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在骨科中的应用

2022-08-26

第一篇:导航在骨科中的应用

计算机导航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文献综述

骨科手术中的计算机

导航技术

1 / 22

骨科手术中的计算机导航技术.................................................................................... 1

1 课题简介.................................................................................................................. 3 2 选择的数据库 .......................................................................................................... 3

2.1 中文数据库 ...........................................................................................................................................3 2.2 外文数据库 ...........................................................................................................................................3 2.3 网络信息资源.......................................................................................................................................4

3 检索策略与检索结果 ............................................................................................. 4

3.1 中文数据库 ........................................................................................................................................4 3.1.1 维普数据库 ..................................................................................................................................4 3.1.2 万方数据库 ..................................................................................................................................5 3.1.2.1 学位论文 .............................................................................................................................6 3.1.2.2 期刊 ......................................................................................................................................7 3.1.2.3 会议 ......................................................................................................................................8 3.1.2.4 专利 ......................................................................................................................................9 3.1.3 中国知网 ......................................................................................................................................9 3.2 外文数据库 ........................................................................................................................................ 11 3.2.1 SPRINGERLINK .......................................................................................................................... 11 3.2.2 SCIENCEDIRECK ........................................................................................................................ 12 3.2.3 PQDT ............................................................................................................................................ 13 3.2.4 欧洲知识产权 .......................................................................................................................... 13 3.3 网络信息资源.................................................................................................................................... 13

4 课题综述 .............................................................................................................. 14

4.1 前言 ..................................................................................................................................................... 14 4.2 正文 ..................................................................................................................................................... 15 4.2.1 发展简史 ................................................................................................................................... 15 4.2.2 工作原理 ................................................................................................................................... 16 4.2.3 组成及分类 ............................................................................................................................... 16 4.2.3.1 组成 ................................................................................................................................... 16 4.2.3.2 分类 ....................................................................................................................................17 4.2.4 应用 ............................................................................................................................................ 18 4.2.5 存在的问题 ................................................................................................................................20 4.2.6 发展方向...................................................................................................................................... 21 4.3 结语 ..................................................................................................................................................... 21 4.4 参考文献 ............................................................................................................................................ 22

2 / 22

1 课题简介

在传统的骨外科手术中,医生主要凭借经验来进行手术路径的规划及相应操作。但是,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骨科医生, 用传统方法进行较精确定位的手术, 也有出现偏差的可能性。所以就迫切的需要一种精确的技术,使手术器械的位置在术中通过影像实时显示,从而来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减弱术中放射线的照射,使骨科手术变得更安全、更准确、更微创。本论文就是来具体了解一下骨科手术中的计算机导航技术,以及它的应用及发展。

2 选择的数据库

2.1 中文数据库

1) 维普数据库 2) 万方数据库 3) 中国知网

2.2 外文数据库

1) SPRINGERLINK 2) SCIENCEDIRECK 3) 欧洲知识产权局 4) PQDT

3 / 22

2.3 网络信息资源

3 检索策略与检索结果

3.1 中文数据库

3.1.1 维普数据库 检索式:

检索结果,共检索到9篇,其中4篇和课题相关 课题综述中用到了如下文献: 1)

题名:计算机导航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机构地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 作者:孙月华 俞超 李华 张蒲 朱振安 戴克戎

出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年第7卷第7期 610-613页,共4页

文摘:目的将计算机导航技术应用于骨科手术,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2004年2~12月,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下共行134枚椎弓根螺钉固定,51枚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58枚交锁髓内钉远端交锁螺钉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全部在导航下完成手术,术中明显减少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未发生血管和神经

4 / 22

损伤并发症。结论计算机导航手术安全有效,更有利于做创手术的开展。 2)

题名:计算机导航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与进展 作者:刘巍 尹芸生

机构地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山西太原

出处:《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第11卷第5期 432-435页,共4页 文摘: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s surgery,CAOS)即利用各种影像设备如CT、MRI、PET、DSA、US等结合导航系统,对人体骨骼解剖结构及手术器械进行显示和定位,通过计算机制订手术计划,在术中进行操作干预的一项技术.最早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立体定位,肿瘤切除化疗等.其最大的优势是: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减弱了术中放射线的照射,使骨科手术变得更安全、更准确、更微创。

3.1.2 万方数据库 检索式:

5 / 22

检索结果,共检索到24篇,其中10篇和课题相关 课题综述中用到了如下文献: 3.1.2.1 学位论文

题名: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导航系统的研究 作者:戚春燕

学科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导师姓名: 鲍旭东 罗立民 学位年度: 2008 文摘: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用导航图像指导手术,在临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骨科手术中主要应用于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和创伤外科等。根据导航图像建立的基础及空间配准方法的不同,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可以分为无影像导航系统、基于CT图像的

6 / 22

导航系统、基于二维透视图像的导航系统和基于模态的导航系统。手术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涉及术前医学图像处理、术中空间定位及配准等几个方面。本文研究了现有的骨科手术导航系统,提出了利用激光扫描数据的表面配准技术,实现基于CT图像的骨科手术导航。论文通过人机交互确定配准初值,使用重采样的激光扫描数据进行粗略配准,并采用基于距离和曲率的错配点排除策略,达到了较高的配准精度。 3.1.2.2 期刊 1)

