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少范文

2024-05-05

月经过少范文(精选4篇)

月经过少 第1篇

关键词:月经过少,中医病机,血虚,血瘀,中草药,汤剂,治疗结果

月经过少是妇科常见病, 是指月经周期正常, 经量明显减少, 或行经时间不足2d或点滴即净, 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月经过少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如不及时调治, 可发展为闭经、不孕。为了对中医辨证治疗月经过少的效果进行探讨, 本文主要选择月经过少患者86例, 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以期为月经过少的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0月本院治疗的86例月经过少患者, 年龄22~43岁, 平均 (33.4±4.6) 岁;病程3~48个月;23例未婚患者, 63例已婚患者;5例患者服用避孕药;18例患者有人工流产史。月经过少的判定标准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月经过少诊断标准的规定:月经周期正常, 经血排出量明显减少, 甚至点滴即净, 或者经行时间过短, 不足两天、经量少, 且月经过少症状连续出现3个月以上, 可判定为月经过少。排除有心血管、造血功能、肝肾等疾病的患者, 排除有精神病和过敏性体质的患者, 排除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月经过少的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中成药治疗:口服补血调经片 (山西德元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3片/次, 3次/d。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结合患者月经过少的临床表现, 将患者分为血虚型、血瘀型、肾虚型、痰湿型4种类型, 并根据中医辨证疗法对其进行治疗。血虚型治疗以益气健脾, 养血调经为主, 所用处方为:人参滋血汤加减 (党参30g、黄芪30g、当归10g、熟地黄20g、山药15g、茯苓15g、川芎10g、白芍10g) ;血瘀型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 所用处方为: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白芍10g、熟地黄20g、川芎10g蒲黄10g、五灵脂10g、甘草6g) ;肾型则以补肾益精, 养血调经, 所用处方为:归肾丸加味 (熟地20g、枸杞10g、山萸肉10g、菟丝子10g、山药15g、当归15g、杜仲10g、茯苓15g) ;痰湿型治疗以燥湿化痰, 养血通络为主, 所用处方为:苍附导痰丸加减 (茯苓15g、法夏10g、陈皮10g、苍术10g、香附10g、胆南星10g、枳壳10g、当归10g、川芎10g鸡血藤15g、甘草6g) 。所有的药物均用水煎, 分3次服用, 1剂/d, 1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 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月经量明显增多, 达到或者接近正常, 量多期持续1d以上, 经期持续4d以上为显效;月经量增多, 经期不足4d为有效;治疗后月经量及经期无明显改变为无效。总有效率 (%) =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47%, 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0.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22.540, *P<0.05

3 讨论

月经过少多见于青中年女性, 并且随着生活节奏地加快和女性精神压力地增大, 月经不调在女性中发生率也逐渐升高。月经过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 可能会对患者的受孕以及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1]。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有虚有实。虚者主要是由于精亏血少、冲任亏虚造成经血乏源, 实者是由于瘀血内停或痰湿阻滞、冲任壅塞, 造成血行不畅所致[2]。临床上以虚证或虚中夹实者居多, 其根本原因还是肾虚。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采用中成药补血调经片治疗, 其主要成分是鸡血藤、当归、川芎、阿胶、香附、黄芪等, 能益气养血调经, 总有效率为60.47%, 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总有效率高达90.70%。这与林寒梅[3]在中医辨证治疗月经过少的研究中得出其总有效率为88.5%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因为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主要特色, 同是月经过少, 伴随症状不同, 病因病机也不一样, 只有因证施治, 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由此可见, 月经过少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远优于中成药治疗,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相伴, 在治疗上除了补肾健脾、养血调经外, 月经周期的调治也相当重要[4]。中医认为月经的产生, 是女子发育到成熟阶段后, 脏腑、天葵、气血、经络协调重要于胞宫的结果[5]。在整个月经周期中, 肾气、天葵、冲任、气血、胞宫有着周期性的变化[6]。胞宫乃奇恒之腑, 在经期行泄的功能, 在经后行藏的功能[7,8,9]。治疗月经过少的过程中, 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应注重月经周期的调治。经后期血海空虚, 治疗上以滋补肝肾为主, 可予女贞子、旱莲草、熟地、当归、丹参、香附、枳壳等;而经间期是重阴转阳的阶段, 要在滋补肾阴药中加仙茅、仙灵脾、桂枝等, 促重阴转阳;经前期肾阳增长, 阴阳平衡, 要阴阳平补, 气血双调, 可用熟地、山药、当归、山萸肉、菟丝子、仙灵脾、杜仲、巴戟天、女贞子、旱莲草等;月经期血海满盈, 益通因通用, 活血调经为主, 可用桃红四物汤加丹参、泽兰、鸡血藤、香附、乌药、牛膝等。总之, 治疗月经过少时, 一味的活血通经, 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旦停药容易反复;只有精血充足、气血调畅月经才能恢复正常, 所以月经过少治本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毕丽娟.蔡氏妇科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18例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23 (4) :1259-1260.

