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时期中美关系

2022-08-20

第一篇:奥巴马时期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进入奥巴马时代

现如今,中美关系已成为全球最复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之间的一些风吹草动都会引发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自冷战之后,两国逐步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美国每任总统上台都会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变化,其中既有加强合作,也有矛盾争端,两国的关系在起起伏伏中经受着种种考验。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戴维·蓝普顿曾在其《同床异梦》一书中指出,“美国新政府上台给两国关系带来冲击的根源,不是因为新总统都有指责中国的偏好,而是因为新政府都有展示自己独到的中国理解的热情”。

2009年1月20日,巴拉克·奥巴马正式成为联邦政府第44任总统,同时也掀起了中美合作发展的新纪元。奥巴马总统上台后,中美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呈现出一片友好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这种局面并没有保持下去,之后由于一系列的摩擦,中美之间又绷紧了弦,一触即发。总的来说,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高开低走,一波三折。下面通过一些事件来分析中美关系的走势与特点。

2009年7月,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成功举行,标志着中美关系建立了新的对话机制和平台。

2009年11月,奥巴马对东亚四国进行了访问,7天的四国之行中,对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访问只有一天,而在中国的访问时间达到了4天。

中美发表《中美联合声明》——“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并“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

2009年12月,各国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会议。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气候问题上有分歧,但也有共同利益。

2010年1月30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国将向台湾地区出售“黑鹰”、“爱国者-3”反导系统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问题:

2010年2月18日,奥巴马接见了**,公开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 谷歌问题:

2010年1月13日,谷歌表示,公司已经决定不愿再对谷歌中国上的搜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查,并称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将会关闭谷歌中国。 人民币汇率:

2010年2月4日,奥巴马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和亚洲将会继续是美国出口的庞大市场,但必须处理汇率问题,以确保美国产品不会面对“庞大的竞争不利因素”。 美国财政部推迟原定于今年4月15日向国会提交的汇率报告,不断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施压。

2010年3月30日,奥巴马接受中国新任驻美大使张业遂递交国书,表示“美国欢迎一个作为国际社会强大、繁荣、成功一员的中国。美国所重申的一个中国政策不会改变。”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表示,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西藏独立”。

2010年4月1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胡锦涛主席将应邀于4月12日至13日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

2010年5月24日-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 参加对话的双方正部级官员达数十位;

对话成果丰硕,双方签署8项合作协议,达成26项具体成果,涉及能源合作等诸多具体领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巴马上台之初对华示好其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一是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冲击美国经济,要想尽快让美国从经济衰退中摆脱出来,美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发展,是奥巴马提振美国和全球经济信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奥巴马总统想要和布什政府的强硬路线作“切割”、转向“巧实力外交”,如何能在一系列全球与区域议题上带动与中国的合作、并尽可能说服中国支持美国的国际合作路线,是白宫在减排、气候、防扩散、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继续贯彻打击极端势力等一系列努力的关键之一。

三是民主党政府外交政策团队中的一系列核心人物,从副总统拜登到国务卿希拉里到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基本上都是对华政策的温和派。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的“接触政策”所开创的美中合作、影响中国、互利合作的战略构思能够比较好地得到延续。

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家利益,二是意识形态。在面对经济危机的巨大挑战下,两国的利益均承受着很大的风险,这时两国会放下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全力合作使经济复苏。从中东到阿富汗再到朝鲜半岛,在如此广泛的空间内,几乎所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中美合作。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日益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关联体,两国之间不仅谁都离不开谁,而且谁也承受不了关系恶化带来的影响。

而到了政治敏感时期,譬如中期选举时,美国又会对中国的一些主权问题,人权问题进行干涉,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政治策略,是一种可以给领导人增加支持度的方法,就此引发的一些小摩擦并非恶劣到无法弥补的程度,其中都蕴含着回暖的转机。

