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幸福时代

2024-05-06

焦虑的幸福时代(精选5篇)

焦虑的幸福时代 第1篇

19世纪20年代, 随着印刷技术以及电影摄影技术的发展, 图像传播从最初的高雅静态绘画艺术领域, 转移到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的电影、广告、动漫等动态形象领域。它们以新的形式全方位占据了大众的视觉生活, 视觉图像的巨大冲击力,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读图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读图时代”的“图”, 并不单纯指的是静态的图片、绘画、图画等, 而是一种全新的视觉具象化、影像化的传播途径, 是一种可以改变人们思维的方式。“读图时代”的到来, 意味着世界进入到处处以视觉表象符号作用于人类认识感官的时代, 而诉诸感性的具象性符号大于诉诸理性的抽象认知符号, 人的解读图像的功能变得愈发重要, 视觉功能开始占据文化欣赏的主要位置。

二、读图时代的阅读特征

(一) 图像阅读能力的普及

图像的阅读能力是人类普遍所具有的能力, 不在乎人们识字能力的大小, 人们只要视觉正常, 都能读图, 不同的是读懂的层次罢了。图像符号是接近实物真实的意象符号, 形象而生动, 而图像符号的解读都是依靠社会经验约定俗成进行的。所以, 读图时代的图像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是相通的。你虽不懂其他国家的语言, 但你可以通过他们的图示去了解意义。在卫生间门口, 你只需看男女两侧的绘图标志, 男士一侧绘上烟斗, 女士一侧绘上口红, 分别代表了男女厕所。所以, 图像可以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当中畅通无阻地交流。

(二) 视觉震撼力

据科学家曾统计, 人类获取的信息大约83%是来自于视觉, 11%大约来自于听觉, 而4%来自于嗅觉、触觉与味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句很好地展现了视觉在人们“看”世界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图像以截取生活场景片段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再现, 以强大的视觉震撼力调动了读者的感性经验和视知觉思维, 使读者不必亲历现场, 就能对现场有所知晓。强烈的视觉冲击必然带来心灵的震撼, 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震撼亿万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往往是从灾区发回的一篇篇图片报道, 在鲜活的图片面前, 任何文字的表述都已显得苍白。

(三) 读图时代的快餐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往往习惯于浮光掠影式的快速浏览, 不愿意也没有精力进行文字印刷时代的深度思考与顿悟。

读图时代呈现的视觉文化浅显通俗, 有利于大众的接受与理解, 迎合了大众口味, 符合大众的快餐式阅读习惯。

当代的中小学生教科书里, 更多的是靠图像进行辅助解读, 就连书店里, 许多经典著作都不断以图形图片的形式展现给读者, 如《资本论》、《史记》等, 更不要说一些原本自带图片的地理书籍, 如《失落的文明》更多的是以文配图。图片开始成为一些原本以文本为媒体的杂志书籍主角, 文字反而成为配角。基于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转为基于视觉图像的解读。

在视觉文化传播中, 电影、电视是当代人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 大众文化正以图解的方式冲击着文字媒介, 《红楼梦》、《三国演义》……几乎无人再追捧这些原著了, 人们更愿意去观看拍的电影或电视剧等影像化的作品。

易中天品三国, 如果仍以“之乎者也”的形式进行文化表达, 那可能也没有什么观众市场, 易中天正是看准了时代, 迎合了大众口味, 以通俗、浅显的现代形式去解读三国, 如将诸葛亮用“帅哥”来形容。此时, 经典的表达方式开始走向衰落, 各种流行文化形式已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文化表达方式。

三、读图时代与大众选择

(一) 读图时代的视觉冲击使大众难以选择

我们进入信息社会, 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盯着电脑屏幕, 看着海量的信息, 不断闪出的广告画面以及繁琐的新闻信息, 加之无限的超级链接, 把我们带入了链接的深渊而无法自拔。我们本想在网上查询或浏览什么信息, 可是点击一个又一个的链接, 我们忘记了最初的打算;广播里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 楼宇广告, 户外广告牌, 公交车视TV, 只要能进入大众眼球的地方, 都“侵犯”着我们的视觉, 我们的眼里承受着视觉的暴力。

