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范文

2024-05-05

水环境范文(精选12篇)

水环境 第1篇

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必然是城市化发展,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这种对水环境的影响是消极的, 同时也是积极的, 但是消极影响所占的比例比积极影响要多得多, 主要的消极影响表现在雨水径流、水环境污染这两个方面, 具体分析如下。

1.1 城市化对雨水径流的影响

(1) 对城市降水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的发展, 在建设城市化过程当中, 对城市局部气候环境而言, 会产生重大的改变影响, 同时对当地的降水条件, 也会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增多地表建筑是建设城市化的主要模式, 会破坏这个城市原本的辐射平衡, 并产生不良影响。粗糙的空气动力将会改变空气运动速率和运动方向。在狭小的城市空间之内还集中着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产生的热量, 降低了强风的产生, 加强了微风效果。不仅如此, 凝结核形成于城市的上空中, 也会对城市上空的降水量、运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当前研究成果来看, 近郊的降水量一般要小于城市降水量, 降水的强度也小于城市降雨强度, 从以上分析结果中, 可以看出城市降水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 主要以城市中心降水为主, 向城区逐渐的减弱, 这样一来, 就会增加城市的暴雨次数。

(2) 城市建设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在城市化建设以及发展过程当中, 会逐渐减少树木、农作物的面积, 以及草地的数量, 从而致使不断扩大商业区、工业区以及居民区的面积。不透水的地表代替透水地表, 这样一来, 大大的减少了地下水的渗入量, 从而减少了城市地下水, 使得地表径流大大的增加, 而增加城市地表径流, 会使得形成的时间提前产生洪峰量。另外, 由于地下水的渗透量在逐渐减少的过程中, 对补给量而言也会大大的减少, 因此造成城市化建设地下水位的下降。而在城市化枯水期时期, 由于增加了渗透量, 河流的流量也会因此而相对减少, 因此会提前形成洪峰量的时间, 并大大增加洪峰量。这对于河流周围的居民来说, 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在南方城市化建设中, 因为南方降水量比较充沛, 在雨季时容易出现洪水泛滥现象。会对城市河流周围的群众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 同时也会造成城市交通中断, 淹没地下通道。

1.2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污染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以及发展城市化中, 城市水环境中的污染物, 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工业区的污染物, 或者是周围群众居民生活所产生的垃圾, 这些污染物以及生活垃圾如果被排放到了城市水环境中, 对城市用水以及居民用水造成污染, 降水、城市地表、城市污水排放系统就是造成水污染环境最主要的三个方面。从这三个具体方面来讲, 建设以及发展城市化过程中, 会在水环境中产生悬浮颗粒、重金属以及细菌等有害人体的物质, 这些物质我们肉眼无法看到, 这些物质的产生就会进一步分散到空气当中, 在降水过程中, 雨水会把这些物质形成在地表径流当中或者是道路表面, 从而对水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此外, 由于某些城市的污水排放不合理, 这些有害物质就会随着被排放到地表当中, 随着自然降下的雨水把这些有害物质冲刷到地表中以及地下水通道当中, 这样一来对地表径流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如果对城市的污水排放不严加管理监督, 或者是在排放污水过程中产生泄漏, 对水体污染会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如果当城市水体排放污染超标, 会使得水体产生物理变化, 从而会影响到水资源的利用。

2 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措施

2.1 阻断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类污水排放

综合整治措施最终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城市环境中各类污水的排放要给予及时的控制, 阻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类污水排放, 针对城市污水问题, 建立完善的收集系统, 改进流制管道系统, 建设城市化发展所需要的污水排放系统, 建设雨水调蓄设置, 进一步更换城市防洪设施, 完善城市防洪设备。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水环境的污染最大, 因此, 城市发展水环境, 就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 建设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 杜绝污水的直接排放, 避免污染环境。

2.2 提高城市环境涵养水源的能力

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 首先就需要对环境进行恢复, 设计城市需要的雨水管道系统, 建设用地规划, 全面考虑雨水渗透的需要。在城市化建设单重, 充分考虑土地渗透能力。提高土地渗透能力还可以有利于达到调节气候的目的, 减少城市雨水建设和运行费用, 对水涝灾害以及水体污染都具有减轻作用。

2.3 积极推动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居民生活水用过之后, 经过科学、合理的处理过后, 还可以进行二次利用, 通话科学的技术处理城市雨水, 对城市用水而言能够大大的节约该城市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 有利于缓解水资源不足的城市用水问题, 而生活上的水循环利用, 还可以满足高要求的居民生活用水同时还可以满足工业用水要求。

2.4 制定详细的水环境治理政策和法规

保证水环境治理效果, 主管部门应当对水环境运动规律有足够的了解。提高治理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以及有效性, 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管理费用, 增加水环境的研究环节。提高水环境综合治理就需要不断推动信息科学的作用, 与此同时, 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 建立健全污水排放制度, 强化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合理控制污水排水以及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管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环境污染和破坏是城市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合理、科学的手段处理水环境污染, 才能让城市化发展走向可持续化道路。因此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水环境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消除消极影响, 针对水环境污染以及水体破坏, 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构建水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降低城市化发展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

摘要:本文根据水环境现状, 就城市化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综合整治的建议, 期望能够为水环境发展和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降低城市化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城市化,水环境,综合整治,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成颖.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措施[J].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3, 02:15-17.

水环境保护 第2篇

一、什么是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控制。在农业活动中,非科学的经管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是造成农业环境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如剧毒农药的使用、过量化肥的施撒、露天焚烧秸秆、禽畜粪便不做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等。这些污染源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最大,据统计,农业面源污染占河流和湖泊富营养问题的60%~80%。

二、如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农业生产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实现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农业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处理,可以使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

1、应用栽培管理措施消灭病虫害,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精细修剪、疏花疏果、套袋、采取炎夏或隆冬深翻。

2、采用有效物理措施,针对病虫对某些物质或条件的强烈趋向习性,采用物理措施集中消灭。如利用糖醋液、黑光灯、黄板、树干束草等诱杀多种害虫;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如草蛉、瓢虫、赤眼蜂等害虫天敌。在天敌发生期,严格控制用药种类,不用药或少用药,在果园间种植牧草,以利于天敌繁衍,消灭害虫。

3、利用化学防治措施,使用低毒化学农药,科学使用多菌灵、咪鲜胺、吡虫啉、除尽、齐螨素、Bt等高效低毒新药剂

三、农药化肥的使用对水资源如何影响?

化学农药的使用,对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合理使用,会造成对环境及农产品污染。农药在田间使用后,除少部分附着在作物体表外,大多逸散在大气中或降落在农田土壤上;大气和土壤中农药,随着雨水的冲淋,又会进入邻近的水体;附着在作物体表的农药及进入土壤中的农药,又可被作物吸收而进入作物体内及农产品中。过量施用化肥,不但降低化肥的增产效益,提高农业生产成本,而且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作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诱发土壤中某些必需元素转化为难溶性化合物而导致作物缺素症、污染农产品等;散失的肥料由于雨水下渗或流散等原因,使施入的化肥(主要是氮素和磷素肥)污染地表水体及地下水源,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四、科学使用农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根据农药特性及防治对象选用农药。

2、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和环境条件适期用药,合理确定用药浓度和用药量。

3、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性能确定用药方式,合理轮换和混用农药。

水环境安全提示

1、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共在一片蓝天下。

2、让我们采取新行动保护和净化我们的地球。

3、控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

4、西部开发环保先行

5、家园只有一个 地球不能克隆

6、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7、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

8、保护赖以生存的海陆环境需要我们人类的节制和努力!

