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2024-05-13

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精选12篇)

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第1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05~2014-09在我院正常分娩或剖腹产的产妇357例。均为健康乳母。随机抽样对200例进行营养膳食指导, 157例正常饮食。在分娩前后都健康检查身体一次, 均在产后1~3个月内监测乳汁营养素、蛋白质、锌、铁、钙等含量。

1.2 仪器、设备

乳汁成分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汽状态对共振辐射的吸收。物理方法:光学浊度。化学方法:蛋白质—凯氏定氮法。乳汁营养质量监测与促进系统, 计算机辅助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等。

1.3 研究方法

1.3.1 营养与经济状况调查

研究记录的内容包括每位产妇个人和家庭的一般情况, 分娩史、体格检查情况、新生儿及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用问卷法完成了连续30d膳食调查表格的填写。采用哺乳质量检测与促进系统的营养软件, 计算每天每日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 取30d平均值, 给予评价。

1.3.2 营养膳食护理指导

将哺乳期乳汁营养质量监测与促进指导系统应用于围生育期保健, 真正做到个体化的营养膳食及生活方式的指导。对母亲加强产后访视及孕期营养讲堂的营养知识宣教, 据营养调查表给予指导调整饮食结构, 建立和维持泌乳阶段, 使母亲摄入足够均衡的营养物质, 有效地帮助产妇平衡营养膳食, 保证足量泌乳以满足其自身代谢需要。丰富均衡的营养饮食来源于供给充足优质蛋白质———水产品、肉类、奶类、豆类;含钙丰富食品———乳制品, 新鲜瓜果和蔬菜等, 降低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标本采集:健康产妇正常饮食3d, 无其他疾病发生。建议采集早上午8:00~9:00时间的中断母乳15~20m L, 使用无菌带盖密闭好的容器, 4℃保存。母乳采集后应尽快检测, 原则上0~4℃保存不超过一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 并进行u检验, 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营养膳食指导后乳汁营养、微量元素的监测

为这些哺乳期妇女提供营养膳食指导后乳汁中蛋白质、三种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增加, 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见表1。

2.2 营养经济状况调查

采用一对一的调查方式, 自愿接受乳汁营养检测的200名哺乳妇女中, 经济状况:以家庭人均收入在1500元/月以上为良好, 占10%;在800~1500元/月为一般, 占89%;在700元以下者为差, 占1%。个人营养状况:采用24h膳食回顾法, 询问哺乳妇女调查前24h内的食物摄入情况。按每日膳食能量与营养素的摄入量3000kcal以上为良好, 占7%;在2500~3000kcal者为一般, 占92%;在2400kcal以下者为差, 占1%。见表2。

3 讨论

母乳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营养物质, 是婴儿营养最为理想的天然食品。乳汁的营养成分直接影响婴儿对乳汁的吸收和代谢情况, 并直接影响婴儿扥身体和智力发育。哺乳质量监测乳汁的数量及质量, 蛋白质、锌、铁、钙、的营养代谢状况, 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指导及补充干预, 使哺乳妇女乳汁中的蛋白质、锌、铁、钙等必需元素均达正常的营养水平。通过乳汁营养检测乳汁各项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含量, 观察婴儿体重变化及皮肤颜色。判断哺乳质量是否在合理范围内。由此评估指导干预的效果。表明本地区哺乳期妇女饮食营养均衡。为促进婴幼儿期的合理营养, 促进婴儿健康及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临床理论依据。综上所述, 本研究将围生育期的哺乳妇女乳汁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的检测, 定量分析乳汁的质量及饮食营养指导应用于围生育期保健, 真正做到个体化的膳食及生活方式的指导。乳汁营养成分分析更为个体化、更加科学、合理。科学全面的饮食营养指导乳母的均衡饮食, 可以提高母乳的营养成分, 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改善母婴健康状况, 保持哺乳期全程个体化最佳营养状态, 促进免疫功能成熟, 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 提供了出生质量和人口素质。在提倡母乳喂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营养膳食指导,围生育期哺乳期妇女,母乳喂养,乳汁营养监测

参考文献

[1]杨慧霞, 董悦.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 (2) :129

[2]李春妮, 李丽, 刘小传, 等.正常孕妇血清蛋白 (a) 含量调查及临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 2004, 2 (1) :32-33

[3]张银川, 李晓强, 张霖, 等.孕妇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86-87

[4]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10:194-209

[5]石蕾, 张林译.哺乳妇女和母乳喂养儿的补锌问题[J].国外医学妇幼分册, 1999, 10 (3) :114-116

[6]黄思齐.孕妇营养状况与胎儿生长发育关系的探讨[J].营养学报, 1998, 8:308

妇女主任的工作计划 第2篇

一、立足基本,提供多维帮扶

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中女性的力量,整合公益性群众活动阵地,逐步形成覆盖所有群众的服务网络,放大、增强服务妇女群众、家庭和社会的整体成效,有效扩大妇联基层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立足需求,提供特色帮扶

