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练习范文

2024-05-13

机械性练习范文(精选4篇)

机械性练习 第1篇

1950年至今,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从无至有, 理论与实践都日益成熟, 为外国留学生和国际友人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广泛合作与交流。

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在实际生活中, 语言以“说”和“听”为最主要的交际方式。因此, 掌握目的语的语音规则, 确保发音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 (附件二) 》对一年级汉语综合课的语音教学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进行汉语普通话教学, 讲授和练习汉语的声母、韵母、拼合、声调、轻声、变调、语调、儿化韵等。” (1)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外在形式和信息传递的物质形式, 是口语系统的构成条件, 对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群的影响是至为深刻的, 对他们学习其他语种必然会产生外向性阻滞和内向性偏移等负面影响, 这是因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异质性问题而产生的负迁移。负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会造成干扰, 语音的学习尤其如此。因此,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外国留学生由于受到自己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会产生种种发音上的偏误,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 在声母发音上, 汉语普通话辅音系统中清辅音占绝对优势, 21个辅音声母中只有m、n、l、r四个浊辅音。但英语语音系统中浊辅音居多, 欧美留学生常把普通话的清辅音发成同部位的浊辅音。例如z、f等声母的发音, 就常常被外国留学生进行浊化处理。另外, zh组四个声母是舌尖后辅音, 欧美留学生常常把zh组声母发为英语语音系统中与之类似的舌叶音。

第二, 在韵母发音上, 外国留学生普遍在进行合口呼和撮口呼两类韵母的发音时嘴唇的圆唇度不够, 复辅音韵母发音动程缩减或不到位。此外, 他们还会出现在儿化韵母发音时难以掌握卷舌动作的情况。

第三, 在声调发音上, 由于声调是汉藏语系中区别意义的一个重要手段, 印欧语系的留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四声在发音时的声带紧张程度和音高的区域变化, 因此常常会出现声调发音不标准, 比如阳平不够高、去声不够低、上声不够弯;或者四个声调发成同一种调值。

“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过程中, 根深蒂固的母语音系的听感和发音习惯会对他们在接受目的语音系语音过程中产生极大的影响, 使他们所形成的中介语音系统发生偏误。因此,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不仅应该从汉语音系特点出发, 而且应该针对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特点和规律, 以学习者的母语音系为参照进行教学。” (2) 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过程中,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 对外汉语语音研究逐渐从经验型描述向实用型研究转变。随着汉语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发展, 学者们对汉语本体的认识不断加深, 产生了大量理论成果和实际应用效益。这些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随着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实践活动的日益科学化, 许多科学有效的语音教学方法出现, 如音素教学法、语流教学法、音节教学法等。

鉴于外国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偏误, 笔者认为在语音教学初级阶段, 对音节的发音进行机械性重复练习是很有效的语音教学方法。机械性练习就是在语音教学过程中, 教师先进行目的语语音的发音示范, 介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展示发音效果, 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和示范, 对该语音进行重复模仿, 反复地进行机械性练习, 直到正确掌握发音要领, 准确而熟练地发音。从教师的角度看, 机械性练习是一种语音的“输出———示范———输入”的模式化教学转化过程;从学生的角度看, 机械性练习是一种语音的“输入———模仿———输出”的模式化学习生成过程。机械性练习看似机械重复, 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符合“积累———模仿———创造”的语言学习规律。

机械性练习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 但很多教师对机械性练习的使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没有重视语音理论知识的介绍;练习过程中缺乏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练习方式过于机械呆板;课后未进行及时的后续跟进性巩固等。因此, 为了更好地将机械性练习运用到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实践中, 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 教师应将发音理论基础知识的灌输贯穿于语音教学活动中。人类的发音器官是一套精密复杂的系统, 发音时需调动多个器官, 采用不同的发音方式, 在不同的部位发出声音。这种发音上的复杂性和精密性使得仅仅依靠感官上的直观模仿而获得的发音认知缺乏精确性, 发音部位或发音方式稍有细微偏移, 就会导致发出的音不同。因此, 在语音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 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但鉴于对外汉语教学学时的有限性和教学目的的实践性, 对留学生进行系统的发音理论教学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 在机械性发音练习前, 教师可以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时间对汉语语音系统的构成、语音学原理、发音理论等进行简要的介绍, 展示舌位图, 指示发音部位, 说明发音方法, 并在具体介绍每个语音时, 稍加说明其发音的部位与方法, 将发音理论知识的说明与感性示范相结合, 增强学生对音位把握的准确性。

