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源范文

2024-05-08

医学资源范文(精选12篇)

医学资源 第1篇

1.医学科技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医学科技创新的目的在于探索生命的本质、过程、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医学科技创新是医学发展不竭的动力,是医学研究者永恒的追求。医学科技创新不同于其他科技创新,虽然直接效益有时难以显现,但是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其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乃至经济效益都是难以估量的[1]。纵观医学发展史,医学科学理论或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必将引起医学领域新理论的形成、新方法的建立、新诊疗手段的改善和原有理论认识的提高,而每一次重大理论的形成和科学发现都对医学发展、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由医学科技创新带来的医学科技成果对人类寿命的延长,人的行为、思维、生活方式及生存质量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医学科技创新的特殊性

尽管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许多和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相似或相同的过程,但医学终究是不同于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的一门科学。医学科学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其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体。人体的生命现象既不能用一般的物理化学运动的规律来解释,也不能用一般的生物学规律来说明[2]。和其他学科相比,医学研究充满着更多的未知、曲折、失败和不确定性。医学科技创新的过程,是探索生命规律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是一个涉及全民族、全人类健康水平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经历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的过程。医学科技创新的特殊性使得其对医学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只有在全面掌握医学研究领域情报信息和研究动态的基础之上,才能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寻求新的突破。

3.医学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

任何创新者的智力创造,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实现的,良好的环境条件,催生和孕育着科技创新成果的诞生。医学科技创新的实施同样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除具备医学创新人才的储备,与医学创新相适应的学术氛围和管理机制,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工具、实验条件等因素外,医学信息资源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是医学科技创新目标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支撑条件。

4.医学信息资源与医学科技创新的关系

信息资源为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医学信息资源是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对医学科技创新的实施起到支持、促进、指导和规范作用。从孟德尔的细胞遗传学到沃森-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从青霉素的诞生到人类成功合成胰岛素, 从第一例试管婴儿布郎的出世到人类首例人工克隆棉羊多利(Dolly)的诞生等, 每一次医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都与医学信息技术的相互交流和渗透有关,正是医学信息在深度与广度上的传播为医学技术与知识的创新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医学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又对医学信息资源起到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作用,由医学科技创新转化而来的创新成果既增添了医学信息资源的内容,扩大其信息量,又对原有的信息起到甄别、检验的作用。医学信息资源与医学科技创新联系紧密、相互促进。

仅以医学信息载体中的期刊为例,便不难看出医学信息和医学科技创新的紧密联系。科学研究中获得的知识创新,往往首先发表在科技期刊上。在过去的40余年中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英国《自然 (Nature) 》上发表了1200多篇文章,美国的《科学 (Science) 》杂志也有累计一百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上面发表过论文,国际著名的医学期刊《新英格兰杂志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 》、《柳叶刀杂志 (The Lancet) 》每年都发表近千篇的医学科研成果,其每年的引文频次也达到了6万次左右[3]。由此可见,几乎所有的医学知识与技术的创新都与医学信息及其传播密不可分。

5.医学信息资源对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

5.1 医学信息资源对提升医学科研创新能力的作用

医学科研创新是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科研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医学科研创新离不开医学信息支持,掌握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越强,科研创新的能力也就越强,获得的信息越快、越多、越准确,科研创新的成功性、把握性就越大。医学信息的作用贯穿于科研立题、设计、实施和成果转化等诸多环节。

5.1.1 为科研选题、立项提供信息依据。

科研选题的关键在于“新”,求新,就得有大量的信息做基础,超前获取信息支持,是科研选题正确的第一步。只有在获得大量研究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明确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熟知已取得的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在保持某项研究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的同时,寻找突破点,确定自己的科研创新目标和研究方向。

5.1.2 为科研项目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医学研究是借鉴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持续。科研创新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根据科研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随时跟踪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动态信息,充分利用情报信息资源来指导和调控课题研究按照正确目标进行。

5.1.3 为科研成果鉴定、评估提供依据。

医学研究项目最终要通过科研成果鉴定和评估来确定其研究的价值。在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估工作中已引入了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论文被引次数、发表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学指标已成为成果鉴定、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5.1.4 为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提供支持。

科研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科研成果只有转化到应用领域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一项医学科研成果能否顺利、及时地转化到应用领域,医学信息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信息传播的速度直接关系到科研创新成果应用的实现和速度。创新或阶段性研究成果出来后,需要通过医学科技文献发布来传播信息,使之公之于世,同时需要组织评价,加速成果转化。倘若没有科技文献信息的传递过程,相当数量的医学科技知识在生产出来后封闭在研究领域,无法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5.2 医学信息资源对提升医疗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水平,满足人类社会的健康卫生需求。伴随着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医疗技术水平已经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医疗技术创新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医疗机构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动力。在医疗技术创新的实施过程中,每一项新治疗技术的发展、新诊断方法的应用、新理论的发现和新难点的突破,都是在掌握了大量医学信息、反复研究前人经验基础之上的进取。仅以我院为例,近3年来每年由信息情报人员为“医疗三新项目”查新100余项,查新结果成为医院对医疗创新申报项目筛选和立项资助的重要依据。

5.3 医学信息资源对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的作用

在医学科技创新的诸多条件因素中,关键的因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个人创造力是科学探索的关键。医学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育、启迪和环境的熏陶,通过智力潜能的挖掘、培养逐步形成。信息资源利用能力是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应注重对创新型人才进行信息资源利用的培训,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专题辅导等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医学研究者在信息时代对信息资源的接收能力和利用能力,使其逐步适应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6.以创新的医学信息服务促进医学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

信息资源的价值在于发掘和利用。医学信息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最终是通过信息服务来体现。看一个情报信息部门是否具有较高的水平,不光看其现代化的设备拥有多少,信息资源拥有多少,高层次的情报人员拥有多少,更主要的是看其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采用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和手段,为医学研究者提供优质的情报信息服务,以创新的信息服务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

6.1 服务理念创新

医学情报人员应把满足医学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作为工作的宗旨,在主观上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创新的需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钻研信息服务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掌握现代信息服务的新技能。在服务上求新、求变、求发展,密切跟踪国内外医学研究领域的新动态,收集和发掘医学研究的前沿信息,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同时,寻求情报信息事业的自身发展。

6.2 服务方式创新

随着计算机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光盘、磁盘等大容量载体相继出现,数据库、Internet网络信息如潮如涌,传统的医学信息服务方式已经不能与科技的发展想适应。要满足医学科技创新的需求,就要实现信息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提高计算机化、网络化程度,适时引进和扩大电子资源,充分利用当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利用光盘、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

6.3 服务项目创新

为了促进医学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医学信息服务不能拘泥于原有的服务项目,应在传统服务项目基础之上,拓宽思路,根据用户不断变化的个性化文献需求,增加一些特色服务。如:网上全文提供服务、定题跟踪服务、论文收录、被引及期刊影响因子查询服务、外文期刊代译、代投稿服务、科研课题设计及数据统计分析服务、医学、生物学常用数据库检索方法培训服务等。

6.4 服务内容创新

信息服务创新的根本在于服务内容创新。在信息资源全球共享的环境下,高效率、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应当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信息。这就要求情报人员在信息服务的内容上、质量上下工夫,注重对原始信息进行深层次分析,经过筛选、整理、加工和归纳,将最新的情报信息以二、三次文献形式提供给用户,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中,为研究项目提供全程信息支持。

医学科技创新是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动力,是提高全人类健康水平的动力,是医学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医学信息资源是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在医学科技创新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建国, 卢建华, 祁惠兰, 等.医学创新的基本要素与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17 (4) :195-7

[2]姜道滋, 金洁, 施卫星.从对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认识过程看医学创新[J].医学与哲学.2005;26 (1) :10-12

医学化验医学定义 第2篇

医学的科学性在与应用基础医学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实践的验证,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学、解剖、病理学、药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中医学及中医技能等,来治疗疾病与促进健康。虽然东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研究人体健康与外界联系及病理机制的宏观微观顺序不同,但在不远的将来中西医实践的丰富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形成必将诞生新的医学——————————----人类医学。不同于现代医学,不同于传统中医,金水医学诞生了,金水医学是以驱除病理,恢复生理为主张的全新医学,走出了人类医学的误区,治疗疾病的特色鲜明,不论是任何疾病都能做到从危为安,由重到轻的恢复办法。金水医学认识到人体是生命体,生命体有自己的强大的生理自我愈合功能,帮助生命体恢复自主作用才是治疗疾病的根本。针对当今现代文明病,现代疑难病,现代慢性病,亚健康,一体多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治疗法则为“胃肠洁,气血流,玄府开,营卫昌”人生命体运动符合自然节律,最终达到人体生理增强,消灭疾病的目的。