9、洁净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每个人都应对环境保护尽一份义务。

10、沙化、风尘、赤潮是环境对人类的惩罚。

11、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12、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3、美好的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的珍惜和维护。

14、善待自然也便是人类自珍自重。

15、改善环境,创建美好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16、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

17、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8、人类若不能与其它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

19、让我们共同行动,还家园碧水、蓝天。20、保护自然平衡,拯救绿色环境。

21、保护海洋,防止赤潮。

22、搞好水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23、森林是地球的肺,我们要保护森林。

24、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5、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

26、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

27、早一天保护环境,多一份生命保证

28、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9、请您以宽宏大量之心给生而自由的动物们以自已的空间,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已。30、污染环境,害人害已

31、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32、破坏环境就是自掘坟墓

33、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34、保护野生生物,人与自然共存

35、锁住黑龙保蓝天,治理污水护家园

36、为了子孙的幸福,请您珍爱环境

37、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38、上项目必须先办环保审批手续

39、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40、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41、要做保护环境的有为之人,不做污染环境的负罪之辈

42、污染环境 千夫指 保护环境 万人颂

43、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改革开放功能

44、动员起来,为拯救我们的地球掀起一场环境革命 4.无污染旅游——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5.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 6.21世纪拒绝含铅汽油 7.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8.废塑料的用途 9.拒食野生动物 10.我们的母亲河

人工湿地与水环境 第3篇

一、人工湿地选择

人工湿地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表面流湿地,是一种污水从湿地表面漫流而过的湿地,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污水从入口以一定速度在填料表面缓慢流过湿地,部分污水或蒸发或渗入地下。在流动的过程中废水得到净化。水深一般0.3-0.5米,水流呈推流式前进。近水面部分为好氧生物区,较深部分及底部通常为厌氧生物区。处理效率较低。(2)潜流湿地,污水在填料间渗流,可充分利用填料表面及植物根系,出水水质好。与表面流人工湿地相比,污水流程较长,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发生,脱氮、除磷、氧化效果较好。(3)垂直流湿地污水沿垂直方向流动,氧供应能力较强,硝化作用较充分,占地面积较小,可实现较大的水力负荷长期运行。对于氨氮含量较高的污水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4)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结合了以上几种的优点,具有去除效果好,节省土地的优点。人工湿地要达到一定的效果,污水在湿地滞留的时间要相对长一些,但也不宜太长,一般为5天左右,滞留时间短,达不到效果,因此,要达到效果,湿地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在建湿地时要因地制宜,尽量利用滩涂或与建公园相结合,以节省土地。在建湿地时,要考虑去除污染物的重点是什么,因为湿地不是万能的,根据要求不同,有针对性的设计建设。

二、人工湿地的定位

由于人工湿地是依靠人工填料过虑、水生植物来处理污水,主要是通过水生植物来吸附或吸收污染物,污水中的NH-N、TP等污染物是作为水生植物的营养成份来吸收的,要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7天的时间才能基本吸收完成。而实际上污水在湿地中滞留的时间往往没有这么长,污染物不能充分吸收,还有冬天植物、微生物都处于休眠状态,所以,人工湿地的效果有限,作为城镇污水处理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作为主要处理手段。

三、湿地植物的选择

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分解和转化有机物和其他物质,直接从污水中吸收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水体中的氮和磷等。水中的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铵盐、硝酸盐以及磷酸盐都能通过这种作用被植物体吸收。植物还为微生物的吸附生长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积,植物的根系是微生物重要的栖息、附着和繁殖的场所。而湿地系统中的微生物也是降解水体中污染物的主力军。微生物能起到重要的降解水中污染物的作用,将污染物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细菌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硝化细菌将铵盐硝化,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1、由于污水处理系统是全年连续运行的,但植物具有季节性,很多植物春天、夏天生长茂盛,到了秋天开始枯萎,冬天完全处于休眠状态,因此,人工湿地设计要考虑植物死亡问题和过冬问题。选择植物时,春夏秋冬的植物要有效搭配,最好是常绿植物或冬季半枯萎植物。切忌配置单一品种,以避免出现季节性的功能下降或功能单一。2、由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枝叶要长期浸泡在水中和接触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大的污染物, 故要求水生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差或不能适应的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因此所选用的水生植物耐污能力要强,并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围的动植物环境都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3、所选择的植物应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4、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5、由于各地气候不同,水质不同,选择水生植物时尽量选择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河道中天然存在的水生植物,这样,植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去除污染物效果好。6、要根据植物的特点和我们的要求选择植物。人工湿地根据主要植物优势的不同,被分为浮水植物人工湿地,浮叶植物人工湿地,挺水植物人工湿地,沉水植物人工湿地等不同类型。湿地中的不同的植物,对净化污水中不同污染物的作用是不同的。要根据植物的特点和我们的要求选择植物。有的去除NH-N好一些,有的去除TP好一些,有的去除重金属好一些,有生长在水下的,有浮在水面上的,有生在陆地但根须在水中或生在淤泥中的陆生植物,为了能充分吸收水中、淤泥中的污染物,要根据植物的特点和我们的要求选择湿地植物。

四、养护管理

水环境评价概述 第4篇

1.1 水环境的含义

水体是水集中的场所,又称为水域。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把它分为三类:地面水水体、地下水水体、海洋。这三种水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它通过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和小循环实现。

水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地表水环境与地下水环境组成,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沼泽、冰川、泉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等。水环境是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和破坏的地域,它与其他环境要素如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大气环境等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当改变或破坏某一区域的水环境状况时,必然引起其他环境要素的变化。

就水体组成部分而言,水环境是指水体中的水组分、底质组分、水生生物组分和微生物组分的联合体。它们是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要促进其与其他环境要素间保持协调一致。在进行水环境评价时,一定要注意水体之间和水体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1.2 水的作用

水是自然环境中的一小部分,但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维持一切生命活动的不可代替的物质,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之一,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不仅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也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支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不可或缺的。

水在为人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本物质保证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由水引起的自然和人为灾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及水和地面作用所引起的洪、涝、旱、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及水工程失事、溃决等灾害;另一类是以水为媒介传播的疾病,或因水质引起的地方病等灾害。

1.3 水环境污染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中对水污染的定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反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由于人类对水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廉价的资源,无序的掠夺性开采和不合理利用现象十分普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水及与水资源相关的环境、生态和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制约了工业生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目前,就水资源的利用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如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等。

众所周知,中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淡水)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居世界第88位,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差别大;另外我国的水环境恶化状况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一项对我国532条河流的污染状况的调查表明,已有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调查总数的82%。

《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表明:全国水环境状况令人担忧,到1995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所选取的代表性评价河段中已有1/2的河长受到污染,1/10的河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超Ⅴ类),丧失了使用价值;超Ⅴ类水质的湖泊占被调查总数的30%,已有2/3的湖泊受到了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如太湖中富营养化面积占全湖面积的70%以上,富营养化及重富营养化面积占10%,20世纪90年代后,每年夏秋季均发生“水华”问题,藻类数量10年增加5倍,例如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很显然,水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水污染的有效控制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及时掌握水环境质量的现状和时空变化规律,必将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奠定基础。

2 水环境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要素优劣进行定量的描述,即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建立评价标准的等级序列,提供环境要素的质量分级)和评价方法对一定范围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判断与预测。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般也称为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反映的是区域环境质量的现状;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一般称为环境影响评价)是指按照国家实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管理。

水是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环境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2.1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水资源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可持续发展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量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有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

2.1.1 含义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水质调查的继续,它通过对水质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评价说明水质的污染蓄积,并利用评价模型与参数对水体的环境质量做出有效的评判,确定其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应用价值,从而为防治水体污染及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是国家及其有关行政部门颁布的不同水体特性、不同使用目的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以此为基础,利用可行的评价方法与评价参数,评价水体的质量状况及其使用范围。

2.1.2 目的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确认水体环境状况,量化水体环境质量级别,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环境提供必要的水体质量依据,以确保供水的安全性,同时可作为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基础。

2.1.3 方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工作,因为影响水质污染的物质很多。在日常的水环境评价工作中,都是通过水质的评价来完成的。

水环境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针对不同水域进行,如对湖泊、水库、河段的水质评价,也包括对污染源评价和河道行洪能力评价等;另一方面是针对不同用途进行,如饮用水源、灌溉养殖用水源、工业用水源及娱乐旅游用水等的水环境质量评价。