第二, 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 应了解教学对象的母语种类、汉语掌握程度、语音学习难点等, 然后对每个学习者进行细致的关注与及时的诊断和纠错。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学习者对发音的把握存在着个体差异, 每个学习者发音的准确度和偏误样式都是不同的。发音的清浊, 舌位的前后高低, 唇形圆展等都会导致学生出现细微的发音偏差, 却又难以自我感知。因此,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检查与纠正。教师可以给每位同学发放一面小镜子, 让他们在发音时对镜观察自己的嘴型, 与教师的嘴型进行比对。接下来要求学生逐个进行发音展示, 教师针对每个学生暴露出的偏误进行诊断和纠错, 然后让学生进行机械性练习, 直到正确发音。这种反复指导、个别指导和机械性练习是积极有效的针对学习者个体的检视和培养。

第三, 教师应注重机械性练习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机械性练习是一个很枯燥的教学过程, 学生需要进行反复而单调的重复发音和训练。因此,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状态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提高机械性练习的效率, 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的关注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课堂小游戏的方式, 例如在纸片上写上不同的汉语拼音声韵母发放给每位同学, 接下来教师口头展示不同的语音, 让学生在听到音节后举牌, 判断组成这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此外, 教师还可以积极探寻其他的教学游戏方式, 运用视频影像演示、图表板书演示、体态演示等其他趣味性直观性教学手段;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表扬, 多加鼓励;还可以进行发音练习比赛, 让学生在对比和竞争中比学赶超。这些活跃课堂氛围的教学小游戏和演示手段既创造了愉快的学习环境, 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效度和学习效果。

第四, 教师在课堂上的机械性练习结束之后, 应采取措施进行后续的跟进追踪与效果巩固。人类的发声具有即时性, 若不进行发音的记录和课后的巩固记忆, 课堂上的机械性练习的效果就会很快消失, 得不到有效落实和长期巩固。因此, 教师应将发音进行视频或音频记录, 发放给学习者, 从而方便学习者在课后其他环境中继续进行有效的机械性练习, 更准确地掌握与记忆每个汉语语音的发音特点与发音方法。还可以制订分阶段的课外练习计划, 分批布置课后机械性练习作业, 定期检查评比。

总之, 机械性练习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做好机械性练习的安排与实施, 才能切实保障整个语音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为后期的对外汉语听力和口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真正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摘要: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机械性练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在语音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将机械性练习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打好理论基础, 关注学生个体特点, 增强练习的趣味性, 并做好课后的跟进追踪和效果巩固。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机械性练习

参考文献

[1]史有为.语音学习机制和语音教学原则[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9, (2) .

[2]赵金铭.简化对外汉语音系教学的可能与依据[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5, (3) .

[3]叶军.对外汉语教学语音大纲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4) .

[4]关英伟.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盲点——试论朗读教学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作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

[5]张宝林.语音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6) .

[6]邓超.论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时效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7, (6) .

机械制图模拟试题练习 第2篇

机械制图模拟试题练习

“功和机械能”易错题练习 第3篇

A. 0.02J

B.0.2J

C.2J

D.20J

2.小明和小雯一起打扫教室卫生.如图1所示,他们提着一桶水沿水平方向匀速行走的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和小雯没有做功

B.水桶的重力没有做的功

C.桶底对水的支持力没有做功

D.小明和小雯提桶的力没有做功

3.如图2所示,用F=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4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对物体做了4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A.重力做的功一定为40J

B.物体一定受到20N的摩擦力

C.物体一定运动了2m

D.物体一定运动了4m

4.如图3所示,滑板运动员从高处平台的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

A.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增大

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大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减小

5.-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

B.机械能变小,重力势能和动能均变小

C.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D.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6.迎世博晚会上,彩色气球伴随欢庆的乐曲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气球的().

