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提高范文

2024-05-12

引领提高范文(精选12篇)

引领提高 第1篇

一切似乎井然有序,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积极动手实验, 课堂气氛活跃。但课后想想, 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好像这更像是一节普通实验课, 而不像是一节实验探究课。教师依然是发令者, 学生依然是执行者,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更没有达到一节探究课所要达到的目的。

再来审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是让学生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经历科学探究活动, 学会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这节课的任务是测量小车的速度, 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 初步分析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体验从实验研究中获得数据、作出图像、分析图像、寻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

对照教学目标, 经过认真反思, 第二次上这节课时, 我重新设计了教学模式, 并对一些细节作了修改。

一、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方案, 自行选择实验器材

探究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实践活动,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教学过程注重教师的“导”和“参与”, 淡化教师的“教”;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构建, 强化小组学习与小组交流。在师生互动、互助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能动作用, 履行各自的角色, 并且和谐互动, 只有这样, 探究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如果教师、学生中任何一方不能积极、能动、自主、创造性地履行自身的角色, 便失去了主体的特性, 那么探究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

在教学中, 我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设计实验方案, 然后将小组内各人的方案进行对比优化, 同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 从而确定出最佳实验方案, 再各组根据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在探究过程中我与学生同组讨论、一同操作, 对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一同进行分析, 并予以适当的引导, 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能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 从中总结出规律。由于把学习过程还给了学生, 没有了教师的绝对权威, 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天性、智力水准, 自然地在我的引导下完成认知过程, 他们的热情高涨, 认真思考、讨论, 设计方案, 积极动手实验, 再思考、讨论、交流, 俨然一幅科学研究的情景。除了通常一些方法, 有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很有创意的想法, 如:可用斜面做这样的实验, 这是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我听了他的方案的后立即加以肯定, 学生也从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对于实验方案, 课本仅仅是提供一种参考, 没有必要强求学生统一, 否则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抹杀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同学实验中发现纸带上打出的点数不能满足以0.1s为计数点取6组数据的要求, 但钩码的质量又不可以随意增减。这时有人注意到了桌上的饮料瓶, 再联想到一进门时有一大桶砂子放在那里, 顿时若有所悟, 便用小沙桶替代钩码, 再来进行实验。还有的同学打出的纸带不清晰, 便开始检查是否是复写纸太旧或振针太短的原故, 所讲知识在现实中得到应用, 印象更加深刻。显然, 同学们在课堂活动中已经成为了教学主体, 他们为自己的发现 (或称为创新) 而欢欣, 我想这样的亲历的探究过程他们会终生难忘。

科学探究包含七个要素, 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但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鉴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状态, 对七要素中的“创设情景, 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评估”这三个要素内容我没有作要求, 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交流与合作”这两个科学探究要素上, 而分析与论证则放在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教学中去完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中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在一节课中把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面面俱到, 教师一定要做到随机应变, 不能死搬教条。

探究活动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在于播种一种行为, 收藏一种习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体会。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寻求, 学生不仅获得了科学知识, 而且了解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科学思想, 学会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永不满足, 不断创新, 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利用计算机Excel软件演示作v-t图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突出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我在教学中, 将学生实验所得数据在电脑的Exce文件中输入表格, 利用其“图表向导”拟合v-t图象, 再让学生观察图像的特征, 总结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样做既形象直观, 又可以多展示几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也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具体操作:打开Excel工作簿可以看到行和列, 行号用1、2、3、…表示;列号用A、B、C、…表示。将自变量时间的数值从某一单元格开始输入, 在同一列中将其他时间值一一输入, 在相邻的右侧一列中将速度值一一输入, 注意速度值要与时间值相对应。也可在同一行中依次输入时间和速度, 下一行中再次输入第二组时间和速度, 直至全部输入完备。用鼠标选中这些数据。再用鼠标左键单击“图表向导”按钮, 出现“图表类型”窗口, 选“散点图”, 按“确定”按钮, 弹出“图表标题输入框”, 输入相应的字符后选“下一步”按钮, 直到“完成”。出现由点组成的图表, 用鼠标右键单击绘图区中任何一个数据点, 出现下拉式菜单, 选“添加趋势线”, 弹出添加趋势线窗口, 选择“线性”趋势;打开该窗口的“选项”卡, 对其中“显示公式”左侧的小方格用鼠标左键单击出现“√”号后, 按“确定”, 则图表框中出现一条直线, 这就是利用计算机作最佳“拟合”后的v-t图像。

营造书香校园,引领素质提高 第2篇

――莱西开发区中学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总结

最是书香能致远,以书香打造特色,以书香追求卓越。本学年我校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的理论为指导,借助黑板报比武,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营造了书香溢校园的浓厚读书氛围,让学生亲近书籍,走进名著,与经典同行,同名著为伴。在校园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读书、写作热潮。

为了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工作,下面就这一学年开展书香校园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确立方向

1、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积累文化底蕴,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让阅读与写作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读大量的书,读各方面的书,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及自己的方法进行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喜欢读书,有效读书。通过阅读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采取措施,落实活动

1、以创书香班级为重点,全面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在实践与探索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营造真正的书香校园,关键在教师,基础在班级。因此,我校在注重教师学习与反思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书香班级的创建与评比,广开书源、保证时间、适当指导、激发兴趣、品评引领,保证了读书、写作活动的深入开展。制定了班级读书活动具体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及其接受理解能力,围绕促进学生素质提高这个中心,列出必背书目、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开展星级阅读,有计划的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我们开展的活动有:

⑴继续营造书香环境。①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以及教室走廊,布置读书名言,让学生作品上墙,让墙壁说话,从而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②充分利用校园中的一草一木,让每一处景点说话,让每一片绿叶发言,让每一个花瓣唱歌,让学校处处充满书香。③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通过校图书室借阅、开展“捐一本、看百本”活动,继续充实班级图书角,促进阅读读物的落实。确保人均至少4册图书,班级图书问题达到200册以上。所有书籍登记后供全班调配,互相借阅。④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继续添置对教师、学生有益的图书,为学校图书室注入新的血液。

⑵阅读时间落实。每周五下午为大阅读活动时间,由各班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利用每周的作文课对学生进行阅读写作指导。定期组织阅读经验交流会。

⑶落实两个活动。①做好读书笔记。学生每学期一本《丝路花雨》读书笔记,摘录优美词句和百科小知识,写出读后感,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不仅帮助学生完成了部分积累和消化,而且大大激起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②抓好经典诵读。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唐诗宋词等。开展了“每周一语”诗文诵读活动,要求每个同学每周背诵一首经典诗词。③落实阅读反馈。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读书手抄报评选和读书征文活动。每月进行一次《丝路花雨》读书笔记检查。每学期组织一次优秀读书笔记展评,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2、注重学习与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研究型教师,必须从扎扎实实的读书学习、认认真真的反思感悟做起。为了推进教师的读书活动,我们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⑴利用原有校图书室书本资源,加上新购买的教师阅读用书,采用借阅的方式,由全校教师自由选择自己所喜好的书本。⑵切实执行“好书每天读”活动,教师坚持每天挤出时间读书,或是读经典、文学、教育专著等。⑶教师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⑷作好相关的读书摘录、体会,并上传校园网或自己的主页。

3、本学期,书香校园的创建工作重点围绕第二届“读书节”展开。这期间开展了创建“书香班级”主题班会活动、优秀学生读书笔记展评、教师随笔评选、“十一”长假经典阅读周、中小学经典诵读比赛、“齐国故事我来讲”等活动。此外,先后购置优秀图书2000余册,并及时登记入库,为读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鲜血液。还组织开展了“好书伴我行”征文,教师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教育叙事评选等活动。

三、成绩与不足

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不仅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水平,而且使学生孕育了文化气质、提升了综合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德行教化。与此同时,学校的办学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全校师生具有了较强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先后向各级各类媒体投稿近1000篇,各类作品发表、获奖260余篇。