[2]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87.

[3] 林寒梅.辨证治疗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后闭经及月经过少96例[J].广西中医药, 2008, 26 (3) :207.

[4] 方燕, 赖双玲.瓜石汤加减治疗肾阴虚型月经过少62例[J].浙江中医杂志, 2013, 48 (7) :487.

[5] 张丽蕊, 高晓凤.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98例的临床疗效[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3, 9 (1) :103-104.

[6] 汤春琼, 王爱敏.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11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 33 (2) :32-33.

[7] 勉生有, 郭晓霞, 杨彩秀.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80例[J].陕西中医, 2008, 29 (11) :1458.

[8] 王芬, 李大剑, 王晓晓.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 2011, 31 (7) :821-823.

从“肾”论治月经过少 第2篇

【关键词】从肾论治;月经过少;补肾调经

【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6-0057-01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d,甚或点滴即净者。古籍有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 一般认为月经量少于20ml为月经过少。本病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的增加,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闭经,甚至卵巢早衰,严重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笔者以“肾”为切入点,浅谈月经过少之治疗。

1肾与月经的关系

女子从七岁开始,肾气渐盛,到了二七之年,天癸成熟,任通冲盛,月经来潮。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论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傅青主女科》也载:“经水出诸肾”,“经本于肾”。

《素问·六节脏象论》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载:“精者,身之本也。”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互化,为月经产生的物质基础,月经的生理活动也是以精气为基础的。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且“血之源头在于肾”,因此肾中精气充盛,肾精化为肾气,肾气充盛,则促进天癸成熟。天癸周期性蓄极泌至,月经则按时来潮。故肾气的盛衰主宰着天癸的至与竭,更决定月经的来潮与否。可见,在月经的生成过程中,肾气盛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

2肾虚是导致月经过少的主要病因病机

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五脏六腑阴阳之本也。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而相互滋生,成为月经的物质基础。肾为冲任之本,肾气盛,则冲任通盛,天癸泌至,则月事以时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肾阴阳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生理正常。若先天禀赋不足、纵欲过度或过早婚育,或不重视避孕,导致屡孕屡堕,特别是多次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对脏腑、气血、冲任损伤更严重,终致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失调,肾精损伤,无以化肾气,肾气亏虚,精血不充,经血化源不足,冲任血海不能按时满盈,发为月经过少。正如《医学正传》云:“月经全借肾水,肾水既乏,经水日以干涸”。而过度节食,易导致脾胃损伤,使运化功能失常,肾精失其滋养,再加上先天肾精不足,精不能化气,肾气更亏,天癸不能按时蓄极泌至,导致胞宫无血以下而致月经过少。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女性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劳倦日久,精、气血、阴阳皆有所亏损,肾为五脏阴阳之本,久病及肾,肾中阴阳损伤,肾精匮乏,气血不足,经血生成乏源,血海空虚,进而出现月经过少。因此,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归根到底为肾病,正如《傅青主女科》中云 :“经水出诸肾—经原非血,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

