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系统有线电视论文

2022-05-04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红外系统有线电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文章论述了小区建设智能化应用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前景,分析了智能化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红外系统有线电视论文 篇1:

音视频信号收发器

随着有线电视节目制作、传输的数字化,用户家庭内的电视节目接收发生了变化,数字机顶盒成了数字化过渡时期每户收看电视节目的必备品。按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规则和提供的机顶盒设备来看,目前用户只能实现一台电视机配用一台机顶盒,缴费插卡后才能收看有线电视节目,排除一个家庭同时有两台电视机开机播放不同节目内容的情况(这种情况原则上必须使用不同机顶盒,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有主终端和副终端之区别政策),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位置,比如白天在客厅、晚上在卧室收看,那么就只能把机顶盒搬来搬去,要不然就得花数百元再买第二个机顶盒使用。

在《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8年8期《数字电视整体平移下的“私生子”机顶盒共享器大揭密》一文中的机顶盒共享器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家用视听电子产品,其实它就是音视频信号分配器或者音视频信号收发器。

该产品配合机顶盒可以实现:⒈ 配合机顶盒就可以在其它房间共享机顶盒中的电视节目;⒉ 实现远程异处控制机顶盒;⒊ 布线方便甚至不用更改用户有线电视线路。缺点是只能同时收看同一个电视频道,因为机顶盒在同一时间只能解码出一套节目。

音视频分配器和无线影音(音视频)发送器是电视信号传送中的成熟产品,在电视信号传输工作中很常见,面对新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功能限制它增添了早期功能中没有的红外遥控信号传输功能而又走进了家庭视听电子阵营。

如《数》文中所讲,这种产品实现用户需求的方式有:有线传输+有线遥控,有线传输+无线遥控,无线传输+无线遥控三种,有线传输分音视频有线传输和射频有线传输两种。有线传输+有线遥控和有线传输+无线遥控方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且要在房屋装修时预埋线路,无线传输+无线遥控方案最简单,实现最便捷。目前生产此类产品的厂家有佳的美、飞图、佳视、视贝、百昌、奥斯卡等等,性能均能满足不同的方案需求,笔者试用过两款无线产品,效果都不错。

使用机顶盒共享器是否违规?采用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终端是电视机顶盒,机顶盒共享器只是对数字电视机顶盒解码后的电视音视频信号进行多路传输或再传输,不存在违反有线电视网络规定问题。至于有线电视网络允许入网之说,机顶盒共享器应该属于家庭电子视听产品,不存在广电产品许可(有线射频传输产品,因该遵照有线电视调制器标准,不能造成有线系统信号干扰,笔者不赞成用此方式做家庭传输电视信号使用)。对于无线遥控信号传输的433MHz频点和无线音视频收发器2.4GHz频点应该遵守无线电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厂家要得到相关生产许可和遵守电子产品的规定,制造出合格的无线电子产品。

机顶盒共享器是一种因用户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电子视听产品,除去少有的射频调制器产品外(笔者建议不要使用射频有线传输方式,此方式会对有线电视系统造成干扰,也降低图象质量),其它产品与广电有线电视器材关联不大,是数字电视整体平移过程中的催生产物,不存在需要法律界定之说,更不是什么“私生子”。面对这些产品,笔者认为广电系统只有加快机卡分离机制的运作,加快和推出机顶盒多种发放方式,不要局限于独家垄断机顶盒价格和销售,很是遗憾,这方面我们的广电人速度不免有些缓慢,老百姓花费几千甚至上万元的费用购买电视机还需要旁边再配一个怎么也摆放不顺当的电视数字机顶盒或者电视数字高清机顶盒,怎么也不好说?!

