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化叙事范文

2024-05-12

散文化叙事范文(精选12篇)

散文化叙事 第1篇

一.注重表现日常生活中平凡之中的非凡

在平淡的现实生活中,凡夫俗子、平民百姓身上有许多不平常的非凡素质。

西方的一些著名作家在烦恼绝望占据重要地位的叙事语境下,用心表现日常生活中创造进取的非凡精神。获普利策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安妮·泰勒的 《初学者再见》,一场疾病使艾伦右侧手脚麻痹,但他仍然坚强乐观地经营着自己的出版公司,可是不幸发生了,心爱的妻子多乐茜突然离世,他陷入极度悲痛之中,几个月后,多乐茜又回来了,在多乐茜的鼓励下,他开始了新的生活,但后来意识到,多乐茜并没有回来,那是他思念妻子的幻觉,过多沉溺于悲痛,只能徒增感伤,纪念妻子的最好办法就是乐观地生活下去,好好地做事情,于是他又开始了积极进取的新生活。美国当代女作家伊丽莎白·斯特鲁特的 《奥丽芙·基特里奇》 获普利策奖,其主人公奥丽芙脾气暴躁,语言尖刻,不断伤人,同丈夫,孩子,学生都处不来,对生活充满了怨恨,一天到晚生活在痛苦之中。 丈夫去世后,奥丽芙有天散步,帮助了失去老伴的杰克,第一次发现生活意义,随后与杰克接触越来越频繁,对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悔恨,开始与杰克享受黄昏恋的愉悦,对生活充满感激。评委评论说,强烈的感情冲击深深吸引了我们。

西方的一些著名作家在非人化占据重要地位的叙事语境下,用心表现日常生活中非凡的闪光人性。 被称作爱尔兰国宝级作家的梅芙· 宾奇,其作品 《塔拉路》 《点燃一只小蜡烛》 《晚间课程》 等等,在全球销量4000万册。她以温柔慈祥的心灵,文静恬淡的语调诉说艰苦岁月中能干的家庭主妇、慈爱的父亲、善良的医生、慈悲的修女,等等,打动了读者大众的心,引领读者大众向前。获芥川文学奖的日本女作家朝吹真理子的 《贵子永远》, 写贵子和永远子在一起的欢乐童年以及他们25年后再次相遇的故事, 作品深入人心地表现了万象流转, 但情义永远的闪光人性。

西方的一些著名作家在生存价值消解占据重要地位的叙事语境下,用心表现自觉构建生存价值的非凡举止。爱尔兰著名女作家艾德娜·奥布莱恩的传记作品 《乡村姑娘》,叙事自己的奋斗人生,在这些日常生活的叙事中,母亲坚称 “文学是罪孽”,丈夫咬定“你有写作才华,我永远不会原谅你”。她力排众议,不顾母亲和丈夫的反对,毅然走上了艰苦的创作道路, 创作了20多部作品,获得了爱尔兰笔会终身成就奖。这里生动展现了她对自主意识、自由意识的热切追求,这隶属于自我价值的构建;艰难岁月的创作丰收,体现了她对社会价值的热切追求。被称为现代文坛“疗伤系”的代表作家,日本的吉本芭娜娜,其作品 《橡果姐妹》, 失去双亲的少女果子和姐姐橡子创办了一家叫做“橡果姐妹”的心理咨询网络,热心解答网友们遇到的情感问题,她们在努力构建社会价值的同时,努力“磨砺自己的灵魂”,构建自我价值。

二.注重表现日常生活中普遍之中的特殊

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的特殊之处具有丰富、深化、发展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意义。列宁高度赞美“不只是抽象的普遍”,“而且是自身体现着特殊、个别东西的全部丰富性的这种普遍”,说这是“绝妙的公式” (《列宁全集》 第38卷,第98页)。列宁为什么对体现丰富的特殊性的普遍性赞不绝口呢?当人们认识了事物的共同本质以后,对独特性的认识,具有补充、丰富、 发展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意义,赋予人们对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以生命、运动、发展。

王海磬的报告文学 《一个人、 一匹马,穷尽青春年华》,全国劳动模范王顺友一个人,一匹马在高山深谷中送邮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长征”,其间, 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信件。这一个人,一匹马,一壶酒, 送邮,是大山区生活中平常的事情,但在这平常的事情中却有着稀有的独特:35年送邮26万多公里, 相当于21趟“二万五长征”,并且, 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信件。李玉兰的报告文学 《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全国劳动模范邓前堆在高山峡谷中行医28年,为了乡亲们的健康,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那漓江索道,高30多米,长100多米。这溜索行医,是漓江两岸平常的事情,但在这平常的事情中却有着稀有的独特:经常溜索,索道30多米高,100多米长, 送医28年。这些平常之中的独特, 丰富、深化、发展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共产主义精神。

我们有不少散文化叙事方式的小说作品注重表现日常生活中普遍之中的独特。季栋梁的 《上庄记》, 西北的一个极端贫困的小山村,为了孩子成才,改变贫困际遇,全村上下办教育,抓学习,一个个触动人们痛感神经的感动强有力地激励着读者的心灵。初春,寒冷沁骨, 因为没钱买笔记本,一个个小学生都高高兴兴地到操场上写作业。范小青的 《厨师履历》,王巧金,贫困山村的一个非常能干的女青年, 结婚,婆家摆宴席,双方商定,最后一道菜上猪蹄膀,可是宴席上却上了木制猪蹄膀,王巧金深受刺激,婚后,奋发努力,用积下的金钱买了一只只猪蹄膀,自己烧制, 一一送给参加婚宴的宾客。接着, 凭借自己的勤奋、智慧,在镇上办了巧金蹄膀店,同丈夫欢愉地经营着,很红火。上述独特的呈现,从不同视角丰富、深化、发展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建设中创造进取的奋斗精神。

三.注重表现日常生活中解构之后的重构

事物解构之后的重构,体现事物周期性的发展特性。“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之母”,是说事物的周期性发展变化永不停止,这是宇宙万物产生的基础。老子 《道德经》 这句精彩言论阐明了事物螺旋式的发展意义。

德里达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是一种生生灭灭的运动,进行着永无休止的“结构———解构———重构”。

其重构,是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恩格斯指出:“否定之否定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自然、 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 《反杜林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第181页)

重构,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进行。如现代爱情的经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对禁欲主义,赞誉人类的爱情,爱情开始走向情与性相结合的道路;可是后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激进主义者把强调爱情中的性推到极致,于是只剩下赤裸裸的性了; 爱情引起的社会危机,促使一些有见地的思想家,如罗洛·梅、费尔盖·哈林、基·瓦西列夫等等大声疾呼,呼唤情与性高度结合的爱情, 现代爱情开始走向高度发展的情与高度发展的性的高度结合的道路。 国人写的几部传记作品,李存光的 《巴金》、荷兰的 《居里夫人传》、 苏曼的 《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生动展现了巴金夫妇、居里夫妇、科里夫妇的有魅力的现代爱情。巴金与萧珊相濡以沫,相互关切,萧珊去世后,其骨灰长时间存放在巴金的寝室里,巴金说,这样,“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居里与玛丽突破婚恋的封闭围墙,实现了相互之间“你融进了我的生命之中”的婚恋,书写了“人类婚姻史一个伟大动人的佳话”。科里与格蒂虽然个性迥异,但他们的婚恋达到了高度和谐的境地,以致朋友们取笑他们是“雌雄一体”。这些激动人心的爱情,在现代爱情解构的世界语境下,正是重构的高度发展的情与高度发展的性的高度统一的现代爱情的生动写照。

一些作家认为,现代社会在性解放作用下,“公寓伙伴”、“一夜新娘”、“露水夫妻”,“合同夫妻”、“群婚团体”等等泛滥成灾, 现代爱情已经被解构了,只剩下性放荡了,因此,怕被人嗤笑落伍, 不敢写现代爱情。但与此同时,一些作家根据现代爱情解构之后的重构,生动展现了重构的高度发展的情与高度发展的性的高度结合的现代爱情。如,铁凝的 《火锅子》, 写了一对老夫妻“那永不腻烦,永不勉强的手拉手”。 《春风夜》 写了一对为生活奔波的中年夫妻的相会,午前,他们在一个旅店相遇, 妻子知道丈夫腰间盘有病,说,你躺你的,我陪你坐着。丈夫拿被子盖上了妻子的双腿,他知道她的腿有关节炎。丈夫在被窝里搂住妻子穿弹力保暖裤的腿,妻子低头摸了一把男人脸上粗硬的胡子说,你还知道疼我的腿啊。相爱男女的接吻、拥抱、爱抚、作爱、等等,是情活动,也是性活动,是情、性统一的活动。上述作品这些相濡以沫的爱情叙事,可视为在现代爱情解构的大时代语境下,现代爱情的重构,体现高度发展的情与高度发展的性的高度统一。

高中叙事散文晚归 第2篇

夕阳的余晖洒遍整个原野,给荒芜的田地笼上一层金黄。

落日把父亲的身影拉得更加高大。放学回家的路上,老远就看见在田里翻地的父亲。到了冬天,父亲每年都要把硬邦邦的田翻一遍。父亲说,这样来年才好播种。

一阵寒风吹来,我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把脖子往衣领里缩了缩。风把父亲有些花白的头发吹得有点凌乱。

