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治汇报材料

2022-10-03

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是与上级进行沟通,还是与上游客户进行交流,汇报是必不可少的。汇报是否能简明扼要的抓住重点,关系到工作效率,也关系到个人晋升以及与客户合作的成败。那么,你懂得如何写好一个汇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慢性病防治汇报材料》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慢性病防治汇报材料

慢性病防治汇报材料

攀枝花市第二小学校参与东区慢性病防控示 范 区 创 建 工 作 汇 报

学校是儿童聚集的地方,健康教育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一直是我们工作的主题。借东区创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的契机,我们学校也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调整,使工作更有实效,现将我校参与东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规范管理制度

1、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 学校成立了以余晓梅校长为组长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了学校领导、校医和健康教育教师,小组内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组织有序。学校定期召开健康教育会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形成了定期汇报,定期总结,及时改正,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共建健康校园的局面。

2、认真落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以明确的工作目标为指导,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学校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从指导思想上明确了工作的长期性、持久性,并让每位工作人员都认识到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3、立足根本,营造氛围,成效逐步显现。

我们坚持将健康教育列入整个教学计划,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卫

1 生习惯以及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作用。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五有”,即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充分利用广播、橱窗、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部分 健康教育

一、课堂教学,传授知识。

1、多年来,我校把健康教育课当成健康教育宣传的主渠道,我校健康教育课一直按照上级的标准开足、开满课时,每周一早上第一节课时为全校的健康教育课,由班主任承担教学任务,学校规定每学期必须有两课时关于慢性病知识的讲授。教导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师的上课和备课情况,老师按计划备课、上课,并定期考核,把上课、宣传、活动等内容融为一体。使健康教育能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面向学生进行教育。

2、为学生提供了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在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讲座。由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提高了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3、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竞赛。结合各种纪念日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如糖尿病日、高血压日、爱牙日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以健康教育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竞赛,深受学生欢迎。

二、丰富形式,大力宣传。

1、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2 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我校所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上有关部门的要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宣传日等进行宣传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利用广播、板报、视频进行宣传教育。

利用好学校的宣传阵地是我校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每月一期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每月进行1-2次的卫生讲座宣传教育、每个季节更换1-2次的板报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板报的内容,图文并茂,真正起到宣传的目的,让学生在宣传中受到教育,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保护自己,预防疾病的能力。学校校医定期利用广播对全体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学生认识疾病的特征和预防措施。学校电子视频每天都健康生活的提示语。学校的墙壁都充分发挥了宣传功能,一二年级都以学生喜欢的卡通形式进行宣传,由学校美术老师创作设计,高年级主要以文字形式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学校还以校讯通形式定期向家长进行提示,预防当季的疾病发生。

(2)开展慢性病知识手抄报的展览

各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慢性病手抄报的制作,学生自主收集大量慢性病相关知识,用心制作手抄报,图文并茂,学校又通过全校展评的形式,使慢性病知识得以广泛宣传。

2、积极进行吸烟危害身体宣传。

向学生宣传吸烟的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吸烟不但影响身体发育,而且影响智力的发育,学校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同时,针对一些在校吸烟的教师和家长进行教育,杜绝在学

3 生面前吸烟,给了学生一个清新,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3、积极进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六病”的防治工作,把预防龋齿,视力不良、青少年肥胖当作了重点来抓。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并做好眼保健操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使学生做操质量明显提高,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稳中有降。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定期检查口腔,早发现龋齿早治疗,是控制龋齿发生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预防贫血和肥胖中,我们教育学生要合理营养配餐,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大力开展大课间活动,并与周边体育场馆联系,提供学生运动场所。

4、发放预防各种慢性病宣传资料。学校对师生进行大力宣传和引导,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5、设立健康教育阅读角。学校医务室设立了健康教育阅读角,师生可以随时取阅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料,丰富自己健康教育的知识。