3从肾论治月经过少

肾为五脏六腑之本也,肾虚不足,百病由生。肾精充足,肾阴阳平衡协调,对于维持月经的正常非常重要。肾气不足,临床可见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经期延后,色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倦怠乏力,小便频数而清,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治宜补益肾气为治疗大法。方选归肾丸(《景岳全书》)加减,其中菟丝子、杜仲补益肾气;熟地、枸杞子、山茱萸补肾滋阴;当归补血调经。若见月经量少,腰背酸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精神萎靡,面色晦暗,舌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等肾阳虚为主的症状,治宜补肾阳,方选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若见月经量少,色鲜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健忘,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方选左归丸(《景岳全书》)合二至丸(《医方集解》)加减。

4典型案例

患者张某,女,30岁,已婚,2014年9月25日初诊。以“月经量少5个月”为主诉。于2014年4月上旬行人流术后,周期28~30d,月经量较前减少,经期2~3天,量少,色淡,质稀,无痛经,腰膝酸软,倦怠乏力,二便调,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LMP:2014年9月10日。辅助检查:彩超示:内膜厚约55mm,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西医诊断:月经量少。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肾气虚)。治法:补肾益精,养血调经。方药:归肾丸加减,紫河车15g,山茱萸15g,枸杞15g,盐杜仲20g,菟丝子30g,巴戟天1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黄芪30g,白术15g,茯苓15g。其中,紫河车、菟丝子、杜仲、巴戟天补肾益精;枸杞子、山茱萸补肾滋阴;当归、川芎、赤芍补血调经;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后天滋养先天,全方诸药配合,相辅相成,共凑补肾益精,养血调经之效。

总共10剂,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2次温服。二诊:2014年10月11日。患者服药后于2014年10月7日月经来潮,经期三天,量较前稍多,色淡,少量血块,小腹冷痛,四肢不温,经期腰酸腹痛症状减轻,二便调,纳眠可,舌淡,苔白,脉沉细。上方加淫羊藿30g。10剂,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2次温服。患者服药后无不适。三诊:2014年11月 12日。患者服药后月经于2014年11月7日来潮,经期四天,量中等,色红,小腹冷痛、四肢不温及经期腰酸腹痛症状明显缓解,二便调,纳可,眠差,舌淡,苔白,脉沉细。继首诊方加茯神15g,首乌藤30g。10剂,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2次温服。停药后随访,月经已调。

5结语

月经减少多从肾开始,补肾可以从源头上治疗月经过少。相关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可以增加机体的雌激素水平,有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进而调节月经量。现代研究也表明,补肾中药还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而对卵巢发挥作用,促进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功能恢复正常。故以肾为切入点,论治月经过少,切中本病的病因病机,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2-96.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39-456.

[3]牛建昭,赵丕文,王继峰,等.补骨脂等5种中药植物雌激素活性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0):676-681.

[4]袁丽超,张永宁,詹瑧,等.雌激素效应性中药对内分泌-免疫网络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3):101-103.

[5]蔡立荣,李大金,孙晓溪,等.补肾活血方对小鼠实验性卵巢早衰防治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2):128.

月经过少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黄某, 女, 37岁, 2010年9月19日首诊, 主诉:无避孕未孕3年余, 伴月经血量过少。患者15岁初潮, 末次月经:2010年7月16日, 平素月经周期不规律, 依靠口服黄体酮月经来潮, 经期1~2天, 血量极少, 经期下腹部冷痛。近三年带下量多, 伴下腹部坠痛, 近期偶有外阴瘙痒。丈夫精液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辅助检查:白带常规:脓细胞++, 清洁Ⅱ度;B超提示:子宫大小为39mm×33mm×21mm, 内膜呈线性, Lov:20mm×18mm×12mm, AFC:5~6枚;Rov:23mm×21mm×20mm, AFC:4~5枚。性腺六项:FSH:10.24mIU/mL, LH:6.15mIU/mL, T:1.72ng/mL, E2:10.21pg/mL。平时自觉腹胀、腰酸、便稀, 舌淡, 苔白腻, 脉沉无力。中医诊断:原发性不孕, 脾肾阳虚型。西医诊断:原发性不孕, 月经后期。

