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斑块范文

2024-05-11

硬化斑块范文(精选9篇)

硬化斑块 第1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9例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31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7岁左右,其中64例有高血压病史(包括34例脑卒中及42例高血脂患者),14例糖尿病,7例TIA,4例原因不明者。

1.2方法:使用麦迪逊SA-6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为7~10 MHz,取仰卧位,颈后垫枕,头后仰,充分暴露颈前部,并偏向检查侧的对侧。一般先用二维超声,然后加彩色血流显像,最后观察多普勒频谱。将探头轻放颈根,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向上观察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颅外段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尽可能检查至颈部最高点。注意观察彩色血流信号有无充盈缺损,辨别缺损部位斑块性质及范围,从近端至远端连续观察斑块的长轴和横轴实时二维图像。

2结果

粥样硬化斑块[1]声像图表现:二维图像:颈动脉壁增厚,斑块贴附于内膜上,形态多不规则,可以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斑块呈强回声或等回声者为软斑[2],本组中49例;斑块纤维化、钙化,内部回声增强,后方伴声影者为硬斑[3],本组中40例,其中11例斑块中央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回声区,考虑为斑块内有出血所致[4]。彩色血流显像:64例轻度狭窄者无明显湍流;21例中重度狭窄者表现为血流束明显变细,且在狭窄处呈现色彩镶嵌的血路信号;4例完全闭塞者无血流信号显示。脉冲多普勒:颈动脉轻度狭窄的频带轻度增宽,峰值流速无明显变化;中度以上狭窄者表现为频谱充填,峰值与舒张末期流速增快,狭窄远端的血流频谱低平;闭塞段颈动脉内不能引出多普勒频谱。

89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结果:颈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斑块33例,占37.1%;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9例,占32.6%;颈外动脉14例,占15.7%;颈总动脉主干13例,占14.6%,45例内膜增厚,内膜—中膜厚度(IMT)[5]。

3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80%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6,7,8,9,10,11]。从病理分析得知:动脉粥样硬化首先累及的是动脉内膜,继而累及中膜,从而导致斑块的形成。颈动脉因其位置表浅,超声检查时干扰少、图像分辨率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颈动脉是脑供血的重要通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后,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以及栓子脱落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结果表明:软斑形成共有49例,占55.1%,软斑的形成使局部管壁内膜增厚,损伤出现溃疡面,溃疡的形成使内膜下分泌胶原类物质及凝血因子更易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黏附产生血栓,斑块表面血栓脱落进入颅内造成脑血管意外;而硬斑表面纤维化、钙化不易破裂,病情相对较轻。本组资料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为颈动脉分叉处,可能与其解剖及血流特点有关。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方便、价廉、无创,使用前景广阔。不仅能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范围和类型,而且能对已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讨论二维图像(2D)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2D和CDFI对89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颈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斑块33例,占37.1%;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9例,占32.6%;颈外动脉14例,占15.7%;颈总动脉主干13例,占14.6%,45例内膜增厚,内膜—中膜厚度(IMT)。结论 2D及CDFI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无创、有价值的实用方法,并且对指导临床用药和观察疗效有重要价值。

5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第2篇

1问: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管壁上沉积了一层像腊样的脂类,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当这些腊样的沉积物一块一块形成时,就称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早期是平齐血管内膜的,通常顺着血管纵向分布,如果继续进展,斑块就慢慢在管壁上向内突入,引起动脉内径不同程度的狭窄;再然后,如果有诱发因素,动脉斑块的某个部分破裂,就会像火山喷发一样,诱发一系列的变化,形成血栓或整个血管被血栓堵塞。这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因人因病而异,通常,一个人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大约从青春期(15岁左右)就开始隐隐发育,至40岁左右变得明显,而到60岁左右,查遍颈动脉没有发现1枚动脉硬化斑块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2问:为什么会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血压致使血液冲击血管内膜,导致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管壁内膜受损后容易使胆固醇、脂质沉积,加重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颈部的血管壁上有斑块形成,如颈动脉分叉处侧壁及弯曲处的内侧壁和颈动脉窦部,这些部位的血液受血管角度的影响形成湍流等非层流状态,从而易使内膜受损,有利于脂质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粥样病变。

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因素还包括:年龄增长、吸烟、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血糖异常升高、缺乏锻炼、身体内经常有炎症、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饮食不健康等。这些因素会使动脉硬化斑块加速发展或提前出现,也会更多地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发生“火山喷发”,诱发脑血管疾病。

3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很危险吗?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体检报告中或多或少会出现“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字眼。如何看待这种检查结果?

其实,不必谈“斑”变色,应科学对待。首先,应该注意这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突出于血管壁,如果没有,那么就可相当放心,因为前文述及,这是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其次,如果突出于血管壁,超声科的医师通常会报告斑块处的血流频谱变化,它可反映血管管腔是否发生狭窄,如果提示有管腔狭窄情况,医生则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形式的检查,以明确病变的具体情况。当然,这个判断通常由医师去考量。

4问:“低回声”“强回声”和“混合回声”是什么意思?

