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心随景动

2022-07-28

第一篇:人在旅途心随景动

心随“影”动

心随“影”动——红色经典观后感征文大赛

活动方案

一、 活动背景:

为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提高学生创意思维和回忆红五月光荣历史,展示学生风采,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先进优秀思想,使我们大学生能够跟上时代潮流,不忘当年的光荣,同时为了调动大学生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特此面向全校学生举办红色经典观后感征文大赛。

二、 活动目的:

此次大赛主要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通过对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赏析,回忆红五月的光荣岁月,写下自己内心的悸动,把那些革命话语镌刻在心头,让那些革命故事激励我们奋勇向前。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态度,提高大学生的创意思维,学习并弘扬正确的“红”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 活动主题

红色经典,心随“影”动

四、 参赛对象及形式

个人自荐作品:参赛选手可个人或小组(每组不超过3人)参与比赛 学院推荐作品:二级学院学生会可推荐优秀作品至学院学生会宣传部,可适当加分

1. 作品必须切合主题以红色经典电影所反映的事件为基础宣扬正确的“红”思想。

2. 作品的主要思想为积极向上红文化的立题为标准,在次基础上展开。 3. 作品并不能光以红色经典陈述的事件来阐述,更应该加入个人的体会以及个人的感想和励志要求。

五、 活动时间

报名时间:201年4月20日——2014年4月30日 作品提交时间:2013年5月1日——2013年5月20日。

六、 作品要求

1、 征文内容以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为蓝本,撰写观后感,体现出对革命历史的感怀,对今天美好生活的感恩。

2、 征文要求思想积极健康、紧扣主题,感情真挚,文风平实,突出个性特点,内容充实完整,条理清晰明了,语句通顺流畅,文字清新自然,主旨表达明确,能引发他人产生共鸣与思考。

3、 所有作品必须为我院在校大学生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者的知识产权、名誉权或隐私权,并未在其他赛事或媒体上发表过。如发现抄袭内容占全篇文章的30%及以上,则取消个人比赛资格,对其所在分院进行通报批评。

4、 参赛作品必须切合红五月的思想及内容,带有良好的向上的思想。征文要求学生自己撰写,题目可以自拟,体裁不限。

5、 征文提倡短小精悍,文字字数在800~1500字左右。

七、 作品递交及联系方式

1、

2、 各分院作品上传发送至联系人的邮箱,不明之处请联络竞赛联系人。 征文文本文档请统一用A4纸打印。具体打印格式如下:正文字形统一使用小四号仿宋体,大标题用小二号黑体,附标题用小三号仿宋体。

标题下注明作者所在分院,专业,姓名。

3、 大赛报名联络人:

 报名联络人:杨洁(短号638783)  Email:807341283@qq.com  联络地点:教学区2#301学生会办公室

八、 作品评选及奖项设置

各类作品收集后分类别评选,由相关学科教师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评选出

一、

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并授予相应获奖证书及奖品。

九、 举办单位

主办方: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宣传部 协办方: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第二篇:心随乐动

用笔在乐谱雕刻着唯一,音乐,你就是我的“唯一”。

“儿时凿壁透了谁家的光,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如金灯下闲读红袖添香,半生浮名只是虚妄。”不知何时,我爱上了音乐,它给我的总是一种十分美妙的感觉。一曲《庐州月》道出了学子们得心声,歌词中处处透露着一种对世事的独特见解。“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中看到了故乡”,听,歌者对故乡的那种思念一下子就传达出来了,多么动听的歌词啊!随着许嵩独特清新的嗓音,那种美妙的感觉,霎时间让人忘记了一切。

维斯塔是我很喜欢的一名歌手,他的海豚音令世人折服,他是不折不扣的“海豚音王子”,他的音乐与其它音乐不同,在他的音乐中寻不见世间情与爱的踪影,听他的歌仿佛就找到了最原始最质朴的音乐,他的名曲《歌剧》中,到了高潮那一声超难度的海豚音,没有任何歌词,单凭他那种感觉就折服了世人,从他的音乐中我仿佛听到了那种特有的力量,几乎无法用语言表达,直到听了他的歌,我才真正领略了音乐的魅力。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当我成绩不理想或有其它烦心事时,我总是戴上耳机将音量调大,听着这首充满活力的《我相信》,我总能在最失意时重新振作力量,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高昂的乐调,再加上歌手的激情演唱,让这首歌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充满着一种青年人特有的青春朝气,啊,音乐,你不仅带给我享受,更给了我精神上的力量。

