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质量范文

2024-05-07

充填质量范文(精选12篇)

充填质量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 年6 月~2013 年7 月在本科行根管治疗术≥ 2 年的200 例患者 (349 颗牙, 476 个根管) , 对根管治疗牙采用平行投照法进行摄片, 检查目前牙根尖周的状况 ( 患牙临床主观与客观症状、咀嚼功能) 。其中男105例, 女95 例, 年龄13~85 岁, 平均年龄 (45.8±14.4) 岁。

1. 2 检查方法患者采用平行投照法对根管治疗患牙进行摄片, 所有操作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完成。读片时由2 名经一致性检验后的读片人员分别读片, 在读片结果不一致时由第3 人确认。

1. 3 疗效评价标准

1.3.1根充位置①恰填:根充材料与X线片根尖距离≤2 mm, 且根管封闭、严密 (记为-2≤X≤0) ;②超填:根充材料超过了X线片根尖 (记为X>0) ;③欠填:根充材料与X线片根尖距离>2 mm, 根管封闭不严密 (记为X<-2) 。

1.3.2根尖填充密合度①优良:根充材料与根管壁之间紧密贴合, 均匀无间隙;②可:根管充填不均匀, 或者根尖1/3有2个以内的间隙, 各间隙<1 mm;③欠佳:根管充填不均匀, 侧壁与根尖之间有非常明显的间隙。

1. 2. 3 根管治疗成功、失败判断根据患者临床主观与客观症状、X线片表现判断。失败:患者自觉有症状, 不能咀嚼, 痛, 有叩, 存在窦道或者原窦道并未闭合;根尖原有X线透射区不变或者表现为扩大;原有根尖周无异常而出现X线透射区。满足上述1 项则判定为根管治疗失败, 根管填充质量以X线片为判定标准。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患者不同根充量的治疗效果比较恰填根管311 根, 成功率为73.0% ;超填根管18 根, 成功率为16.7% ;欠填根管147 根, 成功率为43.5%。恰填患者根管成功率最高, 且显著高于超填与欠填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与恰填治疗比较, aP<0.01

2. 2 不同根充密合度的治疗效果比较填充密合度优良的成功率为79.6% (261/328) , 填充密度尚可的成功率为38.7% (12/31) , 填充密度欠佳的成功率为17.9% (21/117) 。填充密合度优良的成功率最高, 显著高于尚可与欠佳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3 根充不密合位置与治疗效果比较根尖根充不密合的成功率仅为8.2% (6/73) , 根中根充不密合的成功率为27.0% (10/37) , 根冠根充不密合的成功率为35.5%。根尖根充不密合的成功率最低, 显著低于根中与根冠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根管治疗是用于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根管治疗中根管充填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在根管充填质量的评价中, 根充位置与根充密合度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本次研究中将根管充填位置与密合度相结合, 通过以根管为单位, 利用X线片研究根管充填质量对根管治疗术远期疗效的影响, 该方法也是当前较为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

根管充填质量对患牙治疗疗效有着直接的影响, 大量文献报道指出[3], 根管恰填患牙根尖周指数 (PAI) 显著低于超填与欠填患牙。有学者认为, 超填的危害性较欠填更大, 分析原因, ①根管预备时需要采用器械将残余牙髓与微生物带出根尖孔, ②超填物质毒性对根尖周组织具有一定刺激作用, 进而造成牙周膜、牙骨质与牙槽骨的坏死。近年来也有学者发现, 通过组织学观察, 超填更有利于对根尖孔的封闭, 且能够对根尖病区周围骨组织的修复起到促进作用, 其成功率要高于恰填与欠填。本研究中发现, 恰填根管治疗成功率为73.0% ;超填治疗成功率为16.7% ;欠填根管治疗成功率为43.5%。恰填根管成功率显著高于超填与欠填患者 (P<0.01) 。同时采用根充密合度对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发现, 填充密合度优良的成功率为79.6%, 显著高于尚可与欠佳患者 (P<0.05) ;再细分发现根尖根充不密合其成功率仅为8.2%, 显著低于根中与根冠患者 (P<0.05) 。由此可见, 严密的根管填充能够有效地阻断根管内细菌达到尖周组织的通路, 防止细菌的渗透破坏根尖组织。

综上所述, 根管填充质量对根管治疗术远期疗效具有显著的影响, 规范操作是提高根管治疗水平的关键。

摘要:目的 采用X线影像探讨根管充填质量对根管治疗术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例行根管治疗术≥2年的患者 (349颗牙, 476个根管) , 对根管治疗牙采用平行投照法进行摄片, 检查牙根尖周的状况, 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恰填患者根管成功率, 显著高于超填与欠填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填充密合度优良的成功率, 显著高于超填与欠填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根尖根充不密合其成功率, 显著低于超填与欠填患者 (P<0.05) 。结论 根管充填质量对根管治疗术远期疗效具有显著的影响, 规范操作是提高根管治疗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充填质量,根管治疗术,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戴德华, 王璇, 代婧, 等.根管充填质量的临床评价.口腔医学研究, 2015, 31 (1) :69-71.

[2]张帆.根管治疗术中根管充填的质量控制探讨.当代医学, 2012, 18 (23) :4-6.

充填采煤经验材料 第2篇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小屯矿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小屯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东北部。该矿始建于1958年6月,1963年10月底投产,1982年1月1日独立建矿。矿井初始设计可采储量为4313.8万吨,原设计生产能力为21万吨/年,后几经改扩建,现核定生产能力为88万吨,生产多年维持在70—80万吨水平,现拥有在册职工2750人。近年来,小屯矿为构建环境友好生态和谐型企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努力探索解放村庄下保护煤柱等“三下”压煤开采技术新途径,大力实施了矸石膏体充填综采新工艺,消灭了矸石,保护了环境,并有效解放了村下呆滞煤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为打造绿色矿山和解放“三下”压煤问题闯出一条新路。

2009年,小屯矿矸石膏体充填综采技术研究项目,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煤炭协会组织的国家级新技术成果鉴定,有三项技术获国家专利,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村庄下矸石膏体充填综采技术”荣获金奖。

一、矸石膏体充填定义及概述

所谓矸石膏体充填就是把煤矿附近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劣质土、城市固体垃圾等固体废物在地面加工成无临界流速、不需脱水的膏状浆体,利用充填泵或重力作用通过管道输送到井下,适时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

矸石膏体充填以后形成的以充填体为主的覆岩支控体系,能够有效控制地表开采沉陷在建筑物允许值范围内,保护地下水资源不受破坏,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实现不搬迁采煤,解放村庄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上下煤炭资源,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使用矸石膏体充填采煤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一定的吨煤生产成本,但是,却克服了传统的条带开采采出率低的根本缺陷,矸石膏体充填综采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煤炭工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绿色采矿的重要举措,具有“高采出率、环境友好、高安全性”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新的绿色采矿技术,也是21世纪采矿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矸石膏体充填系统简介及工艺流程

小屯矿矸石膏体充填系统主要包括地面充填站和井下工作面系统两部分组成。

地面充填站主要是由矸石破碎子系统、配比搅拌系统、管路泵送子系统、控制系统、除尘系统等5部分组成。

矸石破碎子系统:主要将原状矸石破碎成直径小于25mm以下的成品矸石,设备有皮带、待料斗等。

配比搅拌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将矸石、粉煤灰、添加剂、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比搅拌,制成矸石膏体;设备包括搅拌机、料仓、螺旋给料机、称量斗等。