6、注重对教师进行慢性病防治的知识教育。首先开展对教师慢性病和职业病的专题讲座,使他们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不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帮助教师建立起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学校提倡“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生活方式,学校自

4 筹资金,为教师提供了健身房,供教师锻炼身体。第三,学校开展工间操,使教师能够在做操中释放压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7、 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讲座

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使家长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对学生锻炼、饮食、疾病预防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讲解。通过这项工作,使学校、家庭形成共识,共同做好孩子健康教育工作。

三、积极倡导师生健康行为方式

我校发出“摒弃不良行为习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倡议,全体师生都积极用行动起来,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落实,保障了师生的健康。

1、 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划分卫生责任区,由学生打扫,学生监督考核每个班级和教师办公室卫生,对于卫生情况不过关和有不良行为的师生要进行记载和劝导。同时,校医也积极投入到对师生的检查和考核中,每天定时和不定时抽查班级卫生、公区卫生和办公室卫生。

2、 学校的卫生间是学校文明的集中反映,学校加强了卫生间的管理,由每个班级轮流管理,创建星级厕所,各个班级开动脑筋,对卫生间进行布置,编写温馨提示语,对同学便后冲水和洗手进行检查和劝导,帮助同学养成好习惯。

3、 注重学生的个人卫生检查。每天学校值周教师和行政值周

5 领导都会在校门口对学生进行晨检,抽查学生的指甲,脸,脖子,头发,衣服,鞋帽的卫生情况。

4、 加强两操的检查。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到各班抽查学生做操情况,穴位是否准确,力度是否适中,动作是否到位。

通过对师生健康行为方式的引导,卫生有了制度保障,有人员负责,学校的卫生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随时走进校园,都能看到一个卫生整洁的校园。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体现了学校健康教育成果。

第三部分 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是我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整个民族文明、卫生、健康素质的根本措施。我校紧紧围绕“随时护齿,从我做起”的活动主题,积极做好活动的宣传组织和实施工作。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受益非浅,认识到关注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参加到口腔健康活动中来。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家长对孩子口腔健康的重视得到了极大提高,感受到了孩子自身所发生的一种变化,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种口腔健康行为习惯的理念的形成。

一、认真做好宣传工作,让护牙理念深入人心,利用学校宣传橱窗张贴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图,各班组织学生观看,少先队组织“护齿”主题黑板报比赛,由各中队的队员自己设计、绘制黑板报。9月20日爱牙日当天,学校进行专题宣传,给家长发放龋齿填充、窝沟

6 封闭等宣传资料,请攀钢防疫站为全校学生进行牙齿涂氟,预防龋齿。

二、开展“随时护齿,从我做起”手抄报创作竞赛活动。共收到作品100余份,队员们在活动中不仅获得了护齿保健知识,也有利于队员们习惯的养成,同时能力得到了提高。学校把部分优秀作品分期布置于宣传橱窗。

三、开展“护齿习惯我养成”口腔健康主题队会活动。二(2)中队和三(1)中队分别举行了“随时护齿,从我做起”“牙齿健康,幸福微笑”的主题观摩队会,受到了辅导员们一致好评。

四、 每班由专职教师开设一堂口腔健康教育课,内容包括护齿电影宣传片,宣传“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少吃甜品和含糖饮料,餐后和零食后咀嚼无糖口香糖”的四个好习惯,正确刷牙的方法等。

五、学校在组织学生体检以后,将患龋齿的学生名单统计、整理出来,用通知单、校讯通等形式将情况通知到每一位家长,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口腔卫生的重要性,促使家长重视孩子口腔健康,带孩子到医院进行龋齿填充,同时认真做好窝沟封闭工作,使学生龋齿填充和窝沟封闭率都超过60%。

学校组织的这些活动,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学生认识到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抵抗细菌,坚固牙齿,保持口气清新。知道了经常吃零食,会不断产生牙菌斑,损害牙齿,使牙齿脆弱,导致蛀牙。限制吃零食的次数,可以减少牙菌斑繁殖。使用保健牙刷,保护牙齿和牙龈等知识。促进了学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三个

