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偶然赏析范文

2022-06-28

第一篇:徐志摩偶然赏析范文

徐志摩诗《生活》赏析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 五月二十九日

①写于1928年5月29日, 初载1929年5月10日《新月》 月刊第2卷和3号,署名志摩, 后收入诗集《猛虎集》。

********************************************************************************* 诗评: 好的诗都是用真诚和生命写就的。古今中外很多成功的文学作品表现的是悲剧性的, 或苦难的人生经历或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的美不仅是作家艰苦劳动的结果,也 是以作者在生活中的坎坷、甚至牺牲为代价的。《生活》可以说是这样的作品。

《生活》是一曲“行路难”。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诗人在全诗一开始便以蓄 愤已久的态度点题“生活”。作者避免了形象化的直观性的话语,直接采用感情色彩非 常明显而强烈的形容词对“生活”的特征进行揭示,足见诗人对“生活”的不满甚至仇 恨。社会本来应该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发展的广阔舞台,现在却被剥夺了各种美好的方面, 简化成也就是丑化为“一条甬道”。不仅狭窄,而且阴沉、黑暗,一点光明和希望都没 有,更甚者是它还象“毒蛇似的蜿蜒”曲折、险恶、恐惧。

然而更可悲的是人无法逃避这种“生活”。生活总是个人的具体经历,人只要活着, 就必须过“生活”;现在“生活”成了“一条甬道”,人便无可选择地被扶持在这条绝 望线中经受痛苦绝望的煎熬:“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前方”是什么呢?诗人写 道:“手扪着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这几句诗仍 然扣着“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这一总的意象,但是却把“甬道”中的感受具体化了。 在这条甬道中没有温情、正直、关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扶壁而行,感受到的是 冷壁和冷壁上的粘潮;这里没有空气,没有出路,没有自主的权利,象在妖魔的脏腑内 令人窒息,并有时刻被妖魔消化掉的危险;这里没有光明,一切丑恶在这里滋生、繁衍, 美好和生命与黑暗无缘,而丑恶总是与黑暗结伴而行。对人的摧残,身体上的重荷与艰 难还是其次的,气氛的恐怖以及信仰的毁灭、前途的绝望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人的精神; 最后两句诗正揭示了这种痛苦的人生经验:“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 什么愿望?”

这首诗很短,却极富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得以实现与诗人选择了一个恰到好处的 抒情视角有直接关系。在本诗中,诗人把“生活”比喻成“甬道”,然后以这一意象为 出发点,把各种丰富的人生经验浓缩为各种生动的艺术形象,“陷入”——“挣扎”: ——“消灭”揭示着主体不断的努力;而“毒蛇”、“冷壁”、“妖魔”、“天光”等 等意象则是具体揭示“甬道”的特征,这些意象独立看并无更深的意义,但在“生活” 如“甬道”这一大背景下组合起来,强化了“生活”的否定性性质。诗虽小,却如七宝 楼台,层层叠叠,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美的艺术世界。

我们应该突破语义层,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和痛苦的诗人心心相印。 面对生活的种种丑恶与黑暗,诗人拒绝了同流合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其中挣扎; 挣扎就是抗争,挣扎需要力量和勇气,而面对强大的不讲完善与美的对手的挣扎命中注 定是要失败的,因此,这种挣扎除了需要与对手抗争的力量和勇气之外,还必须面对来 自自己精神世界的对前途的绝望的挑战;这正如深夜在长河中行船,要想战胜各种激流 险滩,首要的是航行者心中要有一片光明和期待。这首诗正是诗人直面惨淡的人生时对 经验世界与人生的反省,是对生活真谛的追问。然而诗人自我追问的结论却是不仅对世 界,而且对自己既定追求的绝望,这样产生影响的不是发现了世界的丑恶,而是发现了 自己生活的无意义,于是诗人在最后才说:“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 什么愿望?”最可悲的就是这样的结局:个人主动放弃生活。放弃的痛苦当然从反面却 证着对生活的热烈期待,但这种对生活的最热烈的挚爱却导致对生活的根本否定,生命 的逻辑真是不可思议。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最好剖析还是诗人自己的话:“人的最大悲剧 是设想一个虚无的境界来谬骗你自己:骗不到底的时候,你就得忍受幻灭的莫大痛苦。” (《自剖》)这首诗的好处不在于对社会的批判;作为心灵的艺术,其感人之处在于它 昭示了生命的艰难、选择的艰难。

徐志摩是一位飘然来又飘然去的诗人(《再别康桥》),似乎潇洒浪漫,实际上他承受着太多的心灵重荷。在这首诗中,他对生活和人生给予了否定性的评价,事实上他并没有抛弃生活,而命运却过早地结束了他的生命。但是,诗人的诗久经风雨却还活着,它用艺术的美好启示我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第二篇:徐志摩、林徽因诗歌赏析