父亲的头发有点长了,却顾不上去剪一剪。正在耕地的父亲发现了我,停了下来。父亲往手里哈了一口气,一边搓手一边说:“放学了,快回去吧!”我嘿嘿一笑,跳下大路,站在田埂上说:“我等你。”父亲又握着犁,看了我一眼,没有回答,冲着牛大声地吆喝一声“驾!”老黄牛又拉着犁往前走去。夕阳渐渐地没进了大山的那边,露出了一片灿烂的红霞,染红了山头那片枫叶林子,也给老黄牛镀上了一层金边。田野里安静得只听见风吹过荒草的声音。

父亲把着犁跟在牛后,牛与人默契地一前一后向那头移动,身后翻起的土块,像微风吹过水面涌起的一道波浪。那翻起的一层层泥土仿佛翻开的一页页书,父亲低头仔细地阅读着,把希望深深地播撒在里面。

父亲犁完了最后一条埂,把缰绳扔给我说:“牵上牛,喂草去。”简单地吩咐完,他又捡起锄头,去挖田角了。田的四角是犁不到的.地方,只能用锄头挖。父亲挥舞着锄头,锄头像苍鹰一样振翅飞起,又像饿隼扑食一样迅速落地,在夕阳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挖好田角,父亲便坐在田埂上抽起了烟。

我远远地看见父亲从袋子里掏出一张小小的纸片,往纸里放了一小撮烟丝,用手一卷,一根烟就成了。他点上烟卷,猛吸了几口,吐出的烟雾在风中迅速飘向远方。父亲夹着烟,神色凝重地望着远方。我顺着父亲的视线望去,看到一片静谧的桉树林。父亲的身影沐浴在晚霞里,让人忽然想起村头寺庙里那尊闪闪发光的佛来。

父亲抽完了烟,站起来拍拍身后的尘土,冲我做了一个回家的手势,转身自己扛着犁走在前面。正在吃草的老黄牛抬头看看父亲,也默契地走上田埂,跟在父亲后面。而我跟在老黄牛后面,一路上沉默地感受着父亲的坚毅,把一片金黄色留在了身后的田野里。夕阳已经完全落下了山窝,连唯一的红霞也快不见了。

父亲扛着犁的影子变得模糊不清了,而他那沾满了泥土和水渍的裤脚,永远定格在我心中哦,岂待来年播种?父亲早已把自己的希冀播种在这肥沃的土壤中了,他那沾满了泥土和水渍的裤脚可以作证!远远望见村子里升起了阵阵白色的烟雾,一圈一圈地绕着飘上了有些暗淡的天空。

散文化叙事方式的民族化改造 第3篇

散文化叙事方式告别戏剧化叙事方式,将大量日常生活现象写进文艺作品中,这本身具有革命性意义,但不少作品却出现了另一个问题。这就是烦琐性问题。如,崛起于上世纪50年代的法国新小说派,其代表作品,萨罗特的《趋向性》、罗布·格里耶的《窥视者》、布托尔的《变化》等等,不同程度的存在上述问题。如罗布·格里耶的《窥视者》,作品围绕一个旅行推销员在海岛奸杀一个牧羊少女的事件开展了大量环境描写,如对海鸟的描写,对海鸟的各个部位都进行了详尽描写,如对腿的描写:“下面只看见一只右脚(另一只恰好被右脚遮住),又瘦又直,布满黄色的鳞片。它从腹下一个弯成120度的关节开始,和上面布满羽毛的肉身接连,这肉身只露出一小部分。另一只脚可以看见脚趾的脚蹼和伸开在木桩的圆顶上的尖爪。”作品不是从社会心理的艺术视角描写生态环境,而是以物理学、数学、几何学的视角描写生态环境,因而滑向烦琐、冗赘、枯燥的境地。布托尔的《变化》,巴黎一个中年男子厌倦家庭生活,坐火车去罗马,想把情妇接到巴黎来共同生活,一路上,有不少烦琐的环境描写。如:“一辆11马力的黑轿车在一座教堂门前开动了,它沿着和铁道平行的公路行驶,和你们比赛速度,它驶近远离,消失在小树林后面,再次出现,越过一条小河,河边有柳树过去了,又赶了上来。然后在一个十字路上拐弯,钻进一个村庄;村庄的钟楼很快便消失在一个土坡后面。”这种描写,与事件开展,与人物心态,毫无关系,因而显得烦琐、冗赘、枯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著名的现代主义电影艺术家开创了电影艺术应用散文化叙事方式的创作道路。戈达尔的《筋疲力尽》、吕特弗的《四百下》、安东尼奥的《夜》等,都是应用散文化叙事方式的代表作品,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烦琐问题。《夜》表现了作家古奥瓦尼面临的思想危机、家庭危机。影片摆脱了戏剧性结构,“服从日常生活节奏”。朦胧意识到婚姻危机的丽迪亚离开出版商为丈夫举行的宴会之后到了街区闲逛,她茫然地游荡着,好奇地看着一个依墙吃东西的男人,从他身边走过,走了一段路之后,又回头看了他一眼;她停下脚步,呆呆地望着扔在地上的一只破钟;一架喷气式飞机轰鸣而过,她不由自主地仰望天空,又惊骇地躲开;平静之后,她又在林荫道上漫步,拾起一片叶子,细细端详起来……这些描写,虽然实现了日常生活化,但它使人感到烦琐、暧昧和漫无目的,“它太像生活本身,因此它更多的是描绘而不是提炼生活的意义”。

引用散文化叙事方式,要创造性地借鉴中华民族关于神形关系的美学思想。神形关系问题,先秦的道家及荀子都多次提及,但都是从哲学意义上讲的。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多次提及神形关系问题,虽然阐发的是道家的养生之道,但涉及了美学问题,并且对后世美学产生重大影响。《淮南子》赞美了有形的广漠宇宙的丰富多彩、生机勃发、诗情画意。如“万物掺落,根茎枝叶,青葱玲珑,萑蔰炫煌,蠉飞蠕动,蚑行哙息……储与蔰冶,浩浩瀚瀚……”同时,《淮南子》又强调了神主宰形:“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这些,对运用散文化叙事方式进行写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形散神凝”。这里有丰富的思想蕴涵:形就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现象,神就是作品的思想意蕴;形要丰富多彩,神要集中概括;形要蕴涵神,神要统帅形。中国古典散文作品,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等,都是体现“形散神凝”叙事原则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形,丰富,多彩;神,深邃,新颖。形,深深蕴涵神;神,紧紧统帅形。

中国作家运用散文化叙事方式,特别关注“形散神凝”叙事原则的应用。

马晓丽的《俄罗斯陆军腰带》,中俄联合军演,秦冲和鲍里斯两个对手又见面了。我们的部队到营地就清扫环境,整理内务,他们则脱光膀子,穿大裤衩,不多时间一只胳臂就断了。我们官兵一致,他们则等级森严,士兵住帐篷,军官住公寓。我们的一个同志看他们做菜,笑他们一锅几十斤土豆,检斤,多一个也拿出来。秦冲批评说,人家那是科学配餐,按体能需要配置热量,要向人家学习。俄军也向我们学习,开始整理内务。双方相识了,士兵们相互赠送些小礼物,但双方都认为这涉及外事,都不准许。一天晚上,秦冲和鲍里斯发现中俄两个士兵交换军腰带,鲍里斯当场就把那个大个子士兵打倒了,还扒下衣服用军腰带抽,把士兵打得满地滚,秦冲急了,上去夺下他手中的军腰带,他给秦冲一拳,两人扭打起来。秦冲认为自己的士兵有问题,要带回去说清道理,好好开导,不应这样粗暴。我方一辆汽车在夜间无照明的快速行驶军演中翻车,司机牺牲。第二天,见俄军一个个都很严肃,没有光膀子的,都穿上了军装,列队,下半旗,对我死去的司机默哀。我方一个个官兵由于失去亲人,都很悲痛,但因为没有规定,没有举行默哀仪式。军演结束,俄军第二天就要返回了,秦冲请鲍里斯喝酒,他们还深情地交换了军腰带,这些零零碎碎联结起来,特别是那个深情交换军腰带的意象,蕴含着深邃的意蕴:中俄两军虽然有鲜明的差异、碰撞,但通过沟通、理解,统一于人性、人情、进步之中。作品由于体现“形散神凝”的叙事原则,因而题旨贯通,散而不乱。