根据“一群人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的妇女儿童工作思路,将从群众的视角出发,根据群众所需设计常态化服务项目,不断加快妇联组织的转型发展。如以“德福社工阳光妈妈”为基础,打造服务关爱单亲妈妈等困难妇女和家庭的典型。

三、立足专业,提供精准帮扶

老年妇女的心理护理 第3篇

老年妇女的生理特点

衰老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衰老的过程中机体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尤其是妇女在绝经后,卵巢功能不断衰退乃至完全消失,此时即进入老年期,其中60~65岁为老年前期,65以后为老年期。

老年妇女的生理特点:①生理功能减退:卵巢萎缩,血中雌激素下降,胆固醇增高,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病变增多。内脏功能减退、影响消化吸收,体质下降。脑组织功能减退、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出现老年动作减慢,反应不灵敏,记忆力减退。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对冷热调节适应性差,夏季怕热,冬季怕冷,易中暑或感冒。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全身防御功能减弱。②形态变化:出现老态,毛发变白、脱落。皮肤出现老年色素沉着和失去弹性,牙齿松动或脱落,体重减轻,身长缩短。③生殖器官退化:阴道失去弹性、宫颈萎缩、子宫萎缩、子宫内膜萎缩、子宫周围韧带松弛,易出现子宫脱垂、老年性阴道炎、萎缩性子宫内膜炎、外阴枯干等症。④疾病高发:机体生理功能下降,牙痛、脱齿、饮食改变、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缺乏,致各脏器疾病高发,肿瘤发病率大为增加。

老年妇女的心理特点

人,不单纯是一个生物的有机体,而是一个有意识、有感情、有着自己漫长的经历和丰实的生活,具有十分复杂的心理思维活动的生物有机体,老年妇女由于生理改变,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烦恼感:由于衰老,体力减弱,力不从心,一般较多烦恼。②孤独失落感:子女成人离家,或丧偶,家中缺少亲人交谈,产生孤独感、失落感。③自卑消沉感:失去社会工作机会后,常不被社会重视和尊敬,产生自卑消沉感。④失去进取感:常沉醉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而失去进取之心。⑤失去欢乐感: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发病率增高,常会想到死亡将来临,失去欢乐。⑥惧怕感:怕得癌症,惧怕死亡,心理矛盾,负担加重。

老年妇女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言行,打破病人身心之间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老年妇女的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讲究心理卫生:可以使人保持心理健康,生活满意,能够妥善处理面临的一切实际问题,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受得住外界各种竞争压力或生活变故的困扰。为此,老年妇女更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乐观开朗,热爱生活,善于自得其乐,如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苦中求乐。培养良好的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能力,少依赖别人,处理好人际关系,排除忧郁情绪的干扰,保持宽大的胸怀。②精神护理:老年妇女大多都在心理上存在着消极因素,所以,护理工作者就必须采用诱导、解释的方法,使老年妇女从恐惧、忧虑中解脱出来。即使人老也不能心老,一个人希望青春,就必须设法保持青春。如果你’以为自己老了,那么你就会真的老了;若是你能自信不老,也许你也就真的会年轻许多。所以,对老年妇女的实际生活,要尽量提高兴趣,因为只要心态不老,就会体力不衰。另外,调整好情绪,别让身心被不愉快的事情所影响。因为烦恼抑郁、暴躁苦恼都会使你精力损毁,元气低沉。反之,如果身心轻松愉快,自会使你年轻许多。③饮食起居护理:a老年妇女的饮食应坚持以营养分配合理,食物选择、烹调适合老人消化能力和口味为原则。在饮食中热能供给量应适当降低,蛋白质需要量与成人无差别,碳水化合物中以果糖最为适宜,要粗细粮搭配,脂肪不宜过多,尤其是动物性脂肪,但也不必限制过严。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适宜比例,多吃含钙、铁的食物和新鲜蔬菜与水果,饮水量应控制在2000ml左右,膳食调配宜清淡,避免油腻,食盐每日不超过4~5g。由于老年人常患有牙龈萎缩,牙齿脱落,咀嚼困难,再加上消化功能减退,胃肠功能发生紊乱,所以对饮食常有特殊的要求,故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的饮食,力求色香味俱佳,富有营养,易于消化,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来增加食欲。b生活起居方面,按时间生物学说,起床、入睡、锻炼、工作、洗漱、排便等都应形成一定的规律,才能健康长寿,老年妇女在家应安排一个内容较充实、生活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睡眠时间1天以7小时为宜,学习、锻炼、进餐时间要安排恰当,避免过度的疲劳。④留意危险信号,注意疾病护理:老年妇女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所影响,容易引起失眠、头痛、消化不良、疲倦等症状,一经发生,应该找医生检查,一旦染患,护士应该严密注视病情发展。对疾病的细微变化,护士都要密切观察。因为老年妇女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合并其他并发症,所以护士要防微杜渐,正确及时地按照医嘱治疗,精心护理,使老年妇女感到护士时刻在关心着她们的健康状况和病情的发展。老年妇女由于听力下降,记忆力差,护士要向病人交待清楚,如服药时间、方法、用量、禁忌等注意事项。再如对糖尿病病人要具体指导饮食治疗,帮助制定食谱,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大小便问题一定要解决好,如便器一定要放在病人易取的地方,当病人尿湿床褥时,千万不要责怪病人,护士要主动向病人道歉,承认自己工作不周到,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促进病人安心治病。