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

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以其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这些在《再别康桥》可见一斑。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

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往下,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第四节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种“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开阔而悠远,正如诗人那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愁情。那绚烂如虹的梦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哦也许正是对往日康桥理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至高潮。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

——诗情如你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聘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圆月。”

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那鹅黄,是韧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第三篇:偶然的相遇作文:一次偶然的相遇

我不知道应该叫他什么,我们只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相遇过。 在一个北风呼啸的早晨,我走在行人稀少的人行道上,意外的发现了一个置身于寒风中的人。她,约半百的年纪,穿着一件灰黄交错的大风衣,低着头,缩着脖子,看着路上行人的脚步,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没有一个行人是看过她一眼的,她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异常孤独。她面前摆着一个杂货摊,我好奇的走过去,开始看小摊上的物品。

我看了看摊子上七零八碎的东西,一个印着百合花的小本子映入我的眼帘。它的背景是淡淡的黄色,上面印着两朵惹人喜爱的百合花,它不完全是白色的,花芯处略显一丝淡粉,在明媚的阳光里展开那浅绿的叶子,周围还绣着一丝花边,十分精致。我拿在手中欣赏着。老人似乎注意到了我的存在,她抬起头,看着我说小姑娘,买一个吧,多漂亮啊!很便宜的,才3元呢。我把目光转移到她的脸上,不禁吓了一跳这是一张怎样的脸啊!一个难看的印记在她的脸上划过,边缘还有一丝浅浅的血迹,她那微笑着的脸,让我想起电视里那些恶魔诡笑的脸。我有点惊慌失措的放下那个小本子,谎称自己没带钱。老人坦荡的眼底闪过一抹失望,她用手拢拢大风衣,又如刚才一样沉默了。

我走过一家文具店,店里坐着一个很漂亮的阿姨,手里还抱着一个爱心形状的热水袋。我走进店里,真暖和啊!我的目光被店里一个同样的小本子吸引住了。我指着本子问:阿姨,这个小本子多少钱? 她冷冷地看着我,毫无表情的从嘴里吐出两个字:7元!,她那冰冷的目光把我原来炽热的心渐渐的冷却了。就在这时,那个老人孤独的身影在我脑海中闪过。我走出小店,向那寒风中的老人奔去。

远远的,我又看见了她。我快步走向前,递上三张1元的钞票,微笑着说:奶奶,买一个本子。她惊奇地看着我,眨眼间她的脸上又绽开了一片笑容,原本让我觉得恐怖的脸,现在,在我眼中变得亲切。她迅速拿了一个给我,我接过本子,看着她说:奶奶,您应该卖7元,别人都这样卖的!她亲切的说:它呀,不值!充满笑意的脸在风中轻轻摇曳着。

第四篇:徐志摩1

徐志摩:孤意离婚为革新

吴纪琳

徐志摩,民国时期有名的才子,公子哥,富二代;张幼仪,出生望族,端庄秀丽,温婉淑慧,可谓才子配佳人。一家有经济实力,一家有政治背景,可谓门当户对。然而,这对仿若“天造地设”的婚姻,在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裂痕凸显——男方徐志摩要提出离婚,并发誓“要做中国近代离婚第一人男人”。

徐志摩提出与张幼仪离婚,不属于古代的“休妻”,古代休妻是要有理由的,即“七出”:

一、不顺父母出,

二、无子出,

三、淫出,

四、妒出,

五、有恶疾出,

六、口多言出,

七、窃盗出。这“七出”,显然与张幼仪不沾边,张幼仪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是中国传统老婆的标本,这从徐志摩离婚后,徐父执意收留幼仪为寄女,让张幼仪离而不弃为证。休妻是女方有过失在先,男方有单方面的强制性,在古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当然,也有在已有发妻的情况下,爱上了另外的女子,并决意娶其为妻,解除与原配的婚姻关系。如之前的孙中山,在爱上了宋庆龄之后,就在结婚前解除了原配卢慕贞的婚姻关系;之后的蒋介石也是在与宋美龄结婚前与原配毛福梅和陈洁如离了婚。可是,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不是为了这个。他离婚之前没有要娶的意思,也没爱上哪个女子。可能有人会说,有啊,林徽因呀,是的,徐志摩与张幼仪在离婚签字前,徐志摩是爱过林徽因的,但徐志摩最早提出离婚是在他们结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当时,徐志摩还在北大念书,就郑重告诉过张幼仪:“自己要做中国近代第一离婚男人。”或者说更早,在徐志摩消极抵抗这桩婚姻未成时就发誓:一定要走,一定要离开这个家。如果非要说徐志摩离婚跟林徽因有关的话,至多是林徽因的出现坚定了他离婚的决心和加速了他们离婚的进程。