1)水污染评价指数。

水污染指数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a.以相对污染浓度值构造的叠加指数型;b.以绝对污染浓度构造的分级型或评价型;c.以绝对污染强度出现的概率构造的统计型。

2)统计型水质评价。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对水质污染浓缩随时间变化的认识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可以不按时序来考虑其污染的历时情况,而把每一个观测值都看成一个随机变量。当取一定数量的检测值时(例如30个~40个以上),可用概率方法处理。

3)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

水生生物与它们生存的水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体。水体受到污染后,必然对生存在其中的生物产生影响,生物也对此做出其不同的反应和变化。其反应和变化是水环境评价的良好指标,这是水环境质量生物学评价的基本依据和原理。

2.2 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2.2.1 含义

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的基础上,以法规、标准为依据,解释拟建项目引起水环境变化的重大性,同时辨识敏感对象对污染物排放的反应;对拟建项目的生产工艺、水污染控制与废水排放方案提出意见,提出避免、消除和减少水体影响的措施、对策和建议;最后做出评价结论。如果判断拟建项目的排污量对水域水质、水生生物和周围人群的影响是不能接受的,则项目需要考虑替代方案或者受到否定。

2.2.2 目的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价从保护水环境的角度确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定量地预测未来的开发行为或建设项目向受纳水体排放的污染物量;确定建设前水体环境背景的状况,分析建设项目投产后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解释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输送和降解规律;提出建设项目和区域环境污染物的控制和防治对策:1)从保护水环境的角度回答拟建项目是否适宜;2)对可以进行的建设项目,针对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保护水环境的对策和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建议;3)为整个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水环境方面的信息和意见。

2.2.3 内容和程序

造成水体污染的任何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都有其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存在形式。它们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水域都有很大差别,进行水质评价时,就需要了解和掌握注意污染物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了解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才能使水体质量评价具有典型和代表性的特点。

1)水环境现状调查。

通过水质调查、水文调查、现有污染源调查,摸清水环境现状,作为拟建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基础。

2)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了解拟建项目与水环境有关的各种情况,弄清楚该项目排入水体的污染源数目、排放的水量及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等。

3)预测环境影响。

利用现状调查和工程分析的有关数据,确定预测的水质参数,并通过合适的方法预测建设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

4)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提出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

对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和策略的建议一般包括污染消减措施和环境管理措施。a.污染消减措施建议。消减措施建议应尽量做到具体、可行,以便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工程设计起指导作用;消减措施的评述,主要评述其环境效益(应说明排放物的达标情况),也可以做些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b.环境管理措施建议。环境管理措施建议包括环境监测(含监测点、监测项目和监测次数)的建议、水土保持措施建议、防止泄漏等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建议等。

摘要:简要介绍了水环境的含义及目前国内水环境污染现状,分别阐述了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目的及工作内容、具体方法等,并针对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目的、程序等作了具体说明,以指导实践,有效保护水环境。

关键词:水环境,水污染,水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1]张从.环境评价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蔡建安,张文艺.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3.

[3]夏军.区域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解释与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5]刘绮,潘伟斌.环境质量评价[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曲玲,李青霞,韩晓,等.三种水环境评价方法比较分析[J].山东水利,2006(10):21-23.

[7]金栋梁,刘予伟.水环境概述[J].水资源研究,2006(2):94-95.

[8]高宗军,田红,张春荣.水环境评价概述[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7(3):66-68.

[9]陈兴吴.中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世界环境,1995(4):62-63.

水环境 第5篇

广州哪种污染最严重,(12月1日)出炉的“广州环境状况公众评价年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公众认为,“水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目前,公众已大范围忧虑环境污染影响健康状况。

据悉,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今年5月进行了“广州环境状况公众评价年度调查”。调查采用等比配额抽样方法,电话成功访问了广州市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10个区和从化市、增城市2个县级市共645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的居民。

调查结果显示,环境污染的公众评价发生质变。受访居民认为环境污染程度严重的比例突出,达54.1%,自上年起连续两年超过五成;对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中性偏负面,认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比例为32.7%。

结果显示,在不同类型环境评价方面,认为“水环境”污染严重的评价在大气、水、声、光、土壤五项指标中最高,达53.6%;其中,评价“河流河涌污染”严重的比例突出,达67.9%。评价“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比例仅次于“水环境”,为48.4%;其中评价“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的比例突出,连续两年超过七成;评价“热岛效应”、“灰霾天气”严重的比例不低,在五成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大范围忧虑环境污染影响健康状况。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居民认为环境污染对身体影响“严重”或“较严重”,并且有五成人认为影响程度较过去“加重”;多达四成六的人明确表示,近一年来“有”因环境污染而感到身体不适;“灰霾、粉尘”、“汽车尾气”及“工业废气”被认为是影响健康的主要污染源。

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第6篇

随着我国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各种水果、肉食品等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于布局分散、工艺落后、经营粗放、生产量大,各种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水库、堰塘和农田中,污染了环境。同时,大量的加工固体废物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了二次污染,而在农村有限的条件下,确实无法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效处理,严重污染了当地水环境。

治理措施:①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②农村种养大户和水果、肉食品加工单位带头控制污水的排放量,引导和带动当地农民控制污水排放量。③加强加工业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④鼓励水果、肉食品加工厂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实行污水、垃圾集中控制、集中处理。⑤加大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办好污水处理厂,减少加工业污水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

二、生活垃圾、污水污染治理

我国新农村建设大部分选择在沿河地段,人多而集中。由于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村民生活垃圾沿河边到处都是,下雨渗透垃圾物后,污水流入河中;生活污水乱倒,流入河中;农村没有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加大了河水的污染程度。

治理措施:①各村新建一个垃圾集中放置池,每户发放一个垃圾桶。②各村成立一个环保队,安排环保人员每隔1~2天挨家挨户清理垃圾桶中的垃圾,并运往垃圾放置池进行统一处理。③在各村安装排污管,将污水送到污水处理厂,通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河中。④修建藻类塘处理系统,即通过管网将污水送到藻塘内,利用藻类产生的氧气,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

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调查统计表明:饲养1头牛产生的污水相当于22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饲养1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我国绝大数畜禽养殖场建设在农村,其污水排放量大,对农村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治理措施:①在水源地配置警示牌,严禁往河流、堰塘、水库中丢弃死畜禽,违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②尽快使流域内的散养户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设标准的畜禽养殖区。③在“远离河道,规模养殖,严控污染”的原则下,对上游地区的畜禽养殖场实施规范化管理。④发展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使畜禽粪便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以猪场为例,采用“猪—沼—菜”工艺模式,将猪场的粪尿引入沼气池,沼气用于发电,沼液、沼渣施于农田。

四、化肥、农药污染治理

随着我国种植业不断发展,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居高不下,严重污染了农业土壤和水环境。化肥是农作物生长需要的重要养料,在我国实际利用率只有40%左右,大量化肥随水体流入堰塘、水库、湖泊、河流,造成水体面源污染;农药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物质,一般农药只有15%左右附着在农作物上,其余部分流失在土壤、水体、空气中,造成农业污染。

治理措施:①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②积极推广农田稻-鸭、稻-鳅等种养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③广泛运用物理和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减少农作物农药残留数量。④通过水旱轮作、豆科与禾本科轮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生态种植模式来提高农田效益。⑤建立慢速渗滤或快速渗滤土壤处理系统,通过过滤、吸附、土壤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测土、配方、配肥、施肥,增加有机复合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⑦大力发展“一池三改”用户沼气,将人畜粪便资源化处理,广泛使用沼液、沼渣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用量和污染源。⑧加快耕地农牧、果牧的结合应用,推广畜禽—沼气—作物、畜禽—沼气—果树、果园养禽、林地养畜等种养模式,实现生态种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五、矿山污染治理