每当在银幕上看到一些感人至深的场面,总会伴有那首深情款款的《母亲》做背景音乐,它的歌词纯朴、真实,再加上蒋大为那种浑厚而富有穿透力的嗓音,母亲的种种辛苦总会放电影般浮现在面前,让人潸然泪下。不错,音乐总能让人不由地想起什么,总能不经意间触动的心弦,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提升。音乐,的确很美,我越来越爱音乐了。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我要说“歌中有情,情中有歌”。只要心随乐动,那么一切都会很美。

第三篇:心随我动

——《陶行知教育文选》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大概没人不知道陶行知这个名字,曾在读师范时就听过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但对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所践行的教育理念、观点思想似乎了解甚微。今年暑期期间很有幸我能拜读《陶行知教育文选》,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让我真正的全方面的领略到教育大师的教育精髓,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同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犹如一盏教育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一、用爱心滋润学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朴实的语言蕴含着淳朴、真挚的师爱。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我要像陶先生那样,用伟大的爱心去滋润无数颗童心,培养出无数颗爱心。

爱师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情感。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很爱学生,爱成绩优秀的学生,爱乖巧听话的学生,爱漂亮、可爱的学生„„可是比比陶先生,觉得自己太渺小了。陶先生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做到了“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褒贬之,把“差生”视为“朽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例如我所教学的班级有个学生叫周洋洋同学,他特别调皮,谁都不愿意和他同桌,但我知道这样的学生如果调皮就一顿呵斥,或者简单粗暴的教育或者挖苦只会适得其反,使他的逆反心理更强,而我在课堂中总是树立他的自尊心,让他知道自己也是有优点的同学并不是什么都是缺点,然后我注重鼓励他发扬优点逐步改正缺点,现在他比以前进步多了。

当然,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先生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看到学生出现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多教给孩子一点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种找到前进的路,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心中充满爱。

二、教学生学会学习

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所谓“学生”意要学会学。归根到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生存。

陶行知先生阐述“教学合一”理论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学生只是做个“书呆子”、“字篓子”,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当今,

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社会职能必须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思索,经过不断反复推敲寻求最佳结果。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设计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主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这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散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

三、在生活中教育

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实施新课改教育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是多么的重要。曾记得刚分配下来工作时,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让学生读死书,把学生当容器强加罐,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的唯一标准。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曾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也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这与陶行知提倡的理念是合一的。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中,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将时时鞭策我,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把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用起来,真正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用活数学。

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中,我要鼓励自己多想一些困难,少一些畏难;多学一些理论,少一些空论;多做一些行动,少一些被动,自觉接受新课改“三个挑战”,即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挑战,教育角色的转变与挑战,教育方式及技术革新与挑战。养成剖析反思的习惯,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践问题,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不断重塑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在三尺讲台上,会为学生弹奏最美妙的人生乐章!

第四篇:心随月圆美文随笔

心随月圆——连续五年被评为“标兵报道员”时的得意与思考

拥有圆月的日子

心流连在山巅

而山风无眠

催促着过往的云

淘沥着出土的瓷片

自那个春天

搬开脚下的石

砌时光的年轮

铺通往山巅的路

汗珠点亮了太阳

收获璀璨了星空

老茧捧出了月圆

在这心随月圆的时刻

所有的记忆都化作了珍宝

所有的付出都酿成了酩酊

何不开怀畅饮

品尝名酒与小烧的不同

只觉得肩上的担子空了

心则没了归宿

.....

夜依旧很深

幸好有圆月相伴

但圆月总会悄悄地亏去

我只有用耕耘

去等待圆月的下一个驿站

第五篇:心随足球逐梦飞

——淮阴师院附小新区实验学校足球特色建设掠影 “话说足球,是调皮的星宿,嫌天上太闷,便来到人间,和我们嬉戏玩耍„„小小足球,像神奇的金手指,轻轻一划,让活力充溢人间,让世界光明灿烂;如小小的音符,在天空交织起五线谱,由球迷的呐喊声作和声,奏响美妙的绿茵交响曲„„”在古有“南船北马”之称的运河之都——淮安市,一所名为淮阴师院附小新区实验学校里,传出了整齐而欢欣的稚嫩童声。这,是该学校正在举行的第四届“向阳”足球文化节中的一幕。

淮阴师院附小新区实验学校,建于2008年,坐落于淮安市清河新区教育文化社区,毗邻“西游记纪念馆”、“淮扬美食”文化馆,占地85亩,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8000万。她是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淮阴师院附小的分校。

在“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的理念下,作为体教结合足球布点校的淮阴师院附小新区实验学校,在秉承淮阴师院附小优秀办学传统的同时,特别汲取了其中“国家体育优秀实验学校”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办学精髓,全面调研,根据校情,于2011年初确立了“以足球为龙头,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了“健康、快乐、主动、成长”的足球文化理念。

五年多来,该校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校园足球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精彩镜头回放:

