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理论范文

2024-05-06

英译理论范文(精选11篇)

英译理论 第1篇

然而,在翻译实践中,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译者。究竟如何恰当地翻译汉语农谚呢?大家各持己见,但基本上有两种普遍的观点:异化和归化。译者们或主张将目标语读者拉近源语文化,或主张使源语文化靠近目标语读者。其实,这两种翻译策略都或多或少地将目光局限于某种框框中,忽略了翻译是一种跨语言交际行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方法,只要达到信息意图正确传递的目的,翻译就是成功的。因此,要真正翻译好一则农谚,译者除需理解其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使用语境中理解其承载的隐含意义,尤其是文化蕴涵,从而使农谚的信息得到准确的传译。关联理论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不计较是异化还是归化,通过明示—推理过程构建最佳的认知语境关联,让目标读者在恰当的语言环境中充分理解、消化译文字里行间蕴含的信息意图(包括文化蕴涵),使翻译效果更佳。

一、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本身并不是一种翻译理论,而是一种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她们从认知、心理、交际、语用等多个角度对语内或语间交际进行了深刻阐释,开启了认知语用学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关联理论的影响没有局限于语用学领域,1991年Wilson的学生Gutt发表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1]P276,他大胆地把关联理论和翻译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人们对翻译的传统认识,为翻译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认知假设对话语进行理解的,而认知假设的条件为关联原则,即依据相关联的已知或未知的信息来推理认识事物。关联是认知的基础,同时关联是语境效果和所付出努力的统一体[2]P24。信息在某一特定语境中起到关联作用时才会取得语境效果,信息与语境的关联性越强,目标语读者付出的努力越少,反之,信息与语境的关联性越弱,目标语读者付出的努力越多。因此,翻译作为一个跨语言交际行为,也是一种认知过程,要使交际成功,译者就需构建与目标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话语语境的最佳关联,进而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信息,也就是说,译文提供最佳语境效果使译文意图与读者期待达到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然而,由于中英国家之间的地理位置、民俗习惯、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必然存在缺省问题,若译文不能恰当地明示出这些缺省,歧义、误译现象就很容易产生。所以,在译文过程中,译者需给出恰当的明示信息,通过信息关联性获得最佳认知语境效果,达到最佳关联,从而帮助目标语读者的期待与交际者期待相吻合,减少译文与原文间的理解障碍。

二、关联理论指导下汉语农谚的翻译策略

1. 字面直译法

汉英两种语言,虽然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应用,思维方式、表达手法、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人类语言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共性的。有些汉英农谚不仅表达方式一致,而且隐含意思也近乎一致,这是因为中外的劳动者们对同一生产现象有着相同的认识,他们虽然身隔千里,但认知语境是一样的。在此情形下,中英农谚的认知语境是互通的,所以译者可采取字面直译法,把所有信息明示化,这样目标语读者会根据已有的认知语境,通过明示信息推理获得最佳关联,知译文所云。例如:

(1)一燕不成夏。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2)昼雾晴,夜雾雨。

The mist in the morning indicates fine weather, while one in the evening indicates rainy weather.

(3)瑞雪兆丰年。

A timely big snow promises a good harvest.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Plant melons and get melons, sow beans and get beans.

从引用的例子中可见,在共同认知语境的前提下,字面直译法较为简单易懂,便于目标语读者获得最佳关联,实现源语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

2. 对等套译法

对等套译法主要针对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认知语义平行对等但语言表达不一样的农谚。因为在生产实践中,各个地区的农民不可避免地会积累一些相同的经验,然后浓缩成自己的语言,这就说明一些中英农谚的认知语境是一致的,只是语言表达方法不同,此时,译者可直接套用目标语中的对等农谚进行翻译,这样目标语读者对译文中明示信息的推理理解不会产生任何歧义,可不费任何努力地获得最佳关联。例如:

(1)昼雾晴,夜雾雨。

When the mist comes from the hill, then good weather it doth spill, when the mist comes from the sea, then good weather it will be.[3]P507

(2)瑞雪兆丰年。

A snow year, a rich year.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Reap as one has sown.[4]P140

与字面直译法相比,对等套译法更容易被目标语读者接受理解,但字面直译法有时会保留中国文化的特色,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直译时保留了意象“瓜(melon)”、“豆(bean)”,传达着生动形象的文化气息。

3. 解释意译法

前面提到的两种翻译方法都是以存在相同的认知语境为前提的,但当源语和目标语的认知语境不同时,并且运用农谚的目的只是传递信息意义时,译者可以采取解释意译法。解释意译法主要着眼于对源语意义的诠释,将源语所反映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充分地表达出来,即将信息明示化,提够关联的条件,从而创造最佳的语境环境,让目标语读者的期待得到最大满足。

以“春分有雨家家忙”这则农谚为例。虽然“春分”的英语翻译有“Spring Equinox”,但在中国农谚中其意思与之不尽相同。外国人普遍把“春分”看做一种天文现象,象征昼夜平分,而我们中国人则把“春分”看做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具有特殊涵义。若直接译为:A rain on Spring E-quinox makes families busy.汉语谚语的意义则非但没有恰当地得到阐释,反而会让目标语读者感到一头雾水。在中国,春分这一节气从3月21日(或22日)持续到4月4日(或5日),预示着春天已过半。但由于气温、雨水等因素影响,一些农民不得不推迟播种。如果四月初还没有播种,农民就会错过最佳的播种时间。此时要能下一场春雨,可谓及时雨,农民就会马上开犁。可见,此谚语中的“春分”并非指天文现象发生的那一天,而是一段时间。明显的,这些隐含意思在外国人的认知语境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将这些信息明示化,尽可能地给出关联信息,这样目标读者可努力地推理取得语境效果,进而理解汉语农谚的意义。因此,此则谚语可试译为:

A timely rain in early April would make farmers busy sowingif they haven’t yet.

关联理论指出,翻译是一种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此过程的关键就在语境的构建。上述例子中,if条件句说明了事件发生的条件,early April明确了事件发生的时间,farmers具体化了对象“家家”,修饰语timely强调了当时下雨的重要性。整个句子的信息紧凑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最佳认知语境,使句子意思明确化,这样目标语读者可准确推理领会其意义。

4. 拼音加注法

中国农谚有时也会涉及一些具有特色文化背景的词语,具有不可译性。此时,在保证目标语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源语意义的前提下,译者可以采用拼音加注的方法,一方面保留源语特色词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另一方面通过注释为读者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提供关联信息,促使读者努力推理得到最佳关联,获得相应的认知语境效果,从而正确地领会源语的交际意图。

例如农谚“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其中的“清明”、“秀才”、“中了举”等词汇无疑会吸引译者的注意力。它们表达着什么意思呢?在目标语认知环境中根本没有任何相关的概念。那么,怎样对其进行正确的翻译呢?首先看下面的译句:

When it rains around Clear and Bright, farmers will be happy as if a scholar is nominated.

暂不说将“清明”译为“Clear and Bright”正确与否,目标语读者看完此译句后很有可能会产生疑问:“farmers和scholar有什么关系吗?”把“秀才”译成“scholar”不但有歧义存在,而且不能体现后面“中了举”的意味。面对此种情况,译者完全可用拼音翻译出相应的中国特色词汇,再用注解对其解释,为目标语读者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促使读者进行认知、推理构建最佳关联。因此,此则农谚可试译为:

Rains around Qingming make farmers feel as happy as a nominated Xiucai.

(Note: (1) Qingming is the 5thsolar term in Chinese lunar calendar and it is best time for farmers to sow seeds. (2) Xiucai is a candidate who sits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in the old feudal Chinese government.If one passes the examination, he is called a nominated Xiucai.)

从注释的背景知识中,目标语读者可捕捉到一些暗含信息,如“清明”是什么,农民与秀才有什么相似关系,等等。这些新信息与话语的认知语境效果有很大的关联性,目标语读者通过这些明示的信息可推理出“清明”指播种时间,“秀才中了举”形容农民高兴的心情,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是清明前后的雨会让农民们很高兴。所以,目标语读者可努力对明示信息(包括注释信息)进行推理,通过其关联性取得认知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汉语农谚。

三、结语

农谚作为一种汉语习语的典型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认知语境。在进行跨文化农谚翻译时,译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关联翻译理论为译者的农谚翻译工作提供了一些实质性指导:在充分理解源语的交际意图、信息意图的前提下,译者应依据最佳关联原则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手法,如字面直译法、对等套译法、解释意译法和拼音注释法等,提供关联的明示信息构建适合目标语读者的最佳认知语境,促进他们正确理解源语中农谚的文化内涵,减少或规避误译造成的歧义性理解。

参考文献

[1]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 1999, (3) :276-295.

[2]何自然.Grice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4) :23-27.

[3]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外文教育出版社, 2003.

[4]崔鸣秋.王世智.中英谚语合璧[M].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7.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6]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7]陈彩丹.从关联理论看汉谚英译[J].延安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3) .

[8]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 1994, (4) :6-9.

英译理论 第2篇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商业电视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32 《爱玛》中的女权思想解读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 34 中西文化心理差异分析—以饮食习俗为视角

On Mis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36 《理智与情感》中埃莉诺的性格简析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应用 39 英汉被动意义表达比较研究

影视作品中的中英电话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41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 42 A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43 Harmony is Everything: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Grapes of Wrath 44 超验主义和美国个人主义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论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迪斯尼乐园为例 47 浅析《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从日常交际礼貌用语失误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说与电影版本的差异分析 50 解读《小镇畸人》中三位畸形女性 51 英文电影名称汉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52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策略 53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 54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55 为什么穷人会愤怒

设计中国际主义风格与民族主义风格的平衡 57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 58 浅析汉英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59 动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王尔德唯美主义对现代消费文化的启示--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 61 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的喻义及其翻译 62 模糊语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研究 63 《在路上》:垮掉一代的反叛与追求 64 从美国州名看美国文化多样性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 67 英语中常用修辞格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中印象主义创作手法探讨 69 Verification of Soft Term in Letter of Credit 70 风筝在《追风筝的人》中的象征意义分析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叙事中的后现代特征分析 72 从高校课桌文化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内心压力 73 东西方人名文化与翻译—以英汉人名为例

从合作原则分析《生活大爆炸》中字幕幽默的翻译 75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77 中英花卉隐喻下的情感叙事对比研究 78 用隐喻理论分析英汉商标的语言特色 79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悲剧形象

从女性主义解构《飘》中塔拉庄园的象征意义 81 基本数字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与翻译 82 中文被动句的英译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 84 论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85 An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86 文化视角下的直译和意译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 88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 89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90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 91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 92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94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 95 傻瓜并不愚蠢——莎士比亚戏剧《皆大欢喜》与《李尔王》中傻瓜角色的对比研究 96 从广告语看中西文化观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男主人公性格分析 98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99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之比较分析

从 “进步”话语解读《苔丝》中环境因素与人物性格 101 商务英语的语用特点及翻译

《石头天使》中哈格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现代小说《到灯塔去》的解读:从时间蒙太奇和多视角叙述角度 104 理智的喜剧,情感的悲剧析《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观 105 简爱的独立性格剖析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07 试析邓恩《别离辞•节哀》中圆规与圆的意象 108 从广告层面比较研究中美文化差异