7 月换一次牙刷,睡前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定期检查口腔的习惯养成。在很大程度,帮助学生和他们的父母纠正了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口腔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为促进全社会的口腔健康发展做出的努力,让孩子们真正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和健康的成长。

第四部分 工作成效

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学生的身体体质有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了,教师也转变了教育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学生的家庭建设也得益匪浅。

1、 学生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技能操作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达标,全体学生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文化知识掌握方面达到优良水平,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2、 教师改变了教育观念,通过健康教育,教师们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只是教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其他就不是教师们的事了,强化了师生情感,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教师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培养了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意识。

3、 通过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讲座,促使家长与孩子一起变、一起进步。家长们懂得了如何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如何在家里注意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了家教效益。

4、 通过创建活动,学校的管理工作上了一个台阶,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助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建设工作。

第二篇:舞钢市人民医院慢性病防治工作汇报材料

在2013年,我院在市卫生局领导及市疾控中心领导下,继2012年工作,进一步加强慢病预防控制工作,充分履行慢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病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医务人员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做到自觉把医德医风规范落实到医疗服务工作中,进一步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全新卫生服务中心文明新形象。

现将医院慢病防控开展以来工作汇报如下:

一、继续完善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根据慢病防治工作要求,自2012年6月来全院各专业门诊,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今年,医院领导更加重视该项制度,并派门诊部专人负责,督导各门诊医师完善35周岁病人首诊测血压制度,并列入院内工作考核范围,对未执行该制度的门诊医师进行经济处罚,并与年终考核挂钩,取消评先资格。

二、进一步完善门诊体检自测点

自慢病防控工作开展始,我院就在门诊大厅设立健康自测点,来院就诊病人及家属可以在自测点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自我检测血压、身高、体重、IBM指数等指标,经过半年工作实践,自测点工作已进入良性循环阶段,检测者在自测点测到的数据,工作人员会认真登记在登记本上,并向检测者解释检测结果,有异常者可携带检测结果去专科门诊或科室就诊,也大大节省门诊医师工作负担,节省就诊时间,自测点的建立,已得到患者及门诊医师的好评。

三、进一步完善及执行心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报告制度

自2012年慢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院就制定心脑血管报告制度及恶性肿瘤报告制度,每月由各临床科室统计,并及时认真填写报告卡(包括纸质及电子版),交予医院慢病防控负责人,并及时将相关资料交予市疾控中心保存备案,2013年来,在此基础上,并且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定期审核,争取做到不漏报、不虚报,保证数据准确。

四、完善死亡管理报告制度

2013年来,在市疾控中心具体指导下,我院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履行死亡管理报告制度,并由各科主任具体负责,及时填写死亡报告卡并上报医院网络直报中心,对迟报、漏报科室,一经查实,科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并全院通报批评,以保证按时完成死亡登记、填报、直报任务。 五.控烟工作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控烟工作要求,经过这几年不断努力使我院的控烟工作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1、医院在三年前就成立了“无烟医院”领导小组,及医院控烟办公室,每年安排医院控烟工作计划,做到了控烟工作有制度、有措施、有组织、有落实、有监督、有检查、有奖惩。

2、按市卫生局要求统一制作了禁烟标牌,制作了控烟戒烟宣传栏,设置了戒烟门诊,有专门医生坐诊,有登记、有宣传页、有戒烟咨询电话。

3、资料组织整理已经完成装订成册。

六、继续完成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慢病知识工作

自2013年来,我院秉承2012年我院在培训工作中的良好开端,仍定期排各专业理论知识及经验丰富的专家,下社区举办了肿瘤、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病的预防知识健康讲座,与电视台健康与生活栏目合作,向广大居民传递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他慢病的防治知识。继续定期派相关专业专家去乡卫生院举办慢病知识讲座,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慢性病的预防及治疗知识,提高了他们对慢病防控的工作能力。