对于文中所讲因市场需求大而使得劣质机顶盒共享器泛滥于市场给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带来频率干扰的问题,这也许存在,纵观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五金电工器材市场,那些伪劣产品还少吗?分配分支器、电视电缆、用户座、电视插头等等对于有肤浅专业知识的人都感满眼狼籍,我们的电视网络管理部门都不是默不作声吗?这些都应该严格规范管理才对。■

作者:王鸿钧

红外系统有线电视论文 篇2:

智能化建设在小区建设中的方法与实践探讨

摘 要:文章论述了小区建设智能化应用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前景,分析了智能化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小区 智能化 主要内容 存在问题 解决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增长,我国经济建设正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建筑领域,小区建设智能化越来越多地在项目建设中应用,并且正在走向实用与升级,小区智能化也因此给人们的居住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舒适。

一、当前小区建设智能化应用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前景

在小区建设中,智能化元素的开发和应用主要有两大方面:

1.安防系统,包括周界红外、视频监控、门禁及对讲系统、巡更等。周界红外是比较传统的区域入侵探测报警系统,建设成本较低,虽然常用,但误报等缺点也比较多,目前已有被电子围栏等新技术取代之势,电子围栏的优势在于除了具备入侵报警功能外,还具备高压电网威慑和阻挡等作用。

视频监控是安防系统的主要内容,随着安防技术的更新和发展,视频监控正从模拟转向数字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视频监控设备和技术使得施工布线和摄像头布局调整更加容易,画面的清晰度和视频录像的截取回放等也趋向更加便捷。

门禁及对讲系统是安防系统另一个重要内容,虽然门禁系统不能准确辨别和拦截,但是在晚间出入人员较少时,却起到重要的护院作用。对讲系统一般是与门禁系统相配套,使门禁系统使用起来更方便,如呼叫开门、简单对话等。

巡更系统则是为安防人员内部管理所用,以确认安防人员是否按规定到达过巡逻点。

随着物联网和家居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还衍生出室内安防控制系统,像住户室内红外线探头、紧急救助、煤气泄漏、门磁系统等,所有信息连接到住户室内防盗智能控制主机,由主机负责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并把分析结果传送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电脑作处理、显示及打印,并通知值班人员及110报警中心等。

2.网络信息系统。小区网络信息系统包括宽带互联网、小区或建筑的设备网。小区宽带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从网络运营商各自为政——小区(建筑)局域网接入合约网络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共建共享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宽带互联网的用户端带宽不断提速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依赖光纤技术的成熟应用和产品成本的下降。另外国家现在推行三网合一,也就是通过技术改造,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合为一网,同时能够进行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通过一张网,人们不仅可以观看数字电视,还可以通过个人电脑进行邮件收发、远程网络登录、股票实时操作、可视电话、传真服务、网上购物、智能家居控制、远程医疗诊断、安全监控、三表自动抄送等。

网络信息系统还广泛应用于大学城、职工宿舍区的设备网以及基于设备网的一卡通技术。

设备网是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平台,由核心交换设备、路由设备、防火墙设备、服务器组、综合布线系统、vpn等设备和一卡通软件平台组成,数字式摄像监控系统、公共食堂消费系统、热水供应收费系统、刷卡式自助洗衣房、公共淋浴房、停车场系统、电瓶车刷卡充电、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小卖部、门禁系统、远抄系统、考勤系統均可在此平台中运行,通过一卡通系统软件平台将各子系统集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居住者日常生活消费和管理者进行园区管理服务。其中一卡通技术是平台集成的重点,一般采用定向开发软件系统,才能将多系统完好集成,同时集成电子钱包功能,完善一卡充值和消费支付。各子系统设备的兼容性是一卡通系统成败的关键,因此,进行一卡通建设必须确保参与建设的设备符合系统的兼容性要求。另外不能采用其中某一个子系统自带软件作为集成平台,自带软件虽然免费,但实践中一般无法兼容和集成其他子系统,以致在管理上造成巨大困难,因此若采用各子系统自带软件当做一卡通系统,将会丧失一卡通的集成性、便利性特点,因此也将无所谓一卡通的概念,最终造成一卡通建设的失败。