新时期中美关系呈现出四个鲜明特点:中美关系日益具有全球意义,中美关系日益触及各自根本利益,中美间的议题不断增多,中美最为特殊的关系。同时这也预示着中美未来的关系走势: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越来越建立在双方的共同利益基础上,越来越具有各方面的机制保障,越来越趋于理性。中美关系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不仅受外部环境影响产生的波动减弱,而且受美国国内选举换届的周期性波动也大大减轻。从总体态势上看,中美关系将会越来越深入,战略关系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中美力量对比不断趋于均衡,中美关系必然面临彼此认知的变化,需要重新定位。

第二篇:试论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的当选具有创世纪意义,一是第一位非洲裔黑人总统;二是始终处于领先对手的状态;三是当选于金融危难之中的总统;四是恢复了美国总统为平民梦想的传统。但人们关心的是,这个以“改变”为口号的新任美国总统将会怎样把握这一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成熟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国拥有不断扩大的共同利益,也存在一些分歧。中美关系有着不断发展的广阔空间,也面临许多挑战。总体来说,中美关系保持了稳定,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进展。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从政策的连续性来看,中美之间加深了解、加强沟通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与奥巴马的高人气相比,其前任小布什则因伊拉克战争和低迷的美国经济备受诟病。但在其乏善可陈的政绩之中,被公认为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其亚太政策,包括对华政策。在小布什任期内,中美关系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建立了中美战略对话、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等一系列有效的双边合作机制,并在许多地区性和全球性的问题上进行了很好的合作。事实证明,小布什的亚太政策是成功的,有效地保证了地区稳定与繁荣。在这一前提下,奥巴马不会轻易对现行政策进行太大调整,不大可能会撤销中美之间正在发挥作用的沟通机制,或降低目前的对话级别。

其次,从奥巴马对中美关系的定位来看,中美两国将保持既合作又竞争的发展态势。奥巴马在此前对于中美关系的定位表态是“既非朋友又非敌人的竞争者”。如同其所言:“我不会妖魔化中国,因为我清楚面对来自中国的挑战的艰巨性,也清楚建立一种建设性关系以维持持久和平与繁荣的重大意义。”无论是接触和遏制的说法,还是合作与竞争的表述,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都是处于这样一种矛盾统一体之中。但只要双方都认识到中美关系对于彼此的重要意义,能够将对话作为解决问题、处理分歧的主要手段,那么就可以期待中美关系将继续保持这种正常的发展态势。

再次,从美国面对的种种现实问题上,美国需要同中国进行合作来共同应对。奥巴马以“改变”为口号登上美国政治舞台的中心,誓言要重新建立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但眼前的金融危机和伊拉克战争残局无论怎么看,都像是霸权衰退的征兆。奥巴马急需对这一系列问题做出反应、实现“改变”,而在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当代世界,美国想要在这些问题上有所作为,多多少少都需要有中国的帮助和支持。防扩散,气候变化、反恐、金融危机等种种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以美国一国之力就可以实现的,而需要国家间的通力合作,中美之间的相互需要突出地体现在这些现实问题上。作为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奥巴马的政策也要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讲,合作是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将仍然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最后,从历史进程来看,波澜起伏是中美关系发展的特点之一。中美关系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冷战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在克林顿执政时期,还是在小布什在任期间,中美关系都曾经波折不断。同样,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形成也会经历一个过程,双方有可能会在贸易,人权、台湾、温室气体排放等一些具体问题上发生摩擦,甚至产生较大矛盾。但“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召唤下,我们有理由期待新一届美国政府能够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高度出发、从维护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广度出发、从维护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度出发,巩固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良好态势、深化双边对话的良好趋势、保持两国合作的良好形势,共同应对各种地区性、全球性问题,为营造一个更为和谐的国际环境负起责任。