注意,这几个词语是超声探测仪上的术语,不能简单理解成低回声就是不稳定斑块,强回声就是稳定斑块,而混合回声就是半稳定斑块!研究表明,回声的高低强弱与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规律。因此,如果您看到低回声斑块的报告,不必过多担心;看到强回声斑块,也不必一味淡定。斑块稳定与否的决定因素非常多,有一些指标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等可部分反映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另外,高场强的颈动脉MRI等检查手段也在研究当中。但必须理清的是,通过超声波回声的高低强弱简单地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与否,或者进一步判断病情危险与否,是“粗暴”的。

5问:怎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预防措施包括调整生活、饮食习惯,多参加健身活动,禁烟限酒,降低血黏度,降低血脂,控制血压,不吸烟等。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都必须用药物治疗。

例如,一个身体健康(指不吸烟、生活方式健康、无高血压和糖尿病、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60岁的人,查体发现右侧颈总动脉窦部一枚11.4mm(毫米)×2.7mm大小的低回声斑块,血流信号正常,动脉内中膜厚度0.87mm。他就无需进行药物治疗。因为根据研究,卒中的风险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评估,若评估出来他未来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很低,就不必进行药物治疗。

而当颈动脉动脉硬化斑块生长到一定程度,开始影响颈动脉的血流时,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治疗,以防发生血管事件。通常,若斑块生长导致血管管腔狭窄超过70%以上,或者虽然狭窄程度不重,但是该斑块是不稳定斑块,则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严重的颈动脉狭窄通常有一些非特异的症状如头昏、头沉,有时会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甚至发生脑卒中。其治疗方法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药物治疗,比如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这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力军;另一方面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一种通过外科手术把动脉硬化斑块从血管里面剥除出来的手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通过血管内介入方法把狭窄的动脉用支架撑开来的方法)。

另外,一些活血化淤、抗氧化的药物对于颈动脉硬化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平时多样化的饮食结构、初榨橄榄油的适量食用、多摄取新鲜水果和蔬菜也有很好的软化血管的作用。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剑鱼等含有较多的Omega-3,经常食用可辅助软化血管。

可见,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多么重要。

硬化斑块 第3篇

1 关于CP的形成

CP由下列成分组成: (1) 致密结缔组织纤维帽:主要由细胞外基质 (ECM) 组成, 尤其是胶原纤维, 其间含有平滑肌细胞 (SMC) 和少量巨噬细胞。 (2) 脂质核心:由脂质巨噬细胞、SMC和ECM组成。 (3) 外膜和斑块内的新生血管。CP的形成是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在的多基因调控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在CP的生成和进展中, 一方面平滑肌细胞等产生稳定斑块的细胞外胶原基质成分, 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生, 胶原连接组织产生增加, 这些细胞因子和血管肽的受体在新生内皮细胞和斑块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凝血酶原在新生的内膜中活性增加, 其受体也在颈动脉斑块组织中呈现高度表达, 上述因素增加斑块硬度和纤维帽厚度, 促进斑块的稳定。另一方面, 由脂质介导的炎症反应导致基质成分降解, 伴随脂质增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在血管内皮下沉积, 引起内皮损伤, 刺激炎性细胞、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黏附分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虽然在复杂的斑块组织中生长因子过度表达, 但是其活性很低, 同时斑块组织中平滑肌细胞表现为衰老型, 各种因子对衰老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导致细胞凋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突变导致一氧化氮减少, 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使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易感性增加。同时, 在致病因素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反应蛋白、OX-LDL等的作用下, 引起动脉血管内皮慢性炎症性损伤, 通透性增加, 血浆中增高的低密度脂蛋白通过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在内皮下沉积并进行氧化修饰, 加之力学因素参与, 进一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 促使内皮细胞产生自由基、过度表达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和活性肽, 从而介导单核巨噬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进入动脉壁, 并通过其表面的清道夫受体, 大量吞噬沉积的OX-LDL, 形成富含泡沫细胞的脂纹[3,4,5]。

2 CP超声诊断的研究

2.1 参数和分级

目前还不统一, 多数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 采用5~13MHz超宽频探头, 取样容积占血管内径的2/3, 壁滤波50~100MHz。声速与血流夹角≤60°, 测定选用仪器内存血管分析软件。患者取仰卧位, 颈部伸展, 头部偏向检查对侧, 探头置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或后缘, 从锁骨上窝颈动脉起始处沿血管走行纵向扫查, 依次观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膨大处, 探头转动90°, 自下而上横向扫查。二维图像观察血管走向、管壁、管径、内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管内血流状态及血流充盈情况, 以颈总动脉分叉前1cm处开始, 间距1cm分别测量颈总动脉, 颈动脉膨大处, 颈内动脉前后壁12点取平均中内膜厚度 (intima media thickness, IMT) , 管壁平整光滑IMT<0.9mm为正常, 0.9mm≤IMT<1.3mm为内膜增厚, 局部隆起粗糙, 向管腔内突出, IMT>1.3mm 为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分级, A级:CCA、ICA的IMT<1.0mm, BIF的IMT<1.2mm, 内膜可不光滑, 但无明显隆起, 斑块形成;B级:CCA、ICA 的IMT≥1.0mm, BIF的IMT≥1.2mm, 斑块局部隆起, 增厚, 向管腔内突出, 狭窄率≤15%;C级:斑块增大, 狭窄率16%~49%;D级:狭窄率50%~79%;D级:狭窄率80%~90%;E级:血管完全堵塞, 狭窄率100%, 无彩色血流及多普勒信号[6,7]。

