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茶艺师解说词

2022-08-14

第一篇:中级茶艺师解说词

茶艺师中级考试操作解说词

1.走姿、仪容微笑 2.鞠躬礼。

3.问好:评委老师好,我是几号考生刘珍,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茶品为滇红,我已准备好了,请问可以开始了么?

4..孔雀开屏介绍茶具今天我所使用的主泡器为盖碗其内壁为白瓷,以便直观的欣赏到滇红的红艳剔透,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此外还有与之匹配的品茗杯。 5.精茗蕴香,借水而发,今天为大家选用的是优质纯净水。

6.温壶烫盏: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一来可以提升壶与杯的温度,使茶叶能更好的散发出她的清香,二来再将茶具清洗一遍,使本以干净的茶具更加洁净。 6.王子入宫:滇红条线紧直肥壮.色泽乌润,金毫显露,其味香甜。

7.洗茶:在滇红茶的泡饮之前一定要进行洗茶,洗掉茶叶的污渍或者农药残留,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味道也更甘醇。

8.悬壶高冲:冲泡红茶的水温要在90-95摄氏度,而高冲可以让茶叶在水的激荡下,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 9.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气高醇 10.分杯敬客

11.举案齐眉,一杯杯送至评委老师处,做请的手势 12.观赏汤色 13.喜闻幽香

14.品味鲜爽

15.收杯谢客:今天我的表演就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观赏,愿所有爱茶人都像这红茶一样,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第二篇:中级茶艺师教学大纲

中级茶艺师就业技能培训

教学计划

一、工种名称、招生对象与课时

(一)工种名称:中级茶艺师

(二)培训对象:转移就业劳动者

(三)培训时间:140课时

二、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茶文化、中华茶艺、技能操作理论

实践知识,熟悉茶艺表演基础知识;

2. 掌握相关茶叶的生物特性,能进行各类茶品的冲泡; 3. 能独立表演台式乌龙茶茶艺、红茶茶艺、普洱茶茶艺;

三、 课程内容:

第一章

职业道德(4课时)

教学内容: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

3、如何做个好员工;个人的职业规划。

第二章

茶文化基础知识(4课时)

教学内容:

1、茶文化发展史

2、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3、唐宋明清茶叶的发展及品饮方式

第三章

茶叶知识(4课时)

教学内容:

1、中国茶区及分布情况

2、茶树的基本知识及茶树生长环境的要求

3、茶叶的分类(六大茶类的细分)

4、六大茶类的工艺制作

5、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的概念

6、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

第四章

茶与水的关系(8课时) 教学内容:1.水温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软水硬水)

2、泡茶用水的选择(中国的五大名泉)

3、茶叶滋味的鉴赏。 第五章

真、假、新、旧茶区别(4课时) 教学内容:1.真假茶的识别与品饮 ;2. 新茶与陈茶的品饮。

第六章

茶与科学(8课时) 教学内容:1.茶叶评审和化学成分 ;

2、茶的保健功能。

3、茶叶的保存方法;

4、科学饮茶。

第七章

茶艺泡茶要素(4课时) 教学内容:1.茶艺的六要素;

2、泡茶要素; 第八章

六大茶类品饮与鉴赏(12课时)

教学内容:1.绿茶;2.红茶;

3、白茶;

4、青茶;

5、黑茶

6、黄茶;

7、中国十大名茶。

第九章

茶艺技能与表演(28课时)

教学内容:

1、茶叶冲泡技巧操作程序 ;

2、普洱茶茶艺表演;

3、大红袍茶艺表演;

4、台式乌龙茶茶艺表演;

5、生活茶艺。 第十章

茶具鉴赏(4课时)

教学内容:

1、紫砂壶的发展历史及鉴赏;

2、瓷、陶、玻璃茶具的鉴赏。 第十一章

礼仪(20课时)

教学内容:

1、茶艺师的仪容仪表的要求;

2、茶艺师的站姿走姿坐姿要求;

3、茶艺服务的礼节要求;

4、茶艺馆的接待程序 第十二章

茶叶销售(4课时)

教学内容:

1、茶叶销售的技巧;

2、茶叶销售的艺术 第十三

练习(28课时)

教学内容:

1、茶艺演示练习;

2、泡茶、品茶的练习;

3、茶馆、茶店见习。 第十四章

总复习/考证(8课时) 能按照茶叶的特性进行各类茶品的冲泡

能独立演艺普洱茶茶艺,花茶茶艺,台式乌龙茶茶艺。 培训老师:陈天华

陈燕 .