七、工作体会,存在的问题、打算

自2013年来,我院慢病防制工作继上一年工作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各种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执行情况有了很大提高,这是每位医务人员及院领导的共同努力所致。但工作中也发现很多不足之处,医院内部各科室协调工作仍不能满意,部分科室因工作较忙,对慢病工作有抵触情绪,医院内部检查中仍发现有漏报现象,故内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疾控机构科学规范管理制度,加强我院医生素质培养,努力完成我院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各项任务。

舞钢市人民医院

2013年8月24日

第三篇: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

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体重减轻)。

2、引起糖尿病的因素有哪些?(1)遗传因素;(2)病毒感染;(3)自身免疫功能低下;(4)神经因素;(5)其它因素如化学毒物等。

3、如何预防糖尿病?糖尿病是多因素引起的,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1)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营养,经常锻炼。(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3)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开朗。(4)及早治疗各类炎症以及病毒感染。

4、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中国高血压分级标准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舒张压80~89mmHg2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早期症状高血压作为中国第一疾病,患病人群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对高血压也越来越关注。那么,高血压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其实高血压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如果这个时候你发现自己身上有这些症状就需要及时确诊,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尽早调节血脂、降低血糖、防止吸烟损伤、增强免疫功能等。哪些人群易患高血压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2.肥胖者;酸性体质(体内负离子含量不足)者。3.过分摄取盐分者;4.过度饮酒者;5.孤独者,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6.过度食用油腻食物者高血压的并发疾病3在我国,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再是肾功能衰竭,在临床表现一节中已描述。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起病常突然,迅速发生剧烈胸痛,向背或腹部放射,伴有主动脉分支堵塞的现象,使两上肢血压及脉搏有明显差别,一侧从颈动脉到股动脉的脉搏均消失或下肢暂时性瘫痪或偏瘫。少数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受堵塞的动脉血压升高。动脉瘤可破裂入心包或胸膜腔而迅速死亡。胸部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明显增宽。超声心动图计算机化X线或磁共振断层显象检查可直接显示主动脉的夹层或范围,甚至可发现破口。主动脉造影也可确立诊断。高血压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时,可造成下肢疼痛、跛行。我国高血压的流行形势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其患病率在全世界各国均很高。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据估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约2亿。这些数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冬季的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如下注意事项:第

一、忌受寒。冬季气候寒冷,高血压患者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以防因受寒而引起反射性的血压升高。第

二、忌饮酒。饮酒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新陈代谢旺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重高血压病情。第

三、忌高热量饮食。从养生角度讲,高血压患者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食物为主,防止体重增加。

5、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4(1)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2)自我控制精神情绪;(3)适量运动,健身强体;(4)少吃盐,合理饮食与营养;(5)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6、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

7、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等。

8、如何预防冠心病?(1)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3)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4)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5)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9、脑卒中是怎么回事?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名中风,系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动脉本身的病变所致;一类为出血性中风,如人们熟悉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0、脑卒中有哪些先兆?(1)突然头晕;(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5(3)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涎;(4)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5)头痛程度突然加重;(6)原因不明的跌跤;(7)精神状态发生变化;(8)全身无力伴出汗;(9)恶心、呕吐伴呃逆;(10)嗜睡,整天想睡觉,但呼之就醒;(11)一时性视物不清。

11、如何预防中风?(1)凡中老年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以及有中风家族史者,都属于中风的易患物件,应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2)长期控制和治疗高血压;(3)消除导致中风的种种因素;(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

12、肿瘤是怎么回事?肿瘤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恶性肿瘤即癌症,是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肿瘤是由多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是引起肿瘤的主要原因。怎样才能早期发现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癌症死亡的有效方法。当身体出现下列症状或体征时,应及时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异常肿块,溃疡不愈,痣疣增大,痰血呛咳,食欲减退、上腹闷胀,大便出血、习惯改变,无痛血尿、排尿不畅,鼻塞鼻血、声嘶头痛,白带增多、异常出血,食滞胸闷。6

