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桥说开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有一座桥说开范文

搭一座桥

搭一座桥,连接你我——工商系新老生交流会成功举办

涨溢在整个季节里的夏日的躁动与不安,早已被阵阵秋风抚平了,阳光不再炙热,风清爽干净。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工商管理系为解决大一新生在学习、生活、情感和娱乐方面的问题,促进大一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由工商管理系学生会学习部举办的新老生交流会于10月31日晚5:30在信息楼411顺利举行,参加交流会的有工商系团总支书记曹老师、工商系学生会主席、学生会各部部长以及大一新生,上届工商系学生会主席吕晨驰的到来也为此次交流会增彩不少。

交流会开始前学生会学习部干事及青协志愿者一起布置会场,搬桌、排凳、清扫会场,大家忙碌、不言辛劳的身影就像潇潇风雨夜的烛火,温暖心扉。

主持人宣布交流会正式开始。音乐奏响,在响亮、激昂的音乐声里,交流会在第一轮的游戏环节中展开,两轮游戏后同学情绪高涨,王主席一曲《断点》更是将交流会全场气氛推到高潮。王主席及大一新生代表做了讲话,各部部长也结合自身的情况为同学们介绍着自己在学习、生活、情感和娱乐方面的见解,大二的学长学姐已有了较为丰富的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生活的历练也让他们有了演讲家的风范,他们毫不怯场、谈吐大方,镇定自若的介绍着实令同学们获益匪浅。围绕毕业就业方面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一致认为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来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为以后的人生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是自由提问时间,此环节气氛热烈自由,同学们踊跃提问,各部部长幽默耐心的解惑,曹老师也为各部部长的解答作了补充说明,在说笑声里新生的疑惑的很好的解答,有的还向学长学姐要了电话号码,方便以后在学习、生活中可以随时咨询他们。

此次交流会使同学们从学长学姐的讲话中汲取了很多新知识,新见解,更通过他们的耐心回答解开了疑惑、消除了迷茫,更加明确努力方向。利于大一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奠定了基础,而且对新生们日后的大学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篇:穿越蛮荒的一座桥

RUC-BK-214-010101-2006202718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新时期知青文学作品启蒙性的分析

作 者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2 0 0 6 学 号 2006202718 指导教师 论文成绩 日 期

白 雪 松 哲 学 院 哲 学 级

中文提要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已经结束了,时间的流逝,让那个年代的人逐渐老去,也让经历过那一切的人对那段刻骨铭心经历的反思逐渐深刻。在中国社会逐渐脱离计划经济的束缚,社会文化逐渐趋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知青小说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充当了召唤启蒙主义回归的先驱者的和“改造民族灵魂”伟大工程的探路石。这类小说运用创作者实际生活体验和零距离的观察结果,通过对农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与人际关系冲突的描述,剖析了中国农民的文化性格与时代局限性。知青小说对农民文化心理进行审视批判的过程,是中国知识阶层对国民性进行启蒙改造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本文,就是通过对这部分具有启蒙性质的小说进行哲学上的分析和审视,说明其内在蕴含的时代精神。

第 1 页

Abstract Knowledge of mountainous area youth movement had ended in the late 1970s. The passage of time makes the people go and makes the old people all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the reflection hazing period gradually. This kind of novels played the role of scout in the procedure for Chinese society to gradually break away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gradually and turn to the modernization. This kind of novels by creators actual life experience and zero distance observation, the peasants daily life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alyzes the cultural character of Chinese farmers with age limitation, populist criticism consciousness. Cultural psychology of farmers are critical process, is consisted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the enlightenment for Chinese culture is also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第 2 页

关键词:

知识青年

知青小说

启蒙精神

民族灵魂

一.

