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教学板书

2022-07-05

第一篇:初三数学教学板书

课堂教学论文板书艺术设计论文:课堂教学板书艺术

课堂教学论文板书艺术设计论文:课堂教学板书艺术 【摘 要】板书作为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之一;课堂教学板书设计应遵循其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它具有科学性、精炼性、启发性、含蓄性、构图的艺术性等特点。板书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板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将多媒体技术和板书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板书艺术 ;设计

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日趋紧密。计算机技术已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利用电子课件能化静为动,使抽象的东西变得更具体,既生动又形象,深受师生的欢迎。然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容易陷入种种误区。例如,有的教师常常用课件代替板书,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制作成课件播放,以代替板书;这种做法完全忽视了板书的功能。新课程下,提倡利用师生在交流中生成的教学资源对课堂进行有效调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板书是师生共同“再创造”成果的记录,是教学内容的精华。课堂教学效果的动态生成性可与板书的灵活性相结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绝非电子课件所能完全替代。所以,板书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作为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之一。它是反映教师教学

艺术的一面镜子,设计巧妙的板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1.板书设计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日趋紧密。计算机技术已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利用电子课件能化静为动,使抽象的东西变得更具体,既生动又形象,深受师生的欢迎。然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容易陷入种种误区。例如,有的教师常常用课件代替板书,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制作成课件播放,以代替板书;这种做法完全忽视了板书的功能。新课程下,提倡利用师生在交流中生成的教学资源对课堂进行有效调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板书是师生共同“再创造”成果的记录,是教学内容的精华。课堂教学效果的动态生成性可与板书的灵活性相结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绝非电子课件所能完全替代。所以,板书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作为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之一。它是反映教师教学艺术的一面镜子,设计巧妙的板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2.师生合作共同参与创造课堂教学板书的意义

教学板书艺术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结果。鼓励并吸收学生参与板书活动过程,有助于打破课堂板书由教师一手包办的局面,对于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合作融洽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前苏联学者加里宁在一项研究中让

三、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教材时自编提纲,对照组则不编写提纲。实验结果表明编写提纲组的直接回忆成绩为65.3,对照组成绩为60.9。12天后的回忆成绩编写提纲的组是46.6,对照组成绩为26.0。在编写提纲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对教材进行了分析、综合、概括,又用简明的语言把它揭示出来,记忆效果明显提高。让学生参与板书过程,是一项可行的好办法。因此,优秀的教师通常会宣布,这堂课虽然是我设计的,但不是我一人的,要由我们大家来共同创造。前苏联实验教师伊利英曾提出“零黑板原则”:在黑板上没有写上课的课题,课题也不由教师口头宣布,它是在上课的中间作为全班师生共同工作的成果而逐步形成和写上黑板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师生合作共同创造课堂教学板书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2.1图文并茂式。学生对于色彩和图画的感知和记忆是优于对枯燥的文字的记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板书中教师应多应用丰富的颜色和通俗易懂的图画来进行板书设计。例如,我国优秀教师陈晓梅教学古诗《村居》一课,在板书课题后即开始讲读,但直到课文讲读完,黑板上仍是“村居”

二字。正当大家困惑不解时,陈老师连点三名学生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这首古诗的诗意图。一时间课堂活跃起来,其他同学或在纸上画,或交口议论,或干脆站起来嚷着提醒黑板上的同学“柳枝往右边摆!”“风筝尾巴太长了!”“还应画上拂堤杨柳!”„„待黑板上三幅彩图画完,老师看着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诗意图,高兴地告诉孩子们:“这就是诗情画意!”并将自己事先画好的一幅彩色诗意图也挂出来,让学生欣赏。而后,她让孩子们看着黑板上的诗意图,背诵起《村居》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至此,听课的老师从困惑中醒悟了:画图本身不就是板书的一种直观形式吗?让孩子体会诗情并亲自画出来不更实用吗?用图画表现诗意不就是艺术地再现生活吗?由教师板书变为学生板书,这不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吗?多么高超的教学艺术啊!而这种艺术之境不正是由师生合作、共同参与而创造出来的吗?