2.2 谐波造影与彩超造影

二维超声能够准确地检测动脉内膜的增厚, 判断斑块的性质, 但不能判断管腔的狭窄, 比较适用于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等位置表浅的血管。对于深部血管, 如髂动脉、肾动脉等, 受分辨力的限制, 除明显的钙化斑块外, 二维超声一般很难发现管壁的病变。借助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可以很好地区分血管与周围的其他组织结构, 判断管腔狭窄的程度, 50%以上的血管管腔狭窄都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正常的层流状态被打乱而产生湍流, 局部血流速度增高, 狭窄的严重程度与流速曲线上的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 、舒张末期流速及各种流速比值相关。超声诊断动脉狭窄性疾病主要依据狭窄段的血流速度及其与相应部位正常血流速度的比值来间接推断。多普勒超声检测流速有角度依赖性, 流速的测值会因血管狭窄、走行迂曲而发生改变, 还可根据狭窄段与狭窄前的流速比值对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分级。重度狭窄时狭窄段的流速可能不升反降, 而且当存在多节段狭窄时, 狭窄段的流速变化也会比较复杂,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多普勒超声对狭窄程度的判断。谐波造影与彩超造影相比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力, 能更有效地抑制周围组织的回声信息, 增强了管腔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对比, 对血流也更加敏感, 且不受溢出、运动伪像的影响。Thomas等在体外实验及兔动脉硬化模型的活体实验中利用谐波造影研究发现这一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血管造影”的图像, 在显示动脉管壁的改变方面明显优于彩超造影, 后者尽管能够方便迅速地定位血管, 但是不能准确判断狭窄的程度及内壁的不规则。谐波造影可以准确地显示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斑块大小、斑块表面溃疡, 因而对狭窄程度的判断也更加准确。因此认为谐波造影可显示造影剂微泡充盈动脉管腔的过程, 得到类似于血管造影的图像, 应用这一技术能够清晰勾勒出动脉内膜及外壁的边界轮廓, 比较准确地评价动脉狭窄的程度及范围[8,9]。

2.3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 (integrated backscatter, IBS)

Jeanne等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检测1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然后分析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斑块的病理成分后指出:斑块IBS值低于或等于正常部位内膜IBS值的为脂质成分, IBS值高于正常部位内膜IBS值的为纤维组织, 而钙化成分IBS值最高, 根据这种观点可把斑块按病理成分初步分为4类:低回声的脂质型斑块, 高回声的纤维型斑块, 强回声的钙化斑块及回声不均的复合斑块。研究表明, 不同类型斑块因成分不同IBS值之间有显著差异, 脂质斑块IBS最低, 反映组织病理学的脂质成分, 这种斑块易破裂出血或形成梗死。纤维斑及钙化斑块IBS值较高, 反映组织病理学的纤维化及钙化成分, 这种斑块比较稳定, 不易发生梗死。研究发现脑梗死组脂质斑块及复合斑块例数多于无脑梗死组, 提示脂质型斑块和复合型斑块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多数学者也认为脂质斑块和非均质性斑块是引起脑梗死等严重神经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富含脂质斑块表面只有一层很薄的纤维帽, 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 平滑肌细胞少, 容易破裂, 斑块破裂, 暴露脂质与胶原, 可启动凝血系统, 形成血栓, 导致脑梗死危险性增大;而钙化斑块因表面有钙盐沉积, 受血流冲击不易破裂, 较稳定。有研究表明, 脂质性斑块预示着随后发生脑缺血及中风的危险性增加, 并建议无症状的伴有脂质性斑块的患者应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有研究发现, 脑梗死组复合斑块内低回声区面积的百分比较无脑梗死组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说明脂质斑块及复合斑块内低回声区面积的大小与能否引起脑梗死有直接的关系。通过95%可信区间的计算, 得到低回声区域面积百分比的最小值是8.11, 因此当颈动脉存在脂质型斑块或复合斑块内低回声区域的面积>18, 应注意引发脑梗死的危险, 而钙化斑及复合斑内强回声区域的面积>82, 则认为斑块较稳定, 其主要原因是复合斑内低回声区域主要是脂质成分, 如果占比例较大, 则破裂致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而复合斑内强回声区域主要是钙化成分, 如果占整个复合斑块比例较大, 则斑块较稳定。声学密度定量技术能够判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成分, 从而判定斑块破裂致脑梗死的危险性。虽然声学密度定量技术的测定有待标准化, 但其仍不失为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准确度高的定性技术, 为临床早期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提供一种客观、可靠的新方法[10,11]。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 用三维超声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3D US) 中的管壁结构显示技术 (vessel-wall-plusplaque thickness, VWT) 能为临床提供有关CP更为详细的信息[12]。如今颈动脉疾病的超声诊断已经越来越接近病理诊断水平。

硬化斑块 第4篇

老高身体一向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和心肌梗死挂上钩了呢?医生介绍说,这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造成的。在许多中老年或者肥胖者的动脉血管都存在着动脉硬化斑块,硬化斑块保持稳定时。由于斑块突出于血管壁,使血管腔变得狭窄,血流无法顺畅通过,所以造成心脑组织慢性缺血。

动脉硬化斑块如果在寒冷刺激、情绪激动等因素的影响下破裂,就会像一座火山一样“喷发”,碎裂的血脂、血栓等物质就会堵塞住心脑血管狭窄的地方,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像老高就是堵住了供应心脏下壁营养的血管。如果不是及时送医院抢救,肯定有生命危险。