A.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不变

B.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7.如图4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0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0点自由下落,到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O点到C点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

B.从0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大

C.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

D.从0点到A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

8.如图5所示,在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受到的重力不做功

B.他的重力势能减小

C.他的动能增加

机械制造基础练习题(精选) 第4篇

1、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统称为工艺过程。

2、人们把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来(指导)生产,该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3、安装是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4、用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5、被加工工件在夹紧之前就相对于(机床)占有某一正确的(位置),此过程称为定位。为了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总能(保持)其正确位置,还必须把它(压紧),此过程称为夹紧。

6、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三个变化着的表面是(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

7、目前,在生产中所用的刀具材料主要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两类。其它刀具材料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陶瓷)、(立方氮化硼)和(人造金刚石)。

8、YT类硬质合金主要用于加工(钢材);YG类主要用于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9、切屑的形状主要分为(带状切削)、(节状切削)、(粒状切削)和(崩碎切削)四种类型。

10、切削热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切削层)金属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所消耗的能量,二是切屑与(前刀面)、工件与(后刀面)间产生的磨擦热。

11、刀具磨损形态有(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边界)磨损。

12、确定刀具寿命有两种不同的原则,按(单件时间)最少的原则确定的刀具寿命叫(最高生产率)刀具寿命,按单件(工艺成本)最低的原则确定的刀具寿命叫(最小成本)刀具寿命。13.对于中等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孔,(钻—扩—绞)工艺是生产中常用的典型加工方案。14.磨削过程中磨粒对工件的作用包括(滑擦)、(耕犁)和(形成切屑)三个阶段。

15.机床传动链中,动力源与运动执行机构的传动联系称为(外联系)传动链,如车削(圆柱面)的传动联系;执行件与执行件之间的传动联系称为(内连接)传动链,如车削(螺纹)的传动联系。16.车刀在结构上可分为(整体)车刀、(焊接)车刀和(机械夹固式)车刀。17.CA6140型车床主轴前端采用(短圆锥和法兰)结构,用来安装(卡盘或拨盘)。18.CNC的主要功能为(功能控制)、(传控制)和(信号处理)。

19.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中普遍采用滚珠丝杠副传递运动,其优点是(摩擦因数小)、(传动精度高),传动效率高达(85%—98%),是普通丝杠副的(2—4)倍。

20.圆柱齿轮齿面加工的切削加工方法有(成型)和(展成)两大类。

21.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接近程度)。加工误差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量)。

22.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23.机械加工系统---简称工艺系统是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工件(装夹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变形、(其他误差)。

24.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可分解为(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和(角度摆动)。

25.采用定尺寸刀具进行加工时,刀具的(尺寸误差和磨损)将直接影响工件(尺寸精度);采用成型刀具加工时,刀具的(形状误差和磨损)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对于一般刀具,其(制造误差)对工件的加工精度(无直接)影响。

26.机械加工中,由于(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以及(定位副间配合间隙)和(定位副)制造不准确引起的误差称为定位误差;工件或夹具(刚度不足)或夹紧力(作用方向)、(作用点)选择不当,都会使(工件或夹具)产生变形,造成加工误差。

27.(待加工)表面上有什么样的误差,(加工)表面上必然有同样性质的误差,这就是切削加工中的误差复映现象。加工(前后)误差之比值ε,称为误差复映系数,它代表误差复映系数的(程度)。28.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途径,一是提高(工艺系统刚度),二是减小(切屑力及其变换)。

29.切削加工中,消耗于切削层(弹、塑性)变形及刀具与工件、切屑间(摩擦)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切屑热),它是工艺系统中(工件和刀具)热变形的主要热源。