2.2思维导图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础上,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就是一幅幅帮助你了解并掌握大脑工作原理的使用说明书。它能够:

2.2.1增强使用者的超强记忆能力

2.2.2增强使用者的立体思维能力(思维的层次性与联想性)

2.2.3增强使用者的总体规划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演讲、管理、会议等,运用思维导图带来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诸多行为表现,在课堂教学板书创作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整理、反思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把今天的所获应用于以后的学习、生活、交往,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意志训练,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这种方式在具体的操作中一般用在课程的结束部分,例如,在教授《适应中学生活》这一课时,到启发反思 发展看“我”这一环节时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在新的环境里怎样才能把握这新的机会,在新学校、新集体、新老师面前怎样展现新的自我呢?下面请同学们在歌曲《中学时代》的歌声中围绕这节课我听到、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今后我要怎样做?这三个问题来画一幅思维导图整理今天学习的收获。

学生画好之后让学生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解说自己的思维导图,这就实现了知识的自我构建,比老师教给他的更有效和实用,学生记得住、能够用。这也是师生合作共同创造课堂教学板书一种很好的方式。

3.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共同“再创造”成果的记录,是教学内容的精华, 它具有不可替代性;课堂教学板书艺术的形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针对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板书,使板书既美观又实用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载体。

参考文献

第二篇:“板书设计”教学切片

画龙要点睛

——“板书设计”切片分析

濮阳县第二中学 王桂玲 一节课,要上得精彩,高效,必须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如果把一节精心设计的课比作画成的一条龙,那么,板书,无疑是教学设计点睛的那一笔。那什么是板书呢?

板书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简言之,就是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内容。我在这里,跟大家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解读。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以传递教学信息、教书育人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从静态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利用黑板以凝练、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的教学信息的总称。这其中,学生也是可以参与板书的,其实,我们也鼓励学生参与。

由板书的概念可以得知,板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点,一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再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另外还有教学内容的补充知识。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以及不同学科的特点,业内人员,通常把板书划分成六类。提纲式板书,线索式板书,词语式板书,分析综合式板书,图画式板书。思维导图式板书。

各种类型的板书都有有所侧重,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需要进行安排,比如低学段的文科板书要尽量采取图画式的,引起孩子的兴趣,高学段的理科板书设计,尽量低要采用具有逻辑性强的板书设计。

这里,我要对思维导图式板书多做些交流。这类板书在我国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多的就是这种板书,既美观又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性,最主要的是着这一过程中,吧对知识的学习变成了学生积

1 极参与的做事性学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结合自己的想法,能够在老师的带动下绘制创造性的思维导图,对学生知识的梳理,系统化,网络化大有帮助,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板书设计要有利于知识传授,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情操陶冶,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

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板书设计的重视程度怎样呢,情况并不理想。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没有认识到板书的意义和价值,对板书没有设计,讲到哪里写到哪里,讲完了,写完了,满满的一大板,横的竖的,乱七八糟,看不出条理,看不出重点。甚至于一版写不完,就唰唰唰擦掉,粉笔末四溅,再接着写。随意性很强,布局不合理,重点不突出不醒目,起不到板书应起的作用。

另一部分教师,板书是经过设计了,可是字体不美观,书写潦草,没有规范意识,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老师的示范作用,身教的教育作用要大于言传,老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不理想的板书,对学生影响也不好。

最后一部分教师,可能是因为书写基本功不太理想,根本不板书。另外,现在老师上课时基本上都用到课件,干脆就制作在课件上,一展示就行了,倒是便捷。但是笔者认为,这样一来,板书教育的附加值,就会消失殆尽。

可见,课件板书设计并没有真正引起执教教师的重视。大多数老师只是在公开课的时候才会用心设计板书,我多么希望板书设计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常态化,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这也是今天我对做客教师出色的板书设计特别关注的原因之一。