这一学期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个别教师认识上仍有偏颇,导致个别班级书香氛围不浓,活动中存在应付现象;部分学生读书不深入,反思不深刻,存在应付现象。一些学生摘抄的多,自己的认识写的少,反思更少,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课题组管理,继续提高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重视程度,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机构,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研讨,提高实施水平。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通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修正下一步的工作内容。通过集中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课题管理能力。通过开展评选书香班级、办公室进一步浓郁读书氛围,营造书香氛围浓厚的校园。

2、继续健全读书写作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入“书香班级”创建活动。从读书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确定评价指标:⑴读书数量分低、中、高三个年级阶段,严格按照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量”的规定而定。⑵读书质量以读书笔记、读书类别以及优秀习作发表为评估指标。避免简单化,力求既富有情趣又具有教育意义。

3、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继续抓好经典诵读和《丝路花雨》的书写活动。结合大阅读活动,鼓励学生读经诵典,时文及科普阅读,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文字表达写作能力。

问题引领,提高一轮复习效果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第一轮复习 问题引领

生物课程的第一轮复习的展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首先要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保障学生的知识体系较为完善。同时,要在问题的引领下帮助学生更好的归纳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并且对于一些热门考点进行深化。这样才能够让复习过程更有针对性,并且会让学生更好的为高考做准备。

一、对于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回顾

第一轮复习首先需要展开的内容就是对于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回顾,这也是第一轮复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学生在学完整个高中的生物课程后,对于各种知识要点都已经较为熟悉,然而,随着知识积累的不断增多,知识点间的混淆或者遗漏的问题难免会发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好知识的梳理与回顾就非常有必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一条具体的主线,在主线明确后再来以问题为引领一点点回顾学过的知识,随后将所有细碎的、相关的知识点都进行有针对性的归纳总结。这一个程序在第一轮复习乃至整个复习阶段中都非常重要,这也是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的一个有效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高考中的常考点、易错点进行合理提炼,并按照专题复习。如细胞专题、光合作用专题、细胞呼吸专题、遗传及变异专题、植物激素调节专题、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专题等,这些小专题在近三年的高考中都是命题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只要对照书中所列知识小专题以问题为引领,化整为零,逐个去突破,就能保障学生有效地全面掌握和排查知识。以专题为主线,以问题为引导,这会让学生的知识梳理与回顾更有针对性,这也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每一个专题中涉及到的相应知识点有更加牢固的掌握。

二、有效构建知识网络

在第一轮复习中,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与知识网络非常重要,这也是应当渗透在复习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接触过一些综合问题后就会发现,那些综合程度很高的问题往往不会只是涉及单一专题,有的题目通常会考查到多个专题和知识点,这种问题就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展开了更深入的考查。正是因为如此,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知识网络的有效构建。可以以问题为出发点,在问题的引领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有效的应用所学知识会是极大的推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个专题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或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复习资料中的前4个专题囊括了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教师可以以具体的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将这些小专题绘制成一个细胞专题,利用这个专题也可以纵向与后续小专题构成的增殖专题、代谢专题、遗传专题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细胞生命活动的大专题,从而将知识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形式在头脑中构成一个体系,这便是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架构的有效教学过程,这也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锻炼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

学生的能力素养以及知识掌握程度很多时候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也是生物第一轮复习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可以发挥问题的引领功效,可以以高考中的一些热门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对于这一专题后涉及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并且提炼解题时的一些常用方法与技巧。复习阶段不同于知识教学,复习是基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已经有了较好理解与掌握后的巩固与深化。因此,教师在复习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高考中更好的应对各种实际问题。

透过对于历年高考常考题以及热门题的整理后会发现,高考中通常有大量有关图表的试题,内容涉及生态和环境热点(如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如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工农业生产及人类健康热点(如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和国内外大事。教师要抓住这些热点问题,可以透过一些典型试题的剖析来展开对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锻炼,从而帮助考生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以及迁移信息的能力。

结语

在高中生物课程的第一轮复习中,想要让复习的效果更好,教师要把握复习的重点,并且以合适的方式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引导。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凸显问题的引领功效,帮助学生实现对于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回顾,并且让学生逐渐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应对高考时更有把握。

【参考文献】

[1] 常效委. 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J]. 新课程(中学),2013年11期.

[2] 薛进. 模型建构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应用例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3] 宋银、唐明. 试论高中生物作业科学设计策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3期.

问题引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第4篇

一、问题的呈现

问题1.一带正电粒子 (不计重力) 以速度v垂直射入一正交的电磁场, 如图1所示, 粒子能沿直线通过该电磁场吗?如果能, 需要什么条件?

笔者设计该问题的意图: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物理情境, 抓住问题的要求“沿直线运动”, 从带电粒子的受力出发, 思考讨论能沿直线运动的条件.学生不难得出的结论.

追问1:如果粒子带负电, 以上述速度垂直进入正交的电磁场还能沿直线运动吗?

总结:粒子只要以的速度垂直进入正交的电磁场, 都能沿直线通过电磁场.与粒子的电性、质量和电量无关.这其实就是速度选择器的原理.

追问2:这样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学生得出结论: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追问3:如果计粒子的重力, 要使粒子沿直线通过上述电磁场, 又需要什么条件呢?

学生结论:进电磁场时只要满足受力平衡.

问题2.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教师在此引导学生对上述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总结.问题1中粒子是一种无约束的直线运动, 而问题2中小球的运动是在有杆子的约束下的运动.所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按照轨迹分的第一部分直线运动也就基本清楚了.直线运动中又有无约束与有约束的区分.但不管是哪一种直线运动, 都要对带电粒子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选取合理、正确的物理规律进行求解.

问题3.如果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复合场时, 受力不平衡, 要做曲线运动, 那能做类平抛运动吗?

学生回忆平抛运动的概念、规律以及类平抛运动的有关基础知识, 从而过渡到复合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上来.

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在无约束的条件下, 不可能做类平抛运动. (因为类平抛运动的合力是恒力, 而粒子做类平抛运动时, 速度发生变化, 洛仑兹力发生变化, 使粒子的合力发生变化)

问题4: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复合场时, 在无约束的情况下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吗?如果能, 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在mg=Eq, 由f=qv B充当向心力.

具体问题呈现:如图2所示, 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共存的区域内, 电场的场强为E, 方向竖直向下,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一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 在场区内的一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则可判断该带电质点 ( )

(A) 带有电荷量为的正电荷

(B) 沿圆周逆时针运动

(C) 运动的角速度为

(D) 运动的速率为

通过该题, 让学生明确在重力、电场力、洛仑兹力都存在的情况下, 要使粒子做圆周运动, 只有使重力和电场力平衡, 由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而且这样的圆周运动一定是匀速圆周运动.对该类问题的求解主要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圆周运动知识求解.

二、问题的巩固

如图3所示, 空间存在着由匀强磁场B和匀强电场E组成的正交电磁场, 电场方向水平向左,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带负电荷的小球P, 从正交电磁场上方的某处自由落下, 那么带电小球在通过正交电磁场时 ( )

(A) 一定作曲线运动

(B) 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C) 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D) 可能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本课例的反思

本节课例是笔者在省多所学校联谊教学活动中的公开课.该课型得到了专家和同仁的认可.以问题的形式将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几种常见的情形按照轨迹划分, 对每一种运动有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让学生从全局的角度把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述内容为一课时.应该说, 容量比较大, 能很好的符合高三一轮复习特点和要求.

