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用理论范文

2024-05-05

功用理论范文(精选7篇)

功用理论 第1篇

1. 语境

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的使用进行研究, 从而对“语境”也作出了不完全相同的解释。语言学家对“语境”的解释大体有两种:“一种把语境解释为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语言活动参与者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 这些因素系统地决定了话语的形式, 话语的合适性以及话语的意义。另一种把语境解释为语言活动参与者所共有的背景知识, 这种背景知识使听话人得以理解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所表达的意义。” (何兆熊, 1987)

2. 语境的功能

语境最基本的功能是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制约功能指语境对交际双方在语言使用上的制约作用;解释功能指语境可用于解释传统语义学无法解释的语言意义。

(1) 制约功能

语境的制约作用体现在语境对于语言的研究和应用所特有的限制性上。例如, 为保持室内温度, 说话人要求听话人关上房门的表达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 Excuse me, could you close the door, please?

2) Do you mind closing the door?

3) Please close the door.

4) Close the door.

这样几种表达说话人要求听话人完成“关门”这一指令的话语方式是同不同的语境相适应的。方式1) 适合的语境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处于晚辈与长辈、下属与上司的关系或双方非常陌生, 这时, 交际双方选择的是正式、礼貌的话语方式。与此相反, 方式4) 适合的语境是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年龄、地位完全同等, 或双方非常熟悉, 不需要客气。这四种不同风格的交际方式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语境在交际当中的重要性。说话人一定要根据语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话语方式, 否则就不会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

(2) 解释功能

“语境的解释功能是针对读者、听话人和语言分析者而言的, 是指语境对于言语活动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的解释和说明能力。它可以语音、句法、语义、语用、修辞等方面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 (陈治安等, 1997) 。

1) 解释情境意义

“情境意义” (situational meaning) 就是特定的语境里话语的特定含义, 又称“语境意义” (contextual meaning) 、“语句义” (utterance meaning) 、“非自然意义” (non-natural meaning) 或“说话者之义” (speaker’s meaning) 。情境意义的产生是话语和语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 特定的语境里说话人会使用特定的话语方式以适应语境条件;另一方面, 说话人的话语在一定的语境里会产生一定的“言外之意”, 即“情境意义”。例如:

A:Would you like to talk about the price of Article No.3421?

B:I think we have already confirmed it.

在这个简短的对话中, A和B分别只有一问一答, 但双方都不会再继续交谈了, 原因就是“我们已经确认过了”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制约了谈话的继续。这也就是“情境意义”发挥作用的结果。

2) 解释模糊现象

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语言符号的离散性与客观事物的连续性的矛盾。以离散的语言符号去标志连续的事物, 就可能边界不明, 产生模糊性。另一方面在于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需要。离散的语言符号既可以模糊地标志客观事物, 也可以精确地标志客观事物” (李春华等, 2002) 。模糊语言是普遍存在的, 但人们完全有能力理解模糊语言的精确含义, 原因是有“语境”这样一个桥梁。例如:

A:Would you please delivery your goods as soon as possible?

B:Oh, that depends.

这里, B的回答并没有明确说出是否能早些交货, 因为这段对话没有提供给我们足够的语境条件。如果B意愿上能达到A的要求, 那么B的回答确切来讲就是“我想我们是可以的”;相反, 如果B不能达到A的要求, 那么B的回答就是对A提出的“尽快交货”这一行为的拒绝。所以, 对这个看似简单的对话的理解是需要充分考虑语境条件的。语境对模糊语义具有解释功能, 离开了语境, 模糊语言就无从理解。

二、语境提示理论与译语词义的确立

语境提示是互动社会语言学创始人约翰·甘伯兹在研究话语理解规律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Gumperz把一组索引词称为“语境化提示语” (contextualization cues) , 它是语言形式的任何特征, 有助于标示语境预设, 并指出其作用是帮助说话人表示和听话人理解所进行的活动是什么, 语义内容如何理解, 每个句子如何与上下文有关。语境提示对译语词义的确立有重要作用, 翻译中如果遇到疑难词, 译者则可借助词汇语境提示。

1. 利用语言知识确立词义

语言知识包括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和对语言交际上下文的了解。能否真正地把握源语和译语各自的特点, 以及两种语言的使用上的技巧是能否成功确立词义完成翻译的关键。所以, 语言之间的关系和语言对翻译者的影响是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着重考虑的。例如:

Tom is a rising young executive in a large company.He has just been given a new leading position and a bright future is before him.

第二句中的“a new leading position”是指第一句中“executive”一词, 由此可知executive是“新的领导职位”, 即“总经理”。

2. 利用背景知识确立词义

背景知识包括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常识) 、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和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语言反映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特征, 不同的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不同的。翻译时, 译者应该考虑到源语和译语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选择恰当的思维角度, 准确地确立词义。例如:

We take no pride in prejudice. (The Times的一则广告)

译文1:对于你的偏见, 我们没有傲慢。

参考译文:正义的力量, 舆论的向导。

原文中出现的“pride in prejudice”来源于英国作家奥斯汀名作《傲慢与偏见》, 体现出《泰晤士报》公平、公正的办报原则, 收到了很好的广告效果。译文1中强加了“傲慢”与“偏见”字眼, 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在翻译这个句子时, 译者可以利用背景知识, 但是要作适当演义。

3. 利用语境反义词提示确立词义

在上下文中出现的表示对立或相反意义的词或短语, 同样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词义。例如:

Most troubles can be avoided, but death and taxes are inevitable.