衣向东的《吹满风的山谷》是一篇出色的散文化叙事方式的文学作品。作品中散的形,充满了诗情画意,蕴涵着不散的神;作品中凝结的神,有创新,紧紧统帅着散的形。作品写大西北的一个三名战士的哨所,他们来自三个民族,像一个家庭一样在山谷里寂寞地打发时光。他们被重重叠叠的群山和呼啸不止的山风围困着,几乎与世隔绝。平时,一人上哨,一人训练 ,一人做饭,三班倒,轮流转。可是“他们的心情是快活的”,“他们的心态是平静的”。为什么会这样?原来在这令人难以承受的孤寂中升腾着诚挚爱心的温暖。这是这篇作品的神,灵魂,它统帅着作品的零零碎碎,它的发掘,有别于描写硝烟四起的战争、轰轰烈烈的军训的军事文学,是个创新。在它的统帅下,作品中散的形都闪放着真情实意的光彩。如对狗阿黄的描写,新兵蔡强刚走进哨所,阿黄就追到脚下,细心地从下往上嗅起,他怕了,点长笑了,说阿黄没见过几个新人,见了你高兴,瞧这个亲热劲。开点务会,门忽然开了,阿黄进来了,和点长并排蹲着,审视着新兵和老兵,“看这畜生的气势怎么也是个副点长的水平”。阿黄误吃鼠药死了,新兵跺着脚原地打转,甩手哭。老兵一声不响,眼圈含着眼泪,用手指轻轻梳理着它的皮毛。他们把它抬到山顶,挖个坑,把它放进去,点长还把四个新蒸的馒头放到它的嘴边,他们还把缠着白布条的木棍插到它的坟头前。点长复员的那天还爬上了山顶,在狗坟前站了很久……endprint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影坛出现了一批被人们称作有影响的纪实风格的生活流式的作品,也就是散文化叙事方式的作品,如《城南旧事》《猎场扎撒》《青春祭》等。《青春祭》摆脱了统一的事件,消解了贯穿的冲突,将一些没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中的“零零碎碎”艺术地组合到一起。这部以叙事方式创新的影片获得了喜欢创新的中国观众和喜欢传统的中国观众的一致认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编导创造性地运用了形神关系的传统美学思想,使影片形散神聚。影片散的形,多彩色,有诗意,蕴含着不散的神;影片不散的神,深邃,有创新,紧紧统帅着散的形。在影片主人公散点流程的生活序列中有两次进大爹的傣寨:李纯当知青进大爹的傣寨,祭祀伢进大爹的傣寨。两个三角关系:李纯、任佳、大哥与李纯、大哥、依波。两次死亡:伢和任佳。两次离散:李纯离开傣寨、离开学校。这些生活中的“零零碎碎”呈现在银幕上,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李纯两次进傣寨,头一次,知青姑娘李纯跟随傣族老人大爹走在无尽的密林小径上,那巨大的仙人掌,浓密的黑心林,粗壮的大青树,与李纯的恐怖感、陌生感的心态一起,组成了一幅幅色彩神秘、味道惊险的南国图画。李纯因为爱情关系逃离了大爹的傣寨,再次进大爹的傣寨,给伢送葬,那红土坡红红的土地,燃烧的棺材,红红的烈焰,与李纯沉痛、悲怆的心态,组成了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影片没有像一般作品那样,再现一代知青在动乱岁月里的坎坷际遇,而是在一组充满诗情画意的散点流程的生活系列中集中表现了一代知青在不同的生存态势、文化形态的对照中激发起审美意识、青春意识觉醒的心理过程。这是影片的灵魂,不散的神。这不散的神有了新意,紧紧统帅着散的形。如李纯到傣寨不久,一天,傣寨最漂亮的姑娘依波告诉她,明天她们到很远的地方去砍柴,你背不动,你到菜园的老人组去吧。李纯觉得她们瞧不起自己,很受委屈,去找大爹,大爹告诉她,不是她们瞧不起你,是因为那身灰衣服,掺在她们中间,她们觉得不好看。李纯受到震动,困惑地想,美原来这么重要?从小到大,人们总是告诉我们不美就是美……随后,她用花门帘做了傣族花筒裙,伢又给她一条银腰带,她害羞地穿了出去,人们对她的态度立刻变了,自己感到就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想不到一身衣服会有这么大的魔力。

中国有丰富多彩的散文写作经验,“形散神凝”是精彩的经验之一,它为其他题材的写作,为各种叙事方式的运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一法宝,以使我们的散文化叙事方式写作更加精彩。

散文化叙事方式的重要意义 第4篇

一些散文化叙事方式的作品确实无情节,无人物,无意义,但从众多散文化叙事方式的代表作品来看,是没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没有“单面人”的人物形象,没有理性主义的僵化的凝固的叙事意义, 代之的是重要的日常生活现象,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心灵世界的人物形象,人类创造性行为的叙事意义。 因此,在叙事方式上,散文化叙事方式的出现,“标志着一次革命”。

散文化叙事方式,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来看,告别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尾为矛盾冲突结构形式的戏剧化叙事方式,将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出现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没有必然联系的日常生活现象组合起来,构建作品。这本身就具有革命性意义。新小说派代表作家、 理论奠基人萨罗特强调:“在日常生活的表面下,隐藏着某种不平凡的强烈的事物……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旨在发现表面之下深藏的事物的努力和探索。” (萨罗特: 《怀疑的时代》, 《外国文艺》 1980年第6期) 西方现代主义众多作家的代表作品,如意识流文学普鲁斯特的 《追忆似水年华》,荒诞派戏剧贝克特的 《等待戈多》,新小说派文学布托尔的 《变化》,黑色幽默文学海勒的 《第二十二条军规》 等等, 都运用散文化叙事方式叙事作品, 作品没有统一的故事情节,没有贯穿的矛盾冲突,将一些没有必然联系的生活现象组合起来,构建作品。当然,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戏剧性的生活现象,因此,引起阅读情趣的戏剧化叙事方式依然存在。但是,一些戏剧性的生活现象到了现代主义作家笔下,通过视点人物回忆、联想、想象、推测、幻觉、梦境等等处理,就打破了时空顺序, 将生活现象重新组合,实现“头脑中存在的现实”与“眼前面对的现实”的融会贯通,突现了人物的心灵的展示,情感的抒发。

散文化叙事方式,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来看,不喜欢“单面人”,强调展示人的心灵世界、心路历程的丰富性,复杂性。萨罗特强调:“表现矛盾的感情的同时存在,并且尽可能刻画出心理活 动的丰富 性和复杂 性 。” (萨罗特: 《怀疑的时代》, 《外国文艺》 1980年第6期) 从文艺复兴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变革社会,改造自然,取得了一个个辉煌胜利,人的伟大,在文学艺术中得到充分张扬。如哈姆雷特对人的颂扬:“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整,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之华,万物之灵!”这种认识,充分颂扬了人的伟大,但缺乏辩证思维。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资本 主义世界 出现了巨 大灾难———两次世界大战,核恐怖,经济危机,文明危机,人性异化,等等,人的心灵世界的矛盾、心路历程的冲突,充分显现了出来。卡夫卡的 《变形记》、 奥尼尔的 《毛猿》、乔伊斯的 《尤利西斯》、萨特的 《厌恶》、加缪的 《局外人》 等等,生动揭示了人的多侧面对立统一的心灵世界、人的充满矛盾冲突的心路历程。这些作品,较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深入洞察、生动表现了人的充满矛盾冲突的心灵世界、心路历程。因此,具有革命性意义。但应该指出,有些作品夸大了人的劣根性,把烦恼绝望、非人化、生存价值消解当作人生本相,这既不符合现代社会现实,又不符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

散文化叙事方式,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代表作品来看,抵制理性主义僵化的凝固的叙事意义, 强调揭示人类创造行为的叙事意义。因而具有革命性意义。罗布· 格里耶强调:“我们再也不相信僵化凝固、现成的意义。这是赋予人的陈旧的神化了的秩序,以及其后19世纪理性主义的秩序。但关于人,我们提供的是这样的希望:只有人创造的形式才可能赋予世界以意义。” (罗布———格里耶: 《新小说》, 《外国社会科学》 1979年第4期)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家对现代性的理性主义的绝对化、 凝固化进行了尖锐批评,理性主义的绝对化、凝固化消解人的个性、 能动性、创造性。对此,散文化叙事方式的经典作品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罗布———格里耶的 《海滩》, 大海平静,间隔一定时间涌来一个海浪,然后又恢复平静。沙滩荒凉,平整。悬崖陡峭,没有通路。 三个孩子表情、身高、衣着都一样,她们手挽着手,并排向前走去。在她们百米左右的海滩上有群海鸟向前走去,孩子们接近它们时,它们突然展翅而飞,在大海上空画出了一条曲线,再落到沙滩上向前走去。孩子和海鸟不断重复这一景观。其意象蕴涵是:批评缺失创新,机械、呆滞、重复的人生。 海勒的 《出了毛病》,主人公斯洛克姆工作出色,不断提职,可是他总感到什么地方“出了毛病”。他害怕关着的门,怀疑里边有什么人搞阴谋活动,又害怕把门打开,害怕看到里边有人搞什么罪恶活动。 他害怕同事,讨厌妻子,憎恨女儿。他周围的一个个人也出了毛病,有的同事疯了,妻子歇斯底里,女儿盼望父母中风,儿子老怕 “被父母处理掉”,惶惶不安。作品批评了铸就思想危机、人生悲剧的销蚀个性,令人惴惴不安的生态环境。当然,应该指出,有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对理性主义的绝对化进行批评时,自己也陷入了绝对化,它们否定一切普遍性、统一性、整体性,要终结一切思想文化传统,追求绝对自由,连自己也否定掉了。