面对商品亦是如此, 走进商场, 琳琅满目的商品, 不同品牌的, 各色各样, 我们同样面临着选择的焦虑。我们该选择什么, 什么样的选择又是正确的呢?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1965年提出“未来的冲击”, 用以描述个人在极短的时间内遇到了巨大的变化而经受的粉碎性压力和困惑。特别在人与信息的关系之上, 正在发生的不仅仅是现实的人或者甚至虚构的人物都在更换, 而且我们头脑中的形象和形象结构也在很快地更换, 大众传播工具迅速而有力地传播了新的形象;新形象一浪接一浪地冲破人们的视觉防线。这种“形象轰炸”的结果是, 旧的形象加速衰败, 知识加快传播, 以及对于知识本身的非永久性, 具有一种新颖而深刻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 “使未来的人们深受其苦的, 并不是缺乏选择的机会, 而是无力应付过多的选择。”[1]

(二) 放弃主动选择, 选择“他人”引导

美国社会学家大卫·里斯曼在《孤独的人群》中说道, 我们现在所经历的社会正是一个由“他人”引导的社会, 这里的“他人”主要指的是现在的大众媒体:电影、电视、广告、杂志等的引导。人们总是疲于奔命, 马不停蹄地往前追赶, 总想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我们只剩下占有, 为了逃避选择的焦虑, 我们倾向于将选择、判断与认知交之于公信力较强的大众传媒。对待信息如此, 购买产品亦是如此, 新闻信息交给主流媒体;购买产品, 选择广告做得火的。虽厌烦了“送礼只送脑白金”, 但送礼还是要送它;去影院, 会选择宣传得火热的片子。

“图”时代的到来, 万事都以感性的、具象化的影像出现在大众眼前, 这实质是一种吸引大众眼球的“议程设置”。

1.“他人”引导之下的消费选择

“他人”, 引导着我们的生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众传媒营造的视觉文化, 创造了消费文化。电影、广告等创造的一个又一个视觉符码, 广告商等对其赋予意义, 左右着人们的消费。布希亚称, 商品的符号价值是指商品作为符号, 能提供声望和表现消费者的个性、特征、社会地位以及权力。而符号的具体意义要由社会脉络来赋予。当代社会不再是生产主宰的社会, 而是由“大众媒体控制模型和驾驭系统, 电脑、信息处理, 娱乐和知识产业等君临一切, 符号大爆炸, 我们的社会已从一种生产方式主宰的社会转向了一种生产符码控制的社会。”[2]

文化借助视觉的表达方式走向大众, 视觉文化成为消费社会的一道大餐。当文化已经发展到产业化的阶段时, 说明此时的文化已不单纯是文化, 艺术也不单单是艺术, 以前的文化与艺术是创作家对生命、人文的精神体验, 具有永恒性;而如今, 产业化的阶段证明了文化的商品属性, 文化的商品性成了王道, 后工业生产要持续不断地发展, 必须要保证文化工业的进行, 所以这时候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不能也不允许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让人流连忘返, 细细回味。

新创造的文化必须即时流行。电影、报刊杂志等, 必须要有市场, 也就是卖点。今年张艺谋导演的贺岁片《三枪拍案惊奇》播出, 很多网友发表评论说片子烂, 让人笑之后没有实质内容, 质问张导居然也会拍出这般水平的电影, 让观众很失望, 张艺谋导演自己也说“中国电影只玩艺术只能把自己玩死!”。流行的东西往往是没有生命力的, 就像一阵风, 来去匆匆, 为下一次“风波”再蓄能。而这些闹喜剧也会像一阵风, 被人们所淡忘。我们无法要求, 因为制片人自己也明白, 不是为了创造经典, 而是为了博得瞬间一笑。

当今视觉文化的快餐性, 意味着形式大于内容, 在传统的艺术作品当中, 打动读者的是艺术作品的内容, 而如今, 各种色彩与形式载体远远超过了内容。如饮食与酒等, 吃的、喝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而是披在它外面的“文化”, 每年中秋的月饼, 在包装上花的心思大大超过了月饼本身;而玫瑰花之所以受女性的忠爱, 也不是因为它是花, 而是因为它身上附载的具有传递爱的文化象征意义。一部文学作品要引起重视、轰动, 不再是文学本身的事, 而是媒体或其他非文学力量的作用, 这样的现象在电影艺术方面尤为突出。近几年的国产大片, 模仿好莱坞大片进行大投入、大制作、大阵容, 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庞大的明星阵容, 带着大片特有的声光影, 吸引观众的眼球。加上大片特有的宣传攻势与广告效应, 把带着猎奇心态的观众拉进电影院, 观众在影院确实享受了视觉的盛宴, 但走出院门, 却回味不出影片“到底讲述的是啥内容?”