医学资源 第3篇

该品通过3家省级医院临床试用,经北京和广西医学专家鉴定,认为“降脂降压效果好”,“能扩大心脑动脉流量,改善心脑电图以及微循环”,“对治疗心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脂、高血压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我将其转化做医学应用,让人们自己治愈病症。13年来,大量患者饮用后反映真正治愈了冠心病、高(低)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饮用2~5个月内,消除症状,停服药物,血压正常;冠心病患者饮用3~5个月逐渐减轻至消除心绞痛、房颤等症状,不再服药,饮用1年左右心电图正常,经冠脉造影扫描无明显狭窄,表明冠心病痊愈。还反映许多衰弱器官被修复,让前列腺增生、慢性咽喉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胃炎、肠炎、胰腺炎和胆囊炎等不药而愈;2型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胰岛衰弱致病,饮用该水半年至1年,逐渐减药至停药,而血糖尿糖正常,表明胰岛已自动修复,说明可根治糖尿病。尤其是中风后遗症患者饮用6~7个月,可逐渐减轻至消除肢体和语言障碍,表明饮用该水能让寿命很长的神经元细胞逐渐修复,奇迹般地恢复肢体和语言功能。又因胸腺和脾脏两个重要的免疫器官被修复和增强,显著提高免疫力,使人少生病或不感冒(详见:nnzk.com或gxnnzk.com)。这种在患者身上实现多病同治的现象,产生了任何药物未曾实现的奇妙功效,是转化医学的重要成果,充分反映饮用优质小分子团水是当今最有效、最治本、最经济的理疗方法,目前在世界上是首创的。

为什么饮用优质小分子团水有以上神奇功效?因为人摄入水和营养,都作用于细胞膜和细胞。细胞生活在细胞间组织液中。而两位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进一步对细胞膜通道结构和机理做研究,证明代谢紊乱的患者是由于细胞的糖脂通道和闸门受到损伤,糖类脂类物质不能正常地进出细胞,才使糖脂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形成糖脂病(三高四病即心脑血管病)。由此荣获2003年诺贝尔奖。当糖脂病人饮用优质小分子团水,内含五、六个水分子的簇团多,直径小于1.4nm,比细胞膜上2nm水通道更小,容易进入细胞,使细胞重新充满活力,修复了糖脂病患者细胞膜上受损的糖脂通道闸冂,当患者合理膳食,体液逐渐正常,使细胞正常地代谢,排出多余的糖脂和废物,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逐渐逆转至消除动脉粥样硬化,逐渐使细胞和体液健康,而祛除以上糖脂病。饮用优质小分子团水能使体细胞健康,从而修复衰弱器官,发展至全身健康。这是全世界医学界千百年来未曾敢想的,是靠药物未曾实现的,是中国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医学应用的杰出成果,攻克了原来务必“终身服药”的三大病症,将为人类造福千年万代。

上述医学上经过实践检验的惊人的发现,是千百年来医学上旷世未见的阶段性成果。我已决定与权威医学研究机构和医科大学合作研究,申报国家科技惠民计划,让人们以此根治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将写入医学殿堂的教课书。

山西省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调查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确定山西省共11个市的211个单位为被调查对象, 其中医疗机构171所 (二级以上) , 放射卫生机构21所, 卫生行政机构19所。

1.2 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统一印制的调查表, 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

1.3 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情况、核和辐射应急医学救援准备情况。

2 调查结果

2.1 医疗机构

2.1.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山西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71个, 其中有58个单位制订了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占34%;有24个单位制订了核放射应急预案, 占14%。共调查核医学科室27个, 医师有85人, 护士37人;放射科33个, 专业医师有211人, 护士53人。核放射应急相关人员有438人, 其中, 从事放射损伤诊断治疗的有303人, 从事放射应急管理的有135人。人员学历构成为:本科149人, 研究生7人 (学核医学一人) , 大专以下学历282人。2000~2005年全省医疗机构放射损伤诊治医生出诊147人次, 诊断各种放射损伤病例71例, 住院44人, 治疗65人。

2.1.2 医疗机构相关设备调查情况

171所医疗机构中共有SPECT、活度计、吸碘仪等相关设备296台, 其中报废3台, 停用4台, 其他均在正常使用中。

2.1.3 放射性同位素调查情况

共调查放射性同位素17种, 设备93台, 主要用途为核医学、远距离治疗和贴敷治疗。在这些同位素仪器中, 共对55台作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对52台作了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评价和防护检测, 对46台作了质量控制检测, 对42台作了临床剂量检测。

2.1.4 医疗机构射线装置调查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 全省共有X光机、加速器等射线装置463台, 用途为影像诊断、介入治疗、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对其中240台进行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经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评价的有342台;定期进行防护性能检测的有409台, 进行影像质量检测的有307台。

2.2 放射卫生机构

在这次调查中, 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 共调查了19家放射卫生机构, 其中省级机构1家, 地市级机构10家, 县级机构8家;共有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7人, 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1人, 中级职称有28人, 初级职称有28人。现具有的放射性检测能力包括:X、γ射线个人剂量、表面污染、放射诊断防护及质量控制、环境辐射水平、临床核医学防护及质量控制等检测。具有以上检测能力的仅为一些市级放射卫生部门, 县级放射卫生部门无任何检测能力和设备。2000年至2005年, 全省共发生2起严重放射事故。全省放射防护机构无应急药品储存。全省共有3家单位14人次接受过放射卫生防护知识培训, 其中国家级培训3人次, 省级培训9人次, 市级培训2人次。全省放射机构大部分设备末进行过任何检测评价。

2.3 卫生行政机构

本次共调查卫生行政机构21个, 其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1个, 市级11个, 县级9个。被调查的卫生行政部门全部成立了应急办公室, 有4个单位制定了放射应急预案, 2家组织过放射应急演练。从2000~2005年共组织放射防护知识培训20次, 参加人数为6 122人次, 对公众进行了三次核放射应急宣传, 组织了2次核放射应急演习。全省各市五年来未得到过放射经费;少数市成立了核放射应急专家组, 其中诊断治疗专家有29人, 放射防护专家有18人。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 掌握了山西省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的基本情况, 为今后充分利用现有的医学资源奠定了基础。

3.1 核和辐射应急组织体系不健全

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尽管设有应急办公室, 但是对核和辐射应急职责不清楚, 信息不畅通, 相互之间缺乏交流, 对全省的应急医学资源不能全盘掌握, 加之多年来无任何专项经费, 很少开展核和辐射应急方面的工作, 无法在核和辐射突发事件中起到组织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 应当加强核和辐射应急组织体系建设, 充分体现出政府的调控作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应将核和辐射应急制订出长期规划, 加大投入, 使核和辐射防护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当前卫生事业的现代化相适应, 形成省、市、县三级强有力的核和辐射应急救援网络。

3.2 提高医务人员核和辐射应急反应能力

多数医务人员对核和辐射应急认识不足。调查中发现, 全省各级医疗机构中仅有少数的三级医院制订了比较详尽的核和辐射应急预案, 在突发核事件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救援。多数医疗机构只注重经济效益, 对一些公共卫生设施投入不足, 在核和辐射事故发生后不能有效地进行医疗急救。在地域分布上, 这些救治能力强的医院多分布于省会或较大的地级市, 一些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应急救治基本上是空白。一旦发生事故, 当地医院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 必将会贻误时机, 损失加重。因此, 如何更好地分配现有的医学资源, 如何提高基层医院的应急救援能力,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3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

从调查中发现, 各医疗卫生机构中放射防护专业人才缺乏, 放射机构中67个专业人员中仅有2人是学放射专业的, 医疗机构专业人员中学核医学和放射专业的分别占总数的4.1%、12%。多数医院放射科的医师只能进行普通疾病的诊断, 对放射损伤性疾病了解甚少, 缺乏必要的培训。发生核和辐射事故, 受伤人员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4 提高放射卫生机构硬件配置

目前, 山西省放射卫生工作主要由各级卫生监督所承担。除省卫生监督所外, 全省放射卫生机构设备落后, 配置不全。市级放射卫生机构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日常检测。县级放射卫生机构在人员和装备上更是溃乏, 应配置的检测设备多数空缺, 现有的一些设备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 年久失修, 早巳不能适应当前繁重的工作任务。现阶段必须加强放射卫生机构的技术力量和装备, 提高日常监测的手段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医学资源 第5篇

课程名称:《医学电子学基础》

英文名称:《Medical Electronics Base》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物理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54学时,其中理论:34学时,实验:20学时

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医学影像、医学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影像、医学检验专业所需要的电子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内容简介:医学电子学基础是研究电子技术和生物医学相联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

介绍电路基础、放大器的基本原理、生物医学常用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振荡电路和直流电源等内容。采取以课堂教学、教师讲授为主和综合(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基本按小班方式上课,小组进行实验。采取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实物示教等。适当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作业,并介绍一些课外参考书。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医学电子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陈仲本,2版,2005年。

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童诗白,3版,2002年。

创业资源整合六行业资源 第6篇

某个行业有充分的了解,同时掌握了这个行业的各种关系网,比如业内竞争对手、供货商、经销商、客户、行业管理部门以及技研机构、行业协会、行业杂志、行业展会等等,这些对于创业的成功与否很重要。所以,创业的一个成功类型,就是做自己熟悉的行业,熟悉本行业企业运营、熟悉竞争对手……

案例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案例说明:

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现代生物和医药制品研制生产、营销于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2001年7月公司成为国内保健品行中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使公司打通了资本渠道,迅速扩大企业的规模,实现产业的多元化经营,组建以若干个产业组成的产业群。