中国作家运用散文化 叙事方式,注重表现对象日常生活化,注重表现人的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注重表现叙事对象的社会意义蕴涵。

刘涛的 《最后的细致》,癌症患者李浩不久于人世前,忍受剧烈病痛对家庭用具进行了精心修理。 高压锅把有点松动,但缝隙不到2毫米,螺丝帽有点黑,有点变形, 不修不要紧,但半年后可能滑丝, 他还是把它修好了。他在门的三个合页转轴上点了点油,发现一个螺丝松了,紧了紧,他敞开门又关上门,如此反复,直到没有一点儿声响才罢休。发现衣橱挂钩三个螺丝生了锈,不碍事儿,他还是给换了。作品在这些日常化的生活现象描写中揭示了人物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作品写了李浩三次呜呜哭。第一次他蹲在地上呜呜哭, 因为他年轻,舍不得离开这个特别温馨的家庭;第二次他蹲在地上呜呜哭,他要趁媳妇、儿子不在家, 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再不要哭了; 第三次他蹲在地上呜呜哭,觉得心里痛,他要快点儿哭完,以保存实力,把没修完的家具修理好。作品通过回忆、联想,更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 他为什么想修高压锅把?一天妻子下班回来做饭,他躺在屋里,听到妻子自言自语地说,高压锅把松动了,得紧一紧。他赶快起来把这个细小的事情记到纸上。他修衣橱挂钩时,眼前突然出现了幻觉,家里出现了一个比他大几岁的男子,那男子手提礼品袋,笑容可掬地进了门,那男人放下礼品袋,脱下大衣,妻子迎了过去,接下大衣,挂到衣橱里。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终于想通了,妻子平息了伤痛,再找个男人过日子,是正常的。他甚至想到,自己家里家具保存得这么好,那个男人一定会想,这家男人一定是个细致、手巧的人,那妻子当然也会很好。这种种日常生活现象的叙事,含藏着爱的本质就是尽情奉献的高尚情怀。

马忠静的 《旅途》,在火车二层卧铺上,一个年轻的母亲怎么哄孩子也哄不好,要下去抱孩子走一走,要下去,得让在下面的丈夫接孩子。作品写道:“女子小心翼翼地端油盆似地把孩子递给男子,直到男子捧住孩子,那双手还空悬了一会儿。”下了中铺的年轻女子接过孩子,为了让孩子透透风,抱孩子来到了车厢顶头,抱着孩子背靠车厢壁坐到地上。孩子尿了,女子收起两腿,脚下使劲儿,脊背抵着车厢,好一会儿脚和脊背才配合默契,慢慢地,一寸一寸往上挪。总算挪升起来。可是压麻了腿,女子一个趔趄,差点儿碰到墙壁上,望着傻呵呵乐的孩子,充满了无限欣喜。这些日常生活细节,生动展现了深切的母爱。作品在母爱的叙事中生动揭示了年轻母亲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中年女子一句卖孩子的笑谈,引起年轻母亲的回忆、联想,在怀孩子的时候,丈夫重男轻女,说,女孩子就送人,男孩子, 自己留着。她下了决心,要是女孩,丈夫执意不要,就和丈夫离婚,自己抚养孩子长大成人。分娩难产时,医生说,只能保一个。丈夫坚决要保大,她则疯了,拼出全身的力气喊:“保小,我的孩子我说了算!”作品生动展现了置婚恋、 生命于不顾的伟大母爱。

儿女亲家-叙事散文 第5篇

1月10日傍晚,钟点工做完饭临走时说家里有急事,明天得赶回去。这下我们就发愁了。年前钟点工大都回家去了,很难找到。老伴身体有病,我又不太会做饭。正巧这天亲家老陈的.小儿子、儿媳带着小孩回安徽儿媳娘家去了,要过五六天才回来。所以,当女婿打电话请他父母来我家住几天,帮忙做饭时,他们一口答应。

第二天中午,女婿开车将他父母从杨浦区内江路接到我们家。临走时,给我们四位老人每人一百元“赌钱”,让我们抽空在家里打打麻将。亲家还带了一些菜过来。我说:“你带菜干什么?”他说:“我们那里买菜比你们这里便宜,我就顺便买了些带来,能省就省一点嘛。”

下午,我们围坐在饭桌前,一边打麻将,一边聊天,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一直玩到4点多钟,才收起麻将。老伴陪同亲家母一起看电视,我和亲家公老陈进厨房干活。我淘米、烧水、闷米饭。老陈洗菜、炒菜,轻车熟路,动作麻利。我上前帮忙,他说:“我做饭一个人就够了,不要别人插手帮忙,你来只会越帮越忙。”我拗不过他,只好离开厨房,回到客厅。

6点钟前,女儿、女婿、外孙都回来了。老陈将一盘盘刚炒好的菜端上饭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我赶紧去厨房盛饭,女儿跟进来端饭。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共进晚餐。饭后,女儿、女婿、外孙驱车回家。我忙着收拾饭桌,洗碗涮锅,清洁厨房。老陈要进来帮忙,我赶紧推他出去:“你炒菜够累了,快休息去吧。洗碗是我的事,不用你帮忙。”他风趣地说:“那你辛苦了,谢谢啦!”我忙说:“这叫什么话!你帮我们做饭,该谢谢你才对。”

忙完活,我们又开始打麻将,直到10奌钟左右才进房间睡觉。我们腾出主卧,换上干净床单、被套、枕巾,让亲家早点睡觉休息。亲家母推辞说:“还是你们睡主卧吧,我们睡次卧。”老伴说:“别客气了,还是你们睡主卧。入冬后,为了少用空调,我们早就一起睡在次卧了,习惯了。”

一觉醒来,天巳微亮。我习惯早起晨炼,立即穿衣起床,洗脸刷牙,烧开水,用豆浆机煮制五谷豆浆。这时,亲家老陈也起来了。我说:“这么早你起来干什么?”他说:“我在家每天5点多钟就起来了,习惯了,到时候就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为啥那么早起来?”“不早起不行呀,吃完早饭,7点钟前要赶到小儿子家带小孩,儿子、儿媳一早要去上班。起来晚了就来不及了。” “你们老俩口又要带小孩,又要买菜、做饭,真够辛苦的。”老陈乐呵呵地说:“现在还不太老,身体还可以,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也是当父母的应尽义务。等到以后我们真老了,身体不行了,也就不管他们了。”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晨炼结束后,我提着刚买来的早点匆匆回家。吃完早点,老伴和亲家一起去农贸市场买菜,我留在家里熬中药,擦地板,抹桌子,开窗换气。等到他们买菜回来,赶紧关上窗户,打开中央空调。一会儿,大客厅里就暖和多了。午饭后,外孙天天进书房复习功课,我们在客厅里抓紧时间打麻将,连午睡也顾不上了。

就这样,天天忙着买菜、做饭、洗涮、清扫、打麻将,连电视也没空看。

在叙事中凸现传统文化 第6篇

中秋节那天傍晚,夜幕还没拉下来,我们已经坐在阳台上等着月亮的升起。

今年,难得哥哥从广东回来,正巧遇上了这个团圆日。亲人们相聚在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啊!

桌上摆着月饼、香茶,我们一边赏月吃月饼,一边讲着传说中的故事。一个个精彩故事听得我如痴如醉。

传说毕竟是传说,是真是假,还有待于我们去考查。但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富有传统文化的。让我们共同欢度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医生”意见】

中秋赏月、家人团聚,这里面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小作者选材恰到好处。可是读了上面的文字,却感受不到传统文化浓郁的气息。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因为小作者只是蜻蜓点水似的表层叙事,没有挖掘深层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意义。如月饼的象征,嫦娥、兔儿爷、吴刚伐桂等故事,应该细致地写,那么传统文化就凸现出来了。

【“医”后片段】

小桌上,摆着月饼、泡着香茶,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赏月吃月饼,一边讲着传说中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起源、吴刚伐桂……一个个精彩故事听得我如痴如醉。在这些故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爷爷讲的关于月饼的新奇说法——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纷纷起义。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大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非常困难。军师便想出一计,命令属下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各路义军一起响应,很快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朱元璋连忙传下口谕,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起兵时用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月饼也成为团圆的象征。

(湖北*刘克锡)

论《古韵》的文化叙事策略 第7篇

《古韵》在英语世界发行出版并受到关注, 使之不只是凌叔华个人的成长纪事, 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 其叙事策略的运用实现和强调了文化叙事的主题。

作家为了达到某种预先设定的文本效果, 先验地设定了叙事原则或规范。文本中的时间, 即叙事时间成为作家最常用的一种重要的叙事策略, 作家常常通过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不同, 来突出强调文本的重要内容。叙事时间中的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长短比较的“时距”, “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确认作品的节奏, 每个事件占据的文本篇幅说明作者需要唤起注意的程度……” (2) 在《古韵》的不少章节中, 由于时距的长短变化, 表现了叙事节奏的快慢感, 让我们看到隐藏在故事叙事中的文化叙事主题。“时距”提供了解读《古韵》文化叙事主题的一个“技术”指标。