2.“他人”引导的误区

然而, 问题在于, 大众传媒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 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经过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我们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判断准则, 作用于客观的现实环境之中, 现实的环境逐渐演变, 真实与虚拟相互交织。

1983年, 布亚希在《拟象》中提到, 随着符号与真实之间的区别的消蚀, 越来越难区分开哪些是真实的, 哪些是拟象真实的事物。“电视消溶在生活之中, 生活消溶在电视之中”。我们变成了拟象和类象操纵下的奴隶, 它们本身形成了一种无终无始的螺旋形的循环系统, 我们被卷入进去而无力自拔。[3]

所以, 大众传媒营造的信息环境让人们在真实与虚拟之间挣扎、徘徊。读图时代的到来, 我们无法逃避, 面对这场视觉盛宴, 我们只有不断调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保持自己对媒介信息的相对理性, 提高自己质疑、评估、批判的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在面对选择的时候, 不至迷失。

参考文献

[1][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5:270.

[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485.

甩掉财务焦虑 做幸福的女人 第2篇

据思略特管理咨询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任CEO中女性的比例有所上升,从2013年的3.1%上升至5.2%,这一数据体现了中国职业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但是,由于同时肩负着女儿、妻子、母亲和职场精英的责任,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经受着巨大的压力。据调查,约90%的女性感到财务焦虑,而且这种状况并没有因为收入的增加而有所改善。看似生活无忧的女性群体,实则无法避免焦虑的困扰。

产生焦虑的原因

焦虑会直接对人的身心造成影响,使日常的情绪变得易怒而暴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社交关系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

产生焦虑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由于客观事实引起的焦虑,比如女人容颜衰老、职场上的天花板、家庭关系矛盾;二是对于还未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比如担心身体健康,担心失去现有的工作,对婚姻没有安全感。

客观来说,管理焦虑并不容易,因为焦虑会不断反复,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但最关键的是,你必须要付诸实践。一定程度的焦虑会让你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督促你去面对、解决、改变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找到“焦虑源”是关键。

金钱——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没有什么能比金钱更能直接影响人们的幸福感。相信会有人质疑这个观点,生活中很多幸福都不是金钱可以买得到的,比如健康、爱、尊重……绝对没错,这些都是幸福人生所必需的条件。但是,这里所谈论的幸福感是指你生活的品质,也就是决定你是否能全然地去享受生活。如果你觉得还是不够贴切,那么可以看几个简单的问题。

如果你不幸身患重疾,你是否想立刻得到最好的治疗?当父母需要你的照顾,你会不会想要尽到自己的孝心去给他们提供优越的条件?这些都需要用金钱来实现。金钱可以让你提前退休,或者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洒脱地辞掉一份你并不喜欢的工作。

但是问题来了,金钱越多,你就越幸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研究表明,金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随后便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所以,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切记不要落入金钱的陷阱。

做自己财富的主人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幸福感会随着需求的递进实现而得到满足,如图所示。每个人所处的需求层次不同,幸福来源也不同,但终究与安全感有关。安全感不足,无论是工作、社交、自我价值实现,都不会得到相适应的发展。安全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物质安全感,而这正是多数女性的焦虑都来源于财务焦虑的根本原因。

无论你现在是单身女性、职场精英、全职太太还是企业家;无论你是女儿、妻子还是母亲,你都需要具备管理财富的技能,学会与金钱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钱终归需要为人服务,而非成为人的主宰,因此,我们需要进行理财规划。

案例分析

Amy,某知名外资企业部门主管,38岁,年综合收入约30万元。Amy的丈夫是一家IT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年收入大约是Amy的2倍。两人育有一个9岁的女儿,结婚不到5年,约有230万元的存款。两人有一套住房,无负债。