从解构主义视角分析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中小说中心的消失 110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111 解析名词化与商务语篇的汉英翻译 112 浅析公示语的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114 “误译”现象的合理性探析

Self-Discovery:An Analysis of Celie in The Color Purple 116 中国与美国家庭教育的差别

彼得潘--孩子和成人共同的童话 118 网络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爱玛》中的体现 120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及其制约因素——以《别对我说谎》为例 122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 123 《围城》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124 英语课堂中的教师提问策略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人文主义爱情观 126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127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128 汉英语序对比浅析 129 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 130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American Place Naming 131 写作教学中的范文教学

试析《远大前程》中匹普性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33 从《蝇王》中的象征看人性的恶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Francesca in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Based on Jung’s Collective Unconscious 135 论《喜福会》中女性的反抗精神 136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

视听说结合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之设想 138 初中学生听力理解障碍简析及应对策略 139 浅析《简爱》的主人公简爱 140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 141 英语委婉语浅析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 143 《嘉莉妹妹》之悲剧性——基于嘉莉与赫斯特伍德的比较 144 论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性主义 14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6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147 浅析英语新词的构成与翻译 148 论《简爱》中话语的人际意义 149 探讨《根》中黑人与美国人的根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 151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惠特曼的《草叶集》 152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美剧《越狱》字幕的翻译 153 王尔德童话中的美学观和内在矛盾

154 《喜福会》体现的中美家庭观念冲突解析 155 现代人对超人的需求--超人形象演变综述 156 浅析英语委婉语

157 透过《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托马斯的宗教观 158 照进黑暗的光--电影《弱点》主题阐释 159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 160 从文化语境分析习语翻译 161 浅谈年世界金融海啸

162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163 中国奢侈品的营销之道

164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 165 《弗兰肯斯坦》中怪物身份的矛盾性 166 英汉天气词汇的隐喻用法 167 商务英语谈判的语言技巧

168 《园会》中男性人物性格作用分析

169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群像 170 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171 说谎的语用顺应性分析 172 丰田如何成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商

173 《哈利•波特》的成功销售及其对中国儿童文学营销的启示 174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 175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176 维拉•凯瑟《我的安东尼亚》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 177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17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9 论《愤怒的葡萄》中斯坦贝克的生态观 180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 181 中美立法语言的模糊性研究

182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183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

184 走出精神的困境:论托尼.莫里森小说《爵士乐》中维奥莱特的自我救赎 185 中学英语学习中文化障碍分析

186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187 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188 《红字》中的若干象征意义

189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李白诗歌中意象的英译 190 《隐形人》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191(英语系经贸英语)国外对华“双反”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192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193 论杰伊盖茨比之“了不起”

194 A comparison of values of money between Scarlett and Gatsby 195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非乐观性”

196 从《劝导》主人公形象看奥斯丁创作思想新特点 197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198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特征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第3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对外交流的发展,高校英文简介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高校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接受理论对高校简介英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出发,以高校简介英译为例,分析了接受理论在汉语四字格结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中的运用,希望能为中国高校简介的英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接受理论;期待视野;中国高校简介

1.引言

近年来,为促进国际交流,中国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英文简介,提供学校信息的同时在国际上宣传自己。高校简介英译指导理论及策略直接影响译文质量,进而影响到学校对外宣传效果。接受理论对此类翻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即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泽尔。接受理论以美学、阐释学和现象学为理论基础,关注读者和文本的地位和作用。“接受美学把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放在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来考察,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认为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实践才具有意义。”[1]

姚斯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有着潜在的理解。读者往往会根据自己在阅读前的期待来看待作品。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有一定的交融时,才能接受和理解作品。新的作品要唤醒读者之前的阅读记忆,就必须处于读者的接受视野中,然后打破并拓展原有的期待视野。

3.国内高校简介英译

笔者从接受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国内一些高校简介英译中一些中文特殊结构的翻译策略,包括汉语四字格结构、中国特色词汇等。

3.1 汉语四字格结构

“四字格结构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词汇现象,言简意赅,整齐划一,形象生动,富于文采,能增强文章表现力和感染力。”[3]在英译汉语四字格时,译者应考虑西方读者习惯于简洁的阅读习惯,找准四字格词语的主要意义。对于语义重复的四字格词语进行简化处理,减少冗余信息,使译文简洁流畅。

原文:学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

译文:The university holds the motto of “striving for moral integrity,noble conduct and convenience with cross-cultural learning".

中文常见四字格结构,简洁凝练,对仗工整。译者将“明德尚行”和“学贯中西”合译,用“striving for”等固定搭配来翻译四字格,用英语国家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使译文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尽量一致,提高了译文的接受度。

3.2 中国特色词汇

中国高校简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很多中国特色词汇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如果不加以解释说明,外国读者很难读懂译文。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如释义、加注、转译、省译等,以保证译文通顺流畅,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

原文: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译文: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or BFSU,is a prestigious university in China under the direct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t is one of Chinas top universities listed under the Project 985 and Project 211,both comprising top universities in China.

中文有时会创造新的表达,用数字来表述一些政策和方案。如果可以在译文中创造对应表达,译者应传递中国的特色,力求保留原文的表达方法。原文中“985”和“211工程”译为“the Project 985 and Project 211,both comprising top universities in China”,引入了新概念。同时,下文阐释了这两个特色词的含义,拓展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3.3.汉语省略现象

英汉在表达上存在着差异。汉语重意合,依靠意思连接上下文。而英语重形合,用语言形式连接句子。因此,汉语有时会出现省略部分成分的现象,此时应适当增译,补全句子成分,或与其他句子合并同类项,使译文逻辑清晰,这样才能使得读者的期待视野与译文相融合。

原文: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环境优良。现有固定资产总值超过25亿元。拥有总面积5.2万多平方米的实验室。

译文:The University possesses advanced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a sou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with fixed assets totaling 2.5 billion yuan RMB and a laboratory floor space totaling 52,000 square meters.

原文第二句缺少主语。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两句主语相同、译文的简洁连贯性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将两句合译为一句,这样使得英语句子结构完整、意思传递明确。

4.结语

国内高校简介英译最大的功能是向外国人介绍和宣传该校的基本情况,使其了解该校的水平、地位以及特色。由于中西方在很多方面有差异,高校简介英译不可能和原文完全对应,而是要以原文为基础,从接受理论的角度,考虑到读者以及译文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穆雷. 接受理论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0(4).

[2]朱立元. 接受美学导论[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互文性理论视角下《围城》英译研究 第4篇

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 在当今理论界颇受瞩目。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间文本性”、“文本互涉”等等, 指的就是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相互延异的关系。该理论打破了结构主义封闭的静态的研究方法, 强调动态的关联, 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解读文本, 将文本置于其相关联的外部世界进行分析, 包括作者、语言、文化、符号、社会、历史、环境等, 这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对于翻译这样一种互文特征尤为明显的文本活动, 互文性研究视角对我们分析翻译现象, 展开翻译批评, 进行译本分析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钱锺书的《围城》作为中国20世纪40年代最为优秀的长篇小说, 在中

国现代文学史影响巨大, 美国著名评论家、汉学家乔纳塞·斯本斯 (Jonathan Spence, 中文名史景迁) 在《围城》英文版序言中对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围城》无疑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杰作, 即便从全球范围来看, 也是一部立于不败的作品。”《围城》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深刻的主题意蕴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更在于其才华横溢的语言表达艺术。钱锺书先生学贯中西, 学养丰厚, 学识渊博, 其旁征博引、博依譬喻的技艺之高常令后人叹为观止。旁征博引作为其中突出的话语特征, 具体表现为引用、运典隶事、戏拟等辞格运用, 这与互文性理论的阐释策略具有互通性。

本文以美国学者杰妮·凯利与华裔学者茅国权合译的《围城》英译本为研究对象, 从互文性研究视角探讨《围城》中典故、杂语及戏拟互文性手法的翻译, 阐释互文性给翻译带来的诸多困难, 并证明妥善处理互文性可以有效地克服不同语言文化障碍, 译出优秀的译文, 再现原文的丰富文化内涵与艺术技巧。

2 互文性理论及其表现形式

对于“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理论, 学界普遍认同这一术语于20世纪60年代出自法国符号学家、解构主义思想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 (Julia Kristeva) 。克里斯蒂娃汲取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及巴赫金的对话狂欢理论和复调小说分析方法的思想资源, 在其论文《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中首次提出了“互文性”概念:认定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它以前的文本的遗迹或记忆的基础上产生的, 或者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中形成的。其实在互文性概念正式问世或广为人知之前, 被用得更多的术语就是“隐喻”。所谓互文性就是文中有文, 通常人们所讲的旁征博引、掉书袋等等其实就是一种互文现象, 任何一个文本的语言中都承载着或曰隐藏着其他的词或是其他人的词。[1]53

互文性是一种普遍的、循环的文学参考现象, 但这种循环并非周而复始的重复, 而是一种扬弃、继承与发展的联系与转换。英国现代诗人及文论家T.S.艾略特认为诗人的个性就在于他把一切先前文学纳入他的作品之中的能力, 正如他所说:“我们常常会发现:在他的作品中, 不仅最好的地方, 而且最具有个性的部分都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不朽的地方。”[2]48可以说, 一部经典的作品之所以经典, 在于其具有丰富多样的互文性文学形式, 充满了互文性色彩。

欧美学者对互文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做了五种归类。[3]77第一种是引用, 即直接引用前文本, 关注的主要是一段话语如何在另一段话语中重复使用, 被重复使用以及重复使用着的表达话语在插入新的文本中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发生意义及产生价值;第二种是典故和原型, 指在文本中出自圣经、神话、童话、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宗教故事以及经典作品等等之中的典故和原型;第三种是拼贴, 指把前文本加以改造, 甚至扭曲, 再拼合融入到新的文本之中;第四种是嘲讽的模仿 (parody, 也就是“戏拟”) , 即有意模仿现成的语言形式, 如谚语、俗语、名言警句等, 以形成新的词语篇章, 这种方式古已有之, 不过它在当代西方文学作品, 尤其是后现代主义作品中得到十分广泛的运用;第五种是“无法追溯来源的代码”, 这是巴特等人的观点, 指无处不在的文化传统的影响, 而不是某一具体文本的借用。

3 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继克里斯蒂娃之后, 又有不少的文论家对互文性概念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包括巴尔特、热耐特、德里达、福勒等。而互文性理论正式引入翻译研究是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哈蒂姆和梅森在《语篇与译者》中提出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存在根本的契合, 并为口译、笔译等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符号概念的转换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测试平台。[4]从翻译的学科性质上看, 翻译作为一门跨语言、跨文化, 且集科学性与艺术性、独特性与相关性于一体的学科, 其研究必须具备动态、多元、开放的互文性视角。[5]9而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要在理解原文的前提又要在原文本的制约下进行再创作, 同样, 译文读者的阅读、批评者的评论都离不开对原文本及译文本的互文性解读与互文性分析。因此, 把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是可行的, 同时也是翻译研究的内在要求。

