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023-03-18

第一篇:七上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三章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教学内容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在学生已对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有多方面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材以人为例介绍了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核心问题是细胞分化。(本章第一节以人为例,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到个体,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介绍了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节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从个体、器官、组织到细胞,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介绍了高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节以草履虫为例探讨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状况。其中,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承接和深化,又为第

二、三节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感性认识,弄懂了本节的内容,后面两节的学习就较为容易和轻松了。)

二.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构成动植物体的细胞是多种多样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差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内有遗传信息;细胞能够生长和分裂。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细胞通过分裂可以增加数量,但是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砌起来是不能成为生物体的,因为生物体是有严整的结构层次的。从而进入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在多细胞生物体形成的过程中,核心的问题是细胞分化,高等动物体和高等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学习本章的重、难点也在这里。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3.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观察、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人体的各结构层次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

1.学生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认识。

教学难点:

学生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难以理解(因这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识,认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五、设计思想

(一)教学方法

1、把握教材内容,精心提炼预习提纲 。

本节课主要运用阅读指导法,提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寻求答案。

2、善于引导学生发问和思考;恰当应用多媒体这个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对于“组织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学生在阅读教材后能够说出是细胞分化形成的,但细胞为什么要分化学生则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谈话法,激发学习热情,启迪学生发问“受精卵分裂形成的球形细胞为何要分化成不同的组织细胞呢?”,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恰当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图片、动画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一系列认知活动,获得有关“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知识。

(二)学习方法

通过阅读、观察、分析、讨论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前准备教师:大屏幕投影、电脑、显微镜、四种组织永久切片。学生:教材、笔记本

(四)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不同动物图片,以小松鼠为例子提问

1、小松鼠是多细胞生物,这些细胞都一样吗?2.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成一个小松鼠的?

3、分裂形成的细胞是相似的,但小松鼠的细胞是不同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不一样(皮肤、毛、血液等)。前生课 学习过分裂学生有一定印象。学生可能回 答变化了等 不准确。

细胞分化成组织,,,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我们就以人体为例来探讨从细胞到个体的结构层次。展示不同种的人体细胞引导学生观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归纳分化的概念。

。。了解不同,感知细胞分化过程。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这些分化后的细胞是混杂在一起还是有规律的排列的呢? 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吧。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形态结构并分析功能。展示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图。

。。1.结合教材图片进行辨认。

2、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练习。3初步了解人体四种基本。

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展示胃、心脏脑等器官的图片,指导学生讨论不同器官分别由哪些组织构成,那种组织为主,这个器官具有什么功能。探讨皮肤属于组织还是器官。皮肤在人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当皮肤划伤时会感到疼痛,有时还会流血,说明皮肤中可能有那些组织?归纳器官的定义

。。通过分析讨论知道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并具有一定功能。具体分析皮肤加强学生对组织和器官的认识。

不同的器官形成系统,,,展示人体消化系统图片,分析都有哪些器官?这些器官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归纳系统的定义。展示其他系统图片了解人体的八大系统名称及功能。

。。阅读教材总结归纳

总结,,,一个细胞(分裂)多个细胞 多个相同细胞(分化)组织 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 多个器官(构成)系统八大系统(组成)动物体或人体 构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总结

板书设计

第二篇: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12-12-06 19:06:00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指点达到目标的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此,教师创造了丰富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及时改正。

1、帮助学生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是探究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基本的目标是掌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对课本所给出的四种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分布,我根据学生所具有的“细胞分裂的知识”,引导大家理解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在构成动物体时所处的地位,要求学生采用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和集体研讨的学习方式,这样就降低了探究的难度,引导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形成正确的生物观点。这样循序渐进学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完成课堂探究时,我利用课件展示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建立宽松的学习氛围。自主探究的课堂处处洋溢着师生民主平等的气氛,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温柔的目光、信任的眼神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3、发扬评价的激励功能

本节课对学生评价机会很多,对每一位(组)学生的发言,我都给予积极的评价,评价中注意关注和理解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长发展的快乐,被人悦纳的幸福,受人赞赏的自豪和奋发向上的冲动。

4、通过探究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周围世界,对自然界形形色色生命现象,充满了激情,教学应从学生感兴趣和比较熟悉的问题和现象入手。本节课前,我布置学生提前了解细胞分裂过程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组织的分布、功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创设情境,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和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5、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

本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探究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动物四大组织玻片标本”,“学习掌握四大组织在人体中的分布和功能”,形成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和良好的品质。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讨论中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且通过讨论使彼此的配合更加默契,相互信任程度加深,合作意识加强,同时个人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此外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心理素质方面也得到加强,通过合作获得成功,每个人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意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增强了自信心。

