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自主发展撑起一片晴空

2022-09-14

一、智设生活的情境,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魅力

问题情境生活化, 可以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教师借用有关生活实例, 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境, 提出有关的问题, 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 创设一段购物情境的录象, 然后结合实际说一说你对人民币有哪些了解?虽然买东西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情, 但是把它提到课堂中来, 就大不相同了。孩子们很感兴趣, 学习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 从而很自然的进入新课。而且, 购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由此他会很自然的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验以及相关知识, 提到买东西, 孩子们自然会想到人民币, 提到人民币, 孩子们又联想到了其他一些关于钱的知识, 如:各国的钱是不同的, 钱的产生及其发展, 如何辨认真假等。

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开发课本上的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单纯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 吸取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 整理教材, 重组教材内容。这样的教材由于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给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 也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 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所以, 我们要增强课程意识, 重视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例如:教学《生活中的比》, 教学本课时, 我主要从生活中的相片入手, 巧设悬念:为什么图片有的像, 有的不像, 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充分创设时间、空间, 让学生小组合作, 动手实践, 探索图片“像”与“不像”的秘密, 教学时,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在格子纸上相片图形, 发现图形放大和缩小了, 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图形形状相同 (“相像”) , 借助图形分类, 当把图形A, B, D分成一类时, 不是仅仅考虑了它们的长或宽, 而是考虑了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 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直观操作、研究交流, 学生通过探究讨论交流后发现原因是A、B、D三个图形的长都是宽的1.5倍, 体会同类量的比;再设计了“速度”“单价”问题, 让学生体验不同类量的比, 在以上情境的基础上, 教师引出“比”的概念, 从而感受比就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最后让学生了解“人体上有趣的比”, 进一步感受比的意义。这些情境都是把数学问题融入实际生活情境中, 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 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 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

三、巧取生活中的素材, 培养现代的数学美感

数学也是美的, 有时巧妙地选取生活中的素材, 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更能在理解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数学的美, 同时还能从内心里萌发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需要。设与知识信息相关的各种情景, 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产生学习热情。又如:在教学图形的组合时候, 我布置学生自己复习我们所学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各是什么样子的, 有什么特征?刚一开始, 学生们非常投入的高声读起来, 不一会儿, 就各自为政, 注意力就从当前的学习任务上转移开来。这时候我发现这个苗头, 就及时调整了任务, 同学们熟悉了哪些平面图形, 你能否用这些图形组成一幅画呢?

大家动手拼一下, 看看谁拼的画最美丽, 然后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并且向大家介绍你所拼组的图画有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学生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 不一会儿, 学生的作品就完成了, 有的用三角形, 长方形, 圆形, 正方形拼成了一把宝剑:有的组成了一所学校;有的组成了一艘轮船;还有的组成汽车, 大炮。真是五花八门, 丰富多彩。同时, 学生加深了对这些平面图形的认识, 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让学生从生活中探究数学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学中, 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即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感受数学, 改变“纯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数学, 在“发现解决”中, 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 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 让学生去量一量自己的手腕、围一围课桌、围一围自己的头部、围一围教室饮水机上面的水桶等, 让学生在经历中体会、理解“周长”的含义。在教学《利息》时, 我设置的情境:某一位老人急需钱用, 但又不知如何计算利息?让学生走进社会, 在与银行人员共同计算储户的本金和利息中学会知识, 解决问题。再如, 《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 我设计了各个商场的打折比拼情景, 在课堂上, 首先请几位不同层次的学生把自己的解答过程上台板演。然后, 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看看每题的过程还有什么问题, 你认为怎样更好、更规范、为什么?接着指名发言, 教师板书, 纠正板演过程的不足, 同时允许学生插嘴, 七嘴八舌, 提倡议论、辩论、争论, 提倡标新立异, 在课堂上自由思考, 大胆发言, 让学生拥有一个宽松、和谐、愉悦、自由的心理氛围。对说得好, 写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对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时, 教师要给予学生以微笑、注视、点头, 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使学生获得“心理安全”感, 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 才能以尊重和理解为平台, 进行心灵沟通、精神互动、思维碰撞、意义分享, 才能进行“对话”。运用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的城建档案信息系统构建问题研究下一篇:中职计算机网页设计教学的若干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