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2024-05-08

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精选12篇)

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1篇

1 手术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

1.1 术前心理反应

恐惧、紧张是可以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 并对手术后的康复产生影响, 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的缺乏了解是产生此种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

1.2 术后心理反应

烦躁、焦虑、烦躁焦虑是应激状态下最常见的心理反应, 手术后特殊不适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手术后伤口的疼痛及各种引流管的不适使某些敏感、耐受力差的患者拒绝翻身, 拍背的必要活动, 对医护人员的解释和劝说不听、不配合、这种心理反应导致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不利于术后的康复。

2 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

2.1 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 担心手术预后、导致患者紧张、焦虑。有的患者误认为切除子宫后会引起性欲降低、失去第二性征所导致的自我形象紊乱。有的患者因为切除子宫卵巢后不能生育而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急, 表现为被动依赖。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另外, 住院使患者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 暂时不能履行母亲、女儿、管理等角色。患者常有焦虑、紧张、不安、悲观、抑郁的角色冲突等。另外把手术麻醉想象的非常复杂恐惧, 对手术医生的技术产生担心, 不同程度的焦虑对手术效果有不同的影响。因为过度焦虑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导致伤口的愈合。手术前, 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减轻手术焦虑, 对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3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是恐惧焦虑, 紧张不安, 护理人员在了解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努力与患者沟通, 在与患者沟通时将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给患者, 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 术前准备的内容及目的。护理人员要以热情的态度, 严谨的工作作风, 熟练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 使患者产生安全感, 用通俗易懂的语音, 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及手术的有关情况, 解除对手术的恐惧、紧张心理。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有针对性的讲解手术的意义和方法,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 与患者共同探讨适合于个体的缓解心理应激的方法, 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使患者取得配合。

4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的疼痛与不适是术后前的不良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 护士应协助患者减轻疼痛, 解除不适, 将术后恢复的情况及时告诉患者的家属, 让患者在得到护理人员支持的同时也得到家属的安慰。对自己的康复充满信心。

5 小结

妇产科患者心理护理探析论文 第2篇

护理人员应举止大方、着装整洁、态度和蔼可亲,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科室的基本情况,向患者介绍疾病情况以及主管医生的手术能力、手术方式等,同时要告知患者不实施手术的隐患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鼓励患者配合医护工作,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去接受治疗。

2.2自卑、害羞心理护理措施

这类患者心理特征的表现是消极的,但由于患者入院的动机是积极地寻求医治,因此具有非常高的积极态度。针对这类患者,医护人员要转换角色,通过暗示、分散以及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要学会理解患者的.苦衷,以一个同龄姐妹的身份,关心、体贴、同情、尊重患者。护理过程中,积极向患者讲解女性生理知识。在进行换药、注射、阴道冲洗、导尿的时侯,要尽量的让异性回避。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不过多暴露患者,操作要轻柔,男医生查体时主动陪伴。

2.3失落、多疑心理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耐心地与患者及患者的家属积极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想法,获取尽可能多的支持。用责任心和积极的态度照顾好患者,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用爱心来消除其孤独失落的心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多引导患者与其家属进行沟通,使其可以通过共同的思考解决问题。最后,患者还可以通过口服雌性激素的方式,来维持女性基本特征。

3结论

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3篇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满意度 语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249-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60例妇产科术后患者,并根据患者选取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5~60岁,平均为(34.9±3.7)岁。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6~56岁,平均为(32.4±3.2)岁其中异位妊娠、黄体破裂、盆腔炎、出血性输卵管炎、感染性疾病以及剖宫产的患者分别有5例、5例、1例、8例、8例和34例。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30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语言沟通护理,这里既包括普通话术语言,同时也包括人性化的肢体语言。对于进行手术的患者语言护理要从患者入院伊始便开始,并贯穿于患者出院。语言护理的核心便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第一,在患者入院伊始便进行亲切的问候,此时不能开门见山的直接询问患者的病情或其他关于手术的问题,而要以热情和蔼的话语对患者表示关心,让其感觉到家的温暖,取得患者的初步信任。同时,要向患者主动接受本科室的基本情况,包括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护士等人员情况以及医院手术与住院的良好环境,帮其建立起初步的信息。消除其陌生与惶恐的心态。第二,语言沟通要注意话语的委婉、柔和,注意文明、礼貌用语,不得对患者进行训斥、苛责,不得讽刺或嘲笑患者,不得对患者的询问或护理产生厌烦,要耐心的向患者解答疑问,同时根据医生嘱咐进行有关护理及相关健康宣教。第三,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病情以及脾气秉性、文化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对于年长者不仅要耐心和蔼的进行沟通,还要根据其文化程度进行易懂的健康教育,要以尊称对待年长者患者;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则要以举例子等手段进行语言护理,并以一视同仁的心态耐心对其讲解。最后,对于行妇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语言护理中要注意结合恰当合适的肢体语言,以增加语言沟通的生动性与可信性,要学会用积极暗示性的肢体语言对患者进行正能量的暗示与鼓励。尤其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肢体语言的护理要远胜于单纯的语言沟通。此时,应以无声的肢体语言暗示鼓励对方而不应以在患者面前谈论起病情。同时,要学会从患者的言谈举止中揣摩其心态并进行恰当的护理。在语言护理的整个过程中要致力于创造出友善、和谐、温馨的氛围,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1.3 观察指标