6、在总结反思中学会学习

教师鼓励学生用不拘形式多样化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我多次要求同学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他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对组织的概念中的“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是如何理解的?” 结合个人的认识谈谈四大组织在人体上分布的特点是怎样的?你认为这节课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学会尊重和欣赏别人,培养了反思能力、评价能力和归纳总结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但在讨论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时效性差,主要表现为不认真思考、不积极发表见解,而是只作为旁观者聆听,自信心差,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过分依赖其他同学,汇报过程中互相依赖,只把希望寄托在个别人身上等。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尝试解决的方法。

这节课我感觉是比较成功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分析、组织、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对本节课的知识也掌握的很不错。通过教学,还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想象的可塑性都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想象,教师应在与学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清除“盲点”,做新课程教学中的“有心人”和“多心人”,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预览:

第三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土们岭中心学校 谭婧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图片观察植物体的器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2、引导学生研究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

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三、教学难点

1、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

四、教学设计

(一)一分钟训练

复习提问作为动物的小白兔,它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知道了动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种基本组织,再由组

织形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那么在自然界中另一类生物——植物,它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三)新课

学习目标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西红柿植株及其六大器官,并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问题:

(1) 你认为一株完整的西红柿植株是由哪些结构构成的?分别具有哪些功能?

(2) 这些器官可以分为几种?为什么?

2、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准确说出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株完整的西红柿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叶能够利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茎中的一些结构能够输送水分、无机盐等物质。而花、果实和种子与西红柿的繁殖有关。

3、教师强调:从器官的功能看,植物体的器官可以分成两类:即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六大器官组成的,只有绿色开花植物才具有六大器官,有的植物只具有几种器官(例如:仙人掌和相思树等)。

4、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来自于农博会和菜园里的各种常见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六大器官(图片展示:胡萝卜、芹菜、豆角叶、绿萝、牵牛花、假龙头等)。

学习目标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

1、教师强调: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根尖的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例如: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2

与其他细胞相比,分生区的细胞体积比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并且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

2、植物体的其他组织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的组织,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1)植物体的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具有哪些功能? (2)输导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具有哪些功能? (3)营养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构成营养组织的细胞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并达成共识:

(1)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根、茎、叶等器官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2)输导组织主要分布在茎、叶脉、根尖的成熟区等处,导管能够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物。

(3)营养组织分布比较广泛,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里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3、用解剖番茄和橘子来探究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1)撕下番茄表皮和剥下橘皮进行观察,属于什么组织?(保护组织) (2)番茄果肉和橘子瓣是我们吃的部分,属于什么组织?(营养组织) (3)再观察番茄和橘子果肉中白色的的“筋络”,属于什么组织? (输导组织)

学习目标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下列问题: (1)植物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2)请你尝试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2、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1)植物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2)如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描述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教师多媒体展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4、学生质疑: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5、学生思考后回答: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而动物体是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多个系统构成的。

6、教师进一步强调:植物体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从大到小可以这样进行描述: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每一种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每一种组织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四)、教师引导总结知识点

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体是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的。从微观到宏观可以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五)、练习

4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设计

土们岭中心学校

谭婧慧

第四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器官完整的植物体,了解构成植物体的六大器官。

2、指导学生观察根尖的四个区,并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信息,了解植物的几种重要组织是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难点

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器官完整的盆栽观赏植物,草本植物实物,根尖模型,导管、筛管模型等,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两株绿色开花植物的图片,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向日葵和桃树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叙述向日葵和桃树的发育过程。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并尝试回答: (1)向日葵和桃树也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分裂外,其他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的过程中开始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由器官进而组成植物体。

学生质疑:细胞、组织、器官是如何构成植物体的呢? 教师引导: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引入课题。 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油菜植株及其六大器官,并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知道油菜是怎样生活的吗?

