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科创板发展对国际金融的影响研究

2022-09-12

受2007年8月次贷危机的影响, 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场危机中, 很多过度投资次贷金融衍生品的公司与机构都濒临倒闭的边缘, 并导致了严重的信贷紧缩局面。次年9月, 直到雷曼兄弟的破产与美林公司被收购, 全球性金融危机开始全面爆发。此后危机蔓延迅速, 2009年美国实际的GDP降低了2.5%, 创二战以来最低纪录。部分国家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 勉强在此次未击中可以保持经济的稳定;但和美国有着密切经贸联系的国家却不能幸免, 经济纷纷陷入衰退的行列中。此次金融危机不仅通过贸易体现出其巨大的破坏性, 在金融货币层面也体现出来, 而且并不亚于前者。为顺利走出这场危机, 美国实行极度的量化宽松政策, 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基金利率调至接近于零, 大量的货币被注入到市场当中。国际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各国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场全球性的灾难。

一、国际金融危机指标分析及预测

(一) 金融危机指标分析

金融领域内全部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急剧恶化, 并对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或大或小的危害, 就标志着金融危机的出现。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在:股市的暴跌、资本的外逃、银行信贷关系遭的破坏、以及货币大幅贬值与通胀等。

根据Business Insider的报道, 2018年3月29号下午, 2年期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之差缩减至47个基点, 创2007年10月以来的最低纪录。短期与长期债券收益率之差, 即所谓的期限利差。期限利差的收窄意味着收益率曲线趋平, 如果短期国债收益率高于长期国债的收益率, 就会发生收益率曲线倒置的情况, 而收益率曲线倒置通常是一种经济进入衰退期的信号和警示, 因为倒置表明从长期来看的话投资者预期投资收益会大幅度下降, 未来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历史经验表明, 收益率曲线倒置发生后的经济状况都会大幅度衰退。在过去的60年中, 几乎每次经济发生衰退之前, 收益率曲线都会有倒置的情况出现。

来源:Business Insider

一般意义上来讲, 导致收益率出现倒挂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 一个方面就是金融危机以来, 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经济持续宽松, 以至于长期美债具有相对较大的吸引力, 长期美债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价格也不断上涨, 从而相应的收益率就会下降。最重要的是另一个方面, ———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走势并不怎么看好, 以至于不断下调经济增长的预期来调整。一旦经济发生衰退, 股市就会大幅度下跌, 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也将逐渐加大, 同样的道理, 长期美债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价格也不断上涨, 从而相应的收益率就会下降。

(二) 美国金融危机预测 (2020)

历史数据证明, 2年期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倒挂已经成为美国经济衰退的信号和标志。自1950年至今, 美债市场总共有9次发生收益率倒挂现象, 与此同时, 收益率倒挂发生后经济衰退的持续间为15-36个月不等。

根据数据显示, 仅1989年以来就发生了四次收益率倒挂现象, 即海湾战争 (1990) 、亚洲金融危机 (1998) 、美国科技互联网泡沫破裂 (2000) 、国际金融危机 (2008) 。从历次倒挂的经验和数据来看, 只有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短暂的倒挂, 其他周期都比较长。一般来说, 倒挂现象发生3~6个月后, 经济就会慢慢进入衰退期。根据以往经验和数据分析, 目前又有发生收益率倒挂现象的趋势, 经过本次倒挂后, 美国经济可能会在2019年初步入衰退, 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很有可能在2020年到来。

二、科创板当前应用发展形势分析

科技创新板, 即科技创新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于2015年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设立。该板块主要服务的对象是那些尚未建立起成熟运营机制但又具有发展前景、科技活力和创新性特征的中小企业。为了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更加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 其市场是不依赖于主板市场的独立的新设场内市场, 为科创企业的发展打造和提供了更大更好的平台。科创板的推出不是对以往主板市场简单的补充和重复, 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使命。科创板的设立使得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加完善, 而且对科创企业的包容性也大大提升, 也正因为如此, 其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大大增强, 资源配置的效率也迅速提升。科创板及注册制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先驱”, 同时也是我国资本市场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举措。主要有三大助推作用:

一是助推国家“科创引领发展”战略发展。以前生产要素主要是以是土地、基础设施等不动产为主, 而现在则强调技术、人才、品牌等的价值;二是上海作为国家的科创试验中心, 具有很多发展资本市场先行先试的条件和基础, 科创板的推出就是对资本市场先行先试的一项具体行动上的落实;三是助推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科创板在激发资本市场活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毫无疑问, 科创板的设立会占用和分走一部分市场资金, 但也并不是全无好处, 科创板的设立也会对股市带来一定的好处:一是科创板有利于蓝筹板块, 反过来这些品种可以成稀缺资源来进一步稳定大盘;二是科创板导致市场小盘股的估值水平不断降低, 对于个股的炒作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估值压力;三是整整一个板的开发使得目前主板市场的IPO得到很好的缓解, 不用再急于推进常态化!