分别依据HAMD评分与HAMA评分标准对60例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的不同语言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记录观察、对照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情况,其中HAMD≥20分的为抑郁,且评分越高患者抑郁情况越为严重;HAMD≥14分的为焦虑患者,同样分数越高患者焦虑情况越为严重。同时,采用该院常用的满意度调查表对6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60例进行语言护理的行妇科手术的患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进行分析,P<0.05说明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语言护理患者护理前后HAMD及HAMA评分对比

观察、对照两组行妇科手术患者护理前HAMD和HAMA评分二者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行不同的语言护理后观察组30例妇科手术患者的HAMD及HAMA两大评分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30例患者的评分变化较小,护理后患者的两种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二者差异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不同语言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3.33%,仅两例患者表示为不满意,而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共计8人表示不满意,其满意度仅为73.33%,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我国对于妇科疾病的普及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妇女在患有妇产科疾病后往往会产生恐慌、不安、焦躁等心里,尤其是要进行有关妇产科手术的疾病,不仅是患者本身,其家人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语言护理,消除患者恐惧不安的心理助其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息便十分重要[3]。

参考文献

[1]殷淑芳,孟爱凤.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J].江苏医药, 2013,39(9):1113-1114.

[2]崔艳丽.语言护理在妇产科术后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193-194.

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 年龄20岁~53岁, 平均年龄 (32.5±4.7) 岁;剖宫产18例, 妇科急腹症患者24例, 其中感染性疾病4例, 盆腔炎1例,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例, 出血性输卵管炎1例, 黄体破裂9例, 异位妊娠7例。

1.2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理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问候、列举成功治疗案例、健康指导等方法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而观察组对良好语言技巧与肢体语言加以灵活应用, 以语言护理方法展开心理护理。

1.3观察指标在2组患者入院第1天、出院前1 d时利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患者心理健康程度进行评价, 其包括50个测评项目共5个测验因子, 分别为躯体化 (得分为12~60分) 、人际关系敏感 (得分为9~45分) 、强迫症状 (得分为10~50分) 、焦虑 (得分为10~50分) 、抑郁 (得分为13~65分) 。利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统计。2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4份, 回收84份, 回收率为100%。

2结果

2.1 2组患者心理健康评价结果分析2组患者入院第1天各项指标评分间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出院前1 d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第1天, 且观察组出院前各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观察组21例患者满意17例, 基本满意4例, 不满意0例, 护理满意率为100.0%;观察组21例患者满意12例, 基本满意7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率为90.5%,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5.32, P=0.040) 。

3讨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心态通常相对复杂, 在临床护理中护士不仅需具备良好的护理技巧, 还应对不同手术类型患者的心理需求予以准确把握[3,4], 同时积极予以应对, 以取得患者信任, 促使手术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实现, 促使患者及其家属快速适应疾病所致变化, 故而心理护理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而言极为重要[5]。

本文对照组以常规方法展开心理护理;观察组以良好的语言技巧与肢体语言展开心理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1热情接待:在患者入院时给予热情接待, 以亲切问候为开场白, 并为患者介绍医院情况, 通过委婉良好的交谈消除患者不安全、恐惧感。2把握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动作、语言及表情进行观察, 以对其心理活动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把握;耐心倾听患者的遭遇和痛苦, 以诚挚的情感给予其心理慰藉, 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3根据患者不同个性采取不同语言护理:对性情温和者要放慢说话语速, 性情急躁者要直接、开门见山, 对老年患者应用尊称;知识层次较高者相对敏感, 在和其交谈时应用语简练, 对病情予以确切描述, 严禁信口开河或议论其病情;而知识层次较低表述能力差且不善于言谈者, 和其交谈时应公正、亲切, 以开放性、通俗易懂的语言消除其紧张情绪, 使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4注意礼貌用语:在各项操作中应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用谩骂性、讽刺性或训斥性语言, 在交谈中不可拿患者生理缺陷或病态时语言行为开玩笑, 耐心解答患者问题。在患者诊断及检查后用准确语言表述, 不可含糊其词, 不可缩小或扩大, 在执行医嘱之余还应主动为其展开健康指导。5对语言技巧予以合理应用:当妇产科手术患者状况不理想、治愈难度较大时, 要对语言技巧予以充分利用, 掌握好说话尺度, 切忌在患者面前谈论其病情, 以免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妇产科手术与其他手术不同, 具有很强的隐私性, 因此, 应注意对患者隐私加以保护。6对肢体语言充分利用:护士应保持外表整洁, 言谈有度、用语文雅、礼仪规范、举止端庄, 以充满爱心、自信、亲切的态度为患者展开护理工作, 使其感到放松、踏实与安全;协助其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配合度。本文中2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后,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出院时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在妇产科手术后为患者护理时, 采用良好的语言技巧并对有效应用肢体语言具有显著效果, 可促使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大幅改善, 提升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语言护理在妇产科手术后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于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 对照组术后给予普通心理护理, 观察组术后采用良好的语言技巧展开心理护理。对2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心理健康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2组患者出院前1 d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第1天, 且观察组出院前各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妇产科手术后为患者护理时, 采取良好的语言技巧并有效应用身体语言展开心理护理具有显著效果, 可促使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大幅改善,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心理护理,语言护理,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邹丹.44例妇科老年患者逆行输液的体会[J].重庆医学, 2010, 39 (1) :125.