未婚妇女药物流产的护理体会 第4篇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 年龄在18~32岁, 停经50d以内身体健康, 经B超检查确诊为宫腔内妊娠, 无慢性肝、肾疾患、心脏病, 高血压、青光眼及药物过敏史, 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

1.2 方法

3d给药法:第一天早饭后2h口服米非司酮50mg, 晚饭后2h口服米非司酮25mg, 第二天服用方法同第一天, 第三天早饭后2h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 并要求服药后及时来院观察, 未见孕囊排出的及时查找原因, 必要时行清宫术, 嘱一周后复诊。

2 结果

35例中完全流产29例 (82.8%) , 不全流产5例 (14.2%) , 失败1例 (2.8%) , 流产结局与停经天数无明显关系5例不完流产和1例失败者均行清宫术, 无任何不良反应。

存在的护理问题:本组35例未婚妇女, 她们普遍存在缺乏生殖保健及避孕知识, 担心家人及熟人知道, 同时又担心以后发生并发症。所以制订护理措施要以预防并发症为主, 对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使病人处于接受药物流产手术及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在整个接诊过程中, 医护人员要对她们的询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与说明, 以消除她们的紧张、恐惧心理, 对她们不歧视、不讽刺、不嘲笑, 并给予温暖、同情、理解和关心, 要从各方面为她们保守秘密, 尊重她们的隐私权, 争取获得她们的信任。对担心发生并发症的心理问题, 给她们介绍药物流产的特点, 与人工流产相比具有痛苦小, 对宫颈、子宫的直接损伤小, 减少了宫腔感染的机会等等优点, 以消除她们的思想顾虑, 使她们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放心接受药物流产手术。

3.2 知识宣教

本组35例均为未婚女青年, 普遍缺乏生殖保健及避孕知识, 护士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同时, 还要适时地教育她们懂得自尊自爱自重, 使她们认识到药物流产对身心还是有一定的危害的。同时宣教常用的避孕方法, 以及意外怀孕后的紧急补救措施, 使她们认识到药物流产不是避孕方法, 鼓励她们树立康复的信心, 消除恐惧心理, 尽快进入正常的生活及工作中去。

3.3 服药后的护理

第3天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后留院观察, 仔细观察病人服药后反应, 如阴道出血量的多少, 腹痛的程度, 宫内排出物是否见到绒毛膜样物及胚胎, 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对出血多, 流产不全或药物流产失败的病人要及时行清宫术。

3.4 康复指导

药物流产后, 待病人无头晕、恶心、走路不稳等情况后方可允许病人在家人的陪同下离开医院。指导她们出院后注意用药、休息、饮食、禁止盆浴以及1个月禁同房等, 并告知病人如有阴道出血量多于平素月经量或下腹疼痛明显或白带出现异常 (量、色、味等) 时, 应及时复诊, 向病人交待术后常见症状, 自我护理方法, 月经恢复时间等, 并做好随访工作。

4 体会

米非司酮是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受体拮抗剂, 具有抗孕激素受体的作用, 能与子宫内膜的孕酮产生亲和, 竞争阻滞孕酮作用, 引起蜕膜和绒毛变形, 导致子宫出血胚胎脱离, 诱发宫缩软化宫颈, 有利于孕囊的排出, 米索前列醇有刺激子宫收缴, 软化宫颈, 使坏死的胚囊有绒毛排除宫腔而达到流产的目的。其与人工流产相比具有痛苦小, 手术危险率降低, 无技术困难, 安全可靠, 成功率高等诸多优点。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 社会的进步, 人们观念的改变, 未婚先孕的现象越来越多, 导致做药物流产的比例也随之增多, 而她们在进行药物流产的过程中, 大多表现为情绪抑郁、心情紧张, 如处理不当, 将留下许多后遗症如继发性不孕、慢性盆腔炎、月经紊乱等等, 严重影响她们以后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本文介绍使用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宫内妊娠具有安全可靠、痛苦小, 成功率高, 不进宫腔, 无宫腔操作, 减少了宫腔感染机会, 避免了器械可能造成的副损伤等诸多优点的一种流产方法。

如何进行妇女私处护理 第5篇

2.有性生活者,每次性生活之前,最好双双清洗外生殖器。此外要固定性伴侣,当对方有外生殖器炎症时,暂不要与之同房,或用好避孕套。

3.经期卫生巾要常换。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平时最好不要垫护垫,勤换内裤即可。

4.内衣内裤要选择棉质的,要单洗,阳光照晒。脚气患者睡觉时固定被褥的铺盖顺序,不要把内衣内裤放在脚头。

5.平时生活中,被褥要经常晾晒,室内要通风。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 咳嗽中医怎么治疗