从译者主体性看, 既然互文性视角下的文本置于与外部环境动态的开放式的关联上, 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 尤其要具备丰富的互文知识, 以互文性视角对文本进行翻译。所谓“高明的译者和普通的译者的真正区别在于前者能更深刻地进行互文翻译译[6]111”说的就是对译者的互文性要求, 具体表现为:首先, 译者作为前文本 (原文) 的读者, 需对原文写作的互文性引用及理解的互文性联想能够充分地加以识别与领会;其次, 作为前文本的阐释者, 译者需对原文作者的未尽之言、暗示的互文性现象进行简单、明示的阐释;最后, 作为生成文本 (译文) 的创作者, 译者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 选择或与源语语言文化的互文关联或与译入语文化文学相关的互文性关联, 对文本进行转换、改写与艺术再创造。

4 互文性视角下的《围城》英译

《围城》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杰出代表, 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与高超的语言艺术在国内外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且一直备受文学评论界关注。《围城》英译本1979年美国印第安娜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美国学者珍妮·凯利 (Jeanne Kelly) 译出初稿, 再由美籍华裔学者茅国权 (Nathan K.Mao) 加以校阅、润色, 并撰写序言和添加注释。《围城》作者钱锺书学贯中西, 才华横溢, 在《围城》写作中旁征博引, 使之充满了互文性色彩, 包括运典隶事、杂语、戏拟等, 这为小说带来无限风采的同时, 也向译者提出了巨大挑战。

4.1 运典隶事 (allusion) 及其英译

典故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是较为典型的互文性手法, 因其根植于特定的文化, 内涵并非显而易见, 因此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着不少障碍, 对译者而言, 首要具备较高的双语文化水平, 在翻译过程中采用适用的翻译策略。《围城》运典隶事之繁博,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是独一无二的, 有人统计《围城》的用典达一百多处, 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古典、新典、中典、洋典被作家信手拈来, 镶嵌点缀, 令作品熠熠生辉。在对文化内涵较为隐晦、中国特有传统文化负载信息较大的典故英译中, 可根据翻译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策略。若注重译文读者的可接受度及传达与译入语文化相关的互文性联想, 译者可采取归化策略, 通过意译、套译等翻译方法;若注重源语文化的对外传播, 拓展译文读者的互文性知识, 可采取异译策略, 通过直译、直译或音译加注、直译加解释等翻译方法。例如:

原文:“你既不是文纨小姐的‘倾国倾城貌’, 又不是慎明兄的‘多愁多病身’, 我劝你还是‘有酒只须醉’罢。”[9]176

译文:“Since you don’t have‘a face that could overthrow a kingdom or topple a city’like Miss Wen-wan, and your body isn’t‘full of aches and pains’like Mr.Shen-ming, I think you should‘get drunk while there’s wine.’”[9]177

原文中的“倾城倾国”典出《汉书∙外戚传》, 李延年有歌曰:“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唐朝颜师古注此句曰:“非不吝惜城与国也, 但以佳人难得, 爱悦之深, 不觉倾覆。”从此“倾城倾国”或“倾国倾城”成了一句形容绝世佳容的成语。此处直译为“a face that could overthrow a kingdom or topple a city”, 初看让人觉得译文生硬, 但英语读者可以理解其意为“a face like Miss Wen-wan”应该是指像文纨小姐那样的美貌, “that could overthrow a kingdom or topple a city”即为“that could ruin a country”, 合意即为“a beauty that could ruin a country”, 而英语中正有个表达这层意思的习语“Helen of troy” (特洛伊的海伦) , 该习语典出古希腊国王为争夺被抢进特洛伊城的绝世佳人Helen, 采用“木马计”最后攻下特洛伊城, 使特洛伊城遭到毁灭。因此该词指貌美女性 (a beautiful girl or woman) 或使国城被倾毁的美女 (a beauty who ruins her country) 。这与汉语中“倾国倾城”的美貌具有相通之处, 此处译者采用了直译法, 保留了汉语的形式和内容, 使汉语的文化意向在英语中得到间接重现, 译语读者可以领会其中的互文性意象, 产生相关的互文联想。若将这句译为“Since you are not Helen of troy”, 则可以更直观地呈现英语文化的典故意象。至于哪种译文更具互文性效果, 也得由译语读者及翻译评论者评判。对于‘多愁多病身’, 最早出自宋词人柳永《倾杯词》“早是多愁多病, 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看”, 此外《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共读厢西”一节也有此说法“我是个“多愁多病的身”, 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 此词在旧时用以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而‘有酒只须醉’指高翥的《清明日对酒》的尾句“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而译文对这两句也采用直译法, 将原句意思清楚地表达出来, 然原文的典故互文性则没能很好地在译文中得以体现。然由于英汉语言文化差异, 要求译者在译文中处处体现原文的互文性并非易事, 但可将此作为一个努力的目标。

再如, 原文:方遯翁日记上添了一条, 笑儿子要做不“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9]260

译文:Fang Tun-weng added an entry to his diary poking fun at his son for trying to imitate the Chou dynasty recluses Po Yi and Shu Ch’i by“not eating the grain of Chou.”[9]261

原文中的“‘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典出《吕氏春秋∙诚廉》, 《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也有记载,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 叔齐让位给伯夷, 伯夷不受, 叔齐也不愿登位, 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 灭商后, 他们发现周国并非原以为的“仁德”之国, 而是以残暴代残暴, 遂耻食周粟, 隐居于首阳山, 采薇而食, 后饿死于山。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译文对此处典故的处理是采取异化策略, 通过直译与音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 因伯夷叔齐这两位历史人物在英语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汇, 只能通过音译为Po Yi and Shu Ch’i, 并在文内通过添加“the Chou dynasty recluses (周朝的隐士) ”的注释, 有效化解了英汉文化障碍, 使译语读者明白其中的互文意义。

限于篇幅原因, 对《围城》中的运典及英译就此分析一二例。此外, 还有诸如“梨园子弟”, 译者将其意译为“actors”, 对“奈何桥”的处理则直译与意译结合“the Bridge of No Return”, “西湖月下老人祠”中的“月下老人”意译为“the Matchmaker”, 等等。由上可知, 对于典故的翻译并无固定的翻译策略及方法, 惟有最大程度地照顾原文语言艺术表达及译文读者的可接受性, 根据翻译目的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方可实现译文对原文互文性的充分再现。

4.2 杂语 (hybrid language) 及其英译

《围城》中的互文性还体现其多语杂合的语言现象。其中就汉语而言, 就出现有白话夹杂文言的表达, 最为典型的文言见于主人公方鸿渐与其父方遯翁的家信, 信中的文言文字功底深厚, 而文言具有文字精简凝练、庄重而意义丰富的特点, 这对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就其英译文为例, 虽译者将信中内容明白无误地用英文表达出来, 但原文的用意不在内容, 而在于文言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及其运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对人物间微妙关系的传达, 因此译文读者也就难以从英译文中领略原文这几封文言家书的语言魅力。

另外, 《围城》中杂语现象还突出表现在中外文的杂合, 有学者统计, 《围城》中出现英、法、德、日和拉丁语等外文两百处左右。《围城》描写的是中国三四十年代抗战期间一群留洋归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 为符合小说人物的海归身份、讽刺知识分子及买办洋奴的崇洋心理, 作者特意在小说场景及人物对话中夹杂外文, 以达到嘲讽弱势文化群体贬损本族文化, 盲目吸收或接纳外来语言和文化的自我殖民意识。以买办出身的张先生为例, 他说话喜欢在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 例如:

原文:“我不懂什么年代花纹, 事情忙, 也没工夫翻书研究。可是我有hunch;看见一件东西, 忽然what d’you call灵机一动, 买来准O.K.。他们古董掮客都佩服我, 我常对他们说:‘不用拿假货来fool我。O yeah, 我姓张的不是sucker, 休想骗我!”[9]88

译文:“I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period designs.I’m too busy to have time to sit down ad study it.But I have a hunch when I see something, and a sudden—what d’you call?—inspiration comes to me.Then I buy it and it turns out to be quiet OK.Those antique dealers all respect me.I always say to them, ‘Don’t try to fool me with fakes.Oh yeah, Mr.Chang here is no sucker.Don’t think you can cheat me!”[9]89

这段中英文夹杂形成的语式错配文字嘲讽了买办张吉民 (Jimmy) 恃洋气而骄人的洋奴心理, 但英译后语言糅合现象消隐, 译文虽用斜体来表示张先生的英国话, 但仍难以传递语言杂合的效果, 原文生动的语言风格及嘲讽的写作意图被弱化。

《围城》杂语的互文性手法是作者充分发挥语言优势, 对不同语种的创新性应用的高度体现, 但因语言形式及形态差异的鸿沟, 在翻译中无法充分再现原文的语言艺术性, 这也不能不说是翻译的一种遗憾。相信在译者及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下, 随着翻译思想不断深化, 策略技巧不断改进, 定会更为理想的译文出现。

4.3 戏拟 (parody) 及其英译

戏拟, 又称仿拟, 也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互文手法, 它是“仿照一个现成的词语, 临时造出一个新的词语……仿体与本体不异而异, 同而不同”[7]155的一种修辞方法, 同时也是语言变异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或出于玩味和逆反, 或出于欣赏, 戏拟几乎总是从经典文本或是教科书里的素材下手”。[8]《围城》中存在着数量可观的戏拟互文性手法, 该手法通过对原有的语言单位 (如词、词组或句子) 进行形式上的借用或改写, 从而使文体内容或情节达到或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在翻译过程中, 为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的戏谑效果, 译者首先必须识别原文戏拟所参照的前文本, 也即调动互文性知识储备, 再充分考虑原文本的形式与内容, 在生成文本再创作时向译语读者呈现相同的文本环境与效果。对戏拟的翻译, 本文笔者认为译者可采取以下三种翻译策略:一种为根据原文通过戏拟手法创造的新词, 译者可从译语词言系统中创造新词;第二种为运用经典翻译作品中的翻译作为译文的互文性文本, 这对译者的互文性翻译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三种即无法在译文再现原文的戏拟互文性效果时, 可通过意译向译语读者传达原文内容, 再对原文的戏拟手法作文外注释, 使译语读者意识到原文的互文性特征。例如:

原文:鸿渐道:“我忘掉问你, 你信上叫我‘同情兄’, 那是什么意思?”辛楣笑道:“这是董斜川想出来的, 他说, 同跟一个先生念书的叫‘同师兄弟’, 同在一个学校的叫‘同学’, 同有一个情人的该叫‘同情’。”[9]

译文:“I forgot to ask you.In your letter you called me‘lovemate.’What do you mean by that?”Hsin-mei said with a grin, “That’s something Tung Hsieh-chuan thought up.He says people who study under the same teacher are called classmates, and people who go to the same school are called schoolmates, so people who are in love with the same girl should be called‘lovemates.’”[9]

原文中的戏拟互文性手法体现在对“同情兄”这一新词的创造上, 作者根据词语同义关系的原理, 在特殊的题旨情境下, 仿造现成的词语如“同师兄弟”、“同事”、“同学”等进行类比, 临时造出一个近义词语 (也即类仿) , 作者用“同情兄”来表示钟情于同一人的“兄弟”, 可谓匠心独运。而此处译者也充分发挥互文性能力, 借用“classmate”, “roommate”等单词的“-mate”结构, 将其译为“lovemate”, 再现了原文的互文性效果, 从而使译文也如原文般妙趣横生。

