貌、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对组织有很高忠诚度,谦虚礼貌,勇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强烈的自信心九个观测项。

问卷设计使用李可特五点量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记录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包括被试者的性别、专业门类、学习状况、政治面貌、就业情况等;第二部分主要以行为描述大学生的能力,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表现程度如实回答。

二、实证分析

1.数据样本及收集

在问卷的正式调查阶段,我们选择了青岛9所高校2008年应届毕业生作为被试对象。青岛高校在学科设置和办学特色方面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较好地反映当前全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些基本情况。

问卷的调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被试者在实验室做毕业设计期间回答问卷并且当场收回;另一种方式是深入到毕业生寝室,先把问卷分发下去,由被调查者自主填写,20分钟后统一收回。为确保被调查者能对有关选项有充分的

了解,所有的调查我们都尽量给予了现场指导。由于整个调查完全在自主化的环境下进行,没有任何官方色彩。可以较好地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情况,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无效问卷。

整个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472份,问卷回收率94.4%。问卷筛选主要基于以下标准:(1)问卷选项回答有缺失,影响数据的统计;(2)问卷测试者态度不端正,问卷回答明显不符合实际,重复太多;(3)出现多选。将存在以上情况的问卷剔除后共得到有效问卷419份。

2.数据分析

为了准确获得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胜任力模型,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方差最大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目的是检测测项对相应变量的因子负载情况。

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原有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关系,因此可以计算相关系数和进行KMO检验,如果大部分相关系数均小于0.3,即个变量之间呈弱相关,原则上不适合因子分析。KMO检验统计量适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取值介于0和1之间。Kaiser给出的常用标准是: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在本次调查中KMO值是0.923,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是0.000,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我们尝试分别提取11个和12个因子来进行分析。在提取11个因子时,每一个指标变量的共性方差几乎都在0.5以上,说明这11个公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指标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解释了63.851%的变异。当我们尝试提取12个因子时,仅仅增加了1%的解释变异信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决定提取11个因子,其中11个因子中特征值都大于1。之后我们采用因子分析法,方差极大旋转抽取因素。判断是否保留一个项目的标准为:(1)该项目在某一因素上的负荷大于或者等于0.40;(2)该项目不存在交叉负荷,即不存在两个因素上超过0.40的负荷。需要指出的是,根据研究的具体需要,在探索分析过程中我们保留了存在交叉和负荷较小的几个指标。最终形成的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3.结果分析

从因素分析的结果看,因子1有3个项目,分别是:T26对组织有很高忠诚度,T27勇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T29谦虚礼貌。这一因子主要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态度,包括对组织、对同事、对工作三个方面。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勇于承担工作中的风险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我们认为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中庸思想,大部分人都不愿去承担直接的风险。

因子2有3个项目,分别是:T2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T23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工作,T24有强烈的自信心。而问卷中设置的富有韧性、百折不挠、具有不服输的拼劲等项目与其他测试项存在交叉,我们把它剔除了。这一因子主要反映了职业适应性问题,决定一个人能否很快地进入工作角色。

因子3有2个项目,分别是:T12乐于吃苦耐劳、工作勤奋,T13做事踏实认真。这一因子大多属于个人品质方面,个体之间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把它归纳为个性特质。

因子4有3个项目,分别是:T3能够很快接受新的事务和理念,T5具有自学的意识,T6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这一因子主要反映一个人是否能够进行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以适应岗位的需求,我们把它归纳为学习能力。

因子5有2个项目,分别是:T36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T38能准确判断所获取信息本身的价值及有效性。这一因子主要反映对信息的驾驭能力,我们把它归纳为信息获取能力。

因子6有3个项目,分别是:T15悟性较好,对问题有正确的判断;T16对突发情况能够随机应变,急中生智;T17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这一因子主要反映一个人对事务的把握、判断与决策、处理能力,我们把它命名为分析判断能力。

因子7有3个项目,分别是:T8在很多事情上,能够与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T21在进行交流时,能顾及别人的感受;T9待人处事有礼貌,落落大方,不卑不亢;T34能认真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T10别人乐意与我沟通交流,有很多知心朋友。这一因子主要反映通过沟通和交流有效地处理好了与周围朋友的关系,我们把它命名为沟通协调能力。

因子8有3个项目,分别是:T31能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地解决问题;T33会经常认真剖析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知;T34懂得怎样有效调节来自自身的压力。这一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对自我认知、自我控制的良好品质以及在此品质下自然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把它命名为自我调控能力。

因子9有2个项目,分别是:T32懂得恰当安排工作的进度,T40为达到目标,能够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这一因子主要反映能否有效地利用知识、经验、技能去解决问题,我们把这一因子归纳为实践执行能力。

因子10有2个项目,分别是:T20能够识大体,顾大局;T35团队协作能力强,能配合团队有效地开展工作。这一因子主要反映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及合作的有效程度,我们命名为团队协作能力。

因子11有2个项目,分别是:T1诚实守信,T2比较注重自己的仪表,这一因子既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反映了个人的社会化程度,由于很难准确描述,我们把他归纳为印象管理能力,作为对上述10个方面能力的补充。

4.胜任力项目信度检验

借助SPSS对量表进行内在的信度分析,计算信度系数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数,α系数值在0~1之间。关于测量的信度要达到多高才被认为可靠,这个问题较复杂。戴海崎、张峰(1999)等给出了一个供参考的一般标准:标准化能力或学绩测验信度应该在0.90以上,人格测验的信度应该在0.80以上,教师自编学绩测验的信度应该在0.60以上,就应该认为是较高的信度测验了。由于此次问卷涉及的项目较多,且样本容量庞大,我们认为信度在0.6以上就已经达到研究需要了。

我们首先对量表进行了信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克朗巴赫系数α,研究结果表明,调查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都达到了0.6以上,如表3所示,所以可以认为该量表是有效和可靠的。

四、结论

基于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就业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结构,即就业能力胜任力模型(如图1所示),每一项核心能力又体现为不同的行为要素和行为表现。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胜任力模型,可以给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基本措施。

但本研究还存着许多不足。例如数据分析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主观判断中存在的一些偏差,部分大家普遍看重的能力并没有在模型中很好地表现出来。如我们普遍认为敢于承担工作中的风险、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应该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但遗憾的是这两项都没有通过检验。与此类似的还有思虑周密,做事谨慎等选项。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大部分都是自编题目,在因子分析中的因子载荷不是很高,未来的研究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修订。