★ 中医怎么治疗咳嗽

★ 中医怎么治疗妇科病

★ 中医怎么治疗淋巴结核

★ 中医怎么治疗老年斑

★ 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 贫血中医怎么治疗

★ 中医怎么治疗干燥综合症

★ 中医治疗狐臭

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第6篇

关键词 心理护理人工流产重复流产

资料与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妊娠6~10周要求終止妊娠而无禁忌证的重复人工流产患者70例,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1],本组只选择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4个项目进行分析。按来诊顺序编号,并按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5例。

心理护理方法: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术前禁食6小时,进水4小时,入室前排空膀胱。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取膀胱截石位后固定体位,接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患者休息2小时,无异常方可离开。心理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除按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和手术外,还根据患者所反映的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①术前护理:对重复人工流产的未婚先孕,手术时的心情更加复杂,而且不同孕次妇女心情不相同,随着孕次增加,对害怕、痛苦、埋怨的心情有增无减。她们常常担心手术对今后生育的影响,无假期可休息,对身体恢复的影响及不愿被人知道的蒙羞心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护士要运用恰当的语言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简单介绍手术过程和所要进行的各项治疗措施,向患者讲解护理步骤和机制,消除其顾虑,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乐意配合,同时告知患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避孕工具和措施会不断进步,将会给她们带来较大的帮助。②术中护理:术中对宫颈的牵拉、扩张及宫壁的负压吸引等刺激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护士应嘱其深呼吸,同时运用暗示、转移、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受术者的心理负担。如陪伴在患者身边,拉住患者的手,为患者擦汗、按摩腹部,配合按压内关、合谷穴等,并告知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否则越紧张越痛疼的道理[2]。③术后护理: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扶送患者移至休息室,留院观察2小时,及时评估生理及心理的需要,观察出血量,交待术后注意事项、饮食、个人卫生,禁性生活1个月,针对不同的情况,帮助选择适当的避孕方法及采取紧急避孕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意外妊娠[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SCL—90心理测验与国内常模比较,可知,重复人工流产与常模SGL90在忧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上的均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

讨论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导致妊娠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而重复人工流产是指≥2次的人工流产,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需要终止妊娠,人工流产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无可奈何而又迫不及待的事情。虽然她们要求终止妊娠的心愿迫切,但对手术有相当大的顾虑[4]。多次流产对生殖健康危害较大,特别是对青少年更是如此。可见降低重复流产率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生殖健康问题。由于重复人工流产更易发生短期和长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受术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着今后的生活,本研究调查重复人工流产的心理状态及避孕行为,为适时开展心理干预、给予医院内避孕咨询从而降低重复流产率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杨莹,张月红.未婚先孕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20:136.

2戴晓阳.护理心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3.

3戴振威,祖光怀,仲学锋,等.农村年轻主妇健康相关行为干预模式研究评价报告[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15(11):29.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学习情景设计 第7篇

一、学习情景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二、教学时间

27学时。

三、学习任务

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2.妊娠期母体生理变化。3.护理指导。

四、学习目标

1.对妊娠期妇女身心状况进行准确的护理评估。

2.为妊娠期妇女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

3.正确填写孕期各类护理记录, 存档。

4.客观评价对妊娠期妇女护理的效果。

五、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以阶段教学为主, 小组学习、独立与合作相辅, 三种方式交替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始终贯穿教学全过程。

六、教学流程

1.第一阶段

(1) 教师设置学习任务:指出骨性标志物、内外生殖器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5分钟)

(2) 分组领取模型, 对照图片、课本, 探索学习。 (60分钟)

(3) 各小组展示。 (35分钟)

(4) 教师评价和总结。 (40分钟)

(5) 每小组请一名代表演示, 其他小组随机提问。 (40分钟)

(6) 各小组巩固, 联系知识点。 (60分钟)

(7) 教师再次设置任务:妇女一生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 其中以生殖器系统变化最为显著。自我评价, 各小组收集信息。 (60分钟)

(8) 各小组展示。 (40分钟)

(9) 教师总结。 (40分钟)

(10) 角色扮演, 强化知识。 (80分钟)

2.第二阶段

(1) 教师设置学习任务:胎儿的发育特征、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心理变化。 (5分钟)

(2) 分组领取模型, 对照图片、课本, 探索学习。 (115分钟)

(3) 各小组展示。 (60分钟)

(4) 教师评价和总结。 (60分钟)

(5) 每小组请一名代表, 其他小组随机提问。 (40分钟)

(6) 各小组巩固联系。 (40分钟)

3.第三阶段

(1) 教师设置任务:根据女性生理变化作健康指导, 各小组收集信息。 (60分钟)

(2) 各小组展示。 (40分钟)

(3) 教师总结。 (20分钟)

(4) 学生观看产前检查录像, 领取任务:为孕妇制定产前检查方案。 (40分钟)

(5) 角色扮演, 强化知识。 (120分钟)

(6) 小组展示。 (40分钟)

(7) 教师总结。 (20分钟)

(8) 小组强化练习。 (60分钟)