Amy的焦虑点是: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不安;担心双方父母的健康状况;工作上的压力、女儿教育金和未来养老金;收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通胀率,面对央行的连续降息,难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Amy的家庭关系良好,工作也还算稳定,她的焦虑大多数来自于财务方面。所以,我们针对焦虑源来解决问题,帮助Amy进行家庭财务方面的梳理和调整,并制订相应财务规划方案。

财务计划建议

(1)建议Amy配置“家庭高端医疗保障计划”,计划内容包含了每人最高100万元的医疗报销额度。该产品对接国内三甲医院的国际部、特需部和数家知名的私立医院,提供直接结算服务,客户无须垫付医疗费用。这样,父母的医疗有了可靠的保障。追求生活品质的Amy对于此项计划的服务很满意,无论是哪位家庭成员遭遇不测,家庭的资产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医疗问题解决并不代表风险管理已完成,如果Amy遭遇意外伤残或罹患重疾,将失去赚钱的能力。医疗费用解决了,生活费用如何解决?建议通过寿险的规划来进行收入损失的补偿,如果出现意外或罹患重疾,Amy的生活费用可以由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无须担心增加整个家庭的负担。该规划也适用于Amy的丈夫。

(3)投资方面,根据家庭的风险偏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建议Amy配置固定收益产品+阳光私募的组合。这样的资产配置明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家庭整体收益得到了提升,被动收入增加。

(4)资产收益=本金×收益率×时间,时间会带来资本积累效应,因此,养老规划可用年金储蓄解决。商业年金储蓄不但可以给Amy一个确定的未来,而且无论工作和婚姻发生什么变化,这一纸合约都会终身伴随着她,因为这是一份独属于她的财产。

人类步入饮食焦虑时代 第3篇

美国是世界上食品监管最严苛的国家, 堪称“监管无缝隙”, 实行食品立法、食品召回制度, 建立了涵盖所有食品类别和食品链各环节的法律法规体系, 就连一只鸡蛋出现问题也要召回, 但即便如此, 依旧无法实现食品“零缺陷”, 摆脱不了被食品安全危机缠绕的宿命, 2011年欧洲大肠杆菌疫情蔓延至美国, 造成多人死亡;美国还爆发了近20年最为严重的香瓜染李斯特菌疫情, 发生花生酱沙门氏菌污染等事件, 美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造成国际性恐慌。

在欧洲, 德国是食品安全管理最精细的国家, 除了严谨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支柱体系、完善的食品标准体系, 每一种食品出厂都必须经过层层把关, 经企业自检、第三方检验、政府检验机构终检合格后方可进入流通领域, 同时还拥有完备的食品投诉举报机制, 民众对食品安全存疑, 可随时免费拨打24小时投诉电话, 随之“食品警察”就会上门采集样品, 立即送往权威机构检测, 举报者能在第一时间里被告知结果, 倘若食物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相关部门会立即作出处理, 绝不姑息。在食品领域, “德国制造”一度象征着国际品质和水平。然百密也有一疏, 且不论“二恶英鸡蛋”、含超量抗生素残留物的“抗生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等, 仅去年的毒黄瓜事件就足以使德国名声大噪, 十余人死亡, 数千人感染, 蔓延到了瑞典、丹麦、英国和荷兰等多个欧洲国家, 与中国的三聚氰胺牛奶、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源头上如出一辙, 但影响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今让人心有余悸。

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日本、韩国也不乏, 问题酱油、问题芥末酱, 样样“不甘示弱”。

标准监管体系完善、严格的发达国家尚且如此, 无力避免食品安全危机给国民健康带来的不利, 更不必说经济科技处于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在食品安全问题面前尤显乏力。

经济学家分析, 食品安全作为国际性难题, 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有关。在这个经济腾飞、物欲横流的时代, 欲望膨胀、追名逐利、丧失道德的畸形心理滋生蔓延, 在食品生产领域尤为凸显, 以至于食品安全全球性的腐烂变质。食品安全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产物, 食品安全危机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必经阶段, 也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阶段。