第三篇:茶艺师中级复习资料02

一、选择题

1.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应遵循的与(

)紧密相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总和。

A、法律法规 B、文化修养 C、职业活动 D、政策规定 2. 职业道德品质的含义应包括(

)。 A、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个人信念 B、职业观念、职业修养和理论水平 C、职业观念、文化修养和职业良心 D、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职业自豪感

3. 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体现在(

)。 A、促进茶艺从业人员发展,与提高道德修养无关 B、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与促进行风建设无关 C、促进行业良好风尚建设,与个人修养无关 D、促进个人道德修养、行风建设和事业发展

4. 开展道德评价时,(

)对提高道德品质修养最重要。 A、批评检查他人 B、相互批评 C、相互攀比 D、自我批评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尽心尽职具体体现的是(

)。

A、尽力使品茶客人感到满意 B、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C、尽力宣传表现自己 D、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6. 真诚守信是一种社会公德,它的基本作用是(

)。 A、树立个人信誉 B、获得个人名利的资本 C、树立个人威望 D、提高技术能力

7. 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具体体现在茶艺师不但要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地接待品茶客人,而且必须(

)。

A、熟练掌握不同茶品的沏泡方法 B、专门掌握本地茶品的沏泡方法 C、专门掌握茶艺表演方法 D、掌握保健茶或药用茶的沏泡方法 8. 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

)。

A、《北苑别录》 B、《神农本草》 C、《茶谱》 D、《茶经》 9. (

)在宋代的名称叫茗粥。

A、散茶 B、团茶 C、末茶 D、擂茶 10. (

)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A、宋代 B、明代

C、元代 D、清代 11. 清代茶叶已齐全(

)。

A、七大茶类 B、两大茶类 C、六大茶类 D、五大茶类 12. 社会鼎盛是唐代(

)的主要原因。 A、饮酒盛行 B、饮茶盛行 C、斗茶盛行 D、斗鸡盛行 13. 点茶法是(

)的主要饮茶方法。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14. 清代出现(

)品饮艺术。

A、信阳毛尖茶 B、乌龙功夫茶 C、白毫银针茶 D、白族三道茶 15. 茶道精神是(

)的核心 。

A、茶生产 B、茶交易 C、茶文化 D、茶艺术 16. 时兴(

)的地点是潮汕和漳泉

A、黑茶茶艺 B、茉莉花茶艺 C、红茶茶艺 D、乌龙茶艺 17. 茶艺是(

)的基础。

A、茶文 B、茶情 C、茶道 D、茶俗 18. 雅志、敬客、行道是(

)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瓷文化 B、茶文化 C、酒文化 D、竹文化 19. 茶树扦插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 A、早生早采的特性 B、晚生迟采的特性 C、高产和优质的特性 D、性状和特性

20. 茶树性喜温暖、(

),通常气温在18℃—25℃之间最适宜生长。

A、干燥的环境 B、湿润的环境 C、避光的环境 D、阴冷的环境 21. 绿茶属于(

)。其茶叶颜色翠绿,茶汤绿黄。

A、轻发酵茶类 B、不发酵茶类 C、半发酵茶类 D、全发酵茶类

22.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

)色。

A、绿 B、浅绿 C、黄绿 D、密黄

23. 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的采摘两叶一芽,大都为对口叶,(

)。 A、芽叶幼嫩 B、芽叶已老化 C、芽叶中熟 D、芽叶已成熟

24. 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叶面侧脉伸展至离叶缘(

)向上弯,连接上一条侧脉。

A、1/4处 B、2/4处 C、1/3处 D、2/3处

25. 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茶叶水分含量(

)时,就会加速茶叶的变质。

A、超过4% B、达到5% C、不足5% D、超过5%

26. 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可加速各种(

),对茶叶储存极为不利。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分解反应 D、脂质反应

27. 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平均每升高10℃,茶叶褐变速度将增加(

)倍。

A、3—5 B、2—3 C、1—2 D、1.0

28. (

)茶具是和其他食物公用木制或陶制的碗,一器多用,没有专用茶具。 A、原始社会 B、西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战国时期

