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办法

2023-04-25

第一篇: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办法

校级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试行)

(经2008年5月22日行政会讨论通过)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为优秀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倡导教师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校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特制定本评选管理办法。

一、评选条件和对象

学校在职在职的所有教师均可参评。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热爱教育,虚心好学,积极进取,师德高尚,关心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教学竞赛,教学效果好,得到师生的好评。

二、评选名额

每年评选30名校级骨干教师。

三、评选程序

1、教师申请,填写校级骨干教师申报表。

2、根据教师申报情况,学年末学校组织评审组评审量化,确定初评人选。

3、公示。

四、评选量化细则

1、所有获奖必须是本学学校认可的项目。

2、按量化分数从高到低录取,不足40人申请参评,按申请人数80%的比例确定评选名额。

3、此评选不看学历、不看职称、不看其他学年的成绩、不限年龄,注重教师的实际能力,注重教师本的教育教学过程。

4、校级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末评选一次,第二学年起生效;第二学年末重新评选新一学年的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历年可以重复参评。

5、注重过程,实行得分制,具体量化记分办法如下:

五、校级骨干教师享受以下待遇:

1、每年“教师节”学校予以表。

2、优先安排市内外学习培训。3、享受骨干教师津贴300元/年,

4、获得参加推荐区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

六、评审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教学校长

成员:办公室主任、、总务处主任德育处主任、教务处正副主任。 具体考核由教务处组织。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三日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第二篇: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件及管理办法

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件及管理办法为了加强我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其带头、示范、辐射作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现制定我校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条件如下:

一、参评对象: 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教龄5年以上。

二、评选原则: 评选校级骨干教师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和程序进行。

三、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能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声誉。

2、申报教师必须在本校教研组有一定影响,在本学科有一定知名度。

3、省市教坛新星、被上级部门认定的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市级以上的优秀教师(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次可直接认定为校级骨干教师。

4、凡旷工及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的;两年内未举行校级以上公开课的,不得参加校级骨干教师评选。

四、评选组织与工作程序: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负责组织教师申报并对申报人员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公布评选本校骨干教师的名额(教师总数的30%左右)、相关评选条件、政策及程序。

2、符合条件的教师报名,同时上报相关证件,学校领导、工作小组对拟报名教师进行条件审核。

3、学校对参加报名且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民主测评。

4、学校将本单位拟上报骨干教师名单在本单位进行公示。

五、管理办法:

1、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评选一次,任期二年,两年后荣誉自行终止,需重新参加评选。

2、每届骨干教师在任期内,每学年必须完成一篇市级及以上教科研论文,一堂校级观摩课,教育教学上至少帮带一名年轻教师,制作一个精品教案。记入骨干教师管理档案。

3、骨干教师是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必备条件,在评优、考察、进修等相关待遇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4、骨干教师在工作中若有重大错误、不服从工作分配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学校应取消其荣誉称号,两年内不得参加该项评选。

第三篇:小学校级骨干教师评选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激励广大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起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我中心小学将围绕教育局精神,按照严要求、高标准的评选原则,公开、公正地评选确定起一支质量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我校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评审小组组长:何金兴

组员:许清其(语文组)、林华民(语文组)、何坤平(语文组)、彭国亮(数学组)、何美结(数学组)、林野森(数学组)

三、评选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关心集体;具有良好的职业、社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自觉遵守校园文明秩序。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解决本专业教学上的一些疑难问题,能在一定范围内指导本学科的教学,且治学严谨,教学效果好。

3、能坚守在教学及教学改革的第一线,身先士卒,勇于实践。在校级以上(含校级)做过引路课、示范课或观摩课。

4、积极投入教学改革,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课堂教学效果较明显,在学校中起积极作用,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5、备课认真,作业批改和学生辅导及时到位,教学质量好。

6、主动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7、男教师50周岁以下,女教师45周岁以下均可报名参评骨干教师。

四、评选办法:

1、个人申报教师本人参照条件,向中心小学评审小组自我申报并填写好《前何中心小学XX年校骨干教师推荐表》。

2、组织推荐基层小学可以成立评选小组,按照师德师风、教育能力等方面程序,进行考核、评选,确定骨干教师对象报送中心小学。

3、破格条件已成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或在市级赛课取得较好成绩的老师;XX年6月被确认为校级骨干对象的老师。

4、评选程序

1、五个一”内容考核。为确保骨干教师含金量,中心小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主要从“六个一”内容考核,评选确认13位校级骨干教师。“六个一”即一个博客、一篇论文、一篇教案、一篇说课稿、一节课、一次作业检查。考核分值一个博客5分,一篇论文5分、一篇教案5分、一篇说课稿5分、一次作业检查10分、一节课70分。

2、组织评审组对参评骨干教师“一个博客”、“一篇论文”、“一篇教案”、“一篇说课稿”等内容考核,打分。

3、组织评审组对参评骨干教师“一节课”进行听课,了解课堂教学能力,并对参评骨干教师业务检查,特别是检查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

4、征求意见。根据以上内容考核分值,以高至低的次序,确定骨干教师,并听取教师意见,评审组确定拟评骨干教师名单,予以公示三天,听取意见。

5、公示无异议,由校务会审核决定后,推荐参评骨干教师。附前何中心小学XX年校骨干教师考核分值表:

前何中心小学XX年校骨干教师考核分值表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学 历

专业技术职称

现任职务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工作单位

单位电话

手 机

一个博客5分

一篇论文5分

一篇教案5分

一篇说课稿5分

一次作业检查10分

一节课70分

其它加分(帮教、课题研究)10分

学校审核意见:

学校盖章:

领导小组审定意见

组长签字:

第四篇:张桥中心小学校级骨干教师考核办法

一、

二、

三、

四、 考核时间:每末 考核办法:1、本人填写考核表2、学校考核小组审核3、考核结果反馈本人并公布 考核内容:1、师德师风表现2、教学实绩及公开课、示范课情况3、教育科研成果4、指导、带教青年教师和辅导学生成果 考核材料要求:

1、 考核表

2、 一年内公开课教案及评价表

3、 一年内专题论文(总结)或教科研成果报告

4、 一年内辅导学生获奖证书(复印件)

5、 被指导、带教对象的评价或相关证明材料

6、 其他可以证明业绩的材料

五、考核结果:

1、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

2、考核为优秀等地的,作为今后推荐上一级骨干教师的

优先对象,同时作为考核优秀的推荐对象。

3、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的骨干教师均可享受每月100津贴,

凡考核不合格的解除其相应职务。考核为优秀的,可获

得一次性奖励金200元,考核为良好的,可获一次性奖

励金100元。

六、学校考核小组的人员为:杨嫈、高文华、金晓萍、王淑芳、徐哲晓

第五篇:骨干教师评选办法

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

为了加强我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其带头、示范、辐射作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现制定我校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条件如下:

一、参评对象:

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教龄5年以上。

二、评选原则:评选校级骨干教师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和程序进行。

三、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能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声誉。

2、申报教师必须在本校教研组有一定影响,在本学科有一定知名度。

3、省市教坛新星、被上级部门认定的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市级以上的优秀教师(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次可直接认定为校级骨干教师。

4、凡旷工及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的;两年内未举行校级以上公开课的,不得参加校级骨干教师评选。

四、评选组织与工作程序: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负责组织教师申报并对申报人员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公布评选本校骨干教师的名额(教师总数的30%左右)、相关评选条件、政策及程序。

2、符合条件的教师报名,同时上报相关证件,学校领导、工作小组对拟报名教师进行条件审核。

3、学校对参加报名且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民主测评。

4、学校将本单位拟上报骨干教师名单在本单位进行公示。

阿图什市第一小学

上一篇:新疆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下一篇: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