那么, 面对凶猛的食品安全危机, 人类该如何应对呢?是否应以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分析、思考食品安全?只有充分发挥人类最大的力量, 寻求治理食品安全的良策, 竭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未雨绸缪, 才能让食品安全接近“零风险”, 缩短这一危机阶段的距离, 给人类创造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不是单靠一个国家和地区就能完成的, 面对食品安全危机,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一个整体。整个地球的空气无法分割, 流经各大洲的海洋无法筛选。一个国家的环境污染, 在时间的作用下, 会毒害整个人类;一个地区的有毒产品, 在全球物流体系下, 会扩散到更多地区。在全球化时代的食品安全危机中, 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食品安全已经不再是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问题都会给全球的食品生产与食品贸易带来影响, 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抵御食品安全危机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 需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 携手并肩, 通力合作, 共同思考、探索保障食品安全的途径, 加强各国食品安全监督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互相借鉴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有力措施和经验, 针对全球食品安全治理上的短板, 深入研究治理策略,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标准、法律体系, 建立食品信息透明、无障碍流通体制, 建立全球共享的食品工业预警机制、风险评估机制, 严格食品从业者的准入制度, 规范行业道德标准。唯有此, 方能搭建起食品安全防御的世界长城, 真正造福人类。

在焦虑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不幸福 第4篇

昨天是我生日,可是晚上因为一点小事我和老婆闹不愉快了,我试图和老婆理论,可是她闷在一边不肯说话,我感觉她压抑着怒火,就说,你要是想发脾气就发吧。没想到老婆忽然大哭着跑进了厕所里,天昏地暗哭了足足半个小时!她红着眼睛出来,对我说:“小时候每次被妈妈骂哭的时候,妈妈都严厉地让我把眼泪憋回去,我憋不回去,就找个理由说要去上厕所,然后偷偷在厕所里哭,所以后来我只要想哭了就会尿急。”我非常奇怪,为什么老婆在和我吵架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关于丈母娘的?

老婆接着说,其实她刚才冲进厕所的时候哭得那么凶,是因为想起了小时候母亲不让自己哭时的委屈和难过。听了这话,我内心非常震动。

到晚上,我做了个梦,我梦到朋友的母亲来找我。现实中,这个朋友和家里人关系很不好,他的母亲也确实来找过我,希望我能帮她改善与儿子的关系,但是又嘱咐我千万不能让儿子知道这事,因为朋友很反感母亲对他的干涉和控制。但是在昨天晚上的梦里,我和这位阿姨在一起的时候,她忽然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却不避讳让儿子知道她来找我了,在电话里对儿子说,我和你的朋友在一起,你跟他说电话吧。醒了之后,我觉得很奇怪,这个梦什么意思?

咨询师解梦:

这个梦是你在倾听了老婆对童年情况的倾诉之后的联想。将自己融入其中,构建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实实在在存在的夫妻与父母的三角关系。

我们来看,这个梦其实分为两段,第一段是“现实的模拟”,第二段是“愿望的达成”。

梦境的第一段是“现实的模拟”:“我梦到朋友的母亲来找我。现实中,这个朋友和家里人关系很不好,他的母亲也确实来找过我,希望我能帮她改善与儿子的关系,但是又嘱咐我千万不能让儿子知道这事,因为朋友很反感母亲对他的干涉和控制。”

这段梦境其实是你老婆与丈母娘之间亲子关系的再现,梦境中“朋友的母亲”就是你老婆的母亲,梦境中的“朋友”虽然是男性,但指向的是老婆,因为梦境不拘泥于性别,这段梦境想表达的是某种关系。梦境中“朋友与母亲的关系”,正是你老婆与丈母娘的关系:一份不太好的亲子关系。老婆成年甚至结婚之后回想起来依旧会有难过的回忆,因为童年时形成的是一种干涉和控制的亲子关系。

梦境中,“朋友的母亲”来找你帮她改善亲子关系,这其实是你的责任感的体现:你觉得作为丈夫,有责任来帮助老婆改善与母亲的亲子关系,于是在梦境中通过“朋友的母亲”的请求来让自己承担这一责任顺理成章了。

梦境的第二段是“愿望的达成”:“在昨天晚上的梦里,我和这位阿姨在一起的时候,她忽然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却不避讳让儿子知道她来找我了,在电话里对儿子说,我和你的朋友在一起,你跟他说电话吧。”