管道泵送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将制成的矸石膏体输送到井下工作面的充填区域;设备包括充填泵、充填管、压风管等。

检测监控子系统:包括料位、水分、称重、流量、密度、压力以及来料称重7个方面,通过计算机实现对充填站系统的自动控制。

除尘系统:主要功能是采取多项措施综合防治粉尘污染;设备包括除尘器、喷雾撒水装置、密闭罩等。

小屯矿充填站设计时考虑其环保性,其主要体为:物料重复利用性:可以利用回收骨料和再循环水;防尘性:在破碎、搅拌、上料、存储方面有高效的防尘性;低噪音:破碎系统、搅拌系统设计紧凑合理,采用先进技术和材料,工作时噪音低。

井下工作面系统设备主要包括双滚筒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充填支架等,充填支架将采煤区的支护、充填区的支护、充填体的保护与隔离等作用集于一体,实现了综采设备的突破。

井下充填工艺为综采充填:使用双滚筒采煤机割煤,采用四刀一充,采煤机割煤四刀,采空区充填一次。

充填的过程是地面充填站将矸石破碎加工,然后把矸 石、粉煤灰、专用胶结料和水等四种物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制成膏体浆液,再通过充填泵把膏体浆液输送到井下充填工作面,充填由液压充填支架和辅助隔离措施形成的封闭采空区空间的过程。充填工作面结束后,充填体凝固时间需要4小时左右,此时检修班对设备进行检修,为下班充填做准备。

三、矸石膏体充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使用矸石膏体充填综采技术,可有效破解“三下”压煤问题,解放大量呆滞煤炭,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以小屯矿南旺村村下矸石膏体充填为例,南旺村保护煤柱采用膏体充填可采煤161.1万吨,比传统条带开采多采出煤炭93.1 万吨,提高采出率1.3倍,膏体充填比条带开采多创造产值53998万元,增加利润近23827万元,延长小屯矿服务年限1.5年;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为例,峰峰集团适合充填开采的三下压煤量有1.54亿吨,将延长峰峰集团服务年限近10年,比传统条带开采多延长服务年限5-6年,可多创造产值200亿元以上。

(二)社会效益分析

1.采用矸石膏体充填技术,每年可处理大量煤矸石和粉煤灰,显著减少矸石、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和占地,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使固体废物得以资源化利用。

2.充填效果可有效支撑住顶板,减少地面塌陷,降低了 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有利于协调工农关系,减少工农矛盾,有利于推进和谐矿区建设。

3.解放了资源,延迟了老矿井的衰闭,增加了就业,增进了矿区稳定、和谐,实现了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4.小屯矿膏体充填试验成功以后还可以推广应用到全国其它矿区三下压煤开采,实现绿色开采,产生更加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四、矸石膏体充填综采技术推广效果及前景展望 1.矸石膏体充填综采技术有效解决了村庄下压煤的开采问题。从技术上看,能使煤炭开采安全可靠,提高了煤炭回收率;从经济效益上看,解放了村庄建筑物下煤炭资源,大幅度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并且减少了条带开采损失;从环境效益上看,保护了地表村庄等建筑物,实现不搬迁采煤,改善工农关系,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2.矸石膏体充填选用煤矸石、粉煤灰作为充填材料,膏体质量浓度达到了80%以上,选择上述固体废弃物作充填骨料材料,为其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有效处理了固体废弃物,是煤矿绿色开采膏体充填的发展方向。

3.矸石膏体充填大量使用煤矸石、粉煤灰,使固体废物得以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也充分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为全国其它矿区树立绿色采矿示范。

充填质量 第3篇

关键词:充填配比;质量浓度;稠度试验

中图分类号:TD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7-

焦家金矿寺庄矿区是属于中温热液蚀变花岗岩型金矿床,矿区矿体的赋存形态多变,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矿岩破碎,井下节理裂隙极其发育,矿石品位变化不均匀,矿区地表不允许塌陷,充填采矿法成为必要,充填体特性成为研究重点。

1 实验方案

充填配比的实验应用7×7×7cm3的标准模型,每1个配比配制12块试块,分别测试7d、28d的单轴抗压强度(图1)及28d的劈裂拉伸强度(图2)。主要参数为浓度:68%~75%;实验配比是:1:0:6,1:0:8,1:0:10,1:0:20,1:0:25,1:1:15,1:1:20,1:1:25,1:2:20,1:3:25。

2 实验配比及力学测试结果

应力-应变测试见图4,劈裂拉伸测试见图5,稠度测试见图6,实验结果汇总见表1。

3 结语

(1)焦家金矿寺庄矿区的尾砂胶结充填配比实验结果为充填试块的测试强度随着胶结材料和水泥份量的减少,试块的强度也降低,为此,应该针对矿山的工程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充填配比及充填浓度。

(2)人工假顶充填配比是胶结材料:粉煤灰:尾砂=1:0:10,充填的质量浓度是68%,在此配比下7d、28d的抗压强度及28d劈裂拉伸强度分别是1.86MPa、1.94MPa和0.16MPa。

(3)正常回采采场的胶结充填配比是胶结材料:粉煤灰:尾砂=1:1:15,充填的质量浓度是72%,在此配比下7d、28d的抗压强度及28d劈裂拉伸强度分别是0.98MPa、1.09MPa和0.19MPa。

(4)充填料的稠度试验表明,最佳配比下的充填料浆满足充填管道自流输送的要求,同时胶结材料及粉煤灰有利于充填管道的输送。

参考文献

[1] 王振环,李政.安庆铜矿充填体特性现场调查研究[J].甘肃科技,2005,21(5):85-87.

[2] 郭利杰,杨小聪.深部采场胶结充填体力学稳定性研究

[J].矿冶,2008,17(3):10-13.

[3] 彭康,李夕兵.基于响应面法的海下框架式采场结构优化[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2417-2423.

[4] 彭康,李夕兵.海底下框架式分层充填法开采中矿岩稳定性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3452-3457.

[5] 孙玉科,姚宝魁.我国岩质边坡破坏的主要模式[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83,2(1):67-75.

[6] 郑颍人,赵尚毅,时卫民,等.边坡稳定分析的一些进展

[J].地下空间,2001,21(4):262-271.

作者简介:孙成佳(1966-),男,山东青岛人,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山工程设计。

充填质量 第4篇

如果将粒子群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 则既可利用神经网络的功能, 又能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全局优化特性。本文将粒子群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是在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中引入粒子群算法, 以避免BP网络的缺点, 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充填材料质量。二是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充填材料设计, 同时用已建立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来计算粒子的适应值。

1 充填材料质量预测的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模型

1.1 膏体充填材料的BP神经网络

BP模型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BP神经网络采用误差反传学习算法, 使用梯度搜索技术, 实现网络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均方差最小化。网络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边向后传播边修正权的过程。

影响膏体充填材料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料浆浓度、胶结料及用量、温度、粉煤灰用量、骨料粒度。质量控制目标有充填体早期和后期强度、流动性、泌水性。六因素和四目标的关系十分复杂, 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一些目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膏体充填材料质量实际上就是研究料浆浓度、粉煤灰和胶结料用量与强度的关系, 以此建立膏体充填材料的BP模型, 可利用它进行膏体充填材料质量预测, 这样就不需要再做试验。

BP网络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泛化功能, 但BP算法有两个缺点:目标函数存在极小点和收敛速度慢。为避免这两个缺点, 采用粒子群优化 (PSO) 算法来训练神经网络。