奥巴马上台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及其访华取得的积极成果表明,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必须沿着这种积极前进的轨迹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些结构性因素依然存在,在目前形势下, 双方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两国关系存在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中美两国是两个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强调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区分国家关系的亲疏远近,但美国却依然强调价值观因素,在对华关系中也是如此。典型事例则是近年来的西藏问题,**是一个分裂祖国活动的政治和尚,但在美国却受到官方和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广泛支持,并不顾中国方面的坚决反对和多次交涉在白宫会见**喇嘛,这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彰显了美国价值观。

其次,美国是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挑战美国在地区和全球的霸权地位,因此,美国对于中国的发展总是疑虑重重,生怕中国的发展会削弱美国在东亚的存在,会削弱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近年来中美两国在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台海稳定方面都做出了共同努力,但仍然存在着重大分歧。眼前主要的问题是美台之间的军事合作与美国售台武器,这是两国,尤其是两军发展关系、增进互信的最大障碍。从长远来说,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目标始终是实现台湾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美国则是在对于最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上没有立场,美国所关心的是解决的过程必须是和平的,最后的解决办法必须是两岸共同接受的。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中美建交以来,两国摩擦时有发生,经历过不少波折。胡锦涛在与奥巴马会面时对这些问题并不讳言。他说:“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双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或许那就是朋友相处之道。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彼此不可分离。美国虽不断指责的人权状况,但仍和中国保持紧密的经济关系,这是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除了经济方面,还有朝核问题,核不扩散,恐怖主义,环保等国际问题需要与中国合作。中国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曾说,现在中美的共同利益很明白的体现在三个领域:一个是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一个就是朝核问题以及伊朗核问题上面的合作,特别是朝核问题;第三个是在南亚方面的合作。可预见的是,中美关系将进入一个以务实合作为主的时期,几年内不会再度出现大幅降温。从长远看,由于中国力量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壮大,两国关系已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各方都需要借助对方的合作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因此,我们应摆脱短期的应对策略,而着眼于如何设计有效的长期对美战略。

首先,应积极发展与美国的互利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发展合作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国家利益,而共同利益的扩大也会不断增加美国在中美关系中的利害关系。只有中美关系对美国的重要性增加了,华盛顿才会越来越在乎这对关系的稳定,重视中国的利益诉求。

其次,调整博弈方式。国家间关系的实质是利益的交换。我们在处理对美关系时,既要考虑原则,更要善于搞利益交换。中国是一个注重原则的国家,重视“君子协定”,对“公报”、“声明”甚至对方领导人表态看得很重,但美国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国家,环境变了,利益权衡变了,所有纸上的和口头的承诺都会不算数。与这样的国家打交道,能够拿捏住它的不是一纸协议,而是实实在在的利害关系。

最后,要敢于和善于斗争。正如合作一样,斗争也推动了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当然,有些问题不能指望头一次就能得到解决,但不能因此就放弃斗争,只有通过不断的斗争才能积累在重大问题上取得进展和突破的动能,扫除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

到了21世纪,国家之间的关系必须是互利双赢的关系,只有这种关系才是持久的关系。本着这样的理念,又有过去中美关系的经验,争取一个比较长期稳定的中美关系应该是有可能的。

第三篇: 奥巴马访华是否开启中美关系的新纪元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此行被称为破冰之旅,中美双方在上海共同发表了《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历史惊人的相似,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11月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从15日深夜11点在雨中抵达上海,到18日下午5点飞离北京,奥巴马在中国停留约六十六个小时。这次美国最高领导人的访华必将拉开中美合作的新序幕。