[2]付扬.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进展[J].重庆医学, 2011, 40 (8) :825.

[3]孙慧连.12例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妊娠分娩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11) :1085

[4]孙娟.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2) :1097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 第5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能够更好地为手术患者腹部切口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192例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手术瘀痕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能促进患者切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56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

王颖霞

【摘要】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能够更好地为手术患者腹部切口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192例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手术瘀痕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能促进患者切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护理

对妇产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探析 第6篇

【关键词】妇产科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30-02

妇产科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都会出现一些心理特征,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文章通过对妇产科临床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心理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可以保持最佳的状态进行手术,从而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

一、产妇妊娠心理类型

1、紧张、恐惧不安型心理

这类产妇多为年轻第一次经历生产的产妇,不了解生产的过程,对生产产生的各种不同的紧张恐惧心理。尤其是生产将会带来的疼痛、可能出现的难产和手术效果的好坏等心理压力过大产生的恐惧。对于她们出现这种紧张恐惧的心理的主要因素就是对生育知识的缺乏,而待产入院所处的新环境、医护人员的不熟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2、忧虑型心理

由于有些产妇及家庭的传统观念比较落后,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盼望养个儿子好传宗接代,由于現在规定B超禁止做鉴别胎儿性别的检查,所以大多数产妇在产前思想忧虑过重。对于这种忧虑心理,在临产住院期间,需要护理人员与产妇及产妇家属及时沟通,掌握产妇及产妇家属的心理特征,做好全面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的准备。产妇家属在思想上消除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减轻产妇心理压力的前提;产妇及产妇家属达成共识是护理心理学在产科工作发挥作用的体现,是产妇家属对产妇的支持、产妇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根本保证。

3、悲观型心理

由于某种特殊原因使个别产妇不孕、流产或者新生儿夭折,这给产妇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由于对面临分娩产生悲观心理,而导致对医院产生恐惧、对医疗技术产生怀疑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不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针对这类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经历,做好耐心安抚和细致的疏导工作,消除患者过去生产过程中的失败阴影,让她们相信现代医学技术,相信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形成医患和谐的氛围,让患者完完全全彻底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二、产前心理护理

产妇的产前心理护理是保证正常分娩的基础条件。这个护理环节常常最容易被忽略,我们的护理人员在这个时期应该首先稳定孕产妇的情绪,消除心理顾虑。大部分孕产妇入院以后,由于对新环境产生的陌生感以及缺乏对分娩知识的必要了解,由此产生的焦虑甚至恐惧,这种心理对其顺利分娩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在这种时候应该及时的给病人心理的关注和满足,为她们耐心且细致的讲解分娩知识,帮助她们解除顾虑,以取得她们的信任,从而使她们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方案。

同样应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最忌讳的就是护理人员缺乏对孕产妇的同情心和耐心。一些产妇在产前可能由于疼痛导致情绪不稳,如果此时护理人员在缺乏耐心而训斥产妇,结果不但不会止痛,相反还会直接影响分娩的过程,增加产妇的疼痛。此时,医护人员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给患者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杯淡淡的水,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都会让这些准妈妈感受到温暖,增强信心,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分娩期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

在分娩期间医护人员应该营造温馨舒适环境,排除产妇的心理杂念。分娩虽然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但是对初产孕妇却是陌生的,分娩时产生的应激源既可以导致生理应激,也可以导致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情绪有时会对自身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样,孕妇的精神心理因素也会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的好坏还会直接影响到分娩的进程和胎儿能否顺利平安的分娩。因此护理工作中在分娩期间尤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这里不仅包括和产妇本人的沟通,还包括对产妇家属的心理疏导。

在这个期间,护理人员还要要细致耐心地为孕妇听胎心和检查宫目的情况,教导产妇正确地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对产妇提出的疑问耐心详细解答。因为,医护人员的冷漠地坐视等待、同事间随意地说笑、对产妇大声地斥责都会使产妇产生心理阴影,人为地造成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宫缩乏力等难产情况。

四、产后的心理护理

在以往的产妇护理工作中,就有个别的产妇因为一时无法适应自身角色的转换,导致情绪不稳定、失眠、焦虑,严重者甚至会离家出走、自杀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产后抑郁症。这是一直以来困扰着产妇的产后恢复却又容易被产妇忽视的问题,解决产妇心理问题则是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的关键。很多护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首先应提前告知家属密切关注产妇的言行举止,及时反映产妇出现的异常,联合产妇家属共同治疗;然后应该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多向产妇介绍有关母乳喂养及育婴的常识,指导产妇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最后动员家属关爱产妇,给予产妇心理安慰,指导产妇进行产后体形恢复训练,使其保持自信,达到更好更快地恢复。

五、总结语

产妇安全生产的前提是做好妊娠期的妇产科基础知识教育和心理护理,而辅助条件是加强产妇生产是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有积极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做好适当的心理护理。做到医护工作之间的融合、护理学与心理学的融合,来实现医患关系的融合,创建科学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减少产妇的分娩产程,减少难产的发生,保证产妇的分娩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世兰,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探析[J],医学与法学•综合版,2013年01期