今天,杨庆春老师这节课的板书设计激发了我莫大的兴趣。板书最后形成了一部书的图形,一页是课题“背影”,另一页是对父爱的定性评价: 2 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真挚深切。书脊上书写的是“父爱”。父亲就是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父爱是书的内容,这爱,是关怀备至的,是体贴入微的,是真挚深切的,二这些,都凝聚在父亲肥胖,佝偻的背影里。板书的这个创意,生动形象,直观地再现了文本的主旨,不愧为课堂的点睛之笔。这使我想起了曾在百度上看到的《秋天的怀念》的板书设计,板书整体有两个红色的心交叠组成,叠合的部分写着“爱“字,两边分别写着愧疚、怀念和坚强、无私,不言而喻,这分别是母亲和儿子的两颗心。了了几个关键词,点出了文本的主旨。由此看来,这两个板书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又在网上搜集了大量获奖的板书设计,如下图:

.

这些优秀的板书设计都具备了一些共性特点:

1.板书简洁扼要,语言凝练,只板书核心词,言简而义丰

2.板书图文结合,完备美观,给人以美的享受,能激发审美体验。 3.板书有启发性。逻辑性强,留下思维的空间。

结合杨老师的课例,我建议,板书完全形成之后,教师要把板书设计的意图,用优美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刻理解文本的核心内容。给整个一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

3 号。另外,板书和学习进度要保持同步。

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优秀板书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操作要求:

(一)科学性原则。板书设计,是发端于文本,源自于学者,形成于黑板的,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板书“要反映教材特点,突出教材重点,揭示教学内容的难点和关键。

(二)美观性原则

板书设计还要合符审美的原则,图文结合,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实用性原则

板书设计,不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技法,都要字字露旨,从实用有效着眼。

(四)生成性原则

板书设计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板书构思,要契合教学程序,根据课堂的生成,及时调整,展现出一幅动态的教学流程,也是文本精髓的不断生成。

总之,板书师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一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大型的正规的教学竞赛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说课,微课等形式中,都对板书设计有所要求。作为任课教师一定要重视。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 百度百科

2016-10-17 4

第三篇:英语教学板书设计

一、板书作用

板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字符号、绘图、列表等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行为。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使学生能够做到“过目不忘”,以后遇到相关学习内容时还能够“触景生情”。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师的艺术创造。它具有以下几中作用:

1.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设计科学的板书能较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比如,在新授课中,板书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操练所学内容;在练习课上,板书可以直接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和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作用。

2.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板书多以表态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思考。设计合理的板书能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将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明确地感知和领会所学内容。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书写技能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如果教师能板书一手漂亮、规范的英文,而且板书设计得整洁、美观,就会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英语书写技能。特别是在字母书写的学习阶段,教师的板书和对书写技巧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能以简明的语言文字、生动的图画符号、精巧的结构造型等,并以适宜的呈现方式,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借助好的板书,学生能直观感知和理解所学英语知识,增强识记的效果。另外,学生在再认和回忆某些知识时,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板书中形象的图文,进而帮助学生回忆和复习已学的知识。

二、板书设计的要求

1.板书要从教材内容出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来确定板书设计的主题和结构。教学目的,规定着板书设计的主题和结构,甚至影响着板书的语言。只有将这几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设计板书,才能发挥其在完成教学任务中有力的辅助工具的作用。

2.板书设计的结构布局要合理。结构是指板书的内容安排,包括标题的设计,板书类型的选择,板书内容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呼应和联系,文字的详略大小和去留,符号的运用等。布局是指各部分板书在黑板上的空间排列,以及与教学挂图,投影屏幕的合理安排。板书的旧够布局要与讲授的内容大体一致,要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和关键,并有利于分散难点。这样才能使板书真正起到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和记忆的作用。

3.板书设计要具有概括性。板书不要求面面俱到,要扣紧教学内容的中心,突出重点和关键,力求以简驭繁,以少剩多,切不可不分主次。过多的板书费时间,教师长时间板书时,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秩序可能受影响。

4.板书设计要美观。爱美是人的天性。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一幅新颖别致,富有美感的板书往往可以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教师在设计板书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借助板书使学生理解、掌握、深化教学内容,而且要考虑板书的美观性和艺术性。而美观、艺术性强的板书,能使学生在欣赏、享受优美直观形象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掌握和深化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除了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启发性之外,它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启发思维,发展智能。但在我们的教学中缺乏新颖的板书设计。