本次访问进一步表明中美双边关系具有了深远的全球意义。奥巴马访华的议题不仅包括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等双边内容,还包括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问题,朝鲜与伊朗核问题以及阿富汗等全球重大热点,焦点问题。正如奥巴马所言,21世纪这些重要的挑战,不管是气候变化还是核扩散和经济的复苏,这些挑战触及到我们两个国家,而且这些挑战是我们任何一个国家通过单独行动都不能够解决的。中美两国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访华成果来看本次访问有助于进一步培育和增进两国的战略互信。17日,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举行了会谈。在会谈后双方所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专章提到建立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双方表示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评价的那样,这是一次坦诚的,建设性的,富有成果的会谈。关于战略互信问题一直是中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问题。奥巴马政府似乎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前不久提出了“战略再保证”的对华的新理念,指出“战略再保证”必须设法突出和强调共同利益之所在,同时以直接的方式着手化解不信任产生的根源,无论那是政治,军事或经济问题,具体而言,美国及其盟友准备欢迎中国作为一个繁荣和成功的大国的到来,但中国也必须向世界和其他国家再保证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不会以其他国家的安全和幸福为代价。实际上,中国曾屡次表明,中国的发展不会以损害他国利益为代价。由此可见,双方基本已经建立了一种认知共识,即美国不视中国的发展为其战略威胁,中国也不挑战美国的霸权利益。双方将就双边以及全球性问题展开协商,合作,以实现双赢或多赢结果。美中两国的合作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世界更加安全和繁荣”。并在亚洲之行中反复发出“共存”的讯息,16日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时称“一个国家的成功不应该以另外一个国家的牺牲作为代价”,强调将摆脱固有的观念。同时呼吁美中作为两个大国没有相争的必要。另一方面,奥巴马在东京演讲中称,“即便深化与中国的关系,也不会削弱同盟关系”,表示重视中国的前提为坚持与日本和韩国的同盟关系,认为这是“必要条件”。

此次访华意味着美国的外交重心从此将放在亚洲地区. 在前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总统和国务卿经常缺席或中途退出与亚洲相关的国际会议。此次奥巴马利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的机会首次和东盟(ASEAN)举行首脑会谈。背景在于美国迫于现实认为有必要加强参与经济持续增长地区的事务。

这次访问活动充分表明中美协调合作有助于解决国际难题 维护国际秩序。中国国力日趋强盛,已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跑者。同时,中国在外交、人权、非洲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以及伊朗核问题等世界共同关注的事务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美之间建立共同应对挑战的伙伴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体看来,中美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

奥巴马的国事访问会带来中美更加频繁的双边贸易。中国和美国是非常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美在稳定国际局势、反恐、反对核武器扩散等重大问题上也取得了广泛的共识。我个人的观点是,在这样的大局势下,中美未来将会是一温和”,并进一步发展。种紧密合作的状态,在这样的基础上求同存异。 奥巴马希望中美关系超越经济领域,中美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有助于维护世界稳定,也有助于两国共同解决一些国际问题和应对全球化挑战。通过对两国领导人会谈的报道,他了解到中国在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和安全等问题上的积极态度,看到了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诚意和信心。中美两国高层次富有成果的交流,也充分显示了世界多极化背景下,交流与合作是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中美两国签署了环保、能源、科技、经济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协议,这不仅有利于中国本国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中美两国在应对世界各种挑战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奥巴马访华,促成了中美间富有成效的对话与合作,尤其是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上,这将有利于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他相信中国定会与美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上取得更多实质性的共识,促进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此次国事访问将对中美关系,增进双方战略互信,经济合作与全球经济复苏,地区和全球性挑战,以及气候,能源与环境等方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新的形势下,中美间的利益已经紧密联系,不可分离。中美坚持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出发,加强对话,交流,合作,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参考文献:环球网国际新闻

中国新闻网

央视网

网易新闻网

第四篇: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种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种.txt和英俊的男人握握手,和深刻的男人谈谈心,和成功的男人多交流,和普通的男人过日子。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种变化背后的实质?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又出现反复,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对中美关系认识不足,需要对前任的对华政策进行调整,一方面由于中美都是大国,经济交往频繁,贸易摩擦很多,从各自利益出发,都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方面中美制度不一样,美国总想将中国的发展网络到自己的想法中去,总想领导中国,指导中国去做事,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美国一方面对华强调搞好双边关系,维护自身利益,一方面又从人权、南海问题、人民币利率、贸易逆差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施压。未来中美二国将会不断发生摩擦,不断修好,都是因为二国的经济体制决定的。简单概括为一句话,这个变化背后的实质,就是中美实力的消长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势”,开始由西方转向东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开始全面走向衰落,中国开始崛起。