从1990年的几十名员工、36万元资本起家的校办企业,到注册资本1.5亿、连续3年居全国保健品市场销量榜首的行业巨人,昂立的业绩令人瞩目。

案例分析:

昂立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于跟业内的三株合作,整合行业内的资源,帮助昂立走出困境,促成昂立成长。当时,昂立的习惯是给他们多少,三株就销售多少。但三株提出的一个观点完全倒了过来:你负责科研、生产,我负责销售,我们定的销售价双方各赚一半。这样一来,昂立受不了,因为以前采用的定价法不是市场定价,而是成本加利润;而三株却是市场定价。这是我们的一次转折。所幸的是我们判断正确了。这样,一步一步地,他们把三株新的营销思路带过来,昂立在跟他们合作中开始转变,由不懂到懂。

此后的1992年,昂立成立了天王公司,根据从三株学来的营销思路,重点抓销售,以己为主来实施昂立的产品营销。行业资源整合的效果达到了最大地显现。1992年销售额才400多万元,而1993年就达到了7000多万元。市场是牛鼻子,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所以1992~1993年由产品到市场的转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这正是充分有效整合行业资源的典型个案。

案例启示: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应该尽可能整合各种资源、采取各种合法手段积极务实地做好自己的这份事业。上海交大昂立这个案例告之我们整合行业内竞争对手资源的重要,“把竞争对手转变为合作伙伴”。市场竞争没有永远的对手,也没有永远的伙伴,更没有敌人。凡以为有敌人的竞争者,大多是竞争中的失败者。创业企业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因此,同行之间或者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创业企业通过策略联盟或股权置换等种种方式整合资源,使人力资源、研发能力、市场渠道、客户资源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对内相互支持,对外协同竞争。这种方式往往是有几家创业企业作为核心,同时带动一批创业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案例2 行业资源与技术优势的组合

案例说明:

1984年,山东大学电子系的4位教师组成的电子系统(ES)研制组成功地为济南供电局开发出国内第一套基于通用微机系统的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ES100。1989年2月成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电子系统实验所。1994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电子系统实验所法人与原实验所员工共同出资,在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了济南高新开发区积成电子系统实验所,完全按照有限责任公司模式运作。

2000年8月,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吸收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投资,成立山东鲁能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打破了原积成电子自我滚动发展的模式,开始走产品运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目前,鲁能积成电子成为国内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知名企业。

案例分析:

面对更加广泛的市场,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山大积成虽然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但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2000年8月,山大积成与鲁能集团联姻,从而诞生了积成电子,同时积成电子顺势改制,建立起全新的股份制民营企业。

总经理严中华除了看重鲁能集团雄厚的财力以外,更看重的是鲁能集团在电力行业的资源:之所以选择鲁能集团,是因为与大客户的合作能够使开发出来的产品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且能提供中试基地。

案例启示:

与行业内优质资源的结合,道理好讲,做起来却还必须具备许多条件,比如自身在优质社会资源面前的质量、分量。对企业而言,自身的建设是年年月月日日的必修课。自身的问题解决了,还要具备对优质资源的发现和把握,这需要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眼光,必须是1+1大于2的做法和方式。否则,结合有了,却可能离失败近了。具备上述两点后,创业团队在对行业内优质社会资源的整合中,一定要懂得基于企业利益基础之上的放弃,以企业利益为第一利益,合作是双赢的;但任何优质的资源进来,是需要自身付出代价的,这里的代价在某一刻,容易被人误以为是失去和损失,这里还需要具备长期的战略发展眼光。很多小企业长不大,追根究底,是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合作的机会,个人或少数人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在现代市场中取胜的。积成电子在高速发展的关键时刻的合作,可谓是通过行业资源整合,与行业内优质社会资源结合并求得成功的经典个案。

化教材资源为备考资源 第7篇

一正确认识教材资源

1. 教师和学生要转变观念, 明确考纲与教材的关系

现行语文教材就功能和性质而言, 更多的是要体现人文性, 就教材的理念而言, 更多着眼于提高语文素养。但语文“工具性”的性质不能弱化, 只能强化。对于考试而言, 教材是提供知识的工具库、素材库, 其重要性不容置疑。

因此, 笔者认为考纲与教材是同位的关系, 两者可以互相交叉, 即教材可以成为考试的内容, 而考纲可以作为教材内容的浓缩。知识是语文金字塔坚实的塔基, 技能是语文金字塔坚固的支撑, 而素养则是建立在知识的塔基和技能的支撑上高耸入云的金字塔顶。没有了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支持, 素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随时可能轰然倒塌。

由此可知, 高考复习中, 要力图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才能得到双赢。

2. 高考语文复习莫丢教材, 化教材资源为备考资源

多年的实践证明, 高考复习不能丢弃课本。注重回归课本、回归教材是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保证, 因为无论高考试题怎样变化, 都可以从教材中找到需要的基础知识和进阶技能。

只是现行教材并不是直接把高考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摆在我们面前。教材固然是一座资源库, 但它不会自动变成应考的资源, 只有深入其间去发现、寻找, 才能变为珍贵的备考资源。这就需要教师不倦地发现、挖掘与创造, 把分散的知识点系统梳理, 使之形成有用、有序的考点、练习点, 从而将教材资源改造成丰富的备考资源。

二化教材资源为备考资源的方法

1. 通览全局, 梳理知识

教材要分册, 但高考复习利用教材要通览全局, 统揽知识。笔者根据所在省份的高考考查点, 从课文教材的大分类上提出几点参考建议: (1) 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梳理。约120个重要实词;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句式: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固定句式;名句典故。 (2) 古诗鉴赏知识点梳理。如常用意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题材内容;主要诗人生平和风格;名句典故等。 (3) 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点梳理。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人物形象和思想主题;警句、妙语等。 (4) 客观题类知识点梳理。如课文中字音、字形;成语等。

以上所述知识点梳理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梳理时可适当参考教材外的资源, 但范例应尽量引用教材的内容。

2. 活用教材设题演练, 在教材中提升能力

高考语文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考生复习若只是停留在了解语文基础知识的层面, 势必要吃大亏。能力的提高又需通过科学有序、持之以恒的训练方能见成效, 而这恰恰是教材所存在的巨大欠缺。为此, 要想方设法应用或改造教材中的资源, 甚至要创造性地设题, 使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 以提升能力。 (1) 文言文设题:按照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知识板块综合性设题是应有之意, 在“文章的分析和概括”设题方面也可做相应的探索尝试。 (2) 诗歌设题:分项设置若干简答题。 (3) 现代文阅读设题:选取教材中适合设题的课文, 按照高考命题的方式, 设置3~4题, 可以就重要词语和句子、主题思想、方法结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等设题, 此为常规题;也要选择文本中最有探究价值的角度或问题设题, 此为探究题, 多为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最后一题, 对语文的能力考查层级最高。此外, 课后现成的习题就是很好的题目, 我们不妨借用。

3. 建议作文与教材相结合, 从课文中转化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是写作的素材宝库。考场作文一怕审题, 二怕缺少素材, 而写作素材的积累有赖于平时主动积累整理课文素材, 考场上灵活地将课文中的素材与作文的话题结合起来, 找到契合点, 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笔者归纳同行做法,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建议采用以下方法运用课本素材: (1) 引用教材名句或醒目内容, 利用其厚重感和权威性来增强文章的文采。 (2) 把教材素材应用于作文中, 所用的课文素材可叙述也可概括, 可详可略, 但只占文章的极少一部分。 (3) 将课本素材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 以现实性提高说服力。 (4) 把课本中的素材通过联想、想象等进行扩展、改写, 即故事新编, 就可以写出具有创新性的作文。

医学资源 第8篇

一、基金的账单与扭曲的资源杠杆

全民医保, 将基金历史性地推向了一个制高点: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承担主要付款责任。而基金面对的医疗现实是什么呢?大城市医生扎堆, 大医院人满为患;大处方满天飞扬, 只卖贵的不卖贱的, 于是有了芦笋片传奇。显然, 无论对国民还是基金, 这是一笔昂贵的账单。

据《2009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 我国2008年的1.45万亿元卫生总费用中, 城市医院占用约41%的资源, 门诊机构、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次为11%、6%和2%;政府、社会和个人支出分别占24.7%、34.9%和40.4%。从资源视野来解读这些数字:1.这是庞大的资源, 尽管摊到人均或相对GDP比重是低的, 但其必然会随经济发展和需求增长而增长;2.这个资源的配置是严重失衡的, 造成了高成本的医疗负担, 并将在福利机制作用下拉升;3.现实和增长的医疗负担主要并将更多地由社会和个人负担。

资源的杠杆掌握在供方利益的手中, 资源的配置、服务的成本、连同患者负担和基金支出, 只能随着利益的风筝高飞。这张昂贵的账单, 由于扭曲的利益机制和资源杠杆作用, 依次埋伏着三类非合理性支出:高配资源成本、重复性服务支出、违规性服务费用。前两类支出都属于资源配置失衡的不合理支出, 仅靠管理难以剔除。