在叙事中, “时距”为零的一种情况是“停顿”, 停顿指的是描写时故事时间暂时停滞, 事件没有向前发展, 故事中的情节相对静止不动, 故事重新启动时, 当中的时间没有流逝, 表明叙事描写集中于环境, 背景或某一其它因素。《古韵》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停顿”, 表现为事件时间相对短, 叙事篇幅相对长, 叙事节奏缓慢。

小的停顿如第九章《贲先生》, 学画一年的“我”与爸爸共赏山水画, 通过二人的对话, 引出对书院的一番介绍, 这段对话俨然是对中国书院辞典式的注释。

“爸说书院制始于唐朝。唐明皇不忍看文人学士为谋生而奔波, 于是为他们建立书院, 资助他们在书院安心做学问。宋、元两代皇帝保持了这种建制, 并在几个大城市, 建起了更多的书院。再后来省府和豪门显贵也开了一些书院。到了清代, 皇帝不再资助书院, 大多是由有钱人慷慨捐助, 只有少数是由地方政府出钱。这些书院对中国文学所做的事情, 比唐宋元三朝的更为重要, 因为它们能把当地著名的文人召集起来, 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3)

在第十二章《老花匠和他的朋友》中, “我”放学后就去帮老花匠干活, 老花匠带“我”去买花肥, 让“我”给兰花浇水。故事写到这里, 作者停顿下来, 开始进入对兰花的介绍:

“中国人爱花, 讲究可多了, 关于兰, 竹菊的培养和特性, 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学问多得很, 在过去, 知道怎么种兰竹菊的人特别受尊重, 尤其是文人, 他会被认为是有学问的人, 可以进宫与朝臣并坐, 谈兰花的书就有四五十本, 够这辈子看的……”

这段叙述不仅描述了兰花的品种香味, 也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心理。老花匠带“我”去李大伯家花房玩, 作者描写了李家花房的美景, 奶白的甜米酒, 古老的紫藤树, 其间也有一段停顿:

“中国人喜欢盆花胜过瓶花, 种好瓶花被认为是一种特别的艺术, 因此, 这要求花匠不仅要知晓大多数花的特性和形状, 还要了解它们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例如, 牡丹表示雍容华贵, 木兰表示卓尔不群, 兰花表示清纯秀雅, 竹子表示高洁的情操和美好的品行, 总之, 差不多每一种花木都有它深层的内涵, 而这种意韵又是同中国历史, 文化甚至社会传统相联的。花匠在不同场合摆设花木之前, 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从这段叙述的语气来看, 无疑是直接针对西方读者, 将中国园艺花卉知识作了常识性介绍。类似的例子还有第十章《叔祖》对《镜花缘》情节主题的介绍;十七章《老师和同学》对于《庄子》内容的介绍。

而较长的停顿出现在有关西方读者对中国某些文化现象的理解上, 将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质, 最能吸引西方读者的种种, “翻译”至西方世界。十四章《义父义母》中, 写到义母教我弹古琴, 这里出现了较长的停顿, 转入对于古琴阐释性的介绍和评论。

“唐代著名散文家陆龟蒙的《醉渔唱晚》, 也是一首为人所知的乐曲, 是为劝慰遭贬的远方朋友而作。宋代也产生过几首著名的乐曲, 有两首义母弹得非常好, 是《普安藏》和《彻堂藏》。普安是为僧人, 住在一个山洞里, 一天, 听到淙淙流动的泉水, 便把佛经撇在一边, 忘情于清丽幽雅, 宁静超然的山景中, 在一股强烈的感情冲动下, 写成《普安藏》, 然后又写成《彻堂藏》, 这是音乐中第一次表达佛教情感。”

古琴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 位列“琴棋书画”之首, “高山流水”的典故流传千载, 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可以说, 古琴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乐器, 古琴音乐的文化内涵也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在古琴的身上, 已经体现得几近圆融。作者放慢叙事节奏, 将古琴的典故与文化内涵娓娓道来。介绍完经典性的琴曲, 作者紧接着又详细地描述了《流水》和《平沙落雁》的音乐意境。

当我要去日本念书, 与义母告别之际, 义母唱起送别曲《阳关三叠》。作者停顿下来, 描述道:

《阳关三叠》曲调悠扬古雅。第一部分描绘了离别之地的景致, 音乐平稳中露出哀怨。第二部分表现主人公的离愁别绪, 音乐明显带上强烈的感情色彩。第三部分音调悲哀而深情, 第四部分又回到现实, 主人公意识到就要与友人分离, 音乐在此渐缓, 慢慢结束。”

这里的描写和评论, 显然不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和个性, 而是作者向西方读者灌输中国文人的生活艺术, 是直接针对西方读者所做的文化叙事。这种叙述使得故事时间相对静止, 情节没有发展, 节奏显得缓慢。

总之, 《古韵》中频频出现叙事时间上的停顿, 旨在细致展现中国人的生活艺术, 使其文化叙事主题得到强调和实现。

摘要:《古韵》是凌叔华追忆童年的自传体英文小说, 在叙述策略上, 作者通过对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不同处理, 来突出强调文本的重要内容, 使其文化叙事的主题得以实现。

关键词:《古韵》,叙事时间,文化叙事

参考文献

[1]傅光明《凌叔华小说及画里的“古韵”》,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0月, 第7页。

[2]罗纲《叙事学导论》,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 第146页。

散文化叙事 第8篇

一、第一人称, 适合作文本叙事的心理“忏悔”

就《老王》的创作背景而言, 八十年代以后, 通晓英法两种语言的杨绛, 已经没再把精力放在翻译像《堂吉诃德》这样的大型作品上, 而是写些散文、杂文和回忆短文之类, 篇幅短小, 却能从平淡的叙事中传达出知识分子朴素而真挚的情感。叙事人称的选择是作家实现其创作意图的一种方法, 叙事作品最常用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老王》是杨绛关注特殊年代里底层劳动者生存状态的典型作品, 叙述内容中夹杂“文革”这个明确的历史事件、时空背景,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最大好处就是让读者体验极强的真实感。“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当叙事主体与作品中的“我”合二为一时, 真实感油然而生。“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第一人称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白性, 除了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叙述者如同朋友促膝谈心般的亲切, 更让我们体会到事隔多年, 作者追述最初“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的愧怍外,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 内心深处对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里每一个像老王这样善良却不幸的人的内疚。《老王》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作者拷问荒唐年代里灵魂的缺失, 直面自己与底层劳动者在文化和心理上无法逾越的隔膜, 具有强烈的主体抒发性, 杨绛的“愧怍”, 是对整个社会道德现状的忧虑和批判。

二、情态模式, 易于客观冷静地审视底层劳动 者的“不幸”

《老王》作为叙事性散文, 老王及其身上发生的故事是文本解读的关键。与情节模式“以故事的跌宕起伏, 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不同的是, 《老王》一文以人物老王为中心来谋篇布局, 以时间来建构“我”对老王的生活、工作与为人的点滴回忆, 这就是情态模式。叙述者将叙述的焦点集中在故事还是人物上, 从叙事的功能看, 体现着作者对人生的独特体验, 表达出一定的创作思想。“爱而知其丑, 憎而知其善, 善恶必书, 斯为实录。”作者对老王的关心由照顾老王的生意到了帮助他克服身体的疾病, 更进一步关注老王希望与我们一家“交心”的情感需求。“他是个单干户”, “有个哥哥, 死了, 有两个侄儿, ‘没出息’”, 他“只有一只眼, 另一只是‘田螺眼’, 瞎的”, “破破落落的大院, 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我不是要钱”。作者对老王的形象和遭遇的叙述越是客观细化, 越能体现出作者对老王生活状态的关注, 越能激发对老王不幸原因的探索, 越能展现一个知识分子对下层劳动者的怜悯和同情。在文本的叙述中, 作者为当年未能明白老王的情感需求而深深地自责, 文本的叙述重点落在老王的死使她“一再追忆”老王生前留下的“话”, “捉摸他是否知道”自己对他的“谢意”, 冷静的叙述中传达出“心上的不安”和“我却拿钱去侮辱他”的反省。从叙事语言来看, “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简单十个字客观冷静的叙述, 除了走出事态后“愧怍”之外, 更是自“文革”以来蕴藏在作者内心对人性、道德及社会制度的深切关怀的体现。

三、特定时空, 彰显精神家园坚守者间的“隔阂”

“在悲剧性的社会时空里, 悲剧注定要发生”, 老王的不幸遭遇和情感悲剧是“文化大革命”那个荒唐动乱年代的必然结果。老王和“我”, 一个是社会底层的劳动者, 一个是站在人类思想前沿的知识分子, 都是善良的人, 都是“不幸的人”, 都是自己独特精神家园的坚守者。“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 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 就‘进不去了’”;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 冰价相等”; “我送钱先生看病, 不要钱”, 送了香油和大鸡蛋后也说“我不是要钱”。这些叙事文字, 传达出的是叙事者对老王在是非颠倒的年代里, 对自己生活方式的独特选择的肯定, 是对不“同流合污”, 坚守善良和良知的赞扬。而当时的“我”自认为生活比老王宽裕点, 自认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动乱年代比普通百姓更明白“精神坚守”对人生和社会的重大意义。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老王的这种坚守, 被当时那个同样处于困境中的“我”所忽视是非常正常的。“叙事时空是文本叙事存在的基本方式”, “文化大革命”的特定时空让人们以异态的方式生活在看似常态的社会里, 因此像老王这样的底层劳动者和“我”这样的知识分子注定经济上互相关照, 精神上互相隔膜。1984年叙写《老王》是叙述者表达善良人们在荒唐年代未能真正做到互相取暖的遗憾, 是写“一个异常善良的人对另一个异常善良的人的怀念”。