由于but前面部分表达了“可以避免的”含义, 不难猜出but后面部分inevitable意思是“避免不了的”。

4. 利用语境对比提示确立词义

在遇到单词具有多义时, 通过对比分析, 不难确立词义, 如:

The year 2005 was a bad year for the Swedish economy.It ended with a balance of trade.

balance一词本身就有“差额”和“余额”之分。“a balance of trade”也有a favorable和an 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之别。从原文的第一句中可推知第二句中balance为“差额”而非“余额”。

三、结语

在翻译中, 利用语境提示确定词义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之一。商务文体的翻译中经常遇到疑难生僻的单词, 这时译者可以借用一定的语境提示, 在语篇中找出一个或几个意义明确、与疑难词之间存在某种语义关系的词或短语, 推导出疑难词的情境意义, 从而对其做出恰当的释义。翻译的确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语境作为同翻译密切相连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奠基石”, 语境提示在翻译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摘要:作为语用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语境是语用学热点研究之一。简单地讲, 语境最基本的功能是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语境提示是互动社会语言学创始人约翰·甘伯兹在研究话语理解规律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在商务翻译中, 语境是影响其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翻译者能否准确把握源语的内涵, 并将其转移到译语中的关键, 语境提示对于解释会话推理的过程与机制、揭示社会文化背景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简要陈述语境提示理论及语境的基本功能, 重点论述了语境及语境提示理论在商务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境提示理论,商务翻译,词义确立,功用

参考文献

[1]陈治安, 文旭.试论语境的特征与功能[J].外国语, 1997, (4) .

[2]何兆熊.语用、意义和语境[J].外国语, 1987, (5) .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李春华, 李勇忠.语言的模糊性和语境的解释功能[J].外语教学, 2002, (1) .

[5]刘明东.语境与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定[J].外语教学, 2001, (4) .

功用理论 第2篇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出现了认知教学法, 讲究培养学生的隐喻与转喻能力。许多学者都着眼于这些理论的研究, 重视实践应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 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隐喻这一理论, 即“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 也就是说思想和行动所表达的日常概念系统, 在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的本质是通过熟悉的事物理解和体验不熟悉的事物。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 而是人们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认知。隐喻是某一领域中人们所熟悉的经验说明和理解另一个领域的经验的思维方式, 是人们感知世界, 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Radden&Kovecses (1999:21) 认为转喻是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 (源域) 为另一个概念实体 (目标域) 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Panther&Thornburg (2007) 认为转喻思维方式较之隐喻在意义形成的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胡壮麟 (2004:131) 指出, 隐喻能力 (1) 隐喻产生的原创性; (2) 发现隐喻意义的能力; (3) 提取隐喻意义的速度; (4) 对隐喻做出解释的流利程度。隐喻能力对英语语言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级英语学习中同样需要转喻思维能力。 (1) 理解转喻的概念本质; (2) 感知 (包括发现、认知与解释) 转喻的能力与速度; (3) 上升到从宏观与微观看事物的能力。

2. 隐喻与转喻的概念及联系

大学英语阅读中, 蕴含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丰富的语言表达手段,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隐喻和转喻思维方式,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语言的魅力, 进一步鉴赏语言。社会在发展, 思想需要更新, 观念要变化, 语言作为一种思维的表达方式, 就要求我们依赖已有的概念和知识, 认知和表达新事物、新概念、新思想 (王建卿, 2006:58) 。

认知语言学自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以来, 从人的认知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 认为隐喻和转喻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 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它们根植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 构成日常的思考和行动方式。语言中的隐喻和转喻是随着人的认知发展而产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人们认知世界, 特别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

隐喻和转喻是人们重要的认知方式, 是传播意义的两种基本模式, 对人们认识事物、事物概念结构的形成、语言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两者在本质、联想机制、语义结构、语义功能等方面有着根本的差异。隐喻以事物间的相似联想为心理基础, 从一个领域投射到另一个领域的认知方式, 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描述;转喻以事物间的邻近联想为基础, 在同一认知域内用凸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指称。

3. 功用

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 也就是说思想和行动所表达的日常概念系统, 在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的本质是通过熟悉的事物理解和体验我们所不熟悉的事物。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 而是人们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认知。隐喻是某一领域中人们所熟悉的经验来说明和理解另一个领域的经验的思维方式, 是人们感知世界, 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如eye这个词, 最初是用来指人自身的一个重要部位, 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 发展为指其他动植物及其他物体的“眼睛”、“中心”:The eye of typhoon台风中心the eye of a needle针眼。“连贯是意义领域的概念, 它是情景语境与语言形式相互作用的结果。” (张德禄, 2000:103—109) 构建说话人或作者的目的或意图是通过一个连贯的语篇来进行的, 这样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时能够推导出语句的各种关系。篇章的连贯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的概念隐喻来实现。

以Bertrand Russell“How to grow old”为例:

Some old people are oppressed by the fear of death the bes way to overcome it——so at least it seems to me——is to make your interests gradually wider and more impersonal, until bit by bi the walls of the ego recede, and your life becomes increasingly merged in the universal life.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small at first,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rocks and over waterfalls (1) 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 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 (2) The man who, in old age, can see his life in this way, will nosuffer from the fear of death, since the things he cares for will continue (3) ...

