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内涵范文

2024-05-13

实质内涵范文(精选7篇)

实质内涵 第1篇

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目前,“关注学科育人价值”、“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关注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了英语改革的新动向,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影响的关系,英语的育人价值中包含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而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会强调思维的培养。通过对英语的育人价值的分析,有利于对英语科目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把握。

英语学科不仅关注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英语能力,还应当可以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态度、心智能力、社会责任等发展的促进,这就是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人们往往会将英语视为交流工具,除了学会用英语与人交流,学习英语似乎并无其他作用。事实上,英语教育还具有育人作用,英语既是交流工具,也是思维工作,且与英语国家文化联系密切,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可以促进其思维发展,也利于了解外国文化,并培养自身跨文化理解的意识与能力。

二、英语科目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人们通常认为,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养成语言技能、培养良好的文化意识、树立健康正向的情感态度及掌握优良的学习策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通过对现有的主题与语篇的理解,在不断的语言与思维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并学会创新迁移。而若从英语核心素养的角度上看,这是一个让学生形成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塑造文化品格、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

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具体内涵包括:第一,对于英语及其学习过程的认识;第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状况,特别是在建构与表达意义时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三,对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英语书面语篇及口语的理解能力;第四,英语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第五,应用英语进行交际交往的能力。

应当注意的是:首先做为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在语言知识中,除了词汇、语音、语法知识,还包括语用知识和语篇知识;其次在培养语言能力时,除了学习语言知识,还应当学会如何用语言知识来表达意义;再次,对语篇的分析、判断、思考比较重要;复次要关注不同思维层次目标在语言能力描述中的反映;最后语篇的人际意义得到了强调。

2.思维品质。语言和思维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有借助思维才能学习运用语言,并且思维发展可因对语言的学习运用得到促进,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可丰富其思维形式,促进其思维发展。而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指的是和英语学习关系密切的思维品质,比如:对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外延和内涵的理解。借助英语形成新概念,实现对世界的加深认识,通过句式和词语,培养在多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解决的能力等。学生通过用英语进行表达与理解,不仅可其提升推断、理解、识别等通用思维水平,也有助于培养使用英语者的擅长或独有的思维能力。

3.文化品格。现如今很多人仅仅把英语视为一种语言工具,但并没有看到英语学习对学生文化品格方面的培养。事实上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每个学生都应当具备良好的国际理解能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而通过英语的学习,则有利于培养学生这二方面的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英语的书面语篇、口语语篇,并从中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现象。中小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在飞速发展着,所有学科的学习会积极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过程,英语自然也不例外。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会通过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了解到其他国家的价值观、情感态度,还能够培养对其他国家社会文化现象、文化传统的鉴别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文化态度与立场。因此英语学习对于文化品格的培养至关重要。

4.学习能力。在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今天,每个人均应当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而增强英语学习能力对于我国的中小学生来说尤为关键。因种种原因,我国很多中小学生会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很多障碍,难以很快的学好英语,于是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方法、形成较佳的英语学习习惯。对于核心素养中学习能力的培养,既包含了学习策略与方式,也包含了看待英语及其学习的方式,如正确认识英语学习,并富于学习兴趣,可以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并积极主动的进行英语学习和实践等。此外关于学习策略与方式,学生应当学会对策略与方式使用状况的监控,并对取得效果进行评估,进而适当进行策略与方法的调整。

三、结束语

学生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种与人交流的工具,还应当关注培养自身思维素质、并通过接触其他国家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使其能够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珕.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山西教育:教学,2015(7).

[2]张慧敏.语言能力: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升探微[J].内蒙古教育,2015(12):62-62.

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实质 第2篇

电子政务这个新事物可以看成是“电子”和“政务”两个事物互动、集成和渗透的产物,是信息技术与政府业务的紧密结合。

信息技术只有在政府管理的应用中才有生命力——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机关,电子政务的重点是“政务”而非“电子”。

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就是将政府的主要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国家治理的科学内涵及实质抉微 第3篇

摘 要:对于国家治理的的科学内涵与实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三中全会精神是解读国家治理内涵及其本质的突破口。国家治理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与突破口全面展开,我们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去逐步探索国家治理的内涵及实质。其次,社会制度是把握国家治理科学内涵及其本质的根基。社会制度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因而也就从根本决定了治国理政的方针。最后,基本国情是理解国家治理内涵及其本质的依据。只有紧紧抓住我国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才能在对依据的深刻把握中加深对国家治理科学内涵及实质的理解。

关键词:国家治理;内涵;实质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077-03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归宿。我国的国家治理理论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治理,又有别于中国传统国家治理。当前我国的国家治理理论是在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从我国党情、国情、世情出发,既继承传统又借鉴西方先进治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理论体系。因此我们要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治理、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内涵、实质的把握中,结合对当前我国社会制度,基本国情以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来探析我国的国家治理的科学内涵及其本质。