矿山污染主要来源于矿山开发中使用的化学药品和矿山本身存在的化学元素。矿山开发中的化学药品长期残存于废弃矿山的土壤与水体中,通过土壤或岩石的缝隙及雨水进行扩散,对周围雨水流经下游地区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矿山开发后对矿山表层植被、覆盖的岩层与土壤产生破坏,固体废物增多,导致矿山本身存在的化学元素与雨水、空气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物质。

治理措施:①严格落实矿山企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措施。②向被污染的矿山中加入化学氧化剂,改变污染物的化学结构,使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毒性弱、移动慢的化学成分;或利用还原剂与污染物发生还原反应,改变污染物化学结构,从而消除毒性。③及时恢复开采矿山破坏的植被,通过植物去除、吸收、降低水体与土壤中的污染。

水环境评价方法分析 第7篇

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方法为单项标准指数法、权重综合指数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标评价法等三种方法。

1.1 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

单项标准指数法和权重综合指数评价法选用的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选用的评价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

1.2 评价的项目:

评价项目主要选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氧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氰化物、挥发酚、硫化物、汞、砷、镉、锌、铅、铜、六价铬和氟化物等15项的评价参数, 其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氧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锌、铜与硫化物为一般污染物, 而其余的均为有毒污染物。

1.3 评价结果的表示方法:

单项标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采用I类、II类、III类、IV类、V类与劣V类进行表示;权重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采用1级、2级、3级、4级和5级进行表示;综合污染指标法的评价结果采用清洁、较清洁、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和严重污染进行表示。

2 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

2.1 三种水环境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选取某水库为研究对象, 利用三种水环境评价方法, 对其在2011~2013年的年均值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 其结果如表1。

以2013年的评价结果为例, 单项标准指数法由于易受到个别的污染参数影响 (如五日生化需氧量) , 评价结果为V类水质;权重综合指数法综合考虑了一般污染物和有毒污染物的共同影响, 评价结果较为平均;综合污染指标法全面考虑了水质对水体影响, 评价结果较为理想。

2.2 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比较

选取某省为研究对象, 利用三种水环境评价方法, 对其2011~2013年的地表水年均值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其结果如下:

2.2.1 单项标准指数法和权重综合指数法的比较分析

通过单项标准指数法和权重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可以得出, 两种方法对于相同水体的评价结果细分为以下几种:单项标准指数法中I类和II类的水体, 其评价结果在权重综合指数法中仍相应为1级和2级水体;III类水体的评价结果在权重综合指数法中大多为2级水体, 少量为3级水体;IV类水体的评价结果在权重综合指数法中主要为2级和3级水体;V类水体的评价结果在权重综合指数法中主要为2级、3级与4级水体;劣V类水体的评价结果在权重综合指数法中主要为4级与5级水体, 少量为2级与3级水体。

2.2.2 单项标准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标法的比较分析

通过单项标准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标法的评价结果可以得出, 两种方法对于相同水体的评价结果可以细分为如下几种:单项标准指数法中的I类和II类的水体, 其评价结果在综合污染指标法中大多为清洁水体, 少量为较清洁水体;III类水体的评价结果在综合污染指标法中主要为清洁水体与较清洁水体;IV类水体的评价结果在综合污染指标法中大多为较清洁水体, 少量为清洁水体与轻污染水体;V类水体的评价结果在综合污染指标法中主要为较清洁水体与轻污染水体;劣V类水体的评价结果在综合污染指标法中大多为重污染水体与严重污染水体, 少量为轻污染水体与中污染水体。

2.3 评价结果的综合比较与分析

利用三种水环境评价方法对2011~2013年某省的地表水年均值资料 (共310个断面) 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和评价, 其结果如表2。

从表2的比较结果可以得知, 单项标准指数法注重某一项水质参数对于水质的影响, 其评价结果以劣V类水体居多;权重综合指数法综合考虑到一般污染物与有毒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 分析了两者影响的程度做出评定, 其评价结果以2级的水体居多;综合污染指标法综合考虑了所有水质参数对于水体的影响, 因此评价的结果较为分散, 以清洁与较清洁居多, 但是有毒污染物等水质参数对于水体影响的表现不明显。

3 结束语

总之, 单项标准指数法、权重综合指数法与综合污染指数法在评价和评定水环境质量中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工作者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 要结合水环境的实际情况与工作需要, 选择合适的水环境评价方法, 以更真实地反映水环境的质量, 促进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水环境评价即水环境质量评价, 是依据水体用途, 借助评价方法、质量标准与评价参数等, 对某一水域水质进行定量或者定性的评定过程。作为水资源保护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环境评价对于评价整体环境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显现, 而做好水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文章对单项标准指数法、权重综合指数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标法等三种水环境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探究了三种评价方法在评价水环境方面的优势所在, 以期对评定水环境质量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环境,评价方法,分析比较

参考文献

[1]魏思源, 付宇, 黄钊.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 (04) :134-136.

[2]杨洪霞.水环境评价方法概述[J].广州化工, 2013, (21) :108-109+115.

论水环境药物污染 第8篇

一、目前有关水环境药物污染情况

由于连续大量的向水环境中释放药物, 已经无可避免的导致了“持久性”水环境药物污染。更不容乐观的是, 由于水环境中含有繁杂种类的药物, 不同药物及其代谢物同时存在时其危害效应会产生协同、相加作用。根据目前统计的污染物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各类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如减肥药、避孕药、抗生素、降压药等;另一类是各种日用护理用品, 如护肤品、防晒霜、牙膏、香波、肥皂、香水、染发剂、发胶等。不同浓度水平的残留药物已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检测出来, 如饮用水、污泥、地表水、地下水、水生物体内、土壤等, 所以不仅是我国更是世界范围内都应格外重视残留药物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水环境中药物污染对水生物的影响

1、对藻类的危害

基于藻类研究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的特点, 有关药物引起慢性毒性中毒的研究多以藻类为研究对象, 如微藻类和蓝绿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比毒性试验标准藻类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强得多, 但是非抗菌性藻类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别不大。

2、对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危害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类固醇对鱼类和两栖类动物有显而易见的影响力, 当鱼类和两栖类动物体内含超标的类固醇时, 其生育繁殖能力会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而抗生素对鱼类则没有明显的危害。

3、对微生物的危害

作为在水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微生物来说, 其本身带有一定的对污染物的耐受性, 可一旦超过其耐受性限度, 中毒和死亡现象也是无可避免的, 抗生素对费氏弧菌有毒性效应。水样中的细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哌嗪和头孢拉定具有耐受性, 可目前大多养鱼场使用兽药没有节制, 导致底泥中的微生物中毒, 从而减少了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这可能是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耐受性导致的。

三、水环境中药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污染土壤与食物对人体的危害

水环境中药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饮用污染水质之后, 会引起人体肠道内菌群失衡, 同时引发“三致”作用。用含有药物或药物残体的污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土壤药物污染, 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发生基因突变或耐药质粒的转移成为耐药菌, 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多样性, 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农作物会富集不同浓度的药物, 进而通过食物链传递进人和动物体内, 影响和破坏人和动物的健康。

2、人体受污染饮用水的影响

我们目前的饮用水多是以地下水为水源, 而此地下水也可能被层层渗滤的受药物污染的地表水所污染。更为严重的是饮用水中被检测出的药物可干扰细胞正常的有丝分裂, 从而致畸、致癌、致突变效应。人体一旦大量接触这种药物就会使消化道的菌群失调, 并有利于细菌繁殖和病原体的侵入, 增大胃肠道感染和体内耐药菌增加的可能性。细菌的耐药基因在细胞质中进行自我复制后则能通过遗传和转导的方式在细菌间进行转移传播, 更令人堪忧的是, 实验证实耐药基因也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进行传递, 这就说明动物原的耐药菌株可以传播给人体。

四、提高水质检测的措施

1、用更为科学先进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水质监测

由以上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水质监测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不能仅局限于传统水质监测方法, 还要借助专业监测仪器, 这样才能保证水质监测结果的稳定性。专业检测仪器具有两个明显优势, 首先, 它得到的数字精确, 可信度高, 速度快, 无需工作人员进行大量取样、化验的操作。同时, 它能通过存储功能记录水质监测数据, 使水质监测更有效率。其次, 专业检测仪器的点击稳定性高, 从而得到准确的数字。进行传统检测时, 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繁琐的准备工作, 例如配备试剂、更换试纸等, 而专业监测仪器恰恰省却了这些繁杂的工作。