题名: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 王伟 吕龙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骨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期 刊: 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 2007, 39(7) 文摘: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系统将空间立体导航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及可视化技术与临床手术结合起来,使手术器械的位置在术中通过影像实时显示,从而确保手术的安全.因精确性、安全性及快速性的特点使其在临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在脊柱、关节外科、创伤外科等方面也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

题名:计算机辅助骨科导航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7 / 22

作者: 肖德明

作者单位: 518020,广东省深圳市,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

期 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ISTIC 年,卷(期): 2005, 7(7) 文摘:计算机辅助骨科导航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现已几乎涉及骨科所有领域,并取得初步成果。但由于此项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面临以下主要问题:①无统一的技术标准,包括设备技术标准、手术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②临床应用中尚存不少问题 ,如操作繁琐、手术时间延长以及易出现操作错误和错误信息反馈;③设备昂贵、技术尚待完善。了解其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对这项技术的深入理解,并减少经济及临床应用上的风险,避免出现一拥而上的局面。 3.1.2.3 会议

题名:计算机辅助导航骨科手术及医用机器人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作者单位: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 母体文献: 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 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 会议时间: 2006年1月14日 会议地点: 北京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

文摘: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导航骨科手术(computer

8 / 22

assistedorthopaedics surgery CAOS)及医用机器人技术在创伤骨科应用中的主要进展、当前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对策、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骨科医生要正确认识计算机辅助导航骨科手术及医用机器人技术,在充分了解CAOS的技术特点、基本原理、操作程序的基础上,对要实施的手术具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开展CAOS手术。目前,迫切需要建立CAOS技术标准、临床适应症和手术操作规范,进行CAOS产品之间的技术比较和评估,便于医生选择合适的CAOS产品。伴随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数字化手术室、智能化微创导航手术系统、医用机器人辅助的远程医疗将有可能威为未来CAOS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3.1.2.4 专利 检索式:

检索结果,共检索到0篇 3.1.3 中国知网 检索式:

9 / 22

检索结果,共检索到8篇,其中7篇和课题相关 课题综述中用到了如下文献: 1)

题名: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邱贵兴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出处: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10期

文摘:影像导航技术问世之前,骨科医生在术中,凭借人体的骨骼解剖特点、术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X线片、CT、MRI)和术中的X线透视进行定位。但是,解剖变异或解剖标志的缺乏等往往会导致术中的定位偏差。因此,手术者的实践经验就非常重要。然而,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骨科医生,用传统方法进行较精确定位的手术,也有出现偏差的可能性。近年来,计算机辅助影像导航系统用于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和术中导航,在手术过程中跟踪手术器械,帮助骨科医生更精确和更安全地进行多种复杂手术。因此,该技术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骨科手术中。 2)

题名: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骨科植入物准确稳定置入的导航作用 作者:王胜林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CT科 河北省承德市

10 / 22

出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22期

文摘: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总结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是经典立体定向、现代影像诊断、微创手术、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产物。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数字化影像信息通过媒介体输入计算机工作站,经运算处理后重建三维模型影像,手术医生通过相关软件,在此影像基础上进行术前计划并模拟进程,通过高解像度的显示屏从各个方位观察到当前的手术入路以及各种参数,完成微创手术。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一般由手术导航工具、位置跟踪仪、监视器、工作站4个部分组成;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形式。导航技术在骨科的所有领域几乎均有应用。尤其在骨科植入物置入准确度和置入物稳定性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但亦存在图像显示与实际操作不符及应用中有遮挡问题等。

3.2 外文数据库

3.2.1 SPRINGERLINK 检索式:

11 / 22

检索结果,共检索到26篇,其中14篇和课题相关 课题综述中用到了如下文献: 1)

Title:电脑辅助骨科手术 Author(s):Nobuhiko Sugano Source:骨科学手术 第8卷, 3号 (2003), 442-448, DOI: 10.1007/s10776-002-0623-6 Abstract:计算机辅助手术(CAS),利用机器人或图像引导技术,已经被引入各种骨科领域。导航和机器人系统是中科院最先进的部分,其功能和应用范围正在不断增加。手术导航是一个可视化系统,使有关的手术工具或植入器官能在计算机上显示出相对的位置信息。有三种类型的手术计划,涉及导航系统。一个是容积图像的使用,如电脑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另一种是利用术中透视图像。最后一种是利用动力学信息关节或骨骼形态的目标信息。

3.2.2 SCIENCEDIRECK 检索式:

12 / 22

检索结果,共检索到0篇 3.2.3 PQDT 检索式:

检索结果,共检索到0篇 3.2.4 欧洲知识产权 检索式:

检索结果,共检索到 1篇 ,其中1篇和课题相关

3.3 网络信息资源

检索式:

检索结果,共检索到 127000篇 课题综述中用到了如下文献: 链接:

http:///html/hyyw/1161238790437.html 标题: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应用于骨科手术

13 / 22

文章来源:慧聪网

主要内容: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CASNS)是三维定位系统,其原理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预先扫描得到物体,通过计算机合成三维图像并建立虚拟坐标空间,手术过程中导航仪追踪带有定位器的手术器械在物体中的位置(实际坐标空间),将两个坐标空间匹配就可实时显示定位图像。CASNS由扫描CT、导航工作站和能够发射信号的手术器械组成。该技术最早应用于颅脑外科,1993年Steinmann等将其用于脊柱外科,此后逐渐发展。