舒张型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DHF诊断标准: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1) 有典型心力衰竭体征和症状; (2) 胸部X线心影不大或稍大, 伴有肺部瘀血、左房增大等改变; (3) 射血分数正常 (>45%) , 左心腔大小正常; (4) 排险其它心脏疾病及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等原发性疾病。本组患者78例, 其中男50例, 女28例, 年龄41~76岁, 中位年龄57.9岁, 确诊为舒张型心力衰竭。NYHA法心功能分级, Ⅱ级23例, Ⅲ级47例, Ⅳ级8例。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本组78例DHF患者中, 呼吸急促、胸闷、乏力、心累的占67例 (85.9%) ;心率增快52例 (66%) ;双下肢水肿13例 (16.7%) ;颈静脉怒张24例 (30.7%) ;伴胸痛19例 (24.4%) ;超声心动图示肺部瘀血60例 (76.9%) ;左室肥厚劳损31例 (39.7%) 。

1.3 DHF治疗及常用药物

当前, 对于有症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尚处于病理理解、临床经验之上。具有归纳如下: (1) 治疗肺充血; (2) 减慢心率, 恢复正常心律; (3) 逆转心肌肥厚, 松弛心肌; (4) 极控制血压、改善心肌缺血, 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者应安装房室顺序起搏器。

1.4 治疗方法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 以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为主。病因治疗: (1)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2) 避免情绪激动、劳累、感染; (3) 注意限盐、限水、吸氧、镇静、休息、戒烟酒; (4) 常用的左室舒张功能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的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按照NYHA分级, 心功能改善Ⅱ级为显效, Ⅰ级为有效, 无改善或病情恶化为无效。

2 结果

治疗后DHF病例恢复情况满意, 显效63例 (80.7%) , 有效12例 (15.4%) , 无效3例 (3.9%) , 总有效率为96.1%。无效3例因症状未明显改善自动出院, 此次实验未出现死亡病例。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脏病的最末阶段, 通过药物、手术等手段干预可以使梗死急性期患者重获生存机会。据资料显示, 近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30%~40%是由左室舒张功能所致, 因此在临床上引起高度重视[2]。舒张型心力衰竭 (DHF) 主要是心室舒张阶段自动松驰功能受损, 妨碍了前负荷储备能力的发挥, 心排血量受限, 最终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DHF的发病诱因非常多, 如心肌淀粉样变性、肥厚心肌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均可引起。据有关文献报道, DHF发生率与年龄增长成正比, 且以高血压症为最常见的发病原因, 因此多数DHF患者合并高血压病, 在临床治疗中必须特别注意[3]。另外, 老年人心血管生理变化也是诱发DHF的重要原因。在DHF形成过程中, 全身动脉硬化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慢性激活起了重要作用。

本组78例临床治疗, 显效63例 (80.7%) , 有效12例 (15.4%) , 无效3例 (3.9%) , 总有效率为96.1%。由此可见, 以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为主, 同时针对心力衰竭演变过程中的潜在机制采取治疗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非常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以下是DHF治疗实践经验归纳: (1) 注意患者生活质量, 缓解症状, 降低病死率。 (2) 对症治疗, 如左室肥厚逆转、控制高血压等;为改善呼吸困难可使用小剂量利尿药, 但必须慎重;钙通道拮抗剂有利于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 均可起到降低血压, 治疗和预防DHF的作用。据文献显示, ARB在受体层次抑制AngⅡ与AT1受体结合, 抑制效果更直接, 更有效[4]。本组治疗采用ACEI联合ARB的方法, 效果显著。另外, 在病情基本稳定后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

综上所述, 虽然本次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并非最佳手段, 实验中3例患者病情仍然无法控制。DHF治疗关键在于预防进行早期检测及预防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最佳方法。

摘要:目的 分析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 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情况。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 我院共收治DHF患者78例, 均进行积极的心力衰竭缓解治疗, 同时纠正各种潜在诱发机制。结果 治疗后DHF病例恢复情况满意, 显效63例 (80.7%) , 有效12例 (15.4%) , 无效3例 (3.9%) , 总有效率为96.1%。结论 依据DHF的症状及体征进行针对治疗, 同时辅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ACEI) 、β受体阻滞剂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心力衰竭,诊断治疗,预后

参考文献

[1]马俊梅.诊治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7) .

[2]Zile MR, Brutsaert DL.New concepts in diastolic and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Part I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mesurements of diastolic function[J].Circulation, 2002, 105 (11) :1387~1393.

[3]蔡群.30例老年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31) .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结构分析 第8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胜任力,价值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涌现了许多新变化、新问题, 这些变化和问题给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水平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因此, 如何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绩效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胜任力的研究也就成为一种必需。然而高校辅导员现有的胜任力水平不容乐观, 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合理、人员来源复杂、自我学习能力差等方面, 因此对当代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结构进行初步探索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2 开展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研究的意义

2.1 辅导员个人发展价值

辅导员自身素质的发展与完善, 除了自身的不断学习以外, 还需要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理论予以指导。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形成科学的胜任力内外结构, 使高校辅导员通过与科学模型的比较, 深入地了解自身职业能力的水平现状, 认识到自己与既定结构的差距所在, 以便于在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学习中制定合理的目标, 并按照目标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胜任力拓展道路。

2.2 辅导员绩效管理价值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结构解决了以往对辅导员职业能力认识不清的问题, 详细地划分了各种胜任力要素的内涵, 并分析了各要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因而可以作为一种评价制度运用到高校辅导员管理的体制中。为高校辅导员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同时, 为健全和完善辅导员管理体制提供理论支撑。

2.3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价值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强调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切实的做好每一个环节, 追求实际效果的最优化。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结构的研究, 目的在于提高辅导员胜任力水平, 明确辅导员个体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的职业素质, 使高校辅导员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 同时, 为辅导员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胜任力及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相关研究

3.1 胜任力内涵

胜任力 (Competency)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avid·C·Mc Celland提出, 是指个体所具备的、能够在某个或某些具体职位上长期取得优秀绩效表现的内在的关键特征或技能的总和。包括工作情景中员工的价值观、动机、态度、技能、能力和知识等关键特征。胜任力区别于以往的素质和能力研究, 能够更好的研究员工深层次的特征, 对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有着巨大的帮助。胜任力概念一经提出, 迅速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随后被广泛的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领域。

3.2 辅导员胜任力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始于2004年, 杨继平、顾倩突破性的编制了大学辅导员胜任力调查问卷, 通过分析总结初步得出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结构, 其中包括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职业忠诚感、思想道德修养、心理辅导能力、人格魅力、理解和尊重学生、原则性和参与能力等12个维度。随后韩英、邵凤雨等人分别从辅导员的人员选拔、绩效管理方面出发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4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结构的初步设想

4.1 组织胜任力

组织胜任力是辅导员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 是指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中所具有的分析、综合能力, 以及灵活运用管理方法完成日常工作的能力, 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两个因子。由于当代大学生具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生活、学习方面有着更强的自我观念, 教育方式由“家长式”慢慢转变为“朋友式”, 所以在应对高强度的学生工作时, 要求高校辅导员有高效率的组织能力和创新的管理方式, 在组织胜任力中观察分析能力是前提。