一年一度的“阳光足球”校园足球文化节—— “绘足球梦”——自主绘制、布置足球文化环境:小走廊,大世界,学校各处走廊上悬挂的名言警句、世界知识、足球海报、未来科技,成为引领孩子成长的一扇思想窗口;小展台,大境界,教室内外开辟的多主题成长记录版块,形成各班独特的人文氛围。

“享足球乐”——足球主题运动会:在开幕式上,每个班级都代表一个世界知名足球俱乐部,孩子们用独具一格的服饰、舞蹈等演绎着俱乐部的特点,皇家马德里、巴黎圣日耳曼、巴西圣保罗等俱乐部被孩子们表演的淋漓尽致,全场掌声雷动,前来观看的家长们赞叹不已。

亲子足球比赛:在学校的绿茵场上,家长代表队和学生代表队进行激情对抗,经过汗流浃背的奋战,学生代表队以3:0的优势赢了家长代表队,家长们虽然输球,却更加开心,笑着说:“我们输给这些训练有素的孩子们,心服口服!”接下来的 “亲子接力传球”、“亲子射门比赛”、“一分钟颠球”、“一分钟头顶球”等活动让孩子们尽情享受着足球节带来的快乐。

“竞足球技”——千人足球操、校园足球联赛、颠球吉尼斯大赛„„绿茵场上,激烈的争夺、奋不顾身的飞扑,牵动着球迷观众的视线,喝彩声、吹哨声此起彼伏,惊散了满天晚霞!

此外,足球知识抢答赛、“爱足球爱生活”主题诗文大赛等充满趣味的年级活动,营造出校园的蓬勃生机,绽放无限正能量。

专业师资开展专业足球训练——

为了强力推进足球特色教育,作为市体育局指定的市足球布点校,淮阴师院附小新区实验学校除了拥有两名具有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证书的专业教师外,还高薪外聘一名足球专业教练。他们还专门创编了特色足球大课间活动,开展日常化足球技能训练。活动分足球操和自主活动两部分,一二年级以踩球、拨球等球性练习为主,同时配一些足球小游戏;三至四年级主要以运球过障碍、跑动中接球、脚内侧传球等基本技术练习为主;五至六年级以跑动中接球、运球绕杆等练习为主。

为了在普及的基础上体现竞技运动的魅力与成果,该校专门成立了校足球队,他们每周拿出一节体育课,专门训练足球,每天由体育老师早上6点至7点,对学生进行一个小时的足球训练。足球成为同学们最喜爱的活动。如今,该校爱好足球的学生已超过学生总数的80%,超过总数50%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足球技术。足球训练的成效逐年提高:2012年校足球队参加市“市长杯”足球赛获第四名;2013年参加市足球布点校专项技能比赛,男子组获二等奖,女子组获三等奖。2014年参加市“市长杯”足球赛获第三名,2014年11月,在市体教结合布点校足球操比赛中获一等奖。学校足球项目建设迈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足球特色带动体育整体水平提高——

由足球为龙头,淮阴师院附小新区实验学校闯出了一条体育特色的新道路,体育学科的教学、教科研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先后深入开展6个国家级、省市级体育教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5个已经圆满结题并获奖。学校在全市,乃至全省树立起了一块鲜明的办学品牌。近年来,该校多次承办淮安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淮安市校园足球“市长杯”联赛、淮安市校园足球展示活动。来自全省教育行政部门、足球布点学校的领导和一线足球骨干教师1000多人次,先后慕名前来,观摩富有特色的足球大课间活动、足球对抗赛、教师的足球训练课和教学课,并参观校园足球文化环境,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足球知识版面、生动有趣的卡通球门、足球俱乐部、足球图书、校园足球的明星画像和足球板报、足球室内操展示等,深深地吸引着同行、来宾们的目光,让客人们由衷称赞:在淮阴师院附小新区实验学校,足球,真是无处不在!

交流发言中,淮阴师院附小校长刘庆怀说:“我们始终认为,教育是春风化雨,是润物无声,只有育之于心,方能体之于行。我们在构建行为文化的时候,科学地顺应学生的天性,着力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尽力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成才服务。”

在这里,足球特色建设除了技能的训练、知识的普及之外,学校更强调的是足球精神的培养,那种积极向上、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精神,完全契合了淮阴师院附小“阳光少年”培养目标的内在品质。他们在以足球为载体的特色建设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魄,还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淮阴师院附小新区实验学校,“阳光足球”的特色品牌已形成,足球特色教育已经生根、开花、结果!让足球伴随孩子们的成长,让健康成为学生们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正如该校分管领导周迎春副书记所说:“足球,不是简单的竞技,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团队活动,足球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是永恒的,让我们的童心随着足球不断追逐新的梦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日语身体部位说法下一篇:日照钢铁招工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