那么,如何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呢?医生建议,平常服用通心络胶囊,服用降脂药物。国内许多科研院所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能够稳定并消融动脉硬化斑块,减少斑块脂质,增加斑块纤维帽厚度使之不易破裂,从而防止斑块这座“火山喷发”,同时还可以促使软斑块消退、体积减少,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硬化斑块 第5篇

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害有哪些

主要危害是阻碍血液流动。首先,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弹性变差,容易破裂,血液溢出血管,这也是多数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原因。其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使血管腔变窄,增加血液流动的阻力,导致血流变缓,组织器官不能及时得到足够的血液供给,从而引发心肌缺血、脑缺血等。再次,易损斑块破裂会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切断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患者在情绪激动、冷热刺激、过度劳累等诱因下,突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易损斑块破裂是罪魁祸首。

二、什么情况下会加速斑块形成

高血压: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血压增高会对血管内皮带来持续损害,如血管内皮损伤、管壁增厚、管腔变细。血管内皮损伤后血液中的脂质和血小板会聚集、沉积于损伤处,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概率比血压正常者高4倍,不管是收缩压增高还是舒张压增高,亦或两者均增高。而斑块所致的血管腔狭窄又会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导致血管内皮进一步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高血脂:高血脂不仅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原材料”,还会诱导血管内皮损伤,使血管内皮变性、坏死、脱落,降低血管内皮的调节功能,使血管的“弹性”变差。

高血糖:高血糖可引发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出现障碍,并加速血液中的脂质沉积于受损内皮处,逐渐形成斑块,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概率比未患糖尿病者高2倍。

吸烟:长期吸烟被证实能升高血脂、血压,损害胰岛β细胞,加大降低糖耐量的风险,造成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均会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风险增加。

肥胖:肥胖是诱发“三高”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向心性肥胖,常伴有代谢异常,甚至代谢综合征,损伤血管内皮,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缺少运动:活动量少的人血管内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运动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增加血管弹性,减少身体脂肪比重,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

心理压力过大:心理压力过大会促进人体分泌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增多可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久而久之则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PM 2.5颗粒可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即使不考虑颗粒吸附着大量有毒物质的因素,单从颗粒本身对血管壁内皮的碰撞来看,足以对血管造成严重损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其他:如饮食不合理、熬夜、酗酒等不良习惯,暴躁易怒、过度忧思等不良情绪,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三、早期会有临床表现吗

很多中老年人在斑块生长到一定程度出现严重症状时才就诊,错失了最佳的干预时机。因此,我们要寻找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蛛丝马迹”。

疼痛:动脉硬化导致的局部缺血早期常表现为轻度疼痛,如胸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脏病的典型表现,头晕、头痛是脑动脉硬化发生的信号。

老年环:有些老年人眼角膜边缘会出现一圈灰白色的环状痕迹,外观类似“包绕黑眼珠的环”,不痛不痒,医学上称之为“老年环”。老年环是由于脂质在角膜边缘基质沉积造成的,往往与脑动脉硬化同时发生。

耳鸣、耳聋: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耳鸣、耳聋时,要注意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内耳血液供应导致的。

顽固性高血压:指高血压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后,足量且合理联用3种降压药(包括利尿药),血压仍无法降到目标水平。年龄在55岁以上的突发顽固性高血压,可能是由肾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引起。患者临床表现为剧烈腰背疼痛、一过性高血压、发热、尿闭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现尿常规改变、细胞酶学增高,往往提示肾动脉斑块破裂后形成肾血栓所致。

耳垂皮肤皱纹:耳垂为身体终端部位,由结缔组织构成,对缺血相当敏感。动脉血管中出现硬化斑块导致血液微循环障碍时,耳垂就会出现皱纹。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可通过超声、CT、MRI、造影等检查颈动脉、冠状动脉等重要部位的血管,如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时干预。

四、如何防治

(一)饮食营养要均衡

饮食会影响动脉健康,为避免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日三餐要保证营养均衡。一般来说,每天饮食要有主食、副菜、主菜、奶制品、水果等。主食包括米饭、面包、面食等,副菜包括青菜、蘑菇、薯类,主菜包括肉、鱼、蛋、豆类。另外,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运动量等因素,制定适合的饮食菜谱。

(二)适当运动要坚持

运动是维持动脉健康的必要条件,因为血液循环离不开肌肉,坚持适当的血管功能强化运动可以维持、增进血管健康,如有氧运动、肌肉力量练习及拉伸练习。有氧运动可减少血液中的脂肪,如快步走、健美操、游泳、骑自行车。肌肉力量练习主要目的是增加肌肉,如做哑铃体操、下蹲运动等。拉伸练习主要目的是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如做柔软体操、瑜伽等。

(三)充足睡眠要保证

睡眠不仅能使脑部得到休息,也能让血管和心脏“歇口气”。人在睡眠时副交感神经处于优势地位,血管从紧张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血流变得更加通畅,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同时,睡眠中人体会分泌生长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保护血管。这种生长激素在人入睡1~2小时后产生,分泌高峰在24:00—2:00,所以24:00前入睡较理想,要保证每天至少7小时的睡眠时间。

五、聚焦中医药防治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常用西药,包括扩张血管药、调整血脂药、抗血小板药、溶血栓或抗凝药等。西药主要是通过阻断某一靶点或通路观察作用,这是其奇妙之处。中医将患者作为整体,注重治疗与调理。中药通过多靶点作用,作用强度较西药弱,起效慢,但效果事半功倍。