平时上课,教师们常随手板书句型、单词,的确非常方便省事。公开课中多数教师则将句型、单词预先写在五颜六色的纸上,等到用时就贴于不同的位置,五彩缤纷,煞是美观。听课者因板书大同小异而忽略不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黑板设计出恰到好处的板书呢?下面我们就谈一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内容精简”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板书也是一种微型教案,它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对板书内容的选择,我们要讲求精当,对教学内容高度概括和提炼,以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收到“尺幅容万言”的功效。这就要求教师研究教材,精通教学内容,板书内容不必面面具到,应适当留下空白,在虚实之中使学生思维得到训练。

如:在以Time为主题的板书设计中,作者将繁杂的各个时段及对应活动精简为较有特征的七个时间。在早晚时段方面,以太阳和月亮的钟表形象加以区分,

既便于学生记忆,又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同时将太阳、月亮的钟表形象拟人化,使学生马上能产生一种亲切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觉得早上六点半时,赖在床上伸懒腰的那个小太阳就是自己;劳累了一天后,晚上九点半时,香甜入睡的那个小月亮也是自己。

然后作者有选择性地呈现了本课的重点句型“What’s the time, please? It’s„ o’clock. It’s time to„.” 以及重点词组have lunch,watch TV等。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归纳教学重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课堂的趣味性、学科的整合性和艺术性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见图1)

二、“寓趣于教”设计

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讲,学习过程中有时免不了感到单调和乏味。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来源于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板书设计,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课堂的轻松气氛。

在以Numbers为主题的板书设计中,作者将黑书设计成一个小农场,将数字隐藏在图画中,让学生去找,这样一来学生马上就有兴趣,在游戏中无负担地学,在游戏中感知世界,得到实践的机会。(见图2)

在以Animal为主题的板书设计中,作者将黑书设计成一个小森林,不论是山后、树丛,还是水塘里,都有小动物的身影。学生通过对动物主要特征的判断来寻找,边找边学,将图画呈现于课堂,引出静态单词,这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产生亲切感,有助于形象记忆。

三、“寓理于教”设计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可见,传道是为人师者的首要任务。在新课改的今天,学生的德育工作更是尤为重要。因此,在Colour一课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采取颜料盘,看彩虹识颜色等方法,而是将颜色寓于故事之中:A white rabbit is a salesman. He sells yellow bananas, red apples, green watermelons and orange oranges. Suddenly a brown monkey took the bananas away. The white rabbit telephoned the police —— 110. 黑猫警长开着一辆blue car的警车赶了过来,捉住了brown monkey。在环环紧扣的故事环节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各种颜色,还接受了很好的德育教育。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了在遇到坏人时要拨打110的常识。

在Friends为主题的板书设计中,作者将抽象的友谊融于故事中,让学生明白团结友爱的重要性。具体故事是这样的:小兔子拔了两个萝卜,她吃掉小萝卜,将大萝卜放到了好朋友——小猴子的桌子上;小猴子回家后,又将萝卜送到了他好朋友——小鹿的窗台上;小鹿看到萝卜后,将萝卜送到了他好朋友——小白兔家。最后,三个好朋友分享萝卜的过程,更是让学生明白了友谊的真正涵义。故事结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四、“交际情景”设计

在黑板上呈现两个小朋友对话的情景,对话内容则可呈现在椭圆或者矩形的对话框中,避免了将对话内容逐条抄写在黑板上的过于单调的形式。如果是三人甚至多人对话,则可多画几个小朋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交际情境。也可以句型从动物的口中说出,学生模仿所画动物的口气操练句型。教师可随时更换动物头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

五、“文化渗透”设计

在Clothes为主题的板书设计中,作者设计了一个衣橱,让学生从中选择他们要穿到生日聚会上的服装,然后进行Fashion Show的表演。在挑选的过程中学习有关服装的词和句型,作者特意在衣橱中增加了连衣裙与旗袍的对比,让学生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真正将文化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

