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圆明园有感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观圆明园有感范文

观《圆明园》有感

我们观看了圆明园纪录片数节课,从康熙帝开始修建,于乾隆年间彻底修建完工,它被称为“万园之园”,所以就有当时来到中国并有幸观赏到的传教士说“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宫。”

在课后,我又跳跃式观看了一遍,看过之后的感受:震撼、痛心、愤怒、遗憾 震撼于我国古代建筑的精美,大清鼎盛时期的惊人财力,古人的才学。 痛心,这么一座举世无双,“欧洲整个园林加起比不上的万园之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后付之一炬了,所有的辉煌、所有的荣耀、所有的心血经历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后飞灰烟灭,随之而去的是一个大帝国的没落,一个伟大的民族开始进入一个最屈辱的年代,五千年的文明和尊严被西方列强践踏的体无完肤。

我愤怒,强盗不但抢走我们的珍宝,还毁掉了这座园子,圆明园不仅代表了中国的园林艺术和建筑成就,它也代表当时世界的园林、建筑水平,它是中国的文明也是世界的文明。一场大火,把这所有的积累和成就也毁掉了。

曾几何时,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沿,北京也是令世界顶礼摩拜的时尚之都,那时的丝绸、瓷器、茶叶哪一样不是赚取大量外国人白银的物品,那是的外国人也以拥有中国的东西而荣耀,中国文人是最有闲情雅志的人,最具有鉴赏眼光的人。一百年过去了,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饱受了西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蹂躏,这让中国人从盲目自大中彻底醒来,然而百年抗战,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打得破破烂烂,人民多灾多难。就用鲁迅先生一篇文章的题目——中国人真的失去自信力了吗?

时至今日,而在外来各种文化的侵蚀下,年轻一代崇洋迷外,不屑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信仰还有什么?

我们的建筑文化迷失在哪里?除了以前的古建筑,全中国现在能找到几个象样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建筑?看看我们的国家大剧院、我们的“鸟巢”,为什么没有继承下来我们的中国古建筑的精华吗?中国有八大建筑流派,分别为四合院、江南民居、岭南风格、徽派建筑、海派建筑、川西民居、川西邛笼建筑和书院建筑,现在新的高楼大厦有用这些风格的吗?据我所知不多,所以我不仅要问一句,我们泱泱大国,十几亿的人口,难道就找不到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吗?真的是这样吗?也许是我们自己不给自己机会。 经历了百年浩劫,建筑文化的迷失只是表现明显一个方面,我们失去的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

怎能不遗憾?

这一切的局面是谁造成的?当然是因为八国联军的侵略,为什么被侵略?因为我们落后!有生存就有斗争,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不会被欺服。从当年清宫廷御用意大师画师郎世宁给朋友们的书信中,我们了解到,大清皇室只有一个垂暮的康熙老皇帝对天文对科学感兴趣,其它人都没有发现科学的重要性,到乾隆皇帝那更是如此,对那些对稀奇古怪的西方新玩意,他认为是玩物丧志,他和他那个朝代的官员关心农业丰收、社会安定。占领圆明园的英法联军在宝库中发现了当时西方赠送的先进的枪械,但却只是当宝物收藏在密室里,而没有去研究制造,更别说装备部队。

自负的乾隆皇帝带领中国社会走进一个貌似繁荣安定实有很大隐患的时代,英勇无畏的大清勇士,在侵略者先进的洋枪洋炮进攻下显得那样的无力。现在我们穿越历史的尘埃可以看到,在封建皇权专政的年代,一个皇帝的指导思想直接影响了一个帝国的命运、民族的兴衰。

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现在我们政府很重视科学技术,重视教育、重视发展,我们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我们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掌握新知识,掌握最新技术,努力跻身于世界的前列。相信我们我们民族的辉煌会再次重现,因为中华雄狮苏醒了!

游革命公园、八路军办事处及杨虎城止园遗址有感

在一个雨后的一天,也就是今天5.16日,我和同学逛了西安的革命公园、八路军办事处及杨虎城止园遗址。

在八路军办事处,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见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的工作环境,重温了那一段艰苦奋斗、团结奋战的历史。

在革命公园,我参观了革命亭、忠烈祠、东烈祠、西烈祠、东西大冢、杨虎城将军铜像及刘志丹同志汉白玉石像等革命纪念建筑,要记住“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革命成功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才能如此安逸,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居安思危。

止园,原为杨虎城将军的别墅,又称杨虎城公馆。当时杨虎城将军在止园与周恩来同志商讨国事,研究解决西安事变问题。这座别墅现已辟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内陈设有杨虎城将军的遗物和西安事变的部分文件。虽然杨虎城将军含冤屈死,但是他是我们民族的英雄。

此次参观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在回顾中华民族走过的不平坦道路后,我们更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爱国主义都永远是中华民族排除万难、不屈不饶的精神源泉。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时时刻刻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学习生活当中,将对民族、国家的热爱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

而八路军办事处的出口出的结束语很好,我便把它摘抄了下来:“我们重温历史,是为了激励广大人民群主铭记这段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二篇:观《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后感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看了《圆明园》这部影片,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我被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时候,我能想到的也许就是这一个美字,甚至你虽然想到了,却无法发出声音。只是心底不由的一股震颤,感叹先人的妙笔,愤慨外人的劣行,惋惜紫宫天府的离去。

看着电影的画面,就好似看到了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惋惜之余,痛恨之隙,问题悄悄爬上了心头,为什么英法联军敢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抢掠、烧杀、毁坏呢?为什么中国人不敢去制止呢?