4.2 决策胜任力

决策胜任力由应变适应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两个因子组成。应变适应能力是辅导员面对突发事件或做出决定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判断力的综合指标, 在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面对学生心理、生理出现的突发事件, 要求辅导员对突发事件提出预案,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学习创新能力是指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本领。辅导员在具备自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同时, 还要有带动他人学习的能力。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心理学、法学等知识, 并对所带学生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在工作方法上要求高校辅导员不断创新, 学会运用网络等新型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胜任程度。

4.3 道德胜任力

道德胜任力是辅导员工作的灵魂, 具体指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中应具备的思想观念、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敏感度, 对待辅导员工作的态度和认识等, 其中包括三个因子, 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职业忠诚度和原则性。辅导员工作的最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改变不良的价值观。因此需要辅导员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对待辅导员工作认真负责, 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对于工作中的不顺利不抱怨, 力求最大限度兑现对学生的承诺, 以便更好的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4.4 亲和胜任力

亲和胜任力包括理解和尊重学生、个人魅力、心理辅导能力。亲和胜任力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基础, 也是辅导员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理解和尊重学生主要是指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力, 总是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 能够理解和接受学生的观点、需要和行为, 时刻为学生着想, 尽力处理好工作中的每件小事。个人魅力是高校辅导员的一种特殊胜任力因子, 要求高校辅导员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性格沉稳, 值得信赖, 总是很有自信, 富有朝气, 并能带动学生保持乐观的状态。亲和胜任力的最后一个因子是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同时也不免产生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 因此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充足的心理知识储备, 掌握高超的心理辅导技能, 真挚、热情、耐心、细致的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保证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实现。

4.5 心理胜任力

心理胜任力是指辅导员自身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质的总和, 是高校辅导员能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心理胜任力包括情绪控制能力、心理健康水平、和辅导员自我评价程度三个因子, 是衡量辅导员自身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工作中要求辅导员能够减少鲁莽冲动行为, 能够很好的调节情绪。面对困境时有办法纾解压力, 以良好的情绪状态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此同时辅导员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并能后在失败过后及时查找自身原因。本文认为心理胜任力水平的高低对于辅导员胜任力的程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由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决定的, 辅导员是学生的引路人, 更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塑造者, 辅导员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很可能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心理框架和价值观念, 因此具备良好的心理胜任力水平是辅导员工作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一环。

4.6 沟通胜任力

沟通胜任力是胜任辅导员这一岗位的保障, 是指辅导员所具有的能够出色完成工作所应具备的语言表达技能和文字理解能力。沟通胜任力包括两个因子:沟通协调和语言表达。沟通协调要求辅导员愿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每一个学生, 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意图, 擅于根据情境变化调整语气, 并能很好的处理处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部门之间的关系。而语言表达则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做到口齿清楚, 吐字清晰, 语言富有逻辑性, 能够将内心的想法都能用语言准确表达, 语言富有感召力等。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2~87岁,平均年龄68.3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2年;其中冠心病20例,高血压1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88岁,平均年龄67.5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3年;其中冠心病21例,高血压9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肢水肿、呼吸困难及浑身乏力等症状,均确认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排除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肿瘤、心肌炎和药物过敏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口服益心舒胶囊。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2周,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活血化瘀类药物,并对其肝肾功能、心电图等进行实时监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经临床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对比用药前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制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气促、乏力等)与体征全部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气促、乏力等)与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气促、乏力等)与体征均无变化甚至加重,心功能改善1级以下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见表1。

2.2 6 min步行试验

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普遍认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原因包括高龄、肥胖、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包疾病和心房颤动等,患者多表现为不明原因疲乏、运动耐力下降、心率异常、劳力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四肢湿冷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

益心舒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份包括人参、五味子、麦冬、丹参、川芎、黄芪及山楂等,具有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的功效,多用于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等,有研究资料证实本品治疗效果良好。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患者乏力、气促等各项临床症状、心功能以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等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常规西药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张性心力衰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与心功能,且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良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6 min步行试验,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郝修宏.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0):112-113.

[2]戴金,毛威,刘强,等.参附注射液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2):3939-3941.

基于智能体仿真的无功市场力分析 第10篇

由于电力市场竞争首先是从有功开始的,因此,到目前为止市场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有功市场。已经提出了一些指标和方法,包括最早的HHI(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1]和熵指标[2]、之后的必须运行率(MRR)指标[3],以及考虑了输电约束的市场力识别方法[4]。在无功市场方面,也有一些文献做了一些研究工作[5,6,7,8],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一般认为,无功市场力会比有功市场力更为严重。因而,如果要建立无功市场,在市场规划与设计阶段,就需要认真研究无功市场力问题。

文献[9,10,11,12,13]提出了一些评估无功市场力的方法。文献[9]先求解所研究的负荷节点i的电压对系统内所有发电机节点无功注入的灵敏度,然后将发电机j对节点i的控制能力近似表示为发电机j的无功容量上、下限之差与上述灵敏度的乘积。将此控制能力视为发电机j在节点i的无功竞争中所占的市场份额,然后应用HHI求出系统内任意负荷节点i的市场力。然而,这种方法无法描述整个系统无功市场力的强弱。针对这一问题,文献[10]利用电气距离概念,根据节点i与区域内其他节点的电气耦合程度,构造了区域中各个节点的权重,然后将区域无功HHI定义为文献[9]中所提到的节点HHI的加权和。文献[11]首先利用内点算法求解最优潮流(OPF)问题(目标函数分别为最小化系统网损和最大化系统负载能力),得到与无功容量约束相关的拉格朗日(Lagrange)乘子,然后利用文献[9]提出的方法确定无功市场力。需要指出,文献[11]在计算无功控制能力时以当前可用的无功容量裕度代替了文献[9]所采用的整个无功容量,因而更加合理。然而,由于无功—电压之间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关系,文献[9,10,11]所采用的灵敏度方法的适用范围有限。这是该类方法的主要缺点。

当系统无功负荷从当前运行点沿着某一给定的方向逐渐增加,各发电机无功出力将依次达到其无功容量上限。文献[12]给出了一种新的市场份额定义方法,即在下一个发电机无功出力达到上限之前,所研究的发电机无功出力增量占所有发电机无功出力增量的比例为该发电机的市场份额。基于如此定义得到的市场份额,利用HHI和熵指标计算无功市场力。然而,这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在相当程度上与所假定的负荷增加方向有关。文献[13]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功必须运行容量(RMRC)指标的无功市场力评估方法。发电机的RMRC指标被定义为:为了维持系统内各节点的电压不超过上、下限,此发电机必须发出的最小无功出力。显然,RMRC越大,表明系统为了满足无功负荷要求,对此发电机的依赖越大,此发电机就拥有越强的市场力。可以通过求解一个以发电机无功出力最小为目标函数的OPF问题来获得RMRC。