这个例子建立在概念隐喻“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is a river”上。这个隐喻中出现了两个概念, 目的域“fill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和源域“river”。源域“river”被投射到目标域“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上, 得出了概念隐喻“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is a river”。隐喻“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is a river.”构建篇章中的隐喻表达式 (1) — (3) 的连贯。在这个篇章中, 每个隐喻表达式都来自隐喻的一个蕴涵, 而这正是该篇章连贯的来源。因为这些隐喻表达式本身是连贯的, 所以它们的隐喻意义也是连贯的。这种方法使得语篇上下连贯, 层层递进, 衔接得当。教师在阅读课中对英语文章中的语法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和对比, 并对语法隐喻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讲解, 可以加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篇章衔接等高深层面的阅读理解。

在Lakoff、Langacker等人研究的基础上, Gunter Radden和Zoltan Kovecses提出了一个后来被广为接受的转喻概念特征:转喻是在同一个认知模式里, 一个概念实体 (源域) 向另一个概念实体 (目标域) 提供心理可及。他们坚持一种最宽泛的转喻观。语言学家Panther和Thornburg (2007) 更认为转喻思维方式较之隐喻在意义形成的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一直以来, 转喻被看做一种修辞格, 是对真实世界的“邻近”;但作为一种认知思维模式, 最初是由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 转喻被看成是概念层面的“邻近”。转喻通常被理解成意义上的“借代” (metonymy) 。转喻与隐喻一样是人们感知社会, 构建经验的认知思维方式, 是人类语言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Shakespeare的第十八首十四行诗: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中有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s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这里的the eye of heaven指的是太阳。

总之, 转喻如同隐喻一样是人类感知社会构建经验认知思维模式。

4. 结语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出现的隐喻和转喻, 并对隐喻和转喻语言做出合理的解释, 使学生把隐喻转喻看做人类认知的一种思维方式, 具备隐喻转喻思维能力, 掌握理解隐喻转喻的概念;具备了发现、认知与解释隐喻转喻的能力, 也能透彻地理解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方式, 对大学英语阅读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摘要: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而且是一种人们认知世界感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和学习中隐喻和转喻无处不在, 培养学生的隐喻和转喻运用能力将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在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存在大量的隐喻和转喻现象, 引导学生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理解和欣赏整个语篇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隐喻,转喻,隐喻与转喻联系,大学英语阅读

参考文献

[1]Lay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Radden&Kovecses (1999:21) Radden&Kovecses.Towardsa Theory of Metonymy[A].In Panther and Radden.Metonymy inLanguage and Thought[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17-59.

[3]Panther&Thornburg.Metonymy[A].Oxford UniversityPress, 2007.

[4]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王建卿.谈英语者隐喻能力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3) :58-60.

树木栽植及其功用 第3篇

树木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破坏树木无疑是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因此要想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就必须大量栽植树木, 保护生态环境。栽植树木的方法很多, 不同的栽植方法起到的作用也不相同, 本文介绍了几种栽植方法及其功用。

2 树木栽植的功能分析

2.1 遮蔽栽植

遮蔽栽植是把外观不好看的场所、建筑物等加以隐蔽, 从外部遮住视线, 为了从任何方向都不易看到被遮蔽的对象, 因此需要在其周围种栽大量树木, 如行车时用排列成行的树木遮蔽两侧。应用人的视野端部降低视觉这一原理, 树木的间隔如在树冠直径的2倍以下时, 只要注视前方, 两侧遮蔽对象物的视野便被树木所遮断, 不可能清楚看见。此外, 如在30°以内的前方重复展现树木, 那么, 侧方的视界便被完全遮断。

树篱的遮蔽效果在栽植初期树叶间有孔隙, 经过几年以后, 树叶繁茂, 互相重叠, 孔隙逐渐减少, 便能充分发挥遮蔽效果。遮蔽栽植根据需要遮蔽的程度, 改变栽植密度, 运用较少的树木达到遮蔽效果时, 应种植两排高树, 在前面再排列种植低树, 高树枝干下的低树, 应连接高树的树冠, 栽植成为一列以达到遮蔽效果。

遮蔽栽植常见乔木有橡树类、柯树类、厚皮香、水犀、冬青、侧柏、女贞木、杜仲、珊瑚树、樟树;常见落叶乔木有银杏、榉树、柏杨;常见落叶灌木有八角金盘、桃叶珊瑚、夹竹桃。

2.2 装饰栽植

装饰栽植是在建筑用地周围或建筑用地内, 作为局部的间隔或装饰用的栽植, 它的功能包括界限的标志、防止行人穿过、遮挡视线、调节通风、防尘、调节日照等。

装饰栽植在防止行人穿过的功能方面和栅栏或墙壁相比, 初期的作用是不完全的, 生长繁茂以后, 才能发挥墙壁的作用。因此, 在植物生长初期应竖立木桩和铁丝网, 以达到完全禁止行人穿过的效果。在植物生长初期通风方面, 装饰栽植不仅具有防止强风的功能, 同时有防尘和防风的效果。

在建筑用地边界上栽植的树篱, 应该从边界线后退, 其距离为树篱高度的1/2。最初, 因只有树苗, 禁止出入的功能不完全, 所以应同时架设木桩并连接铁丝网, 木桩修成预定高度, 在树苗之间插上圆竹, 并在水平方向搭起了2~3段圆竹架, 这时用圆竹和切开的竹子夹住树苗, 再用绳子绑扎紧, 用钉子将圆竹和切开的竹子钉在木棒上。