1.2 粒子群优化算法

PSO算法是基于群智能的全局优化技术, 它通过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对解空间进行智能搜索, 从而发现最优解。PSO算法首先生成初始种群, 即在可行解空间中随机初始化一群粒子, 每个粒子都为寻优问题的一个可行解, 并为某个函数计算出相应的适应值以确定是否达到寻优目标。

1.3 充填材料质量预测的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粒子群算法充填材料设计是建立在充填材料质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某工程要求充填体早期强度达到0.5MPa, 后期强度达到1.8MPa, 为此需确定料浆浓度、胶结料和粉煤灰用量。将此问题与神经网络联系起来, 显然此问题的结果已知, 要求推导出导致这个结果的外部条件, 这种情况下单纯应用神经网络很难解决问题。因此, 将粒子群算法引入到问题中来, 将未知因素即料浆浓度、胶结料和粉煤灰用量作为粒子群搜索空间中的元素, 首先在一定范围内随机产生初始群体粒子个体解, 然后将每个粒子输入神经网络, 预测出对应的充填材料质量, 再根据如下目标函数式计算群体中每个粒子的适应值, 最终可找到需求的料浆浓度、胶结料和粉煤灰用量。

式中:i=1, 2;U1c为神经网络预测的早期强度;U2c为预测的后期强度;U1m为设计的早期强度;U2m为设计的后期强度。

2 计算实例

某矿充填材料为河砂、粉煤灰、胶结料和水。现根据以上设计的方法进行膏体充填材料质量预测与设计。

2.1 膏体充填材料质量预测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试验得到了9组充填体强度实测值。另外为了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 又设计试验了三组方案作为测试样本。

最终预测结果见表1, 其中X1为原始样本中料浆浓度;X2为胶结料用量;X3为粉煤灰用量;Y1为充填体早期强度;Y2为充填体后期强度。

从预测结果可看出, Y1相对误差为最大4.3%, 最小0.8%, 平均2.4%;Y2相对误差为最大3.7%, 最小0.5%, 平均1.5%, 误差较小, 因此该预测方法是可靠的。

2.2 膏体充填材料设计

设某工作面需要的充填体早期强度为0.45MPa, 后期强度为1.68MPa, 采用前述方法, 在已经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粒子群算法寻优, 最终得到的配比结果为:浓度81.7%, 粉煤灰360kg/m3, 胶结料77.6 kg/m3, 将其代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得到充填体早期强度为0.4574MPa, 后期强度为1.6735MPa, 基本上满足要求。

3 结论

(1) 充填材料质量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性和随机性, 往往表现为特定的非线性规律, 本文构造了膏体充填材料质量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 并用粒子群算法来训练神经网络, 可以克服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结果表明, 该预测模型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目标参数。

(2) 本文介绍的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可在更多领域内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华强, 等.固体废物膏体充填不迁村采煤[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33 (2) :154-158.

[2]赵才智, 等.膏体充填材料力学性能的初步实验[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33 (2) :159-161.

[3]刘同有.充填采矿技术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1.

[4]崔明义, 孙恒虎.基于MATLAB的胶结充填材料BP神经网络质量模型[J].有色金属, 2003, 55 (1) :121-123.

充填开采对环境保护 第5篇

第一章节:引言

充填开采对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二章节:矿山充填采矿法综述

无废采矿是采矿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充填采矿法,有提高矿物回采率,减少贫化率,充分利用资源,有效控制地压,防止内因火灾和可在“三下”开采等优点,加上空区可以用废石来充填,地面不需构筑大面积的尾矿库,改善矿区周围环境。1国内外充填法采矿的现状

2充填采矿法的分类充填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充填技术的发展

第三章节:煤炭资源开采形成的主要环环境问题

煤矿矿区进行开发建设后,频繁强烈得人为活动带来了一系列矿区生态

环境问题,如地表塌陷、农田荒芜、村庄迁徙、建筑物破坏、土地沙漠化、矸 石堆积、地表水流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供水水源干枯、矿物内含有害物质流入地下水 系等。采取科学的开采技术和方法,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的。1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产生大量废石与尾砂

第四章节:充填采矿对环境保护的方法

煤矿开发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石尾砂等废料可以充分利用,既解决了废石尾砂等废料的处理问题又解决了大量的环境问题,且能解决深层开采的支护问题。1 废石尾矿等废料用作填充物控制地表塌陷改变地下采矿环境充填采矿低废实例

第五章节:小结

充填绿色开采经验交流 第6篇

摘 要:山东华泰矿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建井历史悠久,开采年限较长,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生产接续较紧张,且大部分煤炭资源埋藏在建筑物、铁路下,属于典型的“三下压煤”。

关键词:充填绿色开采;交流

矿区范围:西南部为F19断层,东南部为19煤层露头线,东北及东部为秦家洼断层、2-1~1-2号孔连线、颜庄断层及F1断层,北部至花园断层,东北部与潘西煤矿、西部与鄂庄煤矿以井田技术边界为界。井田总体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一般为270°~310°,倾角一般为10°~35°,倾向北东及近南北向。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多为高角度正断层,以北西向为主,同时伴有少量北东向、近南北向断层。矿井经过多年开采,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有效的开采方法。

1 概述

华泰矿业公司自2007年开始了以矸换煤工作,分别在3205西面、3205东高档普采面及3203东、3202东综采工作面,采用原生矸石充填、普采似膏体充填、综采似膏体充填等方法进行充填。

2 3205面高档普采工作面原生矸石充填分析

3205面倾斜长度51m,走向长度400m,煤厚1.1m,采高1.1m,采用井下掘进出的原生矸石进行充填管理采空区顶板,工作面支护采用见六回三的方式,一次性回撤三排支柱(沿走向),使用4架π型钢控制回撤区域,沿倾斜由下而上一次回撤4m并充填4m,完成后将工作面运输机掐缩4-6m,充矸皮带上移4-6m,进行充填。

工作面采用大循环作业,2天6个小班完成一个大循环作业。工作面集中推采至最大控顶距,炮采三班生产,每班一循环,循环进度为1.0m,完成三个循环。停止采煤后充矸,三班进行,完成一个充矸循环,充矸每班沿倾斜充填17m。

充填系统:掘进的矸石装一吨矿车→32采区下部车场卸载坑→扒装机装入3吨自卸车→绞车提至工作面上巷片口处卸车→扒装机装入3吨自卸车→工作面上巷卸至40T运输机→工作面40T运输机→抛矸皮带→采空区。

其主要优点:①工作面上下留巷无需再留设区段煤柱,实现了采区内无煤柱开采。②工作面采用矸石充填,矿井全部矸石不升井,就地消化,实现了节能减排、安全环保开采。③充填成本相对较低,节约了矸石升井的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3 3205东高档普采膏体充填工作面分析

2010年建立了粉煤灰似膏体自流充填站,并成功在秦家洼村东南3205东仰采工作面进行了似膏体充填开采,对控制地表因开采而导致的沉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205东高档普采工作面,面长120m,倾向仰采,倾角平均18°,采高1.2米,最大控顶距5.5米,最小控顶距3.5米,充填布局为2米,针对工作面现场地质条件和顶板岩性,采用膏体充满采空区的方法管理顶板,为与工作面采煤循环相匹配,采用每推采二个循环,充填一次。