二、智能化设计与实施阶段中分别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往往对智能化设计只是停留在概念和原理上,没有针对产品进行设计,而不同的产品,其实际布线和接入方式是有较大差异的,更为严重的是,各子系统只是简单的堆砌,没有进行整合、集成和优化。因此,必须对各子系统进行深化设计,并进行集成、优化综合布线和接入,才算真正完成设计。但是设计阶段,往往产品并没有确定下来,确定产品还要经过投资建设方商讨沟通、招投标等步骤,而智能化建设涵盖面很广,产品也琳琅满目、参差不齐,各子系统、多专业分包之间的协调也是困难重重,造成子系统之间不能考虑到互相之间的联系和矛盾,不能从用户角度去设计,不同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投资建设方往往难以取舍,造成实际建成的系统离满意总有那么一段距离。

在建设过程中,主要从前期开发的深化设计、根据智能化设备和产品的性能进行品牌和规格定型、控制供货商价格等入手来进行事前控制。同时需要考虑和协调总包与智能化分包的矛盾和问题、智能化分包与产品供货商的矛盾和问题、以及招投标带来的矛盾和问题。许多投资建设方往往采用总包一脚踢的办法,看起来很简单,什么矛盾都没有,实际上不是造价偏大了,就是功能缩水了,或者看起来很美,用起来一点也不实在,甚至故障频发导致系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智能化系统形同虚设。所以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意见:

首先是设计深化阶段,必须明确各子系统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选择具备相应功能的产品,这一点往往很难,因为无论是投资建设方还是招投标管理要求,都有一定的矛盾,这就需要投资建设方决策者的高瞻远瞩、下定决心。

其次是选择三个左右性价比相当的产品进行比较讨论,最后通过招投标等方式确定产品及其规格、预算价格,对于关键性能的设备,最好能积极利用企业内部人才优势,做到指定品牌,但实施中往往也比较艰难,由于利益纷争导致饱受争议。对于一卡通相关设备,必须做到产品兼容性要求,能够集成到同一平台,这也是一卡通系统成功的关键。许多项目最后无法实现一卡通,关键原因都是设备不开放、不兼容造成。

再次是施工管理阶段。智能化各子系统施工协调配合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相当重要,因此必须选择一个好的智能化施工企业。施工方必须富有经验,对各子系统产品性能熟悉了解,才能正确安装,而设备和系统调试往往需要供应商或厂方直接进行,施工方还要及时发现设计和施工中的错误和问题,及时反馈投资建设方进行调整,有些在设计中没有明确的内容或工艺,施工方应能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沟通和解决。

三、智能化建设建成后的管理与维护

智能化建设成功与否,建成后的使用管理与维护相当重要,如果不能很好地管理和使用维护,整个系统就会成为摆设,造成投资浪费、使用人生活不便等问题。

在后期运营阶段,智能化功能完美使用,将使物业得到增值。以万科蓝山住宅系列项目为例,从一进小区,全自动化的安全网络便开始发挥作用,整个物业小区安全岗位数字化联网,高度达到岗与岗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信息同步性。如保安巡更签到系统,在小区相应位置设立巡更签到器,规定保安人员巡更路线及巡更时间,保安人员配带签到器巡逻签到,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上就会显示出所有保安人员所在位置,当保安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到指定地点巡逻,控制中心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中心即可查询其位置,并用保安对讲机联络。简单的讲,让住户感到不是一个岗位负责他们的安全而是所有岗位,小区的档次感因而提升。这仅仅是安全系统所带来的好处。反之,如果有些小区采用了质量和服务相对较差的产品和系统,比如门禁系统故障频发,管理部门和业主就会出入不便,造成负面影响,又比如监控故障,关键时刻无法提供线索和证据,就会令人感到监控形同虚设,给破案或事件的处理带来困难。

再比如一卡通系统,系统的关联性相当强,如果发生故障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对住户居住生活多方面带来影响,管理上造成数据统计不准确。因此除了住户和管理者都要学会使用管理外,还必须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这一点相当重要。

