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读后感范文

2022-05-28

第一篇:董存瑞读后感范文

《董存瑞》读后感

1948年,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了,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重要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关键时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请准许我去!”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由于两头桥台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董存瑞牺牲了自己,保卫了祖国,不仅在当年受到人民的敬仰,成为人民的榜样,他的舍身取义的精神仍激励当今的人们。

读了这篇文章,我哭了,这样一名优秀的战士就这样牺牲了,但他牺牲得非常英勇,给中国人长了志气,我还看出了战争是多么可怕。战争虽然残酷,虽然可怕,虽然无数中国人牺牲了,但永远击不倒中国人民的精神。无数英雄事迹呼唤我们,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奉献,互相帮助,见义勇为,为国家、为他人、也为自己,我们国家和社会就一定会更加安宁、富强、和谐。我爱《董存瑞》这本书,希望它激励更多人为国奋斗。

第二篇:《抗日英雄董存瑞》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很多篇关于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董存瑞。

董存瑞,河北省怀来县人,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我军被敌人的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火药到桥下,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们的安全,毅然用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牺牲时年仅19岁。

读完,我不由得想起了刘胡兰,雨来,王二小等英雄人物,他们都是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在中华受侵略者侵略时,为了国家的抗战胜利,为国殉身。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会永远都一帆风顺,我们会在挫折中慢慢成长,我们要珍惜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努力把幸福和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

个人!

第三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读后感

读完《董存瑞炸碉堡》,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象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时的悲壮景象,

他崇高的英雄形象顿时树立在了我的面前,他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讲述了1948年,共产党与国名党反动派对战时,一直处于不利的境势。总指挥连派了两名爆破手,像炸掉碉堡,可是都没有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但碉堡周围不好安放炸药,情急之下,董存瑞毅然举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读完这个故事,我被董存瑞忠孝爱国,为了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深深打动了。

董存瑞那种精神让我震撼了。他当时只有19岁,却能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我读到“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这句话让我感觉到董存瑞好像是烈火里的战士。还有他喊得那句:“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不,他没有。他不为名利,不求后人铭记,他一心想着的只有新中国的成立!他这种忠孝爱国的精神,我们应当永远地传颂!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吗?能吃得饱、穿得暖吗?我们放学回来,爸爸妈妈已经把晚餐都做好了。而战士们整天风餐露宿,有时还吃不饱。

可是,在现在,像董存瑞这样的人却少了,大都是些这位个人利益,不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甚至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去损害他人、社会、甚至国家利益。我们应当像董存瑞那样忠孝爱国,为国家无私奉献,不能嘴里说着爱国,手上却做着损害社会、国家的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少年儿童,绝不能忘记过去。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来报效祖国。

第四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读后感750字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董存瑞自告奋勇炸毁敌人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他到了桥下,但是没有找到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忽然,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时候,董存瑞昂首挺胸,托起炸药包,为炸毁了碉堡,使解放隆化的战斗赢得了胜利!课文赞扬了烈士—董存瑞忠于人民、忠于党,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英雄气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谁不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呀!但是,有胜利就要有人牺牲,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为战士们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您这种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争光!

在课文中说您已经死了,但是我认为您并没有死,您这种挺身而出、舍生忘死,把生的安全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这段话对我感触很深。说明了董存瑞面对死亡,丝毫没有胆怯和犹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炸毁碉堡。

他早已对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只想炸毁碉堡,建立新中国。董存瑞等烈士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他们奋勇杀敌、报效祖国的精神,才使我们过上了幸福安逸的生活。如果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还不好好学习的话,又怎能对得起革命烈士对我们的付出呢?

在平时上课时,我总是学习不主动、注意力不集中、不做奥数题……当我读完这篇课文后,觉得一定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来做一名对祖国、对人民的有用的栋梁之才!

六十年了,中国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和历练,终于变得强大了,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五篇:《董存瑞》观后感

《董存瑞》这部电影讲述了董存瑞怎样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孩子成长为一个英勇的战士,直至为了全中国的解放而献出自己十九岁宝贵生命的故事。

董存瑞,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就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6岁便参加了八路军。在部队的老同志的培养和熏陶下迅速地成长起来,并担任解放军的班长,十八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多次立功,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定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大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此时,他年仅十九岁。

看完影片后,我深受感动,眼前总是浮现他充满稚气的脸,同时也为他的牺牲深感难过。。十九岁正是花样的年龄,而董存瑞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却永远地长眠于地下了。虽然董存瑞牺牲了,但他舍身炸碉堡的形象却影响了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以实际行动向他学习,学习董存瑞的机智勇敢、舍身为国的献身精神,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自己的贡献。

杨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督导方案模板范文下一篇:电厂秋检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