上述文献是从控制电压或维持电压在可接受范围的角度研究了无功市场力问题,然而这些研究均没有与“市场”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将市场力定义为卖者将交易价格维持在高于竞争性价格并持续一段时间的能力[14]。然而,市场参与者具备某种能力并不意味着其在市场竞争中使用了这种能力。因此,基于某一次交易所获得的交易价格未必能衡量这种能力,采用基于博弈论得到的均衡价格来衡量更为合适。对于复杂的博弈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求解方法。基于市场模拟的方法可以避开直接求解博弈论模型的困难,为估计博弈均衡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首先利用仿真方法估计博弈达到均衡时的交易价格,并利用无功价格成本裕度指标IPCM来描述无功市场的市场力,然后比较了不同的市场规则和运行参数对无功市场力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考虑了无功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策略性行为,研究结果可以供无功市场的规划和设计参考。

1 基于多智能体的电力市场仿真

1.1 市场仿真简介

在过去的10多年中,基于代理(Agent)的计算经济学(ACE)逐步发展起来了。其利用自适应的、具有学习能力的Agent表示市场参与者,Agent可以根据市场信息调整自己的策略行为。通常ACE利用计算机构造一个满足现实市场规则的仿真系统,随着仿真的逐步进行,市场逐渐演化到一个稳定的状态,然后可以基于这个稳定状态研究市场特征。文献[15]所描述的针对英国新电力交易规则(NETA)市场所作的评估是智能代理在电力市场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用。显然,评估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能体能否准确刻画市场参与者的理性行为,而智能体的学习算法是准确刻画理性行为的关键。在电力拍卖市场中应用最早的是Roth/Erev算法[16]。该算法包括初始化倾向、遗忘因子和探索因子3个学习参数。计算经验表明,适当整定这3个参数相当困难。

本文采用模仿者动态(RD)算法[17]。该算法可调参数少,而且能较好地描绘有限理性个体的群体行为变化趋势。下面简单介绍RD算法。需要指出,除了Roth/Erev算法和RD算法外,还有Q学习、线性回归和联合进化等多种算法,不同算法的适用范围不同,其收敛性、速度和准确性也有区别[18]。

1.2 模仿者动态学习算法

为便于论述,首先给出一些符号及其含义:N为群体中个体总数;s={s1,s2,…,sK}为可供每个个体选择的策略集,K为策略的总数目;ni(t)为在时刻t选择策略si的个体数;x=(x1,x2,…,xK)为群体在时刻t所处的状态,其中xi为在该时刻选择策略si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即xi=ni(t)/N;f(si,x)为群体中选择策略si的个体所得到的期望支付;f(x,x)=ixif(si,x)为群体平均期望支付。上述群体的动态演化过程可以表示为:

dxidt=f(si,x)-f(x,x)(1)

式(1)表明群体中使用某一策略的个体所占比例的增长率等于使用该策略时所得支付与群体平均支付之差。本文借用RD的思想,认为参与者j选择第k个策略的概率与使用该策略时所得利润与平均利润之差成正比。

当用选择概率替换xi的概念时,需要重新定义一些符号。考虑一个N人非合作博弈,每个参与者j有策略集Aj,通常假设Aj中含有K个离散策略,而参与人j选择第k个策略的概率为pjk,参与人j依据概率pjk按照轮盘赌的方式从其策略集合Aj中选择具体策略。当所有参与者选择了策略后,参与者j得到一个特定的收益πj。这样,就可利用πj确定下一轮各策略的选择概率。首先定义智能体的学习效用Uj为[19]:

Uj=πj-π¯j(2)π¯j=1ΝΤl=Νrun-ΝΤΝrun-1πj(l)(3)

式中:πj为智能体j在当前轮的利润;π¯j为智能体j的平均利润,是此轮之前NT轮的利润的数学平均值;πj(l)为智能体j在第l轮的利润;Nrun为迭代轮数。

此算法使用当前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差作为学习的刺激,如果这个差小于0,表示当前轮采用的策略不好,选择它的概率应该降低。

设智能体j在第l轮时选择策略h,得到学习效用Ujh(l),则其新的选择概率可由下式计算:

pjk(l+1)=qjk´(l)kqjk´(l)(4)

式中:pjk(l+1)为智能体jl轮迭代后采用策略k的选择概率;qjk′(l)为经过第l轮迭代修改后的倾向,

qjk´(l)=qjk(l)+ejk(l)(5)

qjk(l)为智能体jl轮迭代前对策略k经过规范化处理后的倾向,

qjk(l)=pjk(l)Ej(l)(6)

pjk(l)为智能体jl轮迭代前采用策略k的选择概率;Ej(l)为智能体j进行第l轮迭代前规范化处理后的总倾向,

Ej(l)=αtep|Ujh(l)|(7)

αtep为规范系数;ejk(l)为智能体的倾向修改量,

ejk(l)={Ujh(l)k=h0kh(8)

在该算法中,只有αtep一个参数需要整定,相对比较容易。计算经验表明,αtep取值20~100时算法的收敛性较好。

为避免策略集内元素过多而使得收敛过程过于缓慢,假设每个参与者的策略集Aj均包含K种策略,其第i种策略是将无功边际成本Cmc(i)乘以一个系数Di,Di∈[Dmin,Dmax]。将[Dmin,Dmax]分为递增的K等份,Dmin和Dmax分别为最小和最大的可选系数。则参与者第i个策略对应的系数为:

Di=Dmin+iΚ(Dmax-Dmin)(9)

其无功报价为:

Οqi=DiCmc(i)(10)

设允许的无功源报价上限为Ocap,则应使得边际成本与最大可选系数的乘积等于Ocap。

在学习过程的每一次迭代时,各智能体首先完成策略选择,然后将无功报价和无功源的容量数据提交给独立系统操作员(ISO);ISO根据无功报价、负荷、网络约束和定价机制等,运行交流最优潮流(AC-OPF)程序,确定各智能体的结算电价、利润和无功功率的中标量。下面将详细介绍无功竞价与结算模型,其本质上是一个AC-OPF问题。

2 竞价与结算模型

需要指出,如果ISO采用一个同时优化有功和无功的OPF模型作为市场清除算法,在理论上能够得到“最优解”。然而,在实际运营的电力市场中,一般对有功和无功进行解耦处理以降低计算负担并改善收敛性。在结算电价方面,主要存在2种机制,即按统一价格结算和按报价(PAB)结算。显然,结算机制不同,市场参与者的投标策略也就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势力也有所区别。下面分别构造这2种结算机制下的无功竞价模型。