4 课题综述

4.1 前言

计算机导航技术问世之前, 骨科医生在术中, 凭借人体的骨骼解剖特点、术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术中的X 线透视进行定位。但是,比较容易导致术中的定位偏差。因此, 手术者的实践经验就非常重要。然而,对于人体这样各种组织精密配合的整体,一些复杂的高难度手术,即使是技术娴熟、经验十分丰富的医生,用传统方法也难以在手术过程中完全确定手术器械的精确位置。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显示, 用传统定位方法行腰椎椎弓根钉植入的失误率为20%~30%。然而, 如果使用计算机导航技术, 椎弓根钉植入的失误率只有0~4%[1]。近年来,计算机辅助影像导航系统用于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和术中导航, 在手术过程中跟踪手术器械, 帮助骨科医生更精确和更安

14 / 22

全地进行多种复杂手术。因此, 该技术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骨科手术中。

4.2 正文

4.2.1 发展简史

1986 年Roberts 首次报告使用声波数字化仪跟踪手术器械或显微镜的方法, 从而开创了无框架立体定向神经外科。

1991 年日本的Wanatabe 和美国的Pell 相继发明了遥控机械臂定位系统, 可以不受瞄准线约束。但因其体积过大, 使医生的操作受限。

1992 年, 使用红外线跟踪技术的影像导航系统在美国开始应用于临床。这是世界上首台光学手术导航系统, 由于其精度较高, 所以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1995 年, Gunkel 推出了电磁感应型导航系统,但由于手术室各种金属器械及仪器都会影响电磁场, 从而影响其精度, 所以未能很好推广。

1999 年首台完全针对骨科的手术导航系统进入市场。 应用术前的CT 和MR 扫描数据进行骨结构的三维重建, 在术前进行手术方案设计,并在术中对正常或病变结构进行精确定位,以协助医生安全、精确地完成手术[1]。

15 / 22

4.2.2 工作原理

1. 利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得到病人术前影像信息,通过各种传输媒介输输入工作站。

2. 工作站经过计算处理,得到医生所需的影像信息,如由CT或删图像重建出的三维模型。手术医生通过工作站,在此影像信息基础上进行术前计划,并模拟手术进程。

3. 在实际手术过程中,统一术前影像信息坐标系与手术场景坐标系。 4. 通过空间定位技术动态追踪手术器械相对病人解剖结构的当前位置。井明确显示在病人的二维或三维影像资料上,手术医生通过显示屏,观察当前手术入路以及角度,深度的参数,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开危险区,在最短时间到达靶点病灶,完成手术。 4.2.3 组成及分类 4.2.3.1 组成

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一般分为4个部分[2]:

1. 手术导航工具:眉定在手术工具上,可被位置跟踪工具感知的标记物,用于发射或反射光信号以确定手术工具的位置。 2. 位置跟踪工具:通过接收手术导航工具的信号,监视手术器械的位置。

3. 监视器:反映手术器械的位置和患者的影像资料[3]。

4. 工作站:显示手术部位图像,将虚拟坐标系统与实际坐标系通过

16 / 22

计算匹配.反映手术器械的位置和患者的影像资料。

4.2.3.2 分类

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的类型: 1. 基于CT图像的骨科手术导航系统:CT依赖的导航系统最早应用于神经外科,目前在骨科应用比较广泛,最早应用于脊柱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4]。

2. 基于二维透视图像的骨科导航系统:二维X线依赖的导航C臂现在已经成为骨科手术的基本设备,其最大的特点是实时迅速的显像,无须术前模拟。

3. 基于CT图像和激光扫描配准的骨科导航系统:与无影像的和基于二维透视图像的骨科导航系统相比,基于CT数据的导航方法有其不可忽视的优势。它不仅适合微创手术的要求,而且提供病个体的三维组织信息。

4. 无影像的骨科导航系统:无影像的导航系统适用于解剖结构暴露充分的手术,典型的是全膝关节置换术。该系统采用非影像定位跟踪技术,手术中以模拟标本的立体几何图像进行导航[4]。

以上四种类型的导航系统都有着各自的优劣。其中基于CT数据 的骨科导航系统为手术医生提供三维的骨组织作为导航图像,在临床上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空间配准方案操作复杂、精度不高。为此,提出在骨科手术导航中使用基于激光扫描的表面与CT模型的

17 / 22

配准来实现空间配准,并对基于CT图像和激光扫描配准的骨科导航系统提出了基本构建。 4.2.4 应用 1. 脊柱外科

在脊柱外科应用最广泛,而且发展最快,1994年正式用于临床[5] 。最常用的导航是:

1) 依赖CT的导航。如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术前通过CT对手术部位脊柱进行三维重建,在脊柱上确定3~6个术中可分辨的标记点。术中通过带有动态参考系统的操作器械进行点对点匹配。当二者完全匹配时再钻孔置入螺钉[6]。由于CT良好的三维图像,最常用于颈椎和胸椎上段。

2) 依赖X线的导航。术中通过X线获得图像,然后通过计算机工作中心设计引导下置入椎弓根螺钉。不需要术前模拟,而且术中图像可以更新,但是无法得到良好的三维图像,所以更广泛应用于腰椎和下胸椎[7]。 2. 微创骨科

