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待学生案例分析

2023-03-13

第一篇:平等对待学生案例分析

班主任案例: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百尺河镇小仁和小学

王太国

曹洪英

真理是人人生而平等,其实在教师的品质中,我认为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地爱他们每一个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才能、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家庭经济情况等等存在着客观差别,但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都是绝对相等的。作为老师要有一颗平等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是说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爱学生就必须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我们身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时刻观察、注意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

平等地对待学生,体现在教师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只要平时我们能留个心眼,时时能提醒自己,学生才能感受到公平的待遇。曾经有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预备铃响之后,我拿着书本走进教室,看见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眉毛便拧在了一起,大声地问道:“今天谁值日?为什么不擦黑板?”班上鸦雀无声。我见没人答应,火气上来,提高嗓门又问了一遍。这时,坐在后排的钟明昊跑上来,匆匆擦了起来。这是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成绩靠后,经常拉我班成绩的后腿。只见他认真而有力的擦着黑板的每一角落,弄得教室内粉尘飞扬。此时,我说:“同学们,都瞧见了吧,这就是由于一个人的不负责造成的。”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声:“今天不是他值日。”我的心微微一怔,这时,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慢腾腾地站了起来,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今天……是……是我……值日。”我愕然了,干咳一声,说:“你先坐下,下回注意。”这时,钟明昊同学擦完黑板,低着头走到座位上。我无意中听到学生的窃窃小语:“王艳超不做值日,老师就不会责罚她;上次,我忘了擦黑板,就被罚了。”“谁叫你的成绩不好?”“老师就是偏心”……我呆住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那节课,我不知怎样上的,当我直视钟明昊时,只见他在回避我,下课了,我叫他去了办公室,第一次让他坐在椅子上,面对面我向他表达了我的歉意。好在他接受了我的道歉。并且通过这件事,他感觉到受到了老师的重视,在平常的表现也慢慢好起来。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颇深,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平时的态度和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评价总是消极的。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了,由于环境的急功近利,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一提到学困生,似乎叫人担忧。社会上的人听说是学困生,就摇头;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学困生,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难过;班主任听说是学困生,就不愿接受。我自己在这件事中, 也因带了有色眼镜看待学困生,才导致引起学生的纷纷议论;从那以后,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平等对待学生,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孩子,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值得我去尊重的地方。

教育是神奇的,许多不争的事实说明:一次偶然的教育机会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班主任,我们更有责任去发现班上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不应该用学习成绩来衡量他们。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中写道:我们应该细心的关爱每一个学生,保持公平、公正,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享受到老师的爱,让孩子们在平等、公正的爱的滋润下茁壮的成长。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我们一直以正确、鼓励的目光对待孩子的对与错,相信孩子们也会还你一个惊喜!

第二篇: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个班的孩子,无论从年龄、长相、家境、学习情况等都存在着差异性。作为好学生,不论是家长、老师都特别喜欢;反之,作为一名学困生,家长总觉得抬不起头,老师也不喜欢,不想与他交流和谈心。更有甚者,忽略了学困生的存在。当发生同样的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对于好学生来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学困生就会小题大做。 我们的职业是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我们的责任是重大的。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应当从自己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大到品行,小到吃、穿、住、行。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不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帮助,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发展。 教育是神奇的,很多事实告诉我们: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件事情就会改变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细心的去发展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梦》中写道:我们应该细心的关爱每一个学生。保证公平、公正,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享受到教师的爱,让孩子们在平等、公正的爱的滋润下茁壮成长,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我们一直以鼓励、正确的目光对待孩子的对与错,相信孩子们也会还你一个惊喜。