2.1 采用PAB结算时

1)不存在强制(免费)无功出力要求时

无功市场竞价模型为:

min(CΡAB=iGRpay(i))(11)Rpay(i)={Οlag,qiQGiQGi0-Οlead,qiQGiQGi<0(12)s.t.ΡGi-ΡDi-Ρi(V,θ)=0iB(13)QGi-QDi-Qi(V,θ)=0iB(14)|Sy,z|Sy,zmaxyzB(15)ViminViVimaxiB(16)QGiminQGiQGimaxiG(17)

式中:CPAB为总的购买成本;Rpay(i)为支付给发电机i的费用;Olag,qiOlead,qi分别为发电机i对滞后和超前无功出力的报价;PGi,QGi分别为发电机i的有功、无功出力;PDi,QDi分别为节点i的有功、无功负荷;B为所有节点的集合,G为所有发电机的集合;Pi(V,θ),Qi(V,θ)分别为节点i的有功、无功潮流;V,θ分别为节点电压幅值和相角向量;Sy,z为支路y-z的视在功率。

式(13)和(14)分别为节点有功和无功功率平衡约束,式(15)、式(16)和式(17)分别为支路潮流约束、节点电压幅值上、下限和发电机无功出力上、下限约束。优化问题(式(11)~式(17))是一个带非连续导数的非线性规划(DNLP)问题,而不是标准的非线性规划(NLP)问题,求解速度较慢。由于在基于智能体的市场仿真中,包含多次OPF出清过程。为了提高OPF求解速度,采用了附录A介绍的一种将上述DNLP问题转化为标准NLP问题的方法,已有成熟的算法求解NLP问题。

2)存在强制(免费)无功出力要求时

在一些实际运营的电力市场中,规定了发电机的强制或免费无功出力范围,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只有超出此范围才有资格获得补偿。图1指出了发电机的强制(免费)无功出力范围[Qlead,Qlag]。

此时,无功竞价仍然可采用式(11)~式(17)所描述的模型,但式(12)变为:

Rpay(i)={Οlag,qi(QGi-Qlag,i)QGiQlag,i-Οlead,qi(QGi-Qlead,i)QGiQlead,i0(18)

式(11)、式(13)~式(17)、式(18)所描述的优化模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DNLP问题。这里采用了附录B所介绍的一种将此DNLP转化为NLP的方法。

在模型求解完成后,根据ISO的出清结果,发电机i在该轮获得的利润为:

πi=Rpay(i)-max(0,QGi-Qlag,i)Clag,qi+min(0,QGi-Qlead,i)Clead,qi(19)

式中:Clag,qiClead,qi分别为发电机i滞后和超前无功的边际成本。

2.2 分区域统一价格出清结算

在统一价格结算机制中,所有中标的无功供应者都得到相等的结算电价。然而,对于大规模电力系统,建立一个大范围的统一出清无功市场一般是不可行的[20]。可以将大型电力网络先划分为几个电压控制区域,在每个控制区域内实施统一价格出清和结算[8]。含M个控制区域的统一出清模型为:

min{CUC=m=1ΜiGΖone,mρlag,mw3i(Q3Gi-Qlag,i)-m=1ΜiGΖone,mρlead,mw1i(Q1Gi-Qlead,i)}(20)

式中:CUC为支付给无功源的总费用;GZone,m为第m个电压控制区域内发电机的集合;ρlag,mρlead,m分别为第m个电压控制区域的统一滞后和超前结算电价;Q1GiQ3Gi 分别为图1所示的区域1和区域3中发电机i的无功出力;w为一个布尔变量,用于表明无功出力是否在相应的出力范围内。

除了约束条件(式(13)~式(17))外,对每个发电机还存在以下约束:

{w1iQmin,iQ1Giw1iQlead,iw2iQlead,iQ2Giw2iQlag,iw3iQlag,iQ3Giw3iQmax,iQGi=Q1Gi+Q2Gi+Q3Gi(21)w1i+w2i+w3i=1(22)

式(22)表示发电机的出力总是位于图1所示的3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

各区域的无功统一结算价格ρ需要满足以下约束:

{w1iΟlead,qiρlead,miGΖone,mw3iΟlag,qiρlag,miGΖone,m(23)

式(23)表明统一无功结算价格不小于任何中标发电机的报价。

由于上述竞价模型包含布尔变量w,因而这是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问题。采用高性能编程平台GAMS[21]和求解器DICOPT求解。

3 市场力指标

3.1 市场仿真步骤

步骤1:置计数器l=0。

步骤2:置l=l+1,随机产生离散的智能体报价数据。

步骤3:利用AC-OPF程序求解市场竞价模型,确定各智能体的结算价格和获得的利润。

步骤4:重复步骤2和步骤3各NT次。

步骤5:市场仿真训练结束,智能体学习开始,置计数器k=0,并赋予各智能体的每个报价策略以相同的初始选择概率。

步骤6:置k=k+1,l=NT+k,根据轮盘赌的方式随机产生第l轮智能体报价。

步骤7:利用AC-OPF程序求解市场竞价模型,确定第l轮各智能体的结算价格和获得的利润。

步骤8:根据第l轮的利润和此前NT轮的平均利润,利用式(2)~式(8)求第l+1轮各策略的选择概率。

步骤9:根据报价概率判断模拟是否收敛,判断收敛的依据为系统中所有智能体选择各自策略的概率均超过某一阈值,即认为模拟收敛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如果收敛,转步骤10;否则,转步骤6。

步骤10:保存各智能体的结算电价和利润。

采用MATLAB编程实现RD算法,并用GAMS求解PAB和统一价格结算模型。MATLAB和GAMS的协同工作原理见附录C。MATLAB和GAMS之间的参数传递方法详见文献[22]。

3.2 市场力指标计算

当采用PAB结算时,假定智能体得到的结算价格为ρfinal,则可以采用指标IPCM来评估无功市场力:

ΙΡCΜ=ρfinal-CmcCmc(24)

式中:Cmc为发电机的无功边际成本,可以由市场监管机构根据发电机的机组类型和容量估计得到。

当采用统一价格结算时,如果发电机获得统一出清电价ρmcp,IPCM可定义为:

ΙΡCΜ=ρmcp-CmcCmc(25)

4 算例

采用附录D图D1所示的CIGRÉ 32节点系统[23]来演示所提出的方法的特点。用一个智能体代表一个发电机来处理无功报价策略的选择过程。取判断仿真过程是否收敛的阈值为0.99,给定αtep为50,K为5,NT为500。为简单计,这里假设所有发电机无功边际成本为1美元/(Mvar·h),Ocap为2美元/(Mvar·h)。

4.1 计算场景

为了分析、比较不同的结算模式和不同的强制无功出力要求对无功市场势力的影响,设计以下6个场景。场景1:按PAB结算,无发电机的强制(免费)无功出力;场景2:按PAB结算,有10%有功额定容量的发电机强制(免费)无功出力;场景3:按PAB结算,有20%有功额定容量的发电机强制(免费)无功出力;场景4:按统一价格结算,无强制(免费)无功出力;场景5:按统一价格结算,有10%有功额定的发电机强制(免费)无功出力;场景6:按统一价格结算,有20%有功额定容量的发电机强制(免费)无功出力。