2、制定采样的时间和频率

水样采集一定要按规律执行, 每年的奉水期和枯水期应进行分别采样测定, 气候适宜的地方可以依据其地域特点进行四季分别采样。已经建立了长期观测点的地方则应按月进行水质监测。在分析残留药物的环境水样品时, 因为存在采集的环境水样品基体复杂, 污染物浓度低,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或异构体种类繁多等多种不利因素, 应加倍重视水样品的预处理, 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和重现性好的分析结果。

3、怎样成功的分析水中残留药物

进行水体检测时, 首要任务为确定监测点, 而这步操作应考虑以下几点因素: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情况、污染物的分布和扩散形式以及区域水化学特征等。如果采样的水体较大较深, 可依据实际情况在平面采样点的垂线上分别采集表层水样, 深层水样以及中层水样。

结语

残留药物污染的问题不是仅局限于我国, 它早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根据报道指出, 各国均有检测出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中残留药物的现象发生, 作为生产使用各类药品极多的中国, 水环境的药物污染情况早已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 对于对药物及其代谢物对水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所以我国水环境药物污染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仍不能得到很好的总结和预测。我国更应加大对药物及其代谢物对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 积极开展对代表性水体中药物污染的相关研究, 以总结出它在水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为了更好的开展对水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 优化检测技术, 完善监测手段等相关问题也必须提上日程, 如此才能为进一步的生态风险分析与评价提供依据, 也使将来在制定有关保护生态和人体健康方面政策时有可以参考的资料。

参考文献

水环境增加地产商业价值 第9篇

水景设计需要用许多心思。但水景的应用,若无法好好设计和治理,即会变成混水和污水,也可能对景观本身或水景楼盘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于水景楼盘而言,即使销售一空,将来物业管理也会产生诸多问题,后患无穷。最近,业主为水景污染、发黑发臭,与原来开发商楼书中效果图和承诺相去甚远等原因,与开发商打官司不断。政府有关部门也准备出台相应规定,要求开发商设计水景的同时,一定要做好水景的设计和治理工作。

由于一般景观水体(如人工湖、人工池塘等)没有按自然水理设计,大多是一个基本封闭的系统,几无自净能力,且其内部组构不合理,加上外来物质输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产生富营养化,最终使得水体变得浑浊不堪,后果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水体发黑、变臭,严重影响景观水体的美观。所以,大多景观水体已完全没有自然中的那种美丽生动的景观。

如果居住小区内的水体及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但起不到改善小区自然环境的功能,反而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如何保证小区内封闭水体的清洁、无污染已成为人们关心和头痛的话题。

如今,污染了的水景随处可见,触目惊心,而至清至纯至美的水景几已无从寻觅。

国内外水景污染治理研究概况

水景治理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近些年来,因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水景富营养化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研究水景富营养化的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可为水景的整治提供理论基础依据,也是我国基础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对于水景的治理研究,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开展了不同规模水景的治理研究。

澳大利亚在1991-1993年,新南威尔士州全州共发生162次水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大面积繁殖的现象),其中84次对水景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1991年底在达令河系发生世界上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蓝绿藻水华,绵延1000公里以上,包括首都堪培拉的griffin湖等均存在水体污染和景观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澳大利亚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1) 减少进入水体营养物的数量,加强水污染防治和管理对策的研究,主要有:a.控制城市和农村点源污染的工程和管理措施有:提高污水处理水平(排水系统清、污分流,改扩建以提高现有污水厂除氮、磷效率及扩大处理规模);鼓励使用无磷或低磷洗涤剂;污水(经处理)灌溉;生活污水和河水的除磷处理;污水停留(氧化)池的改造等;b.控制面源污染的对策:保护流域内植被;城区多种草植树,帮助滤去地表径流污染物;c.营养物污染管理规划,确定水体营养物的环境负荷和减少营养物排放量方案;d.建立流域污染控制示范工程。

(2) 水华的控制和管理对策:a.对水量进行调节和分配;b.其他物理措施:c.水库管理,采用机械搅动和曝气破坏水体分层,增加水体流动性;d.生物措施:科学家在研究大量吸收水中氮和磷的物质,从而抑制了其他藻的生长,达到治藻的目的。

在日本,对水景的治理也作了大量的研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污水排入水体,导致水景富营养化严重,当地政府经多年努力,逐步使水质得到改善,他们的做法主要是通过研究、立法、宣教、规划、资金补助、改造制水设备等措施。

日本对污染源防治对策有:第一、工业废水,主要以1979年10月制订的《富营养化防治条例》为依据,企、事业单位向公共水域排放的废水中氮、磷的含量,必须遵守并填写责任书。若废水不符合排放标准,可以下达禁令;第二、生活污水,提出三项保证措施: (1) 健全下水道等设施, 推广粪便和生活污水合并处理的方法。这种处理方法与粪便单独处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的方法相比,其排放的BOD量可降低8倍。 (2) 着力减少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3) 建设清洁美丽的人工小溪。第三、农业污水, 主要依据水质污染防治及滋贺县制订的条例对畜牧业、水产业、农业施肥方式及田间管理制定了具体的措施。

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水景的治理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在我国近年来也做了不少工作。今年5月,建设部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就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研讨的主题尤其注重水景观水质改善和安全保障、再生水利用与生态景观的结合等。

近年来我国水景的污染是个普遍性问题,几乎所有的城市水景大多是几无自净能力的封闭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外来物质输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产生富营养化,最终水体变得浑浊不堪,后果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水体发黑、变臭,影响景观水体的美观,所以那种自然美丽生动的水景几乎绝迹。

在我国,景观水体目前常用传统工业用机械过滤水处理系统来处理,采用这种水处理方法,工艺流程基本上采用初沉+絮凝沉淀+过滤+消毒,要保持一定的水质(一般只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V-V类水质标准),需要处理的水量很大,加上占用不少土地、药剂添加、电费、设备维修、设备损耗、过滤池清扫、人工管理等,每年维护的费用相当高昂。

水景的根本解决方法—nars自然水景系统

原理——师法造化,综合治理

事实上,自然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营造这样一个长期清澈、自然的水体景观,较为科学的方法应采用综合设计和治理的办法——即nars (natural aquascape restoration system) 自然水景系统。运用nars自然水景系统,可营造出清澈美丽生动的自然水景。

水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许多因素相互作用,可能一个因素就可以将水体污染,而治理绝不是单一方法即可,因为一个因素会使得许多因素随之而变。就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事实上目前无法找到一种单一方法治理好水景的技术。nars水景系统是综合了各种方法的一种综合设计和治理技术。

以我们在上海建造的10000平方米的nars水景为例,它采用多种方法来加以设计和治理,并收集天然降雨,结合景观设计,动静相宜,建成一个建立具观赏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水体景观。并可与其它绿化工程相映衬,一为陆地植被景观、一为自然水生景观,比一般陆地绿地的单调景观要复杂、优美得多。

近年来我们为国内众多知名楼盘和景观水体设计和营造了nars自然水景系统,也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实例:一个nars水景治理前后(见图2、图3)

这里以一个nars水景改造为例,具体步骤及其景观效果大致如下:

水清问题:运用nars自然水景系统设计和治理底质和水质,能使水体清澈自然,是为治本;

水美问题:为体现观赏性,通过养种些水生动植物(如鱼虾、水草等),可营造出生动美丽的水岸、水面、水中、水底景观,是为治标;

维护问题:nars自然水景可以保持长期稳定,清澈美丽,日常维护成本低廉。

与传统方案的成本和美观比较

景观水体目前常用传统工业用膜过滤水处理系统来处理,采用这种水处理方法,要保持一定的水质需要的处理水量很大,加上药剂添加、电费、设备维修、设备损耗、过滤池清扫、人工管理等,每年费用相当高昂。