30.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包括(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减少热变形的途径有减少(发散热)、改善(散热条件)、均衡(温度场)和改进(机床结构)。31.内应力亦称残余应力,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或(去除)外力作用后残留在工件内部的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热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和(冷效值)产生的内应力;内应力(重新分布)会引起变形。减小或消除内应力的途径有合理(设计零件结构)、合理(安排工艺过程)。32.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有(减小和清除)原始误差、(转移)原始误差、(均布)原始误差和(采用误差补偿技术)。33.在正态分布中,x叫做(算术平均值),它取决于(机床调整尺寸)和(常值性误差系统),它只影响曲线的(位置),不影响曲线的(形状);σ叫做(标准差),它取决于(随机性误差)和(变值性系统误差),它只影响曲线的(形状),不影响曲线的(位置)。

34.工艺过程的稳定性是指工艺过程在(时间历程上)保持工件x值和σ值(稳定不变)的性能;通过工艺过程分布图分析,可以确定工艺系统的(加工能力)系数、(机床调整精度)系数和加工工件的(合格率),并能分析(产生废品)的原因。35.点图的基本形式x-R图的横坐标是按(时间先后)采集的小样本的组序号,纵坐标各为小样本的(均值X)和(极差尺);x点图是控制(分布中心)变化的,R点图是控制(分散范围)变化的。

36.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的影响包括对(耐磨性)的影响、对零件(疲劳程度)的影响、对(抗腐蚀性能)的影响和对零件(配合性质)的影响

37.加工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表面层材料的(冷作硬化)、(残余应力)和表面层(金属组织的变化)。38.磨削淬火钢时会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烧伤,分别是(回火)烧伤、(淬火)烧伤和(退火)烧伤 39.机械加工中的强迫振动是指在(外界周期性干扰力)的持续作用下,振动系统受迫产生的振动;自激振动是指在(没有周期性外力)干扰下产生的振动运动。

40.控制机械加工振动的途径有(消除或减弱)产生振动的条件,改善工艺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采用(减震装置)。41.定位基准有精基准与粗基准之分,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用(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42.时间定额是安排(作业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设计或扩建工厂、车间时计算(设备和工人数量)的依据。

43.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装配方法分别是(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修配)装配法和(调整)装配法。44.与工艺过程直接有关的费用称为工艺成本;工艺成本由(可变费用)与(不可变费用)两部分组成。45.机床夹具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和(夹具体)。46.工件以孔定位的常用定位元件有(定位销)和(心轴)。47.钻套的作用是确定(钻头,铰刀)等刀具的(轴线位置),防止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偏斜),一般钻套可分为(固定式)、(可换式)、(快换式)及(专用式)钻套。48.铣床夹具的受力部件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夹紧机构所提供的夹紧力要(足够大),且要求有较好的(自锁性能)。(对刀快)和(定位键)是铣床夹具的特有元件,前者是用来确定铣刀相对于夹具定位元件(位置关系)的,后者是用来确定夹具相对于机床(位置关系)的。

49.车床夹具一般用于加工(回转体)零件,安装在机床(主轴尾部),在设计这类夹具时,要注意解决由于夹具旋转带来的(质量平衡)问题和(操做安全)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

1.生产一小批小型、简单零件应选用()机床。(C)通用 2.某工厂要大量生产某一零件,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A)不高

3.一个工人,在一台机床上对一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的工艺过程称为一个()。(C)工位 4.整体车刀耗用刀具材料较多,一般只做切槽、切断刀使用,刀具材料主要是(C)。(A)硬质合金

(B)陶瓷

(C)高速钢

(D)人造金刚石

5.铣削加工时,为避免工作台丝杠、螺母间隙产生的工作台窜动,应采用(A)方式加工。(A)逆铣(B)周铣(C)顺铣(D)端铣

6.切削过程中,切削层金属沿滑移线的剪切变形发生在第(C)变形区。(A)三(B)二(C)一 7.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的是(A)。(A)切削速度(B)进给量(C)背吃刀量 8.工件材料强度、硬度较高时,刀具前角、后角应分别取得(D)。