七、学业评价

1.第一阶段

(1) 准确认知骨盆骨性标志、临床意义; (2) 运用医学知识解释生理变化; (3) 尊重护理对象的隐私。

2.第二、三阶段

(1) 胎儿的发育特征、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妊娠期妇女的生理心理变化; (2) 准确对妊娠期妇女身心状况进行准确的护理评估; (3) 尊重护理对象的隐私; (4) 按教师的布置顺利完成任务; (5) 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突出, 能严格按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工作, 团队意识强, 责任心强, 服务态度好。

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的护理 第8篇

关键词:更年期,高血压,综述文献

更年期是指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期[1]。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它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 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卵巢功能衰退, 生育能力和性生活动力下降, 月经逐渐稀少, 不规律, 直至绝经, 性器官也随之呈进行性萎缩。上述性功能的衰退集中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分泌, 增加及植物神经紊乱的症候群, 如阵发性潮热、出汗、睡眠不好、头晕头痛、性情急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血压不稳, 特别是血压偏高的症状明显[2]。因此, 妇女更年期高血压 (又叫绝经期高血压) 已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的护理综述如下。

1 更年期高血压机制

更年期妇女出现血压升高常在绝经后数年, 并不是在绝经后就出现, 更年期高血压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可能涉及多个系统, 但主要是由卵巢功能减退而引起下丘脑—垂体—性腺体功能失调, 影响植物神经中枢及其支配下的各种脏腑功能, 而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属神经性高血压[3]。

2 更年期高血压诊断和临床表现

2.1 更年期高血压诊断

我国妇女更年期的年龄一般为45~55岁, 绝经年龄平均为49.5岁。

2.2 更年期高血压临床表现

以更年期主症混高血压为症状, 突出表现为颜面潮红、出汗、胸闷心悸、失眠、体温波动、血压波动, 血压明显增高者则表现为头痛、头晕等[5]。

3 更年期高血压治疗

3.1 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 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同时, 强调对更年期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 并以此作为治疗高血压方案的。临界高血压范围 (收缩压140~149mmHg, 舒张压90~94mmHg, lmmHg=0.133kPa) , 具有2项以上绝经期综合症状[6]。非药物治疗的途径如下:

3.1.1 控制能量

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过量摄入。

3.1.2 限制食盐摄入量

限制食盐摄入量是治疗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人食盐的总量限制在<2g/d或酱油10mL/d。但不包含食物中自然存在的氯化钠, 禁食腌制食品, 如咸菜、皮蛋、火腿、香肠等。

3.1.3 适当增加钾和钙的摄入

钾和钙的合理摄入有利于高血压的防和治。每日的钾摄入量要保证, 成人约1 8 7 5~5625mg, 特别在多尿、多汗时, 要及时补充复含钾的各类蔬菜水果。钙的摄入也需要合理调节, 应多摄入鱼虾类、贝壳类、麦类等。

3.1.4 心理指导

更年期妇女有精神、神经方面的失调 (或称之为反常) , 而这一切由会加重高血压的进展, 所以对其进行心理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患者要善于调节工作状态, 调节情志, 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 树立健康观念, 注意血压监测, 积极参加健康学习教育学习, 提高自身防治高血压的水平。

3.1.5 运动治疗

作为防治更年期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之一, 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好, 必须根据自身条件选定项目及运动量。通常有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气功、太极拳等, 最简单易行的是散步, 散步既不激烈, 又可随时增减运动量。

3.2 药物治疗

在非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实行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 (1) 利尿降压剂; (2) β受体阻滞剂; (3) 钙通道阻滞剂;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5) 其它等5大类型。目前临床多实行联合用药, 所谓联合用药就是指2种或2种以上抗高血压药同时应用, 最常见的是2种药物联用。联合用药的有效搭配:传统的β阻滞剂与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对代谢的不良反应已被共识。据最新研究发现, 利尿剂和ACEI、CCB、ARB, β受体阻滞剂和CCB、ACEI、ARB这6种组合是最值得推崇的。

参考文献

[1]陈晓映.更年期妇女的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 2006, 20 (2) :435.

[2]王惠琴.妇女更年期高血压的诊断及药物治疗[J].天津药学, 1995, 7 (3) :44.

[3]姚景.更年期高血压之辩证施治[J].浙江中医杂志, 2007, 42 (2) :110.

[4]尤黎明, 吴瑛, 孙国珍, 等.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2.

[5]林明衍.更年期妇女高血压临床特点[J].中国中医药杂志, 2004, 2 (4) :225.