思考再三,答案是:当时的清政府太弱,太弱,弱到不堪一击。想管?却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的毁灭。更令人可恨可气的是,当是作为国家的主人的满清皇帝还坐在那满是烟烟弥漫的龙椅上神游九州呢!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珍藏有中国的文物近百万件,流失在民间的就不计其数。

十八世纪的大清帝国,据说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财富,一座圆明园,标榜着东方的财富。康熙,一个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当年是如何怀着愉悦的心情在畅春园尽情游览;雍正,一个勤政爱民而又蛮横专治的君主,当年又是如何威慑天下,让千万工匠屈服于己,尽心修建圆明园;乾隆,一个才华横溢千古风流的名帝,是如何让意大利人郎士宁跪地为其画像,让法国人王志成潜心为其设计洋房。中国是伟大的,伟大到几乎在整个封建统治时期能持续地让欧洋蛮夷和倭人们臣服于旗下并对这些唐人们所达到的空前成就无比崇拜,并由崇拜到敬仰,由敬仰到敬佩,乃至发展到后来的朝圣。但这仅仅是封建社会,该结束了,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一声枪响,蒸汽机出现了,来福枪出现了,远程跑也出现了,中国失败于此,于是也落后于此。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泱泱大国传承了千年延续的农业文明,加之清朝中后期朝廷的腐败和统治者的昏晕无能,竟导致火势蔓延,使中国这艘承载了千年封建制度的落伍之船几乎在工业革命的狂风骤雨中沉入水底,。一八六零年,苦难中的中国遭遇了前所

未有的洗劫与凌略,一座曾震撼世界的旷世盛园在短短三天化为灰烬,浮夸不堪的大清统治此时已是千疮百孔。而今,面对圆明园遗址,除了遗憾,还有愤慨,除了愤慨,还有中国人的痛。天朝上国的美梦,在英法滚滚的硝烟中终于被打破!

最赤裸裸的罪恶是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那一幕,恐怕这是他们最愉快的一次战斗,对手只有手无缚鸡之力的几个宫女太监,他们是笑着作战,笑得是那么灿烂,丑恶的嘴脸彰显他们的野蛮,在他们肆虐的破坏之后,仍然收获了丰厚的战利品。据说是为了公平起见,将士们号召士兵保持所谓的“绅士风度”,居然还举行了维持三天的公开拍卖,各个嘴角上扬的士兵,争先恐后地竞拍,最终每个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约4磅重黄金的奖赏。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砸坏,砸不了的放火烧,以此证明他们是这场战役的获胜者,以免被后人遗忘。

引用鲁迅的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枪支、大炮,最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圆明园的辉煌到落破,深刻反映了晚清中国的落后。这是当时腐败没落的清政府,当时愚昧无知,认识落后,思想落后的清政府上演的最后一幕:跪在了自己那毫无可信的傲慢的脚下。

大幕落下,“秦清”之缘就此诀裂。圆明园的悲伤定格了硝烟弥漫的历史,失去的痛让中国人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之痛,历史之痛,中国人不能忘记,中国需要一直奋斗。莫要随着历史车轮的碾过而逝去,不然留给我们的也许只是战地尚未散去的硝烟与幸存者内心无法言说的悲哀与空白。

第三篇:观圆明园有感

上周六,班级组织一同参观了圆明园,之前只是在课本里了解过它的历史,如今亲眼目睹感触更是深刻。我们一行人在门口留了影,天气虽然很冷,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却是炙热的。

雨果曾经这样评价过圆明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种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帕台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相同。这便是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就是这样一个奇迹如今也只剩下断壁残垣。现在正是冬季,路两旁是枯萎的树木和已经结冰的湖面,加上游览的游客很少,显得这座园林尤为凄凉。我们先来到一个展厅,里面放着仿制的十二生肖兽首,每一个都那么精致,里面还有一些字画照片,上面依稀能看见沧桑的味道。想到至今依旧流落在外的文物,让人心中不禁产生惋惜和之情。正当我们要走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一个展厅里面正放映着圆明园的纪录片,于是便坐下来看了看,还原之后的圆明园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圆明园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然而这一切在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彻底消失了,英法联军像强盗一样对圆明园疯狂洗劫,他们到处抢劫财宝,能带走得就带走,不能带走得就毁掉,每个人的衣裤口袋里都装得满满的。为了掩饰他们的罪行,竟纵火18天将这一文明摧毁的一干二净!这是何等的让人痛心!