(一) 知识青年

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知识青年这个群体,到现在还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青,指的是“所有未能继续升学而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的青年(家在农村,毕业后又回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回乡青年”也包括在内)”。而狭义的知青,特指“1962年以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工作成为国家的一项专门工作,国家正式为上山下乡的城市青年学生发放安置费以后,从大中城市下乡的中学毕业生,其中‘文革’期间毕业下乡的‘老三届’以及其后陆续从中学毕业的城市青年。”

(二) 知青文学的产生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牵涉到中国千千万万个青年的命运、情感、思想的重大事件。知识青年们的理想、激情、憧憬与现实的失落、无助、绝望,在他们心灵里冲撞激荡,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在上山下乡的漫长生活中,相伴而生的复杂感情,一天天沉淀,积累直至充溢于他们的胸臆,一旦有了倾诉的时机,他们就不可遏止地将这些情感与思想向世人叙述。可以说,新时期知青小说就是这些生活图景与丰富情感的真实写照。

知青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作家回溯一段中断了三十年的历史时光,经过反思,对五四新文学创作理念的接续与张扬。五四新文学传统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譬如个性化的追求、创作方法的多元化探索,强烈的悲剧意识。而最重要的内涵,则是理性精神的确立与张扬。这一理性精神包含有两项宝贵的思想元素——启蒙与批判。在新时期知青文学蓬勃兴起与发展过程中,这两项宝贵的思想元素回归到了中国作家们的思想中。随之而来的,是文学创作日益向本质属性回归。从关注政治事件、评价社会运动到探索人的灵魂,剖析人的深层心理,以期更深刻地反映社会、历史与人的本质,这既是新时期知青文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启蒙精神在新时期知青小说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这一时期,部分知青作家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农民的文化心理和人性剖析上,他们这方面的小说,注意对农民文化心理的观察与开掘,注意对农民的心理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和细致刻画,具有鲜明的启蒙特征。

二.

(一) 对农民文化的重新认识

具有启蒙性质的知青小说的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使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国现当代农民。 就知青一代的思想教育过程来说,“贫下中农”这一概念给知识青年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称谓在那个的年代具有强烈的政治含义。它向受“再教育”者暗示,其一,在阶级斗争理论范畴中,这一称谓,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性的称谓,而是明确地界定了农民的政治身份,其中包含有天然革命性的含义;其二,思想意识里存在着诸多资产阶级思想的知青,

第 3 页

知青及知青小说

知青文学的启蒙性

必须对“革命的贫下中农”持尊重、崇拜的态度,严守受“再教育”者的本分,向他们虚心求教。教育灌输者运用这一称谓,力图使拥有知识优势、文化优势、认知优势的城市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社会认知上,无条件、前置性地对农民持仰视、顺从的心态。它先验性地规定了认知者的认知角度和认知内涵,从而也确定了认知者对认知对象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那就是尊重和服从。

知青在下放期间最大的思想收获就是对中国农民的重新认识。他们到农村之后,对乡村的贫穷落后一目了然。但对农民的内心世界,对具体的人的复杂性格的认识,却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这一认识还需要一个漫长与艰难的过程。可这一过程一旦完成,那给予知青心灵的震撼就是巨大的,其认知程度是深刻的。这类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作家通过农民日常生活言行的记叙,通过对农民群体生活方式的观察与体验,展示了农民真实的生活行为和人生欲望,把他们从以往抽象神圣的图腾符号还原为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这其中的典型作品有王兆军的长篇小说《拂晓前的葬礼》,这是一部对农村文化进行分析,对农民进行文化心理分析的小说,作者对当代农民的观察和分析具有相当的深刻性,小说主题显示了对农民历史地位和文化性格定位的质疑和否定。

(二) 勇敢的认知

康德说:“启蒙就是勇敢的认知。”与建国三十年以来的农村题材小说相比较,知青小说的主题取向呈逆向性。知青作家运用批判的笔触和自己在农村生活的积累与领悟,对农民进行了严肃的审视。