处于“文革”年代, 与其他的车夫相比, 无论是在物质上、生理上还是精神上, 老王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不幸者”, 文本《老王》客观、冷静的叙事文字里充满了作者对他的关爱、同情和怜悯, 这是一个具有时代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非正常年代后, 回忆起自己未能回应一个底层劳动者追求善良和美好人性的“愧怍”。

参考文献

[1].徐岱《小说叙事学》, 商务印书馆。

[2].刘瑜《细读杨绛的〈老王〉》, 《文学教育》2009年第1期。

[3].李彬《对杨绛〈老王〉的深度解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9期。

师范类学生要学会叙事散文写作 第9篇

(一) 必要性

与记叙文不同的是, 叙事性散文的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 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且没有议论部分, 而多一个抒情部分 (就结尾而言) , 结构更加明了。与抒情性散文不同的是, 叙事性散文较其多一个叙事部分, 而没有记叙文那种鲜明的开头。据此看来, 叙事散文可分为侧重记事的记事散文与侧重写人的写人散文。

1.记事散文:侧重记事, 表达“事”情, 即把叙述事情作为重点, 文章着眼点放在叙述的过程上, 重在表现事件的意义。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有12篇记事散文, 分别是:七年级语文上册《往事依依》 (于漪)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 、《本命年的回想》 (刘绍棠) ,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月迹》 (贾平凹) 、《三颗枸杞豆》 (程海) 、《柳叶儿》 (宋学孟) , 八年级语文上册《老山界》 (陆定一) 、《枣核》 (萧乾) , 八年级语文下册《散步》 (莫怀戚) , 九年级语文下册《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送行》 (比尔博姆) 。

2.写人散文:侧重写人, 抒发“人”情———通过一件或几件事 (或几个片断) 来写人, 重在表现人物的形象气质、性格特征或精神面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有8篇写人散文, 分别是:七年级语文下册《一面》 (阿累) 、《我的老师》 (魏巍) 、《我们家的男子汉》 (王安忆) , 八年级语文上册《我的母亲》 (邹韬奋) 、《背影》 (朱自清) , 九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 (鲁迅) 、《生命与和平相爱》 (铁凝) 、《享受生活》 (海伦·凯勒) 。

这样统计下来,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有20篇叙事散文, 占全六册所选课文数目156篇的13%强, 足见小小的叙事散文其实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另外, 如果再加上教材中融入各个单元合成的“写作”专题训练, 诸如“说真话, 抒真情”、“从生活中找‘米’”、“观察人物特点, 写出人物个性”、“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有详有略, 详略得当”、“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等等, 其中多半牵扯到叙事散文写作能力的日常培养问题。

(二) 可行性

目前中文师范专业的写作课程, 基本上是将课堂授课的主攻方向定位在文学文体、文艺评论、新闻文体、师范文体以及实用色彩较为突出的应用文体上, 其中文学文体理所应当地成为授课的重点。然而从实际的掌握效果来看, 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 要求学生一出手就作小说乃至诗词作品等等, 分明不切实际。在多年的写作课程讲授中, 作者发现将叙事性散文作为写作起步阶段的首选文体, 不失为一条现实可行的教学选择。理由有二:

1.从学生接受能力的正常成长轨迹来看, 由记叙文向叙事散文过渡, 对于教师引导学生最终掌握其写作要领确实是一条入门捷径。众所周知, 人类认识物质世界, 首先是关于具体物象的感知把握, 尔后才有可能运用概括, 由个别到一般上升为抽象的理念。艺术和文学以创造形象为已任, 创造形象的思维过程又始终未能脱离具体的形象。此种“寓于形象的思维”, 借助形象的思考, 正是人们初识世界的童稚期方式, 焕发着童心天性的光彩, 格外值得珍爱。叙事性散文或记人记事记物记游, 总归是要采集撷取形象、处理加工形象、描绘展示形象, 围绕形象大做文章。写作起步将叙事性散文作为首选, 便是提倡借形象表达, 用语言画画。凡方寸中一种心境, 一点佳意, 一股牢骚, 一把幽情, 凡自己熟悉的且动了感情的人和事, 皆可听其由笔端流露出来。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得最好的莫过于记叙文了, 记叙文如确有一定的质量, 可以看作是叙事性散文的预备阶段。如若任课教师能够更好地因势利导, 就更能激发起学生对写作叙事散文的兴趣。

2.从写作叙事散文的一般操作程式来看, 学生易于摹写、易于掌握。首先, 细节刻画是关键。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在于其造型性、可视性, 基本功能是“以形示人”。在叙事散文写作中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 “于细微处见精神”。因为一个深刻的细节不但是形象思维的一个具体展现, 而且往往会成为文章中的一个亮点。其次, 凤头部分要果断采用切入式开头形式, 直揭主题, 严禁拖拖拉拉, 此为“开门见山”是也;猪肚部分要充分运用比喻、拟人、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和诸多美文字眼, “慢”说细微之处, 让细节膨胀为一个个情景交融的场景、剖面, 此为“情景交融”是也;豹尾部分要发掘、升华作者心底的情感潜流, 余韵袅袅的审美效果异常重要, 此为“卒章显志”是也。最后, 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曾云:“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他给我们留下了“雪泥鸿爪”这样一个很有意境美的词汇, 其实我们可以体会到“雪泥鸿爪”般的审美韵味与叙事散文的美学本质非常一致, 它完全可以作为检测叙事散文的写作合不合格的标准。

(三) 讲授策略

对于如何提高叙事散文写作教学效果, 策略有二:一是手段的现代化, 二是观念的现代化。

1.手段的现代化:激活信息技术课堂。

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是现代写作教学改革一个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而高师写作教学的一大趋势就是日渐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合拍。新时代的叙事散文写作教学迫切需要高科技手段以及必要的科技设备给予辅助。以“童年往事”题目为例, 通过多媒体声光电的综合信息技术手段, 加强情境描述, 穿插操作演示, 调动各种感官手段强化感知, 快速而有效地构架出富有傻趣、乐趣、痴趣、童趣的“童年往事”场景。再加上电脑的动态执行浏览器可提供超文本格式的图形、图像、语音动画与卡通等多媒体信息, 唤醒长期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 让我们的中文师范生在有限的大学写作课堂授课中间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 如闻其事的现场感。

2.观念的现代化:调动师生参与意识。

如何调动中文师范学生对于叙事散文写作的“参与”意识?亟须开辟“第二课堂”, 建立供学生观摩、参与的场所, 鼓励学生走向社会, 接近大众, 了解国情, 激发兴趣, 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不二选择。只有回归生活, 融入体验, 学生才能克服纯粹认知活动的缺陷, 才能跳出“笔记———作文———考试”的格格框框, 从而彻底激活学生的“参与”兴趣。叙事散文作为一种文体,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第一, 取材凡人琐事;第二, 把握细端末节;第三, 抒写真情挚爱。所以说它天然具有坚厚的现实腹地, 它能够比其他文体更迅捷地介入现实, 反映社会, 参与人生、历史、政治、文化以及生态变迁的探讨等。因为在现代生活中, 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是一项闭门造车式的静态行为, 而是早已成为一种争夺信息、选择视角、激发文思、争取速度的竞争比赛。因此, 叙事散文写作课程对“参与性”的追求并不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兴趣, 而是对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写作实际状态的模拟。换言之, 写作在现今社会中存在状态的改变决定了我们教学观念的改变, 这其中既包括中文师范学生的观念更新, 也包括高等学校写作学教师的观念更新。

叙事写人型散文写作要点探讨 第10篇

学习贵在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总结归纳。我们逐渐地把握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能够在自己的作文实践中得到灵活的运用。我们最近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背影》 《老王》等文章, 都是大家作品、经典作品, 艺术水准和思想高度都很高, 可谓是现代叙事性散文的典范。本文主要以《藤野先生》为例, 在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总结归纳等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具体谈谈叙事写人型散文的写作要点。

一、把握线索, 穿插叙事, 前后连贯

所谓叙事, 就是要讲述一个前后连贯、联系紧密的完整故事或完整片段。线索就是贯穿整个故事或片段的主线, 它自始至终主导着故事发展的动向。

《藤野先生》的脉络十分清晰, 它总体采用倒叙手法, 用回忆展开故事情节。从一开始来到日本, 到遇见藤野先生, 中间穿插和藤野先生的几次交集, 同时穿插在日本经历的其他刻骨铭心的事件, 直到作者思想改变, 决定离去。这其中有三条明显的线索, 一是和藤野先生的交往, 二是自己遭遇的“不公正”事件, 三是作者的思想变化过程。其中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时明显线索, 另外两个是隐含线索。这三条线索相互交织, 从前到后贯穿全文, 使行文连贯完整。