总而言之,合理的小区建设智能化建设思路不是停留在工程建设里,也不是停留在一个专业里,更不是停留在一个领域里。智能化建设的完成需要普及到全寿命周期里的,不仅需要在建设前期设计中普及,也需要在建设施工的多专业中普及,还需要在后期运营阶段小区建设中普及。只有这样,作为小区最终的主体,也就是住户,才能体会感受到真正的人性化的小区智能化。

四、案例:从某职工宿舍区项目的智能化建设谈谈成与败

笔者亲自参与了某职工宿舍区项目的智能化建设,该宿舍区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由8幢6层多层建筑组成,小区设计美观,配套齐全,太阳能系统集中供应热水,配有自助式洗衣房,并设有公共餐厅,中庭广场,有较好的空间感。

根据投资建设方的设想,小区在智能化配套方面希望增加投入,形成亮点。为此对原智能化设计进行了全面深化,经过讨论,最后确定了整个智能化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高清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周界红外、巡更系统、设备网、智能一卡通系统(含水控系统、POS消费系统、门禁系统及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LED大屏幕信息播报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预充式水电表、数字电视接入、宽带互联网接入。其中数字电视与宽带互联网接入由运营商负责建设到户内,其他均作为智能化工程。

整个工程实施比较成功,尤其是数字化高清视频监控的覆盖,极大地提高了园区的安保水平,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实践证明增加摄像头比模拟系统具有更可靠更方便的防范功能,为园区发生的事件提供了清晰的视频图像证据。另外,成功的亮点就是园区一卡通系统。很多一卡通系统到最后使用的时候都变成花拳绣腿,我们定向开发的一卡通系统软件平台除了数据分析统计非常务实,能够远程互联互通,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一卡通,还有一个特點是能够检测设备是否脱网,能分析未脱网的设备是否正常扣费,这给管理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极大地节约了管理的人力成本,降低了费用欠收率。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一些通病或者说常见问题还是在困扰我们,比如各子系统在选型定产品过程中,经常会有争议,经常会纠结于性价比的问题中,以至于某些子系统最后离完美就差那么一点。还有在工程建设中,针对子系统较多的情况下,各产品提供方与智能化分包方、投资建设方各部门的协调沟通,设计错误的及时排除都有一些经验教训需要总结吸取。这方面并不是以总包责任制一句话可以涵盖的。比如在摄像头覆盖比较多的情况下,如何同步提高终端显示和实时监控的能力,避免轮回时间过长;在子系统调整的时候,如何及时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同步调整,以减少资源浪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却总是非常容易被忽视,以致产生问题。

参考文献:

[1] 任玉峰,刘金昌,张守健等编著.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M].中国建筑出版社,1995

[2] 王洪根.我国智能建筑发展与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

[3] 谷凯,李斌虎,牛会珍.浅谈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J].山西建筑,2005(11)

[4] 史爱民,王晓华.浅谈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J].山西建筑,2010(26)

[5] 杜洪波,张跃先.浅析施工组织与管理及质量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责编:李雪)

作者:杨建峰

红外系统有线电视论文 篇3:

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与调试

摘要: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线电视网已成为信息传播于城市中的主要媒介力量,并已在普通百姓家庭建设起来。为了保证有线电视系统的安全性和传送服务质量,搞好有线电视的正常维修与故障排查工作十分关键。有线电视的正常工作,应该充分考虑天气、地理环境、设施条件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因地制宜地进行装置选择、维护检测、设备使用管理等。

关键词:有线电视;电视设备;设备维护;设备管理

有线电视网络覆盖了千家万户,其播放效果将直接影响人民的收视感受,因此做好对有线电视设施的网络保护与故障排查,以保证传播效果的品质,是广电公司的一个重要职责。因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在许多行业中都有着易维护改造安装的弊端,中国有线电视网工程建设也不例外。这不但给用户使用有线电视时造成了极其不好的感受,而且降低了有线电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性。而有线电视网络想要在这样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让自身的网络数据服务质量高于其他网络。