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7篇

关键词:心理诱导护理,常规护理,妇产科患者,术后镇痛

手术治疗这一方式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效果, 可以更好的切除患者的病灶,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让患者远离病痛的折磨和长时间药物治疗的痛苦[1]。同时, 手术治疗也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是由于切口和紧张等原因会导致患者发生疼痛的症状, 同时加上患者的身体处于特殊的时期, 患者的情绪容易发生变化,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了疼痛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2]。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 单纯的传统护理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而心理诱导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的情况, 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3]。该研究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 对心理诱导护理在对妇产科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 每组34例患者。观察组34例患者中, 年龄最大的为40岁, 年龄最小的为21岁, 平均年龄为34.2岁, 住院时间最长的为15 d, 最短的为8 d, 平均住院时间为10.2 d, 其中宫外孕患者有13例, 卵巢癌患者有7例, 子宫颈癌患者有9例, 子宫肌瘤患者有5例;对照组34例患者中, 年龄最大的为39岁, 年龄最小的为20岁, 平均年龄为33.4岁, 住院时间最长的为17 d, 最短的为9 d, 平均住院时间为10.9 d, 其中宫外孕患者有17例, 子宫颈癌患者有6例, 子宫肌瘤患者有8例, 卵巢癌患者有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以及疾病类型等基本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 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服务, 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 实施药物镇痛并给予适当的生活和饮食护理。

(2)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疏导, 具体的护理方法和内容如下:首先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护理人员要主动的与患者接触, 用微笑和温和的态度与患者交谈, 初步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拉近护患关系, 并取得患者的信任;之后可以进行疾病知识诱导, 将手术后的疼痛知识和手术的过程及手术有关事项告知患者, 告诉患者一些克服术后不适感以及疼痛的方法, 同时指导患者要保持肌肉的松弛, 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呼吸。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行为诱导, 让患者与护理人员一起活动, 引导患者在合适的节奏和速度中, 运用正确的动作运用;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针对性心理诱导, 对手术之后的患者给予足够的理解和照顾, 深度挖掘患者的心理诉求, 疏导患者紧张、不安的心情, 让患者通过听音乐、看报纸等方式疏解心情, 通过这样的方法树立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进而达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1.3 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镇痛的有效率、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以及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以及VAS评分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分析并统计结果。

镇痛有效率的评定标准为:如果患者无疼痛感—显效;患者有轻度的可以忍受的疼痛—有效;如果患者持续疼痛而且睡眠受到影响, 则认定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8.0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χ2检验, 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 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1) 观察组共34例患者, 其镇痛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共34例患者, 其镇痛的总有效率为76.5%, 观察组患者镇痛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患者,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以及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观察组共34例患者, 其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为8.8%;对照组共34例患者, 其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为38.2%, 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妇产科手术治疗是产科异常分娩以及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 常用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而这一治疗方法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疼痛, 使患者烦躁心情不安, 对患者的康复进程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4]。术后疼痛这一并发症常常会涉及到患者机体修复以及心理状态缓解等, 一系列较为复杂的身心应激反应, 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局部或者是整体机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威胁着患者的健康, 严重的甚至会危机患者的生命[5]。在这样的情况下, 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 不仅要运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实施护理, 同时, 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 通过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6]。

临床医学上有一定的资料可以证明, 妇产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稳定, 心情的轻松会使患者疼痛的发生率较心理异常和有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低, 没有那样强烈, 而且恢复的效果会更加的快[7]。目前, 临床上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治疗疼痛治疗的方法, 都是使用镇痛药物, 但是这类药物的长期使用会让患者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而且药物的过多使用也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 阻碍治疗的效果[8]。心理疏导这一护理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 是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是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心理状态, 通过一定的方法以及措施让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得到缓解, 进而让患者树立成功治疗的信心, 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9]。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 心理疏导这一护理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不良心理状态和情绪, 让患者对疼痛以及手术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使患者懂得了应该如何去缓解紧张的感觉, 知道通过怎样的方法克服术后不适感以及疼痛, 进而树立起患者成功治疗的信心, 让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减少疼痛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率,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方法[10]。

在该次实验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镇痛的总有效率为93.9%, 对照组患者镇痛的总有效率为85.7%;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为8.8%, 对照组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为38.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为 (14.76±2.32) 分,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为 (11.88±1.98) 分, 观察组患者镇痛的有效率、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以及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以及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 充分、有效的运用心理诱导护理可以提高镇痛的有效率, 增加护理质量的评分, 降低了镇痛药物的使用率, 具有显著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邢淑静.心理干预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期的影响与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 2012, 31 (7) :165.

[2]钟尧仙.硬膜外镇痛泵辅助给药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护理[J].中国药业, 2013, 6 (11) :1516-1517.

[3]张丽芳, 邓宁.舒适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0 (19) :321-322.

[4]何丽敏, 付爱凤, 兰秀丽, 等.护理干预在减轻妇科腹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 2011, 11 (11) :1131-1132.

[5]冯建波, 包云亚.妇产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8) :131-132.

[6]胡燕丹, 吴美华.浅谈硬膜外镇痛泵在妇产科术后应用的护理要点和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 4 (1) :325-326.