第三篇:教师考录: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健康的成长,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同学身上的优缺点,不能厚此薄彼。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如果不能平等对待,这无形中会给他们造成一种心理上的阴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记得我班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一个差生在教室里不小心踩了另一个学生的脚(优秀生),并且也对他说了声“对不起”,但这个优秀生却骂了这个差生:“小笨蛋什么都不会。”听了这话,差生哭了。其他学生立即跑到办公室告诉了我。我听后让两位学生来到办公室。我把事情来龙去脉了解清楚以后,就对那位优秀生说:“你骂人可不对,他踩了你一脚,已经向你道歉了,为什么还要骂他呢?你学习成绩优秀,应该多帮助他们,在品质上也要表现出色,可不能因为成绩好,老师就会处处向着你,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也包括你和他。所以,这件事你必须向他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要做到有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你觉得老师说的对吗?先自己想一想。过了一会儿,优秀生 向那差生道了歉,并握手言和。同时,我也对那位差生说:“这件事你做的对,老师 会在班上对你进行表扬。”听到这话,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一切,我看在了眼里,马上又对他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 你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不懂的问老老师、问同学,老师相信你相信你一定可以把成绩赶上来,你有信心吗?”他马上回答:“有”。通过这件事以后,那位不被老师、家长、同学看好的差生,竟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课爱举手发言,作业认真完成,学习成绩有了进步。面对学生的进步,我在思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老师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时,应当要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一个班级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学习成绩好或最让你头疼的学生,而那些平时默默无闻、不爱说话、考试成绩一般或者后进生总是最容易被老师所忽视的,所以教师要给每一位同学表现的机会,更不能淡忘了这部分的学生,要平等地关注他们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老师而高高在上,用“师道尊严”阻碍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信其师,则听其道”,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也能把你当做朋友和你谈心,就能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教学相长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 好的世界。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 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

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 你能行” 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 彻底改变评语中 “该 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双差”而出。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 养一个人, 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 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 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观念!家长会一定要给家长讲清楚:

1、尽量多表扬孩子,轻易 不要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已经长大。

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 活和进步,不要因为考试失误而责备学生。

3、多了解孩子的心 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民主,要谈 心,要沟通,但决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

4、不要在孩子面前议 论教师, 不能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 坚决不能给孩子下结论。

5、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关心、 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负责。

6、一定要给孩子做表率,经常与学 校沟通。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社会,学会尊重、学 会关心可以作为高一德育培养的目标的主要目标!青年教师应努力实现三个突破:首先突破课堂关,要熟悉教 材,善于组织课堂,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其次突破知识关,围 绕中心讲课,提高教学技巧,做一名优秀的“演员” ;第三突破 教学关,讲解深入浅出,方法灵活多样, “教” “学”并重,有思 路、有深度、有高度,做一名优秀的“导演” 。没有教不好的学 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学的学生 ——新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 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第四篇:教师体会: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课堂上,有的学生有的时候会表现出“满不在乎”,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学生应该表现的更加耐心,更加坚持,并且相信学生能够取得成功。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给学生一只温柔的手还有一颗爱心以一种理解的方式平易近人的与学生交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多高,学生就能做多好,怎么对待学生,学生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老师,信任、尊重以及信赖都是相互的。

作为老师最头疼的应该就是有的学生上课捣乱。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捣乱怀着“惟恐天下不乱”的心思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小心了,也不用揭穿他的“阴谋”,跟着他的思路装疯卖傻就是了。当一个学生不是很过分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冷处理。例如: 只是一个学生在违纪,而没有影响到其他同学,没有影响到老师正常讲课,如伏在课桌上写信或写其它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东西、看课外书、打盹等,但却影响到他自己的学习,老师当然应该提醒。但是,如果有一个学生没有融入到学习的行动中,而是他已经影响其他同学,影响老师正常教学,如有的学生小声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别人不理他,还动手拍别人的肩膀和脊背,有的同学用小镜子照人,做练习的时候大声和别人讨论等,对他们的言行不加以制止,势必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有时还会耽误好多上课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时老师应该马上机智有效地采取措施,停止他们的违纪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对待课堂上不听话的学生,在处理时一定要冷静分析,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因学生的一点课堂问题而愤怒,以至出现过激的言行、惩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自己的行为违背了教育者的初衷,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在处理时要本着一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以理服人;不要对人不对事,翻陈年旧帐,以力压人,以权压人,把事情搞复杂,或者动不动就找班主任解决,在班主任或家长面前告状。对待课堂学生违纪老师还要有热心和耐心,要针对不同学生、针对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要关心热爱学生,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第五篇:家长要平等地对待孩子

首先让我们听听孩子们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我有时不听家长的话是因为:

1、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2、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

3、我对他们不服气。

4、当时我的心情不好。

5、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6、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7、他们经常打人,我反感他们。

8、我正在生气,心太烦,谁的话也不爱听。

9、他们对我说话时态度不好,语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10、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

11、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

12、他们说的话是假话,我才不爱听呢!