树篱用的树种应具备萌芽力强, 枝叶细密、能长久保持树枝下部性质坚实、姿态美丽、能耐剪修且树势不衰。因此, 常绿树是最理想的树种, 一般的树木, 当叶片老化时, 生理机能降低, 生长新芽的下枝有减少的倾向。为了防止这种现象, 应该剪修上部控制树篱向上生长, 促进下部树枝的生长, 从而防止树篱裙部徒长。

2.3 遮荫栽植

依靠树冠遮蔽日光, 从而产生避暑效果的树叫绿荫树。在树林内, 除树冠能遮蔽日光照射外, 由于树木比土壤的比热大, 同时叶面产生的蒸散作用能够消耗能量, 这些使得树木能阻止温度的增高, 根据这个原理, 公园、道路和休憩场所, 应种栽遮荫树。栽植遮荫树最好具备以下条件, 包括树冠大;为了不妨碍通行, 必须是以枝下高度为2m以上的高大树木;采用夏天有树荫, 冬季日照良好的落叶树;叶片大, 能产生良好日荫;接近树木时, 没有臭味、刺、病虫害等;树木根部必须耐践踏, 即使根部土壤踏实, 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也很小。

2.4 防音栽植

树木的种植能够减弱噪音, 树木产生的减衰值, 依树木密度、排列方法、树种、树高、树枝下的高度、树枝密度等而不同。为了缓和道路的噪音, 在郊区设置宽阔的植树带时, 尽可能设置在噪音源附近, 植树带的宽度在20~30m之间, 培植高度在13.5m以上。在市区内, 从道路中心线3~15m的地方, 作为植树带的边缘, 宽度为3~15m, 沿道路的植树带长度, 最好采用音源和受音点连线的左侧和右侧, 各取与音源至受音点距离大体相等的长度, 植树带和住宅房屋的距离至少要30m。

防音栽植用的树种, 最好是常绿的高树, 枝干下部要低矮, 长有垂直茂密的树叶, 枝干下部有空隙时, 要高树和低树搭配。要在树林带的前后种植常绿树, 在树林带的中央配置落叶树。此外, 有必要把汽车的噪音以及耐排气污染的树种综合考虑。

2.5 防风栽植

防风栽植不但可以防御风灾, 还可以防止随风袭来的尘土, 盐分等其他灾害, 对于保护环境很有用, 规模巨大的防风栽植由海岸防风林, 在内陆地方见到的耕地防风林, 住宅周围的防风林, 沙漠边缘防风林等。

风在树木的上风或下风产生大大小小的空气涡流, 风向受到搅乱因此风速降低, 同时存在许多复杂因素, 其中包括树木栽植构造, 附近地表的状态, 刮风以及其它各种气象条件, 但防风的有效范围与树木的高度有关, 风速的降低与树木的密度有关。普通的防风林其防风的有效范围, 在上风侧可达树高的6~10倍, 在下风侧可达25~30倍, 最有效的范围是在下风侧树高3~5倍附近, 风速可降低35%左右。

防风树应栽植成间隔1.5~2.0m的正三角形, 种植5~7列树, 10~20m的宽度, 树的高度越大, 树枝越稀疏, 风的透过率越大, 故有必要扩大树木的宽度, 防风栽植的位置, 应和常风向成直角, 用树林带保护的区域, 是以树林带为底边的三角形地带, 树林带的长度, 至少应为树高的12倍以上。最好将防风树设置在棱线或崖边上, 高低树的配列方法是在上风侧种植低树, 下风侧种植高树, 使全体树木分担风压, 以减轻风造成的危害。

防风栽植的树种, 以深根性, 树干树枝坚硬, 枝叶茂密的常绿树为宜, 落叶树冬季的防风效果比夏季减少20%左右。防风树篱, 应种植橡树类, 杉树、花柏和杜仲、珊瑚树等1~3行, 培植高度为2~3m。浅根性乔木容易被风吹倒。需要设防风支架, 防风支架有开字形支架, 长木杠支架, 不管哪一种支架, 应在树干上用木头或竹类支撑。

2.6 防雪栽植

在冬季, 对于道路, 应在预计的上风处栽植树林带以减少风速, 使大风刮来的雪堆积在的道路以外的地方, 这就是植树带防风雪的效果。

当风通过橡树林那样宽阔的障碍物时, 暴风雪跟着进入树林内部, 随着平均风速的降低, 运载来的雪降落下来, 堆积而成积雪, 大规模的积雪在林内或林外形成雪丘。如果风遇到墙或栅板等障碍物, 就会在其后方发生漩涡, 或者沿着其表面产生气流, 局部产生不同强弱的风速, 雪或是被风运走, 或者堆积起来后。其结果因障碍物的形状或风的透过程度, 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产生具有固定形状的雪堆。

树木栽植密度和风雪有很大的关系, 栽植密度越大, 防止暴风雪的功能越高, 栽植密度相同, 树林带的宽度不同时, 雪丘顶在上风侧林缘的同一位置发生。而树高不同时, 在树木高大的老树林, 雪丘出现在上风头树林上侧, 仅树枝下部高度不同时, 上风头树林边缘的树枝下部高度对于雪丘的形成位置有很大的影响。特殊情况, 风通过树林, 在其后方产生积雪, 树林内树枝下部高度即使提高, 而上、下风侧林边缘的树下部高度不高的情况下, 也就是没有关系。

防止暴风雪的树林最少应保持30m的宽度, 两个林带的间隔宽度取6m左右, 以便阳光照射。防雪栽植用的树种最好用枝叶茂密, 树干直立, 深根性能, 抗寒风, 造林容易, 生长旺盛, 不易被雪压枝干, 下枝不易干枯的, 耐瘠薄土壤的树种。随着树林长成, 副树便逐次除去。在树林边缘要种植抵抗性大的, 萌芽性好的树种。

摘要:指出了林木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的重要作用, 从遮蔽栽植、装饰栽植、遮荫栽植、防音栽植、防霉栽植等方面详细地探讨了树木栽植及其功能应用。

关键词:栽植方法,栽植效果,功用

参考文献

[1]王九龄.中国北方林业技术大全[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 1992.