一、三中全会精神是解读国家治理内涵及其本质的突破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使用了“国家治理”这一科学术语,并提出了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科学命题。要全面准确把握当今中国国家治理的科学内涵就必须以三中全会精神为突破口,全面深入把握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大就已经做出了继续深化改革的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1]。改革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是时代潮流所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全新的视角开始探讨我国的国家治理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力图实现国家各项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使国家治理不断走向现代化。可以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党中央不断探索新的国家治理的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昭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精神,三中全会中的改革举措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总体思路。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理解把握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理论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的国家治理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治理,又区别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所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科学命题,引起我国众多学者对国家治理的探讨。景跃进认为“国家治理是把国家与治理结合起来,改造了的中国化概念,融入了中国元素”[2],他把政府的统治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是从国家治理各项事务方式的刚性与柔性来重新定义国家治理的。何增科在《理解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一文中指出:“国家治理是指国家政权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等多元行动者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3]这里主要是从统治与管理的区别上来把握治理的含义,同时表明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这与西方国家的多元治理理论颇有相似之处。著名学者丁志刚则主张:“广义的国家治理是指国家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对全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进行自觉的、有计划的控制、协调和引导的活动;狭义的国家治理就是政治治理或者政府治理。”[4]而三中全会实际上就是广义上的国家治理。王浦劬教授认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含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既定方向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话语语境和话语系统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的改革意义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科学、民主、依法和有效地治国理政”[5]。笔者认为要想科学把握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的内涵不能简单的从统治、管理或治理等词语的基本意义与区别上来理解,也不能企图简单的把西方国家对于治理的内涵进行整合来释义中国的国家治理,而是要从对我国三中全会精神的分析中把握我国国家治理的深刻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定型,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较比马克思所设想的科学社会主还有很大的差距。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及壮士断腕的精神都是我们全面深刻理解国家治理内涵及其本质的基础。

二、社会制度是把握国家治理内涵及其本质的根基

国家治理是世界上任何主权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然而不同的民族、国家由于其社会制度的不同对国家治理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也存在着差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体现,我国封建社会的国家治理是由封建专制制度决定的,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理论必然也是以我国的社会制度为根基而逐渐发展形成的。

随着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治理理论也经历了逐步丰富完善的过程。最初“治理”意指掌舵、引导或操纵,其后世界银行于1989年在其报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中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6](crisis in governance)一词,“治理”一词开始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领域,进而形成传统意义上的治理理论。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治理的内涵,我国著名学者俞可平对其作了全面阐述,他在《治理与善治》一书中指出,在西方,“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治理是一种偏重于工具性的政治行为,是实现一定社会政治目标的手段”[7]。此定义把现代西方治理的特点蕴含其中,突出了治理与统治的不同,暗含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当前我国有很多学者在谈及资本主义国家治理内涵时仅仅就含义谈涵义,仅限于对西方国家“治理”一词词义内涵的发展演变来理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治理的内涵,这不可能从根本上把握国家治理的本质。要达到对国家治理内涵和本质的完全掌握就必须要深刻把握社会制度。

要把握社会制度,最根本的是掌握政治制度,因为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政治生活的全部现实,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任何政治理论都是在对现实问题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并随着认识的深化而逐步发展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国家治理理论在不断的建构中达到了新的高度。近代西方在自由、平等、公正思想影响下,形成了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目的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轮流执政的两党制或者多党制,不断发展的议会制、内阁制,权力不断扩张的总统制等等。时至今日,当代西方“治理”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主要有:民主治理、公民治理、多中心治理、协作性治理、整合性治理等等一系列治理理论。这些理论各有特点、独具一格,但是从其根本来看却有着共同的趋向与实质的同一性。因为无论是民主治理、公民治理还是多中心治理、协作治理或是整合治理从其根源上来看都是为了适应现实情况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从表面上看是向民主倾斜实质上却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新方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明确指出:“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8]资产阶级是剥削的阶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资产阶级的命运也将和封建社会一样难逃幻灭。马克思唯物史观科学的阐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而决定的,同样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国家治理理论必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具体体现,因此资本主义国家治理无论在含义上如何释义,其在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具有剥削性、阶级性。