对此, 患者是无奈的, 基金同样深陷困境。在这个失衡而扭曲的资源杠杆面前, 刚刚发展壮大起来的基金, 在其功能作用上只是重复着患者昨天的故事:公费劳保职工拿着三联单到挂钩医院看病, 然后回单位报销;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到定点医疗机构看病, 由基金结算;没有保障的患者, 看病直接付账。故事的主题:只有结账, 没有购买服务。基金已然是数量的巨人, 却是功能的矮子。面对倾斜的医疗成本和畸形增长, 基金的归集只是风险的积聚。

二、团购:给基金拥有资源的杠杆

需求即资源。但医疗消费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求医行为永远左右不了医疗服务。医疗保险与其他直接经济补偿型社会保险的本质区别是通过购买服务实施社会共济。在此, 基金首先是资源工具, 其次才是金融结算工具。基金要在风险运营中完成共济功能, 必须首先是一个资源杠杆, 其次立足一个支点发挥资源调节作用。这个支点是基金资源力量的集聚, 同时也能够承载足够的力量。在医疗服务的供求关系上, 这个支点, 就是医疗保险基金的集团购买。

从结算付账走向购买服务, 从分散就医走向集团购买, 是改变医疗供求关系的革命, 是基金由结算工具提升为资源杠杆的凤凰涅磐。购买服务而且必须是集团购买, 以团购的力量取得谈判地位, 并建立买方主导的谈判机制, 才能将客户资源提升为基金资源, 将集聚的医疗需求转化为强大的购买力, 从而建立均衡博弈的医疗供求关系。这正是基金风险运营的核心资本和核心功能。

三、集团购买下的谈判机制

团购, 是资源的博弈。团购必须通过谈判, 而谈判必须是团购的谈判。建立集团购买下的谈判机制, 目的是在购买服务中综合运用保障项目、支付政策、就医与结算管理等基金资源, 形成基金资源主导的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服务提供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如何建立集团购买下的谈判机制, 需要探索, 但基于资源杠杆作用的目的, 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思路可以遵循:

1. 做大做强基金资源。

除了保证增量基金资源, 关键是打通分项保险基金使用壁垒、提高统筹层次等, 做足存量基金使用的资源集中度。

2. 用好用足购买机制。

什么都可以集团购买, 大至区域人群服务, 小至某一常用药品。买谁的都可以, 公立和民营, 机构和个人, 大医院和小诊所, 只要质优价廉。在提高基金资源集中度的同时, 合理分拆和打包医疗需求即客户资源, 可以在强化基金资源的同时分化服务主体。

3. 资源效益优先。

在团购谈判中, 必须紧扣资源杠杆功能。以服务的准入和服务的补偿, 亦即就医和结算两个环节, 使基金资源杠杆直接作用于医疗资源的准入、配置、价格和效率。怎么谈、谈什么都行, 关键是要谈出基金资源主体地位和资源配置成本效益。

4. 公共管理资源配套。

作为公共服务的团购, 出于公共利益需要, 应同时运用区域卫生规划、医药价格和服务规范等公共管理资源。

四、杠杆的作用:资源思维与资源主导

当基金在团购支点上成为资源杠杆, 其目的就是从资源配置、资源成本控制入手。做到这一点, 必须在团购谈判机制中牢固确立资源观念, 拓宽资源视野, 创新资源思维, 以我为主, 发挥资源主导作用。

用好四个资源。基金集聚了客户资源, 这是源资源。医疗保障的项目拓展, 会开发新的基金资源, 这是项目资源。基金资源在不同保障项目、保障人群和区域间的共济程度影响了资源集中度, 决定了基金资源的能量, 这是能量资源。团购运用和管理的智慧, 同样会影响资源使用的效力, 这是管理资源。用好这四个资源, 是运用和发挥基金杠杆的基础, 也需要相应推动制度和管理的完善。

着眼系统平衡。医疗资源配置失衡, 根本上是系统失衡。其高配资源成本, 是隐性的、基础性的、且是最大的基金支出和患者负担。基金资源杠杆的首要任务是调节两个资源的系统平衡。基金拓展门诊保障, 不是单纯提高待遇, 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医药卫生服务等的基金投入, 引导就医流下沉, 实现医疗资源下配, 进而优化基金在门诊和住院的支出结构。这是资源系统平衡:门诊保障基金投入——门诊与住院就医结构调整——基金支出结构优化。

重在资源入口配置。资源配置, 是团购和基金杠杆作用的核心。真正做到基金对医疗资源的配置, 关键是用好医疗保险政策手段, 创新就医和协议管理机制。就医, 是入口更是关口。把保障项目、服务人群及相应的基金提供给谁, 是源头资源配置。在这里, 团购, 必须破解“竞争迷雾”:为方便群众看病, 应放开定点就医, 让患者用脚投票促进医疗机构竞争。这绝对是一种自毁长城的陷阱。团购是以服务资源的集中, 破解服务主体的垄断进而促进其竞争。自由就医, 这无异于将集团军驱散为各自为战的游民, 不是促进服务竞争, 而是强化服务垄断和破坏团购的核心支持。自由就医, 早已是患者的无奈。

重塑利益调节机制。基金结算或付费机制, 是实现基金平衡的重要措施和调节医疗服务利益的重要机制, 因而必然成为基金资源杠杆作用的利益调整机制。但在基金只承载付账功能时, 结算, 只是分散割裂的医疗服务的经济补偿。付费方式与就医管理分离, 结算与预算无关。重塑基金资源杠杆的利益调节机制, 就必须重新定位和提升结算功能:结算应作为配合资源作用的利益调节工具, 作为预算支出管理的具体制度。为此, 付费方式和结算标准应与集团购买的就医管理相结合;总额预付, 应是基金支出预算的具体执行机制, 其他人头付费、病种付费及项目付费等等, 只是实施总额预付管理目标的具体控制方法。

五、建立基金资源杠杆, 正当其时且至关紧要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战略调整, 中国的卫生事业和医疗保障事业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将推动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进入快速释放和增长期, 二是中国医改正在进入体制机制重构的深水区, 三是全民医保已经将基金推向支付责任主体地位。

在这个关键节点, 基金在积蓄着力量, 也承载着压力。但如果不改变扭曲的利益机制、垄断的服务供给、失衡的医疗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支持和医疗需求释放带来的医疗费用快速增长, 加速倾斜的资源成本必然会转嫁给基金和患者。

是资源还是负担, 是健康保障还是福利陷阱, 由谁主导资源配置, 决定了改革的方向和成败。基于这个判断, 建立基金资源杠杆, 以基金资源主导医疗资源, 正当其时且至关紧要。这是基金当下最紧迫最重要的使命, 且时不我待。

当我们用资源的理念重新理解并运用基金时, 挑战和机遇在基金一边。这同时也必然地将基金管理由收支管理提升为资源管理, 必然地要催生管理者角色、思维和管理方式、管理系统的革命。唯如此, 才能使基金由数量的巨人成长为资源的巨人。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第9篇

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 理解主要的资源问题, 尤其是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矿产资源问题, 并能结合具体的区域分析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以及保护、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

在分析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时, 考生应重点掌握利用、保护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方法, 并能够科学分析不同区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二、命题趋势

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 涉及水源地及耕地资源的保护等, 其要求考生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体现了当前高考关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问题。同时, 高考命题不回避重要的国家和地区。

从考查的形式来看, 高考试题往往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相关信息, 并结合一定的区域背景提出问题, 重点考查考生从图表和文字资料中获取信息, 并调用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同时, 该类试题提出的问题留给考生很大的思考空间, 其要求考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并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

三、知识要点梳理

1.自然资源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2.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生产和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

3.中国耕地面临的压力。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小;低产田约占耕地面积的1/3;土地退化严重;耕地受到污染。

4.一些矿产资源濒临枯竭。

5.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合理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采用科学方法开采, 提高资源利用率;在能源开发与使用过程中, 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矿区耕地, 合理利用土地;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 减少化石燃料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行能源结构改革, 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选用天然气。

6.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 缓解世界淡水资源紧缺的对策:开源, 如跨流域调水, 修水库蓄水, 人工降雨, 海水淡化, 合理利用地下水;节流, 如改进灌溉技术, 发展节水农业, 净化污水, 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 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2) 实现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对策:开发水源地, 进行生态建设, 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3) 耕地的利用与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率, 提高耕地质量。

(4) 土地退化的防治。

土地退化的表现:土壤侵蚀, 草场退化, 土地荒漠化, 土壤盐渍化, 土地质量下降。

土壤侵蚀的防治: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

防治土地退化的具体措施:生物措施包括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恢复生态林, 营造经济林等;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水库、灌渠, 修梯田, 打坝淤地等。如农牧业分布区应对土壤退化的措施包括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 发展舍饲养畜, 种植人工牧草等。

四、能力提升专项突破

高考试题对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的考查, 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 而是对考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检测。复习时, 考生除了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就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探究1:利用图表分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原因。

利用图表分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综合性比较强。准确解答该类试题, 需要考生知道多种类型的地理图像的判读技巧 (包括坐标图、统计图、结构图等) , 能读出图中标志性的数据, 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从而推理出图示所反映的资源有关问题。近几年, 此类高考试题常要求考生结合具体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分析形成资源问题的原因。

考生在分析图表时应注意:一要读主题, 明确图表反映的是什么区域、何时、何种资源的什么问题。二要分析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考生不仅要看数值的大小, 有时还要重点分析数值的比重及其变化, 找出资源的有关问题。三要结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知识, 分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原因。