引领提高 第5篇

(铜陵市铜官山区幸福社区党工委 2011年11月)

铜陵市铜官山区幸福社区成立于2010年7月,位于我市中心繁华地段,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社区住房241栋,7267户,人口21000多人,辖区有25家企事业单位,社区党工委下设32个支部,现有党员1420人。自铜官山区实行社区综合体制改革以来,幸福社区党工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增强社区党的领导核心功能,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强化居民自治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和居委会的监督功能,推行“幸福365,和谐每一天”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一、创新组织设置,着力增强社区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功能

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后,社区由过去“街道管”变成了现在的“区直管”,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围绕让社区党组织更好地实现“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功能,我们以优化组织设置为抓手,通过“组建大工委、网格建支部”的模式,使社区党组织横向一体联动、纵向激活末梢,有效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幸福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功能。组建大工委。针对不断拓宽的服务领域对社区服务功能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打破基层党组织条块分割的传统模式,积极吸纳辖区内市交通局和市商务局党组织负责人为党工委委员,组建了社区大党工委,实现社区党工委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的互联互动互促的党建工作新机制;通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四联四促协议书”,开展“示范”、“结对”等活动,不断扩大社区党建工作覆盖面,最大限度的整合了辖区资源,实现共驻共建。社区党建资源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单位“小党建”向区域化“大党建”转变,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网格建支部。我们按照网格化、精细化、责任化的要求,坚持“便于参加活动、便于发挥作用、便于加强管理”原则,建立了30个网格支部、120个楼栋党小组,构建了“网格建支部,楼栋建小组”的党组织设置模式;通过社区党工委“牵线”,30个党支部与25个辖区单位实现“联姻”,建立了互帮互助联建机制;采取网格或楼栋内党员推选产生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的方式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和党小组组长的骨干队伍,联络楼栋长、清洁工、民警、志愿者等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以网格支部为主,服务居民网格支部先行的活动方式,我们全面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扩大党的工作渗透力和影响力。党员双岗制。积极推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真填写《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登记表》,建立在职党员信息库。采取就近、自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将报到在职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编入社区党小组,实现在职党员走进社区;结合社区实际,设置了就业培训、心理咨询、矛盾调解等20个公益性岗位,依据党员特长,合理确定岗位,让党员“八小时内工作在单位,八小时外服务在社区”,实现在职党员服务社区;与在职党员签订服务承诺书,制作在职党员服务联系卡,记录在职党员活动情况,力争将在职党员践诺履责情况反馈给单位并与单位年终考核挂钩,把在职党员的管理由“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 延伸,由“单位单向管理”向“单位社区双向管理”转变,实现在职党员联动管理。目前已有472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认领公益岗位,党员双岗制既整合了党建资源,促进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的形成,又延伸了党员教育管理,增强了党员的自律意识,同时搭建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

二、健全服务体系,切实构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

居民群众对社区各项服务工作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检验我们工作成败的试金石。为此,我们以优化社区服务为着力点,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把社区服务触角延伸 3 到每一个家庭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作用,让居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实行“一站式”服务。我们坚持“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的工作理念,整合服务资源,依托“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完善服务流程,开展民政、社保、计生等各种服务;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立岗位值班人和党员先锋岗,把居民“请进来”,引导居民有序办理各项事务;落实了AB岗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实行了社区工作无休息日制度。

实行“精细化”服务。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方式,网格工作者主动“走出去”,深入到居民家中,结合“四大四进四送”活动,广泛收集居民的社情民意和服务需求;通过在每栋楼房张挂“为民服务网格责任牌”、上门发放服务联系卡、开设便民服务热线等方式,实现了社区信息快速收集;通过定期更换楼道温馨提示内容、社区QQ群,LED电子显示屏,实现社区信息快速发布对接;通过上门服务、代理服务实现社区事务快速处理;借助社会力量,组建了“扶贫帮困捐助站”、城市生活E站等多个便民服务平台,细化“居家养老”工作流程,常年接受社会方方面面的捐赠,随时随地为遇到难处的居民“搭一把手”,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同时对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的老人由社区义工进行“多对一”结对帮扶。

实行“品牌化”服务。结合社区实际,着眼居民需求,在做好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贴近百姓生活的服务 4 新途径。一是成立社区“岗位银行”,拓展就业渠道。为帮助解决居民的就业需求,社区成立了“岗位银行”,广泛收集各类就业信息进行储备供居民认领,每月召开一次现场招聘会,让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再就业。社区先后帮助150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10多名下岗人员实现了自主创业,涌现出银河餐饮公司、快乐宝贝少儿英语俱乐部这样的创业典型;二是组建“群众体育活动站”,改善居民文化生活。建立文艺爱好者人才库,培养了一批文艺骨干和积极分子,并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居民走出家门,1230人次分别参与了“柔力球”、“五禽戏”等9个健身团队。设立了8个固定的室内外活动站点,利用节假日,集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和参加省、市各种赛事和演出。一年来,社区共开展大大小小文化活动多达50余次,做到了周周有节目,月月有活动。今年六月,安徽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当红不让——红歌嘹亮》节目走进了我社区,社区的老年合唱团和黄梅戏戏迷们都在节目中一展风采; 三是成立“青少年社会实践站”,提升居民素质。先后聘请50名老党员担任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顾问,成立“童心”小记者站,创办季刊《连心家园报》。精心设计的以家庭生活指导室、e智空间、幸福聚乐部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生活e站,融儿童教育、青春期教育、生殖健康服务、心理辅导、纠纷调解于一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利用市民学校、阅览室等载体,开展周末红色电影播放、“周末谈法—与居民 面对面”、“邻里大舞台”、“铜陵好人”评选系列活动;四是组建“社区平安理事会”,构建安居防火墙。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组建“社区平安理事会”,开展“党员联户联防综治岗”活动。探索新形势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的管理模式,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服务,确保社会安定和谐。同时组建了一支由108名老党员组成的义务巡逻队,队员们每天戴着红袖章在社区内巡逻,为居民看家护院,努力打造“安心家园”;五是成立“党员信访接待站”,创新矛盾调解新机制。32名社区党员志愿者担任接待员,在社区轮流坐班,负责接待居民的来访、来电、来信等事宜,一年来,共接待来访居民197人次,调解矛盾纠纷50件,确保小问题不过夜,矛盾不出社区,目前,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纠纷的有效化解,使“党员信访接待站”成为社区居民的和谐家园。

三、推进基层民主,更加强化社区居民自治功能 新的大社区成立后,社区党工委积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形成了党工委领导、居委会负责、居民参与、中介服务机构协同、辖区单位支持的社区工作机制。

健全组织体系。一是重新选举社区居委会。成员由社区工作者、辖区单位和辖区知名人士组成,下设民政事务、人口计生、综治维稳等7个专门委员会。成立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委员会,设置了居民小组,配置了楼栋长,逐步形成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栋门院上下贯通、左右 联动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二是组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集中设置“三室四站”等7个专业服务窗口,简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办结时限,全程实行高效便捷的服务,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接受社区党工委和居委会的领导和管理;三是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2个业主委员会的成立,3个物业管理公司的进驻,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成立了老年体协、京剧票友联谊会、宠物驿站等十多个群众性协会团体,先后为2300多名社区志愿者进行了注册登记,培育了市建、井巷等2个医疗卫生服务站和1个社区老年公寓专业服务组织,构建了社会化服务体系。

突出让居民做主。“政府全买单,居民不买账”,是社区工作者普遍面对的一种“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在推进管理创新中,我们把去行政化、强化居民自治作为主攻方向,变过去的“替民做主”为“让民做主”。以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将小区拆违、环境整治、场所建设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交由居民自己做主,如今,居民对社区各项事务有更多的话语权和选项;组织居民对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评议和监督。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和自治服务活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引导广大居民积极有效参与社区自治,让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规矩自己定”、“自己的工作自己做”。

强化制度保障。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拟定和通过了 7 《幸福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幸福社区居民公约》、《幸福社区居民代表议事制度》、《居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民主协商讨论群众性公共事务。严格规章制度,落实每周一社区办公例会、每周三集中学习、党务居务公开等相关制度,在服务大厅推行承诺制、公示制、“一周一星”服务标兵评选制。确保社区各项工作均能按章办事,为社区体制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

引领提高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职业观念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情况

1.学科必修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部分的四本教材分别是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和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2.学科特点

(1)知识性与社会性并存

高中政治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教材中将抽象的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理论等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对于学生分析自我价值和环境价值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2)导向性与实现性并重

高中是人生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达成学科的知识目标、渗透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觀,并通过社会实践和综合探究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现实应用的工具,从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从心底接受“职业无贵贱”,以便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达成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3)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高中生生涯规划的关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构成要素。这四个要素相互交融、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核心素养的培养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更决定了高中生涯规划能否适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能否适合自身发展需要,是生涯规划能否实现的一个关键尺度,是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职业社会化所必须体现的维度,所以,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学生生涯规划的基石,围绕政治核心素养的生涯规划,能适应中国发展的需要,也必然能更长久。反之,脱离了政治核心素养的生涯规划,难以在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生根、立足。

