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上安塞腰鼓

2022-10-18

第一篇:苏教版六上安塞腰鼓

苏教版六年级安塞腰鼓 说课稿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品味作者如诗如画,极富音乐美的语言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学生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好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感官的刺激,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说目标

为了贯彻新课标提出的“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一目标,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词语,促进语感的培养、语言的积累。

3、充分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 三.说教法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将根据文本内容,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自读感悟式,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四.说教学过程

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奇伟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整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时间,下面所讲的是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我采用下面的导入设计: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这是怎样的安塞腰鼓。(课件出示:那是的安塞腰鼓) 2.“好一个安塞腰鼓”作者一共发出了几次这样的赞叹?每一次赞叹都是因为什么?(相机板书:场面 鼓声 后生 舞姿)每一次赞叹都是心灵的激荡、感情的升华,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去充分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这样的导入既回顾了上节课所学内容,同时又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教师以慷慨激昂的语言奠定本课的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精读感悟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真正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因此在课堂上我将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根据本文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板块,在这些板块的学习中我将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发挥主动探究,勇于创新以及小组合作的精神,通过反复读书、交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目标。 第一板块:感受场面

1.出示:“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自由品读感悟,体会排比、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2.出示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指导朗读好这段话。

3.教师引读,出示“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自由读,找出这段话中的三组反义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教师小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那场面是那么壮阔、那么豪放、那么火烈!(板书:豪放火烈) 第二板块:倾听鼓声

1. 指名学生读课文9-10自然段,师生评议。

2. 变换方式读,男生读第九自然段,女生读第十自然段,齐读“隆隆”,以朗读促感悟,体会鼓声的力量与震撼。

3. 拓展:这鼓声碰撞在黄土地上,黄土地也成了 ,也是。

这鼓声碰撞在天幕上,天幕也成了 ,也是。 这鼓声碰撞在你的心上,你的心也成了 ,也是。 这鼓声碰撞在我们的心上,我们的心也成了 ,也是 。

4. 相机追问:这一切的一切是真的都成了牛皮鼓面吗?小结:其实这是他们与鼓声的共鸣。这隆隆的鼓声震撼了山崖,震撼了黄土地,震撼了观众,也震撼了我们。难怪我们会发出一声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它的鼓声是那样惊天动地!(板书:惊天动地) 第三板块:感悟后生

1. 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这是一群怎样的后生?(板书:元气淋漓) 2. “元气淋漓”是什么意思?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看出“元气淋漓”? 3. 这里的“震撼、烧灼、威逼“可以调换次序吗?为什么?你能读出这种力量、激情与气势吗?指名读,齐读,试背诵。

4.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是谁赋予后生们这样的精气神儿?教师相机引读课文13-14自然段,

5. 教师小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击鼓的后生是那样的元气淋漓! 第四板块:享受舞姿

1. 出示15自然段,齐读,提问:这是怎样的舞姿?(相机板书:叹为观止) 2. 这一段共有四句话,分别写出了舞姿的什么特点?这里的“战栗”能换成“陶醉”吗?为什么?

3.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那我们怎么读出这种气势呢?指名读,齐读。

4. 引读: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5. 小结:是呀,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这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姿呀! 第五板块:体会反复

1. 教师小结:在课文的5-16自然段中作者反复赞美“好一个安塞腰鼓“,从舞蹈场面的豪放火烈,鼓声的惊天动地,到击鼓后生的元气淋漓,再到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姿,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下面让我们读出这种激情(学生有感情再读反复句)

2.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一起去黄土高原领略安塞腰鼓的风姿与魅力,一齐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吧!(播放视频)

三、读写结合 1.再读反复出现的句子。

2.“好一个安塞腰鼓“写出了作者的赞美,下面让我们也来赞美安塞腰鼓吧。出示: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中心句,自由抒发内心的赞美之情。可以赞美它的场面、鼓声,也可以赞美击鼓的后生和舞姿。 3.学生自由抒写,交流,音乐伴奏,结束新课。

(此环节的设计既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同时引领学生把书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场面 豪放火烈

好一个 鼓声 惊天动地 后生 元气淋漓

舞姿 叹为观止

第二篇:苏教版《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通过描写安塞腰鼓这样一种舞蹈艺术来写人,表现黄土高原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表现高原人民活跃、旺盛的生命力,表现高原人民与贫困的生活顽强搏击,梦想、追求美好未来的精神。

教学这篇课文,我有这样几方面的思考:

1.抓住“好一个安塞腰鼓!”这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以它为引子层层展开四个方面的教学,每一层都以“安塞腰鼓好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引领学生切入文本,并最终都回归到这个点上,以“好一个安塞腰鼓!”引导学生提炼、归纳每一层的要义,体会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突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抓住重点段、重点句引领学生细细品味。文章从四个方面写安塞腰鼓的特点,其中