[2]李景文.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文学作品的功用 第4篇

一、文学作品的实用功能

(一) 识人功能。中国的文学作品, 有相当多的一部分, 都以脸谱化的平叙来描绘众生相。不管是戏剧, 还是小说, 你只要一看, 总能找出关于人物外形介绍的章节来。而那样的描写, 包括人外在的情态、精神、须眉、骨骼、气色、声音、容貌等等, 创作者的目的, 就是为了反映人物内在的思想、信念、意志、气质、能力、性格特点和处事风格, 这种现象在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种人物脸谱化现象一旦融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就能产生类似于相学一样的作用, 我们只要多接触这样的文学作品, 对人的了解和认识就会加深, 就会学到一些有用的识人智慧。

(二) 经验功能。所谓“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退”, 这说明, 了解了一些别人的生活经验, 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 我们意识不到自身经验的启示作用。但是通过阅读, 通过对一切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典型事件和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接纳, 反过来会对我们的思想行为起到很好的辅助和教育作用。这种辅助和教育作用告诉我们, 在换了一个视角之后, 重新审视自己的体验, 以便看到通常未注意的方面, 就会成为我们一生当中有用的经验。

二、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阅读与鉴赏优秀作品, 不断充实精神生活, 完善自我人格, 提升人生境界, 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可见,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是实现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学作品通过其丰富的价值内涵, 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 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灵结构、塑造完美人性。

(一) 对情感的教育

文学阅读的独特意蕴就在于它不是指向表面的文字, 而是指向生命的深层情感, 以文字为中介达到对生命的注解, 达到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阅读作品, 其实就是通过作品来激发、唤醒和强化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深藏不露的情感。如读“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会感受到“天寒岁暮, 风凄木落”, 以及对生计艰难的感慨和辛苦挣扎的哀痛。读“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便会无由的充满旅途乡愁。阅读文学作品, 还能使读者心灵中平添一份信心与力量。如屈原的“上下而求索”、“虽九死犹未悔”的追求精神, 就成为有志者的座右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被人们当成节操自励的格言……通过文学作品纷繁的生活画面, 读者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哪些是值得肯定与赞美的, 哪些是必须反对与批判的……优秀的文学作品, 读者在阅读活动中, 往往会全神贯注, 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解放感。

(二) 对人格精神的教育

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 在于精神。文学作品是我们对过去生命的一种珍藏, 借此完成对衰老、死亡和遗忘的抗拒, 它能激起人对真情和激情的呼唤, 使人荡气回肠, 潸然泪下, 有助于呼唤人的真情。通过文学作品, 人们还能够在肉体生命死亡之后有一些精神流传下来, 借以教育世人不屈天命、奋发图强。它的教育作用, 还在于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现实, 揭恶扬善, 歌颂美德, 教育人们抵制丑恶, 追寻善与美, 甚至于促进人的自我完善, 培养人们对美的追求与认知。

三、文学作品的娱乐功能

文学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 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它和其他娱乐一样, 当然可以使人得到一定的感官满足。奥地利文学批评家韦勒克所说:“文学给人的快感, 是一种高级的快感, 即无所希求的冥思默想中取得的快感。”

一是可以减轻生活压力。现代人由于工作紧张, 很容易形成焦虑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焦虑是精神长期抓住某些事件不放。要减轻焦虑, 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开。因此一个人要心理健康, 至少要有三种爱好:运动、音乐、阅读。可见, 要想陶冶性情, 阅读文学作品也是很好的选择。

二是可以彰显品味生活。“腹有诗书气自华”,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在一定程度上能迅速提高人的涵养, 使人们在举手投足之间, 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优雅的气质。在传统的眼光中, 有文化的人一直是最受尊敬的人, 文化所赋予人的神秘的东西, 往往使人显得高贵, 有品味。

三是可以满足爱欲幻想。“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 在两性的关系中, 爱决不是最终的目的, 性才是至高无上的、最终的需求, 诚如弗洛伊德所说, 性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 是一切欲望的焦点。所以, 从文学作品当中的情爱描写来获取某些有益性的娱乐经验, 也可使我们的人生趋于完美。不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还是中国古典小说, 我们都一样能从白纸黑字中欣赏到文学作品中有关情爱描写的奇光异彩。

浅谈周记的教学功用 第5篇

作为教师, 教书与育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了解学生, 贴近他们的心灵, 适时引导, 周记这种教学形式无疑是很合适的。执教几年中, 我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作文指导。写日记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教育原本就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民主的对话, 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一种虔诚的心与心的沟通, 爱与信任的交汇。没有爱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 没有沟通与交流的教育更是枯燥无味的说教, 它永远抵达不了教育的彼岸, 尤其对于富于人文性的学科——语文而言, 更是如此。下面笔者就几年来这方面的教学谈谈体会。