随着微创的要求变高和X线的局限性,计算机导航在创伤骨科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主要集中在骨盆骨折和长骨骨折[8]。骨盆骨折有些位置比较深而且移位比较小,X片不容易发现,而且手术入路比较困难,很难达到坚强固定。用CT依赖的导航则变的简单方便,将参考架固定于病人骨折肢体表面,术前进行CT扫描,手术摸拟人路

18 / 22

位置术中导航仪帮助引导、配准,经皮即可到达理想部位,达到坚强准确固定骨折。 3. ACL的重建

膝关节交叉韧带的重建关键在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两个移植交叉韧带骨孔位置的确定。通过术前模拟来确定合适的钻孔点位置和方向。术中进行图像配准来完成交叉韧带的重建,而且计算机辅助还可以确定交叉韧带合适的张力。这个系统特点是术中导航和图像重叠技术的融合,外科医生可以在术中清楚看到模拟的膝关节,准确确定交叉韧带的位置,在监控下完成钻孔,并通过模拟膝关节的运动确定交叉韧带的张力。 4. 关节置换

包括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的应用比较早。最主要的问题是确定假体的位置和轴线。术中通过导航系统指导医生在合适的位置安放假体。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对于假体安放位置要优于传统手术,减少了全髋置换中由于位置不合适而造成的假体脱位。 5. 肿瘤

如何能够精确切除靶区肿瘤组织,进行化疗和放疗,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计算机导航在此方面优势明显。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通过CT定位系统能对高度不规则肿瘤制订精确的三维立体显像,提供肿瘤实际形状,能严格区分肿瘤与周围的正常组织,以达到准确切除和得到最佳照射角度,使放射野避开重要组织器官,并使放射计划的剂量分布更为精确合理。不仅对放射治疗的计划设计和照射质量的提高

19 / 22

有明显作用,而且将显著提高某些肿瘤的控制率和病人的生存率[9]。

除了上面提到的五个主要方面,计算机导航技术在骨科的所有领域几乎都有应用,比如骨科植入物方面、关节镜外科方面等等[10]。 4.2.5 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临床应用已经相当的广泛,但是由于技术以及设备上的不完善,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11]。

1.导航系统应用中的遮挡问题:尽管每种导航技术不同,但都是由追踪系统来定位手术器械及手术对象的解剖位置。目前追踪系统主要采用光学系统操作,实际应用中若有任何遮挡就会出现问题,如助手及护士的遮挡、手术室其它强光源的影响等,因此常需重新确认定位,使手术时间大大延长。 2.

导航系统的图像显示与实际操作不同:导航系统的图像显示是基于坚硬物体原则,即假定手术器械是不可弯曲的。但实际操作中有许多纤细的手术器械如克氏针及钻头很容易弯曲。

3.术中需用示踪器标记手术对象的解剖位置:示踪器要牢固固定在骨性结构上并保持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始终不变,如果术中移位(骨折块移位、骨质疏松等),则会发生定位错误。

实施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需要很高的专业性,任何不正确的

20 / 22

操作和经验不足就会导致时间的延长。不正确的导航信息会增加手术的风险,甚至导致手术失败[9]。因此,医生们必须深入理解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所用导航系统的特点与不足,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导航信息的误解,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必要时传统手术加以灵活应对,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4.2.6 发展方向

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使骨科手术微创化成为现实。使骨科植入物的放置位置准确,术后稳定性增加,其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

1. 与现有的微创技术如各种腔镜的结合。 2. 与新的影像技术融合。

3. 用工作站同时获得CT、MRI、PET 等多种图像信息,充分发挥各种图像的优点,获得多种的图像的融合信息。 4. 增加导航的灵活性和精度。

5. 手术机器人的大量使用使术前虚拟手术和远程手术的开展成为普遍。微创外科作为有创手术和无创手术发展桥梁,骨科部分疾病诊疗可能在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的帮助下进入极微创或无创[11][12]。

4.3 结语

计算机导航技术作为一门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现在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也被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所熟悉和掌握,人们

21 / 22

也在不断朝着新的未知领域探索者。

还有学者将其与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机械臂联合使用来开发手术机器人,这将使得计算机导航系统不再是手术中的辅助角色,而是成为能够独立完成手术的机器人。

相信导航技术将在骨科领域内有更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在不久的未来会有革命性[13]的突破。

4.4 参考文献

[1] 邱贵兴.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 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10期 [2] 杨述华,傅德浩. 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及其在骨科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2007,13(2):1-4 [3] 戚春燕.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导航系统的研究[D]. 生物医学工程,东南大学

[4] 王胜林.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骨科植入物准确稳定置入的导航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22期

[5] Schlenzka D.Laine T.Lund T.Computer—assistedspine surgery:principles,technique,resuhs and per—spectives[J].Orthopade,2000,29:658—669.