13、预防癌症的方法有哪些?(1)要增强自我保健责任感。(2)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营养,经常锻炼;(3)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1)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2)自我控制精神情绪;(3)适量运动,健身强体;(4)少吃盐,合理饮食与营养;(5)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14、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

15、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等。16如何预防冠心病?(1)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3)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4)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5)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17、脑卒中是怎么回事?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名中风,系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7部动脉本身的病变所致;一类为出血性中风,如人们熟悉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8、脑卒中有哪些先兆?(1)突然头晕;(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

19、哪些人群易患糖尿病(1)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或糖化血红蛋白Alc位于5.7~6.5%之间。(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0.9mmol/L)和/或甘油三酯(>2.8mmol/L)者。(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7)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20、给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建议(1)菜肴少油少盐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的清淡食品,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烹调宜用植物油,尽量减少赴宴。在赴宴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在家吃饭时的量和食物间的搭配来选择饭菜。(2)“多吃肉、少吃饭”并不科学有人认为肉是蛋白质,饭才是糖,因此,多吃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其实不然,肉到体内也能转变成糖和提供脂肪。糖尿病患者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200毫克,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摄入,少吃油煎、炸食物及猪、鸡、鸭、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8(3)进餐定时定量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或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次正餐中拿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4)无糖糕点也要控制虽然无糖糕点不含蔗糖,但糕点是淀粉做的,同样会产生热量,故不能随便多吃。(5)多食用粗粮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55%-60%左右。日常饮食中,糖尿病患者宜多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尤其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全谷物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单糖类的摄入要严格限制,如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以及含这些糖类较多的食品。为了改善口味,糖尿病病人宜选用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如木糖醇。

21、慢性病人适宜交替跑交替跑是中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的最好健身方法之一,也叫走跑交替,是用走一段、跑一段的锻炼方法,达到健身的目的。交替跑的跑法是先走后跑,交替进行。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锻炼次数不同,长跑的时间、距离和次数也有所不同。初参加锻炼的人,一般是先走一分钟,再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慢跑一分钟,如此交替进行。每隔两周增大一些运动量,改为先走一分钟,再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跑两分钟,如此交替进行。计算运动量的方法有好几种,既可以用走和跑的次数来计算,也可用走和跑的时间来计算,还可以用走和跑的距离来计算。如以次数来计算,每走或跑一分钟算一次,每隔一周递增一次;第一周每天走5次跑5次,第三周每天走6次跑6次,第五周每天走7次跑7次„„一直增加到走10次、跑10次,然后固定在这个水平上,长期坚持。如以走和跑的时间来计算,第一周走一分钟跑一分钟,第三周走一分钟跑两分钟,9第五周走一分钟跑3分钟„„一直增加到走一分钟跑5分钟,这样交替几次,长期坚持下来。如以走和跑的距离来计算,第一周走200米跑200米,第三周走200米跑300米,第五周走200米跑400米,交替几次,长期坚持。一般人通过练习交替跑,两个月左右便能见到效果:跑步时不感到心慌气短,两腿比以前有力、心跳缓慢,肺活量增加,食欲和睡眠改善。据观察,交替跑对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病、神经衰弱等,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22、治疗慢性病不妨用茶疗降糖茶枸杞10克,淮山药9克,天花粉9克。将淮山药、天花粉研碎,连同枸杞一起放入陶瓷器皿中,加水文火煮10分钟左右,代茶连续温饮。该茶茶汁橙红,入口甘甜爽口,有滋补肝肾、益气生津、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适合糖尿病、肝肾功能欠佳等慢性病患者服用。降压茶松萝3克,杭菊花9克,龙井茶叶3克。将松萝切碎,与菊花、茶叶同放入陶瓷茶杯内,以沸水泡饮。注意菊花应选择花朵完整、气味清香、颜色鲜艳的为宜。该茶甘凉微苦、清香四溢,连续服用有清肝明目、散热降压等作用。适合高血压、头痛、眼结膜炎等慢性疾病的保健。降脂茶新鲜山楂30至50克,槐花6克,茯苓10克。将新鲜山楂洗净去核捣烂,连同茯苓放入沙锅中,煮沸10分钟左右滤去渣,再用此汁泡槐花,加糖少许,频频温服。此茶酸甜可口,开胃助消化,可降低血中胆固醇,舒张血管,预防中风。适合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患者。但胃酸较多、平素脾胃虚弱者应慎用。10清咽茶干柿饼10~15克(勿洗),罗汉果10克,胖大海1枚。将柿饼放入小茶杯内盖紧,隔水蒸15分钟后切片备用,罗汉果洗净捣碎,与胖大海、柿饼同放入陶瓷茶杯,沸水冲入,盖5分钟后饮服或含服。清咽茶甘甜微苦,滋润爽口,有清咽止痛、止咳消肿之效。咽喉炎、喉痛咽哑、咳嗽、便秘等症可选用。其中柿饼上的一层白色结晶,俗称柿霜,有良好的凉血、清热、利咽作用,慢性咽炎病人常服有良效。