此外, 小说中“有法解释”对“无法解释”的反仿戏拟手法 (根据词语反义关系的原理, 在特殊的题旨情境下, 仿照已有的词语临时创造出一个反义词) , 译文用“have some way to explain”及“have no way to explain”来表达, 基本上做到了形式对应, 通过对一词的转换取到意义相对的效果。然而, 并非原文所有戏拟互文性手法在译文中都能充分地得以体现, 如“家丑不但不能外扬, 而且不能内扬”, 作者通过“外扬”一词互文性地创造“内扬”一词, 英译文“Not only must the family disgrace not be spread abroad, it must not be spread within the family either”则没有很好地再现原文的戏拟互文性。对此, 笔者试将其译为“The family disgrace must neither be outspread nor be inspread”, 通过再创“inspread”一词与“outspread”形成反义对应, 是否会取得更好的互文性效果呢?可行性如何, 还由得其他学者评说。

5 结束语

脍炙人口的《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座丰碑,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精妙的语言艺术与钱锺书的互文性写作是分不开的, 其中运典隶事、多语杂合、戏拟等互文性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语言感染力与丰富的文化意象。然翻译《围城》并非易事, 本文通过对《围城》英译本的互文性研究与分析, 指出了互文性翻译的一些策略与方法, 同时也表明了互文性为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但通过不断发挥译者的创造性, 充分调动互文性综合能力, 及采用最佳翻译策略与方法, 可使译文趋于完善, 有效传达原文的互文性神韵, 进而实现译文与原文的最大功能对等。

摘要:互文性理论是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中一个较新的概念, 它关注的是一个文本同他文本的相互指涉, 在翻译研究中强调作品、语言、社会文化等与原文作者、译者、原文读者、译文读者等的对话与交流。钱锺书的著作《围城》充满了大量的互文性现象, 这为读者带来丰富文化盛宴的同时, 也为译者带来了重重的翻译困难, 但妥善处理互文性可以有效地克服不同语言文化障碍, 实现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反应趋于一致, 从而使译文与原文获得最大功能对等。

关键词:互文性,英译研究,《围城》

参考文献

[1]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Eliot, Thomas Stearns.The Sacred Wood;Essays on Poetry and Criticism[M].London:Methuen&Co.ltd., 1920.

[3]转引自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 1996 (1) :77.

[4]Hatim, Basil, Ian 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Lon don&New York:Longman, 1990.

[5]同[1] (9)

[6]该句互文出自“独创性诗人与模仿性诗人的真正区别只在于前者能更深刻地模仿。”转引自茨维坦·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M].王东亮, 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2:111.

[7]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155.

[8]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 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41-42.

英译理论 第5篇

一、引言

自从小品在二十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通过幽默的对话,小品实现了它让人得到放松娱乐的主要功能。与大众生活的接近也使得小品能够做到雅俗共赏,从而获得了成功。

小品中的经典代表是2009年的春晚上播出的《不差钱》。本文将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网上流行的王卫东和胡赛的翻译《不差钱》(Got the Money Anyway)。

二、关联理论

1986年,D·斯皮波和D·威尔森的《关联:交际和认知》的出版标志着作为认知语用学最有影响力之一的关联理论的出现。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种包含“明示” 和“推理” 两种意图(即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认知过程。明示即表现使某种意图显现,也就是说话者通过明示行为表达自己的信息意图。推理则是听话者运用推理原则来推导分析说话者的明示行为从而得到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的过程。

明示和推理都是建立在信息和语境呈最大关联的基础上的。然而要在社会活动中获得最佳关联,会话的双方都必须遵守关联原则,即每一个明示交际活动都以最佳关联为前提。最佳关联来自于最佳语境。一旦确定说话者所传递的信息是符合最佳关联原则的,听话者将会选择最佳的语境假设来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而假设只与其能产生语境效果的语境中才是关联的。衡量关联性就像衡量生产力一样,关键是衡量投入与产出,这里即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话语的语境效果越强,关联性越大;同样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小,话语的关联性越大。

三、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

关联理论指出,言语交际包括明示话语和暗含话语。明示会话向听话者传递说话者的信息意图从而使听话者获得语境假设,而暗含话语则向听话者传递说话者的交际意图,这才是说话者交际的真正意图。因此,交际的双方应该不仅能理解对方的明示话语更要能理解对方的暗含话语,从而能获悉对方的交际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回应。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被视为一种跨语言的特殊交际方式。在这个包含了两个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中,确保交际的成功即确保最佳关联在翻译过程中始终能保持。而翻译者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传递者。原文在这里提供的不是一种静态的意义而是包含“意义潜势”的语言刺激。这些语言刺激构成了译者理解原文的认知语境。为了避免误解的产生,译者充分激活了自身的所有语言知识和百科全书知识,以及推理能力来达到和原文作者最相近的意图。同时,作为译文的传递者,译者需要精确预知读者的认知环境和期望,遵守最佳关联的原则来处理译文,为译文读者提供能表达最接近于原文意图的译文。

简单而言,是否能提供最大的语境效果,以及是否能达到原文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最大关联是翻译的决定因素。因此,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观应为:首先,为译文读者提供最充分的语境效果;第二,确保读者在付出尽可能少的努力下理解原文的意图。

四、从关联理论来看《不差钱》的英译

下面是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对《不差钱》中两段经典对话的翻译的分析。

(1) 原文

毛毛:我心情从多云转晴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找到我姥爷了,我姥爷太好了, 他能带我上溜光大道。

毕福剑:《星光大道》。

赵本山:《星光大道》。

毛毛:上《星光大道》。我非常感谢我姥爷能给我这次机会,我太感谢你了。如果你真的把我领上道儿,我就感谢你八辈祖宗,我......代表八辈祖宗感谢你。忘不了你对我的大恩大德,我这辈子也不会忘记你,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毕福剑:姥爷,不,她爷,怎么越听这话,我越瘆得慌。

译文:Yadar: My feeling's changed from cloudy to sunny. Because - because I've found my grandpa. Grandpa's great, he can take me to the Star Splashed Walkway.

CCTV Man: Starlight Broadway.

Uncle Zhao: Starlight Broadway.

Yadar: Broadway or whatever, I'm grateful to my grandpa for this chance. I'll be very thankful if you can take me to your Broadway. I'll thank your ancestors... I mean I'll thank you on behalf of my own ancestors of long, long years ago. I won't forget this great favor you've done me. I owe this new life of mine to you. I'll go on chasing you even after I die to become a ghost.

CCTV Man: (to Uncle Zhao) Grandpa... I mean you. The way she spoke sort of upset me.

这段对话发生在鸭蛋刚刚认毕老师为姥爷之后。在向毕老师介绍自己之时由于紧张,犯了很多可笑的错误,使观众一再迸发出快乐的笑声。比如,她把节目的名字“星光大道”说成了“溜光大道”。译者直接译成"Star Splashed Walkway"非常简单扼要。因为“八” 在 “八辈祖宗”中是一个泛指,所以“八辈祖宗”被译者处理成"my own ancestors of long, long years ago"也是非常贴切的。中国人对亲戚的称呼相对外国人更精准更严谨些。我们用“爷爷”和“姥爷”来分别称呼父亲和母亲的爸爸,而国外没有这种区别。所以最后一句中“姥爷,不,她爷” 被直接翻译成 “Grandpa... I mean you.”通过只用一个指称减少了原文称谓可能给英语听众带来的误解,更有利于他们抓住原文的笑点。

这段对话采用了直接翻译的方法。在能增加语境效果而不需要读者付出额外理解努力的条件下,直接翻译可以实现原文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最大关联,在这里也是最佳关联。

(2)原文

本山:拉倒吧,你唱跑偏了,你这裤子就穿跑偏了,你就是个跑偏的人。

小沈阳:激动啦。

赵本山:你上菜去吧。

小沈阳:我再重唱一个吧。毕老师,我再重唱一个行吗?

赵本山:唱啥?

小沈阳:我唱个刀郎的吧。

赵本山:拉倒吧,你唱个屎壳郎的吧。

毕福剑:老哥,“刀郎”不是一个昆虫的名字,它是一个人名儿,叫刀郎。歌手的名字。

译文

Uncle Zhao: You've lost you' tune. Say, whut mock show is this? It's more like a monkey show. Look at that empty trouser.

Shenyang: Just too excited.

Uncle Zhao: Go get the food.

Shenyang: Can I try another song? Oh please, Mr. Bi.

Uncle Zhao: Which one?

Shenyang: The song by Daolang, a Chinese pop singer as counter-cultural as the British Beatles.

Uncle Zhao: Pooh, a dung beetle song it's gonna be.

CCTV Man: Beatles is the name of a rock group, not that of an insect.

本段的笑點集中在赵本山的第一句话和赵本山与毕老师的最后两句对话。赵本山嘲笑小沈阳穿“跑偏的裤子”唱“跑调的歌”并得出结论说小沈阳是一个跑偏的人。在翻译中,为了对应“跑偏”和“跑调”中的跑,译者用了“mock”和 “monkey”这两个压头韵并带讽刺效果的词。译文读者仍可会心一笑。在译文中,为了方便读者的理解,小沈阳对他即将演唱的歌曲做了更详细的介绍,除了歌手的名字还包括其在中国音乐中的地位而原文中只有歌手的名字。而关于歌手的名字和昆虫名字发音的相近所造成的笑话被转移到了英国乐队“Beatles”。这种移动消除了原文直接翻译需要注解的麻烦,这在舞台上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同时观众仍可在开怀大笑的同时理解原文作者想要传递的意图:赵大叔对音乐几乎不知不晓。这与他之前声称的培养了儿子和孙女儿形成了巨大的讽刺效果。

这段对话的间接翻译既保证了语境效果,也减少了译文读者的处理努力,从来实现了最佳关联。

五、结论

关联理论为翻译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和概念。在关联理论下,翻译不再被视为一种寻求原文和译文之间对等的过程,而是一个在译者的辅助下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动态的互动过程。因此,这就需要责任重大的译者,以最佳关联为目标,需要向读者提供一个既能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又能使读者付出最小努力的译文。《不差钱》的译者显然做到了这些。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 D. Wilson.Relevance :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 and Oxford ,1995.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韦忠生.关联理论翻译观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4]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

[5]赵彦春.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

[6]http://www.rr365.com/Article/bolan/ysjb/200903/20669.html 2011年6月15日引自星沙英语网.