29. (

)的特色是在瓷器上施金加彩,宛如钱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显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度。 A、釉里红 B、青花瓷 C、秘色瓷 D、广彩

30. (

)的特点是质地透明,光泽夺目,但易破碎,易烫手。 A、瓷器茶具 B、玻璃茶具 C、金属茶具 D、竹木茶具 31. 现代最著名的紫砂壶大师,被尊称为“壶艺泰斗”的是(

)。 A、陈鸣远 B、顾景洲 C、蒋蓉 D、时大彬

32. 不锈钢茶具外表光洁明亮,造型规整有现代感,具有(

)的特点。 A、传热慢,不透气 B、传热慢,透气 C、传热快,透气 D、传热快,不透气 33. 泡饮乌龙茶必须用(

)以上的水冲泡。

A、75℃ B、80℃ C、95℃ D、100℃

34. 井水属于地下水,当井水受到盐碱地表水污染时,用于泡茶茶汤品质(

)。 A、汤色加深,汤味变淡。 B、汤色加深,汤味变涩。 C、汤色变淡,汤味带咸。 D、汤色黑褐,汤味苦涩。 35.溶液的酸碱度越大,(

)值越大。

A、pg B、pH C、ppt D、ppm

36. 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

)、净度来看。 A、韵味 B、叶底 C、品种 D、香气

37. 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根据(

),所需水温不同。 A、茶具质地的不同 B、茶叶外形不同 C、茶叶品种不同 D、水质不同

38. 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茶具的温度。 A、将水烧沸 B、煮水 C、用随手泡 D、温壶(杯)

39. 冲泡茶的过程中,在以下(

)动作是不规范的,不能体现茶艺师对宾客的敬意。

A、用杯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B、用托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C、双手平稳奉茶 D、奉茶时将茶汤溢出

40.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

)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 A、喝茶到品茶 B、以茶代酒

C、将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D、喝茶到喝调味茶

41.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用量、(

)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A、壶温 B、水温 C、水质 D、水量

42. 在味觉的感受中,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

)易感受鲜味。

A、舌尖 B、舌心 C、舌根 D、舌两侧

43. 冲泡绿茶时,茶叶的用量比例是(

)克绿茶,冲入开水50—60mL。 A、2g B、1g C、3g D、4g

44. 在冲泡乌龙茶时,第一泡1 分钟左右将茶汤与茶分离,从第二泡起每次比前一泡多浸(

)。

A、30s B、15s C、60s D、75s 45. 茶点大致可以分为干果类、鲜果类、糖果类、西点类、(

)类五大类。 A、糕点类 B、传统小吃类 C、中式点心类 D、咸点心类 46. 茶叶中含有(

)多种化学成分。

A、100 B、300 C、600 D、1000 47. 茶叶中的维生素(

)是著名的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H D、维生素E 48. 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是(

)。

A、正确选择茶叶、正确冲泡方法和正确的品饮 B、正确选择茶叶和正确冲泡方法 C、正确冲泡方法和正确的品饮 D、正确选择茶叶和正确的品饮

49. 天然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茶叶的茶叶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的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污染,并经(

)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A、绿色食品 B、有机茶 C、茶叶检测 D、茶叶出口 50. (

) 对“茶醉”无缓解作用。

A、饮酒 B、喝糖水 C、吃点心 D、吃水果 51. 茶叶中含有(

)多种化学成分。

A、100 B、300 C、600 D、1000

52. 茶叶中的(

)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的药理作用。 A、氨基酸 B、咖啡碱 C、茶多酚 D、维生素