[6] 孙月华,俞超,李华,张蒲,朱振安,戴克戎. 计算机导航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年第7卷第7期 610-613页,共4页

[7]刘巍,尹芸生. 计算机导航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与进展[J].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第11卷第5期 432-435页,共4页 [8] Ulr h Stockle.Christian Krettek.Clinical applica—tions—pelvisEJ].Injury,2004,35:46—56. [9] 王伟,吕龙. 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 2007, 39(7) [10] Nobuhiko Sugano. Computer-assisted orthopedic surgery[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cience Volume 8, Number 3 (2003), 442-448, DOI: 10.1007/s10776-002-0623-6 [11] 肖德明. 计算机辅助骨科导航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ISTIC 年,卷(期): 2005, 7(7) [12] 肖湘,梁国穗.第一届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矫形外科研讨会纪要[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5):319-320 [13] Fiorian Gebhard.Andreas Weidner Navigation at the splne[J]Injury,2004,35:3545.

22 / 22

第二篇: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和护理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我院自2012年1月起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以实施前一年内收治的骨科患者48例为对照组,以实施后一年内收治的骨科患者51例为实验组。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骨科护理;应用价值

骨科患者多数为发生创伤性骨折或骨质疏松而就诊,骨折原因较多,包括从高处坠落、车祸、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多由高能量创伤所致,常合各脏器损伤,出血量大,伤情危重。我院自2012年1月起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起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以实施前一年内(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骨科患者48例为对照组,以实施后一年内(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骨科患者51例为实验组。

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3.42±3.73)岁;体重45~85kg,平均体重(62.79±4.22)kg;受伤至就诊时间1~5h,平均就诊时间(2.62±0.70)h;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5例、高空坠落伤14例、重物砸伤32例,骨质疏松性骨折28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受伤至就诊时间、致伤原因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2.1 体征监测护理

接诊后迅速诊断有无胸腔、颅脑损伤、其他部位多发骨折。及时控制致命性出血、彻底清理创面。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迅速建立有效的上肢静脉通道,以便及时补充血容量。尽量减少搬动患者,注意对骨折处的保护,以防发生二次损伤。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全身状况,及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防治低温、酸中毒、凝血障碍致死三联征,注意保暖,纠正酸碱失衡,及时纠正血流动力学,改善凝血功能,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手术治疗。

1.2.2 心理护理

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救治过程的始终,严重骨科患者多为突发性损伤,患者多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初入院时应尽量安抚其恐惧情绪,告知患者及时治疗可帮助其恢复健康 。

1.2.3 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术后24h开始在床上进行上肢伸展运动,术后3d开始进行下肢肌肉收缩、膝、踝关节活动,术后5d开始进行半卧、坐位练习,髋、膝关节伸屈运动。对患者实施CPM锻炼护理,即患者于手术结束后体温正常且未出现切口感染情况下采取CPM锻炼护理。控制患者运动频率为60s至90s间为一个周期,并且运动强度应由弱至强,循序渐进,每天锻炼30min至1h,持续常采取3周。

1.3 评价指标[1]

(1)在接受治疗后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与活动程度,骨折位置没有出现酸痛或者僵硬感觉,关节功能恢复症状的评定为痊愈;(2)接受治疗后患者能够正常工作或者活动,骨折部位没有出现酸痛或者不适症状,关节能够活动的范围超过90%的评定为显效;(3)基本恢复生活能力,骨折部位有轻微酸痛或者僵硬感,关节能够活动范围超过80%的评定为有效;(4)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与活动能力无显著改善的,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4%,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3 讨论

严重骨科患者骨折部位完整性遭到破坏,移动时疼痛加剧,甚至可能导致骨折移位,从而导致二次损伤。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不仅有利于提高救治效果,有利于尽早手术,还有助于术后康复[2]。心理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有利于及时关注患者伤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早期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利于其保持关节与肌肉的活动度,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康复训练的程序应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及不引起骨折处疼痛为度,活动的范围应由小至大,活动的次数应由少至多。通过正确、科学康复指导与分期功能训练,有效地降低了骨折移位、关节粘连、功能障碍、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术后1年,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提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汤小春,徐仕英.阶段性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康复护理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0,22(01):118-119

[2]梅伟.早期CPM锻炼对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第三篇:优质护理服务在13例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7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病例,并将其设为常规护理组;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优质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优质护理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7-0102-01

Abstract:

Keywords:

近年来,社会对于护理行业越来越重视,而优质护理就是当前提出的一个新的护理理念。所谓优质护理服务,就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其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1]: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保持患者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以及取得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

我院自2012年11月以来开始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常规护理服务和优质服务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满意度,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7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病例,并将其设为常规护理组;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优质护理组。常规护理组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51~65岁,平均年龄(5827±436)岁,12例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例行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优质护理组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517±428)岁,11例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行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回顾性的分析常规护理组患者的病例,调查服务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具体为:①入院护理:指定专人负责,为患者准备好各种必须的生活用品,了解患者的病情,向患者讲解各种设施的使用方法,必要时可示范使用,并进行自我及科室介绍;②术前护理:辅助患者检查各项术前检查,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向患者介绍术后恢复锻炼的内容[2];③术后护理:适当抬高患肢预防血液瘀滞及静脉管壁损伤,向患者说明术后体位,防止过曲过伸、内旋、内收等情况发生,辅助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④出院护理:向患者宣讲出院后必要的知识,不能进行的活动、体位,建议患者适时复检。

13指标观察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对所有患者出院后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即十分满意、较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表(例)

组别例数十分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

(%)优质护理组13841010000*常规护理组1734557059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通过手术将人体内失去功能的髋关节取出,放入工程学高分子化合物建成人体髋关节模型,来发挥原髋关节的作用。这是一项很大的手术,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创伤,同时若护理不及时,康复训练没有跟上,该手术的效果将大打折扣[3]。这就为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与考验。

从一般资料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一般多为中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后的恢复期较长,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卧床休养,而长时间的卧床,患者很容易产生沉积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等多种并发症[4]。会大大增加临床护理的困难性。本研究通过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住院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59%,说明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综上所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 黑龙江护理杂志, 1999, 7(5): 40-41.