治理一词虽然在西方被广泛应用,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它并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属,在我国古代的传统政治思想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荀子·君道》:“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汉书·赵广汉传》:“壹切治理,威名远闻。”《孔子家语·贤君》:“吾欲使官府治理,为之奈何?”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风异》:“帝王克勤天戒,凡有垂象,皆关治理。”这里的“治理”的内涵主要是指管理与统治。但我国古代的治理思想也是在不同的朝代各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在商周时期主要是“神权”思想、宗法制度为主要治国理论;秦汉大一统时期治国思想转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仁治”;明清时期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国家治理走向强权专制。纵观我国古代社会对于国家治理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每一个朝代对国家治理内涵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其治理方式也都独具一格,这都是由各自朝代的现实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状况决定的。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开端的西周时期的社会状况必然不同于大一统的汉朝,同样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与没落的清王朝也是大相径庭。任何国家或朝代的国家治理理论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都是由各国社会制度决定的。我国古代的历朝历代从总的社会分期来看都属于封建社会,各朝代的治理理论都受传统封建政治的影响,因此从本质上来看我国古代的国家治理是封建专制理论,是为专制帝王统治服务的,具有专制性、压迫性、封建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正确理解我国当下的社会制度才能更好的理解国家制度的内涵及实质并为国家治理提出可行的方法与策略。

三、基本国情是理解国家治理内涵及其本质的依据

“国情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社会情况和自然情况、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相统一的社会形态,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9]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是其理解和制定各项理论、政策的根本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10]。要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内涵及其实质也必须要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总依据。

自新中国建立到现在,我国的基本国情概括来说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具体到我国现实的社会情况、自然情况、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改革开放之前的基本国情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又有着很大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表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矛盾,同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状况等都有所不同,因此这两个时期的国家政策、制度必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建立起来的新政权,此时的社会主义中国还带有刚刚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生产力水平低下,民主政治还不发达,封建时期的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刚刚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对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还没有经验,再加之深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影响,党中央在这一时期对国家的基本职能的理解主要局限在国家统治职能,过分强调国家的政治职能,并且错误的估计了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却又重新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性一招。这次大会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民的期待,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航道。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11]。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状况,党中央高度重视,立足当前的基本国情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转变政府职能,根据现实状况制定治国理政的具体思路。党中央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坚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制度、政策的制定只要符合国情就会受到群众的支持并取得成功。反之,如果脱离国情,任何治国之道都将遭受挫折。因此要准确把握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质就必须要从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中心任务和时代精神。

不难发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三中全会的改革创新精神都充分说明当前我国的国家治理应该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各族人民,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追求,社会全体人民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科学民主的处理国家、社会各项事务,建设繁荣富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其本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治理方式,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现实过程,具有人民性、公共性、社会性、过程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景跃进.专家圆桌:“第五个现代化”启程[J].人民论坛,2014(10).

〔3〕何增科.理解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

〔4〕丁志刚.全面深化改革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J].江汉论坛,2014(1).

〔5〕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

〔6〕World Bank.Reforming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Strengthening Governance.2004.www.world bank.org/wbi/governance.

〔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郑德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

〔10〕〔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0-23(1).

实质内涵 第4篇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目前,技术创新体系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抓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如何加强科教结合、推进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依然缺乏政策着力点。虽然“科教结合”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政策研究尚无法提供较充分的理论支撑,甚至对一些基本概念尚未厘清,比如“科教结合”中“科”与“教”的内涵、“科教结合”的实质及路径等问题。要推进科教结合,必须首先回答“科教结合”的相关基本问题,才能进一步讨论具体推进机制。

1 对“科”与“教”的解读

1.1 对科教结合的几种看法

从现有文献和讨论来看,当前对科教结合有以下三种认识。第一,科教部门之间的结合,“科”即科技主管部门,“教”即教育主管部门。第二,科教机构之间的结合,“科”即科研院所,“教”即高等院校。第三,科教活动之间的结合,“科”即科研活动,“教”即教育活动。

上述三种看法的角度不同,都分别指出了“科教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非“科教结合”的全貌。并且,这三个方面的划分缺乏逻辑性,相互之间的边界划分不清晰,理解上容易产生混淆,很难以此为基础指导实践。比如,科技部和教育部归口的仪器设备,大多分别配置在各自体系的机构中,此时说“科教结合”,很难分清到底是主管部门结合,还是科研院所和高校结合。再比如,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既有教育职能又有科研职能,而目前部分科研院所也具备科研和教育双职能,此时谈“科教结合”,很难分清是机构结合,还是活动结合。另外,作为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该是科教结合中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属于“科”的部分,但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划分,很难为企业找到合适的定位。

为更清晰地把握科教结合的内涵、方式和路径,首先需要明确科教结合的目的,进而根据目的建立一个统一、逻辑自洽的分析框架。

1.2 科教结合的实质

科教结合是在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与资源集成。”

科教结合的目的,就是通过增进科教两大子体系的互动与连结,提升科技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效率,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而创新体系基本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整体绩效取决于体系内资源优化配置和循环流转”[1]。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资源围绕创新活动在系统内高效循环流转,从创新体系的视角看,核心就在于消除各种制度障碍和制约因素[2],构建一个内在一致、低交易成本的创新生态环境。