53. 茶叶中的维生素(

)是著名的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E D、维生素D

54.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由(

)、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 A、叶绿素 B、茶黄素 C、茶红素 D、儿茶素

55. 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绿色食品茶中的六六

六、滴滴涕残留量不得高于 (

)。

A、0.2mg/kg B、0.1mg/kg C、0.05mg/kg D、不得检出 56. 饮浓茶茶叶中的(

)含量很高,对人体刺激过于强烈。 A、茶多酚、咖啡碱 B、茶多酚、氨基酸 C、茶多酚、维生素 D、茶多酚、叶绿素

57. 下列(

)标准是与茶叶关系密切的国家强制性标准。 A、GB113432-92《特殊营养食品标签》 B、DB33/160-92《珠茶》

C、Q/35NDC.001-92《银毫》 D、D/GX06-87《黄山毛峰》

58. 劳动者的权益包含: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

)、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A、不服从值班安排的权利 B、选择排班时间的权利 C、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D、按个人要求选择工作分工 59. 劳资关系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向(

)申请调解。 A、当地的仲裁委员会 B、人民法院

C、民事纠纷委员会 D、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60. 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权益纠纷时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可以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 A、投诉

B、经营方为避免争执,做出退让并给予免单 C、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消费者索取赔偿

61. 经营单位取得(

)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A、卫生许可证 B、商标注册 C、税务登记 D、经营许可

62. 宾客进入茶艺室,茶艺师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问候,通过(

)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

A、轻松的音乐 B、美好的语言 C、热情的握手 D、严肃的礼节 63. }下列选项中,(

)不符合热情周到服务的要求。 A、宾客低声交谈时,应主动回避

B、仔细倾听宾客的要求,必要时向宾客复述一便 C、宾客之间谈话时,不要侧耳细听

D、宾客有事招呼时,要赶紧跑步上前询问

64.茶艺师与宾客交谈过程中,在双方意见各不相同的情况下,(

)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A、可以婉转 B、可以坦率 C、不可以 D、可以公开

65. 茶艺师可以用关切的询问、征求的态度、提议的问话和(

)来加深与宾客的交流和理解,有效地提高茶艺馆的服务质量。 A、直接的回答 B、郑重的回答

C、简捷的回答 D、又针对性的回答

66. 茶艺师与宾客道别时,可通过巧妙利用一些特别的情景,加上特别的问候,让人备感温馨,使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如果尚购买了一些名茶准备节日消费,可说(