以往的农村题材小说,作家往往是在虚构的轰轰烈烈的路线斗争或阶级斗争中,描述贫下中农在社队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忘我地劳动,无私地奉献,勇敢地斗争,表现了远大的生活理想和美好的道德情操。知青作家则不然,他们站在启蒙的立场上,从人性、文化的角度切入,以严肃的审视眼光深入探索仍处于自然经济社会中的中国农民的文化性格,理性地揭示他们在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生活中,积淀下来的保守、愚昧、自私、残忍等病态心理,尽可能还原农村现实社会的原貌。

知青小说的思想启蒙价值可归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还原了一个社会常识:落后的经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活其间的人群落后的文化素质。它揭露出了当代中国农村生活的真相,揭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作为普通人的农民,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写出了农民的善良、温顺、坚韧、宽厚的美德,也写出了他们怯懦、猥琐、狡黯、残忍等复杂的人性。相比之下,那些按照政治需要而创造的农民英雄形象,就显得十分概念化了。由于中国农村长期的贫穷落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准相对低下,也由于五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城乡经济二元体制,中国城乡之间的相对隔绝,造成了城乡之间社会形态的等级差异。农村社会发展和流动渐趋停滞封闭,贫穷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可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启蒙性知青小说给人如下启示:某一民族的人性品格具有稳定性,并不会因社会制度的剧烈改变就会随之产生深刻的质变,所以概念化地塑造这种英雄形象的作品是经不得起时间的检验的。知青作家在五四精神诞生与发展了半个世纪后,深切感受到,就现代

第 4 页

社会的要求而言,中国农民大众的文化心理还有待于改善。鲁迅当年为之痛苦的就是人民大众的不觉醒,因此“哀其不幸”。那么,启蒙性知青小说除了沿袭这一主题之外,还有一个主题,就是“责其不仁”。

中国农民的“天然革命性”并不意味着他们天然具备了现代社会公民的文明素质,更不意味着他们能成为现代社会的引领者。实际情况是,当社会动荡平静之后,根深蒂固的文化积习仍牢固地支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他们的精神和思维实际上还是生活在绵延千年的农业文化意识之中。“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长期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教育的中国知青小说家在这方面认识会比较深刻。

其次,新知青小说对中国农民予以审视与重新估价,体现出他们对农民心理的现代化改造问题的思考。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理性精神复苏的体现。知青小说的理性批判精神源于五四新文学,是对五四精神的接续与张扬。五四新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从“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撷取题材一说,为知青作家的观察生活、选择题材提供了明确的切入点。中国混乱奇特的政治情势,让他们在文革专制年代读到了鲁迅很多立足于民众启蒙和社会批判的自由主义精神。因此可以说,鲁迅的作品起到了五四新文学启蒙思想与知青作家之间的桥梁作用。但是知青作家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传承是不充分的,他们对五四新文学精神的认知水平是比较有限的。不过,虽然如此,知青作家还是通过鲁迅的作品,比较忠实地继承了五四新文学最具本质特征——启蒙,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三) 启蒙思想的构成因素

启蒙性知青小说观察中国农业社会现状的视角独具匠心,对农民的文化心理的揭示细致到位,在当代小说中树起了启蒙大旗。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成就,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因素是时代因素。首先是时代给予的契机。没有中国政治格局的巨大变革,没有思想解放运动,他们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表达他们的思想。从作品外部环境上看,是时代给予了启蒙性知青小说产生的条件,这些外部条件,包括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观念的更新,形成了比较宽松自由、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从作品本身分析,这些作品主题所蕴涵的思想观念,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独立品格的再确立和自由精神的回归,因此,启蒙性知青小说的产生,是人们的思想日益丰富多元的时代特征,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提升和社会历史认知能力的增强。

第二个因素是知青受到的非主流意识思想的影响。被迫从城市迁往农村谋生,对千百万城市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愿望而言,确实是一次重大的人生挫折。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由于远离城市,学校、家长、社会的思想制约力量鞭长莫及,在交通、通讯闭塞,政治文化水平落后的农村,思想专制力量大大减弱。如此一来,在文化思想专制的年代,勤于思考、拥有文学天赋或文学创作冲动的知青们,反而在无意之中拥有了一处自由的精神空间,拥有了一块思想自由生长的土壤。