社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第9篇

1 社区基层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现代人口流动的增加“社会人”的管理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社区服务中心, 由于其主要针对所辖区域常住人口进行管理, 使得其在基层人口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优势。社区服务中心能够对辖区内的妇女情况、人口情况进行更好的了解, 是妇女保健工作及计划生育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

2 社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2.1 加强社区基层妇幼保健队伍建设, 促进社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针对现代社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我国妇幼保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社区服务中心必须认识到自身队伍建设对妇女保健、计划生育的重要影响。通过对基层社区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妇女保健以及计划生育工作认识的提高促进妇女保健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2.2 加强社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 促进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中生理课程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我国妇女对自身的保健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 造成许多妇女由于卫生生活习惯、家庭生活习惯不良造成妇科疾病的出现。加上人们对计生技术的不了解使得我国还存在一部分人由于计划生育方式不当而导致多侧人流情况的出现, 严重的危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 为妇科疾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针对我国人民对妇科保健、性问题的害羞心里, 以宣传手册、网络咨询的方式以及开展妇女保健宣传课程的方式来强化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的宣传通过。同时针对许多男性对生理卫生不注意导致妇女妇科疾病出现的现状, 社区还应以男性参与孕产妇保健、男性保护爱妻身体健康、男性参与“和谐家庭创建”、参与“关爱女孩行动”、参与“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等主题进行宣传。以夫妻同听孕产课、夫妻同听性卫生等方式倡导男性参与孕产妇保健, 倡导男性参与妇女保健工作。在进行“男性参与妇女保健”健康讲座或宣传中, 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 通过乳腺保健教育知识光盘及讲解、性生活卫生知识等, 促进社区家庭对妇女保健知识的了解, 同时通过咨询、答疑活动促进知识宣传的效果。

2.3 加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网络建设, 促进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我国家庭网络已经形成规模, 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与网络进行信息的搜索。针对这样的情况, 现代社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 积极构建网络平台。通过自身对妇幼保健医疗结构的细致了解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丰富, 为社区内的妇女提供专业的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咨询工作, 为其相关信息提供正规的信息来源, 以此促进社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同时针对社区孕产妇不方便行动的情况, 网络平台能够更便捷的为其妇女保健咨询、妇幼信息搜索等提供基础。同时通过社区与相关妇幼保健医疗结构网络平台的沟通还能够为社区所辖妇女提供保健院等相关信息。为其选择适宜的孕产检查机构、妇科疾病诊疗机构提供基础的信息渠道。

3 针对围婚期妇女保健工作重点科学开展社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

围婚期保健是围绕婚姻前后, 为保证婚配双方和子代的健康而开展的一系列保健措施。通过对新婚夫妇进行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和婚前医学检查, 提高男女双方对性和婚育保健知识水平, 催进双方健康状况的了解, 发现影响结婚和生育的严重疾病, 并针对发现的异常提出医学及保健指导意见, 根据其工作的目的, 围婚期保健工作的开展应着重对性卫生、生育和优生、避孕和遗传病等知识的婚前卫生进行指导。通过科学的宣传以及相应的工作帮助辖区内妇女对有关问题的了解, 促进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社区定位决定了其在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地位, 其应通过科学的宣传与实施有效发挥社区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枢纽作用。通过社区的有利条件, 促进我国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为提高我国妇女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家庭稳定与生活幸福奠定基础。同时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加强自身基础理论与相关知识的培训与提高, 以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红艳.社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想宣传工作的重要性[J].社会科学与资讯, 2009.

[2]马丽红.关于社区工作开展重点的分析-妇女保健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J].社区工作信息, 2009.

[3]陈中华.论社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便利性与优势[J].基层管理务实, 2009.

[4]周子强.妇女保健的工作内容、基本概念和组织机构·行政服务管理工作手册[M].吉林:吉林东宇出版社, 2009.

未婚妇女药流护理 第10篇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共药流875例, 均为7周以内早孕者, 其中未婚375例, 占42.9%, 年龄在16~19岁79例, 占9%, 年龄最小只有16岁。

2 护理

2.1 心理特点及护理

2.1.1 恐惧、紧张、担心心理

随着社会环境因素复杂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年轻人普遍发育成熟早, 但结婚较晚, 在性行为及生殖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及必要的指导, 造成未婚先孕率逐年升高, 并有年龄偏小现象, 而对怀孕、药流知识又不了解, 心理变化非常复杂, 表现恐惧、精神紧张、不知所措、有的则担心以后的生育问题, 并且担心服药不良反应、药流不全、出血多, 以致害怕清宫、疼痛, 对此, 我们应重视、首先态度应和蔼可亲, 尽量做好解释、宽慰工作, 面对现实, 满足正当的需求, 减少紧张等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 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2.1.2 害羞心理

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在家庭中难以得到充分的支持和理解, 甚至还要受到指责和嘲讽, 以致一旦怀孕感到羞耻, 采取回避态度, 怕遇见熟人, 不敢对别人说, 处于孤独无助境地, 但又期望得到医护人员、朋友的尊重、帮助和指导, 我们必须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体贴、理解、尊重她们, 平等相待, 学会换位思考, 理解她们的苦楚, 实行保护性医疗, 尊重她们其人格、隐私, 以免损伤自尊, 并且劝导她们要自尊、自爱,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使其增强自我的约束能力。

2.1.3 无所谓心理

有些未婚妇女对药流产生一种误解, 认为不要接受刮宫手术的痛苦, 简单服几颗药丸就行了, 对日常避孕产生了麻痹思想, 避孕失败。针对这些应认真说明药流不是尽善尽美, 约有5%~10%的服药者流产不全或失败, 均有一定的副作用, 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并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因此, 必须加强避孕为主的方针, 指导采取正确的避孕措施及方法, 减少不必要药流。