)。

A、祝您节日快乐 B、祝您旅途平安 C、祝您健康幸福 D、祝您生活美好 67. 下列选项不符合茶艺师坐资要求的是(

)。 A、挺胸立腰显精神

B、两腿交叉叠放显优雅

C、端庄娴雅身体随服务要求而动显自然 D、坐正坐直显端庄

68. 在为宾客引路指示方向时,应(

),面带微笑,眼睛看着目标,并兼顾宾客是否意会到目标。

A、掌心向上 B、掌心向下 C、掌心向外 D、掌心向内

69. 在服务接待过程中,不能使用(

)目光,因它给人以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的感觉。

A、向上 B、正视 C、俯视 D、扫视 70. 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是(

)。

A、语言、行为表情、服饰 B、礼节、礼貌、礼服 C、待人、接物、处事 D、思想、行为、表现 71. 接待蒙古族宾客,敬茶时应用(

),以示尊重。 A、右手 B、左手 C、单手 D、双手

72. 为维吾尔族宾客服务时,尽量当宾客的面冲洗杯子,端茶时不要用(

)。 A、右手 B、左手 C、单手 D、双手

73. 为(

)宾客服务时,要注意斟茶不能过满,奉茶时要用双手。 A、壮族 B、苗族 C、白族 D、藏族 74.茶艺师在与信奉(

)宾客交谈时,不能问其尊姓大名。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天主教

75. 茶艺师为VIP宾客服务时,(

)都要了解是否有VIP宾客。 A、定期 B、不定期 C、每天 D、每周

76. 在为VIP宾客提供服务时,茶艺师应根据VIP宾客的(

)和茶艺馆的规定配备茶品。

A、年龄 B、性别 C、等级 D、来馆的次数 77. 在为VIP宾客提供服务时,茶具应(

),并提前20分钟将茶品、茶具摆好。 A、可先冲洗 B、精心挑选

C、当面消毒 D、选用名贵茶具 78. 舒城小兰花干茶色泽属于(

)。 A、灰绿型 B

、砂绿型 C、棕红型 D、黄绿型

79. 乌龙茶类中茶汤色泽显橙黄型的是(

)。

A、闽南青茶 B、武夷岩茶 C、广东青茶 D、白毫乌龙 80. 下列(

)的滋味是属于清鲜型。

A、黄山毛峰 B、太平猴魁 C、洞庭碧螺春 D、庐山云雾茶 81. 炒青、烘青、晒青是(

)按干燥方式不同划分的三个种类。 A、绿茶 B、红茶 C、青茶 D、白茶 82. 红茶按加工工艺分为(

)三大类。

A、滇红、宁红、宜红工夫 B、宁红、政和、小种红茶 C、工夫、小种红茶和红碎茶 D、湖红、川红和正山小种 83. 黄茶按鲜叶老嫩不同,分为(

)三大类。

A、蒙顶茶、黄大茶、太平猴魁 B、信阳毛尖、黄大茶、洞庭茶 C、黄金桂、黄小茶、都匀毛尖D、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84. 乌龙茶按产地分为(

)乌龙茶。

A、闽北、闽南、广东 B、福建、广东、台湾 C、武夷、永春、安溪 D、福建、潮安、汕头

85. 鲜爽、醇厚、鲜浓是评茶术语中关于(

)的褒义术语。 A、香气 B、滋味 C、外形 D、嫩度 86. 在唐代(

) 已经形成系统。

A、饮茶 B、喝酒 C、说书 D、斗茶 87. 阅画、赏花、焚香与品茗是古代(

) 的系统。 A、论道 B、参禅 C、茶艺 D、习画 88. 在秦汉时代出现了(

)。

A、焚香 B、烧纸 C、祭祀 D、拜神 89. 在唐朝已出现将(

)整合的娱乐活动。

A、赋诗、作文、习字、品茗 B、挂画、插花、焚香、品茗 C、游历、 讲学、论道、著书 D、下棋、对诗、吟唱、饮酒 90. 音乐是我国古代(

)的必修课。

A、为官人 B、文化人 C、行伍人 D、隐逸人 91. 最适合茶艺表演的音乐是(

)。 A、通俗音乐 B、世界流行音乐 C、中国古典音乐 D、外国摇滚音乐 92. (

)是最能反映月下美景的古典名曲。 A、《阳关三叠》 B、《潇湘水云》 C、《空山鸟语》 D、《彩云追月》 93. 《空山鸟语》是拟(

)的古典名曲。

A、山间流水 B、禽鸟之声 C、林间蝉噪 D、田野蛙鸣 94. (

)不是近代作曲家为品茶而谱写的音乐。 A、《闲情听茶》 B、《采花扑蝶》 C、《竹奏乐》 D、《茉莉花》

二、判断题

1. ( )茶艺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是指热爱茶艺工作,精通业务,追求利益最大化。 2. ( )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3. ( )茶艺服务中的文明用语通过语气、表情、声调等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语气平和、态度和蔼、热情友好。

4. (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陆羽。 5. (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蔡襄。

6. ( )茶艺的三种形态是品茗、表演、议事。

7. ( )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部分发酵的白茶类,部分发酵的黄茶类及后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茶类。 8. ( )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越高茶叶品质的变化越快。

9. ( )金属茶具按质地不同可分为:金银茶具、锡茶具、镶锡茶具、铜茶具、景泰蓝茶具、不锈钢茶具等。

10. ( )茶则是用来从茶叶罐中盛取干茶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11. ( )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 茶中脂肪类物质的氧化、维生素B的氧化等都和氧气有关。

12. ( )盖碗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13. ( )金属茶具按质地不同可分为:金银茶具、锡茶具、镶锡茶具、铜茶具、景泰蓝茶具、不锈钢茶具等。