[2]温静兰健康教育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0,4(14):39-41.

[3]倪慧英,吕秀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5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1,8(5):140-141.

[4]凌艳,张群.临床护理路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安徽医药,2012,4(7):45-47.

(收稿日期:20140216)

第四篇:基于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房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方法: 转变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 对骨科住院患者全方位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工作积极性,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减少护患纠纷,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牌。

【关键词】骨科 优质服务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424-01

一转变护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医院护理部对全院护士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知识培训,灌输优质护理理念,强化优质护理意识,通过学习和动员,护理人员转变了观念,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注重临床实效,让患者满意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二优化护理模式,改革护士分工和排班方式

1实行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落实整体护理。即责任护士对她“分管”的患者的所有护理工作(包括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全面负责,即使休息时也要告诉患者暂时由同组护士“代管”。

2推行小组责任制,由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组长,起带班、指导、监控作用,低年资护士也有成长、发展的空间。护理组长及责任护士严格按优质护理服务规范进行,护士长每日检查,护理部随时抽查。

3为病人提供全方位护理,科室新增加合同护士3名。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完全由专门的一位医生和护士全权负责,实行扁平式、弹性排班,按病人需求调整各班次,一改往日的功能制、责任制护理。灵活合理配备护理人力,做到无缝隙护理,坚决杜绝治疗护理分离现象,真正落实对病人的全方位的整体护理。

三优化住院环境,优化服务流程,营造温馨病房

环境的清洁与舒适能够影响到病人的情绪,也是病人治疗及恢复过程中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和优化的前提。病房内保持清洁、整齐、安静,温湿度适宜。科内提供微波炉,免费为病人加热饭菜;病区张贴温馨提示语、防滑标识; 悬挂全科医务人员的照片,附有个人职称、特长简介,走廊上有图文并茂的疾病健康教育展板;提供便民袋,装有针线、剪刀、笔纸、信封等等。提供护理用具如:洗头车、床边座便器、助行器等。定期组织患者公休座谈会,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实行每日清单中,由护士发放到病人床头,供病人查看。让病人了解各项治疗与检查和护理的收费情况,对于病人的疑问给予耐心的查询和解释。

四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知识全面、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指征。组织学习并拟定了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疾病观察要点,组织学习常用药物及新药说明书,加强对三基理论和操作技术的学习,积极参加医院里的业务学习,同时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考试,从而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应急能力,将“一切为病人服务”的理念融入到护理技术操作中。

五简化护理文书,把时间还给护士和病人

医院实行电子病历,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推行表格式护理记录单,节约了护士书写时间,极大的增加了护士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时间,增进了护患感情。

六健康教育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调动患者参与疾病康复的积极性,要围绕病人能够说到做到的原则。骨科健康教育最为重要的是术前、术后以及功能锻炼的健康宣教。

1术前宣教

首先评估患者对手术掌握知识的情况,向病人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参加手术的人员,并简单介绍手术过程,关心体贴病人,给予心理支持,适当讲解手术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告知其禁食禁水时间、戒烟戒酒的必要性。术前备皮的意义。做好术前指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拍背、训练床上大小便等。

2术后宣教

向病人讲解应用各种医疗器材的作用:如石膏固定、心电监护、外固定支架、氧气吸入等的作用和注意事项,腰麻或全麻术后的禁食禁水的时间以及卧位的要求。给予饮食指导,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局部伤口的清洁干燥,教会患者术后翻身的要领。关心病人,做好心理护理,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给心理疏导。

3功能锻炼

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患者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主动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以患者不感到疲惫,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对患者认真制定锻炼计划,在锻炼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骨折愈合进度,锻炼后的反应效果等,不断修订锻炼计划,增删锻炼内容。

七关注细节,落实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骨科病人大部分都是卧床行动不便的病人,做好基础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自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基础护理得到很好的落实,晨晚间护理更加到位。生活护理与专业技术紧密结合,基础与专科相结合,使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同时,体会到专业护理,以专业的护理手段解决病人的问题。

1 晨间护理

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必要时更换床单元。手术患者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我们协助漱口、洗脸、喂饭。对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协助他们翻身、拍背、功能锻炼,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有伤口引流的患者给予各种引流管,并妥善处理,帮助患者倾倒引流液、尿液等。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疼痛、晨间进食等情况。尤其注重术后患者的伤口及疼痛的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晚间护理

整理床单元,必要时予以更换。整理,理顺各种管道。对患者进行睡前指导。对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睡前排便护理。对于术后疼痛的病人,应注意周围环境安静便于入睡。病室内电视机按时关闭,要求家属离院。病重病危的病室保留廊灯,便于观察病人。