一、加强有线电视网络维护与调试的重要性

做好对有线电视网的维修与调试,以提升有线电视网的服务质量,是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网络和电信IPTV在中国有线电视市场上的份量正愈来愈大,一方面提高了有线电视网络的高质量,另一方面改善了有线网络的安全性和效率,这就需要有线网络年平均中断时间低于五十三分钟,而双向通信网络可以实现99.99%的可用性,否则将远远落后于电信网络[1]。

二、影响有线电视接收效果的因素分析

(一)气候因素

影响有线电视接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气候因素非常重要,气候因素包括雨、雪、冰、霜和风,在大雨、大雪、大冰、大霜和大风时,电视接收效果会大大降低,在恶劣天气下,电视接收可能会更差,电视可能根本无法播放。

(二)设备因素

所谓设备因素,是指提供电视信号接收和电视播放的天线、调谐器、接收机等信号接收设备,这些设备的优点和缺点、功能的强度以及它们提供的服务水平都有助于视觉冲击,例如,接收天线的增益直接影响接收图像的质量。

(三)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与电视接收设备运行环境的性能有关,噪声、温度、动态增益、卫星漂移、阳光和其他操作条件会影响卫星信号接收,所以在安装电视接收机的时候,也要尽可能的考虑到环境的影响。

三、提高有线电视接收效果的主要措施

(一)选择较高质量的接受设备

其中之一是选择一个好的接收天线。卫星接收信號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收天线的类型和质量及其方向,因此,一定要选择质量好、型号合适的天线,以保证视觉效果。在接收 C 波段信号时,我们首先考虑使用大口径的接收天线,而对于接收 Kn 波段信号,我们通常使用1.5-2.0m偏移天线作为最佳选择。安装和调试也包含在价格中。故障排除应充分考虑接收地点的经度,并据此计算天线的方位角和仰角,图像清晰,音质完美,才能排除故障。其次,选择好的调谐器。调谐器对电视效果的影响也相当明显:好的调谐器可以提高信噪比,反之亦然。我们通常使用噪声温度较低的调谐器,例如增加接收天线的半径,相应地增加天线增益。第三,选择好的红外接收器。IRD 是数字电视解码接收器的缩写,电视解码接收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将数字信号转换回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它有一个严格的指标,称为 Eb/No Threshold,这是我们调试电视时最重要的参考数据,使用具有低 Eb/No 阈值的高质量 IRD 接收器对于电视播放质量来说是多么重要[2]。

(二)细心调试卫星数字电视接收装置

电视解码接收机在接收到信号后,并不会立即开始广播,而是经过一个处理过程,自动提取数据包的标志和状态等相关数据,包括识别和评估接收到的信号,CPU 支持,完成后就可以进行视音频输出了。所以,这对卫星数字的调试工作有着更高的标准,卫星调试会比普通的接受模拟信号工作时更慢,但更彻底,因此在调试时不能过于仓促。卫星数字电视调试工作的难点在于电视天线不能够进行直接的调节,程序首先是进入菜单,之后需要仔细的观察信号指示灯的强度。

(三)加强对室外天线的维护和调试

众所周知,开放式户外天线难免经历长年的风吹与日晒,久而久之难免腐蚀或生锈,这也便是为何不可以长期的不管式天线保护。受到大风的侵袭,螺丝和螺母很快就会锈蚀,后来为调节角度或便于更换,人们就需要在这种地方涂油,以保护天线的金属部分免遭损伤和锈蚀。其次,也不能忽视馈送的口座,用塑料头套盖住它,由于这种物体已出现多年,蜘蛛和大黄蜂等小动物也可以在里面生存,甚至筑巢,从而脱落了大量污物,并造成锈蚀,引起信号强度的不平衡或信号丧失[3]。

四、前端调制器械的正确调整方法

(一)前端输出电平的调整

我们知道C/N、CTB和CSO这三个直接受输出电平的大小和平坦度的影响,甚至级联的放大器数量也受到影响,所以,正确设置好输入级的输出电平尤为重要。对于前端,需要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调整输入输出电平,绝对不能擅自使用。同时,我们还必须调节高低电平差值的大小,因为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就是通道间的输入与输出电平差值越小,频率线性越好,观看效率也就更好。