14. ( )茶则是用来从茶叶罐中盛取干茶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15. ( )陆羽认为二沸的水适宜泡茶。 16. ( )冲泡绿茶一般以100℃左右为宜。 17. ( )泡饮普洱茶宜用“一沸”的水冲泡。

18. ( )峨眉山玉液泉是中国“五大名泉”之一。

19. ( )用臭氧化或其他消毒方法,可消除自来水的氯气。 20. ( )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包含:煮水、备茶、置茶、冲泡、奉茶、收具。 选择题答案

1. C

2. D

3. D

4. D

5. C

6. A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B

13. C

14. B

15. C

16. D

17. C

18. B

19. D

20. B

21. B

22. D

23. D

24. D

25. D

26. A

27. A

28. A

29. D

30. B

31. B

32. D

33. C

34. C

35. B

36. D

37. C

38. D

39. D

40. A

41. B

42. B

43. B

44. B

45. C

46. C

47. D

48. A

49. B

50. A

51. C

52. C

53. C

54. D

55. C

56. A

57. A

58. C

59. D

60. C

61. A

62. B

63. D

64. A

65. D

66. A

67. C

68. A

69. A

70. A

71. D

72. C

73. A

74. A

75. C

76. C

77. B

78. D

79. B

80. C

81. A

82. C

83. D

84. B

85. B

86. A

87. C

88. A

89. 90. B 91. C 92. B 93. B 94. D

填空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第四篇:茶艺解说词 茶艺师考试

乌龙茶茶艺

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为大家表演工夫茶茶艺,这道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我为大家表演,后九道则请大家和我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大家的心会伴随着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无比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活煮甘泉即是煮沸这壶中之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借这道程序我向大家介绍今天我们冲泡乌龙茶所用的精美茶具:这是茶盘,也称为茶海。这是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是泡茶用的泡壶,也称母壶,另一把是储备茶汤用的海壶,也称子壶,通常茶人们把这一对壶称为母子壶。闻香用的闻香杯。品茶用的品茗杯。这一套统称为茶道组合,它又细分为:茶匙,用来择取茶叶。茶镊,用来夹洗杯子或夹茶叶底。茶漏,用来增大壶口面积。茶导,用来拨取茶叶。茶通,用来疏通壶嘴。 叶嘉酬宾是请各位嘉宾鉴赏今天所冲泡的武夷茶王大红袍。大红袍主产于福建武夷山,它外形条索紧结粗壮、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具有乞丐的外形,菩萨的心肠,皇帝的身价之称。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沐淋是用开水烫洗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代茶人常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之为大彬壶。

今天我们冲泡的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将茶叶导入壶中,称为乌龙入宫。

1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高山流水是通过悬壶高冲,借助水的冲力使茶叶翻滚,达到洗茶的目的。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白色泡沫,这样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冲泡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冲泡出来的头道茶汤我们一般不喝而是用来温杯,将剩余的茶汤注入茶海称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是指第二次向壶中冲入开水,再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将母壶中的茶汤注入子壶中,这好像母亲在哺育婴儿一样。茶道即人道,茶道最讲究温馨,这道程序反映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母子之情。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子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的注入闻香杯中,这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当改为点斟的手法时,称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各位嘉宾行礼致敬。

第八道:夫妻和合;鲤鱼翻身 把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称为夫妻和合,也称为龙凤呈祥,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福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和睦。

把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借助这道程序祝在座的各位嘉宾事业发达,前程辉煌。 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通过传茶、敬茶能使大家的心贴得更紧,感情更加密切,气氛更融洽。 第十道:喜闻高香;鉴赏汤色

喜闻高香是指第一次闻香,主要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2 请大家注意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清亮艳丽。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请大家在品茶前注意一下持杯手势,我们用拇指、食指夹杯,中指托住杯底,女士舒展开兰花指,男士则将后两指收拢,这样持杯即稳当又雅观,三根指头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所以这种持杯手势称为“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是指第一次品茶,茶汤入口时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充分翻滚流动,让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充分接触,以便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这一次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指

再斟流霞是为大家斟第二道茶。现在请大家跟我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再用双手将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这称为芙蓉出水。茶道精神最倡导茶人应出淤泥而不染。