传统过滤方式的关键问题可能还不单纯是费用问题,主要是技术上的不可行。因为目前这样的方式一般用在工业或民用水处理上,并不能真正解决景观水体的处理(其实解决不了,因为一部分水体处理完毕后又汇流到整个污染的水体中;另一解决不了的问题是水体藻类的繁殖速度可达数十小时翻倍,设备处理的水量很难承受。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几乎所有的水景大多污染严重,景观不美的根本原因)。即使能解决水清问题,由于其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化学药剂,而使得一般水生景观植物无法生长,也就根本无法达到房地产开发商希望的生动美丽的景观效果。就我们掌握的资料看,目前为止尚无成功的案例(见表1、图4)。

另一种方法是化学处理方式,由于其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化学药剂,而使得一般水生景观植物无法生长,也无法达到房地产开发商希望的生动美丽的景观效果(此方法一般用在游泳池的水处理上)。

建筑小区水景补充水源的选择

水景建设要有充足的水源。但国内许多大城市水资源短缺,一个小区或者一个城区想要利用已有的清洁水源创造溪流水景极不现实。综合考虑下来,污水是非常理想的水源。

首先,污水水量非常可靠,只要居民正常生活,就会有稳定的污水产生。其次,从工程效率方面考虑,污水净化后排入河道形成水景的成本要远低于从境外调水和海水淡化。在水资源总量短缺的时候,境外调水需要协调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省市之间的关系,实现难度较大。海水淡化只适用于海滨城市,且目前海水淡化的成本也需要4~5元/m3。再次,在生态影响方面,利用污水也是较好的选择。从一个流域大量调水,可能会使该流域的生态健康受到威胁。污水利用则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净化后的污水还能够降低下游河流的污染负荷,有利于下游的水环境修复。最后,居民用水点一般位于地势较高的地区,污水出来后会自行流入低洼的河道,节省输送费用。且冬季污水温度较高,不易冰冻。

利用再生污水作为水景补充水源,是房地产企业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号召,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行为,对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大有裨益。

建筑小区污水再生处理的技术介绍

村庄水环境治理方式探讨 第10篇

(一) 村庄水体质量

村庄水环境是村民聚居点内和周围的沟塘水面。村庄排出的污水大致可分成村民日常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粪便污水和村办工业污水3类。村办工业多一些的村庄, 工业污水占有一定比重, 食品加工类的污水会多一些, 而大部分从事农副产业的村庄主要产生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粪便污水。

由于农村普遍缺乏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村里的污水大多直接排入沟塘并长时间滞留, 使沟塘水质腐败变质, 蚊蝇滋生, 因而村庄内水环境质量普遍较差, 水体质量多在地面水质量标准Ⅴ类上下。

(二) 对地区水体的影响

目前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 人均生活用水量一般在30—60L/日, 村庄日常生活污水总量不大, 耗氧有机物含量也不高, 预计BOD5 (五日生化需氧量) 为50—80mg/L, 排入大流量河道对河道整体水质影响并不是很大, 但会造成对村庄内部小水体和局部河段的水质影响。农村的畜禽养殖污水有机污染物含量很高, 有的甚至达到40g/L上下, 直接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中有机物浓度急剧升高。据统计, 畜禽养殖排污已占到城镇工业和生活污水有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8%, 已成为地区水体的重大污染源。

二、污水治理现状

(一) 污水治理形式

当前农村污水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 基本没有正规的污水处理设施, 仅有部分农村使用化粪池和沼气发酵池等简单设施, 很多农村连沼气发酵池也没有, 污水处于自然排放状态。

(二) 污水治理效果

农村常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和沼气发酵池以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和管理方便而取得农民的认可, 为农村畜禽养殖粪便污水的存放消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类简单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污水处理效果还不能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相比, 化粪池只能去除污水中15%的生化耗氧量, 沼气发酵池在消解农村畜禽养殖粪便污水效果尚可, 可以将畜禽养殖粪便污水转化成肥料回归农田, 但受季节温度制约, 冬季处理效果不佳, 并且对生活污水处理作用不大。

三、实施污水处理的条件

(一) 有利条件

当前农村开展环境治理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时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国家将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 加快普及户用沼气, 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由此会给农村带来一系列政策鼓励和经济支持, 为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创造了条件。

(二) 不利条件

1. 经济条件

农村实施污水处理, 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经济水平还处于贫穷状态, 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919元, 很多农村刚刚解决了温饱, 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住房和基础设施都亟待改善, 要自筹大量资金建设并维持污水处理设施都是农村难以承担的。因此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必须适合农村的经济水平, 应该简化结构、就地取材、无动力或少动力、实施方便, 最好还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 技术管理水平

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要由农民管理。当前农民的平均文化程度还不高,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农村中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年大多进城打工, 留下的是文化程度较低、能力偏弱的人群, 技术管理能力比较差, 复杂繁琐的运行管理也是他们难以接受的。所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还要适合农村的管理水平, 应该无需管理或很少管理, 运行操作简单方便。

四、水环境治理措施

(一) 改善村庄内部水体质量

改善村庄内部水体质量, 要避免各类污水直接进入自然水体。一是实施沼气工程, 就地处理畜禽养殖粪便污水;二是扩大完善现有的排水沟渠, 将全部生活污水 (不包括畜禽养殖粪便污水) 纳入排水系统, 集中到污水处理设施, 从而阻断村庄水体的污染源。

为减少村内排水沟渠对环境的影响, 对排水沟渠进行适当改造是必要的。可以先对水质最差的沟段进行清淤、护砌和盖板处理, 将不良水体掩蔽起来, 形成外观整洁的街道 (见图1) 。

(二) 减少对村庄外部水体的影响

减少村庄污水对外部水体的影响, 就要控制村庄水污染物的排出量, 要针对污水特点分别采取治理措施。一是建设简易污水处理设施, 集中处理排放的污水, 在去除主要污染物后再排入外部水体;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河道自然净化能力, 将生活污水经过简单处理后排入流量较大的河道, 以较小成本减少污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农村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和尾水是以还田和灌溉排放为最终目标的, 污泥要稳定无害化, 可以结合沼气工程采用厌氧方法处理。污水通过简易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至少应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五、农村常用污水处理设施评析

(一) 化粪池

化粪池是村镇常用的简易粪便污水存储处理设施, 通过将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沉淀下来再去除, 主要处理工艺为重力沉降和厌氧消化, 因其操作简单和低成本, 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化粪池处理效率低, 单位处理费用相当于城市二级污水处理的1.75倍, 对去除溶解性污染物没有效果, 污泥产量高且不稳定, 还需要安排人力定时清掏, 容易出现堵塞渗漏等问题。从污水处理效果和管理要求衡量, 常规的化粪池已不适合当前农村污水处理的要求。

(二) 沼气发酵池

沼气发酵池是通过厌氧处理方法, 利用厌氧菌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 净化污水, 主要处理工艺为重力沉降和厌氧消化。沼气发酵池污泥产生率低且无需稳定化处理, 最后还田处置, 可以充分利用污泥中富含的氮磷元素作肥料, 沼液可用于农田灌溉。沼气发酵池还可以产生沼气, 作为农村清洁方便的生物能源。

沼气发酵池处理方法适用于有机物浓度高的粪便污水处理, 可大量去除有机污染物, 但仍属简易处理, 出水尚不能达标, 且需要定时投料清掏, 工程造价是一般化粪池的1.5—2倍。由于沼气发酵池的经济性和生态效果好, 受到了国家政策支持并为广大农村所接纳, 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见图2—4) 。

(三) 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

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以厌氧处理方法为主, 利用厌氧菌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 净化污水, 基本处理工艺为厌氧消化、厌 (兼) 氧过滤和接触氧化。

