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写意花鸟画的构图

2023-03-21

第一篇:浅议写意花鸟画的构图

写意花鸟画的感受

学习写意牡丹花画法的感受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她雍容华贵,是富贵的象征,众多的人们都喜爱牡丹。同时,牡丹又成为众多中国画家们所喜爱的画种。我对牡丹这个画种更是情有独钟。通过近年来的学习和绘画实践,自己对小写意牡丹画的绘画多少也有一些粗浅的体会,现将写意牡丹画法总结如下;

写意牡丹画属于写意画,它当然具有一般写意画应该具有的共同点,应该遵循和坚守一般写意画必须具有的绘画要求:

第一,利用生宣纸的吸水特性,以突出其中国画的笔墨趣味。

第二,坚守一般写意画的书写特点,以书法入画,要求见笔见墨,讲究笔墨流畅,讲究用笔的变化和墨色的变化。

第三,坚守一般写意画的写意性和随意性。

小写意牡丹画不同于大写意,相对于大写意的抽象和挥洒,小写意要更偏重于自然和具象,对笔墨和色彩的交待要更具体一些。同时,它毕竟是写意,又不需要像工笔那样的描摹、精到。正因为这些特点,对于我们这样初学中国写意画的同学,一般都是从学小写意入手。

写意牡丹画也有和其他写意花鸟画所不同的特点。它的不同特点首先还是来自牡丹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牡丹花花大而美,是花中之王;它雍容华贵,是富贵的象征,在我国被称为国花。这就要求,写意牡丹画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除坚守写意画的一般要求外,更重要的是画出牡丹王气和富贵气。牡丹的王气和雍容华贵的特性主要是体现在牡丹花上。因此,在画牡丹的过程中,更要注重牡丹花的形象之美,更要注重对牡丹花的刻画。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认真构思、构图,做到胸有成画。构图中,尽管可以新颖别致、形式多样,但更要遵守中国花鸟画的构图规律,如不能中间出枝、更不能四角出枝。布局中,要做到疏密变化、错落有致。

小写意牡丹画法步骤

小写意牡丹画法步骤一:一般是先花后叶再枝干 小写意牡丹画法步骤二:花要美润。花头宁大勿小,花心的部分色要深、光要暗、笔要干、点要碎,外围的花瓣要大、用笔要润。花头要外实内虚,花蕊也要外实内虚。

小写意牡丹画法步骤三:叶要变化。要讲究大、中、小组合,注意正、侧、反的变化,处理好浓淡、远近、疏密等各种关系。

小写意牡丹画法步骤四:枝干要苍劲有力。枝干用笔最讲究,国画的书写性在枝干上体现也最充分,枝干以干笔为主,要中、侧锋和顺、遗、顿、挫兼而用之。

小写意牡丹画法步骤五:处处注意变化。构图要有变化,在整个画面中要创造出多而强的生命线;花头要有色彩、大小的变化,叶子要有浓淡侧反的变化,枝干要有各种用笔方法的变化。从整体画面到局部细节,处处都要考虑到大中小、点线面、黑白灰等各种变化关系。

要注重画外之功

要画好牡丹,画内的技法与经营固然重要,但画外的功夫却一点也不能忽视。例如写生练习、书法练习以及其它画种的练习,都是画好牡丹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甚至对文学和哲学的学习对画好牡丹都是很有帮助的。

写生不仅增强绘画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能近距离观察牡丹各部位的特点,例如牡丹花的花型、颜色、大小,叶子的三叉九顶、叶茎的稚嫩和枝干的苍老,这些也只能通过写生也才能细致的观察到和深刻的体会到。哪些从没见过牡丹或者从没做过牡丹写生的人画出来的牡丹是很难做到栩栩如生的。

写意画的特点是写意,讲究的是笔墨趣味,对此,不学点书法是不可能画好写意画的。而且,笔墨功夫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它需要长时期的学习、琢磨的练习。当自己在笔墨功夫上有所体味和提高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绘画的技能也随之提高了。

第二篇:写意花鸟画的审美要点

当代美术界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多元时代,艺术应当多元共存,标准也应该多元,多元也就意味着“审美标准”的模糊,没有标准,也就没有了坐标,我们学习绘画就会无所适从。难道艺术真的没有标准了吗?答案是有。那是什么呢?是由人类生命历程中积淀下来的生命体验,这些体验再由思想家提炼概括而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文化共识,这些文化共识是什么呢?在中国就是儒、释、道精神,而这些精神的精华都凝炼在物质形态的艺术作品当中,包括文学、诗词、绘画、书法、雕刻、工艺、建筑、园林等,在这里我通过绘画创作实践及心得体会,谈谈在写意花鸟画中是如何表现这种生命体验和文化精神的,是如何运用形式语言完成这一表现目的,通过梳理和概括,归纳为如下十点:

一、简洁、概括

写意与写生、写实相对,不追求客观的真实和细致,反对模仿自然,讲求归纳概括物象的类型化、恒常性的特征,摒弃具体的细节、个体的色相。牡丹花之所以是牡丹花,是因为它区别于其他花卉的类型化的特征,而不是这个牡丹花与那个牡丹花的个体差异。

二、单纯、质朴

正如《诗品》中讲“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是说真正的富贵不在于青黄屡出、色相翻滚,而是对自然精神的细心领会和精神上的富足,写意画反对色彩斑斓,物象复杂,而要在单纯中求丰富,质朴中求绚烂。所以,画面中往往只用

一、两种色表现

一、两种物象,笔法统一,物象单纯,只用水的多少变化求得丰富的浓淡、层次变化,满足视觉的节奏转换。

三、潇洒、随意

写意的“意”字点明了中国画创作中画家要表达个人的主体精神,即性情和修养。平静、淡泊、洒脱的心境是画家充分抒发情意的必要前提,所以画家要在世俗纷扰中要修得超然潇洒、淡泊宁静的心志和素养,在动笔挥毫时才可以心无挂碍,畅然自得。落实到具体用笔上,则是不粘不滞,不慌不忙,不野不狂的沉着适意。

四、笔墨内美

写意画的核心语言因素是“笔墨”,也是源于文人书家“以书法演画法”的推动,自宋元开始,将“笔墨”提到了至高的位置,几乎“笔墨即画法,画法即笔墨”,可见笔墨的重要性。笔墨蕴含丰富的情感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其成为最核心的写意画语言,被现代笔迹学所印证,笔迹是鉴别签名者个人身份的最有效证据,也是因为笔迹的独一无二和不可替代性。再加上书法审美的规范性约定,便成了写意画审美评价的主要元素,正如黄宾虹“五笔”说“一日平,如锥画沙;二日圆,如折钗股;三日留,如屋漏痕;四日重,如高山坠石;五日变,参差离合,大小斜正,肥瘦短长,俯仰断续,齐之不齐,是为内美。”藉此,笔墨就可以“节节有呼吸之感”,一点一线都充满生命活力,才可以成就作品含蓄蕴藉的审美气象。

五、生活情趣

我们经常说一幅画具有“生香活态”,这个“生香”即生命之香,不仅包括客观物象的生命气象,还包括作者“我”的精神情态。齐白石原本承袭冷逸孤寂的八大画风,经陈寅恪的点拨,转向自己的早年生活,花卉、虫草、鳞介无不表现出农村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活力,相比清高孤冷的失意落魄的文人意境,更能唤起大家心底的共鸣。所以,画面中的生香活态来源于画家真实的生命体验,丰富的生活经历造就艺术的生命活力。

六、诗意境界

中国诗画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也认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人的情感多种多样,而诗意情怀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高级形式,能够超脱低俗和庸常,写意花鸟肇始于文人墨客,文人的情感表达是生命情感和天地自然精神相往来的悟对通神,是平俗生活的文学升华,所以我们读诗则画意自来,开卷则意象联翩。画家不必会写诗,但不能没有诗心、诗意。

七、文化精神

我们经常说画画要“脱火气”,“火”与“欲”相连,欲火不除,心难清净,俗气难消,如何去火?惟有读书修身养性。人们对于生命的体验和期许总能汇合为一种文化形态,中国几千年以来形成的”儒释道”文化传统便是中国人的生命观、宇宙观,现代生活融入了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环保、护生的观念,尽管古今概念有所差别,但精神实质无二致,毕竟大道一同,天理无别,传统文化将在发展中魅力永存。艺术作品在强调个性风格的同时,也重视社会的认同感和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一点必经创作者对文化精神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和艺术表达,否则如果只沉溺于狭隘自我的表现,只能出现一些“孤芳自赏”的浅薄之作。

八、意象造型

意象的“意”,最基本的意思是由“特殊到普遍”“个体到一般”的过程,即从个体概括归纳而成的类型化的典型形象;再进一步是赋予了观念意义(宗教、文化、政治等外在观念)的近似于符号的半抽象化图像;意象的最高形式则是具有强大表现力,且能够充分表达主观精神意味的造型。造型的概念,不是模拟自然形态,而是创造一个新的、富有表现力的形象。它与自然形态是不相同的,是超越了自然形态的“人为”的、“文化”的形象。需要经过概括、归纳、简化、夸张、变形、拟人、拟物等艺术处理,完成形象的“艺术升华”,赋予特定的形式意味,承载一定的精神意志,不是“惟妙惟肖”、一味地描摹自然形象。