1.2 方法

中药治以补肾健脾, 药用麸炒苍术20g、土茯苓15g、党参25g、车前子15g、荆芥15g、白芍15g、山药30g、柴胡10g、苦参15g、盐杜仲20g、半夏10g、茯苓20g, 水煎剂, 每日1剂, 早晚饭后服用, 配合川百止痒洗液, 每日外阴冲洗1次。

按:缪仲淳认为:“白带多是脾虚, 法当升提肝气, 补助脾元。”该患者劳倦伤脾, 脾失健运, 水湿内停, 流注下焦, 故予党参、茯苓、山药健脾益气以升清, 土茯苓、苦参、车前子、苍术渗湿化滞以降浊, 半夏消痞散结, 所谓“崩中日久为淋带, 漏下多时骨髓枯”。酌加荆芥、杜仲、柴胡温肾培元以固阳又治肝泄火开郁, 使木气柔和, 不致下克脾土, 脾气旺盛, 何难分消水浊。王秀霞教授治病治本求源, 圆机活法, 宗古而不泥古, 由此可见。

二诊:2010年10月2日, 月经未潮, 带下量减少, 瘙痒改善, 下腹坠痛缓解, 腹胀、腰酸乏力、便稀等症状均改善。舌淡, 苔白, 脉沉。予以自拟调经方加减:当归10g、川芎10g、盐杜仲20g、地黄15g、丹参20g、醋香附15g、山药20g、酒萸肉10g、制何首乌15g、浙贝母15g、玄参20g、夏枯草15g、淫羊藿15g、茯苓15g、巴戟天15g、鸡血藤15g, 每日1剂, 早晚后服用。

按:根据因时制宜、周期分治的治疗原则, 治以调经促孕。自拟调经方由四物汤化裁而来:当归补血养肝, 和血调经;生地黄清热滋阴补血;川芎活血行气, 畅通气血;丹参、香附相须为用, 活血通络、调畅气血;生杜仲、山茱萸、巴戟天补肝肾, 益精血, 调冲任;炒山药, 补脾益气, 顾护气血化生之源。诸药合用, 补而不滞, 滋而不腻, 养血活血, 可使宫血调和。

三诊:2010年10月16日, 月经于10月9日来潮, 经期4天, 自觉带下量明显减少, 下腹坠痛明显缓解, 无腹胀感, 偶有腰酸乏力。舌淡, 苔薄, 脉沉。给予自拟益肾促孕方加减:仙茅15g、酒萸肉15g、烫狗脊15g、覆盆子20g、巴戟天15g、盐杜仲20g、淫羊藿20g、盐益智仁20g、鹿角霜20g、茯苓20g、土茯苓20g、夏枯草15g、鸡血藤15g、丹参20g。每日1剂, 早晚饭后服用。经期口服院内制剂调经助孕冲剂 (当归、瓜蒌、白芍、川楝子、牛膝、王不留行、枳壳、通草、皂角刺、青皮、白术) 。

按:患者服药后症状改善明显, 中医治疗不孕症, 重点在于调经, 具体有调肝、补肾、化痰诸法, 王清任更有逐瘀一说。肾虚导致的妇女不孕, 在临证中较为常见。王秀霞教授自拟益肾促孕方中用仙茅、仙灵脾、山萸肉、巴戟天、鹿角霜、覆盆子、益智仁、生杜仲温肾阳, 肾阳之虚得补, 可温煦其它脏腑, 从而消除或改善全身阳虚诸症;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利水助其行血有功, 于补肾之中又提携升阳、除湿使清浊攸分以助调理冲任之效。诸药相合, 调补冲任, 益肾调经而摄精成孕。