23、不同的慢性病人忌食不同的水果水果总体来说,是个好东西,然而,水果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寒热偏性。对于不同的慢性病人来说,水果的效果并不单单体现在它含有哪些维生素、微量元素上,患者只有依照自己的病情来选择相应属性的水果,才能做到阴阳调和,促进疾病的痊愈。一位慢性肾炎病人由于胃口差,很少进食。朋友来医院看望他时,送来一大挂香蕉。他想吃,于是趁老伴不在时,连吃了几个。几个小时过去以后,这位病人突然感到头昏眼花,四肢乏力,呼吸困难,心里憋得难受。经检查发现,病人血压下降,心跳缓慢,呼吸也很慢。血液化验检出血镁含量过高。经过一番紧张的救治以后才转危为安。医生解释说,由于病人肾功能差,小便少,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镁元素,一次空腹吃得过多,大量的镁吸收入血,又不能从尿液中排出,造成血液中的钙镁比例失调,发生镁中毒。镁对神经和心血管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严重时可以使病人发生呼吸中枢性麻痹和心脏骤停。这只是病人忌食水果的一个事例,实际上不同的病人对不同的水果是有忌讳的。这里有几句口诀就道出了不同的病人对不同水果的禁忌:“大便溏稀不吃梨;燥火之症不食橘;肝肾疾病忌菠萝;虚寒体弱忌柿子;胆固醇高少吃桃,西瓜糖多也需忌;怀孕妇女忌11山楂;心力衰竭忌椰子;胃酸过多忌柠檬;糖尿病人忌荔枝;肾炎患者忌香蕉;苹果石榴致便秘。”