点睛:利用图表分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原因时, 考生要把握以下关键点。

(1) 准确理解地理数据的内涵。在图表分析中, 有些考生往往没有关注地理数据的内涵, 不清楚地理数据与所问问题的关系。如有关资源分布的概念———能源生产总量重心, 其肯定与能源生产地分布位置不太一致。只有清楚能源生产总量重心的概念, 考生在分析时才不会有疑惑。又如有关资源的量的概念———比重、增长率、增长量等, 这些都不等于资源的实际量。同时, 考生还要注意概念所表达的范围, 如煤炭与能源, 煤炭不能代表所有能源。考生要准确理解这些关键词, 在思维过程中, 不能偷换概念。平时复习过程中, 考生还要注意有关概念的积累。

(2) 对地理数据的计算过程要清晰。地理学科所涉及的计算不是很复杂, 所以考生在思考与计算有关的问题时, 对计算过程一定要清晰, 这样结论才不会出错。对于计算能力较差的考生, 平时复习过程中要多加练习。

例1 (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 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 完成 (1) ~ (2) 题。

(1) 图示四个国家中, 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B.美国

C.印度D.日本

(2) 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

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

【解析】第 (1) 问, 人均煤炭消费量应该是煤炭消费量与总人口的比值。根据柱状图可读出煤炭的消费量, 再联系各国的人口数, 可知美国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 所以选B。

第 (2) 问, 图中数据表示的是煤炭量, 煤炭是能源的一种, 通过煤炭数据不能推算出单位GDP能耗、碳排放量、能源进出口量, 但据煤炭数据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煤炭自给率。所以选D。

【答案】 (1) B (2) D

例2 (2013年高考四川文综卷)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问题。

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了地理数据的内涵, 一是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二是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而该问题的核心是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如果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快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那么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增加, 反之则减少。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 1985~2011年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一直快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推断出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的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 所以选C。

【答案】C

探究2:区域背景下的资源问题、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

不同区域的资源问题, 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由于此类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广, 考生容易出错。这就要求考生能从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具备区域分析能力。其中, 资源的保护主要应从人为的角度进行分析, 并重点关注土地、淡水资源。

点睛:在区域背景下分析资源问题、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时, 考生要把握以下关键点。

(1) 从区域角度分析时, 应该用联系的观点从自然因素 (如气候、地形、水文等) 和人为因素 (如社会经济条件等) 方面分析。具体分析时不要面面俱到, 而要抓住主要影响因素, 并注意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2) 回答资源的保护措施时主要应从人为的角度分析, 注意理清思路, 包括从经济、技术、工程、宣传、生态、政策法规等角度分析。

例3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 (2009年) , 经济发达, 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 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 地形单调, 平均海拔不足15米, 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下图分别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和对应的气候资料。

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解析】淡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 能不断更新的天然淡水。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应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 如地区年降水量、地形、河流径流量、面积、人口、城市、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水污染等的影响。当然, 考生还要注意不同区域各自的特点, 同时结合材料分析相关信息。

【答案】国土面积小, 地势低平, 四周环海, 陆地上存储淡水 (地表水、地下水) 的条件差 (河流较短) ;人口密度大, 经济发达, 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例4 (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 下表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 据此回答问题。

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保护耕地的措施可从工程、法规、管理、宣传等方面考虑。

【答案】加强教育与宣传, 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

五、强化训练

1.下图是宁波市江北区2002年至2006年三大类土地变化图,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2年到2006年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变化趋势相同

B.2002年到2006年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在逐渐缩小

C.2004年到2006年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幅度最大

D.2004年到2006年农用地的面积持续下降

下表中为四个国家2012年的能源消费情况。读下表, 回答2~3题。

2.上表中的数据表明 ()

A.法国能源消费以核能为主, 且在四国中单位GDP能耗最大

B.巴西原油消费量大, 且人均原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C.美国原油消费量大, 且在四国中核能消费量最大

D.伊朗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大, 因此在四国中环境污染最小

3.目前, 伊朗积极进行可替代能源的开发工作, 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下列属于伊朗应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是 ()

(1) 太阳能 (2) 水能 (3) 风能 (4) 地热能

A. (1) (2) B. (1) (3) (4)

C. (1) (3) D. (2) (4)

4.内蒙古风能资源丰富, 全区可开发容量超过1.5亿千瓦, 占全国陆地风能资源储量的50%以上, 居全国首位。截至2013年6月底, 全区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727万千瓦, 规模稳居全国第一。读下图, 说明内蒙古风能丰富的原因。

5.珠江三角洲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丰水区 (见下图) , 但近20年因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 该地已出现水资源承载力不足的局面, 水资源供需发生矛盾且日趋严重, 使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读下图, 回答问题。

提出解决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图中反映了2002年~2006年宁波市江北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的变化。从图中数值的变化来看, 2002年~2006年农用地面积在不断减少, 建设用地的面积在逐渐增加, 且2004年以前增加较快。

2.C一是读主题, 表格反映的是四个国家2012年的能源消费情况, 具体包括能源消费总量, 能源消费构成 (%) ;二是注意各国各项数值的比较, 应特别注意能源消费构成 (%) 指的是比重。法国的单位GDP能耗据表中数据无法计算得出, 排除A。某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总量×该能源在消费构成中的比重, 由此得出核电消费量最大的应该是美国 (核电消费量=2208.8×8.3%) 。人均原油消费量应是原油的消费总量除以本国人口数得出的数值, 由此得出美国的人均原油消费量最大, 排除B。能源消费产生的污染只是环境污染的一部分, 据表格中的数据不能推断伊朗环境污染最小, 排除D。所以选C。

3.B伊朗高原是干旱、半干旱气候, 多晴天和大风天气, 太阳能丰富, 风能丰富;处于板块交界处, 地壳活跃, 地热能丰富;降水少, 水能缺乏。所以选B。

4.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春、秋、冬三季, 特别是秋末至来年的春初, 冷空气活动和寒潮天气过程较为频繁。再加上内蒙古高原地区地形平坦, 植被稀疏, 对风的阻挡作用小, 从而使得内蒙古风能丰富。

开放存取与医学文献资源 第10篇

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是由开放社会研究所(The Open SceietyInstitute)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的开放存取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会议形成的《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先导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BOAI)给出的定义,即对某文献的“开放存取”,意味着它在互联网公共领域里可以被免费获取,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检索论文的全文,或者对论文全文进行链接,为论文建立索引,用作软件的输入数据或其他任何合法用途。用户在使用该文献时不受经济、法律和技术方面的任何限制,而只需在获取时保持文献的完整性。对复制和传播的唯一约束,以及版权在此所起的唯一作用是应该保证作者拥有保护其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并要求使用作者作品时以适当的方式表示致谢并注明引用出处[1]。

2 开放存取资源的类型

有学者将开放存取资源划分为3种类型[2]:(1)机构资源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IR):由大学、大学图书馆、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类型机构创建和维护;(2)学科资源库(Disciplinary Repositories,DR):主要指预印本资源库;(3)开放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OAJ):一般采取论文作者付费、读者免费获取的方式,对提供的论文实行类似传统期刊一样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

3 医学开放存取资源

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快速发展,网络OA资源不断增多,对图书馆、研究者、出版商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尽管OA资源还存在经济机制、质量控制机制等一些问题,但它使广大社会公众更容易、更快速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了解学术新进展,促进科学的普及和推广,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对教育和科学研究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特别是网络上存在的丰富生物医学OA资源,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陈传夫利用uirichsweb.om的检索功能,检索到2402种OA期刊,其中医学类期刊604种,占总数的25.15%,生物学期刊261种,占10.87%,二项合计达36.02%[3]。

4 下面是笔者搜集、整理的医学开放存取资源,供广大医务人员参考

4.1 PubMed[4]

PubMed是美国家医学图书馆(NLM)下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开发的、基于WWW的查询系统。PubMed是NLM免费提供、被公认为全球最大、最权威的生物医学数据库,它收录1950年以来70多个国家、43种语种、近5000种生物医学期刊,包括MEDLINE、PreMedline、出版商提供的书目信息等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兽医学、牙科学、护理学及卫生教育和卫生服务管理等。

4.2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DOAJ)[3]

DOAJ(Directory of OAJ)收录4384份期刊、320780篇论文,涵盖农业和食物科学、生物和生命科学、化学、历史和考古学、法律和政治学、语言和文献等17类学科主题领域。其中大多数是由传统期刊转变为OA期刊的。该系统收录的均为学术性、研究性期刊,一般都是经过同行评审,提供质量受控的开放存取期刊服务,具有免费、全文、自由存取、高质量的特点,对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DOAJ旨在覆盖所有学科、所有语种的高质量的OA同行评审期刊。DOAJ可通过期刊名称、ISSN、出版日期、作者、关键词进行检索,也可通过寻找文摘内的词语或字段进行检索。

4.3 Free Medical Journals(FMJ)[5]

FMJ提供1392种以英语为主的学术期刊全文,可用关键词进行检索、按字母顺序浏览期刊名称,也可根据学科主题、期刊影响因子、开放的不同时限(期刊出版后1年、半年或更迟)进行检索。

4.4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6]