四诊:2010年11月15日, 月经于11月6日来潮, 经期5天, 复查相关辅助检查:B超提示:子宫大小为40mm×33mm×25mm, 内膜7.3mm, Lov:20mm×18mm×15mm, Lf:13mm×12mm, AFC:6~7枚;Rov:23mm×21mm×19mm, Rf:11mm×10mm, AFC:5~6枚。

2 结果

2012年6月18日, 经上述二、三、四诊的周期用药方案8个月后, 末次月经为5月8日, 尿妊娠试验 (+) 。自觉下腹部不适, 乏力, 舌淡苔白, 脉沉细, 给予自拟保胎方:黄芪30g、川续断20g、菟丝子30g、党参20g、盐杜仲20g、酒萸肉15g、苍术15g、麦门冬15g、桔梗15g、阿胶10g。妊娠前3个月口服黄体酮。

患者于2013年2月10日, 剖宫产一女婴, 状态佳。

3 讨论

肾藏精而主生殖, 故不孕之因虽繁而首先责于肾。然肾多虚证, 故补肾为治疗不孕的根本之法。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亦为培育先天阴阳之根本, 《景岳全书》:“血……, 源源而来, 生化于脾”, 肾中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 可不断充盈和成熟。脾失健运, 化源不足, 肾气亏虚, 寒凝胞宫, 经脉不畅, 故见月经量少色淡、腰酸腹痛、肢冷畏寒、白带量多质稀、便溏溲清等症。

王秀霞教授认为脾肾两虚是造成以月经过少为临床表现不孕症的主要因素, 肾气虚损、下元不固, 阴阳气血难以平衡, 精血难达胞宫, 胞宫失于濡养, 脾失健运, 血海空虚, 冲任失调, 无血下达冲任胞宫, 经血不能按时下, 孕龄期难以受孕, 妊娠期胚胎易陨。《傅青主女科》明确提出“妇人有下身冰冷, 非火不暖, 交感之际, 阴中绝无温热之气”为肾虚宫寒不孕的征象。“妇人有素性恬淡, 饮食少而平和, 多则难受, 或作呕泄, 胸膈胀满, 久不受孕”为脾胃虚寒不孕之证。治则补肾健脾, 养血调经。经净后给予自拟方 (当归、川芎、生地黄、生杜仲、炒山药、山茱萸、巴戟天、香附、丹参) 。带下量多酌加苍术、白芍。

王秀霞教授认为肾气虚损, 冲任失调为本病后期的主要病机, 正如《圣济总录》云:“妇人所以无子者, 冲任不足, 肾气虚寒故也”, 故待诸症得以改善治以调补冲任、益肾调经。选用自拟方 (仙茅、山萸肉、枸杞子、覆盆子、巴戟天、生杜仲、仙灵脾、益智仁、鹿角霜、茯苓) 温补肾阳为主。临床治疗因证用药正是体现了中医的“同病异治, 辨证施治”的精髓。

4 结论

临床诊治过程中, 可见多例子宫内膜过薄的不孕症患者在成功受孕后自然流产。例如, 吕某治疗成功妊娠者, 孕初偶有腹痛未予重视, 后不规则下血, 自然流产。王某治疗妊娠后, 孕妇初期超声未见胎心胎芽, 期待疗法, 数日后自然流产。

目前, 对于子宫内膜过薄导致不孕症患者妊娠后自然流产的研究还不明确, 由于子宫内膜的异常, 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等[6]尚未明确原因, 胚胎较一般孕妇易丢失。Child等[7]研究发现, 排卵期虽然子宫内膜厚度和妊娠率不相关, 但妊娠期两者呈正相关。针对子宫内膜过薄的妊娠患者应嘱咐静养安胎, 在妊娠早期积极选用中药保胎或中西医结合安胎治疗。

参考文献

[1]MONTOYA JM, BERNAL A, BORRERO C.Diagnostics in assisted human reproduction[J].Reprod Biomed Online, 2002, 5 (2) :198-210.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313.

