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母婴风险分析

2023-02-06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患者在妊娠期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在妊娠期才发生的一种疾病,目前占妊娠期妇女总人数的5%~12%[1]。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由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根据其定义,该类糖尿病包括妊娠前即已存在但妊娠期间才诊断的和随着妊娠期而发生的2类,同时它既包括糖尿病,又包括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和空腹血糖不良(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部分患者在妊娠前即已经诊断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妊娠后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目前主要认为是由于患者在妊娠期间出现胰岛功能障碍、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引起,形成过程较为复杂[2]。临床表现为患者喜食、多食、多饮、多尿、体重迅速增加等,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疗会对患者自身及胎儿或婴儿造成严重影响,如胎儿出现畸形甚至死亡、巨大症等,婴儿出现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患者的早产、增加感染、羊水过多、出现难产等[1,2,3]。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上目前认为采用饮食治疗较为理想,避免过度使用药物对患者及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此我们选自1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加胰岛素治疗的研究,研究采用该方法后对患者及婴儿的影响,并与同期另外采用饮食治疗的17例患者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2月—2014年10年10月共35例妊娠期糖尿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年龄、病情、症状等分为两组,1观察组18例(采用个体化饮食控制)基本情况为:年龄分布24~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8±2.3)岁;孕周在23~39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5.7±3.1)周;患者的平均体重为(72.6±5.3)kg。对照组17例基本情况为:年龄分布23~3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4±3.2)岁;孕周在24~37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4.2±3.8)周;患者的平均体重为(71.9±4.7)kg。235例患者的OGTT试验(空腹血糖、服糖后1、2 h)血糖量均达到或超过5.1mmol/L、10.0 mmol/L、8.5 mmol/L,符合GDM血糖量标准;患者均排除心、肾、肝功能不全及影响治疗的其它病症;无酮症酸中毒患者。3患者均为自愿参加研究,并能完全配合医生提出的饮食控制干预方法。并得到患者的书面确认。两组患者以上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饮食治疗方法进行保证能够向患者提供妊娠期间必须的能量和营养,按蛋白质、脂肪及糖类等三大营养物质配比合理为前提进行合理配置。

1.2.2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胰岛素治疗对孕周30周以下的按每天0.8 U/kg注射;孕周在30~30的按每天0.9 U/kg注射;孕周在35周以上的按1.0U/kg注射。注射在患者餐前进行,并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调整。

1.3 评价指标

将患者的血糖指标值及患者治疗结果为评定指标值。其中血糖指标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1 d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治疗结果为:患者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早产情况、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情况等。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值变化情况见表一,两组患者的FBG、TBG、Hb A1c在治疗前后均发生变化,观察组变化值比较对照组有明显区别,两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见表二,观察组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早产情况、羊水情况、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情况等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不但给患者本人造成影响(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易引起感染以及引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羊水过多、出现难产、再次妊娠时复发率高可30%~70%等)[3],同时给胎儿造成的影响则更加严重,轻者导致胎儿出现巨大症(发生率高达20%~40%)、胎儿生长受到限制、易出现流产及早产(早产率可达到10%~20%),严重的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并且会造成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及新生儿低血糖症等。所以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及时有效治疗意义重大,作用明显。

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胰岛素来控制患者的血糖已经得到较好的效果,诸多研究表明采取该方法效果明显,并且对患者的远期治疗也有较大影响。为此我们进行该文内容的探讨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得到采用饮食治疗加胰岛素在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及治疗效果上更为明显,通过该文研究可以看到,采用胰岛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PBG、Hb A1c发生的变化情况优于未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我们认为这是由于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而产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处的靶细胞细胞膜载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入细胞以及通过共价修饰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 AMP水平、升高c GMP浓度,从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和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辅酶A,加快糖的有氧氧化等多方面作用来降低患者的血糖等指标值。在治疗结果如妊娠期的高血压发生率、早产情况、羊水情况、感染情况等均表现突出。有研究表明在临床上进行饮食控制后加以胰岛素治疗已被视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孕期及生育后的最治疗方法之一[4]。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只要精确掌握控制使用量,在改善患者的血糖及患者的治疗结果上都有显著作用,提高患者及婴儿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母婴风险。方法 对自2012年12月—2014年10月共35例妊娠期糖尿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年龄、病情、症状等分为观察组(18例)及对照组(17例)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加胰岛素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指标值及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FBG、TBG、Hb A1c在治疗前后发生明显变化,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变化值比较对照组有明显区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早产情况、羊水情况、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情况等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加胰岛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并降低患者及婴儿的各类感染及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母婴,风险

参考文献

[1] 阿尔达克·吾拉尔别克,员建中.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33):97.

[2] 陈冬笋.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母婴风险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1):47.

[3] 张庆华.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及母婴风险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4):131-133.

[4] 王国茹,陈玉芬,贾晓云,等.饮食控制联合胰岛素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7):76-77.

上一篇:《反酷刑公约》与我国的实践论文下一篇:高职产教融合模式发展困境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