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方法论文

2023-02-08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而化学概念是物质及其变化现象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化学基本概念是指在化学学科中最基本的具有广泛应用的概念。人们正是依赖概念这种性质而展开思维活动。概念的形成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 从客观事物的许多属性中, 抽出本质属性而形成, 也就是把握住了事物的本质。体系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之上的, 体系是由若干条概念通过一定关系加以概括和总结构成的。所以掌握化学知识, 实质上就是掌握化学概念的体系。

初中化学是学生第一次全面接触和了解化学的开始, 也是奠定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 使学生清楚地、准确的理解基本概念, 对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如何在教学中将抽象、琐碎的概念弄清楚就越显得尤为重要。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学生对学习和掌握概念往往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即把化学基本概念简单当作建造化学大厦的砖瓦, 把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当作解释名词, 以为只要记住了概念的定义就算掌握了该概念。概念是作为知识体系中的结点出现, 结点掌握的越清晰、越准确, 那说明在形成知识网络中的系统就越明朗, 对于学习者来说受益匪浅。经过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 分析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以及要求掌握的层次, 探索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首先剖析学生形成概念时产生的问题和学生形成知识表象的原理, 按照“感知→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的概念形成过程, 实施概念教学。

1 利用认知规律, 采用丰富的感性材料, 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学生的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 从感性到理性, 从无知到已知的思维活动。感性认识是人认识事物的第一阶段, 紧紧地抓住这一规律, 利用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教具、各种直观材料、图像的观看和学生已有的实践知识, 利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 把感性的东西, 上升到理性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物质变化的教学中的应用。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过分别做课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六页的四组演示实验, 让学生注意观察每种物质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过程, 此时学生把注意力容易只集中在实验的现象上, 而忽略物质变化前后有什么异同, 这时自己采用启发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留给学生自己辨析的时间, 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来描述蜡烛燃烧的全过程, 为通过应用比较方法总结得出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作好铺垫, 能使学生较清晰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2 分析概念的本质

在获得感性材料的基础后, 对材料缜密思考、分析, 理清楚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 并对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归纳, 最后得到完整的概念。

2.1 要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要使学生真正形成正确的概念, 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 让他们自己思维活动起来, 紧紧抓住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 从众多属性中抽出其中本质属性来, 从而对概念的内涵达到真正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质量守衡定律时, 本人就采取这种方法;质量守衡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是这一概念的内涵, 体现了质量守衡定律的本质属性, 而化学反应界定了质量守衡定律的范围, 是概念的外延。能把握住这一点学生也就不难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对于解题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取镁粉、铝粉、铁粉、锌粉组成的混合物M克, 跟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刚好完全反应, 经蒸干水分后的固体生成物N克 (不含结晶水) ;求生成氢气多少克?此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解题时必须抓住质量守衡定律的内涵, 即:生成物中SO42-的质量=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SO42-的质量:参加反应的硫酸中H元素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解题的步骤为: (1) 生成物中SO42-质量为 (N-M) 克; (2) 参加反应的H2SO4中H元素的质量为 (N-M) /48克。

2.2 简化概念以提取概念的精髓

用简洁扼要的语言、图形和符号等概括概念的本质属性, 也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主要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 这些步骤起着组织、整理和巩固知识的作用。如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混合物、纯净物, 单质和化合物这两组概念产生迷惑和混淆, 因此在讲授的时候用简短的语言点出各自的本质, 前者是“物质种类的多少”, 后者是“组成一种物质中元素种类的多少”;然后通过图形展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见图1) 。

2.3 概念中模糊语言的含义通过辨析给以澄清

概念是对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既体现一般性, 又要体现特殊性。概念中常出现一些诸如“一般”、“主要”、“绝大多数”等词语。在分析概念时, 要给学生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自己思考和老师给予的指导, 学生就可以对这些概念的模糊点予以澄清。

3 通过适度的讲解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使概念具体化

有些概念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后, 要让学生应用于实践中。避免掌握概念停留在只是对概念的理解和下定义的层面上, 通过边讲边演示, 学生边实践, 边讲解边应用, 举事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的化学现象, 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是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就体会到概念间的关联, 从而加深了对概念的应用, 使概念得到具体化、系统化, 因而掌握的知识也就越牢固。

例如, 化学基本操作、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都可以采取这种教学方法, 效果较好。

4 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抓变式, 活化概念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要适度的进行小结。先让学生自己小结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 提升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然后从不同角度来分析, 达到真正理解概念内涵, 达到“活化”概念的程度, 这样解决问题就会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摘要:初中化学是学生第一次全面接触和了解化学的开始, 也是奠定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 使学生清楚、准确的理解基本概念, 对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化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探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正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下一篇:扭转立体曲面造型与数字离散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