一、在思考中体验阅读之乐

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每个学期的周记教学我都会有意识地安排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比如写写读后感之类的。一般而言, 先安排一周左右的随意性较强的阅读练习, 等学生明确了读后感的规则以后再设计统一练习。阅读书目一般契合学段学情, 如八年级第二学期的语文课本中推荐阅读的名著是《水浒传》, 并且后面的习题设计中有写作方面的要求, 我就据此引导学生勇敢地发表他们对于《水浒》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的看法。

在本次周记中, 我获得了一些意外的惊喜。很多学生在周记中发表的看法颇有创新意味, 思考的角度也较新颖独特。如有些同学用一种辨证的眼光来看待潘金莲和西门庆的爱情;对于宋江这个人物也能较为公允地看待。李逵的粗鲁率真与可爱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喜爱, 但也同时指出他的缺点, 只顾讲“义气”而忽略其他, 从而引起很多正处于人生观形成时期的男孩们的深深思考。我在批语中和他们适时交流, 引导他们的思考向纵深发展,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说过:“但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 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 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 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 他就会到那些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由此可见, 阅读能力和兴趣不仅仅关系到一个人的语文成绩, 更是关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的事。

二、你的心事, 我愿意倾听

再没有比十六七岁的男孩和女孩更易感伤和兴奋的了。兴奋喜悦与痛苦迷茫, 积极奋进与消极避世, 混合着欢笑与眼泪, 和追求同步, 与梦想齐飞。他们需要倾诉, 需要理解, 需要支持和帮助。

芳, 一个从来不留长发、外貌也酷似男孩的女孩, 聪明活泼, 开朗阳光。无论与男生、女生都相处得极为融洽。她的周记内容一向也是阳光灿烂的, 极少反映让她困扰的事情。可就在这个星期的日记里, 她却向我发出了求救信号!原来与男生的相处较多, 平日在一起打打闹闹, 于是引起了班级内一些同学在背后说“闲话”, 而她自己说:“老师, 说句心里话, 我心里特别乐意跟男生玩觉得他们豁达、大度, 有一种‘阳刚’之美跟他们在一起, 我很开心。可现在, 我又无法坦然面对同学们的闲言碎语, 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老师, 告诉我, 我到底该怎么办?”看到这里, 我心里也开始为她着急。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 如果受到了集体的拒绝和排斥, 也许会在心里留下难以抹灭的阴影。特别是在男女生关系方面, 尤其是一个敏感的“阿喀琉斯的脚踵”, 处理不好会留下“致命伤”, 然而, 我也清醒地意识到一点:时间, 这样的事情经常需要时间来治愈创伤。目前我能做的有两件事情:一是给予她正确的疏导, 告诉她男女生之间该如何相处, 让她正确把握交往的尺度与注意事项;二是适时在班级里开个讨论会, 话题应是:男女生之间的交往。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男女生之间也有友谊, 要正常交往, 要正确对待其他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 不可妄生非议。

做完了这一些以后, 我静观其变。一个月后, 芳来找我, 从她喜悦的面容、纯净的眼神我知道这一关, 我们又一起携手度过!

三、学生的周记, 让我不断反思、改进我的教育方法

如果说我们从事任何一种新生事物, 在开始时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话, 从事教育工作, 就必须一辈子的“摸着石头过河”, 注定了育人者要随时随地因人而异地变更、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

陈皮本草考证及功用商榷 第6篇

1 名称本草考证

陈皮之名首见于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2], 其异名包括陈橘皮、红皮、黄橘皮、广陈皮、新会皮等。橘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3], 列于“橘柚”项下。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橘皮汤”“橘皮竹茹汤”等记载。自东汉到清现存的主流本草中有两种情况:宋代及之前的本草多用橘皮, 如《本经》《药性论》等;宋代之后陈皮、橘皮并见。古代本草中陈皮多附于橘柚或橘项下, 如《本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 这可能与本草编纂分类有关。自梁代陶弘景提出橘皮“以陈久者为良”后, 历代医家皆宗此说, 陈皮名称在方剂、临床上逐渐取代了橘皮。近代药学文献也使用陈皮为正名, 如1963年版《中国药典》即将陈皮作为正名。明清以来许多本草著作皆强调广产陈皮为优质药材, 即所谓道地药材, 如《本草汇言》[4]引李氏所言:“今天下多以广中橘皮为胜, 盖因香辛而烈故也。江西次之, 台、衢又次之。”目前陈皮分为陈皮和广陈皮两种。

2 品种本草考证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中均有“橘柚”的记载, 又名“橘皮”。后代对“橘柚”提出了异议, 如宋代寇宗奭[5]在《本草衍义》中言:“橘、柚, 自是两种, 故曰一名。橘皮, 是原无柚字也。岂有两等之物, 而治疗无一字别者, 即知柚一字为误。后人不深求其意, 谓柚字所惑, 妄生分别, 亦以过矣。”寇氏强调橘与柚为不同的品种, 在《本草经》中放在一起记载, 但是没有区分二者功效。这应该是由于“柚”为笔误所致, 言下之意, 《本草经》记载的只是橘而非柚。他提出上述观点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橘柚混淆, “今若不如此言之, 恐后世亦以柚皮为橘皮, 是贻无穷之患矣。去古既远, 后之贤者亦可以意逆之耳”。因此在古代的主流本草中大部分医药学家都认为陈皮 (橘皮) 的植物来源是橘而非同科植物柚。由于先秦、两汉时期流传下来的药学著作缺乏详细关于橘的植物学描述, 因此很难完全证明当时的橘皮来源就是橘而非柚。唐代苏恭的《唐本草》载:“柚皮厚味甘, 不似橘皮薄, 味辛而苦。其肉有亦如橘, 有甘有酸。”说明至少从唐代起, 橘柚已经完全分开, 不可能皆做橘皮入药。从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张志聪的《本草崇原》等主流本草对橘的详细描述来看, 陈皮的来源无疑是今日的芸香科植物橘。