3205东似膏体充填工作面,采用电厂的尾料粉煤灰(矸石山的煤矸石)、水泥和减水剂在地面加工成的膏状浆体,利用重力的作用通过管道自流送至井下工作面。

其主要优点:①浓度高、流动性好。我矿采用的膏体充填材料质量浓度为62%左右, 流动性较好,不宜产生堵塞现象。②充填与排水工作可以同时进行。③便于操作,能实现分段充填。a采煤工作与充填工作相对独立,充填体脱水面积较大,有利于早期膏体强度的提高,充填作业前沿切顶排单体支柱里侧,挂尼龙布进行挡浆,底板处采用矸石袋进行压实、封严,因此不会对采煤工作面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b由于工作面受地质条件影响,有时底板产生标高差并出现起伏现象,导致似膏体无法正常从溜尾流动至溜头,根据似膏体堆积效应,采区多点式充填。我们在工作面安设了3个活动充填阀口,哪里充填不到,及时将活动的充填阀口移至此处进行充填,膏体会在此处堆积,保证充填效果。c高档普采工作面,通过切顶排可以观察到整个采空区的状况,包括:顶板情况、膏体充填情况、排水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④最大限度的增加充填空间。在保证支护强度的同时,我们将两端头的支护进行了优化,机头切顶排支柱提前两排回撤,与工作面切顶排保持一条线;机尾处采用HJDB-800型顶梁进行支护,支回方式为见三回一,且最里面一排支柱挡设篷布,保证了机头、机尾处的最大化空间充填。

4 3203东(3202东)综采膏体充填分析

鉴于上述3205西工作面原生矸石充填及3205东工作面高档普采似膏体充填工作中的缺点及不利因素,经研究、论证,在3202东工作面采用综采膏体充填。

其主要优点:①施工安全性高。由于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采煤机割煤后,及时拉架进行支护顶板,顶板空顶面积及空顶时间较短,对顶板不完整处可以采用提前拉移超前架进行超前支护。工作面及切顶排支护强度高,人员在此空间施工比较安全,而且充填管路不需人员重复掐、接、固定牢固,不影响行人。②施工简单、职工劳动强度较小。工作面充填期间,只需将下巷垒砌挡浆墙,铺好篷布,即可在其上方任何地点进行充填,而且实现了分段、分时集中充填,因此,职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③人员占用少,材料消耗少。工作面充填时,因施工工序比较简单,只需4-5人就可进行充填工作,而且只需要挡浆墙处使用塑料袋及篷布,使用量较少,并且采用自然排水法,节省了排水设备及管路的投入。④有利于顶板控制。由于综采工作面比普采工作面施工进度快,相对顶板来压较慢,而且工作面采用综采支架支护顶板,支护速度快,支护强度大,及时防止了顶板下沉,有利于实现采、充平衡。

5 315采区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膏体充填技术研究

通过项目研究,使膏体充填不仅适合仰斜开采,也适合走向长壁开采,极大地拓展似膏体充填技术适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膏体(似膏体)充填是近年来在国内煤矿兴起的新技术,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现有的倾斜煤层似膏体充填试验都应用于仰斜开采工作面,回避了支架隔离问题。研究大傾角煤层条件走向长壁综采隔离充填技术,对集团公司各矿乃至全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各类充填方法对比总结,每种充填方法都有各自优缺点。原矸充填方法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广,充填成本较低;似膏体充填方法充填效果较好,采空区充实率较高,职工劳动强度低。

充填质量 第7篇

热牙胶充填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技术, 热牙胶具有良好地流动性, 在主尖根尖封闭的情况下使用热牙胶封闭侧副根管、细小弯曲根管, 达到更好的封闭作用, 同时也简化了冷侧压充填的步骤, 已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好评。为探讨热牙胶充填法与冷侧压充填法在根管充填中的应用效果, 该研究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该院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采用热牙胶充填, 并与传统冷侧压法进行对比,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牙体牙髓科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45例, 其中男21例, 女24例。年龄18~35岁, 平均 (26.2±5.3) 岁。共48牙, 切牙15例, 尖牙10例, 前磨牙12例, 磨牙11例。纳入标准:经临床和X线检查确诊为牙髓炎、根尖周炎;口腔卫生良好, 无严重的牙周疾病;根尖暗影直径<2 mm, 无牙内吸收或外吸收;知情同意。排除钙化不通、无治疗价值患牙, 排除张口受限及不配合治疗者。所有患者常规开髓, Protaper镍钛机用系统预备根管, 氢氧化钙糊剂消毒。根据不同充填方法将48牙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热牙胶组和冷侧压组。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拍摄牙片, 常规上橡皮帐, 开髓, 10#、15#K锉疏通根管, 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机用Protaper镍钛系统, 采用冠向下技术进行根管预备, 放入主尖拍摄X线片测长, 氢氧化钙糊剂消毒。冷侧压组复诊时上橡皮帐, 根管内纸尖拭干, 螺旋输送器将AH-plus糊剂送入根管内, 放入逐渐, 侧压, 再插入副尖, 再侧压直至不能放入副尖, 烫去多余牙胶尖。热牙胶组复诊时上橡皮帐, 根管纸尖拭干后, 主尖减去0.5~1.0 mm, 取尖端5~7 mm沾取少许糊剂掺入根管内, 合适垂直加压器进行加压, 注入热牙胶, 边注边退, 充填整个根管。观察两组患者根充效果, 充填操作时间及其术后疼痛情况。

1.3 评价标准

所有操作均由具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医师完成。恰充:根充密实, 根管充填材料距根尖≤0.5 mm;欠充:根充材料距根尖≥1 mm, 或根尖不密实;超充:根充材料超出根尖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充填效果

热牙胶组恰充22牙, 欠充2牙;冷侧压组恰充18牙, 欠充4牙, 超充2牙。热牙胶组恰充率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 术后疼痛时间和充填操作时间

热牙胶组术后疼痛时间 (1.24±0.37) d, 冷侧压组术后疼痛时间 (3.41±1.13) d,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热牙胶组充填操作时间 (17.2±4.41) min, 冷侧压组充填操作时间 (41.3±7.25) min,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根管的严密充填是根管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统计显示约60%的根管治疗失败是由根管封闭不完全引起[2]。当根管充填不全时, 根尖周的组织液、血液或口腔唾液会沿着缝隙进入根管中, 为根管系统残留的细菌提供滋生的空间和养分, 造成新的炎症。理想的根管充填是将根尖区牙本质牙骨质界以上的区域严密充填。冷侧压技术便是一种经典的充填方法, 即通过侧方加压让牙胶尖完整封闭根管系统, 然而冷牙胶尖侧压时并不能完全使根管系统无缝隙, 会存在充填不均、侧副根管无法封闭、糊剂吸收的劣势, 并且侧方加压产生较大的楔形力加大牙根纵裂的危险。

热牙胶充填技术是对牙胶加热, 将具有流动性的牙胶充填于根管系统, 牙胶冷却后形成一个整体的、严密的封闭效果[3]。热牙胶的流行性使得侧副根管内也充填紧密, 同时牙胶与根管壁也具有粘附效果。与传统冷侧压法相比, 精确度高, 封闭性好, 稳定性强。有学者研究表明热牙胶根管治疗相比于冷侧压法微渗漏明显减少, 对微小不规则根管的充填效果更好[4]。

根管治疗后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中超充对疼痛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5]。该研究结果显示, 热牙胶充填的恰充率高于传统冷侧压法,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热牙胶充填对根尖封闭的效果更好, 避免了欠充或超充引起的根管治疗失败。在术后疼痛时间对比一项上, 冷侧压组显著长于热牙胶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热牙胶组充填操作时间 (17.2±4.41) min, 冷侧压组充填操作时间 (41.3±7.25) min,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冷侧压法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操作, 这不仅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也延长了患者的候诊、就诊时间, 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冷侧压法的侧向加压加大了根尖部位的压力, 糊剂的使用也可刺激到根尖周组织, 引起术后疼痛。