(2)你认为一株完整的油菜植株是由哪些结构构成的?分别具有哪些功能?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并在小组内展示:

(1)油菜需要利用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活中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还需要一定的光照,因为只有在有光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株完整的油菜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叶能够利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茎中的一些结构能够输送水分、无机盐等物质。而花、果实和种子与油菜的繁殖有关。

教师强调:从器官的功能看,植物体的器官可以分成两类:即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学习目标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

1、分生组织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根尖的纵剖面图,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1)通过观察根尖的纵剖面图,你认为根尖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其中,起保护作用的是哪部分结构?与根的生长有关的是哪部分结构? (2)在根尖的结构中哪部分结构终生具有分裂能力? (3)通过观察根尖的纵剖面图你认为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哪些特点?分生组织具有哪些功能?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并在小组内展示,最后在班内进行交流:

(1)根尖是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构成的。其中,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起保护作用;与根的生长有关的是分生区和伸长区。

(2)分生区的细胞终生具有分裂能力,属于分生组织。

(3)与根尖的其他细胞相比,分生区的细胞体积比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并且具有强烈的分裂增生能力,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

教师强调: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根尖的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2、植物体的其他组织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的组织,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除了分生组织外植物体还具有哪些组织?这些组织是如何形成的? (2)植物体的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具有哪些功能? (3)输导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具有哪些功能? (4)营养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构成营养组织的细胞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并达成共识:

(1)除了分生组织外,植物的主要组织还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这些组织是由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的。

(2)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根、茎、叶等器官的表面,主要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3)输导组织主要分布在茎、叶脉、根尖的成熟区等处,例如:导管和筛管。导2

管能够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物。

(4)营养组织分布比较广泛,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里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比较大。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学生质疑:油菜的叶是六大器官之一,它主要是由哪些组织构成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达成共识:

叶片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的组织属于保护组织,叶脉中的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属于营养组织。所以,叶片是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构成的。

教师强调: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分生组织具有强烈的分裂增生能力,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学习目标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下列问题: (1)植物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2)植物组织是如何形成的?器官是如何形成的? (3)请你尝试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1)植物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2)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

(3)如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描述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学生质疑: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而动物体是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多个系统构成的。

教师进一步强调:植物体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从大到小可以这样进行描述: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每一种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每一种组织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总结本节知识点如下:

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其中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比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植物体是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的。从微小到宏大可以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课时作业】

1、教材P68

1、

2、3题;

2、基础训练册本节内容部分。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

(1)分生组织的特点: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2)分生组织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2、其他组织

(1)保护组织:分布在根、茎、叶的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2)输导组织:分布在茎、叶脉和根尖等处,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物

(3)营养组织:广泛分布在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营养组织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比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4

第五篇:《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构成动植物体的细胞是多种多样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差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内有遗传信息;细胞能够生长和分裂。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细胞通过分裂可以增加数量,但是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砌起来是不能成为生物体的,因为生物体是有严整的结构层次的。从而进入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在多细胞生物体形成的过程中,核心的问题是细胞分化,高等动物体和高等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学习本章的重、难点也在这里。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方法与过程:通过阅读、观察、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体的各结构层次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1.学生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认识。 学生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理解。 实验,分析讨论,交流表达。 课件、动物四种组织永久玻片标本、显微镜等 教 师 活 动 观看由受精卵分裂及形成胎儿的过程,认识由细胞到个体的大过程。结合视频截图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T 1页-3页) 一.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结合图示,让学正确认识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之间的关系,并理解组织的概念。(PPT4页-5页) 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3.实验: (1)观察人体四种组织的显微图片,认识四种组织的特点。 (2)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玻片标本,结合各种组织的显微照片,准确在显微镜视野中找到并分辨出各种组织,认识各种组织的特点。(PPT6页-9页)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1.讨论:心脏有人体中有什么功能?根据心脏的功能特点你认为心脏中应该具有哪些组织? 2.心脏的功能:将血液泵至全身; 学 生 活 动 认识人的发育是从细胞到个体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图示分析:一个受精卵到一个胎儿,会不会是细胞分裂后生长,再分裂再生长的简单结果? 认识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的过程,理解细胞分化与组织的概念。 认真观察四种组织的图片,并对照显微镜下的玻片标本,认识四种组织的结构特点。 讨论交流,分析心脏功能和组织构成。形成器官的概念。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小 结 练 习 完成课后习题。 板 书 略 心脏中具有的组织:能够跳动——肌肉组织;外表面和内表面——上皮组织;瓣膜——结缔组织;受脑的调控——神经组织。 3.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4.认识人体的一些器官名称。 5.讨论:皮肤是组织还是器官?PPT12页 皮肤是四种基本组织,能够完成感觉、调节体温、保护内部结构等功能,属于器官。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1.讨论:食物在人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与这些变化有关的器官有哪些? 2.食物进入人体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被吸收,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与这个过程有关的器官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肝脏、胰脏等。 3.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4.人体:由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系统构成。 (结合教材小结) 根据组织和器官的概念,讨论皮肤是组织还是器官? 讨论交流。 知道人体有哪些系统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鼓励与批评的艺术下一篇:浅谈高中语文高效课堂