[7]秦玲, 梁文君, 包学云, 等.剖宫产患者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 (16) :92-93.

[8]解晓玉, 陈文.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剖宫产术后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3) :194-195.

[9]李月, 刘素荣.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失眠症3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 30 (4) :4359-4360.

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12月妇产科手术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剖宫产151例, 子宫全切、子宫次全切术39例, 异位妊娠2例, 其他类型手术1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105例。护理组年龄20~64岁, 平均 (28.8±8.9) 岁, 住院时间7~15 d;对照组年龄19~65岁, 平均 (29.3±8.5) 岁, 住院时间7~14 d。两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和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者患者在手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和止痛。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士要仪表文雅, 在患者入院初期即主动介绍病房内相关的制度和设施, 并且通过交流, 了解患者与其家属的心理情况, 并针对性地进行解释, 以建立信任关系。 (2) 行为辅导方法。示范配合手术和术后发生疼痛不适的具体方法, 如呼吸调整法、肌肉放松疗法和想象法等。示范的方法可由护士进行比方进行示范, 并及时回答患者提问。 (3) 术后心理支持。在术后对患者的疼痛表示关心与理解, 并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行解释与疏导, 适当转移注意力, 增强疾病治疗的信心, 并嘱咐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身旁予以鼓励。 (4) 针对性心理咨询。若术后发现患者由于疼痛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可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1,2]。

1.3 疗效判定

参考杨德红的相关研究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48、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得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72 h的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判断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组患者在术后24、48、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得分和72 h镇痛药使用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镇痛药使用较对照组少。详情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0.05

3 讨论

研究认为, 患者的心理将对疼痛产生十分大的影响[3]。心理轻松的患者疼痛感较轻。具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则容易加重其疼痛感。为此, 笔者制定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水平。

术后3 d是切口疼痛的关键时期, 此时期给予患者环境舒适、护理细致的关怀, 将有利于患者良好的恢复[4]。肌肉放松、呼吸调整和想象法, 不单能令患者思想放松, 增加心理上的舒适感, 还能增加体内内源性吗啡类物质的产生。而面对不良情绪较重, 思想负担较为严重的患者, 笔者则采取针对性的个体性心理护理。通过讲授相关知识, 消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 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为患者解决生活上和治疗过程当中的实际问题, 令其植物神经功能逐渐趋向正常, 因此疼痛就会逐渐降低。

综上所述, 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 能增加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耐受程度, 降低其术后疼痛感, 减少镇痛药的使用率, 是今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值得提倡推荐的心理护理方式。

摘要:目的:采取心理护理, 提高妇产科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 促进其身心健康。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2月妇产科手术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 对照者患者在手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和止痛。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参考杨德红的相关研究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48、72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得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72h的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判断疗效。结果:护理组患者在术后24、48、72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得分和72h镇痛药使用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镇痛药使用较对照组少。结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 能增加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耐受程度, 降低其术后疼痛感, 减少镇痛药的使用率, 是今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值得提倡推荐的心理护理方式。

关键词:心理护理,妇产科,术后疼痛

参考文献

[1]张凤琼, 王寨兴.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10, 31 (7) :990-991.

[2]杨德红.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研究及质量评价[J].右江医学, 2012, 40 (1) :77-78.

[3]张丽红.谈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9) :317-318.

心理护理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 抽取248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抽取的产妇孕前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年龄20岁~35岁, 平均年龄 (25.7±3.1) 岁, 孕周37周~42周, 平均孕周 (39±1.2) 周, 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孕妇产前经过常规监护, 心理状态基本相似。2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方法

2组产妇入院后, 密切关注她们的生理状况并了解其心理反应, 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心理指导, 具体做法如下: (1) 心理评估与关怀:护理人员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评估, 深入分析具有较大个体差异的患者心理失衡的原因, 科学评估个体心理问题的主要性质、反应强度及其危害程度, 恰当选择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对策。向她们介绍入院须知, 尊重产妇的个性, 尽量满足其需求, 关怀和照顾产妇, 要表现出耐心、细心和爱心。鼓励产妇以积极的心态, 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合理安排护理操作时间, 避免影响产妇休息, 保障拥有愉悦的心情。 (2) 加强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树立高度责任感, 用熟练的技能对孕产妇进行操作治疗, 用丰富的知识向她们解释相关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陪同产妇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同时指导家属为产妇实施心理护理, 行为干预, 有效缓解疼痛及紧张情绪, 让患者有安全感, 增加患者的信心[2]。 (3) 推广导乐分娩:导乐陪伴分娩的推广实施, 增加了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产妇临产后由专人负责, 指导其正常分娩的生理过程可能出现的症状, 临产后出现的阵发性腹痛、阴道排液等分娩知识, 使产妇对产程有所了解, 对疼痛有思想准备。并教会孕妇在宫缩期间如何分散注意力, 如何进行腰骶部的按摩以及镇痛时的深吸气, 第2产程如何屏气用力等, 使整个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1.3 调查工具

心理状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进行评定, 分娩状况包括出血量和剖宫产率两个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SCL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评分越高, 障碍症状越严重;剖宫产率和分娩时出血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 能够显著改善其情绪及妊娠结局, 减少产后出血, 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3 讨论

