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反恐应急处置机制构建研究论文

2023-01-25

近年来, 国际反恐形势十分严峻, 除了塔利班、基地组织等之外, IS异军突起, 在世界范围制造了数十起恐怖袭击,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反恐形势也不容乐观, “东突”恐怖分子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其中, 昆明火车站“3. 01”恐怖事件, 凸显了恐怖分子对火车站等交通设施实施恐怖袭击, 国内城市的地铁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越来越大, 这一点在世界范围来看表现的更加明显, 2001 年莫斯科地铁爆炸案、2004 年韩国大邱地铁纵火案、2010 年俄罗斯地铁连环爆炸案等恐怖袭击事件, 要求我国必须重视地铁反恐工作, 根据地铁恐怖袭击的特点, 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 建立地铁反恐应急处置机制, 以便能够在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 能及时控制袭击事件、将袭击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降低到最小。

一、先期应急处置

地铁恐怖袭击发生以后, 现场处置是考验应急处置机制是否完善、是否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控制袭击的重要环节。

( 一) 现场排查判断恐怖袭击情况

一旦发生恐怖袭击, 现场地铁运营负责人及值勤警察应该将恐怖袭击事件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公司领导及公安部门, 包括恐怖袭击的类型、时间、恐怖分子的数量、是否出现伤亡、现场乘客情况、袭击位置等, 地铁公安机关接到警情通报后, 应立即启动《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地铁恐怖袭击应急预案》, 根据预案的要求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警情调集警力、采取现场应急处置等措施。现场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 启动恐怖袭击预警, 将预警分为 ( 特别严重Ⅰ级) 、橙色 ( 严重Ⅱ级) 、黄色 ( 较重Ⅲ级) 、蓝色 ( 一般Ⅳ级) 四个级别, 根据启动预警等级, 采取进一步的处置措施。比如说黄色预警, 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处置力量, 调集专业应急据救援队伍到岗集结待命, 橙色预警在黄色预警的基础上, 对正在运行的地铁采取停运、封锁恐怖袭击现场、对相关运营的地铁进行反恐排查等。

( 二) 控制车站和受袭击现场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 公安机关应实施应急处置预案, 必须先控制车站及袭击现场, 避免袭击进一步扩大, 同时为乘客疏散、防爆、防生化、消防等措施实施创造条件。一方面, 在袭击发生以后, 地铁车站现场警察应立即占据有利位置, 最大程度的将乘客与恐怖分子、恐怖袭击的现场分开, 同时控制现场局势, 避免现场局势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 地铁车站工作人员要组织恐怖分子控制范围外的区域, 在现场警察的组织安排下, 借助于地铁车站的各种设施、组织乘客疏散, 对现场受伤的乘客, 安置到较安全的位置, 具备现场医疗救治条件的, 采取抢救治疗措施, 等待应急处置力量和专业救护人员的进一步救援和抢救。

二、现场处置

现场应急指挥部成立后, 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按应急处置预案采取专业处置措施。

( 一) 现场封控

反恐应急处置力量进入恐怖袭击现场以后应该立即封锁地铁车站及周边区域, 划定警戒线和警戒区。禁止非应急处置人员进入现场, 配合地铁工作人员疏散乘客, 并对乘客进行排查, 将乘客疏散到固定区域。通过回放地铁车站内外监控录像, 排查恐怖分子, 避免恐怖分子成为漏网之鱼, 确定恐怖分子的数量及再次发动恐怖袭击的能力。封锁现场以后, 在车站口外设置应急救援通道, 所有的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必须通过救援通道进入, 并进行身份核实及车辆排查。对现场的痕迹、物品、人员进行现场勘验, 包括录音、录像等。

( 二) 对现场暴露的危险物品进行有效处置

在疏散乘客完成以后, 对现场可疑物、图像进行识别, 警察应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警犬, 使用录像进行区域排查, 再使用警犬进行嗅探, 最后使用X光机进行图像识别。应急处置力量进入现场以后, 先向指挥部报道, 应在疏散乘客的基础上, 根据恐怖袭击造成损失的情况, 采取相应专业反恐措施, 如爆炸袭击, 要对现场进行爆炸物的排查,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 爆炸袭击处置。现场指挥部组织专业搜爆队伍对现场进行搜爆, 必要时, 可对所有地铁车站、交通设施、公共场所等进行搜爆, 预防连续恐怖袭击的发生, 开启干扰设备、对恐怖袭击的区域进行无线信号干扰屏蔽, 确定可疑物品后, 无法短时间排爆的, 应使用防爆毯苫盖, 按照由内到位、依次排除疑拟爆炸物, 对地铁隧道则应断电后再进行搜排爆。

2. 毒气、生化袭击处置。应急处置力量进入现场后要先排查是否有轻咳、胸闷、肌颤、喷嚏、流涎、流鼻涕、流眼泪、抽搐、无力、眩晕等现象的乘客, 要快速进行毒气测定。应急处置力量此时进入现场必须佩戴毒气防护面具, 关闭通送风设备, 根据风向设置疏散方向, 隔绝毒气扩散, 对毒气源进行处理。