第五篇:双能X线在骨科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提要】双能X线因具有精度高,准确性好,射线剂量低和图象清晰等优点,在骨科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DXA被国际公认为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是目前对骨折风险预测最有价值的骨量检测方法。DXA能量化3%-5%的骨密度变化,在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和监测人工假体术后松动情况等方面亦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DXA是唯一通过美国FDA认证的可以用于骨密度测量的仪器,它通过两束不同能量的X光通过人体,从人体大多一端扫描到另一端,当两束X光通过只有两种或两种以下组织成分时,根据物质对X光吸收定律,DXA可以测量出每种组织在相应光束内的光子数量,用高能光束的光子量减去低能光束的光子量,即可计算出被测体的骨量,Genart报道准确率[1]为92%-96%。因具有精度高,准确性好,射线剂量低和图象清晰等优点,在骨科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1.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以骨密度测量为基础,测量BMD的常用方法有:单光子吸收法,双能X线吸收法(DXA),定量超生(QUS)和定量CT,其中DXA测量BMD被认为是诊断OP的金标准而被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上广为应用且被国际公认的对骨质疏松症骨量诊断的骨密度仪为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DEXA。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关于骨密度测量的共识文件认为,DEXA测量脊柱前后位L1-L4和髋部股骨颈、大粗隆、全髋骨密度有诊断意义,1994年WHO批准的诊断标准为T值≤-2.5保准差诊断为骨质疏松,>-1.0为正常,<-1.0而>-2.5为骨量减少;T值≤-2.5伴有一个部位以上骨折者为严重骨质疏松症。腰椎前后位为骨密度测量的常规部位。由于骨质疏松首先发生在松质骨,而腰椎前后位测量不可避免的包含了棘突,上下关节突,椎弓根等富含皮质骨的部位,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部位又极易发生退行性改变,即骨质增生、硬化、长骨赘等,前后位测量因无法剔除这些因素而影响测量结果。侧位在很大程度上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2],诊断敏感性较前后位提高。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目前侧位尚不能用于临床诊断。关于侧位的临床价值,国内外存在广泛争论。GeenspanSL[3]等认为腰椎侧位测量骨密度发现骨质疏松人数是后前位测量的2倍;Jamason KB[4]等认为侧位并不优于后前位;国内冷文川[5]等报道,65岁以上患者侧位测量将使诊断正确率提高,而65岁以下患者则无显著性差异;朱继华[2]等认为腰椎侧位BMD能更敏感地反映腰椎松质骨骨量的变化,它优于后前位测量。对绝经期后女性的骨质疏松诊断,应用常规的腰椎正位和髋部的骨密度检测就已经足够,没有必要一定要加腰椎侧位骨密度检测。但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患者,为了提高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应该加作腰椎侧位的骨密度检测,也可以应用腰椎侧位和髋部正位骨密度检测来代替常规的腰椎正位和髋部正位的骨密度检测[6]。

2. 预测骨折风险

DEXA是目前对骨折风险预测最有价值的骨量检测方法,自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DXA以来,为了重点观察易发生骨折的股骨区域,一直采用标准的股骨测量区域如股骨颈、转子和股骨干区域的BMD,并将其作为一种骨折危险性的预测方法。随着在影像分辨率,骨边缘检测率和精确度方面的提高,由于股骨近端的结构特别适合于分区分析,对预测骨折更为有效的新的区域分析成为可能[7-10]。一般认为,沿股骨颈上部的长度分布的主要的抗拉力骨小梁,对于骨骼的强度是很重要的。股骨骨折通常都是从股骨颈的上部区域开始的,该区域的厚度和多孔性对于维持股骨的强度是至关重要的,在DXA测量中,与标准的股骨颈区域相比,随着年龄的增长,股骨颈上部区域的骨密度下降得更为迅速,这提示它可能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发现,对该区域的检查可能是一种预测股骨颈骨折的敏感方法[11]。 Black[12]等发现在髋部,腰椎,桡骨远端及跟骨等部位上髋部BMD与髋部骨折的关系最密切。Cummings[13]等认为股骨颈BMD每下降一个标准差,髋部骨折可能性增加2.6倍。国内外其他文献也报道了对于预测髋部骨折危险性方面,股骨颈测量的敏感性优于腰椎测量;对于骨质疏松检出率方面,髋部测量明显高于腰椎;而在预测脊柱骨折危险性方面,股骨颈测量的敏感性等同于腰椎测量。双侧髋部各部位BMD呈高度正相关,且BMD值高度一致,临床常规检查中,同时测量双侧髋部BMD的意义不大。

3. 骨愈合进程的评估

骨密度测定主要用于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进展程度,预测骨折危险及疗效判断,以骨量增加,骨组织重建特征的骨愈合的研究报道不多。骨折愈合过程中存在两种骨密度变化因素,一方面,局限性骨坏死和骨折固定后应力遮挡效应及废用性骨萎缩导致骨量丢失,骨密度降低,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存在。另一方面,骨折端组织钙化,内外骨痂增生使骨折端周围的组织体积增加,骨量增加,骨密度增高。Blokhuis[14]等的研究认为,随时间推移,骨密度有显著性的提高。 Janes等测量拆除钢板后胫骨的BMC显著高于健侧,表明骨折周围骨形成作用明显强于应力遮挡作用及废用性骨萎缩。这些都为DEXA的应用提供了依据。Markel等报道髓内钉可以显著影响DEXA的测量。他使用的软件能自动将金属从分析的扫描测量区域中去除,这可能影响结果。Ccttermole[15]等通过在模型上模拟骨的髓内钉固定,选定偏离内金属固定物的区域扫描则金属固定物对结果无影响。这一结论为扩大临床应用带来了希望。但有研究显示坚强的内固定致骨痂BMD变化太小,DEXA的作用并不优于普通X线片,且髓内钉遮挡了扫描区域很大部分,使得利用健侧骨作为参考的作用也有限。新的应用软件有可能纠正金属植入物的影响,由此拓宽DEXA的应用范围将成为可能。