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 医护人员承担着保护母婴平安的重要职责, 如果处理不当, 不仅可危及产妇生命, 而且还增加医患纠纷[3]。大部分产妇入院后, 由于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以及缺乏对分娩知识的必要了解, 分娩时产生的应激源既可以导致生理应激, 也可导致精神、心理上的应激, 由此产生的焦虑、抑郁, 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 对顺利分娩产生不利影响。分娩时的阵痛会使产妇更加焦虑不安, 能否顺利完成分娩, 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消极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 (1) 对住院环境不适应。产妇在分娩之前住进医院, 往往对住院规章制度产生不满情绪, 甚至亲耳听到其他产妇的哭喊声, 亲眼目睹抢救场面, 从而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的心理反应。 (2) 没有认识到自然分娩的优越性, 认为剖宫产产程短, 不经受宫缩引起的疼痛, 不影响身材, 对孩子无创伤。 (3) 没有正确认识到自然分娩利于产后康复, 认为自然分娩后致阴道壁松弛影响以后性生活质量等等。综合以上原因, 降低了产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的预期值进而倾向选择剖宫产。

年轻的产妇普遍存在以上的心理问题, 推行产科心理护理有助于产妇正视这些问题, 从而尤显必要。产科心理护理具有人性化护理特征, 就是运用熟练的护理技巧、人性化的言行举止和科学的指导, 帮助产妇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以产妇的需求为中心, 给予最大程度的精神支持和安慰。具体措施是: (1) 改善住院环境。采取母婴同室的小房间, 每个病房2张床, 让亲人陪伴, 使其感受家庭的温暖, 墙上张贴母乳喂养等宣传材料, 使孕产妇产生愉悦心情, 从而消除紧张情绪。 (2) 在产程中尽快掌握和摸清产妇的心理特点。不同的产妇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 有时护士或医生的一句话就能影响产妇的分娩方式。因此应根据产妇的性格特征, 认真做好心理支持, 建议采取导乐陪伴分娩, 教会产妇在阵痛间歇期间闭目养神, 养精蓄锐, 做好自我调节, 避免疲劳过度, 引起体力衰竭, 宫缩乏力, 而造成产程延长。同时要向孕产妇说明疼痛的原因, 并让产妇想象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宝宝即将来临的情景, 分散注意力, 以缓解疼痛, 提高其耐受性。 (3) 加强产前教育, 讲解分娩知识。使产妇从心里懂得:剖宫产毕竟是一个较大的腹部手术, 易增加大出血和感染的可能性, 并引发羊水栓塞, 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大, 且还需要6个月以上的产后恢复期, 同时还面临母乳缺乏及术后抑郁等弊端。再者剖宫产分娩的婴儿未经产道挤压, 口鼻有部分分泌物难以排除, 容易导致出生后自主呼吸不能建立, 而引发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变等并发症。 (4) 产后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应科学地指导产妇在自然分娩后的身材及阴道壁的功能恢复锻炼, 根据我院多年的妇科临床经验, 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功能恢复方法。耐心指导, 坚持不懈, 就能够很大程度地利于身材恢复和解决阴道松弛问题, 使以后的性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 在临床产科分娩过程中, 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 进行全程导乐陪伴分娩, 可有效减轻产妇紧张、焦虑、恐惧情绪, 降低剖宫产率, 减少产后出血等, 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无产科并发症的248例产妇,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开展传统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分别观察2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恐惧、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恐惧状态、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及分娩状况, 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提高产科质量, 保障母婴安全。

关键词:产妇,分娩,心理护理,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焦桂秀.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4) :44-45.

[2]钟银彩.产科护理模式的转变对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0) :12-14.

产科危重症病人术后的心理护理 第10篇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9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ICU就诊的产科危重症术后清醒病人105例, 年龄24岁~42岁 (36岁±3岁) ;其中产前子痫25例, 子痫17例, 死胎4例, 产后出血15例, 子宫破裂6例, 胎膜早破8例, 羊水栓塞1例, 胎盘早剥19例, 前置胎盘10例。采用沟通、填写调查问卷及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等方法发现产科危重症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 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后效果良好。

2 护理

2.1 及时介绍环境, 消除陌生感

病人术后转入ICU并清醒后, 即在积极治疗、严密监护的同时, 首先告知病人ICU特殊的环境, ICU有技术一流、服务周到的医护团队, 最好的医疗设备和救治流程, 优越的条件等, 家属虽不在身旁, 但医护人员都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首先取得病人心理上的信任, 从而减轻恐惧心理及紧张情绪, 消除陌生感, 积极配合治疗。

2.2 娴熟技术, 提高其信任感

产科危重症各项急救操作多, 如建立深静脉通路、动脉穿刺、留置尿管等有创操作, 快速输液输血, 严密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监测有创压、中心静脉压, 记录出入液量, 定时按摩子宫, 观察阴道出血量等。操作中应注意:①每项操作应规范、熟练、轻柔, 操作前、中、后告知病人目的、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并鼓励安慰病人, 提高成功率。②根据情况应用镇痛镇静药物, 减轻病人操作时痛苦, 避免不适, 提高其信任感。③加强沟通,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存在恐惧心理, 对周围事物比较敏感, 故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多沟通, 主动询问病人需求, 言语要轻柔, 多鼓励病人, 注重细节, 多微笑, 多用眼神关爱病人, 及时满足其需要。另外, 还要用肢体语言, 如触摸、轻触肩膀等表示关爱, 增强信心, 及时告知疾病转归。针对病人胎儿未保者, 更要安慰鼓励, 体贴关心病人, 消除悲痛抑郁心理[2]。让病人感到医务人员真正成为亲人、朋友, 有种安全感, 积极配合治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保持环境安静, 增加舒适感