一、三两个方面是重点,所以我是浓墨重彩,引领学生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第6自然段重点抓了“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一排比、比喻句,引领学生从词语到词组到句子层层丰富地品味语言的精妙,体会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其次是“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一句,引领学生提挈三对反义词(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来体会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3.以读为主。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独特,文章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所以我整堂课都是紧贴文本,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个人读、齐读,有叠加读、开火车读,有男女生分读和男女生接读,等等,最精彩的是读第6自然段的排比句时让学生叠加读,很有气势。通过读,让学生感知语言的精彩,感悟语言的含义和语言背后的深意,感受语言的魅力。

综观整堂课,自己激情地演绎着《安塞腰鼓》的教学,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中,安塞腰鼓已进入了我的心中,在心中隆隆作响。学生激情地朗读着、深刻地解读着文本,想必安塞腰鼓也已经敲响在他们心上。略有几个细小的地方没有我期待的那样出彩,但整堂课燃烧着安塞腰鼓和《安塞腰鼓》的激情!

1

苏教版《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通过描写安塞腰鼓这样一种舞蹈艺术来写人,表现黄土高原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表现高原人民活跃、旺盛的生命力,表现高原人民与贫困的生活顽强搏击,梦想、追求美好未来的精神。

教学这篇课文,我有这样几方面的思考:

1.抓住“好一个安塞腰鼓!”这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以它为引子层层展开四个方面的教学,每一层都以“安塞腰鼓好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引领学生切入文本,并最终都回归到这个点上,以“好一个安塞腰鼓!”引导学生提炼、归纳每一层的要义,体会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突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抓住重点段、重点句引领学生细细品味。文章从四个方面写安塞腰鼓的特点,其中

一、三两个方面是重点,所以我是浓墨重彩,引领学生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第6自然段重点抓了“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一排比、比喻句,引领学生从词语到词组到句子层层丰富地品味语言的精妙,体会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其次是“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一句,引领学生提挈三对反义词(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来体会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3.以读为主。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独特,文章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所以我整堂课都是紧贴文本,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个人读、齐读,有叠加读、开火车读,有男女生分读和男女生接读,等等,最精彩的是读第6自然段的排比句时让学生叠加读,很有气势。通过读,让学生感知语言的精彩,感悟语言的含义和语言背后的深意,感受语言的魅力。

综观整堂课,自己激情地演绎着《安塞腰鼓》的教学,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中,安塞腰鼓已进入了我的心中,在心中隆隆作响。学生激情地朗读着、深刻地解读着文本,想必安塞腰鼓也已经敲响在他们心上。略有几个细小的地方没有我期待的那样出彩,但整堂课燃烧着安塞腰鼓和《安塞腰鼓》的激情!

第三篇:苏教版六上《钱学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在充满个性的反复朗读、揣摩、品味中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语言形式,领会写法特色。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复导入

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学生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爱国) 3.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感受他的赤子之心。

二、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

1、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钱学森说的话,想想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写一写你的感受。

2、集体交流汇报。(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谁来读他第一次说的话)

(一)出示语句:“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出示第二节) (1)指名谈体会。

(2)“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钱学森做了什么?两个“最”意味着什么? 当时,钱学森和老师一起研究罗斯福总统钦定的火箭发射、原子弹和氢弹。他曾暗下决心:我虽与祖国远隔重洋,不能上战场与日军搏斗,但可以利用在美国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条件,去抢占世界科技高峰,借以提高军事力量,打击帝国主义德、日、意。他说——导读句子。

(3)如果钱学森选择留在美国,将意味着什么?想一想会是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优越的工作条件?(汽车、洋房、钱财、一流的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器材、与同行一起研究的氛围……)可是他说——齐读句子。现在,他一心想要回国,意味着他要放弃——29岁就被聘为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放弃—— 放弃—— (4)钱学森的赤子之心不因金钱,不因富贵而动摇,这就叫——富贵不能淫!淫,迷惑之意。也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再读钱学森这句话,以什么语气读?请试着读出这份坚定。 师:我是中国人是一句宣言,更是一句誓言。

3、钱学森说的第二句话是——

(二)出示句二: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自由读读,你觉得哪些词有分量,让你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深情。 “日夜盼望” “终于” “应当”是什么意思?(理所应当、天经地义)这两个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

(2)钱学森一心想回国,可当时的中国十分贫穷落后,所以有些留学生这样劝他——

出示留学生的话。(指读)你有什么看法?

(3)中国经历了多年战火,无论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留学生这番话是想劝阻钱学森别回国。而钱学森依然诚恳地说——你赞同谁的观点?