二、高中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状下,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关资料显示:很多高中生单凭自己喜爱的电影或电视剧就决定其高考专业选择,但对职业本身缺乏一定了解,也没有分析过这份职业是否符合自己。最后,导致所学无所用,毕业后往往难以从事与所学相关的工作。随着我国高考改革步伐的临近,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作为高考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新增方面被提到了高中教学日程上来,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一环。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不论具有什么样的才能,他如果不知道自己有这种才能,并且不形成适合于自己才能的计划,那这种才能对他便完全无用。”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兴趣,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生涯发展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自觉的行动投入、充满热情地过好高中的学习生活、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正确认识自我心理发展水平、破解自身的职业密码、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思想引领作用不容忽视。

三、高中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个人的终生发展至关重要,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高中生处在青年期,其心理成熟程度、职业兴趣认知、社会认知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处在逐渐发展并趋于成熟的过程中,正是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的初步探索期,该期正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重要阶段,所以正确地引导他们建立适宜的职业生涯规划意义重大,对实现职业理想以及提升幸福感必不可少。

四、思想政治学科在高中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人的生理发展趋于平缓并走向成熟,思维逐渐达到成熟水平,独立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个性趋于定型,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并成熟。帕瑞认为,进入青年期后,个体思维中纯逻辑成分逐渐减少,辩证成分逐渐增多,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和完善学生辩证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对社会、对家庭、对自身的认同感发挥着十分积极而有效的构建性作用。通过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自身职业发展需要相结合,使其人生規划更为有效,更为充满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1.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

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思维监控能力,使其在达到自己预设的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对自己不断地进行积极主动的监视、控制和调解。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为学生的思维监控设立一个正确的背景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标准,使学生的思维监控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进行。以便学生能获取无尽的原动力,综合利用一切合理资源,获取自身的价值,使他们在认识自我、情感升华、品行认定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2.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是顺应新形势下高考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首先,思想政治课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取向,使其生涯规划教育适应中国社会,而非流于形式。其次,生涯规划教育也不应脱离各学科的整体知识框架,依傍政治学科的生涯教育,更充实,更具有内涵及活力。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的相互影响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需要,二者互为依靠,定能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汲取营养,更具动力和活力地发展下去。

有效引领体验,提高阅读实效 第7篇

伽达默尔认为:“本文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 这并不只是暂时的, 而是永远如此的。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 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遗憾的是,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程序是:导入、新授、总结、作业;教学内容总是摆脱不了“背景的介绍” (作者经历、作品时代) 和“文本的解析” (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有时挖掘一些“微言大义”) 的基本套路。在这些教学环节中, 学生完全被当成“知识容器”, 根本上忽略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在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作为“完整的人”, 如何凭借课文生成他独特的体验, 有时甚至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生活沟通的权利。其实, 学生作为具体的社会个体, 与教师享有平等人格尊严, 学生的个性不同, 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态度作个别引导。因此, 教师应该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有效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 深入进行阅读体验, 实现自主建构。另外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 阅读应该把读者作为文学的组成部分, 其核心是把文学的观念由作家—作品转到文本—读者, 突出读者的“阅读”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性, 强调文学作品是作家与读者共同创造完成的观念。所以R.C.霍拉勃说:“‘接受理论’主要是指有关作家和作品到文本与读者的一般的转移。”读者通过接受活动, 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加以改造, 通过释放作品中蕴藏的潜能, 使这种潜能为自身服务的过程。它不再指被动地接受吸收, 而侧重阅读再创造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农村普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因为当前高中扩招导致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而一味单向灌输, 应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自觉重构作品, 获得新的人生体验, 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

二、深入感知文本, 加强情感体验, 获得自我觉醒

1. 运用人之常情 (理) 进行还原分析, 叩开文本理解的大门。

孙绍振先生认为, 还原“就是根据把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 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像出来, 找出艺术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 从中发现矛盾, 有了矛盾, 便可以分析了。典型的例子是“二月春风为什么不能似菜刀”?教师还可以运用人之常情 (理) 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形象或心态。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末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正是通过常人难以理解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想法, 烛照出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宽大的济世情怀。

又如学习语文读本《送东阳马生序》, 该文中有这样的描写:“天大寒, 砚坚冰,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就这一句, 有一位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天大寒, 砚坚冰, 手指不可屈伸”, 为何作者“弗之怠”?这是否存在着矛盾?的确, “天大寒”, 应该休息才对, 休息一下, 这也合乎情理。然这句话点出了作者家贫与嗜学的矛盾。因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因为家贫, 所以“假借与藏书之家”;因为所借之书要“计日以还”, 所以即使碰到“天大寒, 砚坚冰, 手指不可屈伸”时, “余”“手自笔录”“弗之怠”。可见其好学嗜学的程度。通过此处似乎是矛盾的描写, 更能让学生理解作者读书的勤奋。

有些老师不注重文本结构和语言的仔细分析讲解, 放羊式地让学生阅读理解, 美其名曰“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曾看过一节《雷雨》教学实录, 老师让学生编排舞台剧, 课堂上表演, 设想本来很好。但是老师缺少对文本中情感方面的深度挖掘, 对学生深入体验鲁侍萍和周朴园的心理活动缺少引导。整个过程学生只图表面的热闹, 即使“掌声雷动”, 也是无效课堂。阅读教学过程犹如挖井找水, 找准目标后, 要不见泉水不罢休, 要直到挖掘出其中给人以启迪的智慧之水方可。

2. 教师有效引领, 架构好文本与学生情感间的桥梁。

学生因年龄、阅历关系, 对文本的理解往往会存在误解或不完整的理解。例如在《我与地坛》中, 史铁生在正当青春年华时失去双腿, 他通过地坛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不仅看到生命中难以承受苦难的普遍性, 而且敢于在苦难中不吝前行, 他的这种感悟是幸福一代的学生难以理解的。但母亲身上那种面对苦难的勇敢、坚强却很能打动、感染我们的学生。这时老师可以适当地追问:“题目为《我与地坛》, 作者为什么写了地坛后还要写母亲?母亲与地坛有哪些相似之处?”借由探讨母亲的精神再回过头来探究地坛所呈现的生命本质, 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简单些。可见, 老师在文本与学生间“引线”, 可以在学生与文本间构建理解的桥梁, 进而唤醒学生的情感经验, 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 把自己的想法、感触、思考与同学与老师讨论交流, 让彼此的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这种启发引领依托教师对文本的理解, 对学生思维的理解, 以及对两者之间连接点的巧妙把握。为启发而启发, 缺乏生活、情感沟通的问题, 会让学生不知所云, 让语文课“语”味“情”味无存。因此, 教师有效引领启发为学生叩开的是文本与自己思维间的一扇窗户, 相信真知的光芒会透过窗户将他们引领到作者通过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殿堂。有了这丝光芒的指引, 加上学生自己的思考、教师的助推, 相信语文课的“语”味“情”味也将会越来越浓烈。

三、鼓励自由质疑, 放飞想象, 实施创新阅读

长期以来, 语文阅读教学追求唯一正确的一解, 强调单义性, 形成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失去了对多种意义的理解, 守成于传统, 弱化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事实上, 一篇课文, 有多种读法, 可以出现多种意义, 因为这是由文本的开放性所构成的。对学生来讲, 每个文本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召唤式结构, 对文本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 接受美学理论下的阅读教学, 重视学生的填空、对话与兴味, 并在文本中阐释自己, 从而体现出阅读是自我意识实现的观念。正如伽达默尔所说:“对一个本文或一部艺术作品里的真正意义的汲舀是永无止境的, 它实际上是一种无限的过程。这不仅是指新的错误源泉不断被消除, 以致真正的意义从一切混杂的东西被过滤出来, 而且也指新的理解源泉不断产生, 使得意想不到的意义关系展现出来。”