由于热牙胶充填费用较常规冷侧压充填贵, 临床工作中我们认为可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充填方法, 如粗大根管、C型根管、侧副根管较多者多选用热牙胶, 根管形态规则者可随意选择。热牙胶充填时需注意温度不能过高, 以避免损伤牙周膜或牙槽骨,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热牙胶充填法与冷侧压充填法在根管充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该院牙体牙髓科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45例, 共48牙, 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热牙胶组和冷侧压组。所有患者常规开髓, protaper镍钛系统预备根管, 氢氧化钙糊剂消毒。冷侧压组采用冷牙胶尖测压技术进行充填, 热牙胶组采用热牙胶进行充填。结果 热牙胶组恰充22牙, 欠充2牙;冷侧压组恰充18牙, 欠充4牙, 超充2牙。热牙胶组恰充率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热牙胶组术后疼痛时间 (1.24±0.37) d, 冷侧压组术后疼痛时间 (3.41±1.13) d,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热牙胶充填技术能够严密封闭根尖区及侧副根管, 治疗效果更好,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热牙胶,冷侧压,根管充填,侧副根管

参考文献

[1]张伟.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3, 13 (9) :530-533.

[2]姚娜, 马琦, 尹星喆, 等.4种充填方法对椭圆形根管充填效果的体外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8, 24 (6) :874-878.

[3]浦艳琏.续波加高温牙胶热塑注射根管充填术与冷牙胶加压根管充填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 (24) :3743-3744.

[4]张婷婷.ObturaⅡ高温热塑牙胶注射充填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 (增刊) :172-174.

充填质量 第8篇

充填开采是在工作面煤炭资源采出后顶板尚未冒落之前, 采用矸石充填采空区, 减少顶板岩层下沉量, 以减少地表的下沉和变形, 达到保护地面建筑物或农田的目的[1]。

皖北煤电集团五沟煤矿CT101工作面作为矸石充填开采首个工作面, 位于南一采区东翼。工作面回采山西组10煤层, 工作面机巷长度587 m, 风巷长度640 m, 切眼长度100 m。平均煤厚3.1 m。工作面标高在-274.3~-298.7 m之间, 工作面走向布置。

CT103工作面作为充填开采第二个工作面, 其南起集中运输巷上段, 西邻CT101工作面 (风巷沿空留巷) 。该工作面机巷长度664 m, 风巷长度701 m, 切眼长度68.5 m, 平均煤厚2.6 m, 巷道顶板标高在-288.28~-258.62 m之间, 工作面走向布置。

1 工作面及两巷设备配置

皖北煤电集团五沟煤矿CT101工作面设备配置:工作面共布置52组ZC14100/20/38型六立柱支撑式充填液压支架、ZCG14100/20/38过渡支架4架, 两端头布置ZCT14100/20/38端头支架各1架。支架后部后顶梁吊挂SGBC-764/250型边双链充填刮板机1部, 前方布置SGZ-800/800型刮板运输机1部和MG400/920-QWD型电牵引采煤机1部。

皖北煤电集团五沟煤矿CT103工作面设备配置:工作面共布置40架ZC5500/20/38型四立柱支撑式固体充填液压支架, ZCG5500/20/38过渡支架4架, 两端头布置ZCT5500/20/38端头支架各1架。支架后部后顶梁吊挂SGZ764/250 (中双链) 型充填刮板机1部, 前方布置SGZ-800/800型刮板运输机1部和MG400/920-QWD型电牵引采煤机1部。

CT101和CT103两个充填工作面两巷设备配置相同:机巷共布置4部DSJ100/80/2×110胶带输送机, SZZ800/800型转载机和PLM2000矸石转载机各1部。风巷布置2部DSJ100/80/2×110胶带输送机和1部DSJ40/11/25型矸石转载机1部。

2 充填开采工艺

2.1 充填工作原理

充填工作主要是靠安装在采煤充填液压支架后部的刮板输送机和夯实机构共同完成的。矸石从矸石仓经胶带输送机运至工作面采空区刮板输送机上, 通过后部刮板输送机卸料口 (每架支架均有1个卸料口) , 将矸石填入采空区内, 然后利用夯实机构将矸石夯实, 使老塘顶板与底板之间用矸石充填严实。

2.2 充填工艺流程

由后部刮板运输机头向机尾 (或由机尾向机头) 依次充矸→夯实→再充矸→拉后部运输机→再夯实, 进行多次卸料、多次夯实, 直至采空区充填料充分接顶并压实。

3 充填设备弊端与改进

充填开采工作面中设备主要分为综采设备 (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 、充填设备 (后部运输机、充填液压支架) 、运输设备 (出煤和进矸石的胶带运输机) 。因为综采设备和运输设备技术已经成熟, 常用设备完全可以满足充填开采工作面的需要, 所以充填开采工作面中重点设备主要集中在充填部分。

3.1 充填设备弊端

(1) 在CT101工作面中, 使用ZC14100/20/38型六立柱支撑式充填液压支架。该支架前、后、中三组6个立柱分别作用于支撑前梁、支撑顶梁、支撑后掩梁。三组立柱决定支架操作工序多于普通支架, 支架本身自重较重且要协调升降, 不然会造成立柱连接块的损坏, 操作繁琐影响生产。并且支架本身应用千斤顶较多, 每个千斤顶需要进、回液两路高压胶管, 给检修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 支架的液压压实机构采用双千斤顶 (居中靠下方) 来实现升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因矸石堆积渍实造成夯实机构不能回落, 需要人工清理千斤顶下方矸石, 增大了劳动量。

(3) 压实机构采用两组4个千斤顶模式的二级压实。在实际生产中, 此法效果不理想, 矸石堆积渍实在滑道中, 造成压实机构不能收缩, 且在充填过程中实际上仅仅使用一级千斤顶就可以满足充填要求。

(4) 压实机构推移板本身设计不合理, 形如Γ, 但夯实板上方露出的部分在收缩时有时会碰撞后部运输机影响生产。

(5) 后部车SGBC-764/250型 (边双链) 充填刮板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经常出现矸石渍实两端滑道造成刮板掉道的情况, 影响生产。

(6) 后部车溜槽与后顶梁连接之间的连接环强度大, 在拉移后部车的过程中造成后部车溜槽耳座断裂。

3.2 充填设备改进

(1) 为了更好地实现充填效果, 在CT103工作面中对充填支架和后部车的上述弊端进行了改进, 用ZC5500/20/38型四立柱支撑式固体充填液压支架来替代六立柱支撑式固体充填液压支架。四立柱支架为两组4立柱, 能够满足充填工作面的设计要求, 支架更灵活、管路更加精简。

(2) 四立柱支架的夯实机构的升降采用独立式千斤顶, 把夯实机构和后顶梁连接在一起, 灵活地实现了夯实机构的升降, 杜绝了夯实机构因下方矸石堆积不能回落的状况。

(3) 压实机构由二级压实改为一级压实, 在实际生产中能够满足割煤一刀充填一硐的需求, 但是最初设计时出现了压实机构过长导致采空区悬顶过大的隐患, 若顶板破碎下沉将会影响充填效果, 因此压实机构的长度必须要经过充分的论证才能满足生产, 在CT103工作面就出现了压实机构过长影响生产的情况。

(4) 压实机构的推移板经过改进后方便了生产, 但是推移板的缩小导致矸石压实效果不理想, 此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T103工作面的充填效果。