创新体系的“资源配置——系统绩效”视角,为探讨我国科教结合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切入点和分析路径。在创新体系的框架之下,从部门、机构和活动三个层面对“科”与“教”的结合,其实质无非都是相关资源的整合。与科教相关的各类资源主要可归为三种类型:政策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其中,政策资源是指与科教相关的政策集;硬件资源主要指固定的、很难流动或无法流动的基础设施,包括大型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和教育培训基地等;软件资源指流动性较高的资源,主要包括资金、知识和人才。

基于此,政府部门的结合实质就是政策资源的整合。机构结合与活动结合有许多重叠的部分,将两者综合起来,其核心内容就是硬件资源整合和软件资源整合。因此,我们可以将“科教结合”归结为科教资源的整合,包括政策资源整合、硬件资源整合和软件资源整合。

政策资源整合。政策资源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政府支出、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公共政策,在这里主要指科技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科技计划和科技、教育相关政策。由于职能不同,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相互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甚至矛盾的现象,从而影响系统功能发挥。政策资源整合,就是要最大程度消除不同部门政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强化政策的相互匹配与衔接,提升政策体系的内在一致性。

硬件资源整合。硬件资源价值昂贵、不易流转,不可能“全面开花,处处设置”,一般都设立于某个部门或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各自拥有一部分这类资源。硬件资源整合,就是要促进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甚至还包括部分企业中,由国家财政投入建立的大型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中试平台和教育培训基地等设施的共同利用,使这些设施充分服务于全社会的知识生产与技术创新。

软件资源整合。软件资源主要包括资金、知识和人才,在科教结合中集中体现在知识和人才。知识包括科学知识、技能和技术。人才包括科学研究人员、技术开发人员以及高技术工人。软件资源的分布最为广泛,不仅分布于高等教育机构,还分布于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软件资源整合,关键在于促进资源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通过自由流动使各种软件资源能够找到其最佳系统位置,实现最优配置和价值最大化。

总之,从资源视角切入,这便于我们更为清晰地理解分析科教结合的复杂内涵,同时也为我们推进科教结合的具体实践提供了路径指引。

2 科教结合的基本路径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要实现科教结合,其实质是要实现科教政策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整合,基本实现路径如下:

2.1 实现政策资源整合的路径——统筹与协调

在创新体系中,政策是塑造创新环境的关键变量。由于科技政策涉及不同部门,容易产生政策相互不匹配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破坏政策体系的内在一致性;还可能造成环境紊乱,使具体政策实践难以操作。

要实现政策资源整合,关键在于优化顶层设计,强化部门之间的统筹与协调[3]。在制定科技计划时,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与目标,统筹考虑科技计划总量和结构,在具体立项中各个部门要充分互动协调,实现项目的相互衔接。在其他具体政策制定(税收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中,要以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以政策体系内在一致性为准则,强化部门沟通和互动,实现政策相互匹配。

2.2 实现硬件资源整合的路径——开放与共享

大型仪器设备、各类实验室、中试平台和教育培训基地等硬件资源,是创新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利用效率决定着创新体系知识生产能力。这些基础设施分布于不同机构中,尽管其中大部分是由国家经费投入建设的,但是其实际运营却由资源拥有方负责,在缺乏良好制度设计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资源的封闭[4]。这不仅造成了资源自身的利用效率低下,同时机构之间因无法相互使用这些资源,科研活动不能顺利进行,造成资源浪费和资源不足并存的局面。

硬件资源作为公共资源或准公共资源,要提升其利用率,最大程度支撑创新体系的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关键在于建立激励与规范并重的制度体系,形成制度推力和拉力,促进硬件资源的开放共享。分布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部分企业中,由国家财政投入建立的大型仪器和设施,需要在科研院所之间、高等院校之间以及高校与院所之间相互开放、共同使用。这些设施不仅要向科研活动开放,同时要向教学活动开放,让学生(尤其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员能学习或参与这些硬件资源的使用。

2.3 实现软件资源整合的路径——传播、扩散、转移和流动

软件资源是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资源,软件资源整合,关键在于消除制度障碍,促进科学知识、技能、技术和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之间无障碍或低成本流动[5,6],其实现路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科学知识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传播。

首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要在各自体系内部传播,还要在两类机构之间传播,尤其国家资助的大科学工程的知识成果需要加大向外传播,这些研究一般都由特定科研机构承担,如我国航天计划基本都由航天研究院承担,容易造成知识封闭,不利于知识的流动与共享。其次,科研成果需要更快、更有效地渗透到教育中,科普是基本实现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尤其研究生教育)。其三,当前创新形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单一的基于技术的创新(technology-based innovation),基于科学的创新(science-based innovation)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形态(如在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产业),这种创新高度依赖基础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加快科学知识向企业的传播,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原动力。其四,企业的技术开发,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甚至可能体现了科技未来发展和应用的方向。而且,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已逐步开始进行基础研究活动,其科学发现往往预示着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企业的技术研发信息和科学发现,需要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传播,以辅助科研人员判断技术发展趋势和确定科研选题。总之,通过加快知识在创新体系中的传播,形成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引导的高度活跃的知识生产网络。