1. 鼓励学生质疑, 提倡个性阅读挖掘文本的多义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必然会发现许多学习问题, 可是高中学生却很少在课堂上提问, 尽管教师非常真诚地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把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还是闭口不言。很多学生明明有问题, 平时也很善于说话、提问, 但在课堂上就是不问。能够提问的, 却又提不出自己的问题, 或问不到要害。这就要求我们透过现象去分析学生的心理, 通过教师的有效引领, 让学生在质疑和释疑中实现创新阅读。

例如课文《荷塘月色》开头、结尾的两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学生们的解释五花八门, 有的说这是作者随手写的, 未必有什么深意;有的说这说明了作者的生活和家庭情况;有的说表现作者的淡淡的哀愁;有的说反映作者在白色恐怖下的不宁静的心境:有的说这是一种巧妙的写法;有的说这是点明题旨, 等等, 各人都有不同的解释。还有学生提问:作者是否想回故乡江南?作者为什么赏月不带妻子去?而且不称她的名字?这时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讨论, 看看哪些解释最合理, 哪些解释不合理, 为什么?作者的心情在文中有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哪些句子的描写体现出来的?教师提供的往往是一种理解方面的好问题, 这种问题通常具备这些特征:在课文的支持下可作出多种回答;问题的表述方式易于学生理解;这些问题是特定的课文所独有的;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学生表明自己的立场。鼓励学生与他人讨论, 让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期间要养成一种良好的讨论习惯:一定的范围内一次只有一人发言;给他人开口的机会;紧扣话题、解释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观点。教师首先必须仔细倾听学生的理解, 必要时记录学生的见解;其次必须鼓励学生向自己质疑, 而且应善于鼓励学生提出追问性的问题。但重要的不是结论, 而在过程, 更要分析学生读解文章的过程, 无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 他是怎样得出来的, 然后对症下药, 加以推究、评论, 以提升其认知结构。

《荷塘月色》表现的是作者在生活中的一段情绪内容, 这个情绪内容有一个内在的流动过程, 即从“不宁静”到“淡淡的喜悦”, 又从“淡淡的喜悦”到“淡淡的哀愁”。这种情绪的流动都是通过景物描写来传达的, 它没有明说。而景物本身是没有情的, 景物之情是主观之情的投射 (移情) 。那么它怎么来表达这种移情的呢?通过我的提问引导, 学生们找到了课文中表达作者心情的关键句子:“没有月光的晚上, 这路上阴森森的, 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 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通过分析, 发现了这句话在文中的特别意义:“今晚却很好, 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它强调了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比平日并好不到哪儿去, 于是再提问:作者为什么会觉得今晚的月色很好呢?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提出, 关键不在客观的景物怎样, 而在于作者的心境起了变化, 是作者的心境变好了。结合文章开头句子看出, 作者从“不宁静”中慢慢平静下来, 而且已经在朦胧的月光下感到了舒展的心情。《荷塘月色》作为课文教学, 向学生讲解, 意义应该是公认的、确定的、相对统一的。作为个人理解、感悟和引发, 则意义又是无限的, 几十年来远没有读完、读尽, 这是由文本的多义性所决定的。阅读不是理解作者世界, 而是一种继续“写作”的生产活动。

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高中学生由于思维品质不成熟, 对思维所必要的感情材料掌握不够全面, 缺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抽象概括能力, 对作品中的许多疑问或不能深究, 或瞬时即逝未去深究, 思维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表面性和片面性。这就需要教师去指导学生“明白作者和我们所生存的空间 (社会时代) 、所处的时间 (生活年代是有差别的”,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打通学生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的界限, 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带”, 针对学生个性提供弹性化的文本选择, 让文本多解, 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 在阅读形式上不求单一和标准, 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进行创造性阅读。

2. 利用作品“空白”, 激发学生想象。

“接受美学”认为, 文学作品中留有的“空白”, 可以允许读者发挥想象力来“填充”。伊瑟尔说:“作者只有激发读者的想象, 才有希望使他全神贯注, 从而实现作品本文的意图。”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善于提问, 发现课文的“空白点”;其次要善于激发学生想象, 补充“空白点”, 与作者一起创造作品的意义与价值。高中学生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发达, 我们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空白”, 激发他们的想象, 开阔他们的思路, 鼓励他们标新立异, 不要担心他们会瞎想一气。学生在“瞎想一气”之中, 能打破常规思维而有其新意,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在“瞎想一气”之中得到发展。例如教学《项链》, 可以让学生补白小说未加以具体描述的内容, 如“找项链” (沿着塞纳河, 路瓦栽先生是怎样在寒风中焦急而又绝望地寻找) 、“梦项链” (玛蒂尔德是怎样倚着窗户回想着那一夜的陶醉, 那项链的光芒是如何在她十年辛劳的岁月中给了她一种无望的梦的寄托) , 以此让学生依据小说的语言风格与构思特点进行关联作文。最后, 还可以让学生“评项链”, 努力实践文学作品阅读欣赏中的“二度创作”, 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 捕捉教学过程内部的突转点, 动态生成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总是不与教师的预设完全一致的,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在预设、偏离预设、回到预设这个过程完成语言感悟和生命体验的。围绕着同一教学内容, 学生和教师所产生的认知总是有偏差的, 这种偏差包括情感和思维上的亮点、误点、疑点, 这些都是生成性资源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捕捉这些突转点。例如梳理《祝福》里祥林嫂改嫁后夫死子殇再回鲁镇时, 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时人们不应该再叫她祥林嫂了, 应该叫她贺嫂呀?”我意识到学生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新旧思想的一种冲撞, 而这种冲撞恰恰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实质。顺着这一学生的思路, 我进行了延伸与拓展, 趁势问道:“祥林嫂改嫁后, 为何人们不称呼她贺嫂呢?是人们叫顺口了一时改不过来, 还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如此呢?”学生们展开了讨论, 并明白了这样的称呼正是当时“好女不嫁二夫”观念的体现, 反映了人们对改嫁妇女的鄙视奚落, 加深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理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另一方面在解读作品时, 可以采取如运用人之常情和还原分析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鉴赏指导, 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文本的解读中。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进而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这是事关语文教学及各科教学, 乃至整个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 值得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认真研究。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落实主体阅读、体验阅读和多元阅读等教学理念,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自觉重构作品, 获得新的人生体验, 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本文从加强情感体验, 深入感知文本, 获得自我觉醒;鼓励自由质疑, 放飞学生想象, 实施创新阅读等方面阐述了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体验,情感体验,放飞想象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孙绍振.还原分析和微观欣赏[J].名作欣赏, 2004, (10) .

[4]纪勇, 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的课型特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8, (8) .

引领提高 第8篇

一、引领教材的整合, 突显教学处理优势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教师宏观教学意图的体现, 它是指教师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删减;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等都属于教材整合的范围。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 最为关键的是对教材的取舍和调整。而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时, 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切实发挥板书的引领作用, 突显教学处理的优势, 促进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案例1】 在浙教版科学八上《电路探秘》一课中, 在学习电流和电压时, 教材安排了学生分组实验, 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而教材在该章第八节 (最后一节) 又安排活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如果按照教材内容的安排, 让学生重新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学生势必会失去探究的欲望, 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对此, 我们可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删减整合, 如通过复习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将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 然后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分配问题进行研究, 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非常重要的新的研究方向上,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理解。这样既节省教学时间, 又可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精心设计如下板书, 以引领教材的整合, 突显教学处理的优势。

对教材内容的整合, 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角度钻研教材,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自己使用的教材做出适当的增删、整合、重组, 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而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 紧扣课堂的节奏, 很好地体现了教者对教材内容的独到理解与解读, 能有效引领教材的整合。

二、引领教学的设计, 体现教学意图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作为一名活跃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 这句话带给我的感受是:学习应该是一种带给人快乐的活动, 教学所要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获得的享受。由此不由得让我反思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往往反映教师的教学风格、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一个好的板书设计, 沉淀了教师的教学意图, 潜藏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使板书映衬着教学进程, 使课堂走向有效、高效。