七、“动态生成”设计

富有生命力的板书应该随着教学的进程,随着学生的学习变化不断生成。具有提示性的板书,可在课前完成;具有启发性的板书,应在课中呈现;具有结论性的板书,应该等到“瓜熟蒂落”时,呈现在分析、归纳和总结之中。板书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的动态生成性。下面,以Seasons为主题的板书设计为例,说明板书设计的动态生成性。

作者先在黑板上呈现一棵树干,树冠则分为四个部分,随着四季的变化呈现不同的景观。春天以树木抽枝吐芽为特征,夏天则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自然是秋季,而到了冬天则变为挂满冰凌的枯枝。图与新词、新句型同步出现,这样学生在表达时有据可循、有话可说。此时,整节课的板书内容已经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完全达到内容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基本要求。

八、“及时评价”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师通过评价不断地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学生通过评价确认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长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教师和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评价活动中获得信心,从而共同受到激励。

如:每堂课上,教师可在黑板右侧呈现一棵树,班内学生有几小组则将树冠分为几个部分,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依据,表现较好的小组,可在对应区域内画一个苹果或树叶,用来及时评价小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在课堂活动结束之前,得苹果或树叶最多的一组则为获胜组,该组的每位成员均可得到一枚粘贴。

板书设计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更是每堂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们深入钻研、精心构思,使板书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第四篇:教学设计及板书设计

教 案 设 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至少一种方法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论证能力. 3.通过新颖、有趣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先问同学们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什么?这是真命题吗? (是)

师:那么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我们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剪拼然后测量)(出示课件——剪拼过程:我们将三个角分别裁下来,然后拼到一起)

师:那么这样的方法是否可靠呢?你们能不能够确定这个角就一定是平角呢?同学们都知道,测且我们也只能够得么来证明这个结论 师:这个验证我

量必定有误差,而出这个,我们又怎

的正确与否呢? 们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帮我们实现(出示几何画板)

师:同学们,我们要证明无数个三角形内角和,这样的方法是否 可行呢?(不可行)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数学证明的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那么内角和定理是否也能够这样得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二、教师通过步步引导,使学生完成多种证明方法。 师:首先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与180°有关的角都有哪些?(引导学生,学生回答平角

或同旁内角)那么我们能否将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或者同旁内角,从而得出结论呢? 师:回到我们的剪拼过程(再次出示剪拼过程),我们是将三个角转化为平角,那么我现在不剪不拼,又想得到同样的效果,思考一下,

整理出证明的思路,黑板上引导学生说出辅助线的作法。(1.同学回答出辅助线的做法:延长并做平行线。2.若未得出,可继续引导。) 请同学回答证明的思路, 辅助线是我们在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通常辅助线我们用虚线表示。

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这个定理严格的证明过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定理的证明步骤首先要画图,然后根据图形写出已知求证,最后证明过程。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完成这个过程,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教师进行纠正)

这样我们就可以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接下来同学们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真命题. 已知,如图,△ABC.求证:∠A+∠B+∠C=180°

证明: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AB.则 ∠ACE=∠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CD=∠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CB+∠ACE+∠ECD=180° ∴∠A+∠B+∠ACB=180°(等量代换) 即:∠A+∠B+∠C=180°. 师:刚才我们是将另外两个角放在了第三个角的一侧,我们能否将这两个角放在第三个角的两侧呢?(看幻灯片)从这个演示过程你们又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哪位同学有想法?这个辅助线还可以怎么来做呢?(同学回答出来),同样,现在同学们写出这个证明过程,当然,已知求证可以省略。这里有证明过程,同学们可以对照着看一下,非常简单。 师:回过头来,这两种方法都是将三个角转化为了平角进而得出结论的,那么能否将其转化为同旁内角呢,(同学回答出来,展示出来证明过程),那么除了我们讲过的这些方

法外,你们还能够想到哪些证明方法呢?思考一下,(展示三种方法,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应该如何证明,哪种方法看不懂的可以提出来) 三.活动与探究

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是否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凑”到BC边上的一点P?(如图(1)),如果把这三个角“凑”到三角形内一点呢?(如图(2))“凑”到三角形外一点呢?(如图(3)),你还能想出其他证法吗?