二探兰芷是请大家第二次闻香。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而范仲淹认为这茶香比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二品云腴即请大家品第二道茶,这次主要是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否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的珍品,后来常用于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三斟石乳是为大家斟第三道茶。请大家再次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这次我们用单手大幅度的将杯子翻转过来。这称为白鹤亮翅,祝大家事业直上青云。

第三次闻香与前两次不同,这次我们用口腔大口大口吸入茶香,然后缓缓从鼻

3 腔呼出,我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茶韵 这次品茶与前两次不同,前两次我们是吸气啜茶,而这一次我们是将茶汤含在嘴里慢慢的咀嚼,细细地回味。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这泡茶无比美妙的茶韵。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杯白开水。喝这杯白开水时,也应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咀嚼,直到含不住时再咽下。这时您一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无穷,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也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十七道:茗茶探趣;游龙戏水

茗茶探趣重在参与,稍后请大家自己动手泡茶,感受茶事活动的无穷乐趣。 游龙戏水是看茶叶底,我们夹一片泡后的茶叶放入杯中,接着冲入开水,茶叶在杯中漂浮游动,好像是游龙戏水。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叶低三分红七分绿俗称绿叶红镶边。 第十八道:尽杯谢茶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清福”。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径、友谊的纽带。最后我以这杯茶敬在座的各位嘉宾,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花茶茶艺

花茶是诗一样的茶,它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

花茶是诗一样的茶,所以在冲泡和品饮花茶时也要有诗一样美的程序。 花茶茶艺共有十道程序: 第一道:烫杯——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我们借助这句诗来描述烫杯,请看这经过开水烫洗之后,冒着热气,洁白如玉的茶杯就像一只只在春水中游动的小鸭。

第二道:赏茶——香花绿叶相扶持

赏茶也称为目品。现在请大家观赏我们今天冲泡的茉莉花茶,花茶的茶胚多为优质的绿茶,色泽嫩绿,茶中还有少许的茉莉花干,花干的色泽应白净明亮。 第三道:投茶——落英缤纷玉杯里

落英缤纷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先生在《桃话源记》中描述的美景,当我们用茶导把花茶从茶荷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时,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 第四道:冲水——春潮带雨晚来急

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一般用90℃左右的开水,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水波上下翻滚,恰是春潮带雨晚来急。 第五道:闷茶——三才化育甘露美

冲泡花茶一般选用三才杯;这杯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中间的茶杯代表人。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 第六道:敬茶—— 一盏香茗奉知己

请大家在品茶之前先注意持杯手势。我们用左手持杯,女士用食指、中指托杯,拇指扣住杯托,并舒展开兰花指,这种手法称为“彩凤双飞翼”;而男士则用三指托杯并收好小指,这种持杯手法称为“桃园三结义”。 第七道:闻香——杯里清香浮清趣 闻香称为鼻品。品花茶时讲究“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现在请您将杯盖的前沿翘起,后沿下压,从开缝中去闻香。闻香主要有三项指标:一闻香气的纯度;二闻香气的浓郁度;三闻香气的鲜灵度。根据这三项指标细细的闻一闻这花茶的茶香,您会感到这茶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第八道程序:品茶——舌端甘苦入心底

这是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口品。品茶时三才杯天地人不可分离,请您将杯盖前沿下压,后沿翘起,从开缝中去品茶。品茶时应该轻轻用口吸气,使茶汤在舌面流动,以便使茶汤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闭紧嘴巴,用鼻腔呼出,使茶汤直灌脑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领略到花茶所特有的“味轻醍醐,香薄兰芷”的花香与茶韵。 第九道程序:回味——茶味人生细品悟 茶人们认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有的人“啜苦可励志”,有的人“咽甘思报国”。无论这杯茶是苦涩、甘鲜,还是平和、醇厚,从一杯茶中茶人们都会有很多的感悟与联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第十道程序:谢茶——饮罢两腋清风起

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柬议寄新茶》一诗中写出了品茶的绝妙感受。他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轻风生”。