由于橘、柑、柚、橙、枳属同科不同种, 在古代缺乏系统植物分类学的情况下, 存在着误将柑皮、橙皮当作陈皮使用的情况 (也有可能是药商谋利行为) 。《本草汇言》引寇氏语:“橘皮乃六陈之一, 医家日用所需。今市家以乳柑皮乱之, 不可不辨也。”接着指出了二者的鉴别方法:“凡橘皮极苦, 柑皮不甚苦”, “橘皮性温, 柑、柚皮性冷”。需要指出的是, 孔安国注《尚书》云:“小曰橘, 大曰柚, 皆为柑也。”说明有可能在东汉及以前, 医药学家橘柚不分, 统统以皮入药, 只是认为橘柚有大小之分。清代以后, 柚皮充化橘红入药, 功效与橘皮大同小异, 也说明了东汉以前完全有可能存在橘柚均入药的可能, 只是在汉代以后至清代, 橘皮来源只是柑橘, 而非柚类。

3 功效考证

《本经》记载:“橘柚, 味辛, 温。主胸中瘕热逆气, 利水谷。久服去臭, 下气通神。”《名医别录》言:“橘柚无毒, 主下气, 止呕咳, 除膀胱留热, 下停水, 五淋, 利小便, 治脾不能消谷, 气冲胸中, 吐逆, 霍乱, 止泄, 去寸白”, 强调了陈皮止咳、止呕、止泄的功效。《日华子本草》言陈皮为“脾胃之圣药”;《本草汇言》将橘皮功效概括为“理气散寒, 宽中行滞, 健运肠胃, 畅利脏腑”, 并且引用顾氏论述, 将陈皮功效概括为理气之珍, 可统治气滞、气逆、气闭、气结。《本草纲目》[6]认为橘皮“疗呕哕反胃嘈杂, 时吐清水, 痰痞咳疟, 大便闭塞, 妇人乳痈”, 强调“其治百病, 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 可谓将陈皮理气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这种以医理推导药理的思维模式摒弃了先秦两汉时期朴素、准确的功效与主治记载方式。目前中医院校教材《中药学》以及《药典》等将陈皮的功效概括为“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滞、呕吐、呃逆, 湿痰、寒痰咳嗽以及气滞胸痹, 主要还是受《本草纲目》的影响。

笔者对此提出四点意见: (1) 陈皮健脾的功效值得商榷, 历代主流本草大多未提到陈皮的健脾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陈皮“同补药则补, 同泻药则泻, 同升药则升, 同降药则降”, 实际上是说陈皮药性和而不峻猛, 容易与其他药物相配伍。陈皮性温, 味辛、苦, 辛散苦降温燥, 无充分理由和依据证明其补益作用。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曰补中益气汤中陈皮“不去白, 二分或三分, 以导气, 又能益元气, 得诸甘药乃可, 若独用泻脾胃”, 可见陈皮并无补益作用。清代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曰:“或问陈皮留白为补, 去白为攻, 然乎?此齐东之语也。陈皮与青皮, 同为消痰利气之药, 但青皮味厚于陈皮, 不可谓陈皮是补而青皮是泻也”, 明确否定了陈皮有补益功效; (2) “理气”与“下气”的区别。笔者以为“理气”的概念比较宽泛, 主要针对气滞、气逆、气闭、气结等, 下气主要针对气逆于上的咳喘、呕吐、哕、呃逆等病证。陈皮虽然理气功效受到广泛重视, 就临床而言, 其消痞除满之功不如厚朴、枳实;宽肠通便之功不如槟榔、厚朴;治疗痰多咳嗽不如半夏、化橘红;治疗呃逆、呕吐不如半夏、生姜、伏龙肝等。因此, 笔者建议用“下气”代替“理气”, 显得针对性更强, 更具有指导性。“理气”的概念如同“解表”一样, 没有彰显陈皮的主要功效; (3) 陈皮利水的功效没有彰显。《名医别录》[7]云:“ (橘皮) 除膀胱留热, 下停水, 五淋, 利小便。”《华佗中藏经》所载“五皮饮” (由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陈皮、桑皮组成) 主治皮水;《奇效良方》中治疗水肿泄泻的“大橘皮汤”使用了陈皮, 均间接证明了陈皮具有利水之功。《本草纲目·橘》附方中有“产后尿閟不通者, 陈皮一两去白为末, 每空心酒服两钱, 一服即通”的记载。然而, 自《本经》之后两千多年, 能述其功效者, 寥寥无几, 举世皆以“理气”笼统代之, 何其陋也!即使像《医方集解》这样的方剂专著也难免落入窠臼。秦汉以及先秦时期的本草学言简而意真, 朴实而无华, 不如宋明以来医家多儒医出生, 牵强附会。上古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毒, 虽为传说, 但以身试药获取药学知识的方法应该是真实而经得起考验的。因此, 笔者建议将陈皮功效更为“下气利水, 燥湿化痰”; (4) 关于陈皮的止咳作用。《本经》中并未记载陈皮的止咳作用, 《名医别录》起才开始增加了止咳功效的描述, 后代不少本草如《本草纲目》都认为其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并无使用陈皮止咳的方剂, 对于咳嗽多使用杏仁、麻黄、五味子、紫菀、款冬花等。即便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名方二陈汤, 有学者考证原方的功效和主治也没有提及陈皮的止咳功效[8]。笔者以为二陈汤虽然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痰湿咳嗽的治疗中, 发挥疗效的仍是燥湿化痰止咳的姜半夏。临床实践表明, 陈皮的止咳作用远不及前胡、杏仁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陈皮所含的挥发油以及醇提取物的平喘、镇咳、化痰作用比较显著。中药方剂未能发挥该作用的原因可能是汤剂煎煮时, 陈皮挥发油损失过多, 或使用量较小 (3~9g) 。

