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不能忽略历史因素——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

2022-09-11

人常说:“文史不分家。”这的确有一定的道理。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文章所表达内容都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作者的思想、文章风格、语言特点等都受到特定历史要素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学中历史因素是绕不开的话题。例如学习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 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孟尝高洁, 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等句子, 如果对其中的历史典故不熟, 对句子就难以理解, 就更不能体会其中所表达的壮志凌云、奋斗不息、洁身自爱的情怀。学生在学习文章时, 时空早已转换, 完全不同于文章形成的时候, 如何学习理解?必须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上去审视、学习, 此时历史的因素就会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以《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为例谈谈语文学习中的历史背景因素的作用。

《狼牙山五壮士》是写在抗日战争时期, 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 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 英勇阻击, 子弹打光后, 用石块还击, 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 他们宁死不屈, 毁掉枪支, 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 幸免于难;5位战士后来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

这篇文章记述的事情距离学生已经很远了, 学生不可能通过直接经验获得感受, 只能在学习时通过“还原”当时历史状况, 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来进行学习。“五壮士”接受的是什么任务?为什么接受这样的任务?有别的选择吗?那么多的八路军去哪里了?为什么要撤?为什么不派更多的人?为什么掩护群众, 他们为什么不跟部队走?等等问题都应该是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如果相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 整篇课文所反映的内容就会显得“离奇”而不真实, 就无法理解五位战士的壮举, 难以体会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就难以体会在整个抗战期间中华民族抗敌御辱, 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而这些相关问题的解答就需要如下相关历史知识。

1941年抗日战争陷入了非常糟糕的境地, 国土沦陷了很多, 游击区情况也不妙, 遭到日伪军的疯狂扫荡。但同时日本也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了, 双方处于相持阶段。

这一年, 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 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 “蚕食”我抗日根据地。9月23日, 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 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24日, 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 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 形势十分严峻。邱蔚团长执行杨城武司令员制定的“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 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 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 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午夜, 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清晨, 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 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 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狼牙山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 炸得日伪军丢下50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 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激战中, 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 连长刘福山生命垂危。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 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

事件的真实性, 也需要历史佐证。“当时身在现场的棋盘坨寺庙的李老道和青年农民冉元同详细谈了他们亲眼所见的五壮士英勇战斗和毅然跳崖的感人场面。李老道在含着眼泪目睹五壮士跳崖后, 忽然看见爬上高崖的日军竟然整整齐齐地排成几行, 面对五壮士跳崖处, 一鞠躬, 二鞠躬, 三鞠躬。”[1]

只有了解这些历史背景, 才能“还原”文章所描写的当时境况, 学生才更能体会“壮”的深层含义。战士们无论是满腔怒火的“打”和斩钉截铁的“走”, 还是英勇顽强的“砸”和壮烈豪迈的“跳”, 才能有坚实的支撑, 学生才能从战士们一连串的语言和行动中体会他们身上所凝聚的抗日英雄们的豪迈和民族气节, 学习中才会有心境的思想升华。学生能够明白在八年抗战中, 还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英勇献身的英雄激励着后人, 从而得到思想上的洗礼。

以上以《良牙山五壮士》为例就课文历史因素做了一个侧面的粗略探讨。其实历史因素呈现是多方面的, 因不同课文作用的深度和角度会有所不同。如果在学课文前, 学生没有丝毫的背景知识, 就不能融入其境, 就不可能由此生情, 也就无法做到“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之类的训练[2]。因为时间差, 作者与读者往往会产生“代沟”, 要做到“心灵相通”, 没有一定的历史因素铺垫, 只能是天方夜谭。历史是多元的, 不同民族有不同习性和价值观, 因此, 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群阅读, 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价值判断, 但有一点不能否认, 这些感悟和判断必须以相关历史因素为前提。

摘要:语文教学中历史因素是绕不开的话题。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才能“还原”文章所描写的当时境况, 学生才能体会“壮”的深层含义。才能体会他们身上所凝聚的抗日英雄们的豪迈和民族气节。历史因素因课文不同会呈现不同作用, 因此不能忽视。

关键词:历史因素,抗战,狼牙山五壮士

参考文献

[1] 傅东启, 叶运钧, 魏艾民.狼牙山五壮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J].华北民兵, 2003.

[2] 林创.论语文教学中的历史素养[J].安徽文学, 20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下一篇:浅谈高职学生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