徐志摩一意孤行,要坚决彻底离这个婚,也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背弃朋友不说,还负了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的“引荐”之义(徐志摩是张君劢动用自己的关系把徐志摩引荐给梁启超门下的)。更重要的是顶着双重压力,一是来自徐父徐申如的压力,一是来自恩师梁启超的压力。与张幼仪离婚,徐父定是百般阻挠,一万个不同意,要不然,徐父怎能把已经签字离了婚的媳妇当义女收留。要不然,为何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时提出了三个狠心的条件:

一、结婚费用自理,家庭概不负担,

二、婚礼必须有胡适做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否则不予承认,

三、结婚后必须南归,安分守己过日子。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若要再婚,必须征得张幼仪的当面同意。梁启超为了阻止徐志摩离婚,曾经写了一封很长的十分恳切的信劝他:“„„不能以一个人的快乐换别人的痛苦,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下没有圆满的事情,如果一意孤行的话,必将受到挫折„„”在与陆小曼的结婚典礼上,梁启超的祝词变成了一顿痛骂:“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你们两个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

那么,徐志摩为什么非要离这个婚呢?

可能读者已经想到,就是没有感情基础啊!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他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包办婚姻。但是,往深处一想,中国上千年的传统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啊,还有“六礼”之俗呢。十有八九在结婚掀开盖头前连对方的长相都不知道,都是在婚后慢慢的培养感情,遵循传统礼教,照样能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相夫教子,敬老持家。也就是说,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更何况人家张幼仪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

其实,在民国时期,就算是没有感情基础,就算是另有新欢,也没有必要顶着重重压力非要离这个婚,那就是纳妾。要知道,民国时期虽然提倡并明文规定了“一夫一妻”制,但实际上,纳妾现象比以往任何时代都严重,古代还有纳妾的等级规定,几品官纳几妾有额定

限制,但到了民国,则无等级限制了。有一位叫范绍增的民国将军,竟然找了四十个大小老婆,当时名声远播的游泳健将有虞美人之誉的杨秀琼便是范绍增的第十八房姨太太。如果说徐志摩选择纳妾的话,我想,作为浙江富商的徐申如是能够接受的。这样,既不会引起掀然大波,招到梁启超的大骂,又能平平静静地合情合理地顺顺利利地名存实“离”了。

可这不是徐志摩的做法,他不但要坚决彻底的离,还要轰轰烈烈的离,他要离了再娶。本来离了就离了,离了就百事大吉了,可徐志摩还要在当时的《新浙江》报上刊登《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通告》。他要广而告之,他要向世界宣告:我徐志摩离婚了,我徐志摩挣脱了包办婚姻的枷锁,我徐志摩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驱„„徐志摩之所以这样做,其目的不是解除个人之婚姻痛苦,而是要发动一场离婚的革命,给全体中国人以鼓舞。为了这场离婚革命,他可谓身先士卒,赴汤蹈火。他在《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通告》里写道:“„„这女子不解放,也是男子未尽解放的证据,我们希望大家从理性方面经行扫除陋习迷信,实现男女平权的理想,解除辱没人格的婚姻,是逃离灵魂的命„„”概而言之,谈的都是提倡男女平等,挣脱包办婚姻的枷锁,极力论证、反对离婚的不合理性。

当然,徐志摩“自己要做中国第一离婚男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爱、自由和美”的执着信仰。徐志摩认为:“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所以,他要为他的“爱、自由和美”而“奋斗”。并在写给梁启超的信中,写下了堪称当代“爱情宣言”的表白:“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和爱情的革命理想主义者的徐志摩,他或许天真地认为,只要他俩已离婚,社会就进不了,全人类就幸福了。

第五篇: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字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表兄[2][3]。徐志摩出生于富裕家庭,并曾留学英国。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胡适语),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亦断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与胡适、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于1923年创建新的文学团体:新月诗社。

家庭背景

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徐申如,人称“硖石钜子”,又是硖石商会会长,拥有一座发电厂、一间梅酱厂、一间丝绸庄,在上海还有一家小钱庄。

出生与童年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

1900年起,入家塾读书。

1907年,入硖石开智学堂就读,从师张树森,从而打下了古文根底。

1910年毕业,入杭州府中学(1913年改名为杭州一中,历经沿革为今日之杭州高级中学),与郁达夫、厉麟似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人生的第一篇作品。同时,他对文学也有兴味,并发表了《雷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