由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突发性和前景的不确定性,当局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深思熟虑地规划,所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内容也语焉不详。主流理论的苍白和残缺,现实与以往教育认知的巨大反差,造成了广大知青的思想混乱、放任自流的自由状态。不

第 5 页

过,这种思想状态对于正处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是一种消极的状态,也有其积极意义。思想专制的残缺,思想教育内容的苍白,为身处极左思潮缝隙中勤于读书思考的知青自主观察中国农村的现实,进行个性化思考,留下了自由的探索空间。

这说明了一个现象:当年,在远离城市的广大乡村,如同散布在大海中的孤岛一样,曾经存在过一些“民间思想村落”。这些“精神飞地”的存在及其活动,为一些勤于思考、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青,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训练和精神准备。甘铁生谈到:“早在1970年前后,我们这些朋友,突然将‘文革’前十七年出的所有的有点价值的书都翻找出来了。古今中外,传统的和现代的,从古希腊神话到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丛书,哲学和社会科学、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凡是有价值的书籍,通过各种渠道在我们之中流传开来。这些书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和视野。”①

第三个因素则是决定性的,那就是知青作家农村生活的阅历,他们对农村社会、对农民深刻观察的结果。这是来自生命体验的思想。神圣感是在琐碎真切的生活感受中一点点破碎、消解的。这段叙述取自史铁生的《插队的故事》:

六九年初去的时候,浩浩荡荡几十辆卡车,扬起几里滚滚黄尘,“哼„„哼„„”地在高原上爬.人蜷在车棚里颠,不久看见了窑洞,一排排很革命的样子,大伙都慨叹.一会儿又看见了羊群,拦羊老汉披着老羊皮袄,大家又都从心里崇敬,冲老汉招手,老汉却只顾了他的羊群。然后又看见了戴白羊肚手巾的人群拥在硷畔上,木然且疑惑地看我们的车队,我们又冲人家招手,人家仍旧木然且疑惑地站着„„然后到了延安.然后发现宝塔山并不“巍峨”,延河又因在冬天不能“滚滚流”。然后遇见有人朝我们伸来饭碗,被带队的县干部吼开.我心里的诗意遭了挫折。李卓在牙间“吸一一”了一声,歪着脑袋想了半天. 一排排“很革命”的窑洞,令人“崇敬”的拦羊老汉,并不“巍峨”的宝塔山,不能“滚滚流”的延河,这些语句充满了丰富的潜台词,向人们暗示了作者对以前受到的神圣教育的狐疑与失望,也流露了“我”窥破神圣、社会阅历增长的喜悦知青对农民完整真实的认识,是在日常生活行为中与农民近距离的观察、零距离的交往中细腻地体验出来的。朱晓平的《好男好女》中知青与桑树坪的贫下中农领头人李金斗之间第一次打交道的叙述,则洗尽了多年的政治教育涂抹在中国农民身上的神圣色彩:“干巴巴的枯黄脸,几根枯黄的胡须,两只小眼睛总是滴溜溜转个不停。这人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面不善。旦再看他那身打扮,浑身上下破破烂烂,数不清黑裤黑袄上有多少五颜六色的补丁。”这段几乎是亵渎神圣的记叙,把一个陕西山区的农民真切生动地推到读者面前,那么富有生命气息,那么自然鲜活。贫穷、忍耐、卑微、狡黯等种种性格特征,活生生地印在读者的记忆中。这样的农民连“我”都感到奇怪:“金斗是我所接触的第一个地道的农民。可他怎么也和我印象中的农民对不上号。我印象中的那农民形象是从哪里来的?”后来“我”终于明白了:“我印象中的农民形象,是从电影里画报上和小说中得来的,李金斗和这样的农民,其实没有等号,因为一个是艺术中的农民形象,一个是现实中的农民。”小说明白地告诉 ①甘铁生:《记忆—岁月逸事》,林贤治章德宁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l月第l版,第195页。