4. 假体松动的监测

假体周围早期骨量的改变在普通X线片上诊断困难且可靠度差,DEXA是一种能定量测量假体周围骨量且能精确反映假体周围骨量微小变化的有效方法,DEXA能量化3%-5%的骨密度变化。人工假体植入后由于应力遮挡及肢体制动,导致假体周围骨量丢失。假体周围骨密度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时间延长丢失的量逐渐减少。DEXA观察结果显示,THA术后12月,股骨柄及髋臼杯周围的溶骨现象就基本停止,其中股骨中下段密质骨的BMD值已接近甚至超过术后一周内;大小粗隆及髋臼杯周围松质骨的骨量尽管仍低于术后一周内,但也不同程度地高于术后6月,只是上述变化均在10-20%左右,X片是难以显示的。在术后5年以上患者与术后12月的对比观察中发现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人工臼杯周围的BMD明显下降,这与临床上常发现髋臼杯在术后5年以上因溶骨而松动的现象十分吻合。L.Mcfetta[16]报告1区和7区的骨密度丢失最明显,在术后4个月内丢失为12.7%,2和6区在术后7个月内骨量丢失为5.4%,3和5区术后7个月骨量增加5%,4区在整个2年随访中古来那个没有明显变化。Gibbons[17]用骨密度仪对20例AML型有领假体及20例CLS型无领假体观察观察假体周围骨密度,发现2中假体均在7区骨量丢失最多,5区丢失最少。Kroger[18]报道平均精确度在骨水泥THR为2.5%,在无骨水泥THR为2.3%。如能避免检查时的下至旋转,还可进一步提高精确度。

参考文献

1.Genant H,Hngelke K,Fuerst T,etal.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bone ineral and structure: state of the art. J Bone M iner Res,1996;11(6):707. 2.朱继华,刘莹,张卫国,等.腰椎侧位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9(3):230-2. 3.Greenspan SL. Femoral bone loss progresses with age, a long tudinal study in women over age 65. J Bone Miner.1994,9(12):1959-1965. 4.Jamason KB,Assagen CH,Vendsen OLS.etal. Anterior-poaterior and lateral spinal DXA for the assessment of vertebral body strength:comparison with bip and forearm measurement,Osteoporosis Int,1996,6:37-42. 5.冷文川,张美荣,刘燕,等.腰椎侧位骨密度测定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3):235-238. 6.Jergas M,Grampp S,etal.Perspectives on bone densitometry. J Bone Miner Met,1993,11(suppl 1):7-16. 7.Dubceuf F,Hans D,Schott AM,etal. Different morphometric and densitometric parameters predict cervical and trocbanteric bipfracture:the EPIDOS study[J]. J Bone Miner Res,1997,12:1895-1902. 8.Gnudi S,Ripamonti C,Gualtieri G,etal.Geometry of proximal femur in the prediction of bip fracture in osteoporotic women[J]. Br J Radiology,1999,72:729-733. 9.Dretakis EK,Papakitsou E,Kontakis GM,etal.Bone mineral density,body mass index,and bipaxislength in postmenopausal cretan women with cervical and trocbanteric fractures[J].Calcif Tissue Int,1999,64:257-258. 10.Center JR,Nguyen TV,Pocock NA,etal.Femoral neck axislength,beigbt loss and risk of bip fracture in males and females[J]. Osteopsros Int,1998,8:75-81.

11.Ken Faulkner.高级髋关节分析软件包[J].GE Lunar骨密度通讯,2004,3(3):27-30. 12.Black DM,Cummings SR,Genant HK,etal. Axial and appendicular bone density predict fractures in older women[J].J Bone Miner Res,1992,7:633-637. 13.Cummings SR, Black DM,Nevitt MC,etal. Bone density at warions sites for prediction of bip fractures[J].Lancet,1993,341:72-76. 14.Blokhuis TJ,den Boer FC,Bramer JAM,etal. Evaluation of strength of beating fractures with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Clin Ortbop,2000,380:260. 15.Cattermole HC,Cook JE,Fordbam JN,etal. Bone mineral cbanges during tibial fracture beating. Clin Ortbop,1997,339:190. 16.L Mcfetta,A Palermo,P Monteforte,etal. DEXA analysis of Antega total bip prostbesis. J Ortbopaed Traumatol.2000;1:17. 17.Gibbons GE,Dacies AJ,Amis AA,etal. Periprcatbetic bone mineral density changes with femeral compinents of differing design philoscpby.Int Ortbop.2001;25(2):89. 18.Kroger H,Mettinen H,Arnala I,etal. Evaluation of periprosibetic bone using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nmetry:precision of the metbod and effect of operation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J Bone Miner Res.1996;11(10):152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合唱比赛推荐曲目下一篇:读互联网时代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