[3]连方, 杜晓果.1186例女性不孕症病因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 (2) :110-113.

[4]YUVNL Y, LIPITZ S, DOR J, et al.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domelriaI Thickness and blood flow and pregnancy rates in vitro fertilization[J].Human RepHluetion, 1999, 14 (4) :1067-1071.

[5]NG E, CHART C, TANG O, et al.Comparison of 2-Dimensional, 3-Dimensional and vascular ultrasonogrnphic parameters for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between 2consecutive stimulated in vitro fertilization cycles[J].Ultrasound Med, 2007, 26 (7) :931-939.

[6]METWALLY M, TUCKERMAN EM, LAIRD SM, et al.Impact of high body mass index on endometrial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in the peri-implantation period in women with recurrent miscarriage[J].Reprod Biomed Online, 2007, 14 (3) :328-334.

月经过少 第4篇

【摘 要】总结胡晓华教授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过少的经验。胡晓华教授以补肾养血、疏肝化病为根本方法,自创疏肝补肾调经汤治疗肝郁肾虚所致的月经量少,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月经过少;肝郁肾虚;疏肝补肾调经汤

【中图分类号】R271.1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5-0063-02

月经过少是妇科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近些年来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症发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是严重影响女性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一个常见因素。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又称 “经水涩少”。一般认为月经量少于 20mL ,称为月经过少。西医学中的子宫发育不良,性腺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手术损伤等疾病都会导致月经量少[1]。长期的月经量少易导致不孕等疾病的发生,给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胡晓华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和教学工作30余年,重视科学研究,善于总结,形成了独特的辨证思维模式与用药特色,并创制疏肝补肾调经汤,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临床思路。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司血海,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素性抑郁,或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结,血为气滞,瘀阻胞宫,故见月经量少。清·沈金鳌 《妇科玉尺》中: “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郁肝伤,故月来衰少”,指出肝气郁结可导致月经过少。肾藏精,主生殖,精血同源,正如清·唐容川在 《血证论·经血》 中提出:“血虚者,行经太少,以及干枯淡薄,诸虚证,犹杂出难言,审系肾中天癸之水不足”,提出月经过少与肾水不足有关[2]。肾为根本,乃月经之源。肾精不足,气血生化无源,血海不盈,肾气不足,气血运行不利,冲任胞脉瘀阻,故出现月经量少。除此之外,肝为肾之子, 肝气舒畅条达,经络畅通,肝气入于肾,肾水满而能溢泄,肝所藏之血亦能得到正常疏布,经量正常;若肝气郁滞,经络阻滞, 其疏布的功能不得发挥, 肝气不能入于肾,肾水满而不能宣泄,肝所藏之血得不到疏泄,则经量减少[3]。在临床上,月经量少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器质性病变所致月经过少,如宫腔粘连;②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房劳所伤等所导致的肾虚型;③体型肥胖,素多痰湿导致的痰湿型;④素体血虚,久病伤血,脾虚化源不足导致的血虚型[1]。胡教授认为行过宫腔操作手术后月经量少的患者首先应排除宫腔粘连的器质性病变,再根据不同的病因,结合中医四诊进行辨证施治。

