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己三下乡心得

2022-08-22

第一篇:本人自己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当重新漫步在亲切美丽的校园,当曲折的山路、紧张的交流和泉涌般的汗水都变成美好的回忆,当一切归于平静,回首向来萧瑟,我最大的体会是: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这是一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的实践团是一个五位男生两位女生组成的队伍。

8天的时间,刚刚结束大一生活的我们怀着一股热情,从学校到宁乡县,从县城到乡村,从政府、企业到农村,带着一包资料努力去完成“探索新农村农业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构建”的社会调查。在付出了辛劳之后,载着自己的思考、建议和一生难忘的经历归来。

还记得出行前的疑虑和不安,记得面对数十位班车司机揽客时的惊讶与无奈,记得第一天出行队员迷失时的手足无措,记得寻找旅馆时的重重担忧,记得迈入陌生的县政府联系县领导时的忐忑……

我们并不怯懦,但社会这部书我们还需要慢慢来读懂。对于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可是当我们怀揣着理性的知识去叩响社会实践的大门,还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即便是我们做过准备。

实践开始的时候,我们有许多迷茫:“探索新农村农业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构建”,听起来简单,实际调研却该如何下手?区区几个大一学生,要试图去解决一个全国存在的大问题,怎样找到突破口?调查过程中,要与县政府、镇政府的官员频繁接触,能顺利得到想要的支持和帮助吗?企业本身与我们并无联系,走访他们会不会“吃闭门羹”?近四十度的高温,我们要走到偏僻、分散的村落向农户了解实际情况,我们能不能坚持下来?……

但是当我们以一个团体真正走到实践中去,发挥集体的智慧去寻找一个个问题的答案时,我们最后发现,其实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办法:调研主题过于宽泛,我们可以选取宁乡县享有称誉的生猪产业为代表具体分析;对于宁乡新农村经济产业链的构建,我们只需要从大学生的角度抓住几个亮点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我们需要找准方法、表明我们的目的;与企业交流,可以借助当地政府的联系和团队的优势获取机会;深入村庄走访,做好充足准备,互相帮助坚持到底也可以完成……

走过再回想,其实一次三下乡实践,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知识和体魄,更重要的,是考验我们的精神,考验我们有没有精打细算的周密,有没有临危不惧的冷静,有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有没有随机应变的果敢……

这一段特殊的经历,给我最深的体会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我们最缺乏的,不是理论知识,也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敢为天下先”的豪情,是不畏困难、挑战自我的勇气。大学生要积极走出去,开阔自己的视野,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加优秀。

想起我曾一度痴迷金庸的武侠小说,看得多了也发现同样的道理:那些真正无敌的顶尖大侠,不是那些能够打败天下人的高手,而是最终战胜自己的人。

一路走过,虽然是“天之骄子”变成了“天之焦子”却终有收获。

真想再回去走一回山路,喝一口山泉……

第二篇:本人就在中核二三工作,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文档

我们学校一块儿来中核二三的已经走了几个 我也打算走 几乎每周都有人走

跟预期差很远 电费要一块多一度。。还收水费 今年都招了近千人 在方家山的有三百多人 现在公司是劳务派遣,两年后有可能转正。第一年除了法定假日,别想有其它假期,什么年休假啊,全跟你没关,本科第一年工资是2160,扣除保险也没多少了,第二年2500左右。。。觉得不错的,找不到工作的也可以来,这儿是不错的选择,这儿更是自虐者理想的乐园。

专科第一年1600,别侥幸可能会涨工资,想靠加班多挣点儿?这儿的加班费一天只有不到三十块。而且还是强制加班。。

生活很无聊,周围就一个小村庄,去镇上连公交车都没,要走好远去坐公车,除了上班吃饭就没其它事可干了,刚来时没事了只能去海边。。。这儿的海边全是泥,不是沙滩。。

来这儿前半年就在工地,跟着外包队的人干活,什么抬方钢啊,抬电缆架,拉电缆。。能干的都让你干。干一天搞一身土,就是一农民工,来这儿想搞多高深的技术,不可能,在班组里连个像样的桌子板凳都没,就别想着天天坐电脑前。。。别做梦了,一年招上千人。可能吗?“说白了,这儿就是一个安装公司,跟核电没什么关系,来了这儿你以后想去业主单位,门儿都没有,”这是我们组长说的,他还说你们在工地少则半年,多者两年,三年都可能。即使你转正了,也要天天下现场做技术指导。

