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记者如何在实践中培养新闻敏感度

2022-09-10

谈到作为一名一线记者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什么叫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其实就是记者发现和判别新闻的敏锐能力。具体来说, 包括能否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政治敏感) ;能否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能否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能否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 迅速判断鉴别出最具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能否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遇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在西方, 新闻敏感又被称为“新闻眼”和“新闻鼻”, 这一深刻的借喻也说明了记者判断一件事是不是新闻, 要靠锐利的眼光和灵敏的嗅觉。

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也经常会见到有些记者总是源源不断的拥有着新闻线索, 他们的线索好像总也采不完、稿子总也写不完;还有些记者却整日“闹稿荒”, 为找报道题材而苦恼。即便是同样一个新闻事件, 有的记者写出的报道不仅信息量大, 且内容深刻, 让受众过目不忘;还有的记者则写的寡淡如水, 甚至无法吸引受众读完。这两类记者间的差异其实就在于新闻敏感的强弱。

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千千万万, 可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是新闻。那么, 该如何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新近事情中, 挑选出具有较高新闻价值, 能够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吸引更多受众关注的事件来报道呢?接下来, 本文也将从4个方面来进行探讨论述。

首先, 政治敏感应该是记者新闻敏感的第一来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新闻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是社会主义件建设事业的舆论阵地。作为一线新闻记者, 如果没有足够敏感的政治意思, 对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不够熟悉, 领悟不够透彻, 就无法在新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维护, 为社会主义服务。政治性是新闻的重要特性。

因此, 记者首先得是一名“政治家”, 只有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透, 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及时准确地抓住社会中的亮点、焦点、热点、难点和疑点, 写出来的报道才能摸得准时代的脉搏, 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其次, 要想培养新闻敏感要常保一颗好奇心。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 必须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 也必须是一个立于时代潮头, 善于在事物初露端倪时就见微知著, 发现新苗头和新动向的消息灵通人士。

要想成为这样的人, 就必须常保好奇心。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好奇心不代表猎奇心, 好奇心是作为一名一线记者, 在面对新事物、新情况时, 要用脑思考、用心探索, 敢于怀疑、敢于批判, 要多想几个为什么, 并寻根求源, 打破沙锅问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 观察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研究和分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现象, 积累到多种多样的知识和素材。诚然, 通过观察、研究、分析和积累, 也会使思路更为开阔, 头脑更为敏捷, 这样对于新闻的捕捉能力自然也会变强。

第三, 是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和深入一线, 用一句大白话说就是“好新闻是用双脚跑出来的, 不是在家闭门造车想出来的。”我们国家的新闻事业一直强调群众路线, 强调为人民服务, 这要求记者必须深入群众中, 写他们的事, 写他们爱看的事。记者只有了解人民群众, 才能迅速、及时和准确地采写到群众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新闻, 以及他们所需要的新闻。在新闻实践中, 记者要深入各行各业, 与群众交朋友, 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 才能写出喜闻乐见, 贴近性、服务性强的报道来。

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穆青也曾说过, “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一天也不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实际和群众是新闻的源泉, 没有了源泉, 新闻工作的生命就要终止。”这不仅说明了, 一线记者想要采写出更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报道, 就要深入社会实践中去, 向群众学习, 只有双脚沾满泥土气息的报道才是好报道。更深刻印证了, 社会是最好的课堂, 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基层也是最能培养和锻炼记者新闻敏感的地方。

最后一点, 也是最难的一点, 是要学会画龙点睛, 直白的说就是学会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一个优秀的记者, 绝不是一个单纯只会发现一般性新闻, 报道常规性新闻的从业者, 而应该是一个要探寻和挖掘那些往往深藏不露但含金量高的事实, 追求并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然而, 捕捉新闻背后的新闻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 有的记者情况掌握得不老少, 线索和事例也了解的很详细, 但就是找不到“兴奋点”, 一下笔就落入俗套, 写出来的报道表面上看起来面面俱到, 但实际上更像流水账, 毫无亮点和新意。这种只会“画龙”, 不会“点睛”的记者, 其实就只领悟了培养新闻敏感的基本功, 但没有学会更深层次的筛选和比较法。

培养新闻敏感、发现新闻线索不单是去搜罗情况, 还应是一个有着缜密思考的过程, 并不断创新思维、变换视角, 分析归纳哪个报道角度最新颖, 也最受受众欢迎, 而这一思考其实就是一个“淘金”的过程, 能帮助记者透过现象看本质, 剥开新闻背后的新闻。

摘要:新闻是作为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报道, 是记者从大量的浩如烟海的事件中筛选出来的, 这种选择事实、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就叫新闻敏感。在信息爆炸的今天, 如果没有敏锐的新闻敏感, 就很难扑捉到具有影响力的新闻线索。因而, 新闻敏感对一名一线记者来说至关重要。那么, 该如何能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呢?本文也将从政治敏感、常保好奇心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一线记者,新闻敏感,新闻价值

参考文献

[1] 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J].华夏出版社, 2004-1.

[2] 徐列.在追问中逼近真实[J].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6.

[3] 康文久.新闻敏感系列谈[J].新华出版社, 2005-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水煤浆气化装置操作优化技术及其应用下一篇:热注锅炉安装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