【案例2】 在浙教版科学九上《物体的内能》的教学中,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内能的概念展开, 涉及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改变内能的方式、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从宏观上明确了教学的中心架构之后, 板书设计就可以有的放矢, 体现教学的进程, 体现教者的教学意图。具体如下: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展示, 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蓝图。但我们更应该看到, 教学设计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为学生而设计, 应是课堂教学设计最初的出发点, 也是课堂教学设计最后的落脚点。一个好的教学设计, 应当体现教师的劳动、智慧和价值, 应当是一种创新、一种思维的开拓和思想的解放,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的传授, 照搬优秀教案或者教参提供的现成的条条框框。通过对板书设计的研究, 可带动教师对教材的钻研, 整理出更加优秀的教学设计, 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 为学生思想的自由飞翔插上坚实的翅膀, 为学生思维的创新提供理想的舞台。

三、引领学生的生成, 落实教学计划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 预设是它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教学中, 又有很多问题是无法预设到的, 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 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 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 教学不能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式, 而应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生成, 鼓励师生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只是培养中的“中点”, 教师切不可把它当做“终点”, 以“目标”取代“目的”, 否则就会阻隔人的发展。不难推出, 板书设计也要追求超越:当预设已经势单力孤, 当生成显得势不可挡时, 我们必须尊重课堂的发展规律, 审时度势地让板书沿着生成的步伐前进。在成就精彩课堂的同时, 成就凝练的板书设计。

【案例3】 在浙教版科学九上《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课中, 涉及循环系统的众多概念。我听过多节该课时的公开课, 自己也上过此课, 但课堂平铺直叙、了无新意, 每每课后, 我都是很不满意。何不从板书设计角度做做文章呢?随着课堂的推进, 学生的问题接踵而至:血液中的成分在哪里发生转化?血液中成分转化的方式是什么?两条循环路径相通吗?每一次循环血液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等等。通过课堂的层层递进, 我板书的设计思路越来越清晰, 逐渐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板书。

从实践经验来看, 一个好的板书设计, 光有预设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把预设好的板书设计转化为现实的内容, 就需要借助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来实现, 将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有明确的构建板书的意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需要精心的预设, 还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动态, 有效地调整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随时捕捉教学生成, 而板书设计的内容也应相应的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效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引领思维的建构, 增强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目的, 是要引领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 构筑起知识体系, 形成认识现象或规律的思维过程, 即同时解决方法论层次的问题。透过板书这一工具, 若能达到上述两者的统一, 这对教学是极其有意义的补充。

【案例4】 在教学浙教版科学九上《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一课时, 通过对新陈代谢概念的认识, 了解到代谢终产物必须排出体外才能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涉及人体的泌尿系统, 有两个重要的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从教学内容的梳理来看, 形成的教学线索是代谢终产物的形成→排出。围绕着这一主线,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沿着这一主线逐渐递进, 采用问题向导策略, 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亟须解决的困境。在这个过程中, 我形成了如下的板书结构。

为了达到通过板书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训练的目的, 教师首先要挖掘教材中的思维训练点, 在备课中着重备思维发展链。这样才能让科学课确保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 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终让学生学会思维, 实现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双丰收。

五、引领难点的突破, 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难点是指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不易接受的知识内容, 是课堂教学中的“拦路虎”, 如不及时解决, 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只有正确把握了它, 才可以少走弯路, 真正做到“轻负高效”。作为教师, 应积极发挥板书的引领作用, 通过板书有效实现难点的突破,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案例5】 氧化还原反应是初中科学教材中的一个难点, 亦是后续学习中的核心概念。现行教材采用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予以体现, 分散在浙教版科学八上与九上的教材中。为了让学生系统、本质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在学习九上《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时, 我对教材的编排进行了大胆的整合与适度的拓展, 并分三阶段来完成这一内容的教学: (1) 回顾1:铁在氧气中燃烧, 从物质与氧的反应角度认识氧化反应; (2) 回顾2:写出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要求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氧化反应相结合的角度, 认识氧化反应 (虽然从化合价的升降角度阐释了氧化反应的特征及判断依据, 但并没有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在这儿我遵从教材, 没有一步到位将氧化还原反应诠释透, 那样会造成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辨别不清) ; (3) 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依据教材编排的阅读材料,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得失的角度向学生理清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并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线桥法标记电子得失情况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确认, 最后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做一个逻辑关系上的梳理。根据教学的推进顺序, 我进行了如下的板书设计。

能力与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是双向促进的。例如, 在总结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时, 当学生得出“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等结论以后, 可以尝试让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物质的化合价变化。紧接着, 可以利用数学中的集合概念, 让学生自己利用集合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并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同时使得板书更加丰富、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 优秀的板书不仅能完整地、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思维与记忆, 而且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一节完整的科学课是缺不了板书这支“点睛”之笔的。对此, 我不禁要疾呼:板书, 这一教学手段中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引领作用”!希望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 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 更多地关注板书的设计与运用, 发挥板书的引领作用, 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摘要:板书是一门课堂艺术、一种可视语言, 也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随着新型教学技术手段的大力推广与应用, 以及教师队伍中一大批年轻教师的加入, 板书的功能越来越被弱化。从教师层面来看, 板书是执掌在教师手中的一种“引领”工具。作为教师, 应多关注板书的引领作用, 充分体会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效应, 重新强化板书的功能, 使板书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板书,课堂教学,引领作用,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显国.板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2]王松泉.板书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

引领提高 第9篇

根据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和同行们的经验, 笔者认为引领学生关注生活, 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依托教材使学生们明白关注生活的重要性。

纵观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人们基于现实生活的创作, 《诗经》《离骚》《呐喊》《繁星》概莫能外。它们是作者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的结晶,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材中的许多文章贴近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和情感体验, 他们易于理解和接受。沈复的《幼时记趣》记叙了孩时捉弄蚊子、观赏虫斗、鞭打蛤蟆等趣事, 展现了天真的童趣。《端午日》描绘了赛龙舟、捉鸭子等生动场景, 展现了我国的民俗文化。《我的老师》叙写了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老师教我们读诗、我们看老师写字、老师排除小纠纷、我梦里寻师等等生活中的小事, 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松鼠》介绍了松鼠的外貌、活动范围和时间、动作等, 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背影》讲述了父亲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等事情, 体现了父子情深。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宜以它们为例, 说明“文章源于生活”这一道理, 缩短学生心理上与“作文”的距离。让他们明白写好一篇作文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那些作者写的内容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只是他们发现了, 并用饱含文采的笔墨表达了出来。这些熠熠生辉的珍珠是他们善于关注、勤于体验的结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些文章是一支支号角, 激励着学生们关注生活, 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

二、依托家庭生活, 鼓励学生随时记下家庭生活中有意义的片段

学生们写作文时往往无“米”下“锅”, 原因就在于他们忽略或淡忘了生活中的“朵朵小花”“颗颗流星”。家庭中充满了学生的喜怒哀乐, 我要求学生勤写片段, 尽快地记下那些令他们心动的事情。它们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是生成作文的基础。我每周批阅, 帮助他们删选, 对其中有新意的、思想情感有深度的片段加以肯定, 提醒他们可以作为大作文的材料。陈清同学在周记本上写的“打电话”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于是我提醒她加以扩充加工, 以此为基础完成了一篇佳作《除夕夜话》, 该文刊登在2011年2月的《常州教育报》上。教学了《父母的心》, 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对父亲或者母亲说声“我爱你”, 并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 把握自己的心情感受。第二天作文课统一写这件事, 学生不但字数超过了550个, 而且文章充满了对父母亲的愧疚和爱。亲人去世带给我们无尽的伤痛与哀思, 高馨同学缅怀爷爷而作的《爷爷》获得第十一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三等奖。因为学生写自己的家庭生活, 写心里的话, 写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所以他们把写作文当作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去做。“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学生们经常练笔, 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们不断有发现, 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关注生活, 丰富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 如此, 作文水平怎能不提高呢?