第二,技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扩散与发展。

技能包括技术工人的操作技能、研发人员的研发技能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是重要创新资源,通过高校、院所同企业之间的交互实现扩散与发展。其一,通过教育培训,将技能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扩散到企业与社会。其二,企业实践中开发出的新技能,通过合作办学或参观学习,回流到高校和院所,促进教育培训的水平提升和内容更新,由此形成产学研交互、技能循环发展的教育培训体系。

第三,技术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转移。

技术的流动,一般主要是院所和高校向企业的技术转移。其一,技术转让。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利和技术秘密,直接转让给企业,由企业继续开发推向市场。其二,合作研发。由高校和院所同企业合作,共同进行技术研发,既包括短期的项目合作,也包括长期的战略性合作。其三,科技型创业。科研人员在获得某项技术后,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撑下,创立公司推动技术走向市场,由此实现技术从实验室转移到企业。

第四,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低阻力流动。

科技人才是知识和技术载体,他们的自由流动不仅能实现人才的最佳配置,同时还能带动知识、技术的传播和扩散。其一,科研人员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流动,寻求最合适的研究岗位,他们的流动能带动知识的融合或嫁接,进而生产出新知识。其二,企业高级技术研发人员回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不仅为科研带来企业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能将研发经验带到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其三,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回流到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将最新技能带入到教育培训中,使教学更加贴近实践。

3 推进我国科教结合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从本文资源整合的视角来看,要推进我国科教结合,需要重视以下三方面问题。

3.1 不仅要注意科教的结合点,也要重视科教各自内部的改革

推进科教结合,不仅要关注“科”与“教”的结合部,探索如何实现两方面更好结合的机制,同时,也需要深入探讨“科”、“教”各自内部存在的不足和制约因素,推进科教各自的内部改革[7]。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起步较早,改革开放以来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已经进行了多轮改革。2011年我国再次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近期即将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以进一步优化科技相关的体制机制。

要实现科教的结合,当前亟需相应推动教育体系的内部改革,建立适合科技与创新发展的全方位教育体系,不仅要培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科技创新提供合格的研发人才,同时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高技能人才,以满足创新全流程的人力资源需求。

3.2 政策资源的整合,关键在完善决策机制

我国经过多年的行政体系改革,各部门间的行政壁垒有所弱化,但目前部际协调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部门分割问题依然较为显著,政策资源缺乏整合与协同。面对如何统筹和协调政策资源,通常最容易想到的措施就是进行部门调整。

然而,从国际上来看,各国的科技政策资源也都不同程度地分布于多个部门。要实现政策资源的整合,关键不在于对相关部门进行合并或重组,因为即使将与科教相关的政府主要职能都整合到一个部门,部门内部依然可能存在部内协调的难题。根据国际经验,更为有效的方式是建立统一协调的决策机制,从源头上保障政策资源的一致性和相互衔接。首先要进一步发挥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宏观协调作用,参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模式,组织科技、教育相关部门和专家,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并确定科技计划等科教政策资源的总体配置。同时,还应研究建立完善的部际协调机制,增进部际政策信息的沟通,强化决策过程的协商。

3.3 通过软硬件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带动科教结合

科教结合需要有具体的通道和载体,打通科教之间的各种阻隔和障碍,带动二者逐步走向融合与协同。除了由上至下的政策整合,还需要各类科教资源为切入点,通过资源共享和要素流动,由下至上地带动科教各主体的互动,逐步推进科教的实质性结合。例如,硬件资源方面,通过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等科研资源和教育培训基地等教育资源对科研和教育双向开放共享,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再如,软件资源方面,通过建立研究生的产、学双导师制,设立产业博士或博士后,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相互承认的职称评审制度并互设流动岗位等措施,推动知识和人才在产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流动,带动科教深度交融与结合。

摘要:以创新体系理论为基础,对科教结合的内涵与边界进行探讨,认为“科教结合”的实质是资源的整合,以此为基础分析实现科教结合的基本路径,并指出推进我国科教结合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科教结合,内涵,实质,路径

参考文献

[1]OECD.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Paris:OECD,1997

[2]王海燕,张钢.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00(11):66-67

[3]袁志彬.中国科技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26-28

[4]吴家喜.我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1(12):126-129

[5]闫安,钱丹,赵惠芳.基于产学研的知识流动部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3):126-129

[6]刘延东.强化企业主体促进科教结合深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N].人民日报,2012-5-16(02)