(一)多靶点干预斑块的通络药

他汀类药物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最有效武器,通过干预胆固醇代谢,降低循环中胆固醇水平,可以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单纯降胆固醇治疗虽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却无法完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非他汀类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已开始出现。国家973项目专家进一步研究发现,通心络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斑块的稳定性[1]。在斑块迅速增长的机制中,斑块新生血管的增加、渗漏及出血均非常重要,而通心络能抑制新生血管,这可能是提高斑块稳定性的重要机制[2]。

(二)干预斑块的“金三角”方案

易损斑块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斑块内炎性反应、细胞外基质降解、斑块内新生血管三方面。炎性反应是斑块破裂的关键因素。细胞外基质可保证斑块完整性,加速分解会导致斑块纤维帽松动、破裂。斑块内新生血管可诱发斑块破裂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刺激斑块增长,是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通心络胶囊联合应用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金三角”方案,具有三大特点:第一是保护血管内皮,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第二是抑制粥样斑块在血管内的形成,稳定易损斑块;第三是防止心脑血管病突然发作,预防血管的再狭窄和复发。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活性,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和聚集反应,阻止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有稳定斑块、降低血脂水平等作用。通心络可稳定易损斑块、解除痉挛,抑制神经、心室重构,增加心肌血供,保护缺血区微血管,能有效治疗冠心病、脑梗死、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改善长期预后[3]。通心络还可明显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增强他汀类药物的降脂效应[4]。

参考文献

[1]Zhang L,Liu Y,Lu XT,et 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tion Tongxinluo dose-dependently enhances stability of vulnerable plaques:a comparison with a high-dose simvastatin therapy[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9,297(6):H2004.

[2]张力整理.聚焦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N].中国医学论坛报,2016-06-23(C15).

[3]吴以岭.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4)[M]//李丹萍.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278.

硬化斑块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这20例患者同时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 经头颅MRI证实。其中男12例, 女8例, 男性多于女性, 年龄48~79岁, 平均年龄 (63.3±1.2) 岁。使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颈部血管超声。

超声不仅可以准确检测管腔狭窄的程度及动脉壁内膜 (MT) 的厚度, 还能够通过斑块的回声和形态特点来诊断斑块形状。但是目前的超声分辨率对斑块内出血和富含脂质的斑块的准确鉴别还是不够。颈部血管超声方法包括B型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检查包括以下信息:斑块的体积、斑块内部的回声、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从颈部根部开始用B型显像仪逐段向上连续观察以下部位:颈总动脉、分叉部、颅外段颈内动脉的纵、横轴实时二维图像, 多普勒彩超重复检查。

1.2.2 CT血管成像 (CTA) 。

CT扫描采用SiemensSensation4螺旋CT机。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150mA, 层厚1mm, 螺距1.0。扫描范围覆盖颈内动脉颅外段以及椎动脉起始段。CT可以使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大小、形态及部位清晰地显示出来, 对钙化斑块敏感率也很高, 根据研究报道表明, CTA50%的钙化斑块检出率, 远超出28.8%的超声检出率。CTA进行轴位扫描, 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斑块纤维组织、内脂质成分, 可100%确定有无钙化现象, 但CT对区分出血和炎性渗出是毫无帮助的。

1.2.3 磁共振血管造影 (MRI) 。

MRI扫描采用Siemens Avanto1.5T磁共振仪, 采用头、颈部相控阵线圈。扫描范围覆盖颈内动脉颅外段以及椎动脉起始段。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团注, 对比剂使用钆喷酸葡铵注射液 (Gd-DT-PA) 30ml。针对颈动脉粥样斑块进一步扫描。首先根据超声结果明确斑块大概部位, 平扫或增强获得颈部MRI图像后, 垂直狭窄部位, 行横断位扫描[2]。

MRI在检测斑块性质的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具有高组织分辨率, 可以根据粥样斑块不同的MRI信号来诊断斑块的成分及性质, 并且无创、无辐射。3D-TOF (三维时间飞跃法) 血管成像, 最大密度投影 (MIP) 重建颈部MRA定位血管狭窄的范围, 垂直狭窄血管扫描, 扫描序列:T1WI、T1WI压脂、T2WI、质子密度加权 (PDW) , T1WI、T1WI压脂、PDW增强扫描, 注射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 剂量为0.2mmol/kg, 流速为2.5ml/s。

1.2.4 数字减影血管减影 (DSA) 。

DSA可以准确的鉴别颈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 还能详细的了解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及情况。DSA有利于显示病变的狭窄长度, 确定在狭窄段是否有形成溃疡及动脉瘤, 并更易于了解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可作为直接依据来设计治疗方案。

1.3 观测指标

将CT图像、MRI图像、超声图像和DSA图像分别进行比较匹配, 定量指标选取颈动脉内膜厚度, 定性指标是CT、超声、MRI及DSA的信号特征。并结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 的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资料, 将术前多种影像检查结果与病理学资料进行对照。

1.4 统计学方法

受试者作业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ROC) 已成为临床科研文献中应用最广泛的统计方法, 是国际公认的比较、评价2种或2种以上影像诊断方法效能 (Efficacy) 差异性的客观标准。

将超声、CT、MRI等多种影像检查方法测得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与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DSA) 比较, 利用ROC进行分析评价;同时结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资料, 将术前检查结果与病理学资料进行对照, 应用ROC曲线评价多种影像检查方法诊断颈动脉狭窄及粥样斑块性质的准确性。将CT图像、MRI图像、超声图像和DSA图像的测量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