奥巴马上台之前,美国鸽派占上风,主张对华对话,进行经济合作。所以,有了所谓的“中美国”、“负责任大国”等说法。但奥巴马上台之后,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国力的衰落,鹰派势力开始做大并压制了鸽派,所以对华政策表现出了“强硬”的一面,比如公开宣称介入南海问题,在朝鲜半岛周边频繁军演,等等。但这些动作,其实是内心虚弱的一个反映。

由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你怎么看待中美对话平台的变化?

一 从范围来讲是扩大了,由经济一个领域,扩大到了战略与经济连个领域;二 是深度拓深了由经济问题的的对话,扩大到经济战略与其他各方面战略的对话。把一个主题划分成了两个主题,并细化和深化处理。 中美从原先的“战略经济对话”,变成即将开始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多了一个“与”字,这个“与”的含义还是很丰富的,过去这是两场对话,一个是战略对话,一个是战略经济对话,现在合二为一,把两个对话的级别大大提高了,经济对话过去是部长级的,战略对话是副总理级的,现在合二为一,就是把两个对话都提高到副总理级,这是一,第二个含义,效率大大提高了,过去这两场对话不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行,分别举行,现在合二为一以后,就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行,两国的领导人可以一次性参与到这两场重要的对话之中,这个对提高效率是非常好的,第三个含义,战略性的比重加大了,战略性的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结合也更加密切了,在过去,经济对话往往会拘泥一些具体的问题,两国的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等等问题,一些战略性的对话是在比较大的宏观问题上,不涉及具体问题,现在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互相弥补,经济对话在具体问题,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来分析,来进行对话,战略性的问题也要涉及具体的问题,两者结合起来以后,战略性的比重加大,具体的问题上升到战略的角度来加以处理,所以这个对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很有价值的,意义也很重大的。

为什么说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真正远去?

可以这样说,全球各国政府在2008尾到2009年中用量化宽松的大量印钞票,收购有问题资产在全力救市之后,全球的经济体系最坏的时刻已经过了.但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的资产缩小,消灭大量财富.各国2010年开始的西方各国,经过大量印钞票,降低央行利息等手段,未能使经济增长有良好的势头,而且通货膨涨的来临.面对经济缓慢增长/复苏,各国失业率高企,西方政府对为了本国的经济增长,开始用贸易保护来减小进口,减少本国失业率;而通过政治力量使他国货币贬值为目的,令本国出口增加,这令很多出口主导经济的国家受到打击,及至使之经济不能有良好的增长,甚至衰退,全球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而且西方各国之前倚靠多年的福利政策,除著经济缓慢增长,政府开始收紧开支,人民消费力减少.而且利息大量便宜资金,促成大量游资,在经济未完全向好的时候,各地股市都大幅上涨,脱离基本面,泡沫开始.如果不竭止的话,泡沫再次爆破全球经济将进入史无前例的萧条.以上的情况,如果加剧的话,全球经济将再次衰退所以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真正远去.

为什么说中美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但未来中美关系需要重新平衡?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也随之上升。美中两国将在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中共同扮演关键的角色,两国关系必须提升到新层次。两国的新一代领袖有机会实现这样的构想,使两国“成为世界进步与繁荣、和平与稳定的中流砥柱”。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美中两国“同舟共济”,建立“生命共同体”,携手处理日益纷繁的世界性难题,这是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外交新局,也是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新格局。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许多国家要求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但中国内向型的经济增长转变,必然意味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将大大提高,中美关系也因此需要“重新平衡”。