4.2 PAB竞价模式下无功市场力

为表述方便,将某节点所在的发电机用“G节点号”表示。本文分析了在不同的强制无功出力要求时无功市场力的变化情况。由分析结果(见附录D图D2)可知:

1)不同的强制无功出力要求对市场力指标IPCM的影响很大。当此强制出力为0时,系统中有6台发电机的结算价格达到了允许申报的上限,此时IPCM=1。而当施加了强制无功出力要求后,6台发电机的IPCM值逐渐从1降为0.8甚至更低。

2) 无论是否存在强制无功出力要求,G1012,G1013,G2032,G4062这4台发电机的IPCM值一直等于0,这表明这几台发电机不拥有无功市场力。研究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系统对这4台发电机的无功需求比较低,当这4台发电机试图提高报价以获取更高利润时,很容易被其附近的发电机所取代。

4.3 统一价格结算模式下无功市场势力

采用文献[8]的方法,将系统分为A,B,C这3个电压控制区(见附录D图D1),记为Zone A,Zone B,Zone C。得到场景4,5,6的无功市场力指标。

由得到的无功市场力指标(见附录D图D3)可知:采用统一结算方式时,IPCM随着强制无功出力的增大而降低。另外,在此模式下,一个区域中所有中标者的IPCM的值都相等,然而,即使IPCM都相等,这些发电机之间仍然存在着价格控制能力的高低之分,由于所有中标的发电机都得到相同的出清电价,这种结算模式掩盖了这方面能力的区别,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每个区域中价格设定者的信息。考察场景4的市场仿真过程,发现Zone A中仅有G4072的报价收敛到2Cmc,而其余发电公司的报价没有收敛至某一个固定的值,这表明G4072成为价格设定者。类似分析表明Zone B的价格设定者为G4042,Zone C的价格设定者为G1042,G1043,G4047,G4051。这与场景1所确定的各区域最高IPCM的情形相同。这个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市场仿真方法在2种结算方式下均能有效地发现价格设定者,也证明了所采用的基于平均利润的智能体学习算法的有效性。

4.42种结算模式下系统无功市场力比较

将所研究区域内发电机的IPCM的数学平均值定义为该区域的IPCM。在不同的强制无功出力情形下,各区域的IPCM比较结果(见附录D表D1)表明:在相同的强制无功出力要求下,统一价格结算模式下的IPCM总是高于PAB模式下的IPCM。这是因为在统一出清模式下,每个电压控制区域中处于关键位置的发电机组成为价格设定者,而其他发电机则属于“免费搭车者”,它们一般采用低报价的保守策略,确保尽可能多的无功被调度以增加利润。与PAB模式相比,统一价格出清竞价模式抬高了“免费搭车人”的结算电价,进而增加了IPCM。因此,从缓解市场力的角度上讲,PAB模式要优于统一价格模式。

4.5 无功源隶属情况对无功市场势力的影响

利用场景1分析不同的无功源归属情况对无功市场力的影响。选择电气距离较近的机组G4062和G4063为例进行研究。从这2台机组隶属情况不同时无功市场力的大小和相应的利润(见附录D表D2)可以看出:虽然G4062在2种隶属情况下都不拥有市场力,然而,如果其与G4063隶属于同一个发电公司,则可以配合G4063采取策略性投标使得整个发电公司的利润明显增大,也使得IPCM显著升高。可见,在建立无功市场时,需要考虑限制发电公司在无功市场的份额和所拥有的无功源数目。

4.6 与MRR方法的比较

为了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的特征,下面对采用本文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利用文献[13]提出的RMRC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对CIGRÉ 32节点系统的研究发现,除G4072的RMRC值为83.9 Mvar之外,其他发电机的RMRC都为0。这表明,如果用RMRC作为评估市场力的指标,则仅有G4072拥有市场力。这与本文方法的结果明显不同。经过分析认为:RMRC没有计及市场因素,特别是没有考虑市场参与者的策略性投标行为。此外,在计算RMRC时采用了一个假设:当所研究的无功源i的出力逐渐降低时,其他无功源能够无条件地补偿此无功源出力降低所造成的无功缺额,然而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其他无功源没有义务无偿地补足这一缺额。因此,用RMRC评估无功市场力有一定的局限。

4.7 IEEE118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

将本文方法应用于IEEE 118节点系统[13],其分区结果和市场力分析结果分别见附录E表E1和表E2。2个系统在6个场景所用的收敛代数和相应的时间见附录E表E3。

由附录E表E3可以看出,求解统一价格结算模型所用的时间比PAB要长4倍~5倍,这是因为MINLP问题比NLP问题所需求解时间更长。比较这2个系统发现: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2.1节和2.2节所描述的OPF问题的变量和约束条件都随之增加,这导致GAMS求解时间增加;另外,由于市场参与者的数目增加了,RD算法的计算负担加重。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可以固定其他电压控制区域内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在其基态潮流时的水平,而只研究感兴趣的区域内的市场力,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所求问题的规模。同时还可以看出,通过将IEEE 118节点系统分为3个电压控制区域,所需的求解时间大幅度下降。

从纳什均衡理论可知,有限策略博弈一定存在均衡。然而现有的数学工具尚不能直接求取复杂博弈的全局均衡解。而采用智能体仿真时,对于参与者较少且每个参与者的可选策略集也不多的情况,本文采用的算法每次均可以收敛至相同点,即均衡解。然而,需要指出,当系统规模较大且每个参与者的可选策略较多时,本文采用的算法并不能保证总能找到均衡解。因此,发展鲁棒性更强的智能体学习算法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5 结语

本文将智能代理仿真技术引入到无功市场研究之中,以获得无功竞争博弈均衡的近似解,避开了直接求取复杂博弈模型均衡解的困难。然后,基于市场仿真收敛时的无功结算电价计算市场力指标,即无功价格成本裕度指标。算例分析表明:①统一价格结算模式下的无功市场力比PAB模式下更为严重;②要求发电机提供部分强制无功出力能够有效地缓解无功市场力;③当一家发电公司拥有多个无功源时,通过策略性报价行使无功市场力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http://www.aeps-info.com/aeps/ch/index.aspx)。

摘要:在无功市场的规划和设计阶段,潜在的市场力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现有的无功市场力评估指标大都只考虑了电力系统的技术特征,没有考虑市场参与者的策略性投标行为。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基于智能体代理的市场仿真方法以研究无功市场中参与者的博弈行为,其中采用了模仿者动态算法来模拟参与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行为。发展了计及发电机强制(免费)无功出力要求的统一价格竞价模式和按报价结算竞价模式,并利用得到的结算电价计算无功市场力指标,即无功价格成本裕度指标。最后,以CIGR32节点系统为例说明了所述方法的基本特征。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统一价格结算模式下,潜在的市场力比按报价结算模式下更为严重。