2 结果

20例患者中,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 DSA是金标准。超声、CT、MRI均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同时超声还能对血流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但是对于颈内动脉远端的显示, 超声检查的作用有所欠缺。

对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分析和稳定性的判定, 超声、CT、MRI、DSA等检查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 进行ROC曲线分析, MRI的曲线下面积是大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的, 其检查效能大于其他检查方法。超声可以准确检测管腔狭窄的程度及动脉壁内膜 (MT) 的厚度, 还能够通过斑块的回声和形态特点来诊断斑块形状 (见图1) 。但是目前的超声分辨率对斑块内出血和富含脂质的斑块的准确鉴别还是不够的[3]。CT能清楚显示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能将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大小、形态及部位清晰地显示出来, 对钙化斑块敏感率也很高, 根据研究报道表明, CTA50%的钙化斑块检出率, 远超出28.8%的超声检出率。MRI在检测斑块性质的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具有高组织分辨率, 可以根据粥样斑块不同的MRI信号来诊断斑块的成分及性质 (见图2) 。准确判断粥样斑块内的脂质坏死核心、纤维帽、斑块内出血及钙化等成分及其所占百分比, 从而判断斑块的稳定性[2]。DSA可以准确的鉴别颈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 还能准确的显示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及情况。但是对于判定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 是DSA的不足之处。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系统性疾病, 能影响全身多处血管床, 以年龄、糖尿病、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原因, 可引发脑梗死、心肌梗死、肢端动脉闭塞[4]。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致病机制随着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发展, 变得更为复杂, 病理学特征的表现更加明显[5]。现在用于颈动脉斑块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CT血管成像 (CTA) 、颈部血管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 (MRI) 和数字减影血管减影 (DSA) , 其中MRI无创、无辐射且具有高组织分辨率。MRI的优点是任意平面成像和良好的软组织对比, 特别是高场强MRI仪器的运用, 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血管管腔和外壁的病理变化。因此与其他影像技术比较, MRI诊断信息价值较高, 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治疗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CT、MRI、DSA的诊断优缺点,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诊断进行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CT、MRI、DSA四种影像技术进行检查诊断,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分析, 对比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超声不仅可以准确检测管腔狭窄的程度及动脉壁内膜 (MT) 的厚度, 还能够通过斑块的回声和形态特点来诊断斑块形状。CT对钙化斑块敏感率很高, 远超出超声检出率。MRI在检测斑块性质的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具有高组织分辨率。DSA可以准确的鉴别颈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 还能准确的显示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及情况。结论:与其他影像技术比较, MRI能清晰显示颈动脉的血管腔和血管壁结构, 更准确判断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及稳定性。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CT,MRI,DSA,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姬智艳, 王晓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比较影像学[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8, 12 (24) :1707-1708.

[2]宋桂芹, 王拥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10 (1) :72-73.

[3]纪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和磁共振影像学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28 (17) :42.

[4]宋国亮, 赖党强, 陈奕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 2010, 16 (7) :87.

硬化斑块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自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其中男34例, 女26例, 平均年龄 (54.3±21.3) 岁, 利用常规颈动脉、椎动脉的常规二维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进行检查, 斑块平均厚度为 (3.7±1.9) mm。

1.2 检测仪器以及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 其探头为高频线阵的探头, 平均频率为4.0MHz。PW:G66/3.0kHz;CDE:G50/1.2kHz/灵敏度15/余辉5;取样容积范围为2~3mm, 声束与血流束的夹角小于65°。造影技术为反向脉冲谐波显像, 造影剂使用意大利博莱科 (Bracco) 声诺维 (Sonovue) 即六氟化硫冻干粉末, 在使用前向小瓶内注入5ml注射用生理盐水, 然后用力震摇瓶子, 直至冻干粉末完全分散。将微泡混悬液抽吸至注射器后应立即将1~2ml注入到肘部浅静脉, 之后注入5ml生理盐水冲管, 观察造影效果, 如效果不佳可进行二次注入, 整个超声造影观察时间约为5min。在检查中患者保持仰卧位, 先行二维B超检查, 即分别以横、纵全面检测整个病灶, 观察病灶大小、位置以及形态变化;再行放射状斜切进行进一步检查, 以充分了解病灶内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检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探头的频繁移动, 对于感兴趣的、确诊疾病利用值较大的病灶部位, 一旦显示, 则立即固定, 同时嘱患者屏息静待, 达到减少干扰的目的, 在此最佳切面将机器调整为超声造影模式, 并且立即启动超声仪表内的计时器, 密切观察有无斑块、斑块处狭窄程度以及斑块内造影增强特征。

1.3 观察指标

实时超声造影过程中观察患者斑块回声分布、增强状况以及斑块回声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实时超声造影之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本文所得数据, 计数资料用 (%) 表示, 所采用统计方法为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双侧) 。

2 结果

本文中观察到60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存在80个颈动脉硬化斑块, 造影结果, 详见表1;按照造影剂具体增强状况可分为自管壁向斑块内增强18例, 自管腔内向管壁内增强20例, 自管腔、管壁综合向斑块内增强30例。增强斑块发现硬斑块20个, 混合斑块30个, 软斑块18个。

3 讨论

注: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低回声、等回声以及混合回声之间增强率差异不显著 (P>0.05) ;三者与高回声之间差异显著 (P<0.05) , χ2低回声组-高回声组=12.21, P=0.001;χ2等回声组-高回声组=23.12, P=0.001;χ2混合回声组-高回声组=34.42, P=0.001。