4 橘皮去白问题

宋代雷敩在《雷公炮制论》中提出橘皮“留白则理脾健胃, 去白则消痰止咳”的观点, 后代医药学家对此深信不疑。如李东垣《脾胃论》中“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汤”等调理脾胃的方剂, 自注橘皮不去白。对于胸中气滞或中焦痰气阻滞者, 常选用去白橘皮 (橘红) 或与去白青皮合用, 如“加减平胃散”“和中丸”。但李东垣的个别方剂未说明所用橘皮是否去白、留白, 如“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温胆汤、平胃散等名方皆用橘红, 取其消痰下气之意。清代张志聪[9]在《本草崇原》中从法象药理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批判, 谓“橘皮里有筋膜, 外黄内白, 其味先甘而后辛, 其性从络脉而外达肌肉、毛孔, 以之治咳, 有从内达外之义, 若去白, 其味但辛, 只行皮毛, 风寒咳嗽似乎相宜, 虚劳不足, 益辛散矣”。同时张志聪引证《日华子本草》中“用橘瓣上筋膜煎汤治口渴吐酒甚效”来说明橘皮不应该去白。笔者认为张志聪的观点牵强附会, 对临床无实际指导意义, 同时认可“陈皮去白开痰, 留白和脾”的观点。

5 结语

陈皮作为临床常用理气药, 其使用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学科的不断分化和新型研究手段的出现, 陈皮作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药理研究不断深入, 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不断被发掘, 如今对陈皮功效、主治以及临床应用的认识已远远超过前人。然而, 传统的本草考证研究方法依然十分重要, 其研究成果对于指导科学研究、新药开发等无不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价值。陈皮功效和作用研究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其下气利水的功效在古代本草中有多次明确记载, 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249-250.

[2]唐·孟诜, 张鼎.食疗本草[M].上海:中华书局, 2011:72-74.

[3]顾观光.神农本草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7:71-72.

[4]明·倪朱漠.本草汇言[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569-570.

[5]宋·寇宗奭.本草衍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88.

[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金陵本)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130-1137.

[7]梁·陶弘景撰, 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75-76.

[8]魏伯丞, 肖勇, 丁舸.试论二陈汤之核心药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 (18) :128-129.

叉式电磁棒构造和功用 第7篇

1 叉式电磁棒构造

叉式电磁棒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该叉式电磁棒使用的电源为36 V的交流电, 电源的供给是由后部引出的导线连至一个电源适配器上, 再由电源适配器上的插脚与线路电压为220 V的电源插座相连。叉式棒架形状为圆形断面、半椭圆形结构, 后部加一个带按钮的圆形断面手柄。壳体内设有一个绕有一层漆包线圈的铁芯, 铁芯两个端部伸出叉式棒架并向下弯转90°, 即图1中可以看到的磁头, 磁头底面与水平面成倾斜 (根据工作时实际取片需要设定) 。叉式棒架材料为铝合金, 为中剖式结构, 内表面涂有一层绝缘漆, 外表面涂有一层彩色漆, 铁芯放置在其中, 并有一层绝缘纸相护, 这样既可确保漆包线不受损伤, 又可确保铝质壳体表面不带电。按钮开关为弹簧常开式结构, 只有当用手向下按住时, 电流才被导通, 磁头呈现磁力, 能吸起诸如硅钢片之类的高导磁率轻质片状物;手放松后, 立刻切断电源, 磁头磁力基本消失 (带有一定的微弱剩磁) 。

2 使用情况

使用该叉式电磁棒, 首先是安全的, 由于到达叉式电磁棒上的电压仅为36 V, 加之又有一系列的配套绝缘措施, 壳体外侧不带电, 且操作时还戴着一层薄手套, 故用电方面的安全隐患自然就不复存在, 从实际试用下来的情况看, 确实没有任何使操作者感到手麻等漏电故障的发生;再者, 由于手柄加长后, 手部不再伸入到冲头的下方, 即使出现误操作等意外, 也不会伤及手部, 充其量是损坏叉式电磁棒。其次是便捷的, 由于是直接将磁头贴上被冲下的硅钢片上表面后, 按下电源按钮开关, 通电吸住并向上提起, 速度快, 提高了工作的实效;这与过去用手去操作拨片, 需将手伸入到冲头下方撑拨硅钢片相比, 速度明显加快。再者经济性凸现, 一只叉式电磁棒, 市场价仅为160~180元, 使用后可提高生产效率, 不仅操作者增加了收入, 而且企业也提高了效益, 一天下来, 企业效益的增加足可抵消购置叉式电磁棒所付出的费用。

3 市场前景

上一篇:多媒体控制台下一篇:生物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