英译理论 第6篇

1. 对等理论对中医翻译的影响

实现对等是翻译的最完美的目标,也就是说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达成一种合理的对应,使目的语的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也能像源语读者一样的清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不断丰富对等理论,其中的代表人物有Nida,Taber,Wilss和Newmark,而在他们中间又数以翻译《圣经》著称的美国翻译学家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最为醒目。在动态对等理论中,奈达提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奈达后来用“功能对等”替换了“动态对等”,因为“功能”二字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形式,着重于翻译的内容和结果,因而比“动态”更合理。翻译在这里被视作两种文化间的交际。中医是一门古老的生命科学,它也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在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黄帝内经》问世到今天,两千多年过去了,中医语言几乎和过去没有什么两样,至今仍然是半文半古的风格。在对待中医翻译中语言的处理等方面,功能对等无疑给我们提供了珍贵的理论依据,在试图将中医的医学信息最大量地传递给西方读者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将中医中包含的文学、哲学、文化等方面因素尽可能地呈现出来。中医四字结构用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语义深厚。翻译时,应在注重简洁明了的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较准确地再现原文所含信息及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提高翻译质量,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

2. 以短语形式出现的四字结构

根据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分析,英语在行文用词上对逻辑关系的体现相当明了,汉语则习惯以上下文语义衔接,故应对四字结构之间暗含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以清晰的英语译出。

以“驱风清热”﹑“滋阴熄风”两个四字结构的翻译为例。从汉语的角度来分析,“驱风清热”与“滋阴熄风”都是并列短语,据此将它们翻译成“dispel wind and eliminate heat”和“nourish yin and subdue wind”是否恰当呢?“驱风清热”实际上指的是一种治疗方法,“驱风”与“清热”其实是并行的,两者之间乃一种并列关系。故译为:dispel wind and eliminate heat。而“滋阴熄风”则是通过“滋阴”的手段来达到“熄风”的效果,两者之间是因果的关系,故译为:nourish yin to subdue wind。此翻译在结构上基本符合英语语言的习惯,然而对于缺乏中医背景知识的外国人来说,此处的“风”无疑会给他们带来疑惑。熟悉中医的人都知道两个短语中的“风”所指是有差别的。后一个“风”指“肝风”,为给译文读者如原文读者一样清晰的概念,“滋阴熄风”就译为nourish yin to subdue liver wind。这样也无形中给译文读者传达了中医文化。对于其他的一些四字结构,仅对其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尚不足以得到最适合的译语,应对深层结构进行挖掘后准确传译。

另一个例子是“阴平阳秘”的翻译。按字面翻译则得到如下译文:Yin is even and well while yang is firm.笨拙且词不达意。考虑到“翻译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将此四字结构译为:yin flourishing smoothly and yang vivified steadily。既传达了短语的意思,保持了源语的简练风格,又便于目的语读者对中医内涵的了解。

3. 中医四字短语翻译的方法

(1)借用法

借用法就是运用西医语言中的对应词来翻译与之含义相同或近似的中医概念。虽然中西医在理论和治疗方法上径渭分明,但在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描述上,却有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一般都有客观的外在表现,易于认识和描述。因此,一些用以描述人体病理变化和疾病名称的中医四字结构的用语,与西医相应的用语在语义内容上相同或相近,翻译时可采用借用手法进行对等翻译。例如:

英文读者通过西医的概念了解中医的知识,这是对等理论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2)造词法

中医是中华文化中独有的学科,难免会出现一些中医不同于西医的概念。当有些四字中医术语无法以简洁、准确的形式呈现的时候,造词法可以填补这个缺陷。造词法也可称作“词素层翻译”法。它是根据现代翻译学中有关“翻译单位”的理论,结合科技英语的构词规律,运用拼构词的方法来翻译中医的一些四字结构用语(参见《中医翻译导论》李照国著,西天出版社出版)。例如,“心火上炎”一词,是指心阴不定,虚火上升的病理。如果照字面译作flaming up of heart fire不但不符合科技用语的要求,而且失去了中医名词术语简明扼要的特性。那么,按照医学英语构词法,用cardio-表示“心”,用词缀hyper-,pyro-和-sis分别表示“过多”、“火”和“病态”,就可仿造出“hypercardiopyrosis这一中医所特有、外国人又能看得懂的英语词汇,既避免了译语过于冗长,不符合医学用语要求,同时又使得源语意义完整体现。这样翻译的中医四字结构主要是一部分表示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及个别治疗方法的用语。例如:

(3)省略法

由于中医语言受古汉语影响比较推崇“抑扬顿挫,四六成句”。相当一部分四字中医术语在语义上相互重叠。有的前一部分和后一部分相同,有的是其中的两个字词同义。例如:“软坚散结”和“清热解毒”,从含义上讲“软坚”就是“散结”,“清”就是“解”。由于这类四字用语的两部分或其中的语义相同或相近,所以翻译时译者不必拘泥于中医用语的原有结构形式,只须译出其中具有实际意义的一部分即可。这样可避免译语概念重复、繁琐冗长之弊。上面的两个中医术语似应译作:

Diminishing mass

Expelling heat and toxic pathogens

(4)增改法

在翻译一些中医四字结构术语的过程中,为了在准确的基础上传递原文所含信息,有的用语在翻译时须增加词语,有的须改动句法结构,故称为增改法。增改的原因,一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不至于使他们在阅读时产生困难和误解,二是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实现功能对等。例如:

1)增字法

以毒攻毒——Toxic agents for viral disease

亢害承制——Suppressing method for hyperactivity of wu xing(five elements)

(2)改动法

四时之脉(偏正结构)———pulse variation in four seasons

脾主运化(主谓结构)——spleen’s digestion and transportation function

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注意译文的简洁性,不应盲目加词,二是应尽量将其翻译成名词术语,最起码也应将其译成词组型的用语,而不要译成句子,以免影响其实用性。

4. 结语

翻译实质上是语际转换,是在两种不同语言对比中进行的。缺乏对两种语言基本差异的理解就不可能作出符合要求的传译。除了从语言本身角度去比较,在翻译过程中还应考虑到语言外的对语言有影响的因素。汉语文化属于强交际文化,其深层含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强,英语则属于弱交际文化,交际中的大部分信息由显性语码承载。如果翻译时不将隐性语义译出的话,对深层结构的传译势必不完全,那么就不可能实现翻译中对等的目标,这种翻译出来的文字也只是空壳。只有充分注意到这些语言上及语言背后的差异,并结合中医专业知识挖掘源语言(本文中指汉语)的深层含义,才可能胜任中医“四字结构”的翻译,为中医的进一步走向世界推波助澜。

摘要:中医是中华名族的瑰宝,不仅内涵丰富,其语言也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纵览中医经典文献不难发现,中医名词术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汉语中的四字结构组成的,这为中医术语的英译带来困难。本文将围绕这一重点,以对等理论为指导,探讨翻译这些术语的技巧,其中包括借用法、造词法、深人法、省略法、对应法、增改法等,目的在于更准确地将四字术语的内涵传达给异国读者。

关键词:中医名词术语,四字结构,对等理论,英译

参考文献

[1]罗磊.现代中医药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114-117.

[2]方廷钰.中医翻译探讨[J].中医教育,2005,(7):35.

[3]罗磊.医学英汉互译技巧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22-324.

[4]罗磊.中医英语的模糊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939.

[5]扈李娟.中医“四字结构”的英译技巧[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8):266-268.

[6]张登峰.中医学四字结构术语的英译法[J].陕西中医函授,1995,(3):44-46.

英译理论 第7篇

安德烈·勒菲弗尔是比利时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20世纪80年代, 他提出了“改写”的概念。他认为“所有的翻译都是对原文的一种改写。所有的改写, 不论目的如何, 都反映了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 由此在特定社会中、以特定的方式操控文本。”与早期的翻译研究不同的是, 勒菲弗尔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微观层面, 他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 还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在翻译的局限性中, 最重要的是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他将翻译置于宏观环境中, 以跨学科的角度, 把翻译看作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 大大拓宽了翻译研究领域。

二、《毛泽东选集》及其译本

1.《毛泽东选集》。《毛泽东选集》 (以下简称《毛选》)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 《毛选》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 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 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 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 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们既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 也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毛选》的出版发行, 在青年、知识分子和各界人士中形成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毛泽东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 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变化和共和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毛泽东选集》英译本。《毛泽东选集》的英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从1950年5月中宣部成立英译《毛选》委员会开始, 到1977年《毛选》第5卷英文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整个英译过程历时二十多年。无论是原文本的特殊地位、译者群体的强大阵容, 还是翻译过程的精工细作以及译文的广泛影响, 都使得《毛选》的英译成为译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经典案例。新中国成立后《毛选》英译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年至1956年, 完成了《毛选》前3卷的翻译, 并在国外出版;1957年至1959年是《毛选》英译的第二个阶段;1960年至1966年构成了《毛选》英译的第三个阶段;1975年至1977年是《毛选》英译的最后一个阶段。

三、操控理论下的英译研究

操控理论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翻译逃不开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 二是在受到这些影响之后, 译者在翻译时对原文进行操控。勒菲弗尔认为“改写”即操控, 改写者往往会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 以使其符合改写者所处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诗学邢台, 以达到使改写的作品被尽可能多的读者接受的目的。

1.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指的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 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团体的利益, 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 包括译者的意识形态和赞助者的意识形态, 主要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限制和引导译者的译作。人处在社会中, 翻译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它会左右着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以及采用的翻译策略。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 则会采用增译、减译等方法, 对原文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操控。如果译作违背了某些意识形态的禁忌, 那么译文就很难在该社会环境中顺利传播。建国初期, 百废待兴, 中国政府把巩固新生政权作为首要任务, 推行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并逐渐将其发展为文化系统的核心内容, 《毛选》英译的目的是忠实传达毛泽东思想的革命锋芒和战斗精神, 特别是毛泽东的哲学观点、政治观点、军事思想、方针策略等。在《关于校改前三卷译文的若干规定 (草案) 》中的总纲第一条“在任何情况下, 翻译均须以政治标准为第一, 翻译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水平, 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和第四条“翻译作风要朴实认真, 踏踏实实, 兢兢业业。必须反对自由主义和不求甚解, 或强不知以为知, 妄作主张。加强组织性, 纪律性, 遇有疑难之处必须请示解决”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毛选》过程中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操控, 必须以忠实传达毛泽东思想为原则, 而不能完全按照个人意识形态自由翻译。

2.诗学。“改写”理论中的“诗学形态”强调的是译者应在其所处的文化体系中使译文符合他所处时期的主流诗学形态。王友贵将共和国首29年即1949至1977年的诗学梳理成三个阶段: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两结合”再到“三突出”。《毛泽东选集》英译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下的文艺政策及诗学观的制约, 在英译过程中也毫无避免地受到翻译政策和翻译选择标准的制约与操控, 在1962年3月的《英译室翻译工作条例 (草案) 》中规定翻译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鲜明的阶级立场, 培养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翻译作风, 翻译标准政治第一, 忠实第一, 文字服从思想, 形式服从内容。信达雅是辯证统一, 在信的基础上力求达、雅, 达、雅为了更高度的信, 而信是三者的中心。在《对于徐永煐同志对〈实践论〉译稿所提修改意见的一些看法 (手稿) 》中记载, 《毛泽东选集》前三卷修订, 必须注意两个一般性问题:一是紧扣原文, 防止自由主义;二是避免机械主义, 不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义。因此, 译者在翻译《毛选》过程中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是主流诗学操控的必然结果。

3.赞助人。勒菲弗尔理论中的三要素, 最重要的是赞助人的力量。翻译活动并不是一种单独的行为, 它与经济、政治、社会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译者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完成翻译活动的。赞助人可以通过社会地位、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发挥操控作用。1953年1月19日, 外文出版社起草了《对于<毛选>英语本出版的初步意见》报中宣部胡乔木审批, 其内容如下“1.同时在伦敦和新德里出版毛选英译本。西欧、非洲、近东、美洲、澳洲, 由伦敦方面发行;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印尼、马来亚、泰国、越南、日本、菲律宾, 由新德里方面发行。”[4]这份《意见》由胡乔木阅后转报刘少奇, 并于2月19日获批同意实行。5月9日, 应外文出版社邀请, 英国柯烈茨书店经理汤姆斯·罗素代表劳伦斯出版公司与中方正式签订了在英国出版毛选英文本的协议。因此, 不论《毛选》英译本在英国论文劳伦斯出版社的出版还是中国外文社的出版都离不开国家这一赞助人的操控影响。

翻译不再仅仅是传统语言学微观层面上的语言转换, 而是将翻译置于宏观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中, 从社会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等因素深入探讨《毛选》英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的各个层面的限制。《毛选》英译属于对政治文献的翻译, 从操控理论视角对《毛选》英译的研究对政治文献翻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巫和雄.《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策略变化[J].上海翻译, 2012.