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提供经同行评议的不同主题和领域的科学或医学论文全文,内容较新,可通过关键词或高级检索查询。可点击论文中作者姓名的链接,搜寻到作者写的其他论文。用户身份经PloS确认后,通过论文中的链接,PloS还可提供PloS之外的免费文献资源。

4.5 Bioline International[7]

Bioline International是开放存取的开拓者,提供经同行评议、在发展中国家出版的生物科学期刊。这些期刊包含最新的公共卫生、热带医学、食品和营养安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如果不通过此网站,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甚至是这些文献出版国的研究者,就不能检索到这些文献。

4.6 BioMed Central[8]

BioMed Central是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BioMed Central发布的所有原创性论文,一经发表即可免费、永久的在线存取。BioMed Central期刊的研究论文均经同行评议,期刊包括从普通学科到特定领域的研究内容。出版社204种经同行评审的开放存取期刊,可根据期刊字母顺序、学科领域、高级检索、作者姓名等途径进行检索。

4.7 Highwire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9]

作为Stanford大学图书馆的一部分,HighWire Press建立了最大的、有高影响力、经同行评议的资源仓储,包括1277种期刊、6105357篇全文文献,涉及140家学术出版社。以HighWire为主体的出版社已经推出了1937695篇开放存取文献。通过合作,在200种最被频繁引用的期刊中,提供了71种期刊。

提供超过2000000篇内容涉及科学和医学的免费期刊全文,期刊按字母顺序排列,显示可存取论文的日期时限。可采用高级检索(关键词、论文题名、作者、引用时间、发表时间等)、期刊字母顺序、浏览等途径进行文献检索。网站定期更新,公告发布将要发表的论文信息。

4.8 NCBI Bookshelf[10]

电子图书特定章节或段落可开放存取,搜寻方法与PubMed搜寻方法相同。另外,PubMed的论文与NCBI图书相链接。因此,使用链接键,NCBI的图书也可与PubMed的论文相链接。随着服务的不断改进,图书及其新的内容变得可存取时将充实进来。

4.9 Project Gutenberg[11]

旨在产生和传播更多的电子图书。希望为全世界的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格式、尽可能多语言的电子图书,供他们阅读。Gutenberg网站上约有30000种图书可免费存取,可根据作者姓名、关键词或高级检索进行搜寻。高级检索在搜寻健康/医学科学图书时最为有效,可根据国会图书馆分类法进行选择。还可根据作者或书名字母顺序进行浏览。另外,还提供其他类型的免费文献,例如数据、音乐资源、图片、影片和可听型图书。

摘要:本文论述了开放存取的概念、类型,认为丰富的网络开放存取医学资源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它约占了整个开放存取网络资源的36%,并例举了9个较为重要的网络开放存取医学资源,提供给医务人员参考与使用。

加强资源监管克服“资源诅咒” 第11篇

“资源诅咒”非必然

经济学上,通常用一个“资源诅咒”理论来解释那些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不自由、不发展既有的部分研究已经反复指出了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和政治发展的负相关关系,甚至由资源引发的冲突和战争。的确,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附,其政治与经济体制容易失去变革、创新的动力,被锁定在某种不自由、不發达的状态。这类国家甚至占到了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国家的大多数,尤其是那些拥有所谓石油、矿产资源之类“点资源”的国家。但是,“资源诅咒”的理论不足以解释现实中发生的一切。另一些既有的实证研究并没有发现自然资源丰裕与“资源诅咒”的必然联系,有的研究甚至还发现石油财富和矿产资源对人均GDP的正面影响。现实中,就有很多资源富裕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例如资源丰富的挪威、卡塔尔、阿联酋、美国等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和真实收入排名都居于世界前列。尤其是当美国是世界制造业领头羊的时候,美国经济也一度是世界上最领先的矿产资源经济。

根据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的一份权威报告,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个发达国家就成功地将它们的资源禀赋转化成资源优势:美国(无数的矿产、森林和采渔业)、加拿大(无数的矿产、森林和采渔业)、澳大利亚(无数矿产)、瑞典(铁矿、森林)、芬兰(森林)和挪威(石油和天然气),即使在发展中国家,有些国家如马来西亚(森林、锡、石油和天然气)和博茨瓦纳(钻石),都将它们的自然资源管理得相当好,小允许其成为“资源诅咒”。此外,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能够创造无数上游和下游产业、助推经济增长,例如森林资源能延伸到上游产业如纸和家具业,下游产业如伐木机械和土方机械,家具产业又可以创造下游产业到金属加工(诸如钉子、铰链等)以及化工业(如油漆)。

此外,为防止资源耗竭、防止现有资源收入被挥霍以及应对资源价格波动等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可能问题,挪威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将各自资源收入所得等作为本金来投资成立“养老基金”和“永久基金”。经过多年的运营发展,现在,挪威“养老基金”的市值已达4400多亿美元,美国阿拉斯加州“永久基金”的市值则达340多亿美元,1982年起,美国阿拉斯加州还将“永久基金”所得的部分收益用来给该州居住六个月以上的居民发放社会分红,每人每年几百到上千美元不等。在金融危机高涨的2008年,美国阿拉斯加州公民的人均社会分红和补贴高达3269美元,其中人均社会分红2069美元很明显,作为公民所有者,无论是当代的挪威和阿拉斯加人还是后代的挪威和阿拉斯加人,都将极大地受益于“养老基金”和“永久基金”这样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阿拉斯加的社会分红实践,不仅开创了保障公民经济民主权利的先河,而且塑造了一个公民社会中的普通公民民主参与公共政策决策的榜样,以及公有资源市场化运作的成功样板。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借鉴或者启发:第一,自然资源是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相应的资源收入自然也要归全民所有。社会分红是公民经济权利的重要内容,也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重要途径永久基金的直接分红方案与基金收入使用的其他方案相比,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对阿拉斯加州经济的影响达到最优。第二,经济民主的实现与政治民主的实现密切相关,公民民主参与公共政策决策有助于经济民主的实现、在阿拉斯加永久基金的建立、目标的确立,以及最后基金的使用、基金分红方案的确立过程中,公众的参与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三,永久基金的大鞋成就与荣誉应该归功于它独立的金融运作。永久基金独立的金融运作为我们公有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树立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第四,通过对现有资源收入的雄厚储备,阿拉斯加人和挪威人也将更有可能在未来摆脱对资源开发的依赖。

制度设计是关键

很明显,资源本身并不是问题,自然资源也并不必然导致“资源诅咒”。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围绕资源的相关制度设计和管理。2001年若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早就指出,尽管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对“资源诅咒”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归根到底,“资源诅咒”更多的是一个由政治因素造就的问题。除了斯蒂格利茨外,很多学者的实证研究都没有发现自然资源诅咒的证据,从统计结果上支持了斯蒂格利茨的看法。

根据如上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报告以及另一位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领衔的全球研究团队起草的世界银行“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战略”报告,现实中,那些被称为“荷兰病”或“资源诅咒”的自然资源丰富国家,主要存在着如下的管理漏洞和问题:资源开采合同的不完备、资源矿业权的出售价格太低、对资源所得征税太少以及对资源所得的挥霍浪费等。

以牛津大学经济学家科利尔(Paul Collier)的数据为证,2006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矿产资源拍卖所得仅仅为8.6万美元,而该国土地面积达234万平方公里。以我国资源大省山西为例,直至2006年之前,山西省几十年来就一直实施煤炭资源矿业权(包括探矿权与采矿权)无偿划拨的政策。煤炭资源矿业权的无偿划拨以及对资源所得征税的不足,直接导致了近年来资源采矿业少数个人的暴发暴富,并使得矿产资源的全民所有者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耐人寻味的是,山西著名煤老板、全国人大代表袁玉珠就多次呼吁政府应该向包括他本人企业在内的煤炭收入所得征收暴利税。袁玉珠甚至呼吁政府应该向煤炭业征收高达至少70%的资源税。因为根据袁玉珠以前的测算,如果“一吨炼焦煤市场价400元,而成本只有60元。即使按照售价的70%征收资源税后,还有60元毛利”,何况在煤价高涨的时节,一吨煤的价格甚至突破

于元。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最近曝光的“山西朔州一家价值数亿煤矿企业以一万元卖给个人”、“山西蒲县原煤炭局长落马家财过亿35处北京房产”等事件,都是理解当下中国资源开发相关问题的注脚。此外,根据李晓西受山西省委托所作的《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研究》报告,山西煤炭业现有的分配机制还与中央政府倡导的和谐社会与包容性增长有着不小的差距。這些事件所揭露的问题都在持续地提醒着我们,要注意当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的设计缺陷或监管漏洞。

自然资源应公有

事实上,关于自然资源开发,正如斯蒂格利茨等学者所指出的,自然资源是一种资本品,是一种埋在地下的资本品,是大自然的恩赐,并非某个个人自身的努力所创造,更何况今天的资源开发是对未来GDP的某种借贷。因此,在大多数国家,自然资源被公共所有或管制着。即使是英、美这样的所谓自由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也要对那些大型私有能源公司进行严格管制。自然资源是一种天生的资本品,这是自然资源这一资本品区别于其他商品货物的天然属性。而自然资源的公共所有或管制,也是世界各国各地的通行做法,更中我们制定各项政策的合法性依据所在。