(A)较大、较大(B)较大、较小(C)较小、较大(D)较小、较小 9.工件定位时,被限制的自由度不足6个,此现象称为(D)。

(A)欠定位(B)过定位(C)完全定位(D)不完全定位 10.利用分布在铣刀圆柱面上的刀齿进行铣削加工的方法称为(B)。(A)逆铣(B)周铣(C)顺铣(D)端铣 11.在高精度加工范围内,制造公差小于0.03微米、Ra小于0.005微米的加工称为(A)。

(A)纳米加工(B)超精密加工(C)精密加工(D)特种加工 12.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皆不变,此误差称为(C)。

(A)系统性误差(B)随机性误差(C)常值性系统误差(D)变值性系统误差

13.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若工艺系统存在常值性系统误差,该误差将影响概率密度分布曲线的(B)。(A)分布范围(B)曲线位置(C)曲线形状(D)分布性质

14.某一加工过程的工序能力系数为1.31,其工序能力等级为(B)级。(A)一(B)二(C)三(D)四 15.某一工件加工表面的波距L与波高H的比值是58,此值称为工件表面的(B)。

(A)形状误差(B)波纹度(C)表面粗糙度(D)表面层缺陷 16.选择精基准时,应尽可能选择加工表面的工序基准,这个原则是(A)原则。(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互为基准(D)自为基准

17.时间定额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性能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时间称为(A)。(A)基本时间(B)辅助时间(C)单件时间(D)作业时间

18.在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数又多的机器结构时,常用(C)装配。(A)互换装配法(B)分组装配法(C)修配装配法(D)调整装配法 19.车床上的三爪卡盘、四爪卡盘属于(D)夹具。(A)随行(B)成组(C)专用(D)通用 20.常用定位元件中,(C)不能作为定位元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只用以增加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刚性。(A)可调支承(B)自位支承(C)辅助支承(D)固定支承

三、名词解释

1、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欠定位:工件加工所需限制的所有自由度未被全部限制。

3、过定位:几个定位元件同时限制工件某一自由度的定位现象。

4、切削力:切削时,使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而成为切削所需的力。

5、刀具寿命:刃磨后的刀具自开始切削知道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所经历的总切削时间。

6、砂轮的硬度:是指磨粒在磨削力的作用下,从砂轮表面上脱落的难易程度。

7、钻孔:在实心材料上加工孔。

8、数控机床:装备了数控系统,能应用数字控制技术进行加工的机床。

9、滚齿:应用一对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副啮合原理,使用齿轮滚刀进行切齿的一种加工方法。

10、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接近程度。

11、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量。

12、加工经济精度: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14、原理误差:由于采用了近似成形运动,近似的切削刃形状等原因而产生的加工误差

15、随机误差:在顺寻加工一批工件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随机变化的,这类误差为随机误差

17、工艺规程:把合理的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在工艺文件中,用以指导生产,这类文件就是工艺规程。

18、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层。

19、尺寸链:在工件加工和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成为尺寸链、20、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

21、装配: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

22、工艺性评价:评价所设计的产品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3、通用夹具:结构已经标准化,且有较大适用范围的夹具。

24、专用夹具:针对某一工件的某道工序专门设计制造的夹具。

四、问答题:

1、切削力三个分力的名称、代号与定义各是什么?

答:

1、Fc垂直于基面,与切削速度Vc方向一致,称为切削力。

2、Fp平行于基面,并与进给方向相垂直,称为背向力。

3、Ff平行于基面,并与进给方向平行,称为进给力。

2、简述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

答:工件的加工要求,包括加工质量要求和生产效率要求;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机床性能,包括动力特性和运动特性;刀具寿命要求。

3、有中心支撑纵向进给外圆磨削加工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是什么(名称、代号)?