13、他们说话太罗嗦,让我厌烦,我就赌气不听。

14、他们经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们说话我就听不进去。

15、家长总爱带一大堆人来家喝酒打牌,吆吆喝喝影响我学习,我很反感。

16、家长遇上不顺心的事总爱拿我们撒气,所以我很生气。

17、家长每天看电视声音太大影响我睡觉,所以我就和他们对抗,就不听话。

18、我说的话他们从来不愿听,甚至连我的解释也听不进去,所以他们说话我也不爱听了。

19、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用老让别人管着我了。

20、所有的时间都让老师和家长支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觉没有时间做,我一点自由也没有,越听话越没有自由。

听了这些孩子的话,家长应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第一、平等。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个头矮,可他们有思想,有头脑,我们成年人不妨蹲下来和他们对话。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所以,作为老师、家长,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力,流了汗,我们做紧张的就不必太苛求。

第二、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两代人之间有一种心理隔阂,叫“代沟”,消除“代沟”,莫过于平等交流,加强对话。比如,孩子回到家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你的同桌有换了吗?喜不喜欢他?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读两段美文给我解解闷,等等。寻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感。

第三、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不要遏制个性。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曾经有一个小孩喜欢动手。有一次他把妈妈刚买回的新表当玩具拆了。妈妈气坏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顿。恰好老师来家访,妈妈数落了孩子拆表的错误。没想到老师幽默地答: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妈妈感到不可理解。老师说:“孩子这种行为虽然没有理性,但却蕴含创造力,你不该打骂他。”老师建议采取补救措施,带孩子去钟表铺,满足他的好奇心。这位老师就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学生,正是他积极倡导“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让他任意翱翔。”

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群体性,忽视个性发展,因而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

四、鼓励。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多分,不错呀!

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卢梭也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可见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于培养有文化教养的下一代,抵制和净化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而不良的家庭文化氛围则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正如杜威所说:“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的土壤。”

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在家庭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一、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现在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大,备受至爱,事事顺心,因而,缺乏一种耐挫力。表现为听得进表扬,却听不进批评,偶尔考试成绩不佳便会经受不起,失去自信心。为此,家长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在家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小小的挫折,并鼓励他自己克服。例如:父亲与孩子下棋,有的父亲怕孩子输后哭闹,因而故意让他一回,孩子赢了,虽然不哭了,久而久之,孩子只能赢得起,却再也输不起了。有的父亲则不然,真刀实枪与孩子干,第一回孩子也许输了,但第二回,第三回情形也许会出现变化,孩子也会想尽办法对付父亲,表面看来似乎赢了一盘棋,实际上培养了孩子不仅赢起得起,更输得起的好品质,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培养孩子的“肚量”

现代家庭,孩子在家中唯我第一,生活圈狭小,因而容易出现气量小的毛病,常常表现为心中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往往看自己优点,看别人缺点,甚至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缺点。因此,家长必须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肚量”多带孩子去一些公共场所,让孩子与同们一起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的性格,孩子小时就有很好的“肚量”,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鸡肠鼠肚的人往往是自寻烦恼,一点儿事就钻了牛角尖。

三、培养孩子的进取心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一切均被安排得妥妥贴贴,根本用不着自己去努力,去进取。久而久之。很容易使一些孩子缺乏进取心。其实,家长也不可忽视培养孩子的进取心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肯定孩子的才能,如孩子确认要干某件事时,做家长的应给予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的才能,并鼓励说:“你行,你真行。”这样,孩子会倍受鼓舞,努力进取的决心可想而知了。其次,当孩子有些失败时,尽量不要训斥孩子,而是耐心细致地给孩子找原因,分析情况,确定改进方法。试想,如果孩子稍有不顺父母就谴责,这样的孩子日后他的进取心会上哪儿呢?第三,对于一些特别胆小怕事的孩子,家长应多加鼓励,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让他们通过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逐步形成“我能,我行”的自信心理,培养孩子的进取心。

四、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

孩子年纪小,易被一些大人看来似乎很小的事而激励。殊不知,小小的事却包含孩子成功的喜悦。作为家长,应学会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孩子有了成绩和进步,哪怕是做成的一只“纸飞机”,搭成了一辆“大卡车”,家长都得适当夸奖鼓励。这样,他们的自信心足了,心情更好了,也会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奋进,相反,如果家长无端训斥,就会大大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变得畏缩软弱,失去信心,影响今后发展,作为家长,都应看到自己孩子独特的优势,发挥其特长,努力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

总之,人的心理素质,会对人的一生起重大作用,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切莫轻视了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最后、家长要鼓励孩子多运动。

运动能使孩子身体健壮有力,反应敏捷,动作协调,聪明,乐观,促进良好品德和思维素质的发展。特别是孩子功课忙、作业多时,更要鼓励孩子坚持参加运动,这样可使他保持旺盛的精力,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运动,这样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玩得更加开心,有益于身心健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普法教育年度活动计划下一篇: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