茶是祛襟涤滞,致清导和,使人神清气爽,延年益寿的灵物,现在让我们共同

6 再品一品杯中的花茶,去寻找卢仝七碗茶后“两腋习习清风起”的绝妙感受,最后祝大家多福多寿,常健常乐。

绿茶茶艺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首先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并达到驱除妄念,心平气和的目的。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即用开水再烫洗一遍本来就洁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芽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冲泡,会破坏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所以先将开水降至85℃左右,用这样的水泡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第四道: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做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优质的绿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清宫迎佳人,即是用茶导将茶叶投入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莲心”。 甘露润莲心,即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向嘉宾再三点头致意。

7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绿茶先是浮在水面,而后慢慢的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观音捧玉瓶

现将冲泡好的茶敬奉给大家,称为“观音捧玉瓶”,佛教故事中传说,观音菩萨常捧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去病,救苦救难。借助这道程序祝各位嘉宾好人一生平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请大家仔细观察杯中的茶芽,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直直的称为“针”,弯曲的称为“眉”,卷曲的称为“螺”。大家还可以轻轻地摇晃一下茶杯,杯中的茶芽随水波晃动好像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慧心悟茶香

绿茶的茶香清香幽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闻到绿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至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不象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象乌龙茶那样茶韵醉人,但只要我们用心品,就能从淡淡的绿茶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纯,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自斟乐无穷

品茶之乐,乐在闲适,乐在怡然自得。在品了头道茶之后,接下来请大家自斟自饮,通过亲自动手,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第五篇:高级茶艺师解说词

茶念

表演者:李仕媛 指导老师:张瑞凌

主题思想:出生于茶香世家,自幼跟随父母打理农园,茶于我亦亲,亦友,实为物易取代之所向,父母多年经商在外,唯有这茶园里年年熬心精制的大红袍,以它特有的香馥与鲜润陪伴着我。一笔,一画如同我轻声的诉说,诉说着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寓念于笔,寓情于画伴着这茶香,浓浓茶味,挥舞的笔触,飘洒下千万种思绪,似远而近,抵挡不住的是一种渴望,一种期待。。。 茶

样:大红袍

主泡茶具:紫砂壶、公道杯、

次泡茶具:品茗杯、闻香杯、随手泡、奉茶盘、茶荷、茶洗、茶道六君子、茶巾

乐:《美人吟》《牧羊曲》 服

饰:秀禾服

仪:中国传统茶艺礼仪

温杯洁具:滚烫的沸水落入杯中,洗净茶杯。恰似落入记忆里的那些年,那时常在院中为父母奉茶。谈笑眉宇间,难以言喻的舒畅与欢乐。 赏

茶:茶荷里备着今春第一茗,绿褐鲜润的色泽和着它紧结的条索显得煞是可爱。

茶:还记得,他们从风霜里奔波到雨雪中,回来后一杯热茶便好似倦怠全消。

茶:热水遇茶,短暂的滋润触发初香这香如同漫起了回忆的雾,恍然是父亲母亲对坐闲谈,聊着我儿时的故事,未来的期许。 冲

泡:茶叶伴随着热韵飘舞,灵动富有生机,水波渐停,茶舞不落。振飘香扑鼻而来,每每至此,父亲总会禁不住深吸一口气,嘴角的笑容久久荡漾不去。

汤:一盏香茶,三人围合而坐,细细品味的也不再只是茶味,时间似乎无比漫长,又转瞬即逝。

敬奉佳茗:看看静谧的窗外,只想把这温暖的、陪父母一起的假日茶时光永远珍藏。简简单单,一点也不纷繁冗杂。温暖馥郁的茶汤,是生活百味里纯净的赋予。愿此刻,您能体会此般情感,此中滋味。一盏茶香,一杯浓情,传递的是思念,是祝福,与他们此刻安好。 品

茗:酌饮此杯,一口润喉,向远方的亲人寄予深深的思念;二饮,品滋味,苦涩甘甜,愿他们事事安好;三酌,品人生,回味无穷,期盼与家人早日相聚。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茶艺表演到此结束。愿这缕缕茶香给你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也祝大家养生有道,福寿同存,心想事成。

上一篇:支教交流工作总结下一篇:展会现场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