(5) 后部车SGZ764/250 (中双链) 型充填刮板机的投入使用, 理论上能够解决矸石渍实滑道的安全隐患。但是在实际生产中, 中双链充填刮板机的刮板和链条阻碍了下料, 导致矸石直接运送至后部车机头, 同时充填刮板机的溜槽下料方形天窗由2个千斤顶控制改为扇形天窗1个千斤顶控制, 导致矸石既不能有效地落至老塘侧, 又不能把扇形天窗炳部的矸石充分落下。

(6) 在CT103工作面中, 吊挂后部车溜槽与后顶梁之间的连接环强度采用了低于溜槽耳座的普通钢材, 既满足了吊挂后部车溜槽的要求, 又对溜槽耳座进行了保护。

4 充填设备改进的意义

通过对CT101工作面充填设备使用效果的分析, 设计改进了CT103工作面的充填设备, 该设备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充填率, 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的事故影响, 但是在中双链充填刮板机上的改进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充填开采作为一种新型采空区处理方法, 其对应的充填设备还不成熟, 有待在生产中进一步完善, 成熟的充填设备能够保证良好的充填率。

参考文献

充填采矿法 第9篇

充填采矿法属人工支护采矿法。在矿房或矿块中, 随着回采工作面推进, 向采空区送入充填材料, 以进行地压管理、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移动, 并在形成的充填体上或在其保护下进行回采。本法适用于开采围岩不稳固的高品位、稀缺、贵重矿石的矿体;地表不允许陷落, 开采条件复杂, 如水体、铁路干线、主要建筑物下面的矿体和有自燃火灾危险的矿体等;也是深部开采时控制地压的有效措施。充填法的优点是适应性强, 矿石回采率高, 贫化率低, 作业较安全, 能利用工业废料, 保护地表等;缺点是工艺复杂, 成本高, 劳动生产率和矿块生产能力都较低。

阶段充填采矿法 第10篇

1阶段填充采矿法特性

1.1阶段填充采矿法施工方式。阶段填充采矿法在进行采矿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被采矿石的自身稳定性进行采矿工作,利用事后的一次性填充来对采矿场的地压进行控制。通常在可以将阶段填充采矿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行一步矿房工作,主要是先将矿石采回一步矿房,对矿石进行胶结填充工作,并在矿石完全凝结结实之后,将其采放回二步矿房,在对其进行松散填料的填充工作。两个阶段共同组成了整个回采单元,在实际的阶段填充采矿中可以利用回采单元来进行对于整个采矿过程的经济指标评价。

1.2回采单元。由一步矿房和二步矿房共同组成的回采单元,主要是运用了空场采矿法的技术,在进行结构参数的确定中,利用岩石自身特性,确定整个回采过程中的搬移、挖凿对于采矿的影响。但是一步矿房的经济指标与二步矿房并不相同,很多时候在确定指标的时候要依据矿产地形以及经济进行综合考虑。

1.3阶段填充采矿法的重要组成。阶段填充采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填充矿房”,填充矿房的存在可以保证整个采矿过程的持续开采工作的进行。对于阶段填充采矿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填充矿房存在才能保证矿体开采的进度。

1.4阶段填充采矿法优势。阶段填充采矿法相比空场采矿法具有本质区别,阶段填充采矿法是应用填充矿房来保证矿石开采工作的进行,空场采矿法则主要是为了处理好采空区,相比之下,阶段填充采矿法是空场法和充填法的融合体,所以在填充上保证了速度,降低了填充所需的成本,更加快了采矿速度,对于矿房的利用率也有显著提高,更是保证了矿床的回收率。

2阶段填充采矿法应用范围和前景

2.1阶段填充采矿法应用范围。阶段填充采矿法对于矿石或者岩石自身具有稳定性的区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适合大规模的连续矿体的开采工作。阶段填充采矿法在开采的过程中并不存在采空区,所以在矿体深度较深的矿区进行开采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减少岩爆危险。并且由于其回收率和回采率很高,所以在进行稀有金属和贵重矿石的开采中常被应用。对于需要进行地表或者周围岩石保护的采矿区域,阶段填充采矿法具有重要优势,是采矿的首选方式。

2.2阶段填充采矿法前景

2.2.1在连续开采中的应用。由于阶段填充采矿法是应用,一步矿房和二步矿房组合成回采单元,来进行矿石开采工作,所以如何将回采单元利用好,就可以实现连续的矿石开采工作,这样不仅减少了矿石开采工程时间,更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国家经济做出有效地贡献。

2.2.2可以实现无废料的开采工作。当将一间矿房的矿石进行了开采之后,可以形成采空矿房,采空矿房还可以作为一步矿房或者二步矿房进行再利用,同时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以及尾矿等都可以作为填充物进行再利用,可以实现肥料的回收再利用工作,所以就可以实现无废料的开采工作,即为开采企业较少了投资,也降低了对于环境的影响,对于地上环境并不会造成影响。

2.2.3实现上行开采工作。对于矿石埋藏较浅的区域,应用阶段填充采矿法进行上行开采可以有效地保护地表,并减少对于环境造成的负担,上行开采与下行开采的主要区别是,上行开采时将竖井首先挖掘之矿体最深处,在矿体最下部位形成采矿条件,由最下区域进行矿体开采工作,在上一个阶段来进行采准工作,上下不同工作同时进行,既可以简短工期,又可以满足采矿特殊需求。对于竖井下产生的废料,还可以充入下一部的回采阶段,充当填充物。既减少了投资,也可以免除地表受到损伤。

2.3应用实例

某矿开采深度已达1300多米,是全国金属矿山中开采最深的矿山。在矿岩中等稳固的厚大3#主矿体应用阶段充填采矿法。矿房垂直矿体布置,长为30-40m,一步矿房宽10m,二步矿房宽为16-17m,矿房高39m。一步矿房用留矿法回采,采后用分级尾砂胶结充填。二步矿房用分段法回采,采后用尾砂充填。据-467m阶段7个一步矿房回采结果,共采出矿量30.3万t,月生产能力为6308t,矿石损失率为2.18%,贫化率为16.2%,矿房侧帮暴露面积达1200平方米,胶结充填强度最高4.8MPa,平均2.5MPa。二步矿房以-467m阶段采场为例,矿石损失率为1.17%,贫化率为28%。-467m阶段3个二步矿房的回采效果证实,回采效率高、充填成本低、作业安全。当一步矿房充填体面积为1200-1600平方米,强度为2-3MPa,时间在2a以上时,完全能保证二步矿房的正常回采条件。该矿在8年期间,用阶段充填法回采了4个阶段(-467m、-527m、-587m及-647m)500多万t矿石,充填了140万立方米采空区,创造了1.78亿元的经济效益。

2.4阶段填充采矿法总结

对于采用阶段充填法进行一、二步连续采矿的矿山,一步采的充填质量至关重要,是确保安全稳定生产的前提,本文考虑了在充填体质量不好或者受到爆破影响的情况下,为避免充填体垮塌或大量破坏等情况发生,在二步采回采时提出预留保护矿壁和减震爆破等相结合的预防措施并通过实践对比证明,此措施可行,值得借鉴和推广,得出如下几点总结。

2.4.1采用阶段充填法一二步采场的采矿,当采场充填效果不好,充填体分层、离析现象较为严重,充填体强度达不到设计值,或者充填体受到爆破破坏或者振动影响时,在二步采场回采过程中充填体有可能发生垮塌,充填料混人矿石中,将会造成贫化率加大,严重时可能导致采场报废。

2.4.2采用阶段充填法二步采场的回采时,有必要采用预留保护壁或减震爆破等一些措施,来确保充填体的稳定性。

2.4.3从试验情况可知保护壁的厚度一般不小于1.0m,尤其是采场长度比较长时,最好同时考虑减震爆破等多种措施联合控制,效果会比较理想。

3结论

阶段填充采矿法是跟随着技术进步的脚步产生的,在当前的采矿工作中,应用阶段填充采矿法进行采矿,具有极大的优势。这种方法相较于空场法以及充填法更具有可行性,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经济节约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长年.金川二矿区下向分层采矿充填体力学行为及其作用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9).