力分析法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 舒张性心衰 治疗分析 临床诊治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04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从而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瘀血的一种综合征,舒张性心力衰竭成为临床独立的疾病,约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1/3[1],臨床上一般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之前,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52例患者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诊断标准,除外呼吸系统疾病。其中Ⅱ级33例,Ⅲ级15例,Ⅳ级4例,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劳累性呼吸困难等。其中男60例,女18例,平均年龄69.4岁,其中冠心病患者25例,高血压患者15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肥厚型心肌病4例、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2例。心脏超声多普勒显示,52例均有不同程度左房扩大左室内径正常,左室射血分数>5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mm,内径缩短率>25%。患者胸部X线表现双肺门增大模糊,肺纹理增粗模糊31例,52例中心胸比例均<0,51。其中合并KerleyB线9例。临床体征检查中心脏听诊闻及第四心音11例,第三心音奔马律7例,肺部听诊中两中下肺湿啰音24例,两侧少量胸腔积液5例。

治疗方法:所有52例患者均进行积极的病因治疗、休息、限制钠盐摄入、利尿、扩血管等减轻心脏负荷措施。积极进行病因治疗,有效控制血糖及血压,无糖尿病及肾脏损害者,控制血压<140/90mmHg,并发糖尿病及肾脏损害者,控制血压<130/80mmHg。本组15例高血压患者给予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应用;25例冠心病患者给予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小剂量螺内酯;扩张型心肌病4例给予β-受体阻滞剂、小剂量螺内酯;肥厚型心肌病4例、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2例给予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小剂量螺内酯。

结 果

经治疗,所有5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讨 论

舒张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室充盈异常和充盈压的升高而导致的肺循环或体循环的临床综合征。与心肌张力发生和缩短受损所致的收缩性心力衰竭不同,舒张性心力衰竭系心室充盈异常所致。舒张性心力衰竭受到广泛重视和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心肌张力发生和缩短受损所致的收缩性心力衰竭不同,舒张性心力衰竭系心室充盈异常所致。这是由于心脏通过有效收缩、实现射血功能的过程中,心室必须具有良好的充盈性能,使其容量、压力很快恢复至收缩前状态。

舒张性心力衰竭发病特点以及发病机制[2]:绝大多数心力衰竭是以收缩和舒张功能均下降的混合性心力衰竭形式存在,30%~50%的心力衰竭以单纯性DHF形式存在,发现60~70岁DHF发生率35%~4O%,60岁以下者DHF发生率15%~25%,70岁以上者DHF发生率高达50%以上。女性DHF发生率大于男性。DHF的症状以及体征主要是肺循环瘀血,同时少数也有体循环瘀血,没有外周组织器官缺血的症状和体征;患者舒张期心室主动松驰的能力受损和心室的僵硬度增加以致心室在舒张期的充盈受损,心搏量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升高而发生心衰。舒张性心衰心力衰竭程度较轻,有充血性心衰表现多为肺瘀血表现;患者左心室内径正常而左房增大,心肌显著肥厚,左室舒张充盈减低。本组5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首先要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以延缓舒张性心衰的发生。应有效控制患者心室率,房颤者转复为窦律,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心肌缺血,逆转左室肥厚。酌情选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能改善舒张功能的药物治疗。在应用利尿剂时,从小剂量开始,β受体阻滞剂对于左室舒张功能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用异丙嗪治疗眩晕的疗效观察的主要作用是使心率减慢和舒张期延长,治疗同样也要从小剂量开始。硝酸盐类药物也应从小剂量开始,硝酸盐类药物作用可扩张静脉,降低中心血容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

参考文献

1 周裔忠,祝善俊,于林君.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进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6):478-480.

护生社会胜任力状况的调查分析 第12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皖南医学院护理系254名护生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实习护生专业认识问卷调查表”和“实习护生社会适应性问卷调查表”进行护生的社会胜任力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4份,收回25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 护生的专业认知

2.1.1 专业思想认识

81.3%的护生认为护理与其他医学专业相比就业上有优势,83.9%的护生赞同护士工作比其他人更有责任心,59.9%护生认为学护理主要因为就业较其他专业容易。38.4%的护生认为护士的学识深度和其他医疗专业一样,但是,63.4%护生想过换专业,13.4%的护生在校园里感觉低人一等,33.0%的护生怕别人问自己所学专业,感觉自己的专业思想不稳定的比例为50.0%,49.1%的护生为学护理感到后悔。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护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可度较低,认为护理专业的学识深度不及其他医疗专业,有近一半的护生为选择护理专业感到后悔,很多人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2.1.2 对护理专业知识的了解情况

45.0%的护生对新颁发的《护士条例》内容知道很少;50.0%的护生觉得护士工作内容单调重复,无新鲜感和挑战性;45.5%的护生认为护士工作被动,缺乏独立性、自主性;36.9%的人认为护士工作像保姆,体现不出所学价值。说明有近一半的护生对于新的《护士条例》了解较少,认为护士工作只是传统工作内容的简单重复,还有一小部分人觉得护理工作社会地位较低,专业价值得不到体现。

2.2 护生的社会适应性

2.2.1 人际关系适应性

26.2%的护生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冷漠,39.1%的护生表示自己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40.8%护生倾向于用非语言的形式(动作或表情)表达情感或态度,而相对的说话不多,很少主动与人交往的占19.8%,37.2%的护生觉得当众说话不自在,27.4%的护生宁愿自己独自看书,也不愿找其他人相处。由此可以看出部分护生人际沟通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人际协调技巧,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2.2.2 情绪控制调节能力

25.3%的护生表示容易对人产生厌烦情绪,并表现出来。20.4%的护生认为有时会莫名地与周围的人产生对立或敌视情绪。24.6%的人表示在谈话时,常因自己急于表达而打断别人。35.9%的护生表示自己常常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不考虑后果。23.9%的护生表示在受到攻击时会怒气冲冲地寻求攻击。这种情况反映了当前护生在工作中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善于排解不良情绪,缺乏良好的工作技巧。

2.2.3 社会认知与自我认知

8.5%的护生选择“比较符合”别人一有机会就会占自己的便宜,没有人选择“非常符合”。7.1%的护生认为同学对自己不好,34.5%的受访护生认为多数人是自私的,7.7%的护生觉得别人总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自己。可见,部分护生在情感上对社会是不认同。这种情况不利于护生更好地服务病人。护生的自我认知:思维能力好58.4%,自己聪明55.8%,理解力强69.1%,是有办法的人46.4%,记忆力好63.4%,综合素质中上等42.9%。可见,护生对自身的评价不高,不够自信。