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容积负荷率高, 运行管理简单, 基本无需能源消耗, 但土建费用较高, 运行过程中不能适应水质水量的波动, 也难以保证出水水质, 其工程造价是一般化粪池的3—4倍, 占地略大。由于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造价高、结构相对复杂、耐冲击力差、处理效果一般, 目前也难以成为农村理想的污水处理设施。

北京市房山区从2006年起, 先后在16处污水量小的村镇中应用了的地埋式太阳能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太阳能发电曝气系统, 促使微生物充分繁殖, 降解厌氧段未能分解的有机物, 杜绝了常规无动力厌氧工艺冬季出水不达标的现象, 但造价高, 龙门台的一处日处理能力为1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 投入需要20万元。

(四) 人工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集过滤、植物吸收和生物处理作用为一体的污水处理构筑物, 具有处理效果好、维护管理方便、费用低的特点。对BOD5的去除率可达到85—95%, 处理后出水BOD5小于10mg/L, 达到了生活杂用水和景观用水水质标准, 好于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磷和氮的去除比较显著, 去除率分别达到60%和90%, 规模可根据污水量任意调整;但人工湿地占地面积较大。根据浙江长兴县的经验, 日处理每立方米污水所需面积约10平方米, 每平方米造价约400元, 如果管理不善还会堵塞和滋生蚊蝇。总的来说,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效果好, 成本低, 适宜在土地相对多的农村应用。图5为鹤壁市石林乡后柳江村人工湿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占地约600平方米, 日处理污水60立方米, 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使植物根区及根网带形成富氧区, 促使床体内微生物大量繁殖, 通过微生物活动的分解和植物的吸收吸附及分泌物的杀菌等作用, 净化污水。

六、适宜农村的简易污水处理系统

简易污水处理系统是根据农村的条件和特点, 构想出的一个适合农村使用的污水处理系统, 重点用于农村日常生活污水的处理。基本处理工艺是: (一) 设置污水截流井, 集中生活污水; (二) 设置污水沉淀池, 生活污水先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 可去除水中约80%的悬浮物和20%的耗氧有机物, 以防止人工湿地填料池堵塞; (三) 出水进入人工湿地填料池, 再去除水中70—80%胶状和溶解的耗氧有机物; (四) 两级处理后污水中的耗氧有机物的总去除率能达到80%左右, 出水的BOD5预计可以在16mg/L上下, 符合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然后排入自然水体或农田灌溉; (五) 从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则排入沼气发酵池进行厌氧发酵, 经分解稳定后还田 (见图6) 。

系统中的沉淀池采用平流式, 污水停留时间不小于2小时, 人均池容积约0.04m3, 以重力排泥方式进沼气池;人工湿地采用潜流型, 填料是用土壤混合砂砾石, 上面种植芦苇、茭白等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沼气发酵池按农村常用的方式建设, 定时输入沉淀污泥, 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其它发酵物料投入。按农村1000人生活污水量处理估算, 沉淀池造价约1万元, 沼气发酵池约1万元, 人工湿地池可简单建设, 单价按每平方米面积200元计, 约9万元, 加上设施间管道阀门等, 全部工程造价应不超过12万元, 基本没有运行费用, 产出的沼气收益可用于设施维护, 如果有工业污水排入, 还可以适当收费, 产生一定的效益。

简易污水处理系统结合沉淀池、沼气发酵池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的优点, 以联合形式运行, 简单实用、成本低廉, 建设和运行管理都比较适合农村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 可以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七、结语

目前造成村庄水环境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粪便污水无节制地排入, 有些村庄还有工业废污水排入。对村庄水环境的治理要从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条件, 尽可能采取效果好、成本低的污水治理措施, 具体可把握几点:

(一) 改造并完善现有的排水沟渠, 掩蔽排水明沟, 将生活污水和性质接近的工业污水统一纳入排水系统。

(二) 积极推进沼气工程, 分户就地处理畜禽养殖粪便污水。

(三) 建设适合农村使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或简易污水处理系统。

通过实施以上水环境治理方法, 可以从根本上控制村庄水污染源, 还村庄良好的水环境面貌。

本文系“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小康住宅规划设计成套技术研究》 (课题任务编号:2006BAJ04A01) 的研究内容

摘要:村庄水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前在实施中普遍遇到经济和技术两方面的问题, 有待于研究解决。本文从分析村庄的水环境和污水处理现状入手, 总结了农村实施污水处理的条件, 提出了改善村庄内部和外部水体质量的实施措施, 在评析了几种农村常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适用性后, 推荐一种适合农村使用的简易污水处理系统, 以帮助农村开展污水治理, 改善环境面貌。

参考文献

[1]张咏, 郝英群.农村环境保护[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124.

[2]吴海锁, 喻学敏, 张利民.环境污染与防治技术[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248.

[3]赵静, 王超, 王沛芳.农村水环境污染及治理对策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 2005 (03) .

[4]韩磊, 赵盼, 闫金兵.农村河道水环境恶化成因及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 2010 (03) .

水环境监测课程改革实践 第11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水环境监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以理论知识为课程内容主体;按照学科分类划分课程门类;以理论知识为学习起点;按照知识逻辑组织课程内容;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书面形式评价学生学习结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是:学生难学,学得低效;教师难教,教得低效;学生发愁,教师发愁;学生抱怨老师,老师抱怨学生;企业界抱怨学生学的知识与企业要求不相符合。针对这些问题和现状,教学和课程改革是迫在眉睫,必须要进行。水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环境监测与治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环境监测》课程的重要组成模块。通过系统的学习水环境监测方案制订、样品采集保存与预处理技术、样品分析测定技术、数据处理与监测报告编制等,建立完整的水环境监测知识体系,培养能胜任水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本课程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一、教学方法改革

在水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尝试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正向我院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学生和老师普及,其他相关课程和专业的教学中也借鉴了这些方法。

1.问题(PBL)教学法——主要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1]。在“主要水质项目的分析测试”章节的教学中,以“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为例,教师事先布置了思考题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解决,如“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结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消除氯离子造成的干扰?”,带着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以及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通过课堂讨论,全面而周详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知识点,如:为什么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经典的重铬酸钾回流法有哪些缺陷等等,不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发引导出来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2.研讨式教学法——研讨式课堂教学是突出学生“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便于全体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其见,既互相启发,又互相修正,自由地、主要地、自我地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去获取、去巩固和深化知识。它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形成,合作意识的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个性特征的发展,科学素质的提高都是十分有效的[2]。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结合问题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一起运用,在这两种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引导或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学生才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可以在最后结束阶段,对学生的问题和讨论做一些关键的点评。

3.案例式教学法——该教学法是以案例为载体,以探究过程为根本,让学生在案例探究中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3]。在“监测方案制订”章节的教学中,选择我院“环境监测及分析测试中心”承接的环境监测技术服务项目为案例,介绍如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订监测方案。如,在水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讲解一堂案例分析课“XX公司长沙生产基地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订”,接着就将学生带至该公司长沙生产基地,进行现场勘查收集资料并在现场布设监测点位、确定采样时间和频次、确定监测项目、制订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措施,使学生由最初在课堂教学上对环境监测方案制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整个环境监测的程序及监测方案的制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4.现场教学法。在“水样的采集、保存及预处理”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将课堂搬到采样现场,老师对采样器的使用、水样的保存方法进行讲解并加以演示,现场教授如何采集平行样及空白样,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练,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认知和学习,在学习中操作和训练。由于现场教学法具有直观性,能让学生对比较陌生的知识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加速其对相关知识和操作的掌握。

5.项目教学法。在“监测报告的撰写”章节的教学中则选择我院“环境监测与分析测试中心”所承接的环境监测技术服务项目,每班承担若干个具体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协同完成水环境监测项目的全过程。教师负责讲清楚项目合同及监测评价的具体要求后,带领学生到项目现场,学生以工作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实地调查与收集资料、制订监测方案、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最后再完成监测报告的撰写。以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08届学生为例,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参与了包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持的锅炉产排污系数测定、国家科技部主持的国家863计划云南滇池环境污染调查等课题和多项环保验收和委托监测任务。