九、传统章法

阴阳太极图高度概括了事物存在与运动的规律,具有均衡、圆融、变易和方向式的结构美,也包含了中国画的基本结构法则,如虚实相生、有无相依、阴阳互转、刚柔相济,以及起、承、转、合所显示的节奏和韵律。“阴阳”二字含义很广,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它的意义范畴包括黑白、浓淡、干湿、疏密、聚散、曲直、方圆、刚柔、冷暖、明晦、主次、前后等等,中国画创作就是通过设立这些对比关系,通过解决矛盾并达到阴阳和合来完成一幅幅既统一又有变化的艺术作品的。

十、形式构成

中国艺术一直受观念支配,与“模拟自然形态”的西方艺术相比,更具有鲜明的形式感,虽“形式”这一概念来自于西方艺术理论,但不应有抵触的情绪,意境的传达离不开形式的构成,无论意境之雄浑、劲健、豪放,还是冲淡、典雅、含蓄,莫不是通过相应的语言形式和构成方式得以显现。点线面、黑白灰、重复变异、聚散疏密、虚实浓淡、干湿枯润、分割比例、统一变化都是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抽象、提纯、概括出来的形式要素和表现方式,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精神和观念。

第三篇: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引导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2、技能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 教学重点:

中国画的用笔、用墨。 教学难点 :

利用传统的笔墨造型陈式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与示范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笔法:

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 墨法: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

二、 临摹练习:

以竹、兰为素材进行组合训练。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笔墨的应用变化,构图的基本常识和用笔墨造型的基本规律。

三、 作业布置:

完成以竹、兰为主要内容的写意画一幅。

第四篇:关于写意花鸟画教学的几点建议

摘要:如何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创造性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短时间内学好工笔画和写意画,是职业中专绘画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并着重指出,明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特征、要素和技巧是学好绘画技术的关键。关键词:花鸟画;写意;工笔;技巧职业中专的学生基础较差,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新课题,在绘画方面,许多学生无素描基础、造型能力差、理解力较弱,致使教师在授课时事倍功半,达不到预定目标。为此,教师都在尽力探索使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通过几年来的教学,笔者在工笔画和写意画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物点创造性地运用了一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好工笔画和写意画。现将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一、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在教学上,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从一枝花、一只鸟画起,然后再画一簇化、数只鸟,这种教学进程上的循序渐进使学生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更新,既有利于他们对技巧的把握,又增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既使他们塑造形象的基本功扎实,又相应地练习了笔墨的使用,促进他们积累技巧。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便可以整幅地作画了。

二、突出重点,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画理和技巧学虽无定法,但学毕竟有法,画画更是如此,画理和技法尤为突出。画理是在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包含着反复实践、除旧变新的艰苦过程,一条画理需要理解,更需要在实践中运用。若不在实践中认识画理,是很难心领神会并运用自如的。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要特别体现一个过程,既要让学生认识到新的,又要让学生敢于否定旧的,日积月累,逐渐丰富学生的艺术技能。

三、明确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的教学经验,不仅适用于高等院校,对技术院校也十分适用。技术际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使他们掌握一门技术。这就要求在教学生时要着重基本功的训练,主要训练他们的画技,因此,要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或手段,提高学生的画技,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出色的技能。所谓“熟能生巧”,要指导学生勤于动手,加强训练,只有多练,才能具有纯熟的技巧和技艺。不仅如此,我们在注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要适当地教授理论知识,不过在这方面,它同纯美术有明显的区别。纯艺术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画理、画技,训练基本功与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相当广泛的爱好,掌握必要的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知识。真正的艺术人才,不仅应该具有娴熟的技艺,更要有高深的文化修养。教学上必须有的放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要让学生明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特征只有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尽管写意画是写意境,但不体现本质的东西是苍白无力的。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事物的特征,尽量最大程度地概括出事物的本质,这也是写意画主要的重要的要求。(二)要在学习中知晓写意花鸟画的要素不知其要领而为之的做法,不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画画也是如此,在写意花鸟画的学习中,明白其要素相当重要。因为中国画从工笔到写意是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的,了解了写意画的要素就等于了解子写意画的发展脉络。从工整的勾填法、没骨法、兼工带写法到写意画法,是人们由对自然界的客观表现,向着对主观世界、人的情怀意向的表现的发展和提高。不仅如此,写意花鸟画也同样注重笔墨、笔锋、笔迹的表现,强化笔墨在运转流动中所自然体现出来的韵致,同时,还吸收了书法的用笔,融书画为一体。在形象刻画上重提炼、重神韵意向,形成自身的特点,文人画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对写意画要素的总体概括,即“诗情画意”。(三)要培养学生写意画的技巧写意画的技巧是不拘一格的。为了直抒意境,画龙点睛之笔常常在最精彩的部分,但总的来说,浓淡有别、轻重缓急、自由发散与有意控制都要做到恰到好处。更具体地讲,创作写意画时,要针对某种抽象事物的刻画,就整体而言,结构中的哪一部分先画,哪一部分后画要自成规则,不做大的更改。比如鹰的画法,先勾嘴、眼,画头顶的羽毛,以花青墨调赭石、点背,以重墨画羽翼和尾,再用淡赤者墨点斑纹,最后勾爪,爪要勾得厚重,表现出锐利之势。如此三步的画鹰方法是由鹰的特征决定的,鹰的神志很重要,要有雄杀之气,主要在于嘴、眼的表现,这就决定了必须先画这些部位,用色要深厚,眼睛瞳孔的白点要留得有神,嘴中线要和眼睛相齐等等。如此,种种技法是由表现的意境而定的,但不可生搬硬套。倘若要丰富作画的技法,就要多动眼观察,动手作画,并在切身实践中寻找规律。学到种种画理画技之后,创作实践就会有理论基础,作品因而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确切地说,学习写意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过程的结体,需要经过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写实到写意的发展过程,谁违背了这个守程,谁就违反了写意画的罗辑,任何人都不能如此,尤其是初学写意画的人。