2.2 用药前护理

药流虽是简单、安全、有效、无创伤, 避免了进宫腔操作可能造成的并发症, 但倘若用药不当, 轻者达不到流产目的, 重者可使服药者大出血休克, 乃至有生命危险, 因此, 对药流不能轻视, 不能擅自在家悄悄服药, 必须经医生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 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症,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用药, 详细交待服药方法、疗效、副作用、注意事项, 可能发生的危险性, 如按时定量服药的重要性, 服药不当的危害、治疗过程怎样自行观察出血量及阴道排出物的方法等。

2.3 用药后护理

服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头晕、乏力、怕冷、腹痛等副作用, 应多加观察、注意血压、脉搏情况, 做好解释工作, 以防不测, 少数病人服用第1次药后排出胎囊, 一般是服第2次药后2~4h排出胎囊, 注意检查胎囊排出时间、大小、出血量。如排出前后有活动性出血可给缩宫剂, 必要时行清宫术。若胎囊排出后1h出血不多则可回家休息, 并嘱其保持心情舒畅, 以免影响宫缩, 注意保暖、避免冷水浴、冷饮、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禁止性生活1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多吃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 加强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的宣传、指导, 阴道流血较多或持续不净应及时就诊, 1周回院复查。

3 结语

通过医护人员精心护理, 能为未婚妇女药流者排忧解难, 使其顺利度过非常时期。为了确保用药的安全, 提高疗效及护理质量, 确保医患关系和谐, 必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 如哲学、论理学、法学等,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保障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摘要:目的为了适应未婚先孕率逐年升高及社会环境因素复杂化, 加强对她们观察护理, 确保医疗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其心理特点及用药前后注意事项给予指导。结果未婚早孕375例药流的成功率达90%上, 未发生大出血、休克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对未婚者药流的护理, 使她们能顺利度过非常时期。

妇女产后抑郁症的危害性及心理护理 第11篇

【关键词】抑郁症危害性 心理护理

抑郁症病人会陷入一种“负性认知模式”,极易产生自责自罪的心理,这样的心态发展到一定程度,“心情的烦恼会超出对死亡的恐惧。自杀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6成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愿望或行为,约15%的抑郁症病人最终以自杀死亡。10%不到的人接受了检查治疗。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与产妇的产褥期的护理有一定的联系,传统产褥期往往只看重对产妇身体的护理,反而忽视了其心理健康的护理,从而引发了各种心理层面的疾病。

1.产后抑郁症的危害性

产妇抑郁症属于心理上疾病,导致这种情况出现重要原因就是产妇分娩后情绪低落并且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在心里产生焦虑、烦躁、不安,严重的情况会带有自杀的想法。这种症状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有精神性运动缓慢、身体不协调、生理机能紊乱等。一旦患有产妇抑郁症,将对各方面造成消极影响。就产妇自身而言,产妇抑郁症会导致妇女体北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降低,使子宫收缩不足,还会引发产后出血;就婴儿成长而言,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妇女泌乳会有所延迟,而且乳汁分泌也会减少,在婴儿成长初期,这种情况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也是导致医院出现刚出生婴儿就死亡的诱因之一。就生活环境而言,在这种状态的下产妇,情绪极为不稳,心理上也处于高度的敏感时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情绪恶化,这不仅影响到家庭的和睦,引发家庭离婚,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使孕妇萌生自杀的心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患有产后抑郁症的自杀率高达15%。

2.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2.1分娩前护理

2.1.1在分娩前要了解产妇的精神状态,对于产后抑郁护理这一问题,也要注意介绍相关的分娩知识和分娩过程,使产妇认识到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对所要经历的痛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帮助产妇以积极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分娩,消除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避免产生产后抑郁。

2.1.2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就需要医护人员开展一些活动来转移产妇的心理情绪,引导积极的情绪。其具体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点:

(1)开展适当的产妇身体锻炼,一方面可以保证产妇在生产时有足够的体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让孕妇保持愉悦的心情。

(2)开设婴儿知识讲堂,让孕妇可以掌握基本的婴儿护理知识和技能,增加分娩之后照顾婴儿的自信心,并认识作为母亲的的责任感。

(3)母乳喂养的实际指导。护理工作可以利用婴儿的原比例模型,演示母乳喂养正确方法,并讲解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好处。

(4)鼓励产妇与家人多交流沟通,以免心理出现不安的情绪。

2.2分娩中护理

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在旁陪伴和指导给予安慰和鼓励,教会其如何在阵痛间歇中运用放松的技巧,消除其无助感,增强分娩的信心。允许家属陪伴,给予关怀和照顾,减轻孤独感,缓解紧张心理。及时补充易消化的食物和水分,减少产程中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对剖宫产的产妇要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的问题,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忧。

3.产后护理

3.1适当限制亲友的探视,护理工作尽量集中,提高效率,使产妇有充足的休息。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使产妇尽快恢复体力,大大降低产后抑郁出现的可能性这也是产后抑郁护理的方法之一。