小结:是的,祖国不仅要自己去建设,更重要的是需要靠大家——我们中华儿女共同去创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分角色朗读对话

指导朗读: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激动 诚恳 坚决 果断)

那你就带着你的激动,带着你的诚恳,带着你的坚决和果断再来读一读! (4)是呀,“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因为“我是中国人——”引读。 (5)他的这份爱国情并没有祖国贫贱而动摇,这就是——贫贱不能移。 (6)正是这份拳拳爱国心使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征途。请同学们细细地读第三小节,看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的情思?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动情地叙述)年年中秋,今又中秋。自1935年出国留学,到1949年,钱学森已有14年没有回国了。老师这里有一封钱学森写给父母的家书。师配乐动情朗读家书

钱学森思念亲人,中国的父母也思念着远在异国他乡的钱学森。有一次,钱学森的母亲生了重病,写下了一首诗:窗外细雨飞,老妇命垂危。夫君煎药苦,盼子子不归。这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啊!牵动钱学森回国的还有什么? (板书:浓浓骨肉情)

正是这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决然地回国。

(三)回国艰辛

回国容易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请用文中语句告诉大家。

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1.从美国将领的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2.你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吗?猜猜看。老师来告诉你们吧,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相当于多少人?钱学森一个人可以抵得上25000人—50000人啊!你们说,钱学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

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齐读句子)

3.从这个“绝”字你还体会到什么?教师补充钱学森在美国受到的挫折。(配乐)你想说——虽然这五年钱学森饱受迫害,然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这就叫——威武不能屈

4.导读第6小节。 他深情地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出示第一小节句子)齐读句子。“他多么希望脚下的甲板是火箭的舱壁”,可见钱学森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到祖国的怀抱。齐读这句话。

5.解决质疑。从时间上看,这一小节应该放在最后,为什么会放在文章的开头呢? 6.此时,钱学森思绪万千,似有千言万语在胸腔迸发,想象一下,他会有什么话想说呢?把它写下来。(播放《我的中国心》)交流。钱学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三、感悟卓越贡献

1.钱学森回国后——导读第7小节。

2.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出示资料:钱学森回后的成就

3.钱学森作出了如此卓越的贡献,所以他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和“中国导弹之父”。

4.(出示钱学森的两段话)让我们再来回味钱学森说的两段话,想想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播放】出示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齐读颁奖词。

6.总结:正因为这“赤子情怀”,可以放弃富贵荣华,正因为这“赤子之心”可以战胜重重阻挠,钱学森回来了,华罗庚回来了,李四光回来了,还有邓稼先、吴文俊、郭永怀等也回来了。他们魂牵梦绕的是自己的祖国,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孟子的千古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布置作业。

1、课后收集有关李四光、邓稼先等归国华侨故事。

2、学唱《我的中国心》。 教学设计:

钱学森

我是中国人!

第四篇:苏教版六上练习6教学设计

练习6 教学要求:

1.学习倒顺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使用的语言很有趣,有的词倒个 个儿,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词。我们听一段相声„„

(2)(教师放事先准备好的《有趣的倒顺词》的录音)教师要求 学生对照题中的文字来听。

(3)学生练读这段相声,重点注意加点的词。(激发学生的探 究兴趣) (4)学生说出每组加点词的区别。(词义和用法) (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倒顺词的规律。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认真读题中的每一对倒顺词。(要求学生体会它们 的意思是否相同)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3)师生小结。(有的一组倒顺词词义有区别,有的没有大的 区别)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倒 顺词。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自想出的倒顺词。

(3)教师要求学生练习把自己想到的词补充到相声中去。 (4)拓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这样的词,学着去用)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大风歌》。

(1)学生自由地读诗,对于像“兮”等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 问老师、同学。

(2)教师范读。(读出诗的磅礴的气势) (3)学生对照题中注释大致理解诗意。 (4)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诗中表现出刘邦的 英雄气概,有着磅礴的气势”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3)拓展。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诗篇,在令后的学习中要学 会欣赏。

(4)师生评议。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给家乡孩子 的信》。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 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牛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宽广、事物、希望”等词的写法,并注意整 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第五篇:苏教版六上《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通过查资料的方法理解专业术语。

3、能抓住霍金的称谓,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通过查资料的方法理解专业术语。

2、能抓住霍金的称谓,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搜集霍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提问:从课题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预设:

生:霍金是残疾人。 师: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3、指导再读课题。

4、交流霍金的资料。

(1)学生介绍,师指导主要信息介绍。

(2)师补充。

二、自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 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1)指名读。(2)齐读。

2 、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个词。

3、交流,师补充。

4、小结:对于专业性强的术语,我们可以通过查资料的方法理解。

5、检查朗读。重点检查第四段。

6、小结。

四、理清课文层次,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霍金称谓的词语。

2、交流,师板书。

3、出示填空,看着这些词说课文主要内容。 (1)同位练习。(2)指名说。(3)师小结。

4、霍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上“虽然……但是……”来说一说。

5、总结。

五、指导写生字

1、观察字形。

2、重点指导“撰”

3、描红临写。

4、评议、反馈。

六、板书设计

物理天才

宇宙之王

10轮椅上的霍金

非凡科学家 生活强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设计单位指导意见书下一篇:烧结工高级工复习题

热门文章

苏教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