第 6 页

读者,以往农民的文学形象与现实社会中的农民实际是有着很大差距的。

启蒙性知青小说鲜明地张起农民文化意识批判的旗帜,体现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时代精神。农民文化意识批判的前提是还原农村社会原貌和农民思想意识原型,知青作家在这方面有着无可争辩的话语能力和话语权。这一话语能力和话语权并非来自主流政治的授意授权,也不是来自于农业文化批判主题的先验性预设,而是来自他们置身于农村生活的情感体验,来自于年复一年的田间劳作的日常生活。没有贫穷孤寒的生活,没有沦入中国社会最底层,置身于下层民众的生存体验,不会产生启蒙性知青小说。不是知青作家主动地要去重新认识中国农村、去剖析中国农民,去充当时代的启蒙者,年轻的城市中学生们不可能有这种眼光和激情,也不具备这样的思想水准与学养。是畸形的时代、是无奈的生活把他们推入农村,强迫他们与农民为伍。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前途,去与农民相伴相随,在本真的感情和行为冲突中重新认识了农民。知青上山下乡没有变成农民,却对农民有了意想不到的深刻认识,可谓播种的是跳蚤,收获的却是龙种。

三.结语

启蒙性知青小说是当时社会上文化氛围和趋向的一个代表。而当时文化的关键正是在于一种对康德“主体性”观念新的展开,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有一个很重要的附论:《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这篇文章似乎包含着知青小说所体现出来的启蒙思想的核心命题。李泽厚在这篇文章中点明:“康德的体系把人性(也就是人类的主体性)非常突出地提出来了。”①而李泽厚的发挥更加深刻:“应该看到个体存在的巨大意义和价值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益突出和重要,个体作为血肉之躯的存在,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展,在精神上将愈来愈突出地感到自己存在的独特性和无可重复性。”②这里李泽厚所召唤康德的主体性精神其实是对于新时期启蒙精神的召唤,“主体性”正是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话语中脱离的基础,正是新的“现代性”的展开的前提。这时文化的主体又是“血肉之躯”。于是,我们发现个体的解放具有了一种崇高的精神性意义,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结果。那是从计划经济中脱离出来的最初的冲动。我们都有了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的热情,它替代了“文革”后已经彻底破碎的理想。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顺应了当时的文化潮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文化潮流。在那个刚刚走出文化黑暗期的年代里,精英知识分子们高擎启蒙主义大旗,以改造民族灵魂为己任,通过对现当代农民的审视和批判。他们用自己的作品传承五四启蒙精神,把文化专制下概念化的人解放出来,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以精神先导者的身份,推动着中国现代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①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三联书店 1984年版 第424页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三联书店 1984年版 第434页

第 7 页

作者签名:

第 8 页

参考文献:

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2月第l版 陈村等著:《知青小说选》,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1992年6月第2版 尼·别尔加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等译,三联书店出版,1995年8月第1版 陆龟山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朱晓平:《好男好女》,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叶辛:《叶辛知青作品总集》,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第 9 页

第三篇:《用纸造一座桥》教案

本课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和运用。同时也是一堂实验探究和成果交流课。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重视实验前的探讨和预设。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强调合作交流与分享。

课题《用纸造一座桥》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告诉我们,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物体。它的抗弯曲能力不同。如果改变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可以改变其抗弯曲的能力。学生通过前面七课的学习和实践,已经灵活的掌握了这些科学道理。教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纸造一座桥》这一课,是对本单元知识的运用与巩固。这是一堂完全的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评价的课程。同时也是对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概念:设计和建造桥梁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征和数量,形状和结构。

过程与方法: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来进行设计和制作。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重点:

按要求完成纸桥建设。 教学难点:

解释建桥过程中运用到的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

1、学生每4人为一小组,自选组长,分头准备棉线、胶带、剪刀、尺子,8张A4纸,组长负责汇报。

2、教师准备A4纸、砝码。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师:首先我们一起看段视频,了解一下世界著名的大桥,我们见过很多的桥,上节课我们还了解了几种主要类型桥梁的特点。。

二、 新知——纸桥的制作与评比

(一) 检查各组的准备情况。

1、 师:上节课老师安排大家提前做好本节课的准备。一是准备纸桥的工具,二是小组内商量建造纸桥的方案。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准备的情况。首先请各组将工具放在桌上。

2、 师:好的,看来大家都准备齐了,下面检查第二项,请各小组长起来汇报你们组的设计方案。语言要简练。

3、 师:看来同学们兴致很高,充分开动了脑筋,准备得很充分,设计方案各有千秋。但是否符合书的要求呢?为了确保大家实验成功,我们一起了解建桥的要求,探讨建桥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

(二) 再次明确纸桥的要求

师:书上的要求很明确。一是纸桥的跨度为25厘米,二是纸桥的宽为10厘米,三是纸桥必须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

(三) 探讨造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师:纸很柔软,要达到书上的要求看来有难度,需要同学们再一次讨论在建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师:时间到,请大家分组发言。

生:纸很软,要考虑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师:很好,那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呢? 生:我们想把它做成圆筒形来增加它的承重力。

师:不错,运用了前面学习的知识,通过增加厚度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生:我们打算做成瓦楞形。 师:很好,还有吗?

师:刚才各组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主意都不错,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生:胶带是用来起固定作用,不能用来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考虑的也很周到,那么现在整理设计方案,开始制作,要注意安全。

(四) 小组分头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五) 交流

师:同学们请安静,我看大家都造好了,下面我们进行交流。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来介绍你们小组的成果。 生1:桥的主要结构。 生2:制作步骤。 生3:不同的桥梁的制作。 生4:„„

三、 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纸桥造得这么好,真不容易,看起来没少花功夫。那么,你在这堂课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1: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生2:思路要清晰。

生3:改变材料的形状就能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生4:分工、合作很重要。

师:同学们讲的都很好,不但提到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点,更讲到了合作及动手能力的重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动手制作,在活动中才能更加深刻的把握知识点。

第四篇:为古诗教学架起一座桥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意境的教学策略

武定县高桥中学 闫建艳

[摘要] :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更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文化的骄傲和表征。在新课改和新教改的过程中,各版本的语文新教材都加大了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的比例,再次确定了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这给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高度和要求。 [关键词] : 诗歌 初中语文

古诗教学

意境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古典诗词名篇很多,学生们平时常见和需要背诵的篇目也不胜枚举。但是,由于古典诗词产生和兴盛的时代背景、语言特征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存在于中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问题也很是不少。在古诗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一直以来中学诗歌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偏重于语文知识和思想道德的灌输,忽视并脱离了“诗歌”本身的教学目标,课堂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比如教杜甫的《春望》,最后只剩下“移情于物”和“思念亲人”八个字,诗歌本身的艺术力量和审美价值不见了。

新一轮的语文古典诗词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全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深入研究古典诗词的 1 特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就要求做中学语文教师的,不仅要有丰富的古典诗词以及古典文化的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课堂控制能力。教师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好角度,要有将学习内容重新排列、组合的能力,要站在创新的角度上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什么,如何学。

一、把握诗歌意境的重要性

在古诗教学中,把握古诗的意境是教学关键,教师只有紧紧抓住古诗意境进行教学,才能挖掘古诗的艺术价值,把握其艺术真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的兴趣,达到审美教学的目的。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也必有它自己的语言或艺术的表现行为。诗歌是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诗是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感;我认为这里的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的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比如唐朝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作于安徽滁州刺史任内,写的是春天涧边的景色。四句诗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两张滁州西涧的画幅,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而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受的这其中的体味,其实

2 就是所谓的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有的美学范畴,也是诗歌美学中非常重要和基本的审美范畴。