第五篇:习近平引爱默生名言喻中美关系 奥巴马引鲁迅名言

回应

原标题:【学习小组】习奥会,新闻通稿之外的细节

学习小组按

APEC是多边舞台,一些重要的双边活动也集中亮相。其中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习奥会。

从11日晚6:30,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中南海瀛台散步开始算;到第二天的小范围会谈、大范围会谈、共同会见记者、欢迎宴会等,俩人前后进行了10多个小时的交流。

(一)欢迎仪式

12日早上,欢迎仪式隆重而热烈。

尽管APEC蓝灿烂依旧,但这一次的欢迎仪式选在大会堂里面。奥先生尚未抵达,呼啦啦来了一群美方官员。定睛一看,个个是熟面孔啊!

等待元首入场间隙,克里低头和赖斯聊天,赖斯一身中国红,入乡随俗。

这个赖斯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9月份她就来到北京拜见习大大,为奥先生的国事访问铺铺路。

国旗、红毯、军乐队。

照例是走红毯。记者席上一片噼里啪啦快门声。听说,近300个记者报名采访习奥会,其中光美国随行记者就有120多个。如果都来,哪有元首们走红毯的空地?最后,通过增加拍摄台等办法,欢迎仪式的记者席上,硬生生挤下了120多个人。

这里的人口密度啊,摩肩擦踵,赶得上北京过年的庙会了。

走红毯,习大大和奥先生一看见孩子们,马上露出了笑脸。

(二)会谈

会谈分为两个阶段,小范围、大范围。 小范围谈了很久。真心觉得他俩太有话聊了。想想也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共同关切的话题多得很。

一个主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不能不提到去年6月。直到现在都清晰的记得习大大的开场白,在会谈会见开场白的人类历史上,绝对的堪称经典:

这里是离太平洋很近的地方,大洋彼岸就是中国。我去年访美时曾讲过,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我现在依然这样认为。今天,主要目的就是为中美关系发展规划蓝图,开展“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寥寥几句,诉说历史;话锋一转,接连几个问句,气势一下子出来了——

当前,中美关系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合作来实现共赢?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双方应该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从人类发展进步着眼,创新思维,积极行动,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过去说起大国关系,不是冷战,就是博弈、较量、明枪暗战。新型大国关系?这个词当时就引发了世界的热议。

如果说那时候,世界对担任国家主席3个月的习大大还处于观望期。而现在,一系列外交战略接连而至,内政外交齐开花。没有人再去怀疑习大大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决心和能力。

世界很多期待。中美蹄疾步稳。

这一次的会谈中,他们俩仔细商量决定,从六个重点方面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其中第四个方面,是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

台海问题,奥先生说,美国不支持台独。 zang--du--问题,奥先生说,不支持西--藏--du--li。 他的表态口气很坚定:美方没有围堵或损害中国统一的意图。

习大大提出一个新词:中美新型军事关系。中美要构建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适应的中美新型军事关系。两国国防部签署了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的谅解备忘录和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

军事,历来的核心敏感领域。向对方敞开大门,本身就是战略互信。

谈得话题很宽泛,又很深入。总之,是要把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落到实处。

(三)共见记者

原计划半小时的记者会,延长到了50分钟。现场同声传译,两国元首轮流吹风,给记者们一阵猛料。

习大大的讲话很平实,但句句有内容,特别丰富。他详细讲了会谈成果,打了个比喻: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可以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他讲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气候问题可是牵一发动全身,中美态度备受世界瞩目);

他讲了亚洲安全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这些事全是习大大倡议,很多国家响应、好评。 奥先生上来就是一番引经据典。他说中美关系“实事求是”。“事”是建交35年不断发展的双边关系,“是”是携手合作,对中国好,也对世界好。

他刻意选在此时发布了消息,其实也是再次强调会谈成果:

比如减排目标,写入声明,板上钉钉。比如多次有效签证等等。

记者提问环节。中方主持人宣布:各国元首回答记者一个问题,首先请美国记者向奥巴马提问。这时候美国白宫发言人点中了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记者起身,似乎不识数,一下子滔滔不绝地提了三个问题,一个问题给奥先生,两个问题给习大大。

台上的奥先生,面露一丝尴尬。显然,他不是不会回答问题,而是美方记者上来就打破规则。素来自称讲规则的美国,怎能在全世界面前丢脸?现场其他记者也都沉下了脸,对记者们多不公平啊,看来美国例外论也适用于美国记者呀。

奥先生答问完毕后,习大大没有接过话题,反而是中方记者起身询问:中国应该如何定义在国际事务中所处的地位和位置?

习大大讲起了中国的国际作用,那些沉甸甸的事实和数据,真是很值得自豪!

当所有记者都以为回答结束时,没想到,习大大又开始回答纽约时报记者的那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少数外国记者签证延期。

奇怪了,偏偏美国纽约时报感到不舒服呢?看看它的涉华报道,就知道答案了。他的这个问题,在现场可是相当地没有共鸣。在场的很多外国记者也都不高兴,纽约时报一家之言,怎么能代表所有记者呢。中国有600个外国记者,工作生活都有很多便利,抱怨只是极少数。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个事。那些抱怨的记者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现场的中国记者不干了,他们念叨着,中国到美国的签证才麻烦呢,我们也想问奥巴马总统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放宽对中国记者的签证呢。

习近平声音不大,但非常自信、坚定:“中国政府依法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以及媒体的正当权益。但是各媒体也要遵守中国的法律。一个车子如果开到半截抛锚了,我们就要下来检查一下哪里出了毛病。中国人讲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我们都可以找找原因。”

纽约时报记者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媒体的反美思潮。

习大大的回答有举重若轻的坦然,他强调了两国坚决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决心和方向,并指出:“对美国和中国这样的两个重要国家,在国际上,在舆论中,出现不同的论调是正常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

奥巴马在讲话中提到了人权,习大大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人权问题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方愿同美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就人权问题开展对话,建设性处理分歧,增进了解和合作。

有的记者又是过瘾,又有些沮丧。不知他们是想通过突然袭击,给现场捣捣乱,还是想帮中国添添彩?

反正结果是一样的,都是给中国锦山添花。去年6月庄园会晤时,习大大现场答记者问,讲得多精彩,不妨调出当时的新闻来看看。

(四)欢迎午宴

欢迎午宴推迟了一个小时,中午一点多,大家终于上了饭桌。

还是不能踏实扒饭。习奥先后登台致辞。 习大大回顾中美两国你交往和中美建交35年来双边关系取得的发展,指出中美35年前建交是轰动世界的大事件,开启了两国关系和两国人民交往的新时代。高度赞赏奥巴马为促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取得重要进展所做的“突出贡献”。

1,习大大引用爱默生名言

习近平分别引用中国古语“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和美国作家爱默生的名言“人但有追求,世界亦会让路”,指出双方要站得高、看得远、锲而不舍,排除万难,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走稳、走实、走远。

2,奥巴马引用鲁迅名言

奥巴马高度评价美中建交35年来各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因引用鲁迅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多了就有路”,和中国古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积极回应习近平对发展中美关系评价与发展方向,期待和欢迎中国更繁荣和发展,强调美方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美中继续向前发展。

为什么喜欢相互引用对方的名言?尊重对方文化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对方能听得懂、记得住啊!

国事访问期间,习奥谈了10多个小时,不但给中美关系、也给世界格局带来深远影响。那些心存侥幸、那些望风使舵的人们,有些垂头丧气。当然更多的国家是期待,是展望,是赞赏。

再翻翻看,何止10小时?APEC期间,入场时、行进中,习大大和奥先生一直并肩走在一起,一直在交谈„„

奥巴马说,焰火很漂亮太精彩了,中国不愧是发明焰火的国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质监局工作计划下一篇:安监局窗口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