膏体充填特点及其现状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膏体充填技术工艺环保先进

0 引言

绿色采矿是采矿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无尾矿充填采矿法,可以提高矿物回采率,减少对地面土地的贫化率,充分利用资源,有效控制地压,房屋和地表塌陷和可在“三下”开采等优点,膏体充填工艺技术也在充填采矿法不断改造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创新与发展。

1 膏体充填

所谓膏体充填就是把煤矿尾矿矸石山的煤矸石、劣质土和电厂的尾料粉煤灰等固體废物在地面加工成的膏状浆体,利用高密度固体充填泵和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管道泵送到井下工作面,适时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膏体充填的关键是要在井下工作面采空区形成以膏体料浆为主的覆岩支控体系,实时而有效控制地表开采沉陷在建筑物允许值范围内,保护地下水体不受破坏,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的目的,此工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被誉为21世纪绿色开采新技术。

2 膏体充填技术特点

2.1 浓度高 一般膏体充填材料质量浓度>75%,目前最高浓度达到88%。而普通水砂充填材料浓度低于65%,如,我国阜新矿区水砂充填水砂比,新平安矿为2.7:1~5.3:1,新邱一坑为1.2:1~2.1:1,高德八坑为2:1,按照质量浓度小于50%。

2.2 流动状态为柱塞结构流。水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过程中呈典型的两相紊流特征,管道横截面上浆体的流速为抛物线分布,从管道中心到管壁,流速逐渐由大减小为零,而膏体充填料浆在管道中基本是整体平推运动,管道横截面上的浆体基本上以相同的流速流动,称之为柱塞结构流。

2.3 料浆要求不沉淀、不泌水、不离析。膏体充填材料这个特点非常重要,而要达到这三个标准,就必须时刻把握原料的所有参数,要搞好充填泵送系统的过程控制,井上井下协调配合,积极应对充填工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达到料浆要求。

2.4 无临界流速。最大颗粒料粒径达到25mm,流速小于1m/s仍然能够正常输送。

2.5 膏体充填体压缩率低。一般水砂充填材料(包括人造砂)压缩率为10%左右,级配差的甚至达到20%,水砂充填地表沉陷控制程度相对较差,通常水砂充填地表沉陷系数为0.1~0.2(新汶矿区水砂充填地表沉陷系数为0.13~0.17),许多条件尚需要与条带开采结合,留设条带煤柱才能够达到保护地表建筑物的目的。而膏体充填材料中固体颗粒之间的空隙由胶结料和水充满,一般压缩率只有1%左右,控制地表开采沉陷效果好,“三下一上”压煤有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开采出来。

3 膏体充填的研究现状

膏体充填最初来源于金属矿山,是1979年德国在格伦德铅锌矿首先发展起来的第四代先进充填技术。

世界上记载有计划的矿山充填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废石干式充填、水砂充填、低浓度胶结充填、高浓度充填/膏体充填等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废石干式充填为代表,充填的目的是处理废弃物。如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芒特莱尔矿和北莱尔矿在20世纪初进行的废石干式充填;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废石干式充填成为金属矿山的主要采矿方法之一,1955年在地下开采的有色金属矿山中废石干式充填占38.2%,

第二阶段,20世纪40~50年代,以水砂充填为代表。澳洲一些地下金属矿山,以水力充填取代了早期使用的干式充填。1969年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院开展了机械落矿充填采矿法的相关问题研究,10余年后在水力充填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水砂充填在国内外煤矿一度作为解决地表开采沉陷,保护建(构)筑物的主要方法,曾经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世界上水砂充填最先进、应用最好的是波兰。1967年波兰水砂充填法采煤占到总产量的50.2 %,波兰吴杰克煤矿(Wujek)是欧洲最大的水砂充填矿井,年产量220万t/a,水砂充填产煤量占70 %,充填管线最长达4.5 km,1952年以后水砂充填逐渐在抚顺、扎赉诺尔等地推广应用。目前山东济宁的太平煤矿用水沙充填。

第三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以低浓度尾砂胶结充填为代表。代表矿有澳大利亚芒特艾萨矿,该矿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低浓度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回采底柱。1977年芒特艾萨矿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矿业学院合作研究出了低成本胶结充填技术。由于非胶结的水砂充填体不能自稳,难以满足采矿工艺高回采率和低贫化率的需要,在水砂充填工艺得以发展和推广应用以后,开始发展采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20世纪70年代中国凡口铅锌矿、招远金矿和焦家金矿率先应用细砂胶结充填。目前,中国有20多座金属矿山应用细砂胶结充填。

第四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以高浓度、膏体充填为代表。1979年德国在格伦德铅锌矿为了克服低浓度胶结充填泌水严重等,在世界上首次试验成功膏体充填技术。膏体充填技术在德国试验成功以后,逐渐在南非、英国、美国、摩洛哥、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坦桑尼亚、土尔其等世界主要采矿国家的金属矿山得到发展和应用。1991年德国矿冶技术公司与鲁尔煤炭公司合作,把膏体材料充填技术应用到沃尔萨姆煤矿,试验工作面煤层厚度1.5m,采深1000m,所用膏体充填材料由粉煤灰、浮选矸石、破碎岩粉等制成,无胶结料,物料的最大粒径小于5mm,质量浓度达到76%~84%。中国1994年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二矿区建成第一条膏体泵送充填系统,以后有铜绿山铜矿、湖田铝土矿、咯拉通克铜矿等也建设了膏体充填泵送系统。

4 国内的成功地案例

现在山东济宁太平煤矿设计了中国煤矿第一个膏体充填系统,主要是水沙充填。该膏体充填系统于2006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煤层布置分层长壁工作面开采,开采过程中沿空留巷,工作面之间无煤柱,采出率提高到90%以上。截止到2007年10月太平煤矿充填量累计20多万m3,安全采出煤炭30多万t,2007年11月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论证。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小屯煤矿膏体充填工业性试验,主要骨料是矸石料是选择在该矿14259顶分层工作面。该首试工作面倾斜长度120m,推进长度500余m,以平均采高2.8m计算,已经采出煤量约40万吨。

在建的山东济宁岱庄煤矿膏体充填系统,能力更强,压力更大,充填泵送系统的输送能力达到150m3,最大输送压力达到14Mp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泵送系统。本项目研究成功以后,不仅为解决岱庄煤矿及济北矿区不迁村开采难题,最大限度地采出煤炭资源,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更重要的是为解放我国煤矿大量村庄等建筑物占压的煤层发展、形成一套 “高采出率、环境协调、高效安全”的新型不迁村膏体充填开采技术,这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意义的极富挑战性的开创性工作。

