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对胃镜检查心律失常的影响

2023-03-04

心律失常是胃镜捡查术中及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捡查中断,甚至危机生命。我们术前应用稳心颗粒,明显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了胃镜检查的安全性。为探讨稳心颗粒的应用对胃镜检查心律失常的影响,该研究选取该院2007年7月—2009年3月住院行胃镜检查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住院患者190例,均系既往无严重心脏疾病,以及心电图检查无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外等其它异常表现。随机分成两组:对照87例,男53例,女34例,年龄19~86岁,平均年龄(46±12))岁;实验组103例,男62例,女41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5±10)岁。

1.2 方法

实验组,胃镜检查前3 d连续予以步长稳心颗粒口服,1袋/次(9 g),温开水冲服,3次/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做胃镜(欧林巴斯GP-ks162)前、后10 min常规测血压、心率及心电图,术中Ⅱ导联心电图连续描记。术中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者立即终止胃镜检查。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术后血压、心率的变化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实验组较对照组血压、心率水平升高明显,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律失常

该研究显示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心律失常,术中实验组103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了窦性心动过速,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室性早搏;对照组87例患者中,有17例出现了窦性心动过速,5例室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1例室上速。术中实验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80%,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min,仅对照组1例仍有窦性心动过速。

2.3 ST段变化

术中,对照组ST段下移≥0.05 m V者15例(含T波倒置和低平),占17.2%,术后10 min,均恢复正常,实验组ST段下移≥0.05 m V者5例(含t波倒置和低平),占4.9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3 讨论

稳心颗粒作为中国第一个调节多离子通道(Na+、K+、Ca2+)广谱抗心律失常,能显著改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慌、心悸、胸闷等自觉症状,有效改善心脏的心律失常。

在该研究中,几乎所有患者在行胃镜检查时,均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实验组给予稳心颗粒后血压及心率变化不明显,在完成胃镜检查后,大部分患者能很快恢复到检查前的心率、血压水平。对照组心率失常率较周长宏等报道的低[1],这可能是该研究排除了有基础心脏疾病患者的缘故,且排除了一些治疗及活检而延长检查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也大体一致。

心律失常发生率对照组(29.9%)明显高于实验组(6.80%)。心律失常主要是窦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Katz[2]等报道胃镜检查中,可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心绞痛等,原有心脏疾患者可发生心脏骤停等。稳心颗粒中甘松能益精壮筋肾,含有缬草酮及甘松酮,具有膜抑制和延长动作电位作用,可有效抑制折返激动,达到治疗早博的作用[3]。稳心颗粒可减轻缺血引起的心室肌电生理改变。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4]。

ST段下移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原因可能是:(1)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2)插入刺激后,反射性心脏β受体兴奋,甚至出现冠状动脉痉挛;(3)胃内充气后对血管的压迫等引起的心肌急性缺血[5]。而稳心颗粒中三七、黄精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党参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降低全血粘稠度及抑制血小板聚集,诸药作用可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并可抗心律失常。

随着纤维胃镜临床广泛应用和操作技术不断提高,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已经很少见,但是,在胃镜检查时,患者过度精神紧张和对胃镜不适感觉,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咽喉部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发射;胃内充气后对血管产生压迫,由于以上各种原因,可引起心肌缺血,诱发各种心律失常[6],甚至危机生命,被迫停止操作。稳心颗粒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物,在预防胃镜检查中出现心律失常具有显著作用,尤其一些合并有心脏病老年患者术前要检查血压、心电图,给予稳心颗粒,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在检查中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胃镜检查的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的应用对胃镜检查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选择190例需要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3例)和对照组(87例),治疗组术前连续3 d口服稳心颗粒9 g/次,3次/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做胃镜前、后10 min常规测血压、心率及心电图,术中Ⅱ导联心电图连续描记。结果 术中,实验组较对照组血压、心率水平升高不明显,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80%,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29.90%(P<0.05);实验组ST段变化率为4.09%,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17.20%(P<0.05)。结论 稳心颗粒在预防胃镜检查中出现心律失常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稳心颗粒,胃镜检查,心律失常

参考文献

[1] 周长宏,李清华,于小林,等.胃镜检查中应用持续心电向量监测170例结果分析[J].中华内镜学杂志,2005,22(4):265-266.

[2] Katz D.Endoscopy i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then and now.Changing concepts of bleeding sources[J].Gastrointest Endosc,1975,21(3):109-111.

[3] 宋海燕.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性收缩临床观察[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11):61-62.

[4] 党松,张丹,胡娟,等.稳心颗粒对缺血大鼠心室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37-40.

[5] Shusterman V,Shah SI,Beigel A,et al.Enhancing the precision of ECG baseline correction:filtering and removal of residual error[J].Com-put Biowed Res,2000(33):144-160.

[6] V K Patel,I Barrison,J Jackson,et al.Gastric ulceration due to chronic mes enteric ischaemia treated by stenting of the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J].Gut,2005,54(6):888-88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事业单位企业资金管理问题思考及完善研究下一篇:水利经济发展中企业财务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