中国梦的背景、内涵与实质(下) 第5篇

韩庆祥

第一部分;判断题

1、中国梦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它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赢得广泛认同。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就是在为解决中国问题寻求现实路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中国梦及其实现可以参考西方模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1978年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 6.中国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造福中国人民。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

7、从基本内涵、内在本质和基本结构来看,中国梦就是“中国的应然状态”。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 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 9.在中国历史上,分配始终比生产落后,分配问题始终未解决好。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 10.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二部分;单选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民主集中制 B.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 正确答案:C 2.十八大指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A.提高改革水平B.科学发展 C.深化改革 D.扩大开放

正确答案:C 3.“今日之大错,在于以国内教育仅为留学之预备。是以国中有名诸校,都重西文,用西文教授科学。”这句话出自()。A.《友邦惊诧论》 B.《非留学篇》

C.《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D.《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正确答案:B 4.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A.提升城市空气质量 B.提升人民幸福感 C.提升各地GDP D.提升市民素质

正确答案:B 5.()提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实施改革开放。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正确答案:A 6.()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A.《共产党宣言》 B.《论自由》 C.《文明的冲突》

D.《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

正确答案:A 7.实现中国梦有三个必须:分别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

A.提高国际地位 B.凝聚中国力量 C.增强文化软实力 D.增强军事实力

正确答案:B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正确答案:D 9.实现民族复兴,邓小平指出:当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解决()的问题。

A.“人口多”

B.“穷”

C.“经济落后”

D.“发展落后”

正确答案:B 10.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A.发展 B.科学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正确答案:A 11.()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

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科学发展观

正确答案:A 12.“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A.梁启超 B.毛泽东 C.李大钊 D.鲁迅

正确答案:A 13.复兴中华文明的第一步就是()。A.重建法制 B.重建国人的自信心 C.重建国人的自尊心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B 14.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A.2014年 B.2015年 C.2020年 D.2025年

正确答案:C 15.中国梦的实质是中华文明()。A.再造 B.复兴 C.创新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B 16.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定义的“中国梦”是指()。A.综合国力排全球第一 B.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成为超级大国

正确答案:C 17.习近平同志在()时,首次提出中国梦。A.出席十八大 B.主持党校会议 C.出席20国集团峰会 D.参观“复兴之路”

正确答案:D 18.“亚洲四小龙”不包括()。A.中国香港地区 B.新加坡 C.韩国 D.中国澳门地区

正确答案:D 19.“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句话是()说的。A.胡锦涛 B.习近平 C.江泽民 D.邓小平

正确答案:B 20.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不公正、收入水平差距过大等问题,根本方法靠()。A.科学发展 B.发展 C.宏观调控 D.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正确答案:A 第三部分;多选题

1.中国目前所处的时代,可以概括为()。A.战略机遇期 B.战略冲刺期 C.战略决赛期 D.战略危险期

正确答案:ABCD 2.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科技自信

正确答案:ABC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正确答案:BCD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A.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B.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

C.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D.科学发展观

正确答案:ABCD 5.新时期,要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处理如下几大矛盾关系,具体包括()。A.中国与地球的关系 B.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C.官员与百姓的关系

D.经济建设与人口建设的关系

正确答案:ABCD 6.中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梦即是实现以下转变:()。A.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成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国家 B.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变成独立自主的国家 C.由一穷二白的国家变成发达的国家 D.由发展中国家变成先进的发达国家

正确答案:BCD 7.新时期,要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处理如下几大矛盾关系,具体包括()。A.中国与地球的关系 B.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C.官员与百姓的关系

D.经济建设与人口建设的关系

正确答案:ABCD 8.实现中国梦必须解决的中国问题,从根本性上看,主要是()的问题。A.结构转型 B.经济转型 C.力量转移 D.文化转型

正确答案:AC 9.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里的公平正义主要包括()。A.权利公平 B.机会公平 C.分配公平 D.规则公平

正确答案:ABCD 10.下述选项中,属于美国梦所处的阶段包括()。A.和平梦 B.争霸梦 C.世界霸权梦 D.创造新美国

实质内涵 第6篇

1 生态文明的具体含义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珍爱自然、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 只有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将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及经济建设等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 才能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实现和谐共生, 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健康发展。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提倡的主流价值观, 因此要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有效完善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在于尊重自然、维护自然, 宗旨在于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内涵[2]。