24、正确吃米饭可防慢性病大米饭是多数中国人每天要吃的主食,如果掌握吃米饭的健康原则,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就能起到防病抗衰的作用,对慢性病人极为有益。尽量让米“淡”。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油脂,以免增加额外的能量,也避免餐后血脂更多地升高。因此,炒饭最好少吃,加香肠煮饭,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来拌饭,也应当尽量避免。另外,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盐、酱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额外的盐分,否则不利于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血管意外。需要解释的是,加入醋、用紫菜包裹、中间加入蔬菜和生鱼一类的做法是符合清淡原则的。醋本身可降低血糖反应,并能帮助控制血脂;紫菜和生鱼也是对心血管有利的食材。只要同时不吃过咸的菜肴,紫菜饭卷是相当适合慢性病人食用的主食。尽量让米“粗”。所谓粗,就是尽量减少精白米饭,它们的血糖反应过高,对控制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只有吃足够多的纤维,才能有效地降低米饭的消化速度,同时可以在肠道中吸附胆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这样也可以让人吃得慢一些,食量小一些,有利控制体重。实际上,慢性病人大多数都是脂肪超标的类型,控制体重是饮食调整措施的第一要务。一些营养保健价值特别高的米,如糙米、黑米、胚芽米等,虽说有益健康,但每天吃百分之百的糙米饭,口感上觉得不适,难以长期坚持。因此,在煮饭的时不妨用部分“粗”粮和大米合作,口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最好先把“粗”原料放在水里泡一夜,以便煮的时候与米同时熟。12尽量让米“乱”。在烹调米饭米粥时,最好不要用单一的米,而是米、粗粮、豆子、坚果等一起同煮。比如说,红豆大米饭、花生燕麦大米粥等,就是非常适合慢性病人的米食。加入这些食品材料,一方面增加了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另一方面还能起到蛋白质营养互补的作用,能够在减少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反应,控制血脂上升。其中豆类与米的配合最为理想,因为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中的淀粉消化速度非常慢,对于预防慢性病最为有效。尽量让米“色”。白米饭维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选择有色的米,并用其它的食品配合米饭,让米饭变得五颜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营养价值。比如说,煮饭时加入绿色的豌豆、橙红色的胡萝卜、黄色的玉米粒相配合,既美观,又提供了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成分,特别有利于预防眼睛的衰老。又比如说,选择紫米、黑米、红米与白米搭配食用,也能提供大量的花青素类抗氧化成分,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

25、食物中的“胰岛素”1.苦瓜苦瓜味极苦,性寒,有清热解暑、清肝明目、解毒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苦瓜含苦瓜甙、5—羟色胺、谷氨酸、丙氨酸及维生素B1等成分。苦瓜的粗提取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能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2.洋葱味甘、辛,性微温,与葱、蒜性味相近,具有健胃、增进食欲、行气宽中的功效,与大蒜一起食用有降糖效果。经常食用洋葱,既可充饥,又能降糖治病。3.麦麸味甘,性平、偏凉,除充饥、补充营养外,尚可养心安神。麸小麦可益气、除热、止汗;麦麸调中、清热、止虚汗,可13根据病情所需而选用。用麦麸、面粉按6:4的比例,拌和鸡蛋,做成糕饼,可作为糖尿病病人正餐或加餐食品。4.魔芋魔芋是一种低热能、高纤维素食物。因其分子量大,粘性高,在肠道内排泄缓慢,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升高。魔芋中所含的葡萄甘露聚糖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较好的效果。又因为它吸水性强,含热能低,既能增加饱腹感,减轻饥饿感,又能减轻体重,所以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5.猪胰性平,焙干研成粉末,长期服用对降血糖和维持血糖稳定有明显疗效。6.南瓜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的功能。现代研究发现,南瓜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7.紫菜紫菜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其中的紫菜多糖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8.黑木耳含木耳多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动物实验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炖汤,也可作配料。除了上述食物之外,还有很多食物有降血糖的作用。比如:胡萝卜、大蒜、山药等都对降血糖有很大作用。9.西葫芦促进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10.豆芽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26、糖尿病的早期症状1.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142.饥饿和多食:因体内的糖份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3.手脚麻痹、发抖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

27、糖尿病的基本症状糖尿病基本症状为三多一少: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15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28、糖尿病分型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性和环境因素,并呈显著的异质性。目前认为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合并存在,其表现是不均一的,有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有的则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第四篇:慢性病防治方案

瑞山联小慢性病、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实施方案

瑞山联小为认真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认真组织实施慢性病干预项目。保障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订本方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从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于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该病的积极预防作用。做到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此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开展力度,保证工作实效,成立我校慢病防控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廉秀生 副组长:赵兵