第五篇:写意花鸟画-麻雀

《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教案 概要: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工具的使用。

关键词:翎毛画法;飞禽。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表现方法的专称。麻雀是最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鸟的造型练习:

一般鸟的身体像鸡蛋,头像枣。以此为基形,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 画麻雀的步骤:

褐黑点头背,浓墨画眼嘴。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腿。

画飞雀:两翅张开,翅膀的方向稍加变动,飞雀的动态也就随着变化。

一、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在本节课里,教材通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分析,阐述了彩墨禽鸟的基本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其画法是,首先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把鸟的身体看成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然后再从整体出发,自背部起笔,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次写翼及尾,再写胸、腹,然后画出头、嘴、眼睛,再添画爪。

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则用枯笔。

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诗歌的方法,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提醒学生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的快慢,利用线的刚柔、曲直,毛笔的干湿、浓淡的变化,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以达到教学效果。

老师应把步骤制成挂图,写上文字,说明每一步应如何去画,要求达到什么效果,或制成幻灯片、投影片,使画面更清晰地体现出来,吸引学生集中精力听课。

课文以范画配合步骤图解,教师除了讲授国画知识外,还须结合范画进行分析,讲解,指出学生作画应注意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欣赏范画。

本课作业 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笔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

二、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二)教学重点: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的表现方法,也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四)课业类别:

绘画习作(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课。

(五)学生学习用具装备:

毛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六)教具准备:

1.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

2.生宣纸、毛毡、画板、国画颜料。

3.幻灯片及教师放大的范画。 画麻雀的步骤图。

(七)教学过程 :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复习旧课:

①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表现形式。

②评讲上一节课学生作品1-2幅,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缺点以及改正的方法。

3.讲授新课(直接导入

)

我们知道花鸟画的题材非常广泛,除花卉、鸟类之外,家禽、鱼虫、蔬果、走兽都是花鸟画所描绘的内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鸟类的画法。

板书: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

4.欣赏《麻雀图》教师作品

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

图上共画了几只麻雀?

麻雀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麻雀的背部是什么颜色?此外,它的嘴巴、爪各是什么颜色?

5.教师讲解(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板书分析:(鸟的画法)以麻雀为例进行分析

①麻雀基本造型

②麻雀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6.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

画法配诗:

褐墨点头部,

接着画身翅,

浓墨画嘴眼,

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

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爪,

麻雀俱画成。

画法步骤:

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7.学习练习画一只麻雀,教师巡回辅导。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缺点,并对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8.教师小结,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学生掌握不够的地方。

9.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麻雀(运用幻灯片)

作业 布置:老师提出作业 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

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

讲解分析:

1.鸟的基本造型:

枣 鸡蛋 鸟 头部

2.麻雀的结构:身子

爪子

三、教学参考

(一)教学研究

在教学过程 中作一些国画常识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法则的理性认识。 虽然有了明确步骤的绘画步骤和方法,学生也不一定完全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要使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从实际的操作中得出结论。在练习时多作不同角度、不同姿态的练习,还可以画一些其它的鸟类,这样才能掌握鸟的画法。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美术教案-《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教案》相关的文章。

上一篇:企业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企业愿景使命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