2 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分析

2.1 技术内涵——协调各类生态关系

综合管理各类生态系统是环境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所以在定义技术内涵时应将协调地区间、上下游之间、城乡之间及产业之间的生态关系作为基本内容。 (1) 不同地区之间的生态保护关系协调。相邻的两个地区之间存在联系紧密的外部及内部生态链, 保护地区间的生态链是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不同地区间存在的生态链, 尤其是脆弱生态链要进行强制性保护。在保护地区间的生态链时, 应综合规划环境管理技术, 以便能够将复杂化的生态关系理清, 从而推动不同地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良性发展。 (2) 上游与下游之间的生态保护关系协调。上游流域与下游流域之间的生态环境通常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因此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必须协调好上游生态保护与下游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首先, 可以建立起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在建设流域生态保护工程的基础上加快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区、生态镇及生态村的建设进程。对于农村等环境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区域, 则在环境管理中强化应用多种生态技术[3]。例如, 可以利用生态保护技术对养殖业或农田种植中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 同时防止饮用水源受到污染, 从而避免下游流域受到来自上游流域的污染。

2.2 经济内涵———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文明形态下, 人们多以牺牲自然环境谋求经济发展, 环境管理工作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但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必须处理好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环境管理应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动力。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所以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时应注重整合信息流、技术流及知识流, 并由此提高利用能量流及物质流的效率, 从而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提供有效的助推力。另一方面, 应将建设“两型社会”作为环境管理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与经济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相互协调。此外, 应将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处理收入与环境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作为环境管理的重点。 (2)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在于有效激活创新意识。保证社会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创新, 因此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充分激活创新意识, 将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管理目标, 通过实施环境管理工作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4]。

2.3 制度内涵———管理工作的创新化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制度内涵主要指管理工作的创新化, 环境管理工作的创新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即绿色化、生态化及主流化。 (1) 绿色化主要是指树立起绿色化政绩观, 将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作为考察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效能及效率的重要指标, 同时保证环境管理工作考核的制度化、真实化及透明化, 从而为环境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2) 生态化管理指的是, 在对环境管理制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将生态化的方法作为基本原则, 建立起符合生态系统秩序的管理制度。 (3) 主流化指的是确保环境管理工作可以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支持, 并确保公众能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为了使环境管理工作得到更多的支持, 则不但要强化宣传工作, 同时还要注意有效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建立起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模及结构的环境管理制度, 从而充分发挥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主观能动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 生态文明丰富了环境管理的内涵, 为了能够使环境管理工作能够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协调发展, 则应注意把握好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

参考文献

[1]王蒙, 巨天珍, 姚晶晶, 任海峰, 孟凡涛, 王彦, 蒋蔚平, 刘雨霞, 王继伟.新农村建设中畜禽养殖环境管理与污染预防——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 (1) :301-303.

实质内涵 第7篇

关键词:群众路线,现实意义,哲学基础,贯彻路径

一、开展群众路线活动的历史必然性

1. 群众路线的哲学意义。

群众路线境界的升华在于哲学。在哲学化的讨论中, 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属于人本身, 即以人为本, 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 在对于群众路线功利化, 社会化、美德化、政治化等的讨论中冲淡或者忽略了哲学的反思。在群众路线的非哲学化扩展中, 规范的呼唤、实利的追求、美德的追寻、政治的诉求等并没有从根本上消解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大量脱离人民群众的问题和现象, 这些状况至今还是执政为民与治国安邦的隐患和国家发展的障碍。针对这一情况, 通过哲学反思群众路线理论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人性的反思与发展中确保群众路线的合理根基, 进而从根本上明确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是当代我们党的重要抉择。

2. 群众路线的实施环境。

党的十八大提出, 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在以矛盾多发和利益多元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转型期群众路线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趋势, 要求我们研究面对当下及未来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矛盾给群众路线创新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考验。因此全面把握其时代价值, 正确认识其面临的挑战, 并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 做出令人信服的贯彻路径与找到应对新问题的新方式和新方法是我们现在必须研究和考虑的方面。

3. 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意义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照应下的群众观念展现了面向未来的群众本位人类观, 是为了更好的在现实环境和当代境遇中寻求更好的以群众观点为根本的理性回归、现实观照与积极意义, 只有在哲学的思维方式讨论下, 政治化、经济化、美德化、法律化、社会化的规范才能获得真正的人性根基和意义, 拥有解决问题的现实性与理想性价值。从现实意义来说, 透过群众路线观念的哲学反思, 我们既可以超越抽象的群众路线制度化观念与狭隘的功利化立场, 实现和引导对“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思想自觉, 确立健全的“为人民服务”精神, 与此同时, 探寻目前中国社会面临问题的解决思路, 以最能展现社会全景的基层现实出发, 思考群众路线对于当代现实的贯彻路径和理想本质, 进而透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运行前景。