3.2对分娩经受了异常痛苦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导致产后抑郁。为了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产妇本身要保持心情舒畅,对自身的心理变化要有意识地控制,切不可听之任之发展忧郁、愁闷。家人要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特别是丈夫的体贴、关爱,对预防产后抑郁症极其重要。

4.其它护理

医务人员对产妇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对其有着直接影响的作用。因此,医务人员行业素质必须具有较高水准,这样产妇才能信任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安排的事项也会积极的配合,顺产的成功率也会得到提高。针对实际的工作情况,护理人员首先是要在业务水平上过关,其次要加强日常对孕妇生活情况的观察,并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及时了解孕妇的心理状况,针对出现的问题要作出及时的处理。同时,产妇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抑郁,比如性格、教育文化背景、产后休息状况等,护理人员就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从不同的方向对产妇的心理情绪进行梳理。

5.小结

产后抑郁症属于心理问题,可通过心理支持和指导来解决,但持续时间长,对自身、婴儿、家庭和人际交往等都会有一定的危害,反应剧烈会发展为产后精神病。因此,护理时要随时观察、分析心理紊乱的程度,做到外松内紧,用简单的心理治疗给患者一定的支持治疗,达到身心整体护理目的。产后抑郁症是由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所致,我们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整体护理的同时,应加大力度,广泛宣传,取得社会的支持,给患者一个康复的空间,减少诱因、消除或减轻发病率,使产妇安全度过产褥期。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1-262.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护理 第12篇

1 围绝经期妇女躯体及心理的变化

1.1 躯体改变

①月经紊乱: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的症状, 可有月经的各种不规律表现。如有异常子宫出血时应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②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出现盆底松弛、尿频、张力性尿失禁、乳房下垂、阴道分泌物减少、性交疼痛、性欲减退等。③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出汗、感觉障碍、眩晕、心悸等。④诱发心血管疾病:绝经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出现冠状动脉及脑血管病变, 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⑤代谢障碍性病变:大约25%绝经后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 表现为腰酸背痛、腿抽筋、肌肉关节疼痛, 易于发生骨折。⑥毛发与皮肤的改变:如皮肤干涩衰老、脱发等。

1.2 心理变化

围绝经期妇女因低雌激素的状态, 可影响精神心理活动, 表现在情绪、记忆及认识功能改变, 如情绪低落、悲观处事、敏感多疑、激动、喜怒无常、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雌激素缺乏对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的发生有潜在危险可能。情绪及心理的变化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

2 护理

加强对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教育, 帮助围绝经期妇女正视该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 用综合的护理方法减轻各种症状。

2.1 基础护理

①定期进行妇科健康体检, 做好癌前筛查。②正确指导, 合理利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让围绝经期妇女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长期服药的女性, 至少每年体检1次, 坚持定期随访。③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适时适度锻炼, 注意多晒太阳, 接触大自然。④合理饮食, 均衡营养, 增加维生素、纤维、高钙食物摄入, 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大豆制品等。大豆中含雌激素, 有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4]。合理补钙, 改善骨质疏松。⑤建立健康档案, 定期随访。⑥利用各类讲座、宣传册等媒介, 传播围绝经期保健知识。

2.2 家庭护理

社会和家庭都应当给予围绝经期女性体谅和关爱。社会要加大宣教力度, 创造温暖的社会环境。家人要多一份关心与理解, 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帮助家人了解围绝经期的相关知识, 多与围绝经期妇女沟通, 让她们感受到亲人的温暖, 正确疏导她们的消极情绪, 减轻抑郁症状。加强健康的性知识教育, 保持和谐的性生活, 增强围绝经妇女自信心和自尊心。

2.3 心理护理指导

围绝经期是每个妇女一生必经的一个时期, 其躯体和心理的影响程度及持续的时间各异。心理异常又可加剧躯体症状的表现。医护人员应多鼓励妇女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努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适当给予心理干预, 使其学会自我调节, 消除和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一些特别严重的病人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正确的心理治疗可以改变人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异常的根源, 治疗目标就是纠正错误观念及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5]。因此应鼓励围绝经期妇女, 特别是一些已退休返回社区的病人, 要多与社会接触, 丰富自身生活;鼓励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利用社区、工作单位、社会团体的平台, 发挥自身价值, 学会转移情绪, 减轻围绝经期的不适;要多交朋友, 主动与朋友及家人沟通, 释放心中的痛苦及焦虑, 共同探讨自我放松的调节途径, 从痛苦与焦虑中解脱出来, 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 围绝经期的女性生理及心理变化较剧烈, 也是进入衰老过程的一个起点。这个过程是自然的也是必经的, 围绝经期妇女要正视这一生理过程。医护人员要遵循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从医院、家庭到社会, 从身体到心理给予全方位的综合护理, 使围绝经期妇女具备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 帮助病人提高生活质量, 平稳渡过围绝经期。

参考文献

[1]乐杰, 谢幸, 丰有吉, 等.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49.

[2]赵秋利.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08.

[3]胡莉莉.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卫生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 2001, 4 (6) :469-470.

[4]沈犁.围绝经期妇女的现存问题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09) :221.

上一篇:建筑物理课程下一篇: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