当前来看, 科创板主要通过高新技术以及市场的需求来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 其中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也正逐渐被纳入其中。在所述产业领域内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 以前在市场上根本没有按预期要求达成盈利目标的中小型创新型企业, 也将有机会在科创板上市了。从长期来看的话, 技术创新和投资者回报之间的平衡点不是通过人为的方式去设定的, 而是要交给市场规则去评判,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权威、公平、公正的结果, 科创板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了二者的平衡点。

三、金融危机下中国应对策略研究

近年来, 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金融领域的风险问题也在不断地加剧。倘若无法及时针对金融风险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我国也会不可避免的发生金融危机, 从而对经济带来严重的破坏, 甚至波及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 各相关负责人应该对我国当前的金融风险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并结合当前科创板的热潮, 借鉴2008年金融危机的收购形式提出针对性的有效策略。

(一)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兼并收购分析

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灾难, 使得全球经济增速骤降, 全球并购的数量与规模大幅缩水。2008年, 全球并购的数量为31500, 而次年上半年数量仅有13000。就全球跨国并购来讲, 2008年其规模下降到3.3万亿元, 次年继续下降至2.4万亿元。两年分别同比下降31.25%、27.27%。在全球企业并购处于低迷期的时候, 对中国企业来讲确是一种巨大的机遇, 中国企业抓住历史的机遇纷纷选择走出国门, 于是掀起了“海外并购”的浪潮。

图2反映的是2006-2011年来中国海外并购、国内并购、外资并购交易量变化形势。分析可知, 跨国并购数目在金融危机期间大幅下跌, 尤其在2008年, 跨国并购交易量以及交易额都回落至当期最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在短时间内死而复生, 而且保持连续的增长态势, 说明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企业的并购影响不大。

(二) 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应采取的策略

1.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 应该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往金融服务等领域扩展, 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大力并购海外资源型企业。应该抓住每次时代赋予中国的机会, 以低成本并购更多的海外资源型企业, 同时, 还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走向更大的国际化舞台。

2. 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作为活跃国内市场以及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当前国家对于民营企业的扶持少之又少, 今后, 国家应该在政策上向这方面适当的转变,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

3. 在“抄底”诱惑面前, 资金问题已经不再是并购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而是应该思考金融危机如何使优良资产物超所值, 吞并作为并购的第一步是基础的, 成败的关键则在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 就实力而言,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一员, 科创板的设立是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 解决了科创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在此背景下, 中国企业更应该抓住机会, 利用科创板聚集的大量资金低价收购美国公司, 并从中获取他们的科技和技术。

结语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发展, 中国与世界密不可分, 积极融入世界已成为大势所趋。海外并购作为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化的一条必经之路, 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在当前“科创板”的浪潮下, 中国企业更应积极参与跨国并购, 不断推进国际化, 当然在此过程中并购所带来的风险也是需要我们去考虑的, 从而规避并购的盲目性。

摘要: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金融危机在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打击的同时, 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来了机遇。本文主要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角度出发, 对金融危机下相关指标的走势状态进行分析和预测, 并结合当前科创板的大好形势, 借鉴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企业走出困境之路, 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以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科创板,海外并购,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青藤.经济危机问题研究——以2008年经济危机为案例[J].现代交际, 2019 (04) :62-63.

[2] 陈道富.2008年金融危机的形而上思考[J].中国银行业, 2018 (12) :63-66.

[3] 杨德龙.科创板制度创新将带动整个科技板块[N].证券日报, 2019-02-20 (A03) .

[4] 王璐.科创板:中国创新的新动能[N].金融时报, 2019-02-25 (009) .

[5] 沈建光.推进制度创新-发挥科创板桥头堡作用[N].中国证券报, 2019-04-16 (A03) .

[6] 丁辰.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J].金融经济, 2013 (16) :12-14.

[7] 邹兆宇, 童丹, 刘兆鹏.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 2019, 13 (08) :17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解决措施下一篇: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热门文章

预期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