继续游览我们来到了大水法遗址。看到满地的碎石残骸,眼前不禁浮现出了英法联军侵略时狰狞的面孔和清朝官员懦弱违和的无知,当初中国有建造一座如此宏伟建筑的的实力,竟没有抵御外来入侵的能力。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可以用“小米加步枪”取得抗日民主革命的胜利,可以在刚建国一穷二白的背景下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这一个个胜利足以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执政上的卓越能力。穿越历史时空,圆明园的盛景却已去近一个多世纪,让人扼腕。而这段民族屈辱史会永远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它时时鞭策和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祖国变得强大,才会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我们也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繁荣昌盛,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四篇:观圆明园有感

观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的历史就是满清王朝的历史,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 这更让我们铭记这段沉痛的过去。 曾经的辉煌: 上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古老的东风古国在任何方面都处于世界 的前列,不管是经济、军事、政治、文化还是科技,都是一直领先于 世界。 经济:中国的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有着世界上任何一个 国家都不可比拟的经济实力, 所以在任何一个中国人心中华夏地大物 博,又岂是西方的蛮夷所能比拟的。 军事:中国的军事在历史上不可否认,它是无比强大的,元朝时 中国的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在西方历史上被称为东方洪流,从东方一 直打到多瑙河畔。这是最好的佐证。 政治:在西方还处于奴隶制社会的时候,古老的东方早已进入了 封建社会,当他们还在为进入封建社会欣喜若狂的时候,中国的封建 社会已经经

了!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但是爱好和平并不是放下武器,任 人侵略, 任人宰割, 想要和平必须要拿起武器, 有着维护和平的能力, 要想和平,要想世界和平必须要先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捍卫

和平的能力。在经济为主题的现在,更不能放下自卫的武器,经济发 展是为了给人民带来幸福的生活,更要有维护幸福生活的能力,不然 不管你经济再发达,科技再先进,没有强大的军事作为后盾,中国的 发展都只是无缘之水,无法长远的。要发展经济必须把经济和军事放 到并重的位置。希望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第五篇: 观电影《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这个令国人既自豪又痛惜的名字,曾经让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它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树木多达数万株。遗憾的是,经过法国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一直想去了解这段历史,可仅剩的断垣残壁却令我无法想象……记录片《圆明园》将这段历史清晰的展现在我面前!

影片的序以生动的口吻向我们提出构建一个梦,一个由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构建的梦,以一副副生动的而真实繁荣水墨画为背景,将那个美丽的梦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音乐激昂而雄厚,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调动了我们的心弦。这是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圆明园,在地图中的广阔疆域上通过镜头的拉近让北京一点点成为画面的中心,随即切入一匹匹奔腾的战马,向我们讲述公元1644一个北方民族的故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清,这个圆明园的主宰!然而半个多世纪后的罗马传教士-朗士宁,在中国50年的经历,见证的圆明园的兴衰变迁。只能故事他的一封封书信一点点记录给了我们回顾着段历史的依据。本片便是以一个外国人的经历为主题进行讲述的,这种手法在我们的眼中真实生动,不仅仅了解圆明园,更了解的这段历史,这个帝国,以及这个帝国背后的故事! 当时的大清帝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统治者们却以此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目空一切,多次拒绝同其他国家的互通有无。他们不会想到的是,就在满清王朝闭关锁国、安于现状的同时,西方国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业革命,正一步一步地赶超中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因此,大清帝国注定要从瑰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悲剧性的惩罚注定是无法逃脱的!今天的我们只能在满目疮痍、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落的美好。

在圆明园的陈设和各个宝库中,除了绘制精美的各种瓷器,天文地理仪器,还有来自西方国家作为礼品进贡的铜炮、舰船模型和军用望远镜等,可当政者却并未意识到其中的科技含量和军事价值。当影片中清朝官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迎战西方列强的大炮和火枪的时候,我感到的不仅仅是震惊,更多的是人民的愚昧与无知。中国人是智慧的,但聪明不能反被聪明误;自信是上天赋与的,可自大与自负却是万万要不得的。隆隆的枪炮惊醒了沉浸在骄傲情绪中的国人,却无法挽回自高自大所付出的代价。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的两次大肆掠夺慰藉了他们饥渴的心灵,每一个战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奖品。当我们看到圆明园中的瑰宝在西方人的手中大肆拍卖之时,你是否感觉到一种耻辱呢?

圆明园的大火连烧了三天,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

电影《圆明园》,给了每一个中国人去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与璀璨文化的机会,也使每一位华夏儿女在飞速发展的当代暂时驻足,思考历史。痛定思痛,我们可以嘲笑那些相信皇帝在天之灵可以保护他们的宫女和太监;可以瞧不起那些思量着凭借中国地大物博可以免过一劫的王宫大臣,但是绝对不能忘记那个皇权至上、闭关锁国的年代给中国历史铸下的烙印!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同时,更要勇敢地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为了不让悲壮的历史重演,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践行“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的誓言,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学风建设范文下一篇:广西全域旅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