[3]王友贵.20世纪中国译史研究:共和国首29年的诗学与翻译文学 (1949-1977) [J].外国语言文学 (季刊) , 2012 (2) .

英译理论 第8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文化的简单定义即“社会思想与实践的总和”,便没有什么比语言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所有的思想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播的,所有的社会成员通过语言发生关系(奈达,2001:78)。翻译不可能将语言与文化割裂开来,而只是进行语言的翻译。当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出现文化空缺时,翻译便出现了障碍。典故是文化空缺的典型体现,更是对翻译的巨大挑战。刘玉敏提到:典故是一种用简单符号传递复杂信息的方法,典故翻译的困难在于:它们一般不为另一种文化中的读者所知晓(刘玉敏,2001:76)。

从文化角度出发探索翻译问题的研究已经相当全面。这一类研究有可细分为从文化差异看翻译,如沈立文(1999)从语言表达体系、文学形象体系、行为主体和接受主体四个方面讨论了文化带给翻译的障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如陈喜荣(1998)从功能语法语境理论讨论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文化融合与翻译,如徐丹(1998)分析了文化融合的趋势,以及在这种趋势下语言和翻译的发展。而典故翻译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文化空缺角度探讨典故翻译的研究却甚少。本文将从文化空缺理论出发,探讨汉语典故翻译的原则。

2. 文化空缺理论概述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这是翻译的基本性质,因为翻译的直接对象语言总是与文化密切相连。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词语的意义可以分为“指示意义”和“文化内涵”。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不对应形成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晏小花、刘详清,2002:8)。徐珺(2001:79)对文化空缺词的定义是:“所谓文化空缺词指的是,只为某一民族语言所特有,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既可以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词,也可以是该民族独创的词。”杨仕章(2000:67)认为,翻译不仅仅是双语交流,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但文化移植是一个过程;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文化翻译观要求在文化因素翻译时更多地采用异化。这是由文化平等意识决定的,因为不同的文化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应该是平等的,平等就意味着尊重(王东风,1999:234-255)。

3. 典故英译探析

典故是我国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典故使得文学作品在有限的篇幅里表达了无限的寓意。同时,典故也传达了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不为外国读者所知,因而出现了文化空缺。

3.1 填补文化空缺

填补文化空缺指的是,采用注释法将源语文本里为目的语读者所不知或没有的文化背景介绍给目的语读者,填补文化空缺。此处的注释,是指在文中使用直译,在文后加上注释来解释文本里缺失的文化背景信息的方法,即“直译加注释法”。这种方法可使文化内涵词由源语进入译入语并保持音、形、义、美的和谐统一,不失为一种较佳方法(徐珺,2001:80)。

首先,直译加注释法指的是在文后加注释。这是翻译中的常见方法之一,在翻译很多深奥的经典文学作品时经常用到注释。而且,这样做还可以简化文中的直译文字(此法更加符合诗歌翻译的要求),同时也尽量在音、形方面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其次,这种“直译加文后解释”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填补了相应的文化空缺。而且读者阅读后所获得的相应的文化信息,还为其以后的阅读提供了方便,从此更熟悉源语的文化,并逐渐可以自己体会作品的奇妙。请看例子:

例1:“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呆女。

Like the immortal leaving the crowd,

Wafting above the cloud,

Unlike the Cowherd and the Maid who fond remain”

*According to Chinese myth, the Cowhard and the Weaving Maid are two lover-stars separated by the Milky Way, who would meet once every year on the eve of the seventh day of the seventh moon.But this lyric is a farewell poem of two friends on that eve.

(许渊冲, 2008:146)

苏轼的这首《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运用了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一凄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很值得介绍给世界。在诗中,许渊冲先生采取了直译的方法:“Cowhard”、“Maid”。并且首字母大写,说明了这两个单词具有特殊性。在诗后,许渊冲先生附上注释(带*号文字,下同),恰到好处地解释了牛郎织女故事的始末,同时解释了苏轼运用此典故的原委。

3.2 融入文化语境

语言中的词汇和表达往往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文化意义指附加在词项的概念意义上的意义,包括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等与民族文化因素有关的意义(刘川、段跃萍,1996:30)。

针对典故翻译采用何种策略,众多学者大多纠结于到底是归化还是异化。事实上,过于归化和异化都是不可取的。徐丹(1998:4)认为:事实上极端的归化和异化就不能成为翻译了,译者应该在忠实于翻译职责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寻求平衡点。这里所说的平衡点,可以理解为融入文化语境后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属于源语文化,也不再属于译入语文化,而是第三种文化。“这里的第三种文化……是一种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恰恰调和’的结果,是翻译家们、最终也是读者们所向往的多元文化的产物”(刘宓庆,1999:78)。

那么翻译典故时如何融入文化语境,形成第三种文化呢?首先,译者必须考虑这个词汇之前是否已经有了为大众所接受的翻译,如果有,那么再重新采用一种翻译便不值得提倡(纽马克,2001:71)。然后,尽量采用音译(transliteration)等方法,使汉语进入英语词汇。这并非不可能。在最近的一部美国动画大片《功夫熊猫》中,可以发现很多的中国元素:师父(Shifu)、无极拈花指(Wushi Finger Hold)、豆腐(Toufu)。虽然一部影片并不能说明汉语对英语的影响有多大,但我们看到了文化交融的可能。如果我们承认英语是一种国际性语言,我们就有可能,也有权利将一些英语单词和词组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因此,我们对一些描述、反映中国社会、文化、语言等中国独有的特色词汇,不妨坚持用China English,应“以我为中心”,使之带有“中国味”……事实上从过去到现在,在我国一些看来中国味十足的译文都被西方人所接受,并收入他们的词典(廖志勤、文军,2008:101)。

阿瑟·韦利(Arthur Waley)是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了很多古典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论语》。阿瑟·韦利对很多富有中国文化意义的词汇采取了音译的方法,除了人名外,最突出的是“德”字的翻译,请看下例:

例3:“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Master Tsêng said, When proper respect towards the dead is shown at the End and continued after they are far away the moral force (te) of a people has reached its highest point.” (Arthur Waley, 1997:6-7)

阿瑟韦利先是给出了解释性的翻译:moral force,然后加以音译(te),不难看出他旨在保留源语文化,进行文化交融的良苦用心。不仅如此,阿瑟韦利在翻译其他的作品时也多采用音译翻译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这一点对朱纯深产生了影响。请看下例:

例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In a drizzle so light

Dripping dropping into the oncoming night,

In the garden wutong trees stand blurred.

What a day,

How can you pack it away

In a single word

DISMAY?” (朱纯深, 2002:94)

朱纯深(2002:94)自己在注释里谈到:“‘梧桐’和‘雁’,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难译的两个充满文化含意的意象。像上文那样译为wild goose,原文通过无数互文积淀的联想,简直丧失殆尽。一时手头找不到材料,但记得好像是Arthur Waley当年曾把它音译为yen。这里我把“梧桐”音译,不知能否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借助不解而产生的陌生感来引发遐思?”

4. 结语

在文化空缺理论的指导下,可采取的策略是直译加注释法以填补文化空缺和融入文化语境。译者无需觉得将源语文化呈现给外国读者会造成译文的生硬和难懂。不管读者出于什么动机,他们在拿起一本译作前,一定会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即他要读的是一本外国作品。这就是说,他已经有了接受外国文化的准备了,也有这样的心理期待(杨仕章,2000:69)。

笔者始终认为,传递文化应该是典故英译的首要原则,翻译不能等待中国文化为世界所了解之后再做发展,而应该主动承担起文化使者的重任。任务虽然艰巨,但只要译者始终将传递文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就不会被翻译本身所禁锢,而是能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进行翻译。

摘要: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内涵不对应, 造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典故作为文化空缺现象的集中体现, 成为翻译中的拦路虎。本文以古典诗词中典故的英译方法为例, 在文化空缺理论的基础上, 探讨典故的英译原则应以传递文化为目的。

英译理论 第9篇

一、翻译操纵理论概述

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特奥•赫尔曼斯是第一个在研究翻译理论中使用“操纵”这个概念的。1985年, 他在《文学操纵:文学翻译研究》一书中指出了操纵学派的翻译思想精髓:“从译入语文化角度讲, 所有翻译都意味着在特定意图下对原文学进行某种程度的操纵。”[1]

事实上, 操纵学派的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已经萌芽, 70年代已经初步形成, 并且通过八九十年代的发展, 变得更加充实。操纵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德烈•勒菲弗尔、苏珊•巴斯尼特、特奥•赫尔曼斯、若泽•朗贝尔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安德烈•勒菲弗尔。安德烈•勒菲弗尔是比利时美籍著名比较文学家和翻译理论家, 他对操纵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 他在《翻译、历史和文化》一书中指出:“翻译活动是在一系列条件的限制和约束下完成的, 仅凭一些规定性的法则及对原语的模仿远远无法实现好的翻译。他把翻译研究纳入‘重写’研究的范畴, 认为重写就是操纵, 翻译是译者对文本的操纵。”[2]勒菲弗尔对操纵理论的贡献还在于他名为《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的著作。通过此书, 他以大量的实例证明了翻译活动受一系列外部因素的限制和操纵, 这些因素包括:由翻译者自身性格和其所在社会环境而形成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念/文学章法、赞助人/委托人、编辑、读者反映等因素, 其中受关注最多的是意识形态、诗学观念和赞助人。勒菲弗尔操纵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重写’, 重写即操纵, 是为权力服务的手段。翻译为文学作品树立什么形象, 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译者本身认同的或赞助人强加的意识形态, 二是当时译语文学里占支配地位的诗学 (文学观) ;同时, 翻译受到目标文化的诗学 (文学观) 和意识形态规范的制约, 译者必须在此规范内翻译。”[3]

二、从翻译操纵理论看2015政府工作报告英译

勒菲弗尔操纵理论认为翻译要受到“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三大要素的“操纵”,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也不例外。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 下面从翻译操纵理论三大要素出发, 对2015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进行分析。

(一) 意识形态的操纵

勒菲弗尔认为意识形态是“左右我们行为的形式, 成规与信仰”[3]。作为一种特殊政治文本,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涉及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 毫无疑问, 其内容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必然受中国特色意识形态的“操纵”, 所以, 其翻译也避免不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首先,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奉行集体主义, 做事靠的是集体的力量, 这种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影响着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在2015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中我们可以随处看到这种现象:“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4]翻译为“we need to ensure continuity in and make improvements to macroeconomic policies”。[5]“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4]翻译为“Our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must sustain the momentum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e economic returns.”[5]“全国各族人民”[4]译为“all our people”[5]。上述原文中并没有“我们”这类词, 但由于其暗含着集体主义意识形态, 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译文中自然就出现了“we”和“our”这类带有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词。