据《新华每日电讯》和法国路透社消息,巴西总统卢拉在2009年8月31日宣布,巴西“计划借助强化国有石油公司、新设国有企业等措施。从开采、监控等环节改变现行石油开发规则,以加强国家在新油田开发事务中的权力”。考虑到一些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的前车之鉴,巴西政府就计划借鉴挪威的经验,将政府石油收益纳入一项新设国有“社会基金”。这项基金优先考虑用于减贫、环境、科技和教育投资,以提高公众生活水平。在博茨瓦纳,该国总统已将本部落的钻石采矿权转交给政府,此举使得博茨瓦纳的所有部落都能从国家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以石油为例,除美国中东部地区及少数国家外,世界其他主要产油国法律均规定石油资源归国家所有。全世界86个主要产油国(不包括中国)中,绝大多数国家都组建了国家石油公司,57个国家至少拥有一家以上的石油公司,美国、俄罗斯与加拿大设立的石油公司数都在10家以上。全世界综合排名最大的50家石油公司中,国有控股比例超过50%的有26家,其中有19家是国家100%控股。全球前20家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有石油公司占13家。

事实上,巴西等国的自然资源国有化只是世界各国加强自然资源控制的一个部分。近年来,无论是拉美的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尔多,还是俄罗斯、澳大利亚、卡塔尔、科威特及部分非洲国家,政府控制自然资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它们在具体政策上有所区别,如有的国家加强了资源所得税等监管措施,有的国家则采取了更直接的国有化政策。诚如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沃格尔所言,在很长时间里,监管型政府只是美国例外主义(American Exceptionalism)的典型特征之一;在美国通过监管来控制的行业,其他国家往往采用国有化的办法。

自然资源应公有,这也正如世界银行及其行长佐利克最近几年一直在全球范围倡导和开展的采掘业透明行动扩展计划。佐利克指出,从自然资源高价中谋取的一次性暴利必须用于处于全球经济边缘的贫困人口生活质量的切实改善。如果说最初由欧洲国家发起的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是号召从事采掘业的企业向政府缴纳的资源费用与政府所得资源收入的公开透明,如今世界银行倡导和开展的采掘业透明行动扩展计划已经将关注点扩展到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从最初自然资源出售的合同设计‘、实施监测、税收和相关费用的收取,到防范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后的资源收益和投资等环节,这个采掘业透明行动扩展计划都有涉及。世界银行寄希望于采掘业透明行动扩展计划的实施,能改善资源丰富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的经济决策能力,并将收益最终用于人民福利的改善。目前,世界银行推广的采掘业透明行动拓展计划已有20多个国家参与。

变“诅咒”为“祈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通往“资源祈福”(Yesoureebless)而不是“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的道路上,世界各国各地的一些成功经验、有益做法或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他山之石是完美无缺可以照搬的。令人欣喜的是,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个人认识到了自然资源公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温家宝总理就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管理。而国务院发展研究和国务院国资委负责人则分别从我国现阶段能源资源安全和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指出了中国现阶段资源开发利用国有体制的合理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份关于“中国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官方报告明确指出:“在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下,国有石油公司体制对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则在,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撰文指出:“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资源环境目标有时是不一致的,而中国现实情况是企业自律不足、政府监管能力不足。例如,全国煤炭回采率小型煤矿15%~20%,大型煤矿45%;国外发达国家是60%~80%;目前中央企业有两家,都在70%以上。很多小型煤矿基本上采一吨浪费两吨,造成非常大的资源浪费。如果企业缺乏自律、政府监管能力不足的状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重要资源开发由同有企业来进行,可能会更好地平衡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资源环境的目标。”

医学资源 第12篇

手机,是一个几乎人人拥有、可随身携带,且随时随地在线的移动电子终端设备,它具有比电脑与人更为密切的关系,由于能提供更多人性化、便捷的服务,因而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近来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均受到极大地关注的一个概念,相应技术依托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上异构、自治的服务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计算[1]。其通常的表现形式为: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器访问应用程序或工具,就好像该程序是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上一样[2]。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理念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来减少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从而最终将设备简化成单纯的输入输出终端。云计算是计算机与网络的较佳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被人们寄予厚望,而结合了手机的便携化云计算技术,更是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众所周知,医学图像是现代医学诊断和检查的重要手段,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时下三类主流的医学图像即基于超声的、放射学的以及核医学的图像,都采用了统一的数字化格式存储,即DICOM格式。该文件以.dcm为后缀存储在计算机中,文件结构由两部分构成:文件元和数据集。前者又由128B文件头、4B前缀和文件元要素组成;后者则由数据元构成[3]。

二、三维图像的使用,使得医生可以直观地得到患者身体内的各种信息,从而辅助诊断。以往,医生在诊病的时候,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的经验、结合平面医学图像而在脑海中构思或想象局部组织、病灶等信息[4],不仅不够直观,而且不同医生给出的结论也不具备很好的一致性。然而三维可视化医学影像则能够给医生提供十分直观的参考,将局部组织或器官栩栩如生地再现给医生,从而实现很好的诊断与治疗。而医学图像的处理,包括边界提取、图像分割、图像融合等,也是十分具有研究和诊断价值的内容。三维图像是通过仪器扫描得到的二维图像数据重建出来的,需要经过图像分割、提取和渲染等过程。

由于三维图像在处理时往往需要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在用手机处理此类问题的时候,面临很大的挑战。如何通过手机流畅地浏览二维图像、清晰地显示三维图像、甚至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操作,是手机可视化医疗所面临的挑战。更一般地问题是:能否通过手机实现对医学图像资源的访问、显示、存取、编辑乃至复杂处理呢?本文通过结合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和实现方法,对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1 手机远程调用计算机医学图像资源的基本策略

为了验证手机调用远程医学图像资源的可行性,我们采用了一款名为Remotely Anywhere[5]的软件来测试手机的远程资源调用效果,并在研究初期评估这种思路的实际价值。该软件是一款功能十分强大的控制工具,不仅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的几乎所有版本,而且由于采用了基于HTTP协议的网页访问形式,因此从理论上讲,位于远端的任何一台设备,只要具备网络浏览器,就可以实现一系列的远程资源调用。这一点对于手机等智能设备而言十分有意义,因为这种形式可以不过多考虑手机操作系统等问题的细节,而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的传输上面。另外,由于其特殊的基于HTTP的控制形式,此软件只需要在被控制端安装,而无需在控制端的设备上安装任何软件。这一特点无疑也是十分吸引人的,因为不论用户使用何种智能设备,或者更换使用不同的控制终端,均不需要额外再做任何处理了,从而给应用带来很大便利。

2 典型问题研究及验证性试验

本文针对手机远程调用计算机医学图像资源的不同情况进行了测试,实验工具如下:

手机端:Acer F900手机;

服务器端(电脑端):Lenovo X200笔记本电脑,Intel Core Duo CPU P8400@2.26GHz,2GB内存。

2.1 远程登录计算机桌面问题

如图1所示为使用手机登录到计算机桌面的实拍照片。手机通过WIFI连接至互联网之后,在浏览器中输入被控制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并在登录入口处输入计算机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登录至远端的计算机,并借助手机对该计算机进行操作,就像置身于该计算机前一样。为进一步验证前文关于手机远程控制可实现的诸多功能的假设,也为了测试系统的性能,本文进一步开展了相应尝试,结果分析如后。

2.2 应用于复杂平面图形或3D图形显示并控制大型软件运行

为了测试复杂平面图形的显示效果和在手机端“运行”大型软件的能力,我们尝试在Photoshop下打开一幅照片文件的操作。结果表明,手机不仅可以远程操作电脑打开大型的应用程序,而且能够正常显示复杂的平面图形。

进一步地,我们尝试通过手机对Photoshop软件进行操作。其中选择橡皮擦工具,并在手机上尝试对图像进行擦除操作。通过图2可见,该操作成功地实现了对图片的擦除,并且被控制端电脑显示了相同的效果,证明通过该方法可以成功地实现对电脑上大型应用程序的操作。由于以手机的配置,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实现运行类似Photoshop这种软件的可能性的,而且目前也没有手机版的Photoshop存在。而医学图像类的浏览和处理软件也大多类似于Photoshop的情况,没有手机版而且一些软件对硬件要求很高,因此这个实验的成功具有一定的普及性意义。

上述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医学图像软件,如医学图像处理常用到的mimics软件,也得到了不错的显示和控制效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手机端完整显示了电脑屏幕的全部信息,包括平面图形和3D图形,而且软件的所有控制按钮和边栏信息全部可以正常显示。

为了进一步测试该方法的效果,我们对3D图形的显示进行了尝试。这里选取了一款3D赛车游戏作为测试。尽管今天的智能手机功能已十分强大,也有很多手机版的游戏被制作出来,但手机能够运行的游戏终究只是一些特定开发的、对硬件要求不高的游戏,而对于一款运行于计算机平台上的大型游戏来说,手机不论从其CPU主频、还是显卡能力,都是不能胜任的,但是通过远程控制,却可以让似乎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