主运动:砂轮的旋转nc 进给运动:砂轮想工件做横向进给运动,fr;nw是圆周进给运动,工件纵向进给运动fa 工件旋转

4.写出MG1432A和CA6140机床代号的含义

M磨床,G高精度,1:组代号4:系代号32:组系数最大磨削直径320mm A:第一次重大改进

CA6140含义:C:车床类A:结构不同:1:落地及卧式车床组:40:最大车削直径400mm

5、加工孔要比加工外圆困难,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答:

1、孔加工所用刀具的尺寸受被加工孔尺寸的限制,刚性差,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和振动。

2、用定尺寸刀具加工孔时,孔加工的尺寸往往直接取决于道具的相应尺寸,刀具的制造误差和磨损将直接影响孔的加工精度。

3、加工孔时,切削区在工件内部,排屑及散热条件差,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都不容易控制。

6、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名称、代号及定义)?

答:

1、背吃刀量ap

2、进给量f

3、切削速度Vc

7、镗孔有几种加工方式?它们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各是什么?

答:1工件旋转、刀具作进给运动。2刀具旋转、工件作进给运动3刀具既旋转又进给 8.什么是电火花加工?简述其应用范围。

答:电火花加工是录用工具点击和工件电极间脉冲及电火花放点产生的高温去除工件上多余的材料,使工件获得预定的尺寸和表面粗超度要求,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加工各种型孔,曲线孔、微小孔及各种曲面孔腔,还可用于切割,刻字和表面强化。

9.符合正态分布的条件?

1.无变值性系统误差2.各随机误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3.在随机误差中没有是起主导作用的误差因素

10.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2.统一基准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

1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2.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 3.便于装夹的原则 4.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12.机械加工先后顺序的安排?

1.先加工定位基面,再加工其他表面2.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3.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4.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13.何谓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其作用?

含义:此卡片工序为单元简要说明工件的加工工艺线路,包括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所经车间工段,所用机床与工艺装备的名称,时间定额等。

作用:主要用来表示工件的加工流向,供安排生产计划,组织生产调度用

14.何谓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其用途?

含义:是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的基础上分别为每一工序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它指导操作工人完成某一工序的加工

用途: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成批生产中加工一些比较重要的零件时,有时也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5.机床夹具的作用?

答:

1、减少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2、提高生产效率,3、减轻劳动强度,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16.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原则?

答:

1、夹紧力的作用点应正对定位元件或位于定位元件所形成的专录面内

2、夹紧力的作用点应位于工件刚性转好的部位

3、夹紧力作用点应尽量靠近加工表面 17.夹紧力作用方向的选择原则?

答:

1、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垂直于工件的主要定位基面

2、与工件刚度最大的方向一致,以减少工件的夹紧变形

3、与工件的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方向一致

五、根据书中视图回答问题

1.习题1-10的c)、f)、g)。2.习题1-11的a)、c)、e)图所示工件的加工要求?各应限制那几个自由度? 3.写出图2-5中车刀5个主要角度的名称与代号。

4.试画出刀具磨损的典型曲线图,并说明何时应该更换刀具.5.试说出书中图3-61所示系统的名称、特点及应用.6.试说出书中图3-62所示系统的名称、特点及应用。7.教材180页,图4-43的c)、d),试说出其误差分布规律及产生原因。8.教材207页,习题4-13 9.教材208页,习题4-16 10.教材276~277页,图5-

59、图5-61、图5-63中哪个结构合理?为什么? 11.教材279~280页,图5-68、图5-70中哪个结构合理?为什么? 12.教材281页,习题5-5的c)、d)。

13.教材295页,图6-11所示夹紧装置1-4各件的作用。14.教材319页,习题6-3.六、计算题

1.客车厂计划年产轨道客车1200辆,每辆车需要2个转向架,每个转向架上有4个缓冲杆座,由机加车间生产。要求备品率为2%,废品率为0.5%。试计算机加车间缓冲杆座的生产纲领是多少(取百位过剩近似值)? 2.教材161页,例4-1,若要求工件装夹时与两定位销同侧靠近,试计算此工序的定位误差。3.教材184页,例4-4.4.教材205页,习题4-4 5.教材205页,习题4-5 6.教材206页,习题4-8的c)图 7.教材208页,习题4-19 8.教材209页,习题4-25 9.教材209页,习题4-26 10.教材232页,例5-2

上一篇:本土化教学理论下一篇:采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