其次, 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公文, 必然体现着中国的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同样也影响着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正如翻译组译员所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首先是一项政治任务, 其次才是翻译任务。”[6]作为译者, 必须时刻保持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 深入理解政府各方面的政策、举措, 只有在透彻理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语言转换。这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中也有体现。比如, 持之以恒纠正“四风”[4], 其中“四风”被译为“formalism, bureaucratism, hedonism, extravagance”[5];“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4]被译为“We will pursue in a coordinated way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 western region, revitalizing the northeast, boosting the rise of the central region, and ensuring the eastern region takes the lead in development and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the Yangtze Economic Belt.”[5]以上官方译文非常明确, 是因为译者明白“四风”“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的真正含义, 这就得益于对政策法规的理解, 如果抛开政策法规去直译, 相信没有人会明白, 尤其外籍人士更理解不了。

(二) 诗学的操纵

根据操纵理论, 诗学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文学手法, 涵盖了题材、主题、原型、背景以及象征等;另一个是文学功能, 也就是指文学在整个社会中的角色, 或者文学所具备的作用。由于不同诗学观念的影响, 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翻译结果也是不同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工作人员集体的作品, 政府工作报告的写作过程需要不断收集信息、不断征求意见以及不断完善, 其内容丰富、复杂, 因而, 对译者的要求也是极高的, 不仅仅要求懂外语, 还得具备足够的文学素养, 即勒菲弗尔所言诗学观念 (poetics) 。这在2015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译文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像一些汉语里非常简洁的语句, 在英文中并没有对等, 翻译难度较高, 要求译者对原语和目标语都必须有深刻理解, 翻译时既要传达原文本的思想, 又要让目标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 2015官方译文中, “书香社会”[4]被译为“a nation of avid readers”[5], “大道至简, 有权不可任性”[4]译文为“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powers should not be held without good reason.”[5]诸如此类在汉语中简洁又富有中国特色的词句, 其翻译很显然要受到译者语言驾驭能力及文学素养的操纵。

一些汉语词汇往往反复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但是, 英语译文中的处理并不一样, 这也是诗学的一种体现。比如“促进”“坚持”“加强”“发展”等词汇, 频繁出现在2015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 下面我们以“促进”为例,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节选加以说明。

(1) 原文:“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4]译文:“encourage the service sector to develop more quickly.”[5]在这里, “促进”被译为“encourage”, 很显然, encourage与服务业发展搭配一起是合适的。

(2) 原文:“完善就业促进政策”[4]译文:“improve the policies to stimulate employment.”[5]此句节选中, 用了“stimulate”来翻译“促进”一词, 根据原文本的上下文, 我们可以得知这样的搭配及翻译是合理的。

(3) 原文:“促进教育公平”[4]译文:“make progress in securing fair access to education.”[5]当“促进”和教育在一起使用时, 被译为了“make progress”。很明白地表达出了原文的含义。

(4) 原文:“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4]译文:“achieve steady and sou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sur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5]在此处节选中, “促进”被译成“achieve”。

(5) 原文:“促进了各项工作”[4]译文:“advance all of our work.”[5]此节选中, 译文使用了“advance”一词来表达原文中的“促进”。

从以上几处含有“促进”一词的节选中, 我们可以发现, 同样是“促进”一词, 译文中却是十次不同且恰到好处的翻译, 这显示了译者强大的诗学或者文学功底, 对汉语和英语诗学都有很好的把握, 体现出了译者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诗学的运用自如。

(三) 赞助人的操纵

所谓赞助人, 即“促进或阻止文学阅读、写作或改写的各种权力 (人或机构) , 有可能是一个人、几个人、宗教团体、政党、社会阶层、出版社或者媒体等”[3]。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属于政治文本的翻译, 其背后的操纵力量显然是国家政府部门。外交部资深翻译家程镇球曾指出:“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 要紧扣原文, 不得任意删减, 要仔细衡量用词的政治含义与影响, 要有政治头脑和政治敏感。”[7]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受赞助人操纵的表现, 说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要时刻注意国家的利益, 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

三、结语

操纵理论是翻译研究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 本文从操纵理论三要素出发, 对2015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进行了分析, 一方面, 印证了翻译操纵理论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研究中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 对翻译操纵理论的应用也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值得提倡和发展。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与此同时, 世界各国人民也对中国及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 而且权威、科学, 所以, 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因此,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格外重要。笔者以翻译操纵理论为视角, 对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进行分析, 一方面证明了翻译操纵理论在研究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可行性, 为政府工作报告等政治文本的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 拓宽了翻译操纵理论的应用范围, 为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操纵理论,2015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政治文本翻译

参考文献

[1]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 2003 (03) :18-22.

[2]胡方毅.操纵理论视角下得外宣翻译——政治文本翻译的改写[J].中国科技翻译, 2014 (02) :40-42.

[3]魏家海.操纵学派译论综观[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 (03) :29-32.

[4]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 [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3/16/content_2835101.htm.

[5]Hermans Theo (e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Studi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M].London and Sydney:Croom Helm, 1985.

[6]Lefever Andre.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7]Lefevere Andre.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A Source Book[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英译理论 第10篇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环保标示语;湖州;英译

标示语是在大众场合给大众或者特殊人群一些建议或者服务的一种语言。环保标示语是关于环境的一种标示语。随着世界变成一个整体,中国变得越来越开放,湖州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为了让湖州有更好的发展,让人们更加关注环保标示语,正确地翻译环保标示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分析如何更好地翻译环保标示语是一个必要的需要。功能对等理论是由著名的翻译学家尤金. 奈达提出的。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①词汇对等;②句法对等;③篇章对等;④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有很多学者对于该理论有过研究,但是很少有人在环保标示语方面有过研究。所以在我们看来,在该理论上来研究环保标示语的英译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环保标示语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在我们的学校,在湖州一些美丽的公园。在空余时间,我们收集了较多的湖州的环保标示语。基于此,我们将在本文中谈论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环保标示语的英译。

一、环保标示语的特点以及湖州环保标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1.环保标示语的特点。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所以我们才能把它和别的语言区别开来。环保标示语也是这样的。在接下来的部分,我将会从功能和风格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功能特点。环保标示语有以下几个功能特点,为了让它显得更加真实,特举几个收集到的例子。

①限制功能:限制功能是为了限制人们一些错误的行为,从而告诉人们保护环境。通常,这类环保示语简单、直接而并非粗鲁、不礼貌的。

例1:非垂钓区,请不要垂钓。

例2:请不要在亭台楼阁上随意刻字或书写。

例3:花草树木,请勿攀摘。——来自湖州飞英公园

例4:观赏草坪,请勿践踏。

例5:请勿乱扔垃圾,保护公园环境。——来自湖州项王公园

②召唤功能:召唤功能是为了鼓励人们去保护环境。

例1: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共同创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生活环境,为打造实力湖州、活力湖州、美丽湖州、幸福湖州,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出一份力。

例2:走持续发展之路,倡环境保护之风。

例3:绿色象征生命,珍惜生命,环保第一。

第二,风格特点。环保标示语的风格特点是基于环保标示语的语言特点。当我们讨论功能特点的时候,风格特点也应该和它一道讨论。

我们知道一种语言不应该有不必要的词语,因此,环保标示语应该有简洁的特点。比如:请勿向河中抛掷杂物。如果我们把它翻译为:please do not throw rubbish into the river. 可能人们就会误解,认为人们可以不能把垃圾扔在河里,但是可以扔在河边。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翻译为: No littering. 不但不会有人误解,而且还很简洁。环保标示语的目标人群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它们,它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明白。所以,语言需要足够的简洁。但是,简洁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环保标示语所拥有的。有些环保标示语可能是冗长的。

2.湖州环保标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语言上的问题。首先,环保标示语的错误拼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它可能是由于翻译者或者印刷者的粗心大意。例如在湖州的项王公园的环保标示语:请爱护我们的家园。它被写成了:Take care of our hometawn. 显然,hometawn 是拼写错误的。我认为只要足够细心,这个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其次,语法上的错误也是十分常见的。在项王公园的一个例子:请勿乱扔垃圾,保护公园环境。它被译成了:please do not litter, protection park environment. 事实上,protection 是一个名词,但是在这个句子中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动词。它应该是:please do not litter, protect park environment.

最后,词汇上的错误也时有存在。词汇问题主要表现为词汇的乱用。比如:严禁随地吐痰、便溺。它被翻译成了:Do not spit, piss and shit everywhere. 事实上,像piss 和shit 在英语中是禁忌的词语。正确的翻译应该是:No spitting, urinating or defecating in public place.

第二,文化上的问题。首先,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语气的问题。例如湖州白鱼潭的环保标示语:芳草茵茵,踏之何忍。它和“请勿践踏草坪”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翻译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翻译成:Keep off the grass.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the grass is fair, needs your care. 这样翻译显示出了原来句子语气的优美柔和。

其次,我们的日常翻译中,逐字翻译是十分常见的。例如湖州的白鱼潭公园的环保标示语:芳草献出爱心,请您脚下留情。它被翻译成:Fragrant grass offers whole heart, please let your feet. 显然,它带有中式英语的特点。正确的翻译应该是:Give fragrant grass love, spare your feet.

nlc202309032332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湖州环保标示语英译中的应用

1.语言方面。纠正拼写错误。规范的环保标示语应该包括许多方面:正确的拼写、典雅的字形、合适的大小以及其他。拼写错误是有时会发生的。它可能是由于翻译者或者印刷者的错误。如果是翻译者的错误,我认为翻译者需要提高他们的理论基础。当他们忘记单词如何拼写的时候,他们可以翻阅字典。

2.文化方面。奈达说:如果语言和它的功能在社会中不存在很多的误解,那么将不会构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此的困难。

第一,解释的运用。中文和英文的标示语有共同的特点,但是它们在语言方面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为了翻译地更好,我们需要运用解释的技巧。事实上,解释的技巧是十分常见的,比如我们可以在中国古诗词的翻译中经常看到。

第二,拼音的运用。很多的中国字是不能翻译为英文的,特别是一些地名。湖州的大多数环保标示语的地名运用的是拼音。比如:白鱼潭、项王公园以及其他。

3.实用方面。提高翻译者的水平。奈达说:双语和二元文化对于一个合格的翻译者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些不合格的翻译家,无论是他们达不到源语言的需求,还是在目标语言上面英语水平低,或者是他们没有文化意识,都要从他们的岗位上辞职。事实上,大多数的环保标示语的错误是因为翻译者对文化的低水平的理解、匮乏的词汇量以及对翻译工作的态度。翻译者必须拥有良好的词汇和对于文化的了解。湖州的政府应该对翻译者进行一些相关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水平。

三、结语

本文在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州环保标示语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许多策略。事实上,环保标示语的英译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使之更加完善。为提升湖州文化和国际形象,让人们更加注意到环保标示语的英译,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环保标示语的英译。希望湖州环保标示语的英译会做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 田传茂. 汉英翻译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赵东林. 基于语篇类型的翻译对等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 陈宏薇.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英译理论 第11篇