通过采用这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单向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积极发挥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融入了较多的情感教学行为,教学形式活泼、开放,能够使学生得到综合素质培养,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方法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以实验指导书为本位、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灌入式的教学方法。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专题讨论教学法和开放式实验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变让学生学为学生想学。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性教学,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4]。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促进了实践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增加了二周的实习实训,专门编写了实习实训指导书。在教学实习实训中,组织学生对校园周边的奎塘河水水质及校园周边小型餐馆排放的生活污水进行监测并评价,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很好锻炼。近年来,还对《水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案例式教学、项目教学及现场教学,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二、教学手段改革

1.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新模式。打破传统教学中先讲清原理、理论,再举例说明的做法。首先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导入课题。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提出问题、交流观点及带入环境监测现场结合具体项目学习和总结实践经验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环境监测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迅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如,学生在实训周期间的课题,学院人工湖水质监测及校园周边餐馆生活污水调查就是我们理论结合实际的两个很好案例,既贴合了生活实际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紧密跟踪学科前沿。在教学上结合环境监测方法发展迅速的特点,及时反映现代环境监测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打破传统的过分追求理论体系的系统和完整,特别注意新思想新观念的引入,不受教材的局限,跟踪学科前沿。

3.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它的优点如教授知识的系统性,在水体监测这门课的教学中对于少部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基本概念和基本名词术语)采取传统教学为主,穿插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无法演示的内容,我们就采取多媒体教学并结合现场项目教学和列举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比如在实验课的教学上我们通过给学生演示整个实验过程的FLASH动画,让学生更直接更清楚更深入地了解实验过程。另外,我们还把我院环境监测系分析测试中心在外进行项目验收监测的过程录制下来刻录成光盘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更近距离地了解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也会带部分学生到监测现场实地操作,带他们去企业参观学习,增加现场经验,并学习制订监测方案和编写监测报告。

三、考试方式的改革

该门课程为必修课程,考核时分理论、实践、实训、实习四大模块进行。理论课包括监测方案的设计、采样点的确定、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分析测定、监测数据的处理和监测成果的表达等,进行闭卷考试,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实践课采用现场操作和口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未知样进行测定,要求学生达到国家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的规定,采用等级制评分。实训周要求每位学生制订监测方案、完成实训项目并提交实训报告一份,采用等级制评分。实习考核成绩由实习单位进行评分,采用等级制评分。

关于课程改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可以采取的改革方法和形式是有所不同的,既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又要有自己的特色,要结合自己本校和本专业、本课程的实际情况有针对地进行探索式改革,不能盲目的模仿,否则不会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春.利用问题教学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09(26).

[2]李克强,乔保献.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论坛,2004(1):25-26.

[3]贾波,沈涛,周训伦.方剂学案例式教学法实施的原则、方法与成效[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版,2008(2).

[4]姚术军.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7(2):8-8.

网箱养鱼与水环境保护 第12篇

网箱养鱼具有非常多的优势, 可以让水资源空间得到最优化的利用, 让有限的资源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但若养殖户过度放养或超负荷养殖, 则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此一来, 不但会降低网箱养鱼的经济效益;同时, 还可能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造成水体下层缺氧, 破坏生态平衡, 特别是对一部分全封闭或半封闭的水体而言, 更加容易导致污染, 引起病害让鱼类大面积死亡, 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1.1 对水生物的影响

网箱养鱼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问题, 带入的营养物质让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生长, 从而形成水华现象, 造成鱼类缺氧死亡。部分藻类还会让水体出现臭味, 即养殖户常说的鱼腥味;部分藻类在某种特定环境因子的影响下形成霉素, 对鱼类的健康生长产生极大影响。另外, 对底栖动物来说, 网箱养鱼水体下的底栖动物数量会明显减少。相关研究发现, 网箱内外底栖动物的种类区别不大, 但网箱区的底栖动物数量相对于非网箱区来说会减少40%左右, 且离网箱越近, 数量越少。

1.2 对营养物质的影响

对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而言, 网箱内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高于网箱外, 淡水网箱养鱼最远的影响范围可以达到250 m左右, 其污染范围非常大。在网箱养鱼所产生的废物中, 对水环境造成富营养化影响的一般都是鱼类未吃完的饲料、鱼类粪便等, 这些废料中含有氮、磷和其他有机物。现阶段, 在网箱养鱼的过程中, 若投放100 kg的饲料, 大概有15 kg的会直接落入水体中;而在鱼类进食的过程中, 大约有30 kg的饲料被用于增加鱼类质量, 45kg左右的饲料用于维持鱼类生命, 剩余的都以排泄物的形式进入水体, 因此, 很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1.3 对底部沉积物的影响

网箱养鱼对于水环境的最关键的影响是容易导致水体底层缺氧, 造成大量有机物的堆积;同时, 随着网箱区域与水域距离的缩减, 导致有机碳、硫化物和磷酸盐等成分明显增加。这通常是因为养殖户对鱼类投放过多的饲料和鱼类排泄物, 导致水体中各种沉积物的形成, 对水环境和鱼类的生存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1]。

2 网箱养鱼水环境防治措施

2.1 合理布设网箱

为了尽可能的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出现对鱼类生存产生影响, 养殖户应科学合理的设置网箱;同时, 应定期更换网箱的放置地点, 尽可能的回收鱼类未进食完的饲料和粪便, 发现病鱼死鱼时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降低网箱养鱼对水环境产生的压力。另外, 还要避免在供水区、主航道设置网箱;网箱的架设密度也应当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设置。

2.2 控制网箱规模

在网箱养鱼的过程中, 必须要严格参照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对网箱养鱼项目的审批制度执行;同时, 对其规模给予一定的限制。科学的对网箱进行设置, 针对重点水域必须适当减少, 对新建网箱严格控制。各个养殖户的网箱之间必须要保持15 m左右的间隔, 确保水体能够正常交换, 减少水环境所受污染。

2.3 降低网箱密度

网箱养鱼的过程中, 必须要合理控制网箱架设的密度, 将其密度掌控在一定范围之内, 确保网箱内的水体能够与网箱外的水体实现正常的交换, 维持网箱内水体的清洁, 避免网箱内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而导致鱼类病害的出现, 确保鱼类的健康生长。所以, 尽可能的控制好网箱养鱼的密度与规模, 能够有效的降低鱼类病害发生机率, 帮助养殖户增加经济效益。

2.4 实行多品种混养

尽可能的运用天然饵料, 充分发挥出不同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 降低人工饵料的投放频率, 改善网箱内的水质。如鲤鱼、鲫鱼、罗非鱼等鱼类能够通过摄食活动, 清除网箱内残留的饵料与其他腐败有机质, 有效的提升饵料利用率, 让网箱内的卫生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2.5 生物防治手段

生物防治措施可以选择在网箱内或者网箱附近培育部分高等水生生物, 从而对水体内多余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 确保网箱附近水体的良性生态循环。例如, 陕西省宝鸡市就曾经进行了光合细菌的试验, 向网箱附近投入光合细菌, 起到了非常好的水质改善效果。

2.6 加强引导管理

在进行网箱养鱼的过程中, 我们还必须加强对养殖户的引导, 积极调整渔业经营结构;同时, 做好渔业养殖的管理工作, 健全管理制度。对于部分网箱养鱼规模较大的地区应建立渔业养殖协会, 提升渔业养殖的组织化程度和养殖户的经营素质。对养殖户开展专业技术培训, 帮助他们树立养鱼先养水的思想认识, 坚持科学养殖的原则, 合理设置网箱布局, 控制网箱养殖密度, 尽可能的降低鱼类病害的产生, 最终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

3 结语

网箱养鱼在给养殖户带来极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因为各种因素而对水环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会阻碍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所以, 在研究网箱养鱼技术时, 必须科学控制网箱规模以及放养密度, 对养殖户进行规范管理与引导, 处理好网箱养鱼对水环境影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宇, 李星星.网箱养鱼巧用抗菌素[J].农技服务, 2014 (7) :38.

上一篇: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下一篇:民行检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