研究显示, 当颈动脉出现70%以上的狭窄时, 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笔者查阅超声造影后斑块内新生血管数量与斑块增强程度等相关文献, 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而颈动脉受损以及斑块的破裂与脱落又是导致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所谓血管新生主要是指在原有的毛细血管的基础上出现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迁移, 即在原有血管基础上出现新生的芽生或者非芽生毛细血管[2]。本文中通过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来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造影增强特征, 进一步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以及斑块的稳定性。结果显示, 80个斑块中低回声26个, 等回声22个, 混合回声23个, 高回声9个, 68个斑块实时造影增强, 12个斑块实时造影未见增强, 增强斑块中自管壁向斑块内增强18例、自管腔内向管壁内增强20例, 自管腔、管壁综合向斑块内增强30例。增强斑块发现硬斑块20个, 混合斑块30个, 软斑块18个。不同回声斑块增强之间差异显著 (P<0.05) 。这一结果提示,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内部新生血管时可以实时、敏感地强化显示不同性质的颈动脉斑块, 显示新生血管特征, 为临床诊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内部新生血管时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利用常规颈动脉、椎动脉的常规二维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筛选我院收治的60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80个颈动脉硬化斑块, 重点分析斑块回声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实时超声造影之间的关系。结果:80个斑块中低回声26个, 等回声22个, 混合回声23个, 高回声9个, 68个斑块实时造影增强, 12个斑块实时造影未见增强, 增强斑块中自管壁向斑块内增强18例, 自管腔内向管壁内增强20例, 自管腔、管壁综合向斑块内增强30例。增强斑块发现硬斑块20个, 混合斑块30个, 软斑块18个。不同回声斑块增强之间差异显著 (P<0.05) 。结论: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内部新生血管时可以实时、敏感地强化显示不同性质的颈动脉斑块, 显示新生血管特征, 为临床诊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颈动脉,椎动脉,超声造影,新生血管

参考文献

[1]魏立亚, 何文, 项东英, 等.超声造影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 24 (10) :7-10.

硬化斑块 第8篇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脑梗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幸存的患者大约有60%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1], 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我国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长, 目前我国脑梗死的发病率为120/10万~180/10万, 给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2]。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于全身多处动脉, 是引发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有研究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临床研究证实, 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现继发动脉血栓而造成的急性脑梗死约占该类患者总数的65%[3]。本文以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和同期住院治疗的90例非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了检测, 以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之间的关系,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 上述病例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确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4], 同时经头颅CT予以证实。按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可将上述患者分为轻 (32例) 、中 (40例) 、重 (18例) 三种类型。其中男性患者60例, 女性患者30例, 年龄42~85岁, 平均年龄 (65.8±12.4) 岁;以同期住院治疗的90例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患者56例, 女性患者34例, 年龄39~80岁, 平均年龄 (63.3±11.8) 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存在可比性。

1.2诊断标准[5]。内膜增厚:内-中层厚度为0.9~1.3 mm;斑块形成:内-中层厚度>1.3 mm。结合超声声像特点和组织病理学基础将斑块分为以下几种:①脂质性软斑:有中低回声;②钙化性硬斑块:强回声伴声影;③溃疡性混合斑:呈“火山口”样, 回声强弱不等。

1.3检查方法:使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美国GE公司生产, 型号VIVID) , 探头频率为7~10 MHz。患者取仰卧位后, 按常规对颈总动脉、动脉窦部等部位进行探查, 观察并了解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具体情况, 同时观察和测量内-中层厚度、血流参数等指标。

1.4观察指标:主要有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检出例数和检出率, 软斑和混合斑的检出例数和检出率, 不同病情脑梗死患者不同性质斑块的检出例数和检出率等。

1.5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以 (±s) 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检出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情况发现, 观察组共有75例检出粥样硬化斑块, 检出率为83.33%;对照组共有17例检出粥样硬化斑块, 检出率为18.89%。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同类型斑块的检出情况:观察组共检出软斑22例, 硬斑14例, 混合斑40例, 对照组共检出软斑4例, 硬斑12例, 混合斑1例。观察组患者软斑和混合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不同病情脑梗死患者各类型斑块的检出情况:轻型病情患者混合斑的检出率明显低于中、重型病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硬斑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临床研究证明,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发部位依次为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和颈总动脉主干, 而血液的切应力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最易发生粥样硬化斑块的颈总动脉分叉处血流速度较为缓慢, 为脂质沉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成为斑块的好发部位。这一点已被有关研究所证实[6]。有文献报道,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脑梗死的主要原因[7,8]。而血栓-栓塞学说和血流动力学性末梢低灌流学说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行性发展, 斑块的数量和性质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按斑块性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分为软斑、硬斑和混合斑, 通常认为软斑的危险性较大, 硬斑较稳定, 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 (脑梗死组)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高达83.33%, 而对照组 (非脑梗死组) 的检出率仅为18.89%,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表明, 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轻型病情患者混合斑的检出率明显低于中、重型病例, 具有显著差异 (P<0.05) ;而硬斑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表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和类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梗死病情的轻重。

综上所述, 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类型和性质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 颈动脉彩超检查可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狭窄程度、斑块的组织学特征等进行检测, 在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 通过研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可为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提供依据,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Greenberg E, Treger I, Schwarz J.Age, gender and risk factor disparities in first-stroke Jewish and Arab patients in Israel undergoing rehabilitation[J].Isr Med Assoc J, 2011, 13 (11) :680-683.