保持病室适宜的环境, 温度维持22 ℃~24 ℃, 湿度50%~60%, 调整光线至适宜状态, 尽量将各种仪器报警声音调至最小状态, 保持室内安静, 尤其子痫病人, 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减少病人焦躁心理, 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促进疾病恢复。

2.4 家属适时探视, 增强其主观感受性

根据情况适时的让病人直系亲属或最信任的朋友探视, 鼓励安慰病人, 使其感觉到所有人员对其很重视, 得到大家的关心, 增加其依赖感, 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家属是病人的精神支柱, 帮助和鼓励家属抚慰病人, 以增强病人和家属的感情交流。特别是病人的丈夫更要从生活上、生理上、心理上多体贴、安慰病人, 告知新生儿已被安全照顾, 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不断培养和增强病人对这些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性, 树立治疗信心。

2.5 加强健康宣教, 树立乐观的自信心

很多病人认为术后会影响到以后的生理或生育功能, 因此应及时向病人讲解以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其影响, 让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帮助病人树立健康观念, 增强自我保健知识, 提高自身应对能力[3]。做好新生儿喂养知识教育, 让产妇消除顾虑, 放松心情, 精神愉快, 使其树立乐观的自信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产科危重症病人起病急, 病情变化快, 病人心理承受超负荷, 及早干预, 对病人预后起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我院105例危重症病人自入ICU即制订有序的护理程序、熟悉环境、有效沟通、健康教育等, 提高其信任感、舒适感、安全感,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关键词:产科,术后,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

[2]潘红玲.产后出血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25) :156-157.

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第11篇

【关键词】妇产科;术后疼痛;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51-02

妇产科患者在手术之后通常会伴有较为剧烈的疼痛症状,倘若护理方法不合理,那么将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一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大降低[1]。因此,做好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工作便显得极为重要。本组抽取了72例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72例妇产科患者中,最小年龄者23岁,最大年龄者48岁,中位年龄(28.6±1.2)岁;36例行剖宫产术、12例行子宫全切除术、1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3例行附件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出现术后疼痛症状。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取术后疼痛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面对陌生的环境会有孤独感及紧张感,因此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向患者介绍资料环境,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对患者讲解手术的好处及手术过程等,让患者能够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护理人员需擅于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通常术后3d内是切口疼痛的关键时期,需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多听轻音乐,以此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2)做好疼痛的评估工作。对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伤口评估方面的知识及技巧,能够准确地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从而及时有效地对患者实施止痛处理措施。

(3)伤口的护理。做好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的护理工作,尤其是伤口创面的护理,需对伤口是否存在渗血及渗液及时观察,并做好伤口感染的预防工作。注意伤口的清洁度及干燥度,及时更换敷料。如果患者发生感染,需对缝线及时拆除,扩创引流,做到定期更换药物[2]。如果患者属于外阴伤口,需使外阴保持清洁,对外阴进行冲洗,可使用1/5000的高锰酸钾或0.5%的碘伏等。若患者外阴伤口有肿胀及疼痛的症,可采取95%的酒精或50%硫酸镁纱布进行湿敷。

(4)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通常提倡合理性用药及预防用药。在术前,可给予阿片类镇痛药,以此减轻术后疼痛。同时,为了达到术后镇痛的效果,还可以采取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除此之外,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鼓励早期进行活动锻炼,以此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降低。

(5)其他护理方法。包括替代疗法,利用穴位敷贴及针刺等方法达到止痛的效果,主要是利用这些方法对常规药物止痛加以取代[3]。临床实践证明,替代疗法不但具有常规止痛药物同等的止痛效果,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症的发生[4]。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患者体位方面的护理。在患者术后6h,通常合理半卧位;以此使患者腹部肌肉的张力得到有效减轻,进一步使患者腹部伤口疼痛得到有效减轻。患者在首次离床进行活动时,护理人员需在一旁守护,以此增强患者下床活动的心理安全感。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上床及下床正确姿势的指导工作,以此使由于姿势不当而出现的腹肌紧张情况实现有效避免,进一步避免切口疼痛的发生。

2.结果

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策略后,患者伤口疼痛程度得到有效减轻,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得到有效缓解,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显效5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44%。

3.讨论

妇产科患者在手术之后通常会伴有疼痛症。临床实践表明,如果不能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进行有效护理,那么将会使患者术后引发诸多并发症,进一步影响康复速度[5]。针对这些威胁,做好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工作便显得极为重要。对于妇产科术后疼痛,主要的疼痛是伤口疼痛,因此在护理工作中,相关护理人员便需要对患者伤口是否存在渗血及渗液等现象进行严谨观察,如果存在需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此同时,术后疼痛发生后,患者难免会有过激及害怕、恐惧等不良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以此使患者能夠积极主动地配合护理。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方面,本组研究重点提到了综合护理方面,包括了心理护理、疼痛评估、伤口护理、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穴位敷贴及针刺等其他一些护理方法。卫艳玲[6]等经研究表明,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使用综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术后疼痛感得到有效减轻,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这与本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本组抽取了72例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术后疼痛综合护理;结果表明:实施综合护理策略后,显效5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44%。

综上所述:对于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为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依据;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月芳.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3,01(09):75-76.