1915年夏,18岁时于杭州一中毕业后,考入上海沪江大学。

结婚

1915年12月5日(农历乙卯年十月二十九日),经由父母安排,与张君劢之妹张幼仪结婚后,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学习。

1916年春(19岁),从上海浸信会学院退学。同年秋,转入国立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法科预科。次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

1918年6月,拜梁启超为师。

1918年8月(21岁)赴美留学,入克拉克大学历史系。

1919年9月(22岁)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

1920年10月(23岁),赴英国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其间结识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对文学兴趣渐浓。旅英期间,徐志摩外遇,邂逅了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原名林徽音)。

离婚

1922年3月(25岁),与张幼仪离婚,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同年10月回国。

1923年3月(26岁),发起成立“新月社”。同时在北京大学英文系任教。

1924年4月至5月(27岁),泰戈尔访华,陪同在各地访问;5月至7月,陪同到日本、香港访问。8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出版。12月,《现代评论》周刊在北京创刊,为主要撰稿人。

1925年3月(28岁),辞去北京大学教职。

徐志摩和第二任妻子陆小曼

1925年3至5月,赴欧洲旅游。

1926年(29岁),应任光华大学教授,兼东吴大学法学院英文教授;主持《晨报副刊·诗》;10月,与陆小曼结婚。

1927年春(29岁),参与筹办新月书店。1927年9月,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书店出版。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

1928年2月(31岁),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10日,与闻一多、饶孟侃、叶公超等创办《新月》月刊。

1928年6月至10月,赴日、美、欧、印等地旅游。11月,最有名的代表作《再别康桥》问世。

1929年(32岁),辞去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教职,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29年9月,应聘任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英语文学教授。同年,兼中华书局、大东书局编辑。

1930年底(33岁),先后辞去上海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职。

1931年1月(34岁),与陈梦家、方玮德等创办《诗刊》季刊。1931年2月,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兼任北平女子大学教授。8月,诗集《猛虎集》出版。

飞机失事遇难

主条目:济南号空难

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平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欲前去捧场,于早上八时搭乘中国航空公司“邮政号”司汀逊式九缸七座飞机由南京北上,然而,飞机在大雾中误触济南开山坠落,徐志摩罹难,死时34岁。

轶事[编辑] 1923年,梁启超(号任公)写了长信很恳切地劝他:“万不可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始茫如捕风,然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帖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任公又说:“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的妙味矣。„„若沉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气尽矣。郁邑佗傺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志摩答复任公的信,不承认他是把他人的苦痛来换自己的快乐。他回信说:“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明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污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

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平,常与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陆小曼聪慧活泼,是独生女,父亲陆宝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平交际场相识相爱,并谈及婚嫁。徐父执意请梁启超证婚,徐志摩求助于胡适,胡适果然把梁任公请了出来,梁任公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徐志摩:“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并以“希望这是你们最后一次结婚”这惊世骇俗的语句作为对两人的期望。盛典举罢,徐志摩与陆小曼南下定居上海。

由于徐志摩离婚再娶,触怒了父亲,中断了对他的经济援助,而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住的是3层楼的豪华住所,每月100银洋的租金,家里佣人众多,有司机、厨师、男仆,还有贴身丫鬟,这些巨额花费使徐志摩入不敷支。应胡适的邀请,徐志摩兼教于北京大学,为了贴补家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间往返,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法学院、大夏大学三所大学讲课,课余还得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沉溺于跳舞、打牌、票戏等夜生活的陆小曼每天天亮才上床,睡到下午两点才起身。

诗集

《志摩的诗》

《猛虎集》(收录《再别康桥》) 《翡冷翠的一夜》 《云游》

《徐志摩全集》 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小说散文集:《轮盘》。 另有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爱眉小札》(写给陆小曼的日记)、《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文学风格[编辑] 新诗[编辑] 徐志摩新诗主要描写个人的感情,想象丰富,比喻生动,重视意境的创造,讲究语言的音乐美,浓艳华美而妩媚,具有一种温柔清新的风格。他受西方世纪末唯美主义、印象主义思潮较多浸染,因而有些诗写得晦涩、神秘,情绪感伤,语言过于雕琢,诗作呈现比较复杂的面貌。他的新诗受英美诗歌影响,着重格律的建设,西方诗人中,学习雪莱和哈代;出色作品有《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一首》等。[4] 散文[编辑] 徐志摩散文想象灵奇,富有诗意,善于言情,坦率任真,词采绚烂,喜绘自然,多用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多受欧美文艺影响,有时则渲染太过,结尾往往较为平淡。

评价[编辑] 胡适: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胜利,这就是他的“单纯信仰”。他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在的人真善美范文下一篇:一辈子学做老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