3 讨论

3.1 护生社会胜任力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1.1 部分护生精神、心理调适能力低下,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部分护生会因小事而烦恼;有些会无缘无故觉得自己很悲惨等;虽然也有些护生觉得自己是有生机、活力或精力充沛,但总体上来看有相当数量的护生存在各种的心理问题,面临着心理危机。部分护生情绪稳定性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在遇到烦恼、愤怒、恐惧、焦虑的事情时,往往处理不当。如部分护生表示在受到攻击时会怒气冲冲的寻求攻击,还有一部分护生表示易对人产生厌烦情绪并表现出来。其原因主要是由单一校园生活转向全方位的临床实习,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缺乏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

3.1.2 部分护生不愿与人交流,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部分护生觉得当众说话会不自在;很少主动与人交往;宁愿自己看书也不愿找其他人相处。这样必然导致他们的交际范围狭窄,丧失了与更多人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同时由于大部分护生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常常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而总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再加上性格特点、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必然使人际关系不和谐甚至紧张。部分护生对护士的角色认识模糊,对实习生的角色任务不明确,一定程度上造成护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师生关系、护患关系、医护关系,从而产生人际交往问题。

3.1.3 认知方面存在片面性和幼稚性,自我成就感与群体认同感不高

护生对自身角色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尤为欠缺,无法自觉完成由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乃至多重社会角色的转换。同时从调查结果来看,存在为数不少的护生对自身的评价很低。如30%护生认为自己“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自身没有值得自豪的地方;更有14.1%的护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可见部分护生自我否定,存在着心理自卑。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长期极为简单的应试学习生活,使得护生生活面狭窄、思维单一,习惯于机械地记忆知识,缺乏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和独立应对能力。

3.1.4 相当一部分护生的专业思想并不稳定

虽然有一大部分护生感觉作为护生具有很强的责任感,但也有一小部分人为选择护理这一专业感到后悔,甚至觉得低人一等。还有一部分护生专业选择意愿主要是源于觉得护理专业就业相对容易,而非出于个人喜欢去选择这一专业。

3.1.5 部分护生专业敏感度不强

部分护生对于与其切身相关的《护士条例》内容并不了解,说明他们的专业敏感度不强,对于专业新的动向关心度不够。还有一部分护生觉得其工作内容只是简单的重复、工作没有新意,甚至觉得像保姆一样只要照顾好病人的日常生活就可以了,毫无新鲜感,体现不出任何专业价值。由此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护生对自己的专业缺乏正确本位的认识和了解,也未曾真正思考过专业价值到底通过何种方式得以真正体现。

3.2 建议

3.2.1 培养护生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

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既是护生自身情绪修养的基础,又是护生为病人营造积极、乐观情绪氛围的前提。对于尚未步入社会的护生来说,有时很难驾驭自己的情感。在校期间要经常向护生讲解情感与护理优质服务的关系,情感与医疗事故的关系,并通过列举病例,帮助他们理解。启发护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有明确的行为标准。同时重视护生心理、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解决护生的心理问题。护生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应帮助寻找原因并给予正确的指导,特别是对敏感、胆小、性格内向的护生,应多给予心理上的疏导。

3.2.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生活适应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护生临床服务的对象是人,要进行整体护理,成功的人际关系是完成实习任务的关键。因此,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2.2.1 要处理好师生关系

即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师生关系,自身是关键。在临床实习中要诚实、谦虚、勤问、好学,要尊重、服从带教老师的安排;要有熟练的技术操作,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圆满完成实习任务迈出第一步。

3.2.2.2 要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即护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病人对实习护生往往持偏见和不信任的态度,甚至拒绝护生的治疗。而护生要掌握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也离不开病人的配合。首先,应强调护生在与病人的交往过程中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以稳定的职业心态,积极的情绪状态来主导病人的心境;同时,经常置换到病人的位置,以充分理解病人的情感,抚慰病人的病痛,满足病人的需求。其次,护生应提供让病人了解自己的机会,包括实习内容与实习要求、已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以取得病人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最后,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过程中,护生应擅长非语言沟通,学会用热情的目光、轻柔的动作、友好的表情、亲切的微笑给病人带来温暖,唤起病人对护生的信赖和依恋之情。

3.2.2.3 维系良好的同学关系

同学关系包括同班同学之间与同院实习的异班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医院实习期间,远离学校及老师,教育护生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学习上取长补短,纪律上相互监督。同时处理好同院实习异班同学之间的关系,礼貌待人,友谊相处,共同努力。

3.2.3 加强护生社会适应性教育

护生实习是他们脱离学校、全面走向社会的开始。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从基本理念认知到实际生活观念准则形成、从基础知识训练到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转化,并能从家庭、学校相对单纯的角色扮演过渡到胜任在社会系统中的自我定位与发展。凡此种种,需要学校担负起教育、引导和支持的重大责任。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需要增加社会适应性教育这一环节和内容。要有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实际,清醒地认识自我,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做好择业、就业准备。

3.2.4 进行一系列有效的专业思想教育

对护理专业学生,从进校开始,就对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择业就业等教育。针对于学生在不同的阶段的专业思想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生动性的专业观教育,注重将理论转化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个人追求,使学生了解专业本质和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认识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

3.2.5 加强对护生专业知识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使护生了解与其密切相关的职业发展动向,增强护生的专业敏感度和对专业的关心度。建立相应合理的职业晋升激励机制,使护生工作积极性增加,让他们意识到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及良好的工作业绩,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晋升机会,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应为护生提供相应的继续深造的机会,使他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未来而继续进行职业深造,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努力,使他们不会陷入日复一日单调重复的工作当中。综上所述,良好的专业适应性与社会适应性是现代护士角色不可缺少的核心成分。对护生进行临床实习前的培养和训练,应着重从这两方面入手,以使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并能够胜任下一步护士的工作。

摘要:[目的]了解护生的社会胜任力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实习护生专业认识问卷调查表”和“实习护生社会适应性问卷调查表”,对254名护生进行护生社会胜任力状况调查。[结果]护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可度较低,认为护理专业的学识深度不及其他医疗专业;39.1%护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35.9%护生情绪调节能力较差,34.5%护生认为多数人是自私的,42.9%护生认为自己综合素质位于中上等。[结论]护生的专业认知和社会适应性与护士职业素质要求异质性较强;培养护生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加强护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知识教育等,是提高护生社会胜任力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护生,社会胜任力,专业认知,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Benner P.Issues in competency-based testing[J].Nurs Outlook,1982,30(5):303-309.

[2]O’Shea KL.Staff development nursing secrets[M].Philadelphia,PA:Hanley&Belfus,2002:175.

[3]曲海英,井西学,张臻,等.胜任力研究与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理论构思[J].护理管理,2007,27(5):44-45.

上一篇:走向集群化下一篇:甲型流感防控策略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