(二)A/V 比的调整

在相邻信道传输系统的情况下,要避免的一件事是声音干扰图像。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如果A/V比值调整不够,就要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调整,即调整到大于等于17dBuV左右,既不太大也不太小。考虑到用户终端提供的视觉载波电平一般在70dBμV左右,而音频载波电平仍为50dBμV,这个数字是科学的,完全符合操作要求。

(三)调制度的调整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有线电视网络的图像和声音的质量与调制的程度有着直接影响。如果调制度太高,电视上的画面会泛白、太亮甚至刺眼,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即声音会伴随着嗡嗡声,画面可能会出现负面图片。如果调制度太小,效果会大打折扣,画面灰暗、模糊,视觉效果不好,视频调制系统通常设置为75%-85%。

五、有效加强有线电视网络维护与调试的措施

(一)加强对网络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人并非指0和1",而是专业性与灵活性的组合。运维业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与网络维修服务质量有关,为建立一个专业、优秀的运维服务队伍,企业必须定期地对运维业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进行专业培训,同时还要对运维过程中发生的復杂多病问题进行分类总结与维护,网络维修人员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于现实的网络维修中[4]。

(二)完善网络维护与调试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就不成了方圆,各项工作的系统高效实施离不开完整的服务体系和清晰的运作章程。为了保证有线电视网络维护和故障消除工作的有效进行,公司必须严格按照业务内容和相关网络维护和故障消除工作需要,建立具体、有效的规章制度,如:《使用须知》、《有线电视网络运行维护》、《有线电视网络突发事件预防和消除应急预案》、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运营保护工作安全规程等。

(三)健全网络维护与调试的相关工作报表

世间万事都有据可依,也有规可循。鉴于有线电视网维修工作与故障排查的复杂性,创建完善的档案文件不仅代表着对过去维修工作的全面总结,而且在它出现并产生了重要影响之前,为今后数据分析工作提供了基础。

(四)建立运维支撑系统,辅助网络的维护与调试工作

随着有线电视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维护和调试相关的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多,单个系统难以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需要运用综合运营,构建统一的网络维护和调试支持系统 确保为所有部门和员工提供单一、专业的协作平台,利用更多的技术工具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工作,提高网络维护和调试的质量。例如,将安装一系列网络集成的网络管理、监控和控制中心系统,实现故障级别、网络级别和服务资源的优化和均衡配置,有效缩短检测、分析和故障排除的时间[5]。

(五)有效提升网络维护服务水平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服务也越来越多元化,同时广大用户对有线网络的建设工作与维护服务质量的需求也愈来愈高,为更好地满足的需要,在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对用户而言较为合理和有效的保护措施有两个:一是立即报告并修复,即在运营商接到用户的故障报告要求时,运营商需要迅速反馈情况并协助用户解决,及时处理,主动服务,即运营商需要定时到现场检测整个网络系统的情况,及时替换部分使用多年后各种元器件和线路已经老化严重,或者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装置,使整个有线电视网得以安全运转和有效。

结束语:对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使用,进行普及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长期使用更多地会依赖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和调试。只有在现场做好维修与故障排查工作,才能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品质与性能,由于网络的蓬勃发展,使有线电视网络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目前,在其网络技术水平中,有线电视网络还是无法突破其他技术标准,只有对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和调试工作中多下功夫,提高电视网络的整体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郭学亮. 分析有线电视光缆干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维护[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8):2.

[2]许伟霞. 有线电视光缆网络传输故障排除方法与维护研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8):1.

[3]尹训桥. 探讨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与管理[J]. 中国宽带, 2021(8):1.

[4]程子淇.有线电视网络转型智慧广电发展路径初探——以贵广网络为例[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1(05):52-55.

[5]田旭明.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探索[J].中国有线电视,2021(07):750-752.

作者:卞福梅

上一篇: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论文下一篇:动画作品生态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