诗词的意境经常运用曲折和折射的方式暗示,常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这就为诗歌鉴赏增加了难度。因此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握诗词意境成为关键之一。

二、关于意境的含义

关于意境的含义,学术界历来都有争议或分歧。“意境”一词,源自佛经。我国古代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晋代的陆机、《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唐朝的王昌龄,明代的王世贞,清代王夫之,近代的王国维都对“意境”有自己的理解。那到底什么是意境呢?宗白华这样说道: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现在人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我认为,简而言之,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有些境界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三、中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意境教学策略

3

(一)诵读-贯穿审美的各个环节。

由于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意义是和声音分不开的,是和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自古以来诗乐一体。声调的抑扬起伏,音韵的和谐悦耳,节奏的缓急匀称,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在音乐美,使诗歌产生了摇荡性情的艺术魅力。

通过诵读,诗的韵律、节奏、语意传导入心灵,唤起读者头脑中早已储存的审美情绪,从而产生某种情感共鸣,形成直觉性的美感。以王维的《鸟鸣涧》为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首先,初读让学生感受该诗二二一型(颈联为二一二型)的音步节奏及偶句用“ong”韵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直觉地感知作品的节奏、音调、韵律所造成的平和舒缓的效果与全诗深幽静谧的情调氛围的和谐,并让学生体会到诗词的音乐美对诗词情感内涵的生成作用。在词语选择上,可让学生体会“闲”、“静”、“空”等都具有一种清幽空灵的质感,这种质感可能暗示着某种明远、澹泊的审美情趣与和谐、圆融的人生哲学。

因此,只有通过朗诵,才能使诗歌从文字符号转化为可感的艺术形象,才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接进入人心的力量。所以要以朗诵作为鉴赏手段,通过朗诵扫清语音、语义的障碍,品味语言的肌质,感受意境的魅力,体会诗歌的情感,让朗读贯穿审美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从审美的层面进入诗歌,感受诗歌。

4 要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注意,教师必须使自己成为学生与诗歌审美的桥梁,帮助学生扫除语音、语义障碍,当克服了这些语言障碍时,他们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到审美中去。为此,我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借助课下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词义,并且在新授课时先初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根据语言的表层意思了解诗歌大意。

如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把握基本的朗读技巧,随着对文本理解的逐层深入,我对学生每次的诵读都提出新的要求:读出悲凉与感慨——读出昂扬——读出惆怅而不颓废,感慨而不低沉的特色。每一次的诵读,学生都有新的收获;每一次诵读,都是对学生鉴赏效果的检验。

如杜甫的《望岳》是诗人早期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时留下的作品,全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朗读得好,意境不言而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宜用赞叹、神往的语气读。“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热情澎湃地赞颂。“荡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应以豪迈的语气去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在受到感染的基础上,去体会意境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析诗人感情,把握诗歌构思领会诗词的主题思想。 “情动于中而发于言”刘勰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意。”诗词要有感情,才具有真情实感,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感染读者。曹操领兵南征北战,渴望一统天下,然而,人生苦短,人才难求,赋诗《短歌行》,表达了一个政治家身处乱世时代的人生感受,抒发了求贤若渴的情怀。

分析诗人感情发展线索,对把握诗歌构思领会诗词的主题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李清照的《声声慢》 ,由内心的空虚写到了孤苦的处境,最后极言心情之悲怆,悲苦之情层层深入,表达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的孤寂,与南渡后对家国的无限忧虑。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发他们对诗歌情感独特的理解。 诗歌的意义是丰富的,它本身包含了对它进行多种读解的可能性。然而如今许多教参甚至是教材本身都习惯把诗歌的思想内涵以定论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而且对其意义的理解又过于简单。

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改变由教师单方面灌输的方式,而是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将自己的情绪投入到审美对象之中,从而理解诗歌的情感。如学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的理解。有的认为诗歌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有的则认为“千帆”和“万木”比喻