3. 劫持人质处置。地铁内遭受恐怖分子劫持人质, 警方从现场收集到的信息中判断是否需要谈判, 应采取何种谈判策略, 如恐怖分子希望能够与警方对话谈判, 则应采取谈判方式解决人质问题, 选定谈判手与恐怖分子进行现场谈判, 如不能通过谈判方式解决, 需要武力解救的, 就采取武力解救的方式进行, 武力解救应在谈判期间就开始准备, 由地铁运营企业提供现场结构图, 根据现场结构及具体情况采取确定武力解救的策略, 包括选定突破口、武力解救的战术模式等, 武力解救的现场应做好各种应急处置方案和警务保障。警方在武力解救中以保证人质安全为首要的基本原则。警方应采取措施将危险物品与恐怖分子隔离, 将人质与恐怖分子隔离, 使突击队员一旦进入现场以后, 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突击队员的安全, 以便于能有足够的力量解救人质、捕歼恐怖分子。警方应采用狙击的方式, 选定多个狙击手、多角度准备狙击, 并为狙击创造良好的条件、机会, 如转移恐怖分子视线、注意力。如在武力解救的过程中, 出现人员伤亡要及时将现场伤亡人员送出现场, 及时救治。同时可以使用麻醉枪、水枪、干粉枪、催泪弹等非致命性武器, 在使用武力的战术应用上, 可采取分割包围、快速封控、疏出阻入、定点清除等, 并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三、后期处置

( 一) 舆论引导

地铁恐怖袭击事件势必会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 警方在恐怖袭击处置的过程中, 舆论导向非常重要, 对稳定治安秩序、避免事态影响进一步扩大、维持政府公信力和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 应该在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媒体发布地铁遭受恐怖袭击事件的信息, 对外公布的信息要客观公正, 以事实为依据。召开新闻发布会, 除了通报现场伤亡、损失等情况之外, 应详细的说明现场处置情况, 包括政府在现场处置当中作出了那些努力, 取得了那些进展和成效, 表达对恐怖袭击表示强烈的谴责, 要避免在通过信息发布当中泄露现场尚未实行的处置措施、武力处置方法等, 避免造成负面效应, 影响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对记者提出的问题, 能回答的尽量回答, 不能回答的要说明不能回答的原因, 其原则就是政府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任何恐怖袭击。同时, 要通过新闻宣传, 增强公众对预防和控制恐怖袭击的信心, 相信政府一定能解决好恐怖袭击事件, 维护当地正常的生活秩序。

( 二) 证据收集

恐怖袭击事件现场处置完成后, 要组织公安机关进行现场收集证据, 证明公布袭击的方式、过程, 以及因恐怖袭击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向媒体说明恐怖袭击发生的过程, 阐述中国政府未来的恐怖袭击策略, 以便于能够为其它各国提供借鉴, 这是作为一个大国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同时, 为国内的反恐应急处置提供一手的资料, 为今后的反恐工作提供借鉴, 总结和分析国内恐怖袭击的特点, 对地铁反恐应急处置机制进行完善。同时, 在现场收集证据的同时, 要对现场损失及破坏进行清点, 收集已经遇难、不能辨识的受害人DNA, 以便于与亲属进行比对, 确定受害人的身份, 为后期的赔偿、抚恤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 三) 现场清理

处置完成以后, 由公安、地铁经营公司等, 对现场进行及时的清理, 再一次排查可能存在的恐怖袭击的危险源。有地铁公司安排专职维修建设人员, 对损坏的各类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换, 力争在短时间之内恢复运营条件, 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 在确保不会再次发生恐怖袭击的情况下, 确定恢复地铁运营的时间。同时, 根据反恐工作的需要, 对地铁安全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完善, 比如说更换新的、更先进的安检设备, 检测相关设施, 地铁工作人员进入地铁工作区域也要通过安检等。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需要, 城市及城际轨道交通在未来十几年将处于网络规模扩展, 完善结构, 提高质量, 快速扩充运输能力, 不断提高装备水平的大发展时期。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国家, 使地铁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战略地位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地铁的迅速建设和发展为我国经济大动脉增添了新的动力, 同时也为公安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要充分重视起地铁反恐, 构建起完善的地铁反恐应急处置机制, 并在实践当中进行演练和完善, 以便于能够在发生地铁恐怖袭击以后,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置完毕, 将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小。

摘要:地铁由于其在一个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历来是恐怖袭击的重要目标之一, 地铁一旦遭受袭击成功, 将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构建完善的地铁反恐应急处置机制能有效的预防恐怖袭击, 降低或减少恐怖袭击人员所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结合国内外地铁反恐应急处置机制, 就地铁反恐应急处置机制构建提出思路, 应急处置机制应分为现场处置、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善后处理四个方面进行, 希望能够对当前国内地铁反恐应急处置机制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地铁,反恐,应急处置,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文彪.构建地铁反恐应急处置机制的研究[J].公安教育, 2015 (06) .

[2] 贺岚.城市反恐机制研究综述及展望[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04) .

[3] 刘信.石家庄地铁站名的设计与规范应用[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3 (07) .

[4] 陈泽伟, 陆文军, 孔博.全国地铁安保升级[J].瞭望, 2010 (14) .

[5] 王皎.我国地铁火灾扑救及应急救援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 (学术版) , 2011 (01) .

[6] 高雪香, 杨其新.地铁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初步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 (05) .

[7] 吴娇蓉, 冯建栋, 陈小鸿.中美地铁车站火灾疏散设计规范对比与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08) .

[8] 王福东, 王慧飞.地铁化学恐怖事件应急处置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 2009 (04)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业在财务监管与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CT检查在急性脑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表现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