三、依托校园生活, 引领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生活

学生白天的时间在学校度过,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肯定会碰撞出一些“火花”, 这些也是学生们写作的素材。然而也许是太熟悉了而产生审美疲劳吧, 学生们常常发现不了这“百草园”的精彩。学生们无意, 教师却不能无心, 应引领学生们捕捉这些“火花”, 引导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生活。跑步是学生们体育锻炼的基本项目, 但学生们写到此类作文大多平铺直叙。我让潘芳同学注意在跑步过程中的身体反应和情感体验, 后来《一、一二一》这篇文章发表在了2010年11月的《常州教育报》上。今年上半年印佳妮同学的绘画刊登在了《嘉泽人》, 课间我不动声色地带着《嘉泽人》走进教室, 把杂志摊放在讲台上叫她过来看, 她带着疑惑和惶恐离开座位, 带着喜悦回到座位。我提示她此事值得一写, 果然, 本不擅长写记叙文的她写出了745字的《惊喜》, 生动描述了当时教室里老师、同学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我把《惊喜》给学生们欣赏, 没料到陈俊洁同学自发地以此为素材写的《这堂课, 我明白了》同样精彩。“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领学生开采校园生活这一矿藏, 真正投入生活实践是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有效办法。

引领提高 第10篇

一课题内容的阐述与说明

什么是“问题·情境·笔练”教学法?

1. 问题

即 (老师或学生) 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 分析并解决问题, 这是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 也是自学的过程。即步骤1~5 (见下文) 。

2. 情境

即把每一个教学活动或任务情境化, 让学生在情境中有一定的兴趣去体验和感知所学语言。通过合作、交流在情境中使用所学语言。即步骤6~8。

3. 笔练

即根据当堂语言知识点精选有关中考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笔头操练, 巩固、提升所学语言知识。即步骤5、6、9。

首先, 我把问题·情境·笔练看做课堂教学中的小“三维”目标, 通过“问题·情境·笔练”教学法小“三维”目标的实现来减轻师生课业负担,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达到新课标的大“三维”目标。“问题·情境·笔练”教学法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其次, 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笔练的针对性都是依据教师的个人素质、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材编写的目的与内容而随时调整的, 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师的思维创新在这个模式下自由发挥, 不受任何约束。

二“问题·情境·笔练”教学法

听说课型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与解析如下:

1. 复习 (每日英语或英语歌曲2分钟)

解析:每日英语或英语歌曲。主要是复习引课, 让学生热身,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敢于开口与良好语感的习惯。所需时间大约2分钟。

2. 揭示教学目标 (2分钟)

解析:揭示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学习什么, 要达到什么目标, 使学生整体把握学习的方向, 避免学生盲目无目的。所需时间大约2分钟。

3. 听并回答1~2个中心问题 (3分钟)

解析:听并回答1~2个中心问题。目的是通过听, 看学生能否整体感知语言材料。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层次、梯度。要依据教学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基础知识设计。所需时间大约3分钟。

4. 再听判断或回答重点稍难的问题 (5分钟)

解析:听判断或回答重点稍难的问题。因为是听说课型, 所以在第一步听的感知基础上再听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上升到理性的理解, 要把输入的语言材料通过大脑的语言神经破译后输出。所需时间大约5分钟。

5. 跟读或自己朗读回答问题或找重点词语 (有针对性地练习, 如翻译填空、选择填空等5分钟)

解析:跟读或自己朗读, 然后回答问题或找重点词语 (有针对性地练习, 如翻译填空、选择填空等) 。我们常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 这一步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诵能力。同时要梳理知识点, 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需时间大约5分钟。

6. 同学两人一组练习并表演对话——说的练习 (8分钟)

解析:同学两人一组练习并表演对话——说的练习 (8分钟) 。这一步是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培养说的技巧、说的能力。教给学生在表演和练习时要有一定的表情、一定的情感、一定的身体语言, 要生动、活泼, 具有真情实感, 有一定的感染力。

7. 教师改编对话 (创设情境) 并给出示范对话, 请同

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 依据目标语言进行操练——说的提升、语言的活用 (各种任务型的活动即再创情境对话8分钟)

解析:教师改编对话 (创设情境) 并给出示范对话,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 依据目标语言进行。这一步是学生说的提升、语言的活用, 旨在培养学生在各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所学语言。但要给学生交代一定的任务, 通过做事情和语言的表达完成任务活动, 即再创情境对话, 这一步也是要整合教材中1b和2a及其他与本课重点目标语言相关的部分等, 是对话的延伸, 即:通过使用再创情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另外, 针对性的练习一定要有质有量。所需时间大约8分钟。

8. 复述课文或谈论有关本课内容的话题 (给出关键词或短语5分钟)

解析:复述对话或谈论有关本课内容的话题 (必要时给出关键词或短语) 。这一步是对能力强的学生设计的, 同时也鞭策中等及以下的学生, 是综合的语言活动、语言运用。所需时间大约5分钟。

9. 各种针对性的练习 (当堂训练、综合检测、直击中考5分钟)

解析:各种针对性的练习 (当堂训练、综合检测、直击中考) 。这是综合语言运用的关键步骤——笔头练习。听、说、读具备后必须要落实到写上, 以达到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四项基本技能。所需时间大约5分钟。

1 0. 小结

每日一句谚语 (2分钟) 。解析:课堂小结及每日一句谚语或格言、名言。小结的目的是回顾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检测目标要求是否达到。每日一句谚语的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谚语是浓缩的语言精华, 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在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 适当融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基础知识是根本, 切忌大讲特讲谚语, 谚语让学生慢慢积累和感悟就可以了。所需时间大约2分钟。

引领提高 第11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 研修一体 教师专业发展

开发利用好教师资源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要务。我们践行“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和“用最强的师资支撑最大的民生”理念,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根本,实施“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共同发展”策略,以校本全员培训为基础、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教改科研为先导、“导师制”培训为龙头、名师骨干培训为重点、登记制度为保障,加大统筹力度,加强培训工作,教师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进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师资队伍和教育质量保障。

一、研修一体,整体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我院担负着全区83所中小学的教学指导和质量监控工作,履行着研究、指导、培训、评价、服务等职能,是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智囊和助手。强有力的专业引领和专业指导,并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我院的生命线。培训好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我院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工作,让全区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优秀起来,让优秀的教师更优秀。

一是完善指导服务功能。

在创建教师进修学院的基础上,完善与直辖市文化区地位相匹配的“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功能,切实加强中小学干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育教学科研指导、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育信息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等五个中心建设,增强学院持续健康的发展能力。

二是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坚持开展教职工论坛、“两课”活动、教研展示等活动,采取学习培训、上挂锻炼、下校交流(或蹲点)等措施,搭建高端培训、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平台,切实加强教科研人员能力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助推专家型教科研人员的成长。

三是整合科培研德力量。

进一步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等力量,优化部门职能和工作规范,强化每个教科研人员“科、培、研、德”四位一体的职责意识,勇于担当,鼓励创新,促使每个教科研人员集培训、教研、科研于一体,承担各类教师培训任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四是加强“四化”建设。

立足课堂教学,着眼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研方式变革,按照“教研专题化、科研培训化、培训课程化、研修一体化”工作思路,建立健全研修一体化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形成教师教育“一盘棋”工作的活力。

五是提高课堂教学胜任力。

坚持开展职初教师、农村教师、边远薄弱学校教师等培训和学科优质课大赛,以赛促培,赛训结合,使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胜任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重庆市首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基本功大赛决赛中,我区8名选手获得了7个全能一等奖,在24个单项奖中获17个一等奖。在重庆市首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我区6名选手全部夺得一等奖的第一名。在重庆市教委直属小学与主城部分示范小学教师技能大赛中,我区教师获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

六是加强教师研修平台建设。

开展网络教研,建立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构筑教师研修共同体,助推教师发展。同时,总结推广“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成果,深化校本教研,开展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性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实验工作,指导各中小学加强教师校本培训,立足本土催生教师发展。

五年来,全区5000多名城乡中小学教师100%参加了继续教育,合格率保持100%,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中小学教师STM体系研究”(选拔、培训、管理)课题成果获市政府首届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

二、突出骨干,全力打造教师队伍领军人才

中小学教师高端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培养一支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育家队伍,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是我区充分发挥科教文化区优势,聚集利用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开展中小学教师高端培训,培养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育家等基础教育高端人才的一项新的教师研修模式,是我区坚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目前,“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已先后聘请148名在全市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专家教授,为我区中小学培训了423名优秀骨干教师。第五届“导师制”99名学员和第三届“名师班”20名学员的培训工作持续扎实推进。“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在探索起步的基础上提档升级、深化发展,突出了三个重点,做到了四个结合,实现了三大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突出了三个重点。