中国是瓷器之乡, 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 因此中国素有“瓷器之国”之称。从东汉到明清, 古代中国陶瓷不断外销世界各地,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也见证了古代中国陶瓷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 古代中国陶瓷的外销也把中国陶瓷文化输向了西方。至今, 中国人民仍在弘扬陶瓷文化, 形成了以景德镇为首的十大陶瓷产区, 陶瓷外贸出口更是与日俱增, 但陶瓷文化传播工作却停滞不前, 陶瓷文化英译研究长期得不到重视, 研究学者少, 研究范围窄。因此, 当前我们必须积极投入到陶瓷文化英译的研究浪潮中, 探索新的研究视角, 加大陶瓷文化的翻译规模, 加强中国陶瓷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

二、文化构建理论

长期以来, 传统翻译研究学派认为翻译仅仅是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 多注重研究语言的转换过程, 以及诸如“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和标准。自上世纪70年代起, 翻译研究呈现出一派多元化的趋势, 突破了传统的语言学模式而上升为一种文化的反思。而这种文化转向大趋势的有力推动者莫过于70年代欧洲“翻译研究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霍尔姆斯、安德烈·勒菲弗尔和苏珊·巴斯内特 (郭宇, 2008) 。他们开始探讨不同语言的转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两种民族文化的交流。

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在《文化构建》一书中提到, 翻译研究实质上就是对文化交流的研究 (Bassnett and Lefevere, 2001:ix) 。勒菲弗尔还进一步阐释道:当对一些被认定为文化资本的文本进行翻译时, 翻译的目标就是传播其蕴含的文化资本, 而文化资本的传播有利于原语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构建并最终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 (Levefere, 2001:41) 。

历经几十年的研究、运用和发展, 文化构建论已发展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其运用已经愈来愈普遍, 在指导文学翻译方面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但对如何利用文化构建理论来分析、发展和完善陶瓷文化英译的研究却少之又少, 因此, 笔者尝试从文化构建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分析陶瓷文化英译问题。

三、文化构建论在陶瓷文化英译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 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认为翻译的目标就是传播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资本, 若想合理地英译并传播这些文化资本,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则需要借助一些翻译方法和策略。对此, 两位学者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主张。

(一) 音译

巴斯内特是戏剧翻译理论研究的先驱, 她主张:在翻译戏剧时, 译者应力争保持原文的异国特色, 激发读者自己去研究、鉴赏原文。读者对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方能促进原文化在目标文化中的构建。若想保持原文的异国情调, 译者应多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 而常用的一种异化策略就是音译。

例一: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宋代茶文化尤盛, 茶宴斗茶是当时最具特色的风雅之举, 与斗茶文化相关的瓷器便发展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天子与文人雅士三两人相居幽静室内, 花木庭院, 献出珍茗, 啜英咀华, 决出名次, 以定胜负。斗茶最重要的是“咀华”, 在茶盏中放入适量的茶叶末, 注入少量沸水调匀, 再注入沸水至四分满, 盏中水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沫, 称为“华”, “华”色鲜白且能持久者胜。由于黑釉茶盏最宜衬托白色的茶沫, 福建建阳的黑釉茶盏开始盛行, 这就是“建盏” (轻盈, 2009:98)

China is the hometown of tea.In the Song Dynasty, tea culture was prevalent.Tea competition was the most distinctive behavior showing one’s elegant taste.For the tea competition, the porcelain tea set developed into a unique form of art.The emperor and the literati got together in a quiet room with green plants.They sipped the precious tea in turn and decided on which tea was the best.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n tea competition was called“Ju hua”.First, putting a certain amount of tea leaves in a cup, and then pouring boiled water in it until the cup was half full.There would be white foam fl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and thus water was called“hua”.The tea whose“hua”was fresh and lasts long would be the winner.Because the black glazed tea cup was appropriate to set off the white foam, the tea cup made in Jianyang, Fujian Province was in the fashion, hence, the name“Jian Cup”. (轻盈, 2009:99)

中国是茶的故乡, 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 中国茶文化享誉世界。隋唐时期, 饮茶之风开始遍及全国, 到宋代尚茶之风更盛, 对茶叶的采制、品饮越来越讲究。而堪称中国茶文化之最的“斗茶”也在宋时最为盛行, 上自皇帝老子, 下到平头百姓, 都喜欢斗茶。斗茶, 又称茗战, 是比赛茶叶优劣的一种聚会方式。斗茶的规模, 通常由两三人参加, 聚在一起, 煮水烹茶, 以辨别茶质优劣。

作为中国茶文化之最, “斗茶”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重要的文化资本理应在英文译本中得到体现, 通过翻译得以传播。通读译文, 可发现, “斗茶”的发展历程、参赛人员、比赛场地及“斗茶”过程等都得到了体现。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斗茶过程的“华”与“咀华”被直接音译成“hua”与“ju hua”。“华”与“咀华”是中国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 在外国文化, 尤其是西方文化中, 缺乏与之对等的概念, 也找不到精准的译文, 因此, 有必要采取音译的方法。同时, 采取此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音译能够很好地保持原语言的异国特色, 吸引外国读者的注意, 激发他们对“斗茶”活动的兴趣, 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资本的对外传播。此外, 直接音译中国茶文化中的概念, 还可以丰富西方语言词汇, 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 解释

在《翻译、改写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一书中, 勒菲弗尔指出, 若原文本中包含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本, 译者应适当地加入一些解释性话语, 以确保那些缺乏背景知识的目标读者正确地解读原文 (Levefere, 2004) 。

例二:再就是象征多子的“榴开百子”的石榴图案;象征多子、多福、多寿的由石榴、佛手、桃花组成的图案;还有“望子成龙”、“麒麟送子”、“子孙满堂”等祈福的吉祥图案。 (方莉丽, 2005:99)

Furthermore, there were motifs such as the pomegranate with one hundred seeds;each seed would represent a son, which is phonetically the same as the word for seed.Other images wishing well of people, such as the pomegranate, lotus and peach, together would signify sons, good fortune and longevity.Also there were design patterns that indicated high accomplishment and prosperity of one’s children, such as the mystical animal—kylin delivering a son to the family;male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abundant in the family, and so on. (方莉丽, 2005:100)

石榴, 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带。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得种而归, 栽植中原。石榴花果并丽, 火红可爱, 又甘甜可口。石榴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吉祥之果, 在民间形成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乡风民俗和文化。石榴多籽, 籽粒丰满, 象征着多子多孙和丰产。因此, 人们常用“榴开百子”的图案, 来祝愿子孙繁衍, 家族兴旺昌盛。同样的, 佛手、桃花、麒麟、龙等图案也被赋予幸福喜庆、长寿平安、功名利禄的寓意, 传达出人们的生活理想。可以说, 这些纹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 体现了人们的审美理想和文化思想, 可谓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应予以弘扬与传承。

对比中英两个版本, 不难发现这些图案及其寓意在目标文本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与阐释。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榴开百子”被译为“the pomegranate with one hundred seeds”, 之后又附加上“each seed would represent a son, which is phonetically the same as the word for seed”。后面的解释性词语是原文中所没有的, 增添到译文中的。这是因为中国读者都明白, 在汉语中“籽”与“子”发音相同, 所以人们常用石榴多籽来象征多子多孙, 自然, 这种解释就没有必要出现在原文中。但是外国读者不太熟悉汉语, 也就不清楚为何石榴多籽可以用来象征多子多孙, 而这些解释性话语则可以告知读者图案及其寓意的关系, 帮助读者正确解读这些纹饰及其所体现出的时代特色与生活理想, 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推动中西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 改写与重组

在《翻译、改写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中, 勒菲弗尔还提出:翻译就是改写, 改写能够帮助原文本及其作者超越原文化, 从而得以在目标文化中得到构建 (Levefere, 2004:87) 。也就是说, 在语义与形式不可兼得的情况下, 对原语中特有的一些表达方式进行改写与重组, 方便语义的传达, 从而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文化资本的传播。

例三:空潭映月是一个禅的境界。心极静, 没有一丝杂念, 方能体验其中美, 其中妙。福建的两个名瓷非常有趣, 一个黑, 一个白, 一个重茶道, 一个崇佛门。虽然花开不同时代, 两者体现的生活理念却都与人间烟火若即若离, 想进则进, 想出即出, 自由自在, 尽得人生情趣。如此看来那黑色的茶盏中注入清茶犹如空潭, 那白色的佛雕像似明月, 细细品来, 其味无穷。 (轻盈, 2009:98)

The reflection of the moon in still water creates a Zen atmosphere.Only by keeping focused without any distraction, one can experience the beauty and charm in it.Fujian Province has two categories of famous porcelain:one is black, the other is white;one represents people’s preference for tea while the other shows the worship of Buddhism.Although they were produc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both of them reflected people’s inclination to keep a distance between the mundane life and the ideal situation.Getting satisfied with current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keeping a great goal in mind will make one feel free and enjoyable.In this view, the black tea cup is like a pond, containing still water and the white statue of Buddha is like the moon hanging in the sky.The contrast is thought-provoking and enlightening. (轻盈, 2009:96)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而茶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 自幼被禅师收养, 习颂佛经。可以说, 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佛教“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也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 逐步形成了茶-禅文化。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 身心世界都要放下。人的苦恼, 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若放下一切, 人就会轻松无比, 看世界天蓝海碧, 山清水秀;品茶也强调“放”, 放下手头工作, 偷得浮生半日闲, 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 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这种茶禅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及现代人民的精神状态与生活方式,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也是宝贵的文化资本。

如上所述, 茶禅文化对中国影响至深, 译者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努力使其得以传播与发扬光大。对比中英两种文本可发现, 原文中的“都与人间烟火若即若离, 想进则进, 想出即出, 自由自在, 尽得人生情趣”并没有被逐字翻译, 其中的四组四字短语被省略了, 意译为“people’s inclination to keep a distance between the mundane life and the ideal situation”, 同时又附加上“Getting satisfied with current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keeping a great goal in mind…..”, 这样更精确地传达了茶禅文化的精髓。众所周知, 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 汉语在达意的基础上还注重形式, 多使用工整的四字成语, 而英语则鲜有对仗的四字短语。因此, 英译过程中, 译者难以保留如此具有汉语特色的表达形式, 而采取了得意忘形。这种对原文本的删减、增加及重组, 很好地为读者清除了理解障碍, 使其能够抓住原文的精髓, 正确地了解及掌握中国茶禅文化,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资本的传播, 为其在西方文化中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四、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 文化构建论指导陶瓷文化英译具有科学性与实践性。在其指导下, 陶瓷材料英译的首要目标应是传播中国陶瓷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灵活采取音译、解释、增加、改写与重组等方法, 恰当合理地呈现中国传统文化, 使得中国陶瓷文化能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构建, 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摘要: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但陶瓷文化英译研究却停滞不前。要想把中国陶瓷文化推向世界, 译者应以文化交流和传播为翻译目的, 并根据这一目的选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陶瓷文化,文化构建论,文化资本,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André Lefevere.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André Lefevere, &Susan Bassnett.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方莉丽.中国陶瓷[M].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 2005.

[4]郭宇.翻译理论家勒菲弗尔及其主要理论简论[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8, (7) .

上一篇:幼师物理论文下一篇:住房公积金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