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论文

2023-01-26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 信息技术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已经把数学带入了各行各业。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中学数学提出的新要求, 加速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步伐,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已经探索信息技术在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与途径, 以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建设和发展等的途径。在此, 本人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 现就信息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总结如下几点。

1 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改变学生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发展。经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可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 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中, 学生对图形的特征虽然了解, 但应用上把握不定。我在设计课件时, 采用动画显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例如, 可使三角形自左飞入, 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 将所要平移的三角形自动地缓慢沿着移动方向移动,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到平行移动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决定, 加深了学生对平移特征的掌握, 提高了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 突破难点, 提高课堂效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因经济落后, 缺少一定教学媒体, 教师在课堂上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画图、绘制图表和处理数据等工作, 不仅工作量大, 且难以突破难点, 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 可节省教学时间, 突破难点, 增加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例如, 在研究二次函数y=ax2+bx+c (a≠0) 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中, 对于函数y=x 2+1与y=x2-1的形状是否相同,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描点法耐心地, 力求准确地在黑板上画出函数的图像, 再归纳性质, 这样既花费时间, 图象叠在一起时又看不清, 且图像不能随意变化, 不得比较、概括、抽象出有关性质。因此, 学生任凭教师怎么说也不相信这三个图像的形状相同, 总认为y=x2+1的图像小, 而y=x2-1的图像较大。如今在几何画板的支持下, 平移法便能轻松解决问题。

利用多媒体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 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同学, 使其能从中体验与抽象的关系。在课件《旋转图形的展开图》的制作中, 我适当运用动画、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进行调节。在上课前, 不再让班长喊起立, 而是通过媒体播放一首CD的音乐, 让学生在专心致志的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讲立体图形时, 我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 在同学观看时, 结合课题讲解, 让学生进一步复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利用多媒体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 我针对把一个用橡皮泥做的正方体, 用一刀切去一部分, 那么剩下部分切口图形为哪些形状制作了多个正方体。然后用多媒体制作动画, 一一把剪切的角度由小而大变化, 给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 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

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开发探索性问题, 启迪创造思维。利用多媒体技术及科学的、艺术性的教学法, 教师可创设富于启发性的问题, 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如, 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围成什么图形?在《几何画板》的支持下, 在屏幕上给出一个动态的四边形, 从而各边所连接的四边形也是不断变化的。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可给学生提供探索空间, 什么情况下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构成的四边形会是“矩形、菱形、正方形?”因为问题是非常开放的, 学生的探索能力及创新思维均得到培养。

2 插集媒体素材, 做好数学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来源无非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制作, 二是网上下载。通过自己的构思和创意, 制作出的课件是智慧的结晶, 是辛勤劳动的成果, 我们应为能够制作好的课件而自豪。但是, 毕竟时间有限, 精力有限, 完全由自己制作的课件总是少数, 大量课件还需网上下载, 或进行二次开发。因特网上信息资源是个巨大的信息宝库, 互联网实现了资源共享, 我们数学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自己教学服务, 解决同一个教学难点甚至可找到多个课件, 我们要有比较地吸收, 利用, 改进和开发。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虽然多媒体技术能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优势, 但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 更不能对其过分依赖, 我们应充分认识其特征, 根据教学目标和需要, 选择最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媒体。

在信息时代里, 知识更新一日千里, 特别信息技术正冲击着传统教学, 若墨守成规不思进取, 将很快落伍。因此, 我们既要学习信息技术, 也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才能结合技术特点, 突破旧观念, 创造新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课件是在一定学习理论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 其基本模式多种多样, 如练习型、指导型、模拟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课件制作应根据不同课型, 不同教学策略, 不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制作中还应注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注意引导学生去联系已有知识, 扩充、构建整个知识体系, 突出学习心理的触动、学习方法的培养、思维方式的构建、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总之,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引入, 特别是应用于中学数学课堂,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 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课堂, 冲击着传统的一张嘴、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开发和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已成为中小学数学和其他课程教学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成绩创建了广阔的技术平台。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应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策略研究下一篇:体育教育教学中观念的转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