6 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一联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我对两种言之成理的理解都认可,并没有给出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四)走进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感受意境。

如果说,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那么意境就是诗歌的生命,它是诗人情感、心性、气质、人格通过感性物象的最终反映,饱含着对历史现象、生命价值和人生真谛的诠释富有引人透视生活深层和启迪心灵的审美价值。古典诗词意境教学,应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去体味、涵咏诗的意境,深入把握诗词的深层意蕴。

其一,意境是通过作品的整合表现出来的。在欣赏意境时不仅要抓住作品的字、词、句等局部,更要把握局部间的联系,善于从作品全局去作总体把握。因此,在教学中要找出局部间的联系,把握诗歌脉络。如曹操的《观沧海》,从字面上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景物描写。但这些景物都是有联系的,就是都是与作者的情感紧密相连的。高耸的山岛、萧瑟的秋风、壮阔的大海,与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相互融合,形成开阔、雄浑的意境,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其二,由于意境以情思想象为基点,作家描写的物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心造之境”,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想象诗的形象,从诗歌的形象直接性去寻找间接性,从诗歌形象的有限性去寻求其无限性。也就是说,学生要能超越语言的限制,走进联想与想

7 象的世界,把文字所描述的情景在脑海里变成一个动态的画面。如学习何其芳的《秋天》,我要求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幅图景,改写成散文。学生于是在原诗内容基础上增添了不少创造性的细节,写成一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的美文,很好地重现了诗歌意境。

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以月夜、闲人、落花、空山、鸟鸣、深涧等几种意象连缀事例而创造了一个字根表幽深的艺术意境。《鸟鸣涧》的意境美正在于它以最静谧、最深沉的“静”与“空”,融入了大自然最生动、最活泼的“生”。诗歌意境温馨幽美、隽永有味,由此我们还感受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一颗心,体悟到宇宙人生的虽动犹静、静中有动的一种哲理。

诗词的意境美是诗美的集中体现,要使学生深入体会。有的意境熔铸于诗人成熟的思想,独特的个性,美学理想与艺术才能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又蕴含在诗的形象之中,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如陶渊明的《饮酒》,通过深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远离浊世归隐的高洁之志。有的感情与景物和谐的高度统一,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总之,把握诗词的意境,要使学生学会从多方入手,分析诗人主观感情的抒发与客观景物描写是否和谐统一,对诗歌作出优劣高下的审美批判,还应从多样化的风格揣摩不同的意境,有的优美,有的壮阔,有的清丽,风格各异,意境有别,这在现实教学中有很强的操作性。

(五)展开联想和想象,开拓诗词意境。

8 作者在创作中,总是将其思想感情由联想﹑想像化为具体的形象,诉诸于语言文字。现行的诗歌教学,有时会忽视意象的描述功能。教师不是带领学生沉浸到诗人所创设的意象中去品味诗歌意境,而是站在艺术世界以外的实用世界去看世界、去看待诗歌。或致力于语音、语法、修辞等理性知识的分析、或做繁琐的、过细的考证,其结果是抹灭了诗的美感,引发不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失去了审美知觉。

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立足意象,引发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如王维的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美誉,在教学《山居秋暝》这首诗时,老师应要求学生抓住诗中的意象,通过联想、想象,描绘出这首诗中的一些画面。在意境的创设中,作者有时会故意留有空白,而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积累去填补这些空白,以调动阅读者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想象,我们可以对作品的意境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参考资料:

1、夏昭炎《意境概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3、李泽厚,《美学三书 华夏美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

4、王长俊《诗歌美学》(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

5、蓝华增《意境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五篇: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

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

我班的XX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在我教他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那是一次课间操,由于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急急忙忙地往外挤,我站在讲台边维持着秩序。没过一会儿,门后面的拖把倒了,学生光顾着挤,好象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扫把。这时,XX同学挤了过来,告诉大家看着点,别拌倒,然后把扫把拿了起来了。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XX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教育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资本运作传销范文下一篇:医院质控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