你觉得自己作为丈夫有责任来帮助老婆改善童年时形成的不良亲子关系,你也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得到老婆和丈母娘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在梦境中就出现了双方态度坦诚的场景,这是你的愿望,作为调解人的角色改善老婆与丈母娘的亲子关系,从而改善自己与老婆之间的夫妻关系,因为这是解决夫妻关系问题的不二法门。

心理解析:

孩子在童年与父母形成的亲子关系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以及最重要的夫妻关系,因为在夫妻关系中,父母就像看不见的影子一样,时时伴随在左右,影响着夫妻双方的行为。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所面对的另一半不仅仅是跟自己浓情密意的伴侣,还有如影随形的伴侣的父母——伴侣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亲子沟通模式。

这一如影相随的互动模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隐藏在伴侣关系的细微之处,与伴侣的表象表现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在面对这样情况时,大部分人会束手无策甚至焦头烂额,因为根本找不到问题的根源。

夫妻之间的很多争吵其实是由于童年时期所形成的亲子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约束了自己成年后的人际交往模式,包括对权威的态度,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远近距离的态度。比如这位梦者的妻子,明明爱着自己的丈夫,但是童年形成的亲子关系模式令她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无法与所爱的人形成稳定互动的沟通模式,从而生出许多令对方莫名其妙、也令自己莫名其妙的行为和冲突。

这就是所有夫妻关系矛盾的根源,也是当事人双方难以理喻的地方:本来感情很好,为什么总是会闹别扭?其实问题不在夫妻关系本身,而在于夫妻各自在原生家庭的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亲子关系模式,这一模式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之后的夫妻关系和幸福程度。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深思的问题,当你将整个家庭笼罩在一种焦虑和对抗的情绪和氛围之中时,你其实是在毁掉儿女的幸福。

时代焦虑症 第5篇

近日,游戏企业广州仙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昨日在官方网站发布讣告称,公司总裁张旭在国庆前因过度劳累而突发心脏病逝世,年仅33岁。

据调查数据表明,过劳死、亚健康、自杀等都与焦虑情绪有关。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调查显示,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患精神障碍疾病,估计全国有5000万以上的焦虑症患者。

从过劳猝死的陈逸飞,患上癌症的李开复,前阵被传去世的姜文到抑郁症的崔永元……其实焦虑在中国,上至名人,下到平民随处可见。

焦虑症有很多种,一种是私人病状,如因放不下过于追求完美而焦虑,形成性格性病症,一种是公共焦虑,是指民众对公共事务、公共决策(如公共资源、公共空间使用和分配不合理等)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金融博物馆馆长王巍,内心有深深的不安感。他曾对媒体说,骨子里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小民,没有经济家底,没有政治依靠,从一个知识青年跑北京打工一直发展成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内心从来没有过安全感,“你见识了什么是权力之后,才知道我们能干的太不算什么了”。

关于盛会的流水席,关于国际都会的追求,关于创富升职的成功学,无数人参与其中,日常生活却压力重重:买不起房,开不动车(堵),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结不起婚等等问题,不一而足,让人怎能快乐得起来。

不知不觉间,一种全民焦虑的氤氲开始蔓延,从城市发酵生长,伴随着城乡劳工交流而向乡村扩散。很多人开始逃遁寻找新生活,也有很多人硬扛着,在社会大机器流水线上支撑。自感不幸福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个人都处于不安全感、无归属感的忐忑中。

“中国人其实是一个有话没处说的民族”

你有这样的情绪吗?做事的积极性下降;大量消极的负面情绪;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性欲下降……放下心里的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到底是什么原因,开始让众人感觉不快乐呢?

“当一个民工蹲在街头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眉宇之间还是有一丝忧郁的。中国人其实是一个有话没处说的民族。吃饭吃了仨钟头,说逸闻趣事多,艳照门多,但触及桌上人之间的这种话语很少,心里话一般都在肚子里装着呢。”刘震云如是说。

人的幸福源泉主要来自三个层面:物质、情感、精神。同时快乐又是看得见摸不着的主观感受,通常来说,影响快乐的因素除了外部大环境,还有信仰、健康、家庭、事业和社交等微观层面。

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非物质身份的焦虑。

上一篇:农村流通现代化下一篇:云南省高科技企业

热门文章

焦虑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