这儿有人的话就好说了。。。直接。呵呵。。一起来的,没人的过不多久,跟人家比就是天上地下。

中秋节连月饼都没发,前几天中秋晚会,标题是写的很好,“中核二三全体员工联欢会”,到了时间才知道没我们的事儿。才想到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能转正呢。。

还有,没女朋友的来的话要考虑好了,这儿的男女比大概是十比一,。。来这儿的女生几乎都是被抢的。

每年都走很多人

就是这样的

在那个地方 饿不死你 也好不了 说了这么多 你也许不信 我只是想让弟弟妹妹们少走弯路,并没有污蔑公司的意思,也无所谓啦,反正过几天要走。。。再声明一下,核建!=核电!!!

第三篇:本人的工作心得体会

sp; 请你永远记住一句话:"能打倒你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走文学之路,攀创作高峰,就要忍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扛得住赔钱;受得住冷嘲热讽,抵得住各种诱惑,顶得住流言蜚语;苦得住心志,累得住筋骨,熬得住时间。

坚忍不拔、坚定不移、坚持不懈,一定会苦尽甘来!

第四篇:本人学习思八达心得体会

由由思八达著名讲师张亚峰老师主讲管理”课程,虽然时间很短,只有三个半小时,但却使我原本模糊的概念清晰化。时间是不可限制的,只有控制好自己,才能做时间的主人。

一、 心得体会

1、 养成每天进行工作总结和第二天工作安排的习惯;

2、 要学会对突发事情的处理方法;

3、 事情不能拖延;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互相推委;

5、 打电话前需先打腹稿;

6、 工作中学习,生活中学习。

二、 具体做法

1、每天提早15分钟上班,以“大石小石”方法对一天的工作进行计划。每晚下班后留有5-10分钟的时间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检查今天的工作计划完成进度,对于那些未能如期完成的工作,需要反省一下,为何未能完成,时间究竟浪费在哪些地方,对于整周的工作计划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第二天应该如何改进。

2、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对于一些突发事情,要分清轻重缓急,同时对一些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要学会SAY NO,这样既便于别人在接收到这个信息后另做安排,也不会让原本的计划过于偏离轨道。

3、在接受一个任务时要先分析是否能将其纳入工作计划中,如果可以的话需要给别人一个明确的完成时间,这样既是对别人的承诺,也不会让自己存在拖延心理,更可以加强自己的责任心。

4、在不明确事情的做法时,可以自己先摸索或向别人请教、共同商量,但不可只将事情推给别人,最后在事情没完成时只会互相推委。

5、每天工作与学习的时间只有10小时,但两者的界线却不是很明确的,有时学习的时间并没有4小时,因此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以积累经验更好地处理工作,提高效率。学习的定义也并不局限于工作,生活中也要不断地学习,如何增强与父母、朋友的感情,如何面对工作压力,如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的。

以上就是我在这三个半小时的收获。之前在工作的时候我也有类似这样的做法,但不是很明确,而且也没有持之以恒。通过这堂课,我想我以后可以更好掌握自己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缘起老师在广州颐和山庄国际会议厅给200多位老板讲了两天一夜经营企业的智慧,我在现场做为一名速记员,从头至尾听了,先给大家分享针对我个人所学到的一些感悟吧!

从小到大,一只水桶的寓言故事烂熟于我心:一只长短不一的水桶装水,水的高度取决于长板还是短板?

我想我们都被这个故事害了!为什么?

因为人类的缺点和短处永远改不完,人无完人的道理只要是个人就懂,但我们却一直在纠正自己的缺点,或者揪着别人的缺点不放手,我们都忽视了我们的长板,如果我们无限放大自己的长板、优点、优势,我们想成为一般人都难!

在工作中也是一样,团队中也一样,公司、企业还是一样!善于发现我们当中的长板,公司的长板,团队中的长板,知人善任,将他们的长板发挥到极致,将产品的长板发挥到极致,你必成大业!

找到属于你的节奏!

拿我的工作来说,如我打电话,打的很有感觉,一个接一个,感觉有些电话讲的很好,那我就把这个状态持续下去,如果这时候我休息一下,干点别的事情,就把这种节奏给打乱了,当天再想进入这种节奏就得重新找感觉,而且比较难!

老板经营企业同样的道理,找到你成功的节奏,找到你成功的法门、通道!

就像爬山一样,按着节奏到山顶是不会觉得累的,本来你按着自己的节奏爬山,当有人比你慢堵在你前面时,你就慢下来了,当有人比你快时超越了你,你会有一点心急,这些时候你的节奏就乱了,越爬越感觉到累!