组 员:各班主任

三、工作开展。

1、摸清底数、制作“明白卡”。

为了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干预与管理,采取多种途径发现慢病患者。在往年师生体检的基础上,及时统计,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自我健康“明白卡”。

2、实施干预管理。

一是发放健康教育材料;

二是要求患者定期随访指导,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督促其坚持用药,并根据治疗效果给予相应指导,并把相关内容记录在“明白卡”上;

3、加强宣传教育,上好健康课。

为提高广大师生,特别是慢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利用各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

(1)利用学校所有的宣传途径(黑板报、宣传栏、校报、手抄报、健康教育课等),加大对全体师生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对于非传染性慢性病的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在学生中开展“小手拉大手”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以“爸爸、妈妈听我说”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及家长在学习生活中更便捷、更自觉地提高对慢性病的认识,形成学校、家长、社会的三方全力,建立持久、和谐的健康互动关系。力争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以此扩大此项工作的积极影响,使更多的人参与此项活动,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中受益。

多管齐下,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下一步开展此项工作做好知识奠基和理论支撑。

4、引导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

在学生中开展课间操、眼睛保健操、阳光体育活动、校园运动会。每天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在教师在开展工间操,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或者步行6000步,开展教职工运动会。

5、开展“健康宣传日”活动。

组织师生围绕“世界无烟日”、“全国爱牙日”、“全国高血压日”等主题日,开展一系列的宣传学习活动。进行知识讲座,观看有关宣传资料。

6、保护口腔健康。

做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对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如近视、龋齿、肥胖、营养不良等,加强监测。根据体检资料,让学生从“明白卡”中知道自己的体重、身高、视力、龋齿个数,做到自我龋齿知晓率100%,并引导学生及时就趁。需要实施窝沟封闭的要及时采取治疗。

2014.02

第五篇:慢性病防治口号

2008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口号和主题信息

一、活动主题

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

二、宣传口号

(一)防治糖尿病,从儿童和青少年做起;

(二)运动健身、避免肥胖,减少糖尿病危害;

(三)家长和全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三、主题信息

(一)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病人数正在增长;

(二)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必须用胰岛素治疗;

(三)有遗传倾向的肥胖儿童中,2型糖尿病患者正在增加;

(四)糖尿病可以预防;

(五)超重与肥胖是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六)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养成锻炼习惯;

(七)培养儿童和青少年良好的饮食习惯;

(八)促进家长对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

(九)家长自身健康行为方式的示范作用,对儿童和青少年有深远影响;

(十)关注低出生体重儿糖尿病易感性的问题;

(十一)治疗糖尿病,避免并发症,可以享受与常人一样的高质量生活;

(十二)运动、营养、药物、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防治糖尿病的五项原则。

2009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口号和主题信息

一、活动主题

糖尿病教育与预防——认识糖尿病,我们在行动

二、宣传口号

(一)认识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识别高危人群。

(二)发现症状,及时检测,尽早诊断。

(三)掌握“五驾马车”,控制糖尿病。

(四)全家齐行动,共同防治糖尿病。

三、主题信息

(一)超重与肥胖,缺乏身体活动,不合理膳食,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二)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

(三)维持健康体重,适量身体活动,可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四)计算体重指数,维持健康体重,远离超重与肥胖。

(五)每日运动30分钟,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

(六)大家都来知晓糖尿病的症状,及早发现糖尿病。

(七)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易疲劳、烦躁、视觉模糊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八)治疗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血糖监测“五驾马车”齐头并进。

(九)积极治疗糖尿病,避免并发症,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十)与您的家人一起,共同控制糖尿病。

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

2011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口号: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宣传标语

1、规范慢性病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和谐我生活,健康松江人

3、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

4、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5、慢病健康管理,我们在行动

6、做好“工间操”,预防慢性病

7、少吸烟,控慢病,讲文明,促和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命题与解题思路解析下一篇:描写等待的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