2 治法治则

本病病因病机虽有虚实之分,但临床该病多以虚证及虚中夹实者为多,虚实又互为转化,如肾阳虚、肾气不足均可导致血瘀,血虚气弱亦可致瘀,肝郁气滞,血行不畅而致血瘀[1],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泄之”的原则,胡晓华教授以补肾养血、疏肝化瘀为根本治法,自拟疏肝补肾调经汤,攻补兼施,动静相宜。肾虚者重在补肾滋肾,以养先天之精,精血同源,充盈血海;血虚者应补血以调经,女子以血为基本,需时时周护经血;肝郁者应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气行则血行,瘀去则络通。此法攻而不伤,补而不滞,以静制动,动静结合,重在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过少。具体用药如下:柴胡、香附、生白芍、枳壳、当归、川芎、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制首乌、仙茅、淫羊藿、炒白术、茯苓、鹿角霜、薄荷和甘草。方中香附辛行苦泄,善于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要药,多与柴胡、川芎、当归配合,以疏肝行气,调经活血;而当归、熟地黄、川芎、生白芍为四物汤,本方为补血调经的主方,以熟地黄、白芍阴柔补血之品(血中血药),与辛香之当归、川芎(血中气药)相配,动静相宜,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以补血调经;仙茅、淫羊藿、菟丝子、鹿角霜,温补肾阳;熟地黄、制首乌、枸杞子,滋补肾阴;茯苓、炒白术健脾胃,以滋经血之源。上药较为温燥,以薄荷性味辛凉,即能疏肝理气,又防诸药温燥伤阴。全方补肾阳,又滋肾之阴,疏肝健脾补血,先后天同补,重在疏肝补肾,诸药共奏补益肝肾,益精养血之效。临床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减应用。

3 典型病案

冯某,女,27岁,未婚,无性生活,于2015年8月24日就诊,以“月经量少3年余”为主诉。现病史:LMP:8月9日,2d干净,量点滴状,色褐色,无血块,患者诉近3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周期为28~30d,2d干净,色褐色,无血块,无痛经,经前一周乳胀严重,经期偶有腰酸,近4月面部痤疮增多,患者诉近3年来工作压力较大,心情烦躁,近期纳可,眠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西医诊断:月经失调;中医辨证:月经过少 (肝郁肾虚型)。治法: 补肾养血、疏郁化瘀。方药:柴胡12g,香附15g,生白芍15g,枳壳15g,当归12g,川芎10g,熟地黄15g,菟丝子30g,枸杞子15g,制首乌15g,仙茅10g,淫羊藿30g,炒白术15g,茯苓15g,鹿角霜15g,薄荷10g(后下),甘草6g,公英30g。10剂,日1剂,水煎 400mL,分两次温服。

二诊 (9月10日),病史同前,服上药无不适,LMP:9月8号,现未净,量较之前稍多,色暗红,无血块,无痛经,经前乳胀好转,经期无不适,近期纳可,眠差,心情较前好转。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患者于9月10日查性激素六项示: T: 0.23,E:36,PRL: 8.39,LH: 3.19,FSH: 7.23。P:0.23,四诊情况:方药:上方加丹参15g,炒白术改为30g,加红花15g,炒桃仁9g,益母草30g,10剂。日1剂,水煎400mL,分两次温服。

三诊 (9月25日),病史同前,患者自诉近期服药期间心情明显好转,上次月经4d干净,量可,其他未诉明显不适,舌红,苔白,脉细。于8月24号方基础上加紫河车4g,10剂。日1剂,水煎400mL,分两次温服。

四诊 (10月9日),病史同前,LMP:10月8日,此次量较之前增多,色正常,无血块,其他未诉不适,前来复诊。治法:照9月10日方继续服用。

随诊:患者自诉月经量少明显好转,心情烦躁,面部痤疮亦有所好转。

随访3个月,月经量恢复正常,心情烦躁较前明显好转。

4 讨论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本案确诊为月经过少; 根据患者腰酸,经前乳胀,心情烦躁,面部痤疮症状,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为一派肝郁肾虚征象,治以疏肝补肾,养血调经。但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如体质偏虚者,平时应重视滋肾补肾,养血调经,经期加服养血活血之品,如体质偏实者,平时宜攻宜通,经期加用温通活血之品。除外,应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务必排除有过宫腔操作而致宫腔粘连的患者。临床治疗要四诊结合,同时结合内分泌、彩超、宫腔镜等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治疗,灵活用药。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2.

[2]邢玉,刘艳霞.月经过少古代文献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5,34(4):291-293.

[3]郭晓虹,尤昭玲.尤昭玲教授诊治月经量少临床经验[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7):63-64.

上一篇:开展语文课堂讨论下一篇: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