人之所以得病就是节奏出问题!

再讲一个字:断!

我的人生到目前为止不成功正是因为这个字,没有持续!没有任何一个伟人或成功人士是因为断断续续做事而成功的!持续与专注的去做事,必定成功!助推我们成功还有一点至关重要:迷上一个人,迷上一件事!

底下分享一点点袁老师的课程笔记:

企业的第一产品就是老板本人!

老板上台讲话1分钟说不清自己做的事,这是最大的悲哀!老板要给自己时间静一静、想一想、理一理!

课程中,缘起老师用三句古诗词来解释了老板做事的三个境界:

1、西风雕壁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创业(被-逼无奈,报仇雪恨)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主动出击,主动选择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事业的归宿,找到至爱

第五篇:本人参加教育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

我名叫黄祖民,男,壮族,出生于1957年8月10日,现年59岁,中共党员,中师文凭,系巴马县百林乡阳春村那朋屯人,1982年7月高中毕业回乡,当年9月就开始在本屯那朋瑶寨小学当民办教师。

本人自从参加教育工作后,看到原来旮旯里瑶寨学校教学点没有活动场所地,同时教室简陋教室地板潮湿阴暗,每年一碰到下雨天,雨水冲刷墙,教室里一片烂泥潭,无法上课,为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环境,为改变学校破烂不堪的面貌,我用自家的五分保水田同别人抵换一亩多的旱地作为学校地皮,况且与爱人商量,用自家多年积累资金15000多元钱全部用于建校投资,全家四个劳动力集中精力投入建校工作。前后挖学校地皮土方700多方,还用马驮和人挑石头、石沙、水泥、钢筋何石灰等3千多工日。经过奋战半年时间,于1989年春季建成一栋一层两间共60平米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室,使孩子们有个安稳舒适的学习环境。校舍的建成为国家节约10000多元,校舍建好了,我又集中精力抓好适龄儿童入学和巩固工作。为此,每学期开学前,我翻山越岭上到六相屯、六尼屯、安连屯、那朋屯四个瑶寨屯,动员孩子入学(回校),还给瑶族特困生同自己开发,从不收他(她)们钱。多年来,我先后为瑶族特困生无偿垫支书杂费、文具费、生活费达5000多元。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生数由原来20人,增加到3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由80%,提高到100%.巩固率由原来78%提高到100%。

在教育教学中,我很下苦功夫,自己原是高中文化,在教学实践碰到很多实际困难,为提高自己的文化和业务水平,本人一面参加中师函授学习,一面参加本村教研活动,努力钻研教学业务,还主动到村完小、乡中心校参加听优质课,有了一定效果。1999年7月,本人读完中师函授毕业,1999年10月至今,我先后给全村教师上公开课3次,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我的教育教学越来越有方,根据山村瑶族孩子的特点进行教学,对于小学

一、二年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动口、多动手,多做练习作业的机会,达到实践出真知为目的。同时,对于尖子生采取鼓励表扬的办法,激发他们奋发向上,锐利进取,不断前进,对于后进生,我采取个别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个别进行文化辅导的办法,让他们迎头赶上,多年来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每年“六一”节乡村举行学科竞赛,我任的

一、二年级复式班学科成绩都获

一、

二、三等奖。每每学下学期期末统考,我任的

一、二年级语、数及格率超标,得到教育部门的表扬和奖励。

在近三十年的教育工作中,由于本人积极工作,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诚诚恳恳,艰苦耐劳,以身作则完成党的教育方针,得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曾获得乡优秀先进教师四次。县级优秀先进教师三次。地区民族团结先进教师一次。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一次。2016年被评为“最美红烛教师”。

今年以来,我保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努力当的各项教育方针,遵守党纪国法,关心学生胜过儿子。“红烛基金”帮了我。我更努力帮助学生学文化知识,为人民服务。

我非常感谢“红烛基金”对我们代课教师的帮助,我是近三十年教龄的代课教师,现年59岁,由于年老身体多病,我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天天口不离服药。药费欠债累累,我家有五口人,两个孙子,大孙子读小学二年级,小孙子读幼儿园,儿媳妇有贫血,无劳动能力,全家五口人只靠大儿子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我工资微博,要过温暖的2017年春节,特此申请“红烛基金”“千元”送温暖行动。

巴马县百林乡阳春村小学

黄祖民 2016-12-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北师大研修培训总结下一篇:八年级文学常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