从培训对象看,重点加强对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带动整个队伍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从区域类型看,重点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均衡发展;从价值目标看,重点培养培训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着力追求教育家办学。

二是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是专家教授、优秀教研员和学员有机结合。从重庆市教科院和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教育学院等聘请的专家教授,从我院聘请的各学科优秀教研员,与从全区各中小学选拔出来的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相应的学科组,拧成一股绳。按学科教学特点要求,导师、学员和联络员根据学员实际,量身制定学员培训发展计划,从理论水平提升、教学技能提高、科研能力增强、成果业绩展示、示范作用发挥等方面,导师对学员开展结对培训,提供“全程服务”。二是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和各中小学有机结合。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院、学员送培学校、导师、学员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形成互动共向合力机制。三是学员发展的现实基础、最近发展区和发展愿景有机结合。从学员自身实际出发,找到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培训内容,科学确定学员发展愿景目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培训,高规格要求,高质量展示,引导每位学员立足现实发展的起点,着眼长远可能发展的目标,追求专业发展的快乐和生命的幸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差异发展,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四是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精品课堂教学、项目驱动、科研引领、成果展示等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三是实现了三大创新。

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师培训方式,“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一是创新了教师研修模式,把“学、研、修”融为一体,提高了骨干教师内涵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二是创新了教师培训制度,坚持定期开办,加强考核激励,对学员培训后的持续发展和作用发挥等及时跟踪,完善后续跟进培训;三创新了联络员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培训主体之间的桥梁问题,保证了培训的顺利进行。

四是取得了显著成效。

“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新机制的建立,让所有教师都有了不断提高、梯次提高的机会,提升了教师争当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和教育家的积极性,使一大批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育家等为龙头的优秀教师群体。目前,全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全国模范教师4名,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5名,全国先进集体2个,重庆市优秀教师群体1个,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重庆市学科带头人1名,重庆市名师4名,重庆市特级教师20名,重庆市教育终生贡献奖2名,重庆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2名,重庆市骨干校长8名,市级骨干教师154名,中学研究员级教师11名。

三、辐射示范,着力促进城乡教师均衡发展

作为重庆市首批教师进修学院和中小学教师教育市级培训基地,我院积极承担国家级和市级有关教师教育工作,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为缩小城乡学校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提供教育公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顺利完成市级培训项目任务。

我院先后承担重庆市小学数学培训、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初中英语骨干教师、香港田家炳基金会援教涪陵英语教师等培训项目,为全市培训学科教研员和优秀教师397人。

二是扎实开展“国培计划”工作。

“国培计划”实施以来,我院与四川外语学院合作,组织全市各区县59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完成了“国培计划”重庆市初中英语教学能手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农村英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院组织区内9所中学和28名优秀骨干教师,承担了重庆师范大学“国培计划”初中语文、地理和化学置换脱产项目38个区县142名学员的影子跟岗培训工作,呈现出“培训层次高、培训规模大、培训模式新、培训资源优、培训定位准、培训监管严、培训实效显”等特点,得到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办和市教委的充分肯定。

三是真心真情开展对口援教工作。

我院组织教科研人员先后对国家级贫困县奉节、城口、武隆、涪陵、秀山、酉阳等送教17次,听课308节,评课275节,上示范课47节,开展专题讲座86场,问卷调查5650份,受培教师达22500多人次;同时,还组织区内市、区级优秀骨干教师48人次送教12次,上示范课105节,听课280节,交流研讨86次,受培教师达8000多人次。

四是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影响。

我院先后接待北京、天津、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同行学习考察, 10多次应邀到香港、上海、江苏等地作教师教育学术报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和《重庆日报》等多次介绍了我区教师教育工作经验。

引领提高 第12篇

关键词:问题情境,兴趣引领,策略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的每名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 都是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我们教师充其量只能是促进课堂教学推进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总而言之,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视为一种服务.从教育教学的实际看, 服务的好效益也就高.怎样的服务才算是好呢?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几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以求得到行家的赐教.

一、创设问题情境需要问题情境突出一个“创”字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总是在一个个的问题中推进着数学教学的流程, 可以将其归纳为一个个问题情境.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高质量的问题情境能够使课堂教学犹如小说中的高潮催人思考, 并能为学生的有效乃至于高效思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问题情境的设计切不可随心所欲, 要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这价值意义主要就是能否体现出一个“创”字, 要想使得问题情境能够是我们创设出来的, 我们首先要忌讳简单的拿来主义.应当说, 在教学前的预设,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优秀问题情境是相当的多, 不过那些问题情境有的是极不适合我们的学生的, 因为那里面缺少的是我们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方面的经验, 与我们学生也是不相匹配的, 教学时肯定要显得相当的生硬.教学的课堂如果是生硬的, 那么课堂也就没有任何的生气, 实实在在的是苍白无力.笔者平时的问题情境的设计主要依赖于学生身边的数学与学生身边的生活的互相渗透.如我们的初中数学总要有有理数的教学内容, 而有理数的教学的引入就要设计一个带有创造性的问题情境.比如我们总会说一辆汽车从某某地方出发, 向东行驶10千米后调转车头向北行驶10千米, 由学生说出汽车所处的位置.应当说学生是比较容易说出来的, 但是, 不去考虑这个问题情境的创造性, 学生则不大可能去介入有效的探究活动.所以, 在提出这个似乎简单的话题后, 我这样切入课题: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 我们必须把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需要问题情境体现一个“活”字

新的课程理念致使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让学生去单纯地接受数学知识, 教学的活动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要想使得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就必须让数学从真正意义上走进我们学生的生活, 进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这与我们数学问题情境的设计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所以,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能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一个“活”字我们知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 人们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在不断改进,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亦在空前的提高, 党的十八大两个100年的宏伟蓝图已经绘成, 正在等待着我们去绘就.这里面将会涉及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如果数学的问题情境能够较好地融入这些方面的内容, 问题情境将会更加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学生也就更乐意接受.譬如所教学生的家庭拥有出租车的比较多, 在教学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你是出租车司机, 现在有两家公司招租于你, 可是两家出租的条件不一样, 一家是付给你一定的工资, 再给付一定行程量的汽油费, 另一家则完全是以路程给付一定量的汽油费, 没有任何工资可言, 那么你去哪一家?初中学生已经略有一定的经济头脑, 他们将会结合一定的实际去思考着怎样才能划得来的问题, 这就必然要用到数学.我们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有不少的内容可以贴近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经营的实际问题.活化我们数学的问题情境, 活用我们学生的生活, 则可充分提高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效果.

三、创设问题情境需要问题情境力争一个“互”字

近10年时间, 教育部两次出台数学课程标准, 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有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的学生需要意义上的学习.但是, 教育教学的实践又使我们不能去回避这样的问题:即使我们的问题情境设计得颇有创新性和活力, 可是我们总有一些学习差的学生在碰到一定的问题时会感到束手无策.这就意味着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还必须突出一个相互之间的可互性.如果学生能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维, 如果学生能够把自己不同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 如果学生能用自己有创见的解题策略去解决数学中的问题, 那么, 无论怎样的学生都可从同伴中得到充分的启迪和帮助.比如我们设计“二次函数”教学的问题情境时, 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 让他们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比较, 学生集思广益, 畅所欲言, 把自己的见解都充分地表达出来.学生经过比较发现, 二次函数不仅包含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内容, 而且开阔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面.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能够使学生不断地激活旧的思维, 促进新的思维, 发现新的问题, 不断激发学生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 从而克服困难, 提高学习意志力, 逐步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进而形成创新创造的能力.

总而言之, 数学问题情境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仲景等.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引领提高】相关文章:

组织引领05-10

引领课堂05-18

趣味引领05-22

产业创新引领05-19

榜样引领范文05-17

党旗引领范文05-18

名师引领范文05-19

课题引领课程实施05-06

绿色发展引领未来05-21

细节入手引领成长05-16

上一篇:小作文下一篇:匹配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