[2]舒敏, 章军建.ABCD3评分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41 (5) :607-610.

[3]冀桂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 (6) :236-237.

[4]张娟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5) :788-789.

[5]薛满忠, 李永杰, 高旭光, 等.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 (11) :762-765.

[6]陈道存, 陈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0, 19 (6) :618-620.

[7]宋平梅.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分布及超声背向放射积分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8, 17 (3) :240-242.

硬化斑块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3月, 对随机选取的120例患者 (该院内科) 进行分组, 经超声均可见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观察组60例, 男女分别为27、33例, 中位年龄 (63.4±10.5) 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分别为15、22、8及15例;对照组60例, 男女分别为31、29例, 中位年龄 (64.5±12.3) 岁,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脂症分别为21、20、10、9例。临床资料上,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诊断标准

根据超声病理学分型, 易损斑块为:软斑, 斑块内呈现低回声或是等回声;硬斑, 强回声;钙化斑, 强回声并见声影;溃疡斑, 斑块呈现“火山口”样龛壁影。易损斑块:多指软斑、溃疡斑;稳定斑块:硬斑与钙化斑[2]。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 (由拜耳公司生产) 100 mg/d, 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均由辉瑞公司供应) 20 mg/d。观察组:给予加味抵当汤, 组方如下:熟大黄、桂枝、水蛭及虻虫各6 g、生黄芪15 g、桃仁、乳香及没药各9 g, 将其制成中药粉剂, 用100 m L温水浸泡, 取其汤药, 1次/d;评估治疗6个月后疗效。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抽验总胆同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等指标, 并检测血小板 (Pit) 、肝肾功能等。用斑块积分法来评定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性 (斑块数量) ;并测定血清高明C反应蛋白 (hs-CRP) 及炎症因子水平[3]。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来分析全部数据, 用 (±s) 代表计量资料, 组间对比均用t检验, χ2检验计数资料;P<0.01,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检测结果

治疗6个月后, 两组患者TC、LDL-C及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 且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更为显著 (P<0.05) , 具体见表1。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比较

治疗前, 两组粥样硬化斑块数量相似, 治疗6个月, 观察组稳定、易损斑块数量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 , 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分析

治疗前, 两组hs-CRP及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6个月, 两组hs-CRP及ICAM-1指标显著降低, 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t=6.351, t=5.712, P<0.05) , 见表3。

2.4 副反应

治疗前后, 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常规及电解质检测, 未见异常变化。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 (AS) , 是动脉硬化中的主要类型。约有60%的急性脑梗塞疾病均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损, 引发动脉血栓。有研究[4]表明,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均伴有动脉硬化;如患者出现多个不稳定斑块, 即便有药物干预, 其脑卒中患病率也可达到15%~20%。另有研究[5]显示, 可将管腔内径监测用于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

加味抵当汤, 形成于古方“抵当汤”。主要成分:熟大黄、水蛭、生黄芪、桃仁、乳香、桂枝等, 有益气活血、解毒散结之效。本方选小剂量熟大黄 (解毒祛瘀) 、生黄芪 (益气托毒) 联用为主药, 可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辅之以水蛭、桃仁 (破血通瘀) ;桂枝 (辛温疏通) 作为引药上行, 可入心脉[6]。王佩军[7]通过筛选中药后得出, 活血药酒大黄对斑块也有稳定作用, 因而提出“活血解毒-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之说, 认为活血解毒能对易损斑块起到干预作用。通过联用上述诸药:该组患者TC、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 (P<0.05) ;观察组稳定斑块从治疗前47个增加到77个, 易损斑块从71个降低至32个;对照组稳定斑块从治疗前45个降低至32个, 易损斑块由60个降至41个 (P<0.05) 。上述与王佩军[7]等人研究活血化瘀方降低Apo E基因缺陷小鼠血清hs-CRP水平的结果基本相符。可见, 本方用于稳定易损斑块, 防治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疗效显著, 临床可予深入研究、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加味抵当汤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将随机选取的2013年2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进行分组, 对照组:拜阿司匹林100 mg/g, 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组:加味抵当汤100 m L/d, 疗程6个月, 统计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 两组患者血脂检测指标 (TC、LDL-C等) 较治疗前下降, 且观察组更显著 (P<0.05)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颈动脉易损斑块数量、hs-CRP及ICAM-1指标显著降低 (P<0.05) 。结论 中药加味抵当汤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效果显著, 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干预

参考文献

[1]任丽, 王阶, 冯玲, 等.冠脉易损斑块的中医病机治法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 (2) :55-56.

[2]张金生.关于构建易损斑块中医病理机制—“微型毒瘀痰”理论的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 2011 (19) :12.

[3]郑广娟, 朱莹, 王婷.虎杖配伍山楂抗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病变的机制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 (4) :20-22.

[4]赵昕, 王硕, 齐文升.加味栀子大黄汤治疗热结血瘀证冠心病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 2010 (10) :121-123.

[5]岑明, 陈伟峰, 黄健, 等.婴幼儿创伤性脑梗塞治疗临床疗效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5) :5-7.

[6]万婷玉, 王丹, 任志军, 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8) :51-52.

上一篇:自行车安全下一篇:愈合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