5 结语

充填质量 第12篇

1 临床资料

收集笔者配位医生于2012年应用B&L热牙胶充填机行根管充填的310例病人392颗患牙, 男140例, 女170例;年龄13岁~83岁, 平均38.25岁;均明确诊断为不可复性牙髓炎、根尖周炎, 需根管治疗。治疗过程基本顺利, 术前、术中、术后均行X线片检查、试尖、观察充填效果。

2 护理配合

2.1 治疗前准备

2.1.1 病人的准备

协助医生与病人交谈, 告知根管治疗充填的目的、操作过程、需要的大约时间、费用, 治疗过程中进行3次X线片检查的目的及必要性, 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避免不必要的纠纷。详细询问病人既往病史 (如心脏病、高血压等) 、用药情况以及有无过敏史等。

2.1.2 器械和材料的准备

(1) B&L无线热牙胶根管机1套包括:B&L牙胶携热笔系统 (superendo-α2) 及B&L牙胶输送枪 (superendo-β) (韩国) 、ProPexⅡ根管长度测量仪 (登士柏) 、垂直加压器、根管长度测量尺、小剪刀、大锥度牙胶尖 (美塔和Dentsply) 、牙胶棒 (标准胶、美塔) 、AH Plus根管封闭剂 (Dentsply, 德国) 、吸潮纸尖、奥丹超声治疗机及超声根管锉 (丹麦) 、暂封膏等器材。 (2) 根据根管预备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热压工作笔尖并插入已套好保护套 (可用洁牙手柄保护套) 避污的加热系统, 用胶片在工作尖比工作长度短4mm~7mm处标记, 调节温度模式为200℃关机备用。选择合适的银针和牙胶棒在牙胶输送枪上装好并将银针预弯成圆弧形, 套上保护罩和一次性薄膜手套避污 (大拇指和小指分别套在保护罩和活塞处) , 调节温度模式为200℃关机备用。选择1支或2支双头垂直加压器, 其中最小一头可无阻力到达距工作长度4mm处并用胶片做标记。

2.2 心理护理

由于根管治疗使用的器械较多、步骤复杂、耗时较长以及病人对根管治疗的不了解, 进行根管治疗的成年病人普遍存在牙科畏惧心理[3], 容易造成紧张情绪。护士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的恐惧感, 使病人主动配合完成治疗。

2.3 治疗中配合

引导病人就坐漱口, 根据充填牙位调节牙椅体位和灯光。将根管预备前的X线片调出电脑桌面, 供医生参考。递上装好合适根管超声锉的根管器让医生充分超声冲洗根管, 再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 护士要及时吸走冲洗液, 协助医生干燥根管后递相对应的大锥度牙胶尖给医生试尖并安排病人拍X线试尖片, 以了解牙胶尖是否达到工作长度。试尖拍片后, 协助医生隔湿, 用吸潮纸尖吸干根管, 递开了电源的携热笔给医生, 既可以试工作尖能否顺利到达距工作长度4mm~7mm处, 又可激活加热器开关1s~2s用笔尖干燥根管。告知病人接下来应尽量保持张口度, 用鼻呼吸不要做咽口水的动作, 充填过程中可能会因加热引起局部热感、轻度疼痛或酸胀, 嘱不要惊慌, 需保持体位不变, 以防止烫伤或器械折断。用75%乙醇棉球消毒试尖后的大锥度牙胶, 医生用小剪刀剪去前端0.5mm, 蘸根管封闭剂就位于根管时, 护士及时用左手递上已选择好合适锥度、标识好插入长度、温度模式为200℃的携热笔给医生激活加热开关去除根管口的多余牙胶尖部分, 左手接过携热笔, 右手递上大号垂直加压器;在医生垂直加压时护士用预先拿在手上的乙醇棉球将笔尖上的牙胶清理掉;再递上携热笔给医生, 接过垂直加压器并清洁粘住的牙胶。如果医生使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 重复以上步骤数次, 给予相应的垂直加压器, 直至距工作长度4mm左右。如果使用热牙胶连续波充填技术, 待医生在根管口激活加热源根向加压使热压工作尖前进至参照点后, 接过退出的携热笔并关闭电源, 迅速递上小号垂直加压器进行根尖段加压。再递上已预热达200℃并能顺利挤出流动牙胶的输送枪给医生将热牙胶回填于根管中上段, 接过输送枪递上垂直加压器加压, 重复2次或3次完成回填关闭输送枪电源, 用暂封膏暂封洞口。再拍术后X线片, 确认根管充填的质量。

2.4 治疗后的护理

给病人交代根管充填后的注意事项并预约下次复诊时间。取下携热笔工作尖, 撤下避污的塑料套, 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携热笔前端与工作尖连接处;挤去残余的牙胶关机, 取下热保护罩清洁消毒, 待银针冷却后用银针扳手卸下银针消毒, 撤下避污膜;换手套用75%乙醇棉球擦拭输送枪连接银针端口处, 取出活塞用75%乙醇棉球拭净粘住的牙胶, 用清洁毛刷从输送枪的尾部穿过管腔从前端取出来以清洁管腔内残余的牙胶。再用75%乙醇棉球将携热系统和输送枪外表擦拭消毒。

3 结果

310例病人392颗患牙的热牙胶充填过程顺利完成, 术中未发生烫伤等意外情况, 充填完毕行X线片显示97%为恰填, 术后未出现明显肿胀、疼痛等不适。

4 讨论

根管治疗使用的仪器设备较多, 其中根管治疗用微型马达、奥丹超声治疗机、根管长度测量仪、B&L无线热牙胶充填机都是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的, 术前护士应与病人充分沟通, 了解有无禁忌证;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其紧张情绪;操作中传递器械要准确、平稳, 动作轻柔;配合医生安装橡皮障, 若没有应用橡皮障, 医护在充填过程中尤其是护士要全程注意热牙胶机不可接触到病人口唇及软组织, 协助医生牵拉口角或轻拨舌体避免烫伤。护士要熟练掌握热牙胶充填术的操作规程, 熟悉充填机设备的性能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以确保热牙胶充填机使用时功能正常。传递器械时应确保病人安全, 携热笔系统及输送枪系统较粗大, 而且工作端锋利、高温, 应该实行双手器械交换法, 笔者认为左手保持在传递区递接充填系统, 右手传递垂直加压器, 既可避免在病人头面部传递, 也便于医生接过器械就能使用而无需调整方向。开始充填时护士轻按电源开关用左手握住携热笔非工作端, 递给医生使工作尖朝向根尖与牙齿长轴保持一致, 医生食指激活加热开关, 2s~5s笔尖即可升至200℃~230℃切断牙胶, 多根管充填时输送枪要预热但电源不要太早开启, 既可避免消耗电量也可防止保护罩发热, 可视具体情况提早40s~60s轻按电源开关, 便达到预设200℃~230℃, 护士将热牙胶前端挤出一小段丢弃, 银针可按充填牙位旋转角度后, 左手握稳枪膛活塞柄处, 递给医生握住枪柄及触发器进行回填。填充结束后交代病人术后可能会有局部酸胀或疼痛, 严重者随诊。勿用患牙咬硬物, 观察1周~2周后无不适复诊补牙或冠修复。

综上所述, 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是根管治疗中新型的充填技术, 操作中护士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除了要熟悉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外, 还要熟练掌握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特点与使用方法, 才能更好地协助医生完成根管治疗, 提高护理配合的质量[4]。

参考文献

[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14-217.

[2]彭彬.根管治疗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89.

[3]任飞, 庄最新, 陈良尧.成人根管治疗牙科畏惧原因及行为干预的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 2009, 17 (3) :117-120.

上一篇:起动过程下一篇: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