线索就像是骨架, 另外的要素例如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是依附于骨架的肉体。我们在作文时一定要学会设置线索。例如游记的线索可以是时间顺序, 也可以是空间顺序, 只要有条理就是合理的。例如写一个家庭, 就要用一个线索把家庭成员连接起来, 写一个主导事件, 穿插小事件。然后可以细致描写每个人的行动、语言、心理等等。

总之, 有线索才会有条理, 有条理才会行文自然, 前后连贯。

二、在叙事中凸显人物的不同侧面

事与人是叙事性作品的核心要素, 整篇文章都会以事与人来展开。在事件中写人、写与人物有关的事件, 以凸显人物特征, 表达主题思想。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特征具有不同侧面, 不同的事件会显示出不同的特征, 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根据事实去写, 才能感染人、有说服力。在《阿长与〈山海经〉》中, 鲁迅抓住阿长“保姆”的身份特征、黄胖而矮的身体特征、絮絮叨唠的说话特征、粗鲁愚昧的行为特征、朴实善良的性格特征, 多方面多角度用事实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经典的阿长形象,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藤野先生是一个标准形象的教书先生

教师是藤野先生的职业, 也是他让人一眼便知的明显身份。写人就要抓住他最本质最核心的特征。鲁迅写到第一次上课时道:“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 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 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向学生介绍自己道……”简短的几句话, 就把一个面容黑瘦, 八字须, 戴眼镜, 说话抑扬顿挫的标准教师形象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而这个标准的教师形象到了另外一个环境又会凸显出另外的特征。这就是把“特定人物放到特定环境中去考量”的写法。“穿衣服太模糊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有一回上火车去, 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 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生活朴素而又不拘小节的藤野先生出现在大家面前, 但是他又不是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形象。鲁迅这种直接的外貌描写和间接的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相得益彰, 轻松幽默, 自然洒脱。

我们在散文写作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比如要写一位工人, 就可以写他外貌怎么样, 平时有哪些口头禅等等, 以此写出那些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那些特质。再写他工作时什么样, 对待工友什么态度, 我们可以设置他在工作中和工友发生争执, 私下里却无拘无束、大碗喝酒、称兄道弟的情节, 侧面再写出工友对他的反应, 这样一个鲜活的工人形象便产生了。

2.藤野先生是一个威严谨慎的学者

学者身份是藤野先生的另一个侧面。作者既要写出学者气质, 又要表达出这些特质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作者按照线索安排了藤野先生的四件小事:添改讲义, 修改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询问裹脚。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凸显出了他的学者特征: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热情诚恳、求真务实。藤野先生的这种严谨治学精神, 对作者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者后来说道:“那些日本人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气质。我是羡慕日本人这一点的。中国人没有这种气质。”

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到自己将讲义装订成三厚本, 这一方面是表达怀念之情, 另一方面是凸显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自己的影响。回看鲁迅的文章, 一字一句, 包括标点, 都极其认真, 丝毫不差。至于他的性格, 冷峻尖锐, 眼里容不下一粒沙等, 也不能不说是受到了藤野先生的影响。

所以写叙事性散文要选取其他侧面去表现人物性格, 以及这种性格在环境中的影响。

3.藤野先生具有待人平等、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人格

教师和学者很多, 但是藤野先生和其他的人物不一样。作为老师, 藤野先生认真严肃;作为学者, 藤野先生专业专注。那么在这些特质外, 就是人物品格了, 这可能就是藤野先生和其他人物最大的不同。一个弱国的留学生漂洋过海, 求学他国。初到仙台“物以希为贵”的敏感和陌生感, 随着与藤野先生真诚帮助, 平等对待而渐渐淡去, 鲁迅对此是非常感激的。但从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的反衬中, 深受军国主义影响的日本青年强烈的民族偏见深深地刺痛了鲁迅, 由此让作者更感到了先生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精神的可贵, 所以鲁迅后来说:“他的性格,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为了表达藤野先生的这种平等博爱的高尚人格, 作者并没有明说, 只是隐含地从藤野先生对待自己的态度中显现了出来。

4.藤野先生是一个善良的长者情怀和亲切的朋友

在作者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变化之后, 便要去做他认定要做的事了。他于是中断学业, 告别恩师。藤野先生是依依不舍的, 一是他脸色“仿佛有些悲哀, 似乎想说话, 但竟没有说”。他希望把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现在他失望了, 因此悲哀, 凄然, 叹息。二是在临别前, “他叫我到他家里去, 交给我一张照相, 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 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 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他时时刻刻在关心着这样一个来自弱国的普通学生。

可以说, 通过上述种种鲜活的事例, 作者把一个生活朴素、治学严谨、待人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 永远留在了读者的心中。

三、合理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最能显示出作者的情感, 它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情、语言等等来揭示人物内心, 表达思想情感。合理运用细节描写, 是写好散文的必要元素。例如在《背影》里, 朱自清选取了几个特写镜头, 写父亲买橘子, 爬月台, 选一个靠窗的座位。还特意提到破棉袄, 微胖的身体, 不便的脚步, 这些都能更深刻地打动读者的心。

在文章开头, 鲁迅抓取了几点细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 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 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向学生介绍自己道……”用简洁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典型的教师形象。

《藤野先生》在写到作者告别恩师时, 为了表达藤野先生的不舍之情, 描写了他脸色“仿佛有些悲哀, 似乎想说话, 但竟没有说”。就这简短的描写, 就把藤野先生那种惋惜无奈的心理和宽容博大的胸怀表现了出来。

作者也提到了一些细节来表达他对藤野先生的思念。表现在行动上, 如装订讲义, 悬挂照片, 多写文章等。“我们要学着这一点, 做行的巨人”。

四、以小见大, 融入对社会人生的洞察

叙事性散文如果仅仅讲故事, 那就会变得空洞、浅薄。讲好一个故事只是叙事性散文的基本要求, 真正能通过一个故事彰显一种思想高度, 才是有深度的好文章。

藤野先生只是一个小人物, 一个普通的日本人, 普通的教师, 普通的学者。我们并不能从他的人生中提取出多少轰轰烈烈的东西。但正是这样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普通人, 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尚人格、民族友谊、自由博爱的重量。

鲁迅敬重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 渴望中国能有千千万万像藤野先生一样的人物。当他认识到医学并不能疗救国人麻木的灵魂时, 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弃医从文。当医生, 无论在怎样的社会都可以谋得生存;而选择用文艺的方式去战斗, 那不仅不能保证生存, 更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后来的事实证明了, 因为写了几篇正义的文章, 左联五青年成了烈士;因为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所以鲁迅也受到了反动政府的迫害。像《朝花夕拾》那些文章都是在流亡之中写的。

鲁迅去日本留学, 抱定的目标是救国救民。从鸦片战争以降, 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民生活的困苦, 鲁迅先生是清楚的, 他在后来的多篇文章中都有反映, 如《故乡》。鲁迅处于这段历史的漩涡之中, 他的爱国思想, 是源于当时仁人志士对救国救民之路探索的历史大潮。他绝不是爱没落腐朽封建的清政府, 这个政府已不能代表中国, 因此他要参加太炎先生的《民报》。实际上, 此时的鲁迅是在用一种民族的精神, 用他自己的方式, 爱着他连自己也还无法清晰描绘的祖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他的祖国一定是中国, 无论这个国家是多么的贫穷落后。

中学生如何阅读叙事散文 第11篇

一、弄清记叙的要素

阅读叙事散文首先要掌握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这是分析文章的基础。如《一面》记叙了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次偶然会面,六要素写得清楚完整。时间:一九三二年秋天的一天中午。地点:内山书店。人物:“我”——售票员。起因:等着接班,到书店躲雨。经过:与鲁迅先生会面、交谈及“我”买书的过程。结果:接受了鲁迅先生的赠书,永远牢记鲁迅的精神。

但并不是每篇文章的六要素都要完整,缺一不可。有时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写得笼统、概括,对叙事散文六要素的处理应灵活运用。

二、理清记叙的线索

阅读叙事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组织构造、谋篇布局。线索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把体现文章主旨的材料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常见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时间为线索。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时间的推移记叙了母亲勤劳而伟大的一生:“从我能记忆时起——我到四五岁时——到八九岁时——乙未(1895)那一年——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从宣统元年到现在”。

以地点的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题目中“从……到……”可以明显看出是以地点转换来组织材料的。

以人物为线索。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志愿军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境界为线索。

以事件为线索。如《皇帝的新装》中心事件是: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以物为线索。如《七根火柴》围绕七根火柴展开,在塑造人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我”的感情变化是:不大喜欢——喜欢——赞叹——变成了小蜜蜂。

以问题为线索。如《驿路梨花》总是围绕着“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

三、掌握记叙的顺序

叙事散文的顺序主要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叙述的,采用这种方法,事情记叙得脉络清晰,有头有尾。如《老山界》文中时间标志十分明确: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放到前面来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它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如《秋天的怀念》先写作者双腿瘫痪后,在母亲的要求下决定去北海观花,但最终却因母亲的病逝并没有去,最后写秋天时妹妹推“我”去北海观花,想起母亲临终的话。采用倒叙的方法写作时要注意: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重新回到事件的开头,再按照顺序写。

