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卫生员培训记录

2022-11-13

第一篇:校园卫生员培训记录

手卫生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会议室

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培训主讲人:何娟

内容:手卫生定义及规范

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手卫生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5、常居菌,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6、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7、手消毒剂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8、手卫生设施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二、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2、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3、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5cfu/㎝2;

三、手卫生设施。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母婴室、感染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应配备清洁剂;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手卫生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2、外科手消毒设施:应配置洗手池;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应配备清洁剂;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用;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应配备干手物品;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四、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遵循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 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

2、具体要求: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五、外科手消毒。

1、遵循原则: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2、具体要求: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下臂下1/3;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

六、手卫生效果的监测。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母婴室、感染疾病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第二篇:手卫生培训记录

消毒管理培训记录

培训名称:消毒管理培训

培训目的: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消毒管理,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培训日期:2014年4月25日

培训地点:乌鸦泡镇卫生院

培训机构/负责人:徐建国

培训范围:全体村医

培训主讲人:李东明 医生

培训内容摘要: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消毒工作,制定规范,开展消毒

灭菌效果的监测

2.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消毒后毁形,进行

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运送传染病人及其污染品、车辆、工具后必须随时

进行消毒处理。

4.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

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 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5.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要有专用洗手设备,按手

的清洗方法和消毒指征,正确操作。

6.地面应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有血迹、粪便、体液

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消毒。

7.使用消毒灭菌药械应掌握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

项;消毒灭菌液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 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8.开展全员消毒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

格执行消毒规范。

第三篇:基本公共卫生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2014年1月11日 主讲人:王新峰 培训地点:古尔图镇卫生院2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各村室医生 及医院相关科室人员 培训内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知识

一、 培训目的:

为了更好的推进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提高各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特举办此次培训

二、培训内容: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意义

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3、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4、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5、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6、孕产妇健康管理

第四篇: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培训记录

卫生保健知识培训记录(9月)

培训人员:保教人员、炊事员 培训内容:秋冬季幼儿卫生保健常识

进入秋冬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幼儿容易感冒和喉咙不适,因此幼儿的衣、食、住、行需要注意。

1、衣:由于温差较大,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2、食:多让幼儿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冬季,大蒜、萝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儿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幼儿不喜欢吃,但家长可以通过改变食用方法让幼儿食用,比如在做菜时增加蒜末的添加,平时给幼儿煮点萝卜水等。对于常咳嗽的幼儿,家长可以多炖些冰糖生梨水给幼儿吃。秋季也是吃蟹的季节,蟹属寒性,幼儿的脾胃嫩,不可以多吃。另外,是药三分毒,不要把服药作为预防幼儿生病的途径。

3、住: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幼儿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家长可在每个星期五把幼儿的被子带回家利用双休日把被子洗、晒一下。

4、行:秋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提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增强幼儿的体质。

5、防:秋冬季节是小儿患病的高峰期,由于秋冬交替之际,天气干燥,早晚温差大,儿童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的发病率陡然升高。家长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医疗护理知识,帮助孩子渡过“疾病关”。

第五篇:卫生户、卫生楼检查评比记录

时间:2017年1月

检查情况与结果:

1.室内物品摆放基本整齐有序。 2.室内环境良好,做到了窗明几净。

3.室内垃圾桶及时更换保洁,保持了垃圾桶的清洁。

存在的问题:

1.存在卫生死角,主要表现在门窗顶部、柜子顶部,积灰较多。 2.个别办公室物品摆放较随意,稍显杂乱。

卫生户、卫生楼检查评比记录

时间:2017年5月

检查情况与结果:

通过检查,大部分单位和个人针对上次检查的结果都进行了改进,室内物品摆放较之前更规范整洁,卫生死角得到了重视,清理的十分到位。

存在的问题:辖区内个别单位因个人喜好不同,室内物品摆放没有统一的标准,还有个别办公室内放置其他杂物,使整个办公室内看起来不协调。

整改措施:责令个别办公室抓好问题的纠改工作。

卫生户、卫生楼检查评比记录

时间:2017年6月

检查情况与结果:

1.创卫的知晓率大大提升,人员基本都能做到积极主动打扫卫生。

2.室内卫生皆已达到标准,环境整洁,户外环境卫生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3.建立了良好的卫生管理体制,基本达到了长效管理的效果。

存在的问题:

1.个别人员在思想上还不够重视。 2.卫生死角问题尚存在。

卫生户、卫生楼检查评比记录

时间:2017年9月

检查结果与情况:

1.创卫的宣传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广大居民的知晓率。

2.除“四害”相关知识与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加强了居民的健康卫生意识,推进了创卫工作的进展。

存在的问题:

1.创卫意识还没有彻底的深入人心,部分居民还没有自觉创卫的积极性。

2.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条幅及橱窗内容的更换。

上一篇:校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下一篇:信用卡装修分期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