(1) (2) (3)

让学生在证明这个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并且了解一题的多种证法,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 [结果]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既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凑”到BC边上的一点P,也可以把三个角“凑”到三角形内一点;还可以把这三个角“凑”到三角形外一点. 四.课后总结

师:我们来看,这些方法的思路都是一样,将三角形的内角转化成平角或同旁内角,希望同学们能够活学活用。 五. 课堂练习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样几道题目,今天我们同学的收获是什么呢(课件展示)

一.判断 1. 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7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2. 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钝角或直角( ) 3.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604. 一个三角形最少有一个角不大于( )

二.填空

1.△ABC的三个外角比为2∶3∶4,则△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___________. 2.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70度,则另外两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

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

六. 布置作业

附加:师:课后练习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要培养学生形成流畅的思维方式、变通的思维模式和独创的思维特性,必须在情感领域对学生多加以启迪和引导,充分调动、运用和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冒险心、挑战心和想象力

板 书 设 计 方 案

一、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注:辅助线的作法,作辅助线要注意的地方 复习:(180°)

1.平角 2.同旁内角

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E

A

过程:已知:已知:如图,△ABC 求证:∠A+∠B+∠C=180°

分析:

证明:

三、其他方法:

四、总结:

B C D

第五篇:教学中如何进行板书设计

一、板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板书有长时间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作用。

2、板书具有与实物不同的直观作用。

3、板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4、板书有示范和审美作用。

二、板书书写技法

1、书写姿势:板书的书写姿势一般采用侧身书写的姿势。

2、字体的大小:板书字体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效果问题。字体太大,写不了几个字,影响板面的利用率;太小,学生看不清,失去板书的作用,一般认为,字体的大小,以后排学生能看清为标准。

3、教师板书的字迹:1正确、2清晰、3认真。

三、板位安排的基本要求

1、充分利用 充分利用黑板的有效面积,主要应做到三点:

一是四周空间适当;

二是分片书写;

三是字距适当。

2、布局合理 在板位安排时,应当注意整体效果,合理布局。

3、主次分明。

四、板书内容设计

(一)板书内容构成形式

1、内容式板书

内容式板书是以全面概括课文内容为主的板书。它便于学生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是板书内容构成的基本形式。

2、强调式板书

强调式板书是以发挥某种强调作用的板书。这种形式的板书可根据需要,灵活机动地突出课文的某一部分或某种思想,增强针对性,以使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师在有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主要板书手段。

3、设问式板书

设问式板书是用问号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板书。这种板书,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在课题的难点或重点下边引而不发地划上一个或几个问号,并配上必要的文字提示,以指导学生预习时注意阅读和思考。

4、序列式板书

序列式板书是按文章情节发展的序列构设板书内容的板书。这种板书,能比较清晰地显示故事的轮廓,使学生对文章有完整的印象,并领会其脉络。

(二)板书内容设计方法

1、内容再现法:是浓缩、再现原文内容的设计方法。它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2、逻辑追踪法:根据课文本身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设计板书内容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设计板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推论法:是层层推理设计板书内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论证过程。

4、思路展开法:是根据内容,通过联想、假设进一步扩展课文思路的设计板书内容的方法

(三)板书内容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深挖教材,把握重点 板书是学生掌握教材的凭借,巩固知识的依据。

能引导学生思路发展的内容,如必要的标题、问题的衔接和核心点。 •

能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内容。

能引学生产生联想、便于记忆的内容,如对课业结构的提炼等。

2、掌握情况,有的放矢

3、讲写结合,相得益彰

4、主辅相随,紧密结合

5、语言准确,启发性强

6、内容完整,条理系统

(四)板书应注意的问题

1、板书设计应体现本课的教学目的

2、板书设计应突出重点,少而精

3、板书设计应适当运用色彩

五、板书造型

1、对称型

2、偏正型

3、自由型

上一篇: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下一篇:城市公园设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