插叙是指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由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另外一段相关的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是主要情节的陪衬和补充。如鲁迅的《故乡》中的两处插叙,一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一段内容的插叙。二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在使用插叙时,不要喧宾夺主,冲淡主题。

补叙就是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做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补叙和插叙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而插叙有完整的情节。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

四、品味记叙的语言

品味叙事散文语言时,要和修辞手法联系起来,因为修辞最能表现语言运用之巧妙。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运用有规律可循。品味时首先明确运用何种修辞手法,其次是表现了什么内容,最后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不同修辞手法表现形式不同,各有其格式规律。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下得大,表达了作者对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同情。

排比: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如:“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亲人自始至终的关怀,抒发了对亲人无限眷恋的感情。

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的感情。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盼望春天的急切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白色的花所含的色素是什么,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感情。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了我们没有任何可以骄傲的理由。

五、体会段落语句的作用

叙事散文段落语句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首尾呼应。如《泰山很大》一文中,中间有一句“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引起下文,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描写。

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如《枣核》最后一段中写道:“改变了国籍,不等于改变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依恋故土的。”这一结尾以凝炼的语言点明了中心,深化了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做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如《最后一课》开头写小弗朗士贪玩、逃学,表现了他的天真无知但还能管住自己,为下文写他的转变埋下伏笔,也表现了“最后一课”巨大的教育力量。

散文化叙事 第12篇

一、电影《星际穿越》中的语言叙事

电影中的叙事可分为语言叙事和电影化叙事,语言叙事是指运用语言手段进行叙事,而电影化叙事则是指运用画面等非语言的手段进行叙事。相对于电影化叙事,电影《星际穿越》的语言叙事更为独特,表现了这部科幻电影中所蕴含的爱与亲情。

(一)语义叙事

语义叙事指在有声电影中通过有声语言所承载的含义叙事,主要依赖于台词写作,以独白和对白的形式展开,对白是其主体。电影中的台词语言不仅是影片人物相互交流的工具,还交代了影片的故事背景、发展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这些语言还能传达片中人物的情感信息以及影片所蕴含的哲理。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台词语言不仅包含着诸如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虫洞、黑洞等科技术语,体现了本部电影的科幻性,还包含着大段的叙事性的语言,推动了整部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影片刚开始是年老之后的墨菲对其父库珀的一段介绍:“我父亲是个农民,那时候的人差不多都是农民,当然他不是一开始就是。”墨菲的这段话交代了主人公库珀的身份,也为影片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随之展开的就是库珀在梦中坠机的场面。而紧接着墨菲对当时地球环境的描述“麦子都死了,全都病死了,只能烧掉,只剩下几亩地的玉米,还有满天的沙尘暴”以及其他几位老人的描述,这些描述也交代了整个故事发展的背景,地球环境恶劣,人类濒临灭亡。随后故事的展开同样离不开语言,影片中人物的独白以及人物之间的对白,与电影画面一起串联了整个故事,包括库珀与其女儿就幽灵的对话,库珀与布兰德教授的对话等。

(二)语调叙事

语调叙事是指语调含义的叙事,语调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对揭示人物的个性,表现人物的情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的话以不同的语调说出来,其所蕴含的意义也是大不相同的。

影片中不同的人物说话也有不同的语调,这便体现了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最明显的是其中机器人说话的语调,机器人说话的语调一直是平稳而且没有起伏与情绪的,这表现了机器人与人类根本不同的属性。再如影片中两个相对比的人物库珀与曼恩教授,他们说话的语调就是很不同的。曼恩教授虽然外表长得忠厚老实,但他说话的语调总是透着一丝虚浮与急切,正是他说话的这种语调暴露了其潜藏的私心与求生欲望。而库珀说话的语调则往往具有坚定沉稳的特点,这也为其后来为人类而牺牲自己的抉择埋下了伏笔。

(三)潜台词叙事

库珀的女儿名叫墨菲,与墨菲定律潜藏着一定的关系。当墨菲向库珀询问自己名字的缘由时,库珀说:“墨菲定律并不是说有坏事发生,而是说只要有可能就会有事情发生,起码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表面上这只是库珀对其女儿名字的解释,但实际上这句话却蕴含着一定的潜台词,库珀对墨菲定律的解释正如他对女儿墨菲的认识一样,在他看来女儿代表着他人生的无限可能,女儿亦是他生活的动力。果然,说完这句话后,他们就遇见了能够拯救庄稼的无人机。

再如库珀与其岳父的那段谈话,也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库珀的岳父说:“我小的时候,感觉每天好像都有新的东西问世,什么小工具啊、新概念啊,每天都像是圣诞节,但那是60亿人啊,想想多可怕,每个人都是那么贪得无厌。”表面上这是库珀的岳父对自己幼时生活的回忆,实际上却蕴涵着他自己对当时私心的反思以及对库珀的劝解:探索出新的事物带来的不一定就是幸福,探索与冒险也不是那么可贵。而库珀则说:“我们曾经仰望着浩瀚的星空,思考自己的存在,如今却只能在沙尘暴中想着怎么活下去。”库珀的这段话同样会引起观众的思考,先进的科技带来的为什么不是进步,而是新的生存困境。

二、电影《星际穿越》的文化解读

好莱坞的科幻电影除了蕴含着大量的科技元素之外,往往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渗透着电影人对人类文化的反思。电影《星际穿越》则包含着导演对人类科技与现代性的反思,对生态环境的反思,以及对人性的反思。

(一)对科技与现代性的反思

在电影《星际穿越》中,科技是挽救地球与人类命运的重要手段,却也代表着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甚至会给人类招致灾难。电影《星际穿越》中的地球之所以会面临绝境,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欲望的不断膨胀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如库珀的岳父所说:“我小的时候,感觉每天好像都有新的东西问世,什么小工具啊、新概念啊,每天都像是圣诞节,但那是60亿人啊,想想多可怕,每个人都是那么贪得无厌。”也许正是这种贪得无厌使得人类在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反而为生存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发愁。

但同时,科技又在最后的关头拯救了地球,墨菲最后利用库珀发回的数据拯救了地球,并建立了以库珀命名的空间站,救回了库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技术都能拯救地球,布兰德教授一生都在为拯救人类而努力,却也亲手策划了一个骗局: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人类移民计划。而墨菲却能利用科技拯救地球,这是因为墨菲所利用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更是父女之间无法割舍的亲情。只有当科技与人类世界的爱达到一种很好的平衡时,科技才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真正的救赎。

(二)对生态环境的反思

在电影《星际穿越》中,地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甚至著名的宇航员库珀也只能当农民来维持自己的生存。面对如此境地,影片中的人物便想要利用先进的科技逃离地球,寻找新的星球生存,然而一切却只是徒劳,人类的迁移计划并不能实现,而人类也只能随着地球末日的来临而走向灭绝。影片最后墨菲利用库珀传回的数据拯救了地球,事实也再次证明只有地球才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另外,整部影片做到了很好的前后呼应,影片刚开始包括老年墨菲在内的许多老人对几十年前的地球生态环境进行了描述:漫天的沙尘暴、泛滥的枯萎病,人类基本的生存成了最为严峻的问题。影片最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好之后,几位老人的视频影像又出现在了影片中。这种处理,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地对地球的生态环境进行反思。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漏洞不断扩大,地球资源依然日益枯竭,今天的生态环境同样需要大家去警戒。

(三)对人性的反思

影片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曼恩教授是人类最杰出的科学家,掌握着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然而曼恩教授却又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科学这一最先进的名次却也激发了曼恩教授身上所潜藏的恶,强烈的生存欲望迫使他编造了一系列的假数据。为了回到地球,他还对库珀进行了迫害,想要自己驾驶着飞船回到地球。然而他最后的结局也注定是悲剧的,随着飞船的爆炸,曼恩教授自己也走向了死亡。科技给他带来了荣誉与前途,却也造成了他人性的扭曲与生命的丧失。因为,他是一个没有爱、没有牵挂的人。一个人倘若没有了爱与亲情,拥有再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术也只是徒劳。

影片中还有诸多与曼恩教授相对立的正面人物形象,他们代表着人性的善,如库珀。为了拯救地球与人类,他不惜违背自己与女儿的承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库珀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决定,就是因为他心中有爱,既有着对女儿、家人的爱,也有对人类的大爱。这种爱与科学的良好互动激发了他身上的善,使他作出了这样伟大的抉择,同时也拯救了整个地球。

三、结语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不仅为观众营造了神奇的外太空景象,还运用其独特的语言叙事手段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亲情的故事,相对于科技,爱是唯一能够穿越时空的东西。该部影片做到了科技元素、文化内涵与叙事完整性的良好统一,研究其中的语言叙事与文化解读,亦能为我国的科幻片带来不少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旭峰.论电影中的语言叙事与电影化叙事[J].学术视野,2010,20(1):95-96.

[2]杜颖,侯玉婷.《星际穿越》中的科技与文化元素解读[J].影视传媒,2015,12(16):94-95.

[3]郑丹凤.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星际穿越》[J].环球纵横,2015,32(1):135-136.

上一篇:金融利益下一篇:思路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