二、开展群众路线的马克思哲学基础

1. 人是哲学的奥秘。

在一定意义上说, 群众理论的哲学逻辑表现着人类自我意识所获得的哲学成果, 人类的历史则是通过人类发展的现象形态表现人的思想学说的, 我们党先后提出的“群众路线”理论, 就是人类发展历史的精华和结晶。逻辑与历史处于相互渗透的统一联系中, 逻辑中包含着历史的内容, 历史中贯穿着逻辑的联系。以上所述, 可以这样认为,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群众理论的基础, 群众理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性观念是从现实的人的现实活动出发理解人的结果, 这一思路可以说是存在论的思路。按照这一思路, 人的真实关系就会被发现, 这种真实关系就是人的社会性、人类性、过程性、生成性, 人与人的关系就不是主客体的对立关系, 而是内在的本性相通并逐渐生成的过程, 人与人的关系在人的人类性的生成中成为相互依赖、相互需要的真正的人的关系。

2. 马克思哲学中的“群众”观念。

从根本上来说, 群众路线理论是关涉人性观与哲学观意义的重大实践问题与思想问题。对“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哲学反思, 也就是反思我们党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执政理念的人性基础和哲学基础。从现实意义来说, 对群众路线的哲学回归, 探讨人的本质问题, 从源头解决对群众路线最深层次的理想解读,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野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由独立的个人构成的, 每个独立的个人都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力量存在, 都在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中推动社会的总体性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当中, 必须确立人是发展主体的基本观念, 唤醒每个人沉睡的主体自我意识, 使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使每个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和创造者, 成为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性力量。在现实社会, 人在工具理性的世界中被纳入到了利益最大化的逻辑中, 世界被工具化和手段化, 一切关系转变为占有的关系。人的价值被有限的“使用价值”取代, 人的精神生活陷入物化、感性化、粗俗化等泥沼中不能自拔。消解人的存在所面临的各种知性对立, 真正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成为当代中国群众路线理念的人文旨趣。

三、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具体路径———以基层工作为例

1. 社会基层开展群众教育路线的必然选择。

首先,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是加快创新转型的现实需要。按照中央精神, 基层单位在承载众多机遇的同时, 更要清醒地看到自身在产业结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以及社会事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必须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其次,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是夯实基层基础的必然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工作在基层, 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抓好活动的开展, 就是要促进广大基层党组织积极主动解民难、排民忧、顺民意, 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2. 如何在社会基层准确确保活动正确方向。

一是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 从为民出发, 从务实入手, 从清廉做起,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既在思想上强化群众观念, 又在行动上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全面贯彻“十二字”总要求。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照镜子”要照全面, 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 既照局部又照整体, 既照表面又照内心。三是聚焦解决“四风”问题。中央决定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

3. 现实决策层面着眼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思想制度上:要实施群众路线的理念性要求, 建立与群众的情感联系, 注重干部能力的培养, 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同时注重同基层群众深厚情感的培养, 建立对群众历史地位正确认识基础上的敬畏和感恩, 高度重视公共利益, 维护好社会公共利益作为群众观点在新时期的重要内容;要实施群众路线的制度性要求, 把党的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结合起来, 扩大群众路线的主体范围, 解决民意如何进入决策的问题, 体现群众作为执行群众路线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现实制度中:要加强社会容纳力建设, 社会容纳力指家庭、企业、社区、政府等社会单位在组织与道德双重层面对分散化的个体社会成员的容纳能力和保障能力。我们需要在“组织—制度”, “文化—价值”双重层面重塑“社会容纳力”, 以化解人们在个体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困扰;要着力建立情绪处理渠道, 面对全球化和社会的急剧变动, 社会情绪的不稳定以及各种心理因素的变化使得个体的情绪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这是党的群众路线以往没有遇到的新问题, 面对以矛盾多发, 价值多元为基本特征的转型期群众脆弱而又敏感的社会情绪, 我们要高度重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重视群众的情绪变化, 把理顺社会情绪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方面, 秉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大改革力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透明, 促进不同利益群体间的沟通、真心实意为广大群众办实事。三是对策解析上:要努力促进公共决策参与的广泛性, 要求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 形成一种上下结合, 内外结合的党群民主互动的决策模式, 这样才能冲破官僚特权和特殊利益集团的阻挡, 摒弃执政党内部人的私心杂念, 真正实现党群互信互动互助, 要积极提升公共服务的平等性, 以观念更新促公平,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冯莉, 江风环.社会转型期群众路线的新形势与新趋势[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3 (4) .

[2]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4 (6) .

[3]高伟茹.论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和根源[J].前沿, 2012 (13) .

[4]徐雪平.论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内涵的拓展[J].理论研究, 2012 (4) .

[5]李君如.论党的群众工作[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1 (6) .

[6]杨成虎.群众路线的逻辑、意义与限度[J].云南社会科学, 2011 (4) .

[7]张曙光.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维度及其当代意义[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2000 (2) .

[8]张曙光.论现代价值与价值观的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 (1) .

上一篇:NS模型下一篇:远程教育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