如图4所示为手机远程登录计算机并运行赛车的照片。可以看到,复杂的3D图形能够正常地显示,并且所有的视频效果,被完全不变地传送到了手机端,成功地实现了资源的远程调用。这种技术今后在医学上可用于远程调用康复指导程序来辅助患者的治疗过程。

2.3 应用于多种方式的文件传输

对于医学图像和视频等的传输,目前主要有3种方式,分别是1)通过电子邮件附件;2)通过FTP上传和下载;以及3)通过即时通信软件文件传送。

如下一一测试了以上3种不同的传输方式。

(a)通过电子邮件附件的方式

最基本的传输方式是通过手机控制电脑发送电子邮件的图片,上传附件的操作通过手机控制电脑完成,而传输的内容是位于电脑硬盘上的一个pdf文档,并非手机上存储的任何内容。手机端体验到的是如同位于电脑前一样的感觉,但需要付出的代价仅仅是很有限的流量和带宽,其具体实现的结果如图5所示。

(b)通过FTP的方式

手机控制FTP资源探测器寻找相关文件并实现下载,也是在电脑上常用的方式之一。如图6所示,前者为FTP资源探测器目录列表界面,可以通过手机在列表里选取需要的文件,进行下载;后者为选定一个文件之后激活的迅雷下载页面,在确定下载之后,就可以将FTP站点上的内容下载到本地电脑的磁盘上了。(c)通过即时通信文件传输的方式

如图7所示为手机控制QQ传送文件的照片。测试发送的文件是一个526MB的视频,通过QQ的文件传输功能实现。可以看到,该文件传输的速率达到了1MB/S的惊人速度,原因正是因为该传输速度只取决于电脑端的网络情况,与手机无关。而传输文件的两台电脑恰好位于同一局域网中,因此速度很快。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方案完全可以胜任主流的文件传输方式,而且均达到了不错的效果。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合理性,预计可以解决很多远程医疗中医学图像涉及到的问题,尤其是在医学图像的显示和传输方面,展示了其实际价值,为基于手机的远程医疗图像应用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思路。

3 分析和讨论

根据以上研究可以看到,尽管这些试验的构成要素相对简单,但这种手机调用远程计算机资源的模式基本符合云计算的表现形式,在定义和效果方面均充分体现出了云计算的特点和优势,唯一有待改进的是这个试验下,“云”的规模还十分有限,在今后的进一步试验和研究中,可以考虑增大其规模和计算能力。但即使是在目前的现状下,该方案也已显示出重要的意义,剖析如下:

目前的移动通信技术在应用于手机远程医疗时,医患双方会经常碰到一些十分棘手的问题和尴尬的时刻,比如:患者持有手机,并且医生要求病人发送一幅数字医学图像或者视频的时候,在医生手持移动设备并且试图通过其查看一幅三维重建的病人内脏器官的核磁共振图像时,移动网络传输速度的瓶颈和手机图像处理功能的局限就成了前后两个问题的核心。尽管随着3G网络的覆盖和不断升级,移动通信网的速度大幅度地得以提高,但想要快速地传输大尺寸图像文件或者流畅地观看视频文件,仍然是不小的挑战,同时以流量计费的方式也令使用者所付出的代价不菲;而手机的性能虽然不断地得到提升,但是目前主流的手机在硬件方面仍然难以达到对于三维图形显示的需求。虽然,我们可以根据现阶段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速度大胆地预言,若干年后,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度和手机图像处理的功能都将会得到大幅度地提升和发展,因而这两个问题可能会得到根本性地解决,但是在现阶段、以现有的移动通信网和目前的手机性能,是否有可行办法能够缓解矛盾的程度甚至解决这个问题呢?基于手机的计算机远资源调用正是高效解决方案之一。

借鉴云计算的思路,将手机简化成一台仅负责输入输出的设备,而将一切复杂的工作和需要大量数据交换的任务都交给电脑来完成,此时几乎所有的运算与处理任务以及大部分的网络传输工作,都是发生在被调用资源的计算机一方,手机端仅仅是发送简单的指令并显示运算的结果。

在远程控制的过程中,起控制作用的手机端仅仅向被控制的电脑发送十分有限的数据——简单指令:包括键盘按键、鼠标位置和操作等,这些操作只占用很少的网络资源;而被控制的电脑端向手机发送的数据则是其显示器输出的屏幕内容,由于每一屏图像的大小是确定不变的,因此这部分传送的数据将占用固定的带宽,在控制屏幕截取的分辨率和刷新率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只占用较少网络资源的目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原本需要手机同互联网直接进行的大量数据传输,转移给了被控制的电脑和互联网,而手机和电脑间仅保持少量的数据交互,同时提升了手机可以处理的任务的水平,使其可以间接处理需要电脑配置才可以完成的任务,同时也可以间接运行针对电脑平台应用的软件,极大地方便了手机的应用,并且不用为原有电脑软件与手机的不兼容、不同手机平台的不兼容而考虑,理论上讲,所有的手机平台,在可以上网的前提下,都可以实现对相关软件的运行和操作。

4 小结和展望

应用本文思路构建的系统,在医学图像领域可以有众多有效的应用。首先,病人的大量医学图像和视频文件可以保存在被控制端的计算机内,而不必直接保存在手机内,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较大的存储空间,减轻手机的负担;其次,在呈送医生查看图像和视频文件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控制计算机完成,并且使用广泛应用的计算机传输软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而且,通过手机控制的医学图像数据库可以保证浏览权限,因为信息传输时需要经过患者本人的确认;最后,通过手机访问计算机,病人或者医生可以实现对图像的简单操作和处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处理方式。

在实际的基于手机的医学图像远程诊断应用中,本文方法可以有3种不同的实现方案(图8):(1)医生持有移动设备,并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直接访问医院内部的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支持远程控制的前提下),从而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住院病人和保存在数据库内的病人的图像信息;(2)与(1)类似,依旧为医生持有移动设备,但是通过远程登录并控制医生办公室内联网的计算机间接访问PACS,从而适用于不支持远程控制的PACS;(3)患者手持移动设备,通过控制位于异地(一般为家中)的联网的计算机,调用其中的医学图像或视频,控制计算机传输给医生。

应用这项技术,手机的功能会得到极大扩展,比如使用手机运行几乎一切电脑上的应用程序,这使得手机原本固有的计算局限性大大降低。由于应用于手机平台的软件大多数针对一般用户和一般应用,很少涉及到比较专业的医学应用,因此这个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方法在传输文件方面同样具备一定的优势,简单的例子就是发送电子邮件。比如患者要以附件的形式发送一幅大尺寸的医学图像给医生诊断,如果直接通过手机发送,不仅网络速度慢,而且花费不菲;但是如果通过远程控制以电脑发送,则花费的仅仅是显示邮箱网页界面的少许流量费,真正文件传输的步骤发生在电脑端。

对于医生而言,同样有很多应用,比如医生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手机实现远程办公,就如同置身于其办公室中的电脑前一样方便。这样,在医生出席学术会议的间隙,或者处于路途中、交通工具上时,都可以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处理各种事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一种医生与患者的交互方式是通过远程协助。这种方式较邮件等方式更为直接,不用通过间接的邮件传递,而是医生直接登录到患者的计算机桌面上。这样,医患双方见到的是同样的场景,双方同时对电脑进行操作,患者只需要将拟展示的图像或数据报告等打开放到桌面上,医生就能够看到,并且可以实时给出指导和建议,甚至直接在图像上进行标注和操作,互动性十分强。

在非医学领域,同样有很多应用。因为这项技术使得手机“升级”成了具备个人电脑的一切配置和功能的设备;或者说可以将巨大的电脑“缩小”然后直接放在上衣兜里。最简单而实际的应用之一就是PPT翻页器。只要手机访问到播放PPT的电脑之后,演讲者就可以通过手机来控制PPT的翻页操作了,而且,它还可以通过手机屏幕看到正在播放的幻灯片的内容,十分方便。

总之,本文研究提出了手机调用远程医学图像及数据资源的系列新颖应用,并展示了进一步发展的前景,相应理论与技术探索值得深入。

致谢:感谢清华-裕元医学科学研究基金及中国科学院低成本医疗技术研究项目的资助。

摘要: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尽管发展迅速,但受到诸多技术因素制约,其当前的运算处理能力仍很难与个人电脑相媲美,这就严重限制了手机潜在的广泛用途,特别是手机医疗的普及。本文针对这一新出现的问题,从手机医学图像应用入手,选取图像浏览、编辑和传输作为实现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概念的、用以传输文件并显示图像乃至操控软件的模式,可通过手机调用远程的计算机资源,由此完成一系列对运算量有很高要求的操作,文章演示了所实现的典型结果并作了相应分析。该方法预计在今后的远程医学中会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手机,云计算,图像浏览,图像编辑,文件传输

参考文献

[1]http://zh.wikipedia.org/zh-cn/%E9%9B%B2%E7%AB%AF%E9%81%8B%E7%AE%97[EB/OL].Retrieved2010-7-31

[2]http://www.cloudcomputingdefined.com/[EB/OL].Retrieved 2010-7-31

[3]王旭,翟红英,基于OpenGL的DICOM医学图像读取和显示[J].计算机应用,2009,29:126-128

[4]王溪,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12

上一篇:写好行业新闻下一篇:结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