[2]杨安平.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方法研究[J].四川医学,2013,05(12):769-770.

[3]王建清.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8(15):258-259.

[4]赵文彬.70例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08(22):5139.

[5]文咏梅.妇产科患者术后的疼痛评估及护理方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6(25):198-200.

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平均年龄 (48±3.21) 岁。手术类型有一定的不同, 其中手术部位为子宫的患者30例, 手术部位为阴道的患者35例, 由于宫颈病变而进行手术的患者15例。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除了病变部位外均为发现患有严重的肝肾疾病以及精神类疾病, 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妇产科手术之后, 对其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 在研究组患者进行妇产科手术之后, 除了常规护理措施的采取外, 还要对其采取相关的疼痛护理措施。在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过程中, 相关护理人员要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 这一过程的进行应该从患者入院就开始实施, 为了使得患者的消极心理状况能够得到缓解, 护理人员要尽可能的和患者建立较为健康的交流模式, 在患者手术之后,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掌握, 根据一般的术后伤口疼痛规律, 及时的采取精神转移法等多种方式对患者疼痛的关注度进行转移。此外对患者疼痛的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估也对于患者疼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患者术后疼痛评估过程的实行能够为护理人员针对性护理措施的采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不同的疼痛状况所适宜的护理措施也会有一定的差别[1]。在本次研究中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患者身体机能受到二次损伤的可能性, 在对患者疼痛进行缓解的过程中没有采用常规的镇痛药止痛的模式, 而是利用针灸等中医手法来达到对患者疼痛进行缓解的目的。为了最大程度的使得患者疼痛水平能够降低, 在患者手术后一段时间内, 让患者保持半卧式姿态, 这是因为此种体位的保持能够使得患者腹部肌肉的张力呈现出降低的状态, 这能够很大程度上使得患者腹部伤口出现撕裂等现象的几率得到降低[2]。在患者手术后首次下地时, 为了让患者心理的安全感能得到提升, 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下地现场, 并对患者下地的动作进行调整, 从而尽可能的使得患者疼痛程度能够以较低的状态所存在。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 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患者手术后对照组疼痛感以轻度状态所存在的患者5例 (12.5) , 疼痛程度以中度状态所存在的患者20例 (50.00) , 疼痛程度以重度状态所存在的患者15例 (37.5)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后疼痛程度以轻度状态所存在的患者22例 (55.00) , 疼痛程度以中度状态所存在的患者13例 (32.5) , 疼痛程度以重度程度所存在的患者5例 (12.5) 。此外对照组患者患者手术的恢复周期普遍比研究组患者长。

3 讨论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女性出现妇产科疾病的几率以逐年递增的状态所存在, 这直接使得我国接受妇产科手术的患者人数出现增加的趋势, 在患者接受妇产科手术后, 其往往会出现伤口部位或者其他部位疼痛的现象, 这在极大程度上使得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实现造成了阻碍[3]。造成患者出现术后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除了必然存在的伤口创伤所引起的疼痛外, 患者对于手术以及疼痛的认知程度存在片面性或者在术后患者护理措施不够合理等都会使得患者术后疼痛的症状被进一步加深, 疼痛感的加深不仅会让患者术后恢复表现为一个较为缓慢的状态, 使患者正常生活受到阻碍。

本次研究表明, 在患者进行妇产科手术治疗后,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疼痛护理措施的采取可以使得患者疼痛感以较请的状态所存在, 这对于患者下一步恢复活动的开展所具有的意义极大[4]。在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过程中, 相关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情绪以及心理状况进行改善, 尽可能的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情绪较为消极现象的产生, 此外针灸等中医镇痛方法的采取, 也能够让患者的疼痛程度处于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 在对进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必须加强以疼痛护理为核心的护理体系的建立, 这对于患者痛苦程度的降低所具有的意义极大[5]。

摘要:目的 患者进行妇产科手术后, 疼痛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40例。对照组术后只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术后除了常规护理措施采取外加以疼痛护理措施采取,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出现疼痛的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 此外就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来看, 对照组患者普遍低于研究组患者, 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患者进行妇产科患者手术治疗时, 恰当的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措施的采取对于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极为有用, 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疼痛,护理

参考文献

[1]朱凤琴, 王丽荣.妇产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J].宁夏医学院学报, 2015, 21 (4) :303-304.

[2]耿莉华, 宋雁宾.外科手术患者疼痛控制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 2014, 15 (9) :11-12.

[3]胡纬青, 刘捷, 杨水珍.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 2014, 19 (3) :26-27.

[4]梁春玲, 高瑞芳, 王爱玲.针灸配合心理护理治疗术后疼痛的体会[J].职业与健